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

中学教育学范文第1篇

主题词:中学体育素质教育功能

前言:

所谓的素质是人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按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注重开发青少年潜能训练。其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素质入手,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形式下的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与载体。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审美素质的作用,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体育教学是实施体育素质的主渠道。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有素质教育中的品德教育功能。

1、1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等人类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

1、2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些人道德素质的每况愈下,道德沦丧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当务之急,但道德的修炼不是坐而论道就能够功德圆满的,道德的养成需要学生个体的身体力行。道德问题又往往是与利益的竞争相联系的,道德的培养也需要在竞争的情况下进行方能见效,体育恰恰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这样的机会,体育的内容载体之一是现代竞技运动,其不断完备的规程、规则体现了一种社会的道德期盼,参与其中便会使人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也能够使个体逐步具备、实现这些期待的条件,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如足球竞赛中要求队员之间要团结协作,队员要服从裁判、尊重观众,要正确对待比赛,要正确对待胜负等等,所有这些都使队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还表现在通过参与或观看体育比赛,提高了整个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如悉尼奥运会期间,全国上下一片欢腾,为运动健儿的胜利更为祖国的荣誉欢呼雀跃,无处不体现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2、具有素质教育中的个性教育功能。

2、1参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个性的展示,知识经济的社会,尤其强调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的知识创新,体育运动恰恰为老师和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了一个宽松和健康的舞台,作为个性教育的体育,一方面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情境塑造了学生个性,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了一定自主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无拘无束的自主环境中磨炼了个性。如体育教学中的耐力跑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和自强自制的个性心理品质;参加团体项目(足球、篮球等)运动有助形成和发展学生机智勇敢、团结协作、勇于拼搏和永不服输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使学生在性格、气质、能力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学校体育的功能绝不仅仅限于以上几具方面,如其他还有健身、增强体质的功能,竞技的功能,娱乐的功能,社会交往的功能,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功能等等,它们对推进素质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此不一一列举。

2、2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体育教学要改革那些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思想、内容和方法,因材施教,借助体育运动的形式和内容,置学生于情感交流的情境之中,反复感受成功与愉悦,在不断完善自我和鉴赏他人效能的过程中,使个人的气质、智能、能力、需求和自我意识等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展。

3、具有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能。

3、1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科学的体育锻炼能促进学生塑造健康健美的体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身姿,培养学生追求美、创造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可以直接感受到力与美的和谐、形体美与心灵美的融洽,同时还能从身体的各种运动中体会到人体的自然美。

3、2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3、3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3、4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5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

4、具有素质教育中的生存教育功能。

4、1学校体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运动,也就是说体育是通过运动所进行的教育,体育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尽管今天生活在都市或农村的学生不必再到原始森林里去谋生,但是今天的体育与“生存”的关系依然比较密切。因为,生存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赋予了“生存”二字新的内容。现代人也许不必再去和猛兽或自然环境抗争,但却要去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以免被淘汰,还要预防运动不足导致的过度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寿命延长的趋势日趋明显,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应运而生,而终身接受体育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不但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心理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和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如学校体育通过教学中情境教学或情绪脱敏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生存意识和生存手段;通过基础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各种运动技能;通过游戏或比赛培养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为适应以后竞争日益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识品质,实现了学校的生存教育的功能。

4、2现代社会的人除了要能够生存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或生活质量,终身体育运动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是不争的共识,体育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生活习惯和生活技能方面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各种教育中,体育应当说是最为“市俗化”的教育,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在学生走上社会加以运用之前,都只能是“经院文化”,而对学生而言是难以使之立足即融入生活的,体育则不是,蕴含其中的“玩”的教育、“美”的教育、“安全”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生活习惯”的教育“欣赏”的教育等等,无不立即可以“内化”并付诸学子的生活实践,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不要把体育仅仅看作是运动的教育,而是要看到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活的承载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比拟的。作为生活教育的体育也许不能直接培养出引发产业革命的旷世奇才,但却可以造就一代懂得如何健康、文明地生活的现代人。

5、具有素质教育中的提高身体素质功能。

5、1同志早年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不仅可以强筋骨,而且还有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之效。体育教育除了遵循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播体育知识和技能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因此,体育教学不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5、2体育教学是指导学生提高体育素质的根本途径。体育教学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既定的教学内容和严密的组织体系,它是唯一从小学到大学连续设置的课程,因而更具有教学的连续性和实践的层次性。由学生大量身体活动和教师适时知识点拨为特征的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对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良好的体育素质无疑对学生适应未来快速多变的社会具有积极作用。

6、具有素质教育中的智育开发功能。

6.1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的推动力。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健康的体魄是重要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也使学生学习的负荷越来越重。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和思维能力,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而相得益彰与和谐发展。

7、具有素质教育的劳动素质培育功能

7.1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结论

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参考资料:

中学教育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德育教育 新课标

课堂不仅是传递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养育人性的圣殿。传统的教学是以“教书”为主要目的,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应变“教书”为“铸魂”,重视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升和人格发展,努力落实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的同时更关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过去以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观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现代的教育以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的。我们今天在新课程教学中,依然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一定要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本。我是一位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初中科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在科学教学中潜藏着很多德育机会,抓住这些机会不仅能提高学生道德素质,还能促进学科知识的长进。

一、关注每一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有个性的人、有尊严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本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的问题请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回答,在演示实验中请这些学生做老师的助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下课了让他们拿器材回办公室,让他们觉得他们是被尊重、关心的、被爱的。还有要不吝啬地给予每个学生赞美,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每一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作用。一次在让学生们组成四人小组讨论力的大小、作用点、方向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时,有个平时行为习惯非常不好的同学,转过身去(平时自学课时最喜欢转过身去和后面同学聊天),马上投入到讨论中,他提到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剪刀有各种形状,有的刀把短,有的长。我在走下去参与他们讨论时听到了他的见解,忙夸他真聪明,他很不好意思,此后学习态度有了180度大转变,这使我欣喜不已,这就是当老师的甜头,我以我职为荣。只有如此关爱学生,学生才会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会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我们必须用心关注,用心施教。如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导入点,让学生们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如在讲《根》这节课时问学生:“你们谁的家里种蔬菜?”有很多学生举手。又问“你们爸爸种出来的萝卜大吗?”有回答大的,也有回答小的。“其实种蔬菜也有很重要的科学哦!想知道如何使种出来的萝卜又粗又长,然后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吗?”学习过程变成了生活世界。学习的信心,兴趣都有提高。在讲酸碱盐知识时,牙齿成分,珍珠成分,玉,大理石成分都是碳酸钙,让学生自行探究为什么要刷牙。“家里老妈告诉我肥皂与洗衣粉不能一起使用,我怀疑,你们能替我解决这个难题吗?”鼓励他们回家去动手做。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提倡“做中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既有经验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以自主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也就磨炼了克服困难的意志,久之就有了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就会形成好的性格,而好的性格可以改变命运。所以我们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式为探究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在上《空气污染》这节课前,布置学生在下雨的时候用一次性杯子接好雨水,发给他们PH试纸,告诉他们从测出的值判断周围是否有酸雨,测出是酸雨后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在做学生实验《氧气的制取》时,有些学生点燃铁丝插入氧气瓶中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不要责怪学生,而是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失败了,时间允许让他们再尝试做一次,让学生从失败中吸取经验,锻炼他们的意志。

学生有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暴露了学生产生各种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展示了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了独特个性和价值观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实际也是一个使学生经历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有了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在对这些深入学生的心灵的经历和体验加以挖掘和丰富的基础上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严谨、果敢、踏实及不屈不挠、不怕挫折的态度。

三、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在科学教学中有很多潜在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现代初中生都是90后,不肯付出,缺少爱心。在讲消化系统时,马歇尔医生为了探究幽门螺杆菌是否是引起胃病的元凶,亲自喝下含有幽门螺杆菌的液体,结果大病一场,却为人类找到治疗胃病的方法。还有很多像居里夫人等这样的科学家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现代的学生往往因为在家是宠儿,经不起挫折,是温室中的花朵。一失败就不能承受,更不能承受批评。给学生讲弗莱明发明青霉素的故事:又一次弗莱明做好细菌培养后回家了,却忘记给培养皿加盖,结果第二天回来后发现细菌都死了,他很痛苦,可他没抱怨而是思考为什么这些细菌会死,是谁杀死了它们,结果发现是空气中真菌杀死了细菌。学会不抱怨,有一个积极开朗的性格,光明就在你的眼前。

在七年级下讲第二章《摩擦》这节课时,讲到防滑链能增大摩擦时,给学生们讲2008年南方大雪的故事。南方大雪给交通带来严重的影响,有些人放弃很多生意,于是有很多人抱怨,但店口有些商人看中了这个机遇,转手做起了防滑链,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听到这个故事后,纷纷吐出了他们的舌头,希望是属于不气馁的人的。

在学习《晶体》这节课时讲道:“金刚石是晶体,可以切割金属,玻璃,可以加工成昂贵的钻石,可是你们知道吗?其实它跟家里用来引燃煤饼的木炭是同一族的,可是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同学们都很好奇,急于知道答案。“原来金刚石是在火山爆发时经过几千度高温高压形成的。同学们你们喜欢做什么呢?”“金刚石,”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那可是要经过磨炼的,对于你们来讲是什么呢?”因为刚进初中,从小学上来,要住校,许多学生都想偷偷逃回家去,针对这种情况,让他们自己发表看法,许多同学都惭愧地低下了头,继续趁热打铁,劝勉他们趁年轻好好学习,努力学习,要有坚毅的学习精神。

四、教书育人,以身作则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坚持开放式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不再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课堂学习不是一种单存的认知过程,而是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是生命力量的传递过程,是师生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是生命的传递过程。因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流露出来,所以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被潜移默化。有同行戏称一个班级被同一个班主任带三年,他们的行为就很像班主任了。可见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成为一只好的带头羊。好的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精神的碰撞。特别是在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中,教师更应以身作则,真实地凸显科学过程。如在探究通电线圈的磁性时,我用直流电动机中线圈来做实验,上面有换向器,在做通电有磁性时发现大头针还是会掉下来,可过了一会儿又好了,当时我也很纳闷找不出原因,继续做断电实验时总是吸不起大头针,因为学生们预习过,就把结论说出来了。但我心里面总在想为什么会在有电的时候掉下来,当时找不到原因。近下课时突然想到原因是换向器中间有空隙不通电,做实验时电刷刚好碰到空隙。我马上跟学生说对不起,并解释原因,目的是培养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我们现在处在信息化时代,高科技时代,教师要及时把各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各种科技成果发明等介绍给学生,如嫦娥卫星的发射,太空行走,袁隆平杂交水稻发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他们学科学充满动力。今年日本大地震发生时,在讲解原因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我们不应该幸灾乐祸,而应该关爱生命,并用学过知识使他们不必担心出现盐荒,让他们做小宣传员告诉父母、亲戚不必惊慌,用科学处理碰到的问题。现在食品安全是一个比较大的社会问题,如染色馒头,甜蜜素添加、奶粉中加三聚氰胺等。如何教育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不仅要学会保护自己,更应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用在造福人类上,思考将来你们做生意了应该怎么办,食品生产者为什么会如此做呢?是因为人的贪欲在,我们应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有更多的欲望就有更多获取钱财的手段,甚至是不法手段。

六、学习中国科学成就,树立民族自豪感

在科学历史中,有很多成就属于外国人,如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门捷列夫,安培,伏特,居里夫人等。但是中国人也有很多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的成就,不说古代的四大发明,就说近代如侯德榜发明的纯碱制造法,到现在很多国家大公司都是应用这个方法制造纯碱。七下科学第七节讲到现代信息的传递时,给学生们补充现代光纤通信的发明人是中国人高坤,高坤最早证明了光纤通信的可行性,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带来了通信的大革命。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解决了全世界的饥饿问题。在教学中,我充分运用这些事例,不仅使他们学习到科学基础知识,而且使他们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从而更加热爱科学热爱自己的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立志要勤奋学习。

七、忧国忧民,树立责任感

90后学生浪费现象非常严重,校园里边走边吃零食边丢垃圾现象很严重,针对这一情况,我经常在课堂上进行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又可以毁灭人类。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新发现都可以用于暴力和战争。就是在和平发展基础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进步,都会带来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弊病。结合实际生活中现今的异常天气,昼夜温差十几度,空气污染,臭氧层破坏,白色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实际事例,且从网上下载图片,让学生切实体会污染严重性。物质资源的缺乏也是当代人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所以我们一定要节约资源,提高环保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这是新世纪公民的基本道德素养,也是新世纪中小学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在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有才无德的人比例不断升高。何况儿童、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形成初期,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还很弱,他们的审美情趣还在形成。所以这时的教育或影响都十分重要。我们应利用优势不失时机地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情感意识和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

总之,我相信只要在平时用心施教,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运用各种资源,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注重在小事上培养学生爱国爱民族精神和责任感,就必会结满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中学教育学范文第3篇

一、联系生活实际,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正确稳定的学习动机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推动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与所学知识有关的一些背景资料,如介绍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和华罗庚小时候勤奋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意识地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在初中数学每章节的引言部分,都提出了一个实际的问题,通过这部分的教学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从而理解学好数学的重要意义,自觉把今日的学习与将来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求知欲。

二、结合教学实际对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数学,凭借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充满着辨证关系。我们只要认真研究和处理教材,就可以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的启迪。首先是进行认识论的教育。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例如人们在生产实践中认识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反过来又利用这一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中象这样客观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内容很多,教师要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处理教材,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抽象的概念、定理、公式,进而将学会的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践中去。一些定理、定义、公式、法则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依赖,都反映了普遍联系的规律。其次是结合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进行唯物辨证法的教育。如在教学解方程组时,通过“三元”转化为“二元”,“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思想,让学生懂得事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通过数的对立统一(正和负,整与分,有理与无理,实与虚)、运算法则的对立统一(加与减,乘与除,乘方与开方)“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懂得事物是对立统一并可相互转化的;通过对称、平移、旋转的教学,使学生懂得事物是运动变化的等等。在讲授相应新课的同时,适时地、恰当地渗透些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数学方法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

三、利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教育学范文第4篇

当谈到中学德育教育时,大多数人甚至是教师们也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政治课,语文等课的教学中进行,或者应该是班主任的事而已。而对于数学课,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它的认识价值和实践价值,对它的德育价值却一般表现出忽视或难以理解。事实上,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能力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我们一再提倡“教书育人”,“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但是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贯彻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那么到底中学数学课有没有德育价值?以及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内容,方法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

首先,就数学本身而言,数学来源于实践,“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的始终都与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大量的数学内容都是以高度浓缩的形式积极促进学生辨证思维的发展。如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揭示了事物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辨证关系,既概念的内涵增加则它的外延缩小,反之若它的内涵减少则它的外延扩大。再如,函数关系反映客观世界所固有的运动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正是通过自己应用的广泛性履行自己的教育功能的。

第二,数学中任何一个结论只有当它合乎逻辑地从定义、公理和早已验证了的定理中推导出来时,才能看作是被证明的。数学把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推到了极端。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具有上述特征的思维习惯,对于提高其思维品质的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就世界观而言,思维能力是其核心,而在思维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辨证思维。思维能力在德育中表现为道德思维能力,真正的道德认识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坚强道德意志并强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一切离开了思维能力则会产生道德发展障碍。教育的实践证明,数学不仅是思维的体操,而且是发展学生思维最经济、最有效的教材,因此,数学教学不仅是智育学习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所必须。

二、培养理性精神

诚实、求是,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权贵;数学让人坚持原则,忠于真理。因此,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理智、自律,是科学文化人的重要人格特征,数学能够去其浮躁,净化人的灵魂。数学的思维方式,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三思而后行。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拓广方法等,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久而久之,养成从全局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习惯。

三、培养高尚情操,提高思想修养

数学是一门既美又真的科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具有至高的美。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数学命题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充满了发现科学真理的愉悦和快乐。对科学问题的好奇,求解的欲望,解决之后的快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

还包括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人知识、授人以智慧、发展人的认识能力,而且还要教人怎么做人,培养学生正直、诚实、顽强、勇敢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数学是一门论证科学,一旦被证明了就被看成是真理,不容怀疑。数学就是这样教给人们去尊重事实、捍卫真理。同时数学又是一门精确的科学,哪怕相差一个符号也是不容许的,如对于角平分线的要求在三角形中与任意角中是不同要求的,在三角形中是线段而在任意角中却是射线;又如对称轴必须是直线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数学是严谨的,它反对虚伪,它教给人正直、诚实。

四、培养意志与毅力,提高抗挫能力

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都充满艰难险阴,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甚至甘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有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学生听了数学家的事迹,必然会心潮澎湃,备受鼓舞,将百折不挠的磨炼,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认识到只有经过自己奋斗才能取得激励人和鼓舞人的成就。

五、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中学教育学范文第5篇

一、体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

首先,体育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知识贫乏谈不上教书,更谈不上什么育人。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体育学科的系统知识,要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思想往往贯穿于学科的体系中,体现在知识结构的联系之中。我国现行的体育教材是根据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学校体育的功能、学生的身体特点、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情确定的,编教材时把各种有益的思想渗透在教材之中,只有系统的掌握才能领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其次是掌握本学科史的知识。我国悠久的体育文化,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灿烂体育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种竞技项目都在向世界顶峰冲击,使得中国在各种国际大赛中日益显示出这一东方巨人的崛起。体育健儿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这都是中学生所需要的宝贵精神营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为体育课堂教学所用,各种思想的话多充实课堂教学,是德育在课堂上丰富多彩,富有魅力,开阔德育的天地,进行良好的渗透。

二、体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才能在课堂上运用科学的原则,恰当的方法,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把知识技能较好的传授给学生,取得满意的结果。如果授课知识都讲不清楚,业务能力很差,得不到学生的敬佩,又怎么去育思想。讲清了知识才可谈得上结合教材把思想教育渗透在课堂之中。在学校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化,很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教学水平越高,育人效果越好。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途径

1. 结合“教”渗透

介绍我国体育发展史、体育成就和为振兴我过体育事业奋斗的运动员、教练的优秀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和爱祖国的教育。

(1)用中国体育健儿在世界大型比赛中那种奋勇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去感染激励学生。

(2)我国具有悠久的体育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体育文化,形成了中华名族辉煌灿烂的体育史,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结合教材渗透,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质、纪律教育,挫折教育和审美情趣培养

(1)耐久跑,可以培养学生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障碍跑可以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双杠,培养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渗透意志品质教育 。每当学生完成任务,获得胜利时,教师不仅要及时总结学生完成技术动作的性质,更要让学生回味胜利取得不易,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拼搏的精神,继而引导学生懂得无论学习、工作等都需要具备这些意志品质。从而使学生更深刻感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会不断进步,取得可喜成绩。

(2)学习篮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项目,教师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如果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队伍,很难体现出战术意图,没有凝聚力就很难在比赛中取胜,而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人即使个人技术再高,不顾集体利益,不与其他队员配合,一味过分表现自己,都会给他人、给集体带来损害。由此可见,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使学生个体的行为与集体的荣誉联系,使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精髓和集体协作的力量。

(3)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比赛、达标测验、单元技术考评是经常要做的事情,教师可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学生懂得取胜是人人向往的,失败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得与失,如何看待失败,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承受失败,此时教师的有道是必不可少的。在帮助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他们清楚失败的是成绩,绝不是精神和人格。

(4)体育课上让学生的倒霉的享受,教学中教师把握住美得瞬间,让学生去观察,去体会,在运动中领略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流畅之美,特别是在教授舞蹈、韵律操的内容时,更能表现出美,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懂得追求美食生活的需要,不断提高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