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工作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健康问题。注重质量,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统筹兼顾,体现公益性和公平性,按项目内容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努力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

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效率,强化监管,保障城乡居民充分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工作目标

1、加强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强化人员培训和设备建设,努力提高滨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及水平,确保年内达到二星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至年底,河东新增1所三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

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确保建档率达80%以上,规范化建档率达70%以上。国家免疫规范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

3、至2012年底,至少为妇女、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残疾人和低保对象等六类人群提供价值250万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保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0%以上,妇女保健管理率达30%以上,孕产妇保健管理率达85%以上,老年人保健(残疾人、低保对象)管理率达30%以上。

4、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确保管理率、控制率均达50%以上。

5、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筛查、管理,确保管理率达30%以上,稳定率达50%以上。

6、加大基本公共卫生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确保城乡居民对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达70%以上、满意率达85%以上,合格率达90%以上。

四、工作举措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任务

继续有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加强各服务机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举措,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顺利开展。为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顺利实施,形成工作合力,区卫生局将与全区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订立《2011——2012年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项目实施合同》,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各单位的目标任务、服务要求和工作责任。各服务机构要认真按照《区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项目最低任务分配表》(附后)的任务要求,精心部署,周密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保健管理任务。为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各服务机构均要设立公共卫生科,并要有一名分管领导,要根据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分工,分解任务,落实到人。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专职人员原则不得少于单位人员总数的20%。

(二)加大宣传,积极引导,提高意识

各卫生服务机构要继续充分利用编印宣传手册、张贴宣传画、悬挂宣传横幅、刷写宣传标语、出宣传栏、发宣传单等形式,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要开展广泛的、有针对性的主题宣传活动和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等,面对面地向群众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相关内容,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深入人心,争取得到广大居民的支持,让广大居民充分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政策,积极引导鼓励群众养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健康进家庭”的就医习惯,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的自我保健意识。

(三)完善模式,健全功能,树立品牌

一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根据社区居民需求,通过流动医疗服务、健康管理进社区、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提供上门服务、主动服务和连续服务。实现“以块为主”向“条块结合”的方向转变,形成项目有专责、服务有团队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化新格局。二是进一步健全健康管理的服务功能。重点加强慢病预防控制规范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六类人群保健管理等难点项目,尤其是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各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注重交流,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鼓励和帮助他们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同时要为慢病患者和六类人群提供连续、综合、适宜的服务,提出科学、合理、详细的干预措施。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和健康教育的六位一体功能,让广大居民真正感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带来的好处。三是充分发挥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示范龙头作用。要全面加强河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涵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在全区推广,树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品牌。

(四)加强培训,引进人才,提升能力

加大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和鼓励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充实公共卫生岗位。同时,认真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2013年省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夜校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做好社区卫生人员夜校培训工作。加强慢病管理、健康档案等专项工作培训及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和岗位技能。继续开展以加强“三基”训练为基础的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和全科护士培训,加强以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为中心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素质。要通过举办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培训班,不断更新知识,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技能。所有参加公共卫生培训的工作人员回来后均要对内部人员进行再培训,增强培训效果,使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五)严格监管,强化考核,提高质量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8-299-02

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就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广大群众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1]。但从我市近三年工作运行情况来看,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本项工作的良好开展。为了确保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出几点建议。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1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重视不够

由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是一项长期的社会系统工作,服务的是社会群体,投入较大,而没有看得见的经济回报,部分卫生院院长观念没有转变,工作重心仍然放在临床,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停留在口头,没有投入充足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导致工作人员在努力创收的同时疲于应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工作。

1.2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数量不够

人员素质问题是制约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因素,目前公共卫生科的大部分人员都是其他专业人员转行,公共卫生专业的人员很少,甚至是临床科室淘汰的人员。由此可见,基本公共卫生整体服务队伍素质不高,跟不上目前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形势发展的需要,各项工作往往是一种应付 ,根本谈不上质量。另外,村卫生室的编制或是村卫生室人员不够,有的是几个村联办一家卫生室或是卫生室仅一个人员,全市有近三百个村(居委会),村卫生室只有252家,有298名村医,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得不到保障,再加上村卫生室服务的人口多,村卫生室的设备、人员根本不足以保证所有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需要[2]。

1.3现行分配机制挫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基本公共服务人员与同院临床医生相比,长期工作在基层和现场,除了脑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承担上级经常性检查、督导的压力,经常加班加点,比较辛苦,但收入总是较低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由于工作性质决定不能学到老有所用的知识,而临床人员就不同,凭着在单位学到的技能,到了中老年后,工作条件越来越好,看的病人越来越多,薪水越来越多,退休后单位返聘或下海拿更高的工资[3]。相比之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受到挫伤,想着法子调到其他科室或部门,不能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队伍的稳定。

1.4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力度不够

新医改方案规定,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点在农村。这就需要我们在农村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宣传,但从目前的宣传氛围来看,很难看到各种形式的宣传,农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了解不透,甚至部分镇村干部都不十分清楚,导致部分村民期望值过高,以为能做更多的体检或治疗,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意积极参与,增加了工作难度。

2思考与建议

2.1加强对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

要切实转变观念,基层卫生机构以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做好农村卫生工作,解决农村公共卫生问题,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各单位要全面贯彻中央的农村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新医改方案,真正落实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保障措施,建立基本设施齐全、功能完善、配置合理、运行良好的基本公共卫生体系,为发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公共卫生职能提供全面基础。

2.2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员素质要提升

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是开展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前提和基础。要围绕人才的培养、准入和使用等环节,做好人员素质提升工作。一是加大现有人才培养、培训力度,制定较长时期的培养计划,重点培养专业骨干、复合型人才,注重老中青相结合,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做到重点人才重点培养、紧缺人才抓紧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二是严格专业人员准入制度,控制总人数,限制非专业人员流入,规定准入标准和条件,实行定编定员和考试招聘上岗,从源头上提高公共卫生队伍素质,为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工作水平提供人才保障。三是要吸引人才,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必须提高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的卫生人员的待遇,不能仅仅靠医疗卫生收入作为其经济来源,国家、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平均收入水平给予适当的补助,鼓励更多的高学历、高水平的卫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前来就职,从而改变整个农村的卫生人力资源的知识结构,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2]。

2.3加强宣传氛围,提高群众知晓率

目前,农村的卫生环境普遍较差,农民自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存在着不健康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卫生保健意识差[4]。另外,由于身强力壮的青壮年男女基本上都外出务工,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面对的服务对象,大多数是老人、儿童。他们的文化程度更低、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生活习惯落后。这就需要我们投入更大的宣传力度,采取健康教育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讲解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政策,大力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缝知识,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

参考文献

[1]徐淑杰.关于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几点建议.中外医疗,2010,8:126.

[2]吴雯,王玲,张翔.浅议新医改形势下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医学与社会,20l0,23(5):3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12年,巩固和提高城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做好为农村地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准备工作并逐步展开。到2011年,省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到普及,城乡居民免费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城乡和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到202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完善,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务

各基层卫生机构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好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组织协调、人员培训等工作,确保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和区医院要加强对基层医疗单位的业务指导。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之间建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促使妇幼保健、规划免疫、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下沉到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形成贯穿区、镇(街)、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逐步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二)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大力培养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全科医师、社区护士、乡村医生的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切实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处置能力,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人力保障。

城乡基层医疗单位要采取灵活的工作方式,运用健康体检、深入居民家庭走访等形式,全面掌握辖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建立真实可靠的动态的居民健康档案,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相结合,主动采取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公共卫生部门要转变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定期深入工作场所、学校、社区和家庭,开展卫生学监测评价,研究制定公共卫生防治策略,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继续组织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主要包括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科普宣传,避孕方法咨询指导,发放避孕药具,实施避孕节育和恢复生育力手术,随访服务,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及避孕药具不良反应诊治等。

(三)规范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我区执行《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公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服务规范,按要求为居民提供服务。对已经实施的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市定项目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梳理,做好对接,确保全面涵盖。

(四)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区政府将根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目标,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逐步增加公共卫生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经费标准按单位服务综合成本核定,所需经费由政府预算安排。2012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依据镇村两级卫生服务机构所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进行分配,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乡镇卫生院发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

(五)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区财政局、卫生局等部门将组织专家,按照《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见附件3),每半年对辖区内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考核评估。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季度对所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绩效考核标准进行自查评估,并将结果上报区卫生局,由区卫生局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抽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项目实施效果等。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农村基层卫生机构考核参照城市的考核标准和流程进行,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体化考核。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考核结果作为拨付各级财政补助资金的主要参考依据。考核在90分(含90分)以上的,全额拨付;80(含80分)-90分之间的,拨付70%;60(含60分)-80分之间的,拨付50%;6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不予拨付。同时,考核结果将与经费补助以及单位主要领导的年度考核和任免挂钩,作为人员奖惩及核定绩效工资的依据。要注重群众参与考核评价,将政府考核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

四、项目进度

(一)2012年2月(摸底准备阶段)。认真学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关文件,制定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和绩效考核标准;统一印制《居民健康档案》,分层组织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培训;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分解安排工作任务,落实项目补助经费;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政策,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二)2012年3–6月(试点阶段)。在张格庄镇挑选2–3个镇村一体化的村卫生室,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行工作。以镇街卫生院为单位,有计划地组织辖区适龄居民健康查体,掌握第一手健康信息,填写《居民健康档案》,并做好档案管理。区卫生局组织专家定期对各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指导,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为重点,开展健康教育、家庭访视等系统化管理工作,降低发病率,提高重点人群保健水平。同时,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

(三)2012年7–11月(全面实施阶段)。根据试点经验,以镇街为单位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做好基层卫生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到2012年底,全区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60%。到2011年底,全区农村居民建档率达到90%以上。

(四)2012年12月(检查验收阶段)。区卫生局、财政局组织专家对各单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与经费拨付直接挂钩。

五、组织领导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各镇街要把深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各地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任务的落实,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增强全民健康素质。卫生、财政、计生等部门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做好调查研究,认真组织落实。要加强统筹协调,落实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财政投入足额按时到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城乡居民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和谐社会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the equality of basic public health in songzi,the contents of service are constantly developing.the service group ar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the quality is improved.but recently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the pubic funds can' t satisfy the need of work.the quality of service group can′t catch up the upgrade of work contents.the arrangement of slow disease is below.how to make it develop.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ing in our city.i think it' s social united action that can realize it.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等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我市作为湖北省卫生综合改革试点县市,近几年来,医疗卫生服务在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筹资补偿等方面均进行了开拓性的实践和探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对医疗卫生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面对这样的新形式如何结合医改方案,促进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得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一项惠民措施。长期以来,由于存在的城乡差别,城乡居民在享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促进城乡居民均等化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表明了政府对每一个人生存质量的关切,也彰显了政府维护健康公平的责任意识。所以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是政府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民生工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公共卫生工作主要是对危害健康的因素进行早期预防,以达到减少疾病发生,延长寿命的目的,是一种投入低、见效高的健康投资。目前我市流动人口多,卫生资源相对贫乏,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预防为主,体现了卫生工作的内在规律,是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重大举措。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第53届卫生大会上《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卫生系统:改善绩效》报告显示,中国被列为卫生负担最不公平的国家,所以在2009年出台的新医改方案中,国家提出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其目的就是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影响城乡居民的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公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2]。

2 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2235平方公里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曾经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自实施免疫规划以来,全市大量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肺结核、破伤风等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率。近年来逐步扩大免疫规划项目,对甲肝、乙肝、麻腮风、无细胞百白破、卡介苗、脊髓灰质炎、麻疹、a群流脑、乙脑等九种疫苗实施免费接种;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初步遏制了艾滋病的蔓延势头,结核病实行免费服药,控制策略覆盖达到100%。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逐步规范,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列入社区重点管理。现已获得省级卫生城市称号,并积极开展创建部级卫生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控烟履约工作扎实推进,全市22家医疗机构和56所中小学被评为无烟单位。本市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前的8.2/10万降低到目前的1.5/10万,婴儿死亡率降为零,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也落实到位。卫生监督体系向基层延伸,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职业病、放射、学校、传染病防治、医疗服务以及血液安全等卫生监督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但是,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外来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尚有差距。由于外来人口自身流动性等客观原因,目前他们除享有计划免疫接种,结核病管理和其他传染病的管理外,而在慢性病、精神卫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规范管理方面尚未开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和界定外来人员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享有的权利和相应的管理模式。二是不同区域人群公共卫生享有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别。总的来说城镇范围内的卫生资源多与农村,由此造成城镇和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资源有一定差距。三是三级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和能力水平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百姓的健康需求。医学行业是特殊行业,医务人员的技术能力水平是疾病诊治的第一要素,由于历史等原因,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卫生服务继续发展的瓶颈,从医务人员的数量来看,以往的医务人员数量的配置是按照户籍人口制定的,显然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人员质量来看,我市公共卫生和全科医师的数量和能力水平显得相对不足。

要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需要系列的措施来保证,我市刚开始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切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此,就如何保证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顺利开展,本人借鉴国内外和其他县市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在基层开展此项工作以来的经历,提出如下实施意见,探讨实际可操作方法。

3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探讨

3.1 加强财政投入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前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能否得以顺利推进,财政投入是关键。根据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2003—2009年,我国财政医疗卫生投入从831亿元增长到1277亿元,即人均年1213元的医疗卫生总费用支出中,仅98元由国家财政负担。因此,应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减少居民个人的卫生费用支出水平。2010年国家、省、市三级财政对我市卫生支出的总费用为16539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所以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按国家规定的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同时加大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方’基础设施、人才队伍建设、运行成本保障等的投入。

3.2 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是顺利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前提。根据相关权威机构的调查,目前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年轻化不够,其中35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39.4%,远低于临床技术人员的53.1%,并且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50%以上[2]。我市公共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尤甚,市疾病预防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机构人员总数的45.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专业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占专业技术人员的67%,青年专业技术人员面临断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于一身,目前由于待遇偏低,无法吸引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一些新进的技术人员仅仅将目前岗位作为过渡,一旦取得相应资格后也纷纷离开基层岗位,所以我市目前急需公共卫生和预防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为解决基层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在提高技术人员待遇的前提下,多方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大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骨干,为他们营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方面可采取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送上级培训等手段,加强本地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要让他们体会到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自身价值在本职岗位上能得到体现。

3.3 加强流动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帮扶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体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是尽量提高社会境况最差的那部份人的福利水平,在我市流动人口、残障人员、老年人等群体通常处于弱势地位,是我们工作开展的重点人群。荆州市卫生年鉴显示,2010年外来人口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为836.3/10万,是全市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 392.6/10万的两倍多;计划免疫接种率和孕产妇保健率也均低于本地人口。为充分体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建议政府将外来人口也纳入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范畴,按常住人口拨付经费,体现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同享公共卫生服务。对残障人员、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政府应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确保贫困妇女、残障人员、老年人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享有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

3.4 规范慢性病管理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标志。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的目的是减少疾病发生,提高人群的期望寿命。目前造成我国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病,最新资料显示,我国以超过9240万的患者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更坏的消息是发病人数不仅因为人口老龄化加剧而增多,并且儿童糖尿病的上升趋势明显[3]。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亿人左右,由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生命威胁和严重经济负担。估计从2005到2015年,由于慢性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累计将达到5580亿美元[4];由于慢性病的严重危害,国家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里将慢性病的管理进行了重点要求,具体内容涉及到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ⅱ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我市慢性病的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目前已经建档管理的糖尿病患者有14861人,高血压患者59482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725人。但目前慢性病建档管理工作刚刚起步,部分社区和乡镇仅仅完成人员培训,工作场地、设置均还没有到位。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就必须高度重视慢性病的防治管理,我市应加强对慢病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人员、办公场所、设置设备的配置,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和奖惩措施,使慢病工作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3.5 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是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一项全社会性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级层人员的共同参与,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共同遵守,只有这样才能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顺利推进。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推行责任医生制度、丰富健康教育形式、优化公共卫生信息管理方式,完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制度,整合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突出重点,统筹考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新模式,使各项工作在规范健康的运作下向前发展。

如何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问题,也是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大举措,因此建议我市将进一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近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进行实践和探索,为构建和谐松滋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庆军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之管见[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人力资源调查分析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医疗卫生体制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在医疗卫生方面坚持以公益、公平和人人都能享受到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将基本的医疗卫生逐步实现均一化的目标。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改革已经提出,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热点话题,也为新医改方案提出了今后3年中重点的工作共识,随着对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逐渐调查,我国对于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断实行,公共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已经变得十分的重要。

二、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选择对某县20家的乡镇卫生院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调查。

(二)方法

在调查之前统一调查的方向与方法,统一制作《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调查表》,由县卫生局、县疾病防御中心、县卫生监督机构、县妇幼保健院等机构来调查的这20家乡镇卫生院。在调查的过程中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配制、公共卫生部门承担的工作以及人员结构、资金补助、乡村医生的管理以及乡村一体化的实施等状况。

(三)统计分析表

在对调查之后的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数据进行整理,利用Excel2003表格进行统计。

三、结果

(一)公共卫生服务部主要承担的工作

在本次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调查的过程中,乡镇卫生院、村卫生院是本次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调查的主体,免费的为乡村的居民提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这些免费的服务包括:为管辖区之内的居民提供健康档案管理、老年医保、预防接种、慢性疾病的检查与健康管理、传染疾病与突发性卫生事件的报告、孕妇保健等项目工作。

(二)调查总结

经过本次调查,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来说仍然处于劣势,具体能够表现在:

基层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人数不多;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运用不合理;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类:一是,乡镇卫生院等包括用房在内的固定资产太少,并且这种现象一直得不到改善与支持,医务工作者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太差,甚至连某些签订合同的工人的工资都不能保证;二是,在目前这种社会状况下,包括乡镇卫生院在内的基础卫生设施不健全,最终导致大多数的医务人员都不想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工作;三是,由于基层卫生服务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社会效益性质的工作,经济收入很少,有着工作者甚至不能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工作环境恶劣,工作量大但是福利待遇却不是很好,因此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不能被调动起来,人员流失太大,留不住人才。

四、建议

针对目前的这种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强化人力资源的管理意识是首要的任务,其主要的措施有:一是对医院中的情况进行重新的整理,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出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投入的力度;二是合理的制定吸收人才的计划与职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能够更好地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政府对于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的建设是十分重视的,因此,实施激励制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五、总结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同时采取激励的措施从而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实施乡村一体化的管理制度;加强考核制度,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落实到实处,最大限度的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

参考文献:

[1]马璀,李吴萍,李彦明,戴秀英.宁夏基层医疗机构人力需求与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2).

[2]彭迎春,吕兆丰,王晓燕,高清,王玉,汉业旭.村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伦理问题分析――基于B市M县村卫生室的实地观察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