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范文精选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道德教育;时效性

由于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所以短短的时间内就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当前,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娱乐类型以及思维模式等都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而且新媒体也受到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关注与重视,成为高校道德教育的新阵地。但是在新的环境下,德育内容该如何发挥影响力,吸引教育对象的关注,传统德育方式该如何与新媒体相结合,提高道德教育的时效性,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根据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道德情况提高德育的针对性

新媒体是伴随着大学生的成长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信息交流中都离不开新媒体。与此同时,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个人信仰和心理承受水平都受到了新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道德主要体现出三个明显的特征:首先,大学生道德整体上表现出包容、开放以及多元化的特征。在新媒体上,聚集着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想,不同的信息能够在新媒体上快速、广泛、完整的传递,而大学生利用手机以及移动设备等能够非常方便的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想,并且在新媒体上实现交流。新媒体中的交流主体越来越多,交流的范围已经不受性别、年龄以及种族和国界的限制。而社会思想文化在内容、结构、形式以及表达上也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的文化、利益以及思想意识对社会文化基础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道德不仅表现出了包容、开发以及多元的特点,同时还表现出难以取舍、困惑的特点。

二、把握新媒体的特征,有效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从新媒体的特征上看,它主要具备了虚拟性以及个性的特征。所谓虚拟性,指的是网络中所产生的虚拟环境,它能够给人带来非常真实的感受。其中虚拟性主要体现在虚拟空间、虚拟的行为主体身份以及虚拟的网络行为。首先,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民的身份是虚拟的,所以对网民的网络言行监督力量要更弱,网民言语表达的具有更大的自由行。对于大学生而言,虚拟的网络是客观存在的,网络的虚拟性可作为到达行为在网络中延伸的平台,大学生在现实中所具备的思想、行为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都能够在他们的网络行为中得到明显的反映,所以虚拟的环境中的道德行为是无法与现实环境中的道德相割裂的。有些人认为网络是真实的,这种真实性并非网络中的人名代号、也并非这个人,而是人的思想,人的灵魂。在网络当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倾诉,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着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的。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把握网络虚拟性的特点,广开言路,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想法,帮助学生结合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统一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借助虚拟性网络实现德育诉求的平等,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网络德育行为以及现实的行为,确保现实性与虚拟性的一致性。其次,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道德教育,必须看到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协调发展个性与集体。德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个性化的特点,深刻把握学生的个性,并且针对学生的个性制作出层次性、个性化的德育内容,体现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可以自由的个性简介,并且通过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形式来展示自我个性,表达出个性化的价值观以及思想认识。

三、提高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队伍素质,强化德育力量

(一)当前德育队伍存在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需要依靠德育队伍,而且确保德育目标的实现,也依赖于德育队伍。然而,当前,我们还必须看到德育队伍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德育队伍信息素养较低。当前在高校当中,新媒体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拥有校园网络。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德育工作者由于自身能力问题,不能有效地利用新媒体实施德育工作,甚至还有些教师抵触这些新事物。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部分德育教育者对新媒体的利用还是停留在信息的以及简单的信息交流上,以学习网站以及网络课程作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没有能够利用新媒体与学生实现互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新媒体群中,高校德育教育者没有发挥出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当前,针对高校舆论进行引导的情况较少,而高校舆论处于一种自由发展状态,很多网络舆论事件爆发后学校才开始重视到问题,才开始采取引导的措施,然而这样效果就大大降低。从整体上讲,我国德育教育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提高德育队伍整体水平,强化德育力量

当前,有学者指出要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一方面要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培养德育工作者的网络信息资源意识。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优化德育队伍组成,高效利用新媒体,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首先,要对德育队伍进行培训,帮助德育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还熟练应用新媒体信息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高尚的道德素质、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高水平的网络应用能力。在对德育队伍进行培训时,应当构建形式多样、层次分明的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的特点,将其划分到不同的培训层次。培训方式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促进德育教师创新能力以及新媒体使用能力的提高。其次,要组成多元化的德育队伍。在传统情况下,专职德育教师是德育队伍的主体,其他的学科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并没有参与到该队伍当中。在新媒体时代,要丰富德育队伍的组成,构建出多元化的德育队伍。所以,要召集更多的德育人员进入到德育队伍中。一方面,培养出新媒体应用能力高、思想政治理论扎实的骨干德育力量;另一方面,构建出有辅导员为主的德育专职队伍。最后,构建出学生与教师的混合德育队伍,其中包括了网络中的版主、群主等,让这些教师以及学生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力量。第三,建设新媒体舆论引导队伍。舆论中包含了各种理性以及非理性的成分,它是公众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现象、事件等表现出的意见、信念以及情绪的综合。舆论对社会有关事态的进展以及发展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所以,必须建设高校舆论引导队伍,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的道德引导,保证新媒体的活力,形成新媒体的“意见领袖”。

四、更新道德教育内容,提升道德教育内容的感召力

(一)借助新媒体构建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作为德育内容

虽然当前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比较丰富,然而由于学生是被动地参加到活动中,所以会产生一定的抵触感。在新媒体环境下,德育工作者应当合理把握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考虑到亲和力、人性化、科技化以及情节话,构建出感召力较强,具有亲和力的校园文化活动。在创新活动时,必须考虑到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中的视觉环境计划,将活动变为大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感知的“故事”。在设计情境时,要将学生作为核心,德育工作者要将自己看作是策划者以及促进者,引导大学生表达出自己的道德体会,积极与他人沟通,分享自己的感受。所以,德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为大学生创造了多角度的认知环境,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丰富了学生的情况。构建互动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并且将其作为道德实践内容,丰富了德育内容,而且有利于德育内容的内化。

(二)挖掘隐性德育内容并与显性德育内容相结合

网络具有交流双向性、信息集成性以及可选择性特点,这些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相契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个性化的环境。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德育内容不仅具有滞后性,同时还具备了先进性,不仅具有自主性,同时还具备自律性。传统德育内容过于刻板,枯燥,并没有将大学生的情感体验考虑进去,这也是造成传统德育教育效率十分低下的一个原因。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必须更新德育内容,避免传统德育内容中暴露的问题,结合显性内容与隐形内容。传统的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主义教育以及基本道德教育,德育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多是利用显性教育的模式,采取灌输式的教学,传授德育内容。正是由于长期的灌输式教学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偏差,而且大学生普遍对德育课程以及德育内容产生了抵触心理。反观西方国家,并没有专门开设德育教育课程,但是通过将德育内容渗透到不同的学科当中,通过隐形教育的方式将德育内容有效传授给学生,实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所谓隐性课程,指的就是这些教育行为并没有在学校的政策以及文件中进行强制规定,但是却在学校的行为以及经验中是重要的部分。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内容中,要将我国传统中优秀的道德内容与社会现状以及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完美结合,引导大学生思考在现实以及虚拟生活中该如何处理伦理、道德问题。通过这种纵向上的结合,让传统道德内容与当下的道德内容有机融合,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在横向上,要实现中西方德育内容显性与隐性的结合,借助多媒体为大学生创造更加开放的德育空间,实现中国德育内容与西方德育内容的有机结合。德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选取西方有益的文化,剔除糟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实现良好的衔接。

五、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认识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该表了道德教育方式、德育观念以及德育内容。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充分把握学生的特征,结合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丰富德育内容,壮大德育队伍,提升德育队伍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水泉,辛志友,李海燕.辨析"体质教育论"--兼论"身体教育"的发展[J].体育与科学,2009,(03):97-100.

[2]杨文轩.准确理解"新课标",开创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J].中国学校体育,2012,(04):2-3.

[3]李一平.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演进历程的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7,(02):162-165.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范文第2篇

1.1网络信息泛滥,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们的是非判断能力。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满足了人们极大的精神需求,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负面的影响,冗杂的信息泛滥成灾,良莠不齐,没有很好的清晰度和效用度,而大学生们恰恰又处于被动接受和疲于选择的状态中。大部分瞬息万变的信息,还未经过理性的判断以及筛选就被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给接收了。

1.2严重降低了大学生的思维水准。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集声音、文字和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传播媒介了。网络信息高度图像化在给人们代来极大的感官享受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学生们越来越习惯进行简单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抽象逻辑思维,导致了学生们只会“看”不会“想”,严重降低了学生们的思维水准。甚至有学者称网络文化为平面化的“快餐文化”。可以说,这种文化完全没有了传统文化的深度,降低了思想高度,因此,势必将对大学生的思维水准以及理性的高度产生严重的影响。

1.3虚拟与现实的矛盾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虚拟的网络世界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现实世界中许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种种的勾心斗角,相比于现实世界,虚拟网络世界显得更加的平等和自由。另外,网络的匿名性也提供了人们说真话的机会。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完全打破了现实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前所未有的扩大了人们的交往空间,这给传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人际交往的规则等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改变。在网络世界中,人与人的沟通和交流已经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沟通和交流,现实中语言被转化成二进制计算机语言,可以说,在虚拟网络世界中,人以数码的形式存在。如果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人们脱离社会存在的倾向,人与外界的正常沟通能力将会下降,最终带来的人际关系冷淡、疏远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如果长时间沉浸与虚拟网络世界,现实中就会变得的愈加孤僻,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患上网络疏离症,并由此形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任由这种状态持续,将会诱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负责任的倾向,并会给非中心主义、多元化、无终极目标等消极思潮带来滋生的土壤和机会。

1.4西方思想文化通过网络进行大肆侵蚀,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扭曲。当下,某些西方国家通过垄断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技术,对西方文化中特定的价值倾向进行极力地鼓吹和大肆的宣传,企图实行“媒介帝国主义”。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构建时期,有着非常大的可塑性,很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和干扰。再加上,大学生们一般都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对西方文化也变得也不再陌生,这样就很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和思想的侵蚀毒害,严重阻碍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面临的机遇

互联网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点,包括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开放性强以及平等性等,深受当代大学生的喜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人们完全可以进行不分年龄、种族、国家、身份、职业、宗教信仰、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俗等的交往和沟通,实现了高度的自由。人们可以自由的获取信息或制造、传播信息。虚拟的网络世界打破了现实世界的国家之分,传统之限,这里没有权威,没有绝对,这对于当下追求自我的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无疑是最佳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同时,这也将促进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1网络给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新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还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形式和手段,教师严肃的面孔以及用心良苦的说教,很容易令学生产生压抑感和极大的心里厌倦。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普及,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展开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如此以来,社会、家庭和学校正面的思想就可以完全摆脱时空的局限性,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2.2网络能够极大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高效性。网络信息最大的特征就是信息的高效性,当下,网络信息正以小时甚至分钟为周期进行高效更新。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对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相关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了解。可以说,这种及时、准确和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非常有利于宣传网站对一些积极的、健康的和向上的政治思想信息进行及时的传播,加强对网络空间的舆论引导,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时效性。

2.3网络有利于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互联网的多项信息传播方式,能够使学生进行独立的信息交流和讨论,主动对感兴趣的信息进行了解,这样大学生就可以自由表达以及接受其他不同的观点和建议,然后经过自我思维整合和判断,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知识体系,有利于树立大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网络给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学生们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有利于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2.4网络极大提高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化和针对性。传统的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往往局限于课堂教育,影响学生思想的主要还是校园文化。但是,随着网络的出现和发展,这种局面被完全打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围墙被拆除了,通过网络,学生们对现实世界的各种纷现象、思想观点等都有了全方位的接触和了解,扩大了学生们的视野。另外,网络实现了对学生们真实思想动态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极大提高了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尤其是一些时下比较热点的社会新闻,大学生们会非常积极地发表各自的观点,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并与其他人进行自由的交流和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发表的观点等信息进行整理,并加以分析,找出相关问题的错误以及对策。

3、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路

3.1建立高校网络监管机制,营造健康网络环境。高校要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提倡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既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知道方针,又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一方面,要不断加强网络信息产业的立法执法力度,加强网络法律的普及教育,充分发挥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对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教育,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另一方面,要提高网络宣传的针对性,不断加强对网络信息的引导,对源头信息进行强制性的过滤、筛选,从源头上对网络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高校网站,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引导和管理,并对一些免费网站进行定期检查,对出现的一些错误信息予以及时的纠正或删除,争取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

3.2提高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教育者的素质对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想做好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教育者必须要全面了解网络知识和网络特点,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网络信息问题,并及时地进行处理和解决。建立完善政治思想教育者队伍的选拔和培训机制,要采取强有力的管理措施,依据政治强、纪律严、素质高的标准,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政治思想教育队伍。首先,教育者可以通过自我学习或专业培训,能够进入网络使用者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思想问题。其次,教育者要不断总结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把握规律,进一步挖掘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更加具有实效性。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德育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目的、作用和要求,对其信息元、信息点做出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信息元能够自动在教学实施体、教学对象与教学管理体三者之间流动的反馈型流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其信息流动模式可大大增加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能动作用,提高其系统的运行效益。

1.信息元的优化设计

一、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随机抽样,开展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及学生座谈会,被抽样调查的学生共260名,调查结果如:在260名学生中有183名占69.8%的同学家里拥有计算机,其中l50人占57.3%的学生经常上网,从不上网的学生有65人,占24.8%。被问及上网地点的时候,有155人占59.2%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在校内与网吧上网的学生各占17.9%和22.9%,学生上网选择的内容首选文化娱乐方面占45.8%,时事新闻类只占19.8%,游戏类和聊天各占16.4%和14.l%,只有9.9%的学生选择上校园网,许多学生很实在地说:当初上网的目的只是追逐时尚,满足好奇心,但是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上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高一有位学生在谈到自己为了解决一个历史学科的知识问题,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高二有一位学生为了学好生物课上关于激素这一节,在互联网上查了大量有关激素的资料,分析比较激素的作用,并且查阅了大量奥运会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例,说明激素的利弊。从调查中发现,有31.4%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上获得时事新闻进行学科教育类的学习。学生认为,能从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完成研究性学习”是上网的最大目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和全面的特点,给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看到网络发挥积极作用时,更为担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教师一谈上网首先想到的是负面影响:网上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势必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自已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网上虚拟化的交流,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的成就感的追求;长时间上网易导致视力下降和神经衰弱,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等等。网络世界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构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中,网络主体匿名匿形,主体间的平等、远距离的交往,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的影响尤为重大。一方面,网络世界不仅消除了面对面交往中性别、身份、地位等传统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赖以产生、提升的基础,使行为规范、伦理道德观念难以放到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认识、检验。也难以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加以对比,网络世界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由此模糊了人们道德行为规范的是与非的明确界限。

二、如何加强网络德育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网络德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德育通过德育课堂、虚拟社区、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学校网络德育目标除了德育大纲规定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总体的德育目标外,还有网络特色的德育目标,包括网络道德、信息素养、网络伦理、自我管理学习、网络人格等。网络德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放性:网络德育是一种开放性德育。未来的学校将趋于一种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以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互联网连通学校、家庭、社会的开放式德育将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

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德育的一大特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实现人机对话。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③趣味性: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德育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德育课件来了解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

三、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其教学思路贯穿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包括拟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提问和变式自测题等。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中的渐开曲线、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化学中的氟利昂性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可虚拟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可以组合百团大战、香港回收、澳门回归等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教师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四、开展网上主题班团活动

传统班队活动,通常是班级同学、老师围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写好主题活动的名称,节目一个接一个演,活动一个接一个按部就班地进行。班队形式一成不变,学生很快就会厌倦,少先队活动因此缺乏吸引力。校园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赋予班队活动新的意义,信息时代特有的工具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传统的班队活动,往往是由老师一手策划,班干部按部就班,队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率很低。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传统媒体环境中我们常常感到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教育需要设置的情景两者之间的脱节和断层,这也是最棘手的教育难题。随着信息社会进一步走入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化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学习空间。在班会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

网络世界对于未成年人有极强的诱惑力,他们需要专家的指导,广大未成年人面临着网络化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良好的网络内容,需要优秀的网络技能培训,需要安全的上网场所,需要优良的机器,需要体验网络生活,需要社会各界为他们提供网络世界中的阳光与营养。因此,我们既要净化网络内容,严格执行网法,更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倡导网德,高举法律之剑,激浊扬清,为他们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吴汉德刘振华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初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德育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目的、作用和要求,对其信息元、信息点做出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信息元能够自动在教学实施体、教学对象与教学管理体三者之间流动的反馈型流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其信息流动模式可大大增加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能动作用,提高其系统的运行效益。

1.信息元的优化设计

一、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随机抽样,开展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及学生座谈会,被抽样调查的学生共260名,调查结果如:在260名学生中有183名占69.8%的同学家里拥有计算机,其中l50人占57.3%的学生经常上网,从不上网的学生有65人,占24.8%。被问及上网地点的时候,有155人占59.2%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在校内与网吧上网的学生各占17.9%和22.9%,学生上网选择的内容首选文化娱乐方面占45.8%,时事新闻类只占19.8%,游戏类和聊天各占16.4%和14.l%,只有9.9%的学生选择上校园网,许多学生很实在地说:当初上网的目的只是追逐时尚,满足好奇心,但是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上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高一有位学生在谈到自己为了解决一个历史学科的知识问题,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高二有一位学生为了学好生物课上关于激素这一节,在互联网上查了大量有关激素的资料,分析比较激素的作用,并且查阅了大量奥运会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例,说明激素的利弊。从调查中发现,有31.4%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上获得时事新闻进行学科教育类的学习。学生认为,能从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完成研究性学习”是上网的最大目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和全面的特点,给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看到网络发挥积极作用时,更为担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教师一谈上网首先想到的是负面影响:网上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势必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自已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网上虚拟化的交流,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的成就感的追求;长时间上网易导致视力下降和神经衰弱,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等等。网络世界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构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中,网络主体匿名匿形,主体间的平等、远距离的交往,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的影响尤为重大。一方面,网络世界不仅消除了面对面交往中性别、身份、地位等传统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赖以产生、提升的基础,使行为规范、伦理道德观念难以放到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认识、检验。也难以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加以对比,网络世界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由此模糊了人们道德行为规范的是与非的明确界限。

二、如何加强网络德育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网络德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德育通过德育课堂、虚拟社区、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学校网络德育目标除了德育大纲规定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总体的德育目标外,还有网络特色的德育目标,包括网络道德、信息素养、网络伦理、自我管理学习、网络人格等。网络德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放性:网络德育是一种开放性德育。未来的学校将趋于一种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以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互联网连通学校、家庭、社会的开放式德育将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

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德育的一大特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实现人机对话。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③趣味性: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德育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德育课件来了解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

三、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其教学思路贯穿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包括拟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提问和变式自测题等。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中的渐开曲线、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化学中的氟利昂性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可虚拟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可以组合百团大战、香港回收、澳门回归等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教师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四、开展网上主题班团活动

传统班队活动,通常是班级同学、老师围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写好主题活动的名称,节目一个接一个演,活动一个接一个按部就班地进行。班队形式一成不变,学生很快就会厌倦,少先队活动因此缺乏吸引力。校园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赋予班队活动新的意义,信息时代特有的工具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传统的班队活动,往往是由老师一手策划,班干部按部就班,队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率很低。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传统媒体环境中我们常常感到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教育需要设置的情景两者之间的脱节和断层,这也是最棘手的教育难题。随着信息社会进一步走入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化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学习空间。在班会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

网络世界对于未成年人有极强的诱惑力,他们需要专家的指导,广大未成年人面临着网络化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良好的网络内容,需要优秀的网络技能培训,需要安全的上网场所,需要优良的机器,需要体验网络生活,需要社会各界为他们提供网络世界中的阳光与营养。因此,我们既要净化网络内容,严格执行网法,更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倡导网德,高举法律之剑,激浊扬清,为他们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吴汉德刘振华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初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

虚拟与现实的思考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德育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教学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目的、作用和要求,对其信息元、信息点做出了改进,并提出了一种信息元能够自动在教学实施体、教学对象与教学管理体三者之间流动的反馈型流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其信息流动模式可大大增加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能动作用,提高其系统的运行效益。

1.信息元的优化设计

一、目前中学生上网状况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在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层次,随机抽样,开展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及学生座谈会,被抽样调查的学生共260名,调查结果如:在260名学生中有183名占69.8%的同学家里拥有计算机,其中l50人占57.3%的学生经常上网,从不上网的学生有65人,占24.8%。被问及上网地点的时候,有155人占59.2%的学生在家里上网;在校内与网吧上网的学生各占17.9%和22.9%,学生上网选择的内容首选文化娱乐方面占45.8%,时事新闻类只占19.8%,游戏类和聊天各占16.4%和14.l%,只有9.9%的学生选择上校园网,许多学生很实在地说:当初上网的目的只是追逐时尚,满足好奇心,但是最终都几乎被互联网上大信息量的优点所吸引。高一有位学生在谈到自己为了解决一个历史学科的知识问题,在网上查了大量的资料;高二有一位学生为了学好生物课上关于激素这一节,在互联网上查了大量有关激素的资料,分析比较激素的作用,并且查阅了大量奥运会上运动员服用兴奋剂的事例,说明激素的利弊。从调查中发现,有31.4%的学生是在互联网上获得时事新闻进行学科教育类的学习。学生认为,能从网上“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得到各种知识”、“完成研究性学习”是上网的最大目的。互联网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和全面的特点,给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网络是把“双刃剑”,在看到网络发挥积极作用时,更为担忧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家长、教师一谈上网首先想到的是负面影响:网上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势必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对自已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进而动摇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网上虚拟化的交流,弱化了学生现实交往的能力,并助长了对虚拟的成就感的追求;长时间上网易导致视力下降和神经衰弱,影响了身心健康成长;等等。网络世界打破了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构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中,网络主体匿名匿形,主体间的平等、远距离的交往,具有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对于未成年的中学生的影响尤为重大。一方面,网络世界不仅消除了面对面交往中性别、身份、地位等传统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赖以产生、提升的基础,使行为规范、伦理道德观念难以放到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认识、检验。也难以用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关系加以对比,网络世界模糊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也由此模糊了人们道德行为规范的是与非的明确界限。

二、如何加强网络德育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对社会成员起约束和团结作用的准则。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网络德育,是指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上开展一系列德育活动。这种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它与学校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德育通过德育课堂、虚拟社区、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网上家长学校、网上德育基地等途径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学校网络德育目标除了德育大纲规定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总体的德育目标外,还有网络特色的德育目标,包括网络道德、信息素养、网络伦理、自我管理学习、网络人格等。网络德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开放性:网络德育是一种开放性德育。未来的学校将趋于一种没有明显的校园界限,以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互联网连通学校、家庭、社会的开放式德育将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

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德育的一大特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网上论坛”或“在线指导”上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针对某一专题预先设计好问题与答案,当受教育者访问该专题时,实现人机对话。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说出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

③趣味性: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网络德育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学生可以通过德育课件来了解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

三、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网络学科教学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辅导者。其教学思路贯穿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包括拟定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提问和变式自测题等。教师在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时要主动考虑如何展示德育内容,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如数学中的渐开曲线、对称图形,可点击北京立交桥、中华世纪坛、南浦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教化学中的氟利昂性质、臭氧空洞、地球温室效应,可虚拟一个灾难画面,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教钢琴协奏曲《黄河》时,可以组合百团大战、香港回收、澳门回归等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国人民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教师的主导作用除表现在软件制作过程之中,还表现在对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课堂中的启发引导以及教学进程的调控。

四、开展网上主题班团活动

传统班队活动,通常是班级同学、老师围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写好主题活动的名称,节目一个接一个演,活动一个接一个按部就班地进行。班队形式一成不变,学生很快就会厌倦,少先队活动因此缺乏吸引力。校园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文化赋予班队活动新的意义,信息时代特有的工具给单调的班队活动形式带来了勃勃生机。传统的班队活动,往往是由老师一手策划,班干部按部就班,队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率很低。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活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传统媒体环境中我们常常感到学生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教育需要设置的情景两者之间的脱节和断层,这也是最棘手的教育难题。随着信息社会进一步走入我们的生活,网络文化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广阔的学习空间。在班会的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的接受

网络世界对于未成年人有极强的诱惑力,他们需要专家的指导,广大未成年人面临着网络化社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良好的网络内容,需要优秀的网络技能培训,需要安全的上网场所,需要优良的机器,需要体验网络生活,需要社会各界为他们提供网络世界中的阳光与营养。因此,我们既要净化网络内容,严格执行网法,更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倡导网德,高举法律之剑,激浊扬清,为他们创造一个既宽松和谐又稳定健康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健敏道德学习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吴汉德刘振华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初探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