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虚拟旅游市场分析

虚拟旅游市场分析

虚拟旅游市场分析

虚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一、虚拟旅游由来及涵义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Williams and Hobson首次指出虚拟现实技术必然对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业将步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这个信息旅游时代,我们称之为“虚拟旅游时代”。由于虚拟旅游开始进入应用时间不长,且专注于虚拟旅游研究的专业人士较少,学术界并未对“虚拟旅游”做出确切的定义。对于虚拟旅游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虚拟旅游”完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网络等手段,将旅游中的各个要素完全的进行展示,根据游客的意愿自由的选择游玩线路、速度以及视点等,领略沿途的风光美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虚拟旅游”是建立在现实旅游景观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或超越现实景观,构建一个虚拟旅游环境,使得参与虚拟旅游的旅游者能够如同身临其境般进行虚拟旅游活动。而笔者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观点,“虚拟旅游”是建立在现实旅游景观的基础上,通过模拟或超越现实景观等手段,构建一个能使旅游者欣赏旅游景观、体验旅游活动或进行虚拟互动旅游的虚拟旅游环境。

虚拟旅游从技术上看具有高科技性、交互性以及超时空性等特点,对于旅游者而言具有交互性、经济性以及多感受性等特点,笔者通过技术应用手段及旅游实施效果上,对虚拟旅游在景区营销中的创新应用进行分析说明。

二、虚拟旅游的景区应用

1、网络游戏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将景区融入到游戏环境中,作为网络游戏的游戏场景,通过网络游戏的传播,从而扩大景区的影响力,达到景区营销的效果。一方面,由于网络游戏环境背景的需要,为更真实的体现游戏环境的真实性,利用三维动画等技术再现真实的历史场景,将景区景点作为游戏的环境背景,如《大话2》里的长安。另一方面,由于景区营销推广的需要,利用网络游戏的形式,将景区作为游戏的真实场景,通过景区和网络的相互影响,推动景区的营销推广,如浙江省遂昌开发出全球首个虚拟旅游景区――凯恩飞石岭景区,利用网络游戏《大唐风云》,推动景区的知名度,吸引玩家到实地旅游,通过合作双方的协商达成了世界首次真实土地与虚拟土地互换的交易。

虚拟旅游与网络游戏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景区营销推广的作用。但是,景区投入大量资本依托网络游戏进行推广宣传时,需要重点对以下两点进行分析:1、人群分析:需要认真分析景区开发的针对人群与网络游戏用户之间的吻合度,在虚拟环境中旅游的人并非能够转化为真实的旅游人群,吸引游戏玩家的是游戏内容本身,而游戏的环境背景一般是其次的;2、区域分析:任何景区由于受到其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同质竞争等因素的限制,比较适宜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而网络游戏依托网络可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玩家来自五湖四海,因此景区在利用网络游戏进行传播时比较适宜资源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利且同质竞争较少的旅游目的地型景区。

2、虚拟现实场景模拟

依托各种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拟现实场景模拟,全面展示景区的各个景点,让人犹如走入如梦如幻的场景中。景区进行虚拟现实场景的模拟一般有三方面:一是由于景区受到可进入性以及文物保护等要求的影响,以及游客自身条件的因素的限制,不能到达景区进行实地的旅游,通过虚拟现实场景模拟满足这一人群的需求,如敦煌莫高窟将游客参观的石窟进行虚拟现实模拟,达到游客分流的作用,减少对文物的影响,有效保护文物;二是景区为了推销自己,通过网络的手段进行虚拟现实的展示,吸引游客前往旅游;三是部分制作公司进行景区虚拟现实场景的模拟,通过销售这一产品或者依托这一技术为企业获得利益。

虚拟现实场景模拟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景区游览,但是由于旅游的特殊性,更多的人更愿意在实地体验旅游,而不是通过这一技术知道了游玩时各个线路各个角度的旅游景观,因此虚拟现实场景模拟虽有一定的市场推动作用,但不适宜对具有神秘色彩的旅游环境进行全面展示,只适合进行部分景观景点的虚拟现实场景模拟,从而吸引游客前往。

3、虚拟旅游电子杂志

随着电子杂志的问世,良好的用户界面吸引了众多的网络用户,也为虚拟旅游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虚拟旅游电子杂志主要可应用于下列三方面:一是利用flash技术制作成网页的形式,并结合建筑模型、实景照片等,将建筑模型与现实场景结合,通过网站的形式进行传播,其内容可打包成虚拟旅游电子杂志,如凤凰古城的官方旅游网站;二是基于景区的真实场景,进行艺术化以及超现实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视频、实景照片、flas等以及其它内部嵌入程序,有效进行旅游分类,满足不同人群旅游需求,如韩国龙平度假区制作的虚拟旅游电子杂志,其亦可制作成网页进行网络传播;三是可进行旅游线路的虚拟展示,将旅游服务信息以及旅游线路中的各个串接景点进行展示,为旅行者提供充分的多渠道的信息,成为旅游的助手,由于受电子杂志依托载体的限制,此类型虚拟旅游电子杂志还未受到广泛应用。

虚拟旅游电子杂志相对于网络游戏的成本较低,且其传播途径多样,因此在旅游景区的营销推广中,更便于使用。虚拟旅游电子杂志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光盘进行附赠,亦可以通过终端服务器进行展示,如电脑、电子触摸屏等。因此虚拟旅游电子杂志在今后旅游景区的营销推广中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虚拟旅游的价值

1、提升品牌,促进推广

制作精美的虚拟旅游,能够有效的提升景区景点的品牌,扩大景区的市场影响力,提高景区的美誉度,全面的展示景区,促进景区的营销推广。

2、旅游展示,带动招商

在旅交会、旅洽会中,依托电脑进行虚拟旅游的展示,能够吸引投资商的眼球,更真实全面的传达招商信息,为景区、地方旅游招商引资节约交流成本,提高投资商的投资热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虚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5.013

0选题背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极大地丰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行旅游,旅游逐渐呈现一种“平民化”的趋势。但是随着人们出行次数的不断增多,旅游范围的不断扩大,各旅游景区在承接如此庞大的游客量的同时,由于受场地、时间、气候、形态、环保、管理方式、服务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逐渐呈现如下主要问题:(1)营销方式参差不齐导致客源量差异大;(2)服务形式单一及服务效率低;(3)风景展现方式单一,游客体验感不能满足预期;(4)“门票+食宿+购物”模式单一。

传统旅游业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智慧化的旅游需求,游客多以失望而归,认为旅游就是花钱买罪受,换了一个地方吃饭睡觉拍照等等,这种消费体验差的评价,不仅给消费者造成旅游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而且也不利于旅游服务的提升与改善。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旅游质量,改善旅游体验,虚拟旅游体验服务应运而生。

1虚拟旅游体验的技术支持及意义

自从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技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三维可视化、虚拟现实、3D互联网动态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不但可以利用计算机去处理图形、图像、视频、声音、动画等,而且能将三维实体、三维环境等以虚拟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产生交互式的三维动画,改变了传统旅游和数字旅游、智慧旅游概念,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之外重新架构了一个新的世界。将虚拟现实技术照进旅游业等服务行业,在改善游客体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定制营销,对提高传统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虚拟旅游这一想法的提出,旨在最大程度的减少外界干扰,聚焦消费需求,进行定制营销,使游客体验最大化,提升满意度。

在明晰传统旅游业服务的缺陷上,利用现代虚拟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分析,引入定制营销观念,使得人们对传统的旅游营销模式进行反思,进行定制化营销,在个性化的基础上实现顾客的特殊需求。对于消费者本身而言,能够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游客能够有的放矢,选择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对于旅游业本身而言,快速发展需要旅游景区不断探索更具竞争力的营销方式,寻求更大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正为其提供了新的营销平台,与传统的营销手段相比,基于虚拟旅游的旅游网络营销将提高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个旅游业的改善与提高。

2虚拟旅游

所谓虚拟旅游,指的是建立在现实旅游景观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模拟或超现实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体验者借助现代技术,就能在三维立体的虚拟环境中感受不同的风景,形象逼真,细致生动。

2.1虚拟旅游体验产生原因

(1)旅游+网络的发展趋势刺激大众需求。

(2)科技的发展为虚拟旅游提供技术依托。

(3)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提供广阔市场。

虚拟旅游是对现实旅游的补充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首先,二者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即都是通过旅游服务与体验来留住顾客,提高游客满意度;其次,服务方式的互补性,即现实旅游由于时间、气候、场地等自然因素不能还原的场景画面等,可通过虚拟技术进行弥补;最后,虚拟旅游具有即时性,即能够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想要体验不同自然、人文景观的需求,跨越地区及时间的限制。

2.2特征

2.2.1主动性

虚拟旅游体验者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更加主动、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景点,同时能够避免出现景区人员拥堵、消费体验差的情况,营造身临其境、人景合一的场景,使得体验感进一步加强。

2.2.2感知性

虚拟旅游体验建立的基础是在真实旅游体验,因此具有高度仿真性,仿真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帮助体验者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上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2.3超时空性

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虚拟旅游提供者能够将过去、未来的发生或未发生的事件和景色汇聚,重现在体验者面前,跨越时空的局限,随时随地满足消费者想要虚拟体验的需求。

2.2.4经济性

虚拟旅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出行工具、避免了长途跋涉,减轻了旅游者出行身心的负担,同时为体验者减少经济支出。

3定制营销

所谓定制营销,是指企业在大规模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将每一个个体都视为一个单独的细分市场,秉持以人为本的营销理念,根据个人的特殊需求进行市场营销组合,以满足每位顾客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一种营销方式。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是立足于消费者需要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发现并挖掘消费者需求,并最大程度的满足顾客需求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对于旅游业而言就更是如此,克服时间、气候、季节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独特化的服务,才能提升景区品质,为消费者带来独特体验。为此,定制化的虚拟旅游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3.1应着力与游客的双向协调沟通

传统的营销模式下,景区会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游客的个人需求,但这种沟通是单向的,缺乏反馈的;双向沟通模式倡导你来我往,互为唱和,将游客的需求、好恶以及评价充分纳入的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当中来。

3.2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导向

企业生产与销售的出发点就在于提供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而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提供的服务与体验同样要切合游客需求,对于其不同的消费需求要有针对性,为其量身定做符合其兴趣爱好及需求的服务和体验。

3.3定制服?仗逖橐?以规模化为基础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景区成本,势必要在基础服务上进行压缩,即把具有特殊化的服务体验分割成具有普遍性的模块,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块组合,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实现旅游服务体验的独特化、多样化,以供游客及体验者自由选择。

3.4基础服务标准化,核心体验多样化

这一理念的提出是在双因素理论的拓展,发挥保健因素的作用,在满足游客对外部环境和基础服务的需要后,提高核心竞争力,即针对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发挥激励因素对人的影响,进而提升满意度。

4虚拟旅游体验定制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4.1游客权利意识的觉醒

从原来的选择某一景点的旅游方式,到现在游客选择范围的扩大,这反映的是消费者权利意识的提高,是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使其获得心灵满足感是游客评价景点的主要内容,从原来的被动接受到如今的自由选择彰显着现代人们旅游意识的觉醒,也表明我们当今的旅游业发展向高级化进步的趋势。然而当今旅游景区却逐渐呈现同质化发展的现象,这与游客要求获得独特、多样的需求是冲突的,这就要求旅游景区对目标市场进行进一步的划分,甚至具体到每一个游客,在充分了解其需求的基础上,提供多种产品和服务,让游客自由自主选择,以服务拢人心,以体验获好评。

4.2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定制营销提供可能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近,通过消费者的网上购物行为,可以建立独属于单个消费者的数据库,其中包括个人消费偏好、购物习惯、在掌握消费者旅游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旅游信息的推送,帮助游客选择适合出行的攻略及计划,这成为现代旅游的发展趋势,在实现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实现消费者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5关于网络技术下的定制营销模式的思考

5.1建立数据分析库

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定制营销关键在于掌握消费者信息,通过分析消费者行为习惯,构建数据分析库,聚焦消费需求,进行精准营销,从而更好的为消费者服务,提高客户美誉度。

5.2加强合作与沟通

在进行虚拟旅游定制营销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除消费者、旅游景区之外的第三方需要,在综合多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进行需求点契合,为此,就要积极加强合作与沟通,建立相关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形成产业链条式的人性化服务。

5.3品牌经营

随着现代消费市场的逐渐扩大,产品与服务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为了对同类或类似产品和服务进行区别,企业需要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品牌经营是指将品牌视为独立的资源和资本,并以此为主导,来关联、带动、组合其他资源和资本,从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其中既包括品牌创造又有品牌运作。这一倡导的意义企业应将品牌作为资源进行管理,提高品牌意识,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虚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花费;国内市场;花费模型;影响因子;虚拟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6-0025-06

1研究综述及概念界定

旅游消费与旅游花费是一对相似而又不同的概念,国内关于旅游花费的研究很少,主要是关于旅游消费的研究。目前旅游消费虽没有统一的概念,但概念内涵基本一致。谢彦君(1999)提出:旅游消费实际上等价于旅游者对核心旅游产品的消费;谷明(2000)认为:旅游消费不同于食、住、行、游、购、娱各方面消费的加总,而仅是指满足旅游者动机的最根本需要所发生的花费,不包括附带发生的,如交通、住宿等花费。

国内关于旅游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消费结构、影响因素、旅游消费模型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杨丽萍认为我国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基本消费(行、游、住、吃)比重过大,而非基本消费(购、娱)比重较小;林增学提出了旅游消费行为的简单模式;尹世杰通过对我国旅游消费发展中的情况和问题的分析,揭示了我国旅游消费的发展趋势;李银兰等通过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支出与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关系,说明了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与GDP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陈锡鹏根据1990―2000年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国内旅游消费和国际旅游消费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李冰洲、杨剑等以经济发展水平为解释变量,分别建立了我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模型、国际旅游消费模型和总体旅游消费模型;高书军、张广海,从影响国内旅游消费的因素人手,建立了国内旅游消费的数学模型。

国外关于旅游花费的研究较为具体,主要是关于旅游花费水平、影响因素及花费模型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丹尼尔(Daniel,1991)根据游客的花费把美国密歇根州上半岛的游客分为高、中、低消费水平游客;马瑟(Matther,1993)以美国的加拿大游客为研究对象,得出游客的总花费和人均天花费皆与两国之间的汇率明显相关;穆勒斯(Mules,1998)对澳大利亚的国际游客花费进行划分,得出游客总花费归因于:游客人次数、游客停留时间和他们的人均消费3个主要因素;尤金(Eugeni,2000)把游客花费按花费地点的不同分为客源地花费和目的地花费,分别构建了旅游总花费模型并探讨了虚拟变量和实变量对旅游花费的影响;维基(Vicky,2002)以旅美的台湾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游客的社会人口因素和旅游相关特点为外变量,以游客花费和滞留时间为内生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

纵观国内关于旅游消费的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旅游消费的概念范畴,但旅游消费的定量研究还没有具体到单一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花费则没有明确的界定,参考国外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旅游花费(Tourist Expenditures)是指旅游者在一次外出旅游中所花费的全部金额,由三部分构成:①客源地花费,主要是指出行前旅游者为此次旅游所做的准备的花费,一般主要用于购置用品(服装、装备、食品、药品等);②旅游路途花费:主要指由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的长途交通费用;③旅游目的地花费,指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后的花费总和,包括住宿、餐饮、景区游览、娱乐、购物、当地交通、通讯及其他方面的费用。

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游客的目的地花费结构及花费水平直观地反映了目的地旅游产业结构及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因此寻找游客旅游目的地花费水平的显著影响因子,对提高目的地旅游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安“五一”黄金周国内游客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借鉴国外关于旅游花费的研究方法,试图寻找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花费水平的显著影响因子,通过回归分析构建旅游花费模型,从而进一步解析国内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花费规律,为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旅游花费数据的获取方法

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花费涉及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及其他方面,花费的面广、琐碎,而且是游客比较敏感的问题,这就给旅游花费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广泛性带来一定困难。本文的数据是在2006年“五一”黄金周的7天时间里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中获取的,为了追求数据的准确、真实,本调查从不同途径,采用以下不同方法来获取数据①:

方法1:旅游目的地总花费数据获取法。调查地点选取在口岸(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住宿设施(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在客人离港、离店前采用回忆法,填写此次旅行在西安的花费结构及总花费。这种方法由于游客填写难度较大,因此获得数据准确性不高。

方法2:花费数据的景点获取法。调查地点选取西安重要的旅游景点,每一位受访者填写截至当天的旅游总花费和花费结构。这种方法获取的数据相对而言比较准确,但可能不是西安旅游的总花费,在数据处理时,将截至调查当天的停留天数认为是游客在西安停留的有效停留天数,这种处理对于旅游花费影响因子的显著性研究没有影响。

方法3:旅游日记法,在调查过程中,笔者通过与被调查者沟通,被调查者每天以日记形式记录自己在西安的旅游花费,然后将这些信息以不同方式反馈给笔者。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宾馆、机场发放500份(咸阳国际机场80份,东方大酒店、唐城饭店、建国饭店、秦都酒店、家泰饭店、西北大学宾馆各70份),回收480份,回收率为96%,有效问卷为350份,有效率为73%;景点发放500份(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华山、乾陵、法门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钟鼓楼、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等景点各发放50份),回收485份,回收率97%,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71%。

为了使获得的数据更接近实际,在调查时间的安排上,景点调查主要安排在5月3日以后,重点为4-6日,港口的调查时间集中在6日。对于方法1、方法2收集回来的问卷经过整理,加上以日记法获得的21份问卷,共获得游客花费的有效数据560个,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见表1。

3国内旅游花费水平影响因子的构成

旅游目的地花费是一种综合性消费,其水平的高低受制于很多因子。本文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将影响旅游花费水平的影响因子概括为以下两类:

3.1 游客的个体因子

游客的个体因子主要指游客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特征因子,包括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家庭规模、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及居住地等。不同年龄的游客,追求的旅游方式不同,旅游动机及旅行节奏不同,从而导致旅游花费结构及水平上的明显差异;性别上的差异,使女性游客通常在购物花费上多与男性游客、高收入水平的游客更讲究目的地的住宿和餐饮条件;大学生群体多投靠亲友,又能享受到门票优惠价格,花费水平明显低于地其他职业类型游客。这些个体因子会从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影响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花费水平。

3.2 与出游相关的因子

由于每次出游的时机、时间长短、目的及伴游人数等不同,每次出游的影响因子都会有所差异,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因子:

3.2.1旅游动机

不同的旅游动机会影响到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旅游景点的选择及旅游花费结构的差异,进而影响到游客的花费水平。一般情况,商务、度假旅游的花费水平高于观光、探亲访友的花费水平。

3.2.2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

旅游消费是一种综合消费,停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到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住宿、餐饮等基本旅游花费。一般情况,停留时间越长花费水平越高。

3.2.3伴游人数

旅游消费在某种程度上遵循边际成本递减规律,伴游人数越多,平均每人在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的花费会减少,从而影响到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人均花费水平。

3.2.4到访次数

到访次数和旅游动机密切相关,一般情况,首次到访者多为观光、度假旅游者,而多次到访者则是商务、探亲访友及度假旅游者。首次到访者多是团队游客,而多次到访者以散客居多,相比较而言,散客的花费高于团队游客。

3.2.5旅游消费观念

旅游消费观念与游客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直接相关,主要会影响到旅游花费结构,体现在住宿、餐饮、游览及购物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刷卡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观念,本文以刷卡行为作为衡量消费观念的指标。

3.2.6住宿设施的选择

住宿花费属于旅游基本消费,选择不同的住宿设施,一方面反映了旅游动机的不同,另一方面会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花费水平。

4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花费模型的构建

4.1 影响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花费水平的单因子回归分析

在影响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花费的因子中,除了停留时间与伴游人数为数值变量外,其他变量均为属性变量,为了更清晰地揭示每个影响因子对旅游目的地人均总花费的影响,本文采用虚拟自变量回归分析方法逐一对每个因子进行分析。

虚拟变量回归分析的关键是设置虚拟自变量,如果某个自变量是有к分类的名义变量,在数据处理时以不同编码值代表案例所属的类型,当案例属于一个虚拟变量所代表的类别时,这个虚拟变量就赋值为1,否则便赋值为0。对于这种编码值为0、l两个值的变量,其平均数的意义是编码为1的一类案例占总样本的比例,从而将一个有к分类的名义变量分解为к-1个虚拟变量,然后对其进行回归,并且称不设虚拟变量明确表示的类别为参照类。根据虚拟变量的设置方法,旅游花费影响因子作如下处理:将本省游客、男性、年龄为25―44岁、公务员、人均月收入1000元以下、家庭规模为3人、首次到访西安、有刷卡行为、选择饭店(宾馆)住宿分别设为每个因子的参照组,虚拟变量的具体设置见表2,表中的Contsant代表每个变量的参照组(伴游人数与停留时间除外),其余的均为每个变量对应的虚拟变量。以旅游目的地人均总花费为因变量,各影响因子分别为自变量,利用SPSSl2.O逐一进行虚拟回归分析,每个变量回归结果汇总见表2。

结果表明:在单一因子影响下,根据回归系数的T检验结果,在95%的置信水平下,除了性别(P值为0.738)和家庭规模(两个虚拟变量的P值分别为0.612,0.075)对人均花费总额影响不明显,客源地、婚姻状况、首次到访、刷卡行为、住宿设施的选择、伴游人数、停留时间7个因子对人均花费总额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而年龄、职业及收入状况各类别对人均花费总额的影响显著性不同,45岁以上年龄组、学生及其他职业、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下(P值均≥0.05)与各自基准组的差异不明显。以国内游客在旅游目的地人均旅游花费总额来衡量花费水平的高低,西安国内客源市场呈现出以下消费特点:(1)外地游客明显高于本地游客;(2)企业管理人员、私营业主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的游客;(3)人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游客明显高于3000元以下的游客;(4)已婚游客高于未婚游客;(5)首次到访者高于多次到访者;(6)有刷卡行为者高于无刷卡行为者;(7)住在饭店的游客高于其他住宿选择者。

4.2 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花费多元虚拟回归模型的构建

由于影响旅游花费水平的因子之间交互影响,而旅游目的地人均花费总额是这些因子共同影响的结果,为了揭示旅游花费影响因子对人均花费总额的综合效应,根据单因素虚拟回归分析的结果,将影响不显著的类别合并,形成新的虚拟变量。以人均旅游总花费为因变量,以客源地、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收入、刷卡行为、到访次数、住宿设施、伴游人数、停留时间10个因子为自变量构建多元虚拟回归模型。根据抽样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本文选取一个参照组,参照组具有如下市场特征:年龄为25―44岁的本省游客,职业为公务员,首次到访,有刷卡行为、选择饭店住宿。构建的虚拟多元回归方程为:

该方程表明,基准组的人均总花费为631元,在同等条件下,外省游客的人均总花费比本省游客增加402元;在西安停留时间增加一天,花费将增加210元;选择私人住宅和招待所的游客人均花费水平比选择饭店(宾馆)的游客少526.2元和289.2元。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的游客比3000元以下的游客多203.6元,每增加一个伴游者,人均旅游花费将减少36.1元。

5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5.1 旅游花费影响因子对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水平的影响机理不同

根据以上构建的多元虚拟回归模型,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影响因子:刷卡行为、停留天数、伴游人数、住宿设施的选择均属于与出行相关的因子;而游客个体因素仅有客源地和收入进入回归方程,说明游客个体因素是通过与出游相关的因素对旅游花费水平发生作用,是影响花费水平的间接因素,而与出游相关的因素则与游客旅游目的地花费水平显著相关。由于每次出游旅游动机、目的地停留时间、伴游人数等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出游模式,而不同的出游模式则决定了旅游花费模式,进而决定了旅游花费水平的高低。

5.2 不同旅游方式的花费水平差异明显

根据多元虚拟回归分析的结果发现:来自省外、停留时间长、有刷卡行为及选择饭店住宿的游客构成了西安国内旅游市场中的高花费组群,而本省游客、停留时间短、选择招待所和私人住宅的游客则构成了低花费组群。由此表明目前国内兼有观光、度假的探亲访友旅游市场,在旅游目的地的花费水平较低;而兼有观光性质的度假旅游一般而言在目的地的停留时间长,其花费水平较高;由本地游客构成的短途旅游(尤其是一日游)花费水平明显低于跨省的长途旅游。

5.3 拓展旅游产品谱系、完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是提高西安国内游客旅游花费水平的主要手段

西安作为一个传统的旅游城市,文物古迹是其主要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以文物古迹为主题的观光旅游,而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市场休闲度假需求。因此,在原有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依据西安旅游资源的优势,拓展旅游产品谱系,发展休闲娱乐、都市观光、民情风俗及特种旅游产品系列,组合多条有特色的旅游线路。例如将临潼旅游区开发成集体验秦唐文化、温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目的地;随着西咸一体化,结合成阳产业优势将咸阳建成保健休闲度假目的地,进而将西安建成以文化为载体的度假旅游目的地,改变游客在西安的旅行方式,从而提高游客的旅游目的地花费水平。

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和促销系统。西安旅游目的地区域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针对不同目标市场树立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以满足不同细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建立完善的促销体系,尤其是加强客源地营销,以达到影响游客旅游决策行为的目的,通过吸引外省游客、收入水平高的游客,以提高国内游客在西安的旅游花费水平。

虚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营销系统;旅游联合;网旅;虚拟旅游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021-02

1 旅游联合网络营销系统的建立

1.1 概念

旅游联合网络营销系统是区域通过互联网进行网络营销,服务对象包括地区各级旅游局、媒体、企业、消费者。主要目的是整合区域各种要素,从而使旅游产业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形成一种整体的竞争优势。其突出的特征是对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并为地区的旅游企业提供网上交易平台,并促使区内各旅游企业、机构、媒体在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区域旅游产业动态的网络化系统。

1.2 主要内容

在技术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开展网络虚拟旅游,通过网络构建、形成并强化区域。可以利用“网游”的广泛的受众面,建立一个大型的旅游网络平台,成立一个虚拟旅游网站,取名“网旅”。可以类似于网络游戏的形式开展网络虚拟旅游。将现实旅游风景区通过技术手段真实的模拟到网络中,我国已建立了以中国虚拟旅游网、三维全景网等为代表的一批虚拟旅游网站,开发了包括故居、第一水乡――周庄、莫千山等旅游景点虚拟旅游系统,还有浙江大学心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虚拟故宫。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正在开发,如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软件研究所副所长贾金原教授正在开发的“虚拟珠海旅游系统”。“虚拟珠海旅游系统”,它将包括建筑物、交通、土地规划、酒店、旅馆、商场、公园、小区、剧院、校园、展览馆、博物馆等等,可以有旅游区交通路线在线导航系统,可以直观地看到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物、旅游景点,游客甚至可以在网上化身虚拟人实时漫游虚拟旅游空间,并实现与“别人”的互动交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起到宣传地区旅游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将虚拟风景美化从而提高区域旅游资源的美誉度,扩大影响,而且国际客源地国家也可以通过“网旅”了解文化和旅游资源,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成立旅行社,由政府出面管理协调,增加可信度,以吸引海内外客源。“网旅”还可以通过旅游游戏来获得软件收益。“网旅”新概念的影响,可能甚至会象腾迅游戏那样在以后受到人们欢迎,而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网旅”也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旅游联合网络营销系统的主要内容及特征有: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与宣传;全面、准确、及时的旅游目的地综合信息;信息查询工具;个性化的旅游行程设计;电子杂志(提供最新旅游优惠促销信息);黄金周大型旅游专题;提供实时、高效的同业交流专区;提供实时的媒体联系渠道;旅游局政务信息;多语言版本。

2 旅游联合网络营销系统的竞争优势分析

旅游联合网络营销系统在应用中已显示出优势。它和企业集群一样有着强烈的地域特征,其可望对旅游产业的各种要素进行充分整合,形成旅游竞争优势。从区域旅游整合角度考虑,它已具有虚拟市场聚集、整体形象宣传和网络资源共享等竞争优势,进一步考察将会发现其在区域合作网络和整体创新能力两方面具有潜在的竞争优势。

2.1 虚拟市场聚集优势

顾客在购买不完全替代品,对几种性质相同但又各具特色的产品进行比较时存在选购成本。经营不完全替代品的商店聚集在一起,会降低顾客选购成本,会吸引更多的顾客,其顾客总量将超过几家商店分开时各自顾客数总和。经营互补品的商店聚集在一起,也因购物成本降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区域旅游产品是一种综合性产品,它涉及到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且由各个不同的部门提供服务。为了能在旅游中得到更大的享受,游客在出游前都希望能对旅游产品及服务等信息有足够的了解,也希望能方便的将游程安排妥当。这就存在因信息搜寻、比较、选择及预订结算等带来购买成本。因此游客会更青睐那些信息详细完整、量大,有特色服务的旅游网站。通过旅游联合网络营销系统会集聚大量的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机构。内部成员一般有各地区旅游机构、企业和媒体,能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还能实现区域内的完全自我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2.2 网络资源共享优势

可以实现旅游网络资源共享,分摊成本,提高效率。这种资源的共享主要体现在网络基础设施和其他网络资源共享,如共用网络服务器、共用某些管理及服务软件等。网络基础设施一般具有较高的成本,很多小企业无法承担。如果多个企业共用可分摊成本。各中小旅游企业可以租用空间来管理自己的业务,并从事电子商务。除了能分摊成本外,共用客户关系管理还可以对区域旅游客户的资料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和管理,将有助于获得更有效的市场信息。各企业也可共用个性化定制、预订系统和其他设施,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培训和网络营销资源等共享。共享区域旅游资源有利于各企业更有效地把握市场动态及趋势,更全面地了解游客个性需求,使旅游产品及服务更有针对性,更符合游客需求。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成败不仅与其本身的服务及形象有关,还受到区域内其他配套组合旅游产品的影响。另外共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各个企业可共享客户信息,能从单个特定产品和整个组合旅游产品两个角度来分析和管理客户信息,有助于各企业在做好自己特色产品及服务的同时加强相互之间协作。共享人力培训资源和网络营销资源,统一进行人才培训、广告宣传和促销都可以分摊成本。

2.3 动态合作网络优势

通过对旅游产品及服务价值链的整合可形成区域内的动态合作网络。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系统内各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还有助于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及服务的形成。旅游联合网络营销系统通过区内旅游信息的和高效的流通,能逐渐形成系统内各旅游企业和相关机构间稳定的合作网络。系统合作网络的这种稳定性是基于各企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的人缘地缘环境关系形成,更多的是体现在网络内部相互信任的关系及相互合作上,又具有动态性特征。其动态性主要表现一次合作完成后下一次的合作对象又因游客的具体需求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这种能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区域动态合作网络的形成和运作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高效率的信息传输能力和区域内合作环境。其中区域内合作环境更具有渐渐性演化特征,只能在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下通过企业间合作中逐渐培育各自的核心能力来形成和完善。动态合作网络的稳定性将带来系统内企业交易成本降低,其基于核心能力的动态性合作能创造出多样化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2.4 对于区域旅游整体创新能力的作用

虚拟旅游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散客旅游;现状分析;应对策略;原因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上世纪八十年代,欧美旅游业的发展已趋向于“散客化”,经营接待散客旅游的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成熟度的重要标志。而我国在二十一世纪才发展散客旅游市场,但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散客旅游将会成为旅游市场的主角。

一、散客旅游市场的概况

(一)散客旅游的定义及其特点

散客旅游,又称自助或半自助旅游,在国外称为自主旅游(Independent Tour),它是由游客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形式。散客旅游包括单项委托业务、旅游咨询业务和选择性旅游业务。其特点表现为:(1)批量少。散客旅游多为旅游者本人单独外出或与其家属、好友结伴而行。同团队旅游相比,散客旅游的批量一般比较小。(2)批次多。虽然散客旅游的批量比较小,但是采用散客旅游方式的旅游者日趋增加,加上许多旅行社大力发展散客旅游业务,更促进了散客旅游的发展,所以散客的总人数在迅速增加。(3)要求多。散客当中有大量的商务、公务旅游者,他们的旅行费用多由所在的企业、单位全部或部分承担。另外,他们在旅游过程中有很多交际应酬和商务、公务活动。因此,他们的旅游消费水平较高且对旅游服务的要求也较多。(4)变化多。散客在旅行前常缺少周密的安排,而可能在旅行过程中临时变更旅行计划,提出各种新的要求或在旅行前突然由于某种原因而临时决定取消旅行计划。

(二)散客旅游与团队旅游的区别

团队旅游是指旅行社根据旅行社同旅游者中间商达成的销售合同规定的内容,向其招徕的旅游团提供服务的过程。团队旅游的特点就是计划性强、技能要求高、协调工作多、预定期长、日程变化小、消费水平差别大等。散客旅游与团队旅游的区别是:首先,散客旅游其旅游行程由散客自行安排和计划,而团队旅游大多数时为旅行社或旅游服务中介机构来安排。但是,散客在出游前的旅游咨询和出游后的某些旅游事项也经过旅行社办理,与旅行社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合作关系。其次,散客旅游的付费方式是零星现付,即购买什么,购买多少,都按零售价格当场支付,而团队旅游大都采用包价形式,即全部或部分基本旅游服务费用由游客在出游前一次支付。最后,由于付费方式的不同,散客旅游的旅游项目的价格相对贵一些,而团队旅游某些项目上可享受折扣优惠,相对便宜。并且散客旅游的市场较多是商务人士、年轻人等,他们追求自由、个性、人性的旅游过程,所以散客旅游整体的费用相对比较高。

二、散客旅游市场的应对策略

在旅游产业发展迅猛的中国,近年来,散客旅游的比例也在与日俱增。但团队旅游不可能完全消失,是由于初次旅游、地理位置和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影响,团队旅游的规模将不断缩小,散客旅游的规模将不断扩大。散客旅游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旅行社了而旅游者自己独立办理,实际上,不少散客的旅游活动都借助了旅行社的帮助。因此,旅行社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变策略,以适应散客旅游这一发展趋势。

(一)建立新的旅行社经营模式

要改变认为散客的发展前途不大、不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形式、难以形成规模等经营观念。在经营思路上,要从以前的以团队为主、散客为辅的思路转变为团队、散客并重、突出散客的思路。在经营策略上,要实现散客旅游操作的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要求更高、服务更细的散客旅游市场中发挥原有的信息、渠道、人才方面的优势。

(二)制定完善的服务制度

旅游者会以散客的形式外出旅游,是由于他们追求个性化、人性化的需求,旅行社的团队旅游又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选择散客旅游。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在团队旅游中,旅行社都为旅游者安排好六要素的一切,有一定的人员为旅游者服务,旅行社与旅游者间签订合同,旅行社按照合同进行一系列的服务工作,有一定的标准约束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使的义务和权利。

(三)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散客旅游者与团队旅游者相比,最大的困难在于对旅游目的地各种信息的不了解和旅游活动各环节的不确定,其次,才是各项旅游活动的实施。因此,旅游信息服务是散客旅游者需求最大的服务要素。1.设立旅游咨询中心;2.设立散客接待中心。

(四)建立网上虚拟旅游

目前,虚拟旅游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虚拟旅游的出现,不但不会阻碍现实旅游,反而对现实旅游是一个促进。虚拟旅游会刺激现实旅游,让人们更加对户外实地旅游的向往。旅行社可以利用虚拟旅游促进潜在旅游者外出旅游,同时利用综合信息服务网络为这些潜在旅游者服务,使之购买其单项服务产品。

结论

散客旅游,又称自助或半自助旅游,在国外称为自主旅游(Independent Tour),它是由游客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形式。散客旅游的发展是旅游业进入更高层次、更新阶段的产物,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散客旅游的汹涌浪潮,面对旅游者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作为旅游行业的龙头老大——旅行社,要认真分析散客旅游市场,了解散客旅游兴起的原因,分析散客旅游现状,从而寻求应对策略。散客旅游市场在旅游市场中逐渐占有一定的地位,旅行社应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进一步发展散客旅游市场,把握散客旅游市场,占据散客旅游市场,促进旅行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斌,杜江.旅行社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

[3]邱丹.旅游城市散客整体服务体系的构建[J].城市问题,2002(02).

[4]覃江浩.浅析我国旅行社在散客旅游市场开发中的角色转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