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建设计论文

土建设计论文

土建设计论文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建筑需求量越来越多。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是普遍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具有承载力强、耐久性好、刚度大、耐火性高、安全性高等特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成本较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中,为了确保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实现建筑工程的各项功能,必须对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管控,合理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1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不足

1.1地基与基础设计中的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天然地基独立基础有时因为持力层土层分布不均匀,使基础坐落在软硬不均的土层上,相邻基础沉降差过大,导致基础变形过大;由于地下室在提高建筑稳定性、地基承载力、减少地震破坏以及解决建筑埋深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很多建筑工程中,经常会设置地下室。当建筑选址在山地上时,由于原始地貌水位较低,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建筑工程竣工后由于回填土体毛细现象,导致地下室底板及外墙承载力不足,出现墙体裂缝和底板涌水现象,给工程项目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和损失。

1.2混凝土上部结构设计中的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上部设计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框架结构中抗震设防防线较少;因梁跨度大,梁截面高度就大,而框架柱截面较小,导致强梁弱柱情况出现;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不均匀,出现单肢剪力墙刚度过大,应力集中,连梁刚度过强等;高层结构中忽视零应力区等现象。这样类似问题出现,会给建筑结构的安全带来隐患。

2混凝土结构设计不足的应对策略

2.1混凝土结构地基与基础设计

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形式时,要么基础情况非常好,地基承载力非常高;要么上部荷载较小,楼层数较低,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也较低,采用天然地基可以使工期短、造价低。但无论如何都要满足地基的强度和变形要求。根据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低于130kPa、相邻建筑物距离过近可能导致发生倾斜、建筑物附近堆载过大等都应进行变形验算。当基础处于软硬不均的持力层土层上时,要采用褥垫层以调整不均匀沉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厚度约为500~600mm的换填,并进行分层碾压夯实。采用锥形独立基础时,斜面坡度小于1:3,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保证基础强度和高度的要求。在对基础间拉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梁上土的重量和柱底荷载拉力的作用,适当的增加配筋,从而保证基础的整体刚度。对于地下室工程,宜建造在密实、均匀、稳定的地基上。当处于不利地段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充分考虑各个构件所承受的荷载,尤其是水浮力,回填土后水的压力会升高。底板的浮力会加大,墙体的水平压力也会增高。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建筑使用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应将底板和地下室外墙尽量分隔成小跨,以减小压力对底板和外墙的影响,减少开裂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以提高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厚度也不小于100mm。

2.2混凝土结构上部设计

上部设计中,宜设置多道防线。(1)对整体建筑的抗震要求进行全面考虑,也就是重视概念设计。抗震设计宜采用平面布置基本均匀,竖向刚度无明显变形、承载力无明显突变的结构体系,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结构。因此应选择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和构件截面尺寸以及合适的配筋方式,确保竖向构件有足够的延性,增大构件的塑性变形能力。框剪结构和剪力墙结构设计时,剪力墙应沿着纵横两个方向,布置在建筑周边、电梯间、楼梯间及荷载较大的位置,墙体间距满足规范,同时单片剪力墙的水平剪力不能高于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30%。在设计第二道防线时,要对剪力墙连梁的跨高比进行严格控制。实践表明,剪力墙连梁跨高比为5时,各项性能是最好的。(2)在进行剪力墙梁、柱设计时,应该坚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此外,对于中震程度建筑混凝土结构,需要考虑第一级别剪力墙,墙肢数量最少要保持4肢。当第一级别的剪力墙进入塑性阶段后,需要在级别较小的剪力墙进行多道设防,避免建筑在震动下过度变形,从而对级别小的剪力墙造成危害。在上部结构设计中,设计者应有选择的将纵横两片剪力墙连接在一起,在遇到中震或者大震时,剪力墙开裂会达到耗能的作用,这样就保持了建筑延性破坏,确保了建筑整体性能不损坏,真正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以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结束语

在新时期下,不管是业主,还是建设单位都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是墙体开裂都会对人的心理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结构设计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认真、仔细的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并反复审查,发现问题后及时解决,不断优化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为整个建筑工程各项功能的实现提供保障。

作者:毛亚凤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立军.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7,(2):73+75.

[2]仇文法.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5,(28):53+57.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学研;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设计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成为推动社会科技进步与经济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城市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扩大及其形式功能的日新月异则要求土木工程技术也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同时也要求高校土木工程专业[2]培养大量应用型创新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毕业设计论文作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中最后的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综合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最终使学生符合应用型创新工程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毕业设计[3,4]论文必须具有综合知识、能力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5]之间通过生产、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在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有机结合企业生产实践与科研创新,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在实际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设计与参与生产实践的事业心和责任感[6],在更好地运用综合专业知识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同时,达到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1创新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模式

产学研有机结合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就是在毕业设计与研究论文中,实现毕业设计[7]、教学与土木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土木工程产学研项目中,结合科研创新与生产实践来优化课程教学,培养土木工程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有助于全面培养有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具体的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创新模式之中,可以优化开展实施产学研合作,有效建立健全当前土木工程教育中产学研结合教育课程评价[8]及调控机制,改变传统的土木工程教育模式。同时,也有助于实现企业、高校以及研究机构间的优势资源互补,优化培养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

2基于产学研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意义

利用产学研机制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创新性土木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从工程实际与学术问题的联合创新出发,丰富与扩展课题的研究目标,将产学研科研或工程项目转化为创新型的实验项目、依据工程实际与实验模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展创新能力。同时,创新性土木本科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优化学生力学模型计算能力,培养技术学术交流,扩展学生思维,具有重要创新意义。基于产学研的课程实践与毕业设计工作,能够优化提高土木工程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实现共赢,共同发展。创新模式,搭建土木工程产学研平台,优化服务,能够优化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合作,提高合作层次,有效实践产学研合作,提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质量,发挥积极影响。而且,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其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密切相关,使其与产学研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也可以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基于产学研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创新的实现措施

3.1完善产学研结合体系

密切协调土木工程教学与后期毕业设计间的联系,基于产学研创新模式,设置课程教学与生产实践,最终为毕业设计的选题、实习与设施打下基础,增强课程试验与毕业设计等与外部生产与科研创创新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升毕业设计质量。考察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解决工程中与企业科技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工程毕业设计题目,使其能够聚精会神地投入到毕业设计中,提升学生参加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热情。

3.2提升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基地实力

高校院系加强与地方科研生产合作,建立完善土木工程专业的产学研基地,鼓励教师参与生产实践,提升其实践指导实力,为毕业设计与论文提升工程实际的支撑,激发土木工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潜在能力。通过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联合的课程教学实践与毕业设计,更深层次地让学生通过融入到土木工程设计实践中。

3.3提升选题水平

创新性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必须要确保选题符合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际特点,切合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保障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的选题深度可为学生所接受,一方面避免选题简单重复的陈旧题目,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避免在毕业设计中选题过深、题目过大而脱离生产实际的情况,确保学生切实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3.4提高毕业设计指导质量

院系在毕业设计指导中,应细化到具体教学指导单位,根据各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专业特点,制定适合创新模式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细则。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中,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去创新思维,建立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多元文化意识,培养土木学生的工作、人际交流能力。

3.5协调毕业设计考核环节

建立基于产学研的毕业设计分阶段考核方法,首先对指导教师要求其书面陈述毕业设计课题来源、选题依据、设计论文内容、难以程度及工作量等情况,由院系讨论与考核设计选题。在此基础上,增加创新学分与创新能力的评价标准,使学生更加有积极性地投入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激励教师培育基于产学研等的创新课程与毕业设计的实践,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基于产学研的毕业设计论文实施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调节增加实践环节的考核,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提升。

4产学研创新毕业设计论文案例探索

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依据江苏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逐步推行创新教学与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技水平,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承担了大量的企业科技开发项目。土木工程学院在基于产学研的教学与毕业设计改革上,利用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引入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实践,开发了“企业文化、建筑工业化技术、施工安全管理、现代施工关键技术、建筑信息化技术、绿色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工程”等校企网络课程。进一步,加强教学方法改革,利用校企网络共享络课程,鼓励开展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对“土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与工程结构测试技术训练”等课程实施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考核方式改革,为切实完成实践课程培养目标与创新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学院教师团队目前承担的产学研项目,紧密结合土木工程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科技问题,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笔者所在的课题组,目前承担“深大基坑开挖施工对工程桩的影响及其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产学研项目,旨在结合教学与工程实践科技创新的同时,进行土木工程创新毕业设计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探索工作。在教学中,针对盐城多河地区特点,分析深大基坑开挖的设计、施工与环境影响特点,将工程难点问题引入课堂与试验及实习实践。对深大基坑开挖回弹引起的桩基承载形状变化等问题,在“桩基工程”课程的设计与施工检测等课程中,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程试验与产学研课题研究试验有机的结合,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试验研究,为创新性毕业设计提供知识能力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产学研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根据学生情况并结合项目特点,毕业设计选题有“先锋岛三期多面临河深大基坑的设计与施工”“盐城多河地区的基坑支护形式与插入深度研究”“深大基坑开挖条件下的工程桩承载力计算”“深大基坑开挖坑底回弹与桩基承载计算与检测”“临河高层建筑深大地下室基础设计与施工方案”等,创新了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并推动了工程生产实践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等工作。

5结语

在土木工程教学、试验实践及毕业设计的各阶段,基于产学研联合研究项目改革教学方法与毕业设计选题及实施,促进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创新与实践,使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直接接触到工程实例与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可有效保证学生完成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为完成土木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发挥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查文炜,葛友华,刘平成,等.基于产学研机制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教育园地,2009(33):28-29.

[2]杨果林,曾伏爱.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本科毕业设计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09-111.

[3]潘福婷.土木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7):21-22.

[4]周林聪,邱建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1):124-126.

[5]戴益民.校企产学研联合培养提升实习及毕业设计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4):57-58.

[6]陈树华,郭轶宏,梁文彦,等.基于跟踪管理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66-68.

[7]童乐为,张伟平,刘匀,等.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升与创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3):103-107.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改基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gjg121012);毕节学院教改基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jg201110)

作者简介:罗爱忠(1980-),男,毕节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研究, (e-mail)aizhongluo@126.com。

摘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多数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养目的是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满足城镇化对人才的需要,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设了土木工程专业。文章以毕节学院为例,探讨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以工程为主线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保证体系,阐述了该保证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通过毕节学院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2904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是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因此,其培养的人才应具备在生产领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课程设计环节是本科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1-6]。毕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包含了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概预算课程设计、地基基础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等。传统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相应课程给定的设计题目,按照课程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要求,通过查阅文献及相关资料,确定相应的方案,最后进行计算、绘图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毕节学院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后续毕业设计的重要前奏。综合这些年与生产单位的接触,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当前课程设计还存在如下不足:首先,课程设计一般是在某一门专业课讲授完成后安排该课程的课程设计,每一门课程孤立进行,与其他专业课的衔接较差,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计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的脱节;其次,课程设计题目往往是一个单一的给定题目,人人一样,无法调动学生进行设计的激情和主动性,设计内容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及生产实践的需求;再次,现阶段课程设计优劣的评价标准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文章以土木工程专业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为例,分析现行课程设计的不足,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满足行业生产实践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新模式。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管理模式的建立

地方本科院校在升本前人才培养的定位主要是教师教学方法的培养,为中小学培养教师。随着学校的发展及学校定位的不同,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满足城镇化及工业化对人才的需求,像土木工程这一类的应用型专业发展迅速。但是,由于工程类专业办学经验不足及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导致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设计管理及质量也相应地大打折扣。为明确课程设计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有必要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结合毕节学院教学实践的体会,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1.确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总体规划和框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关键。应用型人才培养包括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等[7]。工程型人才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把学术性人才所发现的科学原理通过一定的手段及技术转化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设计以及各种计划等。对土建类专业而言,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偏向于设计和规划等方面。技能型人才处于土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将工程型人才所设计的图纸、规划等转变成土木工程的相关产品。技术性人才同样也处于土木工程建设的第一线,但是与技能型人才所不同的是该类人才主要从事组织管理、生产服务等工作。基于上述分析,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土木工程为主线,确立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总体规划和框架。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设置指导思想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体现土木工

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要求和建筑工程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完整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初步设计能力,综合运用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及以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而技能型人才主要是职业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罗爱忠, 等新建本科院校土建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索——以毕节学院为例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毕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特点及区域城镇化、工业化带动战略,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总体框架和目标。

(1)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及建筑详图的绘制。通过该课程设计,让学生了解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原理,并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着力培养学生建筑方案及施工图绘制能力。

(2)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的制订和施工平面图的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让学生熟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内容,掌握施工方案的选择、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及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的绘制。

(3)概预算课程设计。主要内容是根据施工图及施工现场情况,计算相应的工程量、直接费、间接费、成本及利润、税金等。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掌握概预算设计的过程、土木工程投资的构成,从而训练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地基基础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独立基础设计和桩基础设计。通过该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的整体认识,结合上部结构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并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和计算,绘制相应的施工图。 (5)钢结构屋架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屋架形式的选择及尺寸确定、支撑体系的布置、屋架内力的计算、杆件和节点的设计,以及屋架施工图的绘制和材料用量计算。通过该课程设计的学习,掌握无盖结构布置的要求及构件编号的方法,培养学生计算和绘图能力及综合运用相关力学分析的能力。

(6)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布置、构件尺寸确定、荷载和内力计算、配筋计算、施工图绘制等。通过该课程设计,促使学生独立完成整个结构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力学知识、混凝土构件计算原理和结构设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建立有效的制度管理体系

课程设计是整个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环节之一,因此,必须把课程设计置于专业课程整体的教学组织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整个系统中统筹考虑,切实加大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的实施力度,强调课程设计对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结合土木工程建设一线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制定合理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制定了土木工程专业各课程的理论课教学大纲及实验课教学大纲、实习教学大纲及管理办法等,并依据这些规定,相应地制定了各门课程设计的教学大纲及评价考核办法。

3. 精心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构建合理的指导实施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设计过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专业课教师不仅能担任相应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还必须胜任土木工程专业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因此,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中,除了应具备专业课程理论教学的精湛技能外,还必须对影响学生成长的诸多环境、心理等因素有深刻的洞察力,这样才能合理制定课程设计题目。同时,在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中,要正确处理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关系,把基本综合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个专业课的课程设计中,缓解毕业设计的压力,调节学生毕业设计的节奏。在毕节学院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课程设计指导教师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该专业课程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设计实施方案,经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后即可应用于教学实践。在指导过程中,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学生的差异,采取灵活的组织形式,通过集中指导、单个辅导、电话及网络指导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圆满完成任务。

二、提高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是课程设计的主体,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整个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的质

量息息相关。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针对专业课程中某一特定课程内容的专项训练,进行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设计能力,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内容和方法,了解主要的技术法规和政策,并具有相应的文献查阅、技术文件写作和工程制图能力。因此,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十分重要。根据毕节学院多年来的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提前针对课程特点给出相应的设计题目,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状态

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每学期末,而且通常是几门课程设计集中安排。这种安排虽然有利于课程设计过程的集中管理,但是,由于课程考试也集中安排在期末,两者之间出现一定的冲突。为了缓解冲突所带来的影响,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提前针对该门课程的特点,给出相应的设计题目,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设计状态。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实施过程中,以房屋建筑学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这两门课程为例,毕节学院主要做法是: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可以在讲完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后,下达相应的课程设计任务;针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可以在讲完土压力及边坡稳定性分析后,下达相应的课程设计任务。如此,学生对该门课程的理论及学习方法已经了解,初步掌握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技巧,并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前进入设计角色。

2.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提高设计的主动性

教学实践发现,部分学生已经接触土木工程行业,在日常接触到教学楼、多层单元式住宅、幼儿园、别墅、边坡、基坑等土木工程项目,部分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依据课程设计特点及要求自主选题,这样可以提高其参与课程设计的主动性。

3.强化学生对土木工程相关规范的运用,明确土木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土木工程相关规范是土木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及安全性的重要保证,相关的专业教材由于时间差,涉及的规范陈旧或者只是讲授一些理论性知识,根本没有提及规范。因此,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时更新规范并补充相应的内容,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强调相关规范的运用,包括图纸绘制的相关规范等。

4.实行量化的时间安排及考核程序

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常常将设计集中于某个时段突击完成,造成了课程设计质量达不到相关要求,最后由于时间关系不得不重修。为了保证课程设计质量,在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对每一个过程需要定量化的时间安排,反复检查、讨论、修改直至最后定稿。对每一个考核程序严格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平、合理地进行课程设计最终结果的考核。

三、结语

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通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造性、独立性。毕节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对课程设计的相关管理和教学方法保证了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达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主要目的。通过土木工程相关管理、设计和施工等单位的反馈,课程设计的质量将影响毕业生在后续的工作及设计中融入其工作环境的速度,因此,应不断加强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提高其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岱新,孙伟民.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 沈蒲生,等.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 肖琦,贾玉琢,刘洋,等.土木工程专业“一实两创”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3, 23(5): 69-71.

[4] 冯硕.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能力的探索[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4(4): 77-80.

[5] 郭业才,姚善化.加强课程设计环节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科学教育论坛, 2005, (19): 165-167.

[6] 黄仕伟,王默识,崔山.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学改革与实践,2002 (3):21-23.

[7] 周惠.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10.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for civil enginee

ering in newly

established universities: taking biji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o aizhong, fang juan, chen changlu, lei yong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 bijie univesity, bijie 551700, p. r. china)

abstract: the goal of most newly 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is to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o serve loc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urbanization, many newly 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established the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we took bijie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course design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newly established local universities, presented an assurance system based on the main line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for graduate design quality, and described specific steps of implementing the guarantee system. practice in bijie university achieved good results.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土景观,乡土聚落,传统文化景观,学科流派,研究路径

Abstract: In the 1980s, the rural landscape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atten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country, so far, the local landscape is still at a preliminary stage of growth, which adapt to the new dire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a leading role. Due to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local culture have lost the original style, people-land relationship has also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ocal conditions is also behind all over the country local flavorgradually devour.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research,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disciplinary genre studies explore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the weight of the body discipline as the core path structure,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research prospects.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the hop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to further explore one of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landscape.

Key words:Local landscape; local villag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genre subjects; research path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国际一体化”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地域景观和当地文化都已失去原有的风貌,人地关系也受到严重威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也被抛在脑后,全国各地的乡土气息也逐步被吞噬掉。在这一过程当中,无科学的规划发展将会破坏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破坏生态环境,最终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所有的美好风光只能存留在人们脑海里的一种想象。这种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国的景观学科界,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在相关学科的学者们对于“全球均质化”的讨伐声中正逐步得到发展。乡土景观研究在国外起步于20世纪40-50年代,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乡土景观最初的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建筑学学科,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的研究,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主要有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风景美学等相关学科。

1 乡土景观的概念与内涵

“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一片生机的绿色稻田,一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这就是传统印象中“乡土”传达给我们的影像。实际上,“乡土”是由“Vernacular”一词得来,来源于拉丁语“verna”,意思是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乡土引入国内的翻译,被大部分接受的还是“乡土、家乡、故土、或是地方、区域”。(如图一)

图一乡土印象(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有关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迄今没有统一,甚至连称谓都没有统一。与其相近的研究主题主要有“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等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司徒尚纪,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而“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刘黎明等人);乡土建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 ,某一特定国度 ,结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是人类从穴居、半穴居或架木为巢开始 ,经过漫长的岁月 ,逐渐积累了结构上的技巧和技术 ,创造出来的符合地方条件 ,与自然协调的建筑形式”(川西北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初探 ,成斌)。

俞孔坚学者对乡土景观的概念有着较为详细的定义,他将乡土景观分为三种不同的理解进行诠释,分别是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寻常景观,认为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俞孔坚.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建筑学报, 1993, (2): 10-14.

]可见,各个学者所处研究领域不同,对乡土景观也有不同的见解,但也有一定的联系,根据社会的进步以及设计学科的需要,乡土景观的概念也在变化。

2乡土景观研究的各学科流派

乡土景观是一门较景观生态学更为年轻的学科,由于各个学科在研究乡土景观的出发点与应用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从而形成乡土景观在应用研究上形成的差异,形成以学科为圆心的若干流派,不断的在学科交叉网中深化研究。学科包括本体学科与外部学科,各个学科研究主体不一,因此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2.1 地理学研究流派

地理学主要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在不同地理特征基础上形成不同特色景观的类型及演变,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金其铭、刘沛林等人。金其铭等人认为乡土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或共轭、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复合体[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金其铭主要是对城市地理与文化地理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景观研究,另一个是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主要成果有早期的《农村聚落与土地利用》、《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等文章。刘沛林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景观规划及人居环境学,他运用景观基因全新概念,对景观差异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并对农村聚落文化沉淀进行相关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等文章。

2.2 景观设计学研究流派

景观设计学科主要以景观保护与再利用为研究对象,景观设计学科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设计师用一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建筑,2005/04,第23卷.]俞孔坚教授在这方面有很多理论研究以及成功的案例,将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否放在首位,重视人行回归,土地回归,认为只有尊重与善待土地,才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他在《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一文中,提到了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动力与评价中国现代设计的根本标准的两种危机意识,一种是指民族身份,另一种就是指人地关系,这两种危机意识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本土性的忽视。[ 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 2004/08.]俞孔坚教授在于2006年提交给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三个建议中”[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也提到了对于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并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将这个事业视作本身的使命,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俞教授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并进行了很多设计实践项目,很多实践项目都是作为成功案例被行内用来教学研究以及学习。在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大会上,俞孔坚领衔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得年度大奖,这是国际景坛最高奖项之一(如图二)。中山岐江公园建造在废弃造船厂旧址上,是俞孔坚景观理念的代表作。其主导思想是保留、更新和利用造船厂原有地基与植被,充分提炼工业时代的标符,同时进行新的设计和艺术加工,采用现代景观语言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比如重新包装水塔,使之变成了照亮过去50年过往时间的灯塔。这个曾受到国内众多专家反对的方案后来却受到了国际评委的高度赞赏,被称为“工厂有幸化公园”,“船坞和齿轮成为城市的怀旧艺术”。成功案例还有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设计,运用原始的农田肌理营造的乡土校园景观,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如图三)

图二 广州中山岐江公园

图三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及设计草图

由此可见,俞孔坚教授运用独特新颖的专业知识使理论不再是空谈,对于乡土景观的重视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的身份去提出问题,更多考虑的是整个名族未来发展兴衰与否。

2.3 景观生态学研究流派

景观生态学流派主要是主要集中在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和乡村土地整理研究以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上。此外,还包括从20世纪90年代村落生态学科对村落生态系统的分布与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关于景观生态学的过程、格局与尺度方面研究较多,景观类学科基本都是遵循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这为乡土景观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和研究基础。[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主要代表人物有王云才、谢花林、郭文华、王浩、王向荣等人。王云才多年来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热点包括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传统地域“欠发达”与文化景观边缘化现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与现代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商业化。并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一文中提到,在“四化”(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冲击下,传统与现代、地方性与国际化、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同作用不同过程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与机理,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体系。

2.4 建筑学研究流派

建筑学研究流派主要集中于对乡土聚落及民居研究,基本侧重于古建、古民居以及聚落的组织、布局以及形态,乡土聚落适应于当地的乡土环境,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不同地区的乡土环境的差异,导致各地乡土聚落形态、规模、布局、职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样也可归为乡土景观研究部分。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阮仪三、彭一刚、陈志华、张松等。阮仪三学者多年也致力于乡土建筑与古村落的保护及相关研究,表达了对所谓民族之根的关注与重视。彭一刚学者在此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书中主要对传统村镇聚落形态形成与传统村镇聚落的景观分析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这对于今后的乡土聚落研究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包括陈志华学者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的《诸葛村乡土建筑》等著作,都是重要的研究著作。目前,乡土建筑是最脆弱,也是受到最大威胁的文化遗产,众多学者也是共同呼吁全社会都能关注日渐消失的乡土建筑,重视对乡土建筑与它多体现的地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2.5 风景园林学研究流派

风景园林学学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和乡村景观,本学科的代表人物为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他在几十年的教学以及实践经验中,成果以研究乡村景观居多,他认为乡土景观是可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是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他发表了《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等学术专著;并应美国芝加哥公署司的特别邀请,独立完成了迄今为止在美国最大的中国式园林“芝加哥中国城公园”的规划方案。他的设计倾向于对当代国外设计方法与中国本土景观园林相结合,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谋求更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景观设计方法,在我国景观园林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3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重构

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包括三种,分别是学科本体路径、外部学科路径、应用路径。以景观生态学学科本体路径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乡土景观的研究基础,以研究乡土景观发生过程及内在属性为目标,对乡土景观垂直及水平要素的特征加以描述,主要研究乡土景观的过程、功能、结构。以其他视角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通过对乡土建筑、传统文化景观、乡土园林所影响到的社会、文化、地理背景的研究,深层次的发掘乡土景观的内涵与过程研究。本类研究不再是以建筑自身为主体,而是以“关系”为主体,从这些学科的视角观察建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乡土景观在学科外部多方面的属性及特点,这些学科包括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建筑学、风景美学、文化学、考古学等。外部学科路径符合当代“各门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在相互交叉点上产生综合”的趋势[ 岳邦瑞.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研究.2010.

],目前看来,其研究领域为“跨”,但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实为“借”,取“外部学科”的视角,依靠“引进方法”,持“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研究对象,比如研究乡土建筑与社会学的关系,则广泛采用社会学中一般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若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则采用地图方法等,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交叉”尚有一段距离,有待针对性更强的理论、方法的创新与整合。

在应用路径方面,小城镇规划建设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的钢结构、膜结构被应用其中,由此出现的是大量的豪华硬质铺装、只可远观的大草坪、大型硬质广场等景观。城市原本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区域特征也开始不明显,众多学者提出在城市设计中的乡土化研究,俞孔坚教授提出反规划的景观系统模式,确实是一种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乡土化城市景观有效模式,赵永斌在他所写的《乡土化城市景观初探》中同样提到,为了避免我国的城市景观趋于雷同的这种现状,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去设计创造我们的城市,利用具有乡土化特色的景观来装饰我们的城市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舒适。对于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将乡土景观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沈雷洪描述了乡土景观的四大特点分别是: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意义、时代性与社会性,并讨论了乡土景观所具有的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科研、教育等价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在乡土景观元素与现代园林的结合运用方面,孙新旺的《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一文中,他依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3类,并探讨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中的运用,分别提炼出不同类型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住区设计对乡土景观的运用方面,曾庆华与彭重华在《乡土景观设计特征对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的启示》中也提到了乡土景观设计是“百姓的设计”,其特征能为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带来许多启示,例如空间上追求人性化尺度和亲和感、设计元素以绿色、土为主体、材料选择上扎根于地域性、场地性等。

每一个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学科为基础,也需要其他外部学科多视角研究,理论到实践的终点就是达到应用路径层面,任何一个本体学科无法完全支撑起整个学科学术研究,但是本体学科必须拥有本体学科自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才能使本学科更好的发展及相关外部学科之间有更好的融会贯通。

4 整合与重构――乡土景观研究存在问题以及展望

如上所述,乡土景观的研究并不是某单一学科就能够解决的,它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其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空间。目前,乡土景观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其系统性的研究还是相对落后,相应的理论研究体系有待完善;乡土景观在创作上仍然处于摸索前行的状态,许多相关设计给世人展现出惊喜的同时仍旧存在许多纰漏,考虑到视觉冲击的同时,对景观营造带来的某些不和谐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和。

因此,准确的理解国内乡土景观并发展乡土景观,这对于探寻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模式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得以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这对于更多的设计者来说是最基础最具有意义的研究,对于其未来的研究展望有如下几点:一、将乡土景观的研究不要仅仅作为景观设计师的研究使命,更是设计相关行业工作者的使命;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民间组织的支持,政策支持主要是政策文件实施以及资金方面,民间组织主要是指民众中非设计者的参与与呼吁;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是最大保障。相信在越来越多致力于乡土景观研究的学者们共同努力下,乡土景观营造在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将取得可喜的成果。在将来的研究中,应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域资源进行乡土景观的调查和分析,来实现乡土景观在多个领域的运用,更多的是如何保护现拥有的乡土景观资源,以便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乡土气息,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自然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J]. 建筑,2005/04,第23卷.

[2]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3] 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 2004/08. [5]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

土建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反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安全;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3-0099-02

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城市的无序扩张、不合理的工业布局等,不但造成了有限的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了生态环境、人文景观等承载因素的破坏,危及到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美国由于19世纪30年代盲目的开垦西部土地从而酿成1834年的黑风暴和苏联由于20世纪50年代不合理开垦中亚处女地而引起的1963年黑风暴就是最好的佐证。这些问题逐渐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一些新兴前沿研究如土地生态学、土地伦理学、土地可持续利用等也不断展开。但是合理利用土地、科学管理土地的现实手段和方法就是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就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和方法而言,土地利用规划追求单一的社会经济目标,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未达到最佳,而城市规划中的“反规划”理论为我们拓展完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一、“反规划”理论

(一)“反规划”理论的提出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不断加速,城市二、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也不断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人居环境的适宜性逐渐降低等。为了寻找解决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教授于2002年在《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一文中首次提出“反规划”(Anti-planning)的概念,它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以往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系统缺乏认识和尊重,以牺牲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安全、健康为代价的城市化途径而言,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的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和设计应该首先从规划和设计非建设用地入手,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二)“反规划”理论的内涵

“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反规划”强调的是一种逆向规划过程,负的规划成果是对传统规划的一种校正,而不是反对传统规划,其规划的思维是辨证的思维,是反思的思维,是可逆的思维。“反规划”强调城市发展必须以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为基础,即是指区域和城市赖以生存的自然系统,是将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涵养水源、旱涝调节、维护生物多样性、乡土文化保护、游憩与审美体验等整合在一起的关键性的网络状土地空间格局。其基本要义是: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应打破传统思维,变“城市与环境”之“图与底”的关系为“底与图”的关系,以环境为图,以城市为底,着重在规划和设计“不建设用地”上做文章,而非传统的“建设用地”规划。

(三)“反规划”理论的工作方法

“反规划”工作方法应该从区域非建设用地入手,优先规划和设计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即先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保护、控制起来,不因城市的发展扩张而减少和损坏,从而使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得以延续和发展。

规划和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过程,就是建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过程,它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安全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一定规律在空间上的有序排列,它包括:(1)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2)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3)维护和恢复河流和海岸的自然形态;(4)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5)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6)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7)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8)开放专用绿地;(9)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生命基质;(10)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11)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

二、“反规划”理论下的土地利用规划

(一)“反规划”理论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理念

1.土地利用规划的价值取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都是理性的,在经济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因而导致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以最能从土地上获取财富的方式来决定其用途。这种价值秩序将导致非建设用地被大量蚕食转变为建设用地,这种土地用途/覆被变化造成了不可恢复的土地景观生态系统的改变;同时在土地利用空间配置上,未考虑充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关系,忽视了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对诸多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的影响,忽视了对土地景观斑块之间空间关系的适宜性,也没有涉及保持土地利用系统较高生物生产性能、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给人以艺术和美学的享受,导致区域生态格局和人文格局的分割破坏。“反规划”理论就是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和人文危机中提出,要求关注土地开发的外部性影响,要求重视和尊重区域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精神,重新审视现有土地利用价值标准与判断问题,重构土地资源利用价值体系,尤其是土地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2.土地利用规划的思维方式。“反规划”理论强调的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规划过程,开拓了一条新的规划思维,改变以单一价值主体主导的思维方式为多种价值主体的思维方式。在目前的土地利用规划实际编制过程中,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的习惯性思维是先确定城镇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而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内部或者周边的非建设用地,往往因为城镇发展的需求被抢先占用。“反规划”思路提倡的规划程序“以生命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以持久的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将规划主体的偏向由重建设用地、轻非建设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均视,首先确定强制性的非建设用地范围域(即先构建生态基础设施),初步定义未来城市空间形态,然后在此基础上落实城市建设用地布局。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角色定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统领,可以说土地利用规划不仅是对区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布局规划,而且对不同的区域间土地利用方式也存在规划制约。在某种程度上,土地利用规划就是政府针对市场失灵而进行公共干预的具体手段之一,已经成为政府的公共政策的工具或者一部分,它涉及到各种社会利益的调节及效率和公平的权衡。“反规划”理论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引入有助于提升规划价值观体系完整性和土地利用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合理性,倡导公共利益或集体利益,尽可能弥补市场行为的负面影响,关注公共与私人行为的分布效果,努力弥补基本物品分布上的不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保障土地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

(三)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选择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问题就是通过计划和安排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强度来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但由于非建设用地利用具有生态与社会效益的正外部性,其发挥具有潜在性和滞后性,而现行土地利用规划仍以传统狭隘的直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所以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不足,更缺乏对土地利用对远期的生态、社会影响后果的考虑,规划目标单一必然导致其他效益的损失。“反规划”理论立足于对非建设用地规划,优先考虑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生态过程和人文景观的保护、模拟和规划,强调了时空上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建立在不同尺度上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关系模型以及生态安全评价标准体系,同时要求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和措施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要求,提供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下的土地利用方案。因此,“反规划”理论的引入改变了环境目标和社会目标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不对等地位,确定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为核心的多目标规划模式,才能使得环境目标、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三者能够取得协调,保证资源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流程

“反规划”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借助GIS技术,对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进行模拟分析,用以判别不同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P),综合叠加不同过程的安全格局即可建立生态基础设施。将“反规划”理论运用到传统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时,通过模拟区域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形成专项景观安全格局,这既包括具体土地利用景观单元的研究,也包括确定这些单元区位的廊道和网络来实现各区之间的水平联系,然后得到这些关键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元素所构成的生态基础设施,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得到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分区、落实土地利用布局,最后形成该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图1)。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流程实质是“反规划”理论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的一种校正和补充。

三、结语

在生态保护、伦理思想、科学发展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的时代,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人们对土地利用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的目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为中心,而是取得土地利用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此时,“反规划”理论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意义,将其与传统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形成尊重自然生态过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使土地利用规划更为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C].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2]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