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概况

民俗文化概况

民俗文化概况

民俗文化概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赫哲族 民族学 民俗学 体育项目

赫哲族主要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松花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交汇处的沿岸,世代以渔猎为生,是我国北方唯一一个以渔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是我国六小民族之一,有语言无文字,解放前全国共有300多人,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有4640人,其中居住在黑龙江省的有3910人,占赫哲族人口的89%,其他主要散居在全国各地。赫哲族在长期的渔猎生产生活中创造了项目繁多的体育项目,主要的体育项目有:鱼王角力、顶杠、杜烈其、打布鲁、射箭、摔跤、叉草球、赛桦皮船、挡木轮、拔大葱、溜冰、射草靶、游泳、赛狗爬犁、赛托日乞、拔河、叉鱼、扒鱼皮、织渔网、鹿毛球、老鹰抓小鸡、爬树、打弹弓、登山、打水漂、打马仗、走五道、打脚力、撇石子、抓嘎拉哈、潜水、滑雪等。目前有关赫哲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的划分比较含糊,本文从民族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对赫哲族体育项目加以区分,以理清目前对赫哲族体育项目研究和划分的边界。

结合民族学和民俗学,以及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相关概念,我们可以得出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的概念,其中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没有高度的组织化、制度化的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是指:那些与民间风俗习惯关系密切,主要存在于民间节庆活动、宗教活动、祭祀活动中,是一种时代传承和延续的体育文化形态,具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模式性特点的一种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是指:业已创造的和将要创造的能够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

从民间体育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民间体育具有广阔的内伸和外延性,从民间两字可以看出它与主流文化是相对应的,是指广大中下层民众中间,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空间,具有非官方的性质,即我们所说的民间与官员相对应,民间体育就应该与官方礼仪相对应,具体是指广大民众日常生活和活动空间中的体育项目,它涉及民众生活活动空间的方方面面,是具有随意性的身体活动,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体育活动,还有节庆、祭祀、礼仪中的一切体育活动都是民间体育活动,那么我们可以得出赫哲族体育项目中地箭、抓嘎拉哈、游泳、登山、爬树、打弹弓、打脚力、老鹰抓小鸡、翻花绳、钓鱼、打水漂、打雪仗、打马仗、撇石子、冰磨、射弩、走五道、撵貂子、潜水、叉鱼、扒鱼皮、织渔网、叉草球等都是赫哲族民间体育。由此可见,赫哲族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可以归纳到民间体育项目中来。

从民俗体育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出,民俗体育与民间体育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因为民俗体育包括在民间体育之中,民俗体育是民间体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不能说民间体育就是民俗体育,因为民间体育具有广阔的内伸和外延性,但是民俗体育却有一定的边界,民俗体育与民间的节庆活动、宗教活动和祭祀活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且主要以这些活动为载体,通过这些载体来展现民俗体育的集体性、模式性和传承性。由此可见,集体性、模式性和传承性是民俗体育区别于民间体育的主要特征,那么,每四年一届的赫哲族乌日贡大会,就是赫哲族为庆祝祖先和融宗教活动为一体的民族盛会(“乌日贡”赫哲语为喜庆吉日)。在乌日贡大会中赫哲人为祭拜祖先和意识中的图腾崇拜,往往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对主宰山川、湖泊、森林、日月神灵的拜膜,而这些贯穿其中的肢体表达方式就形成了现在的赫哲族体育项目,如叉草球、顶杠、打布鲁、杜烈其、射箭、鱼王角力、摔跤、赛桦皮船这七项体育项目都是民俗体育项目。

从传统体育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是一个动和静相结合的一种体育文化,不是凝聚不变的,它既包括过去已经形成的体育项目,又包括现在新形成的体育项目,即具有过去的现在和现在的过去两重属性,同时它还具有传承和流变的特殊性,也就是说在过去创造的体育项目还要有人传承并且很好的延续到现在,必须是活着的现在,这并不一定说在传承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它的原汁原味,而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可以随着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有所改变,传统体育就一个民族来说,也可以称为民族传统体育,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像叉草球、顶杠、打布鲁、杜烈其、射箭、鱼王角力、摔跤、赛桦皮船、溜冰、滑雪、射草靶、游泳、赛狗爬犁、赛托日其、叉鱼、扒鱼皮和织渔网这些在赫哲族先民族早已存在的体育项目都可以归纳到赫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中,而像挡木轮、鹿毛球这些近几年才形成的体育项目也都属于赫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因为这些项目符合现在的过去和过去的现在两个属性。

从以上可以看出赫哲族民间体育、民俗体育、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民间体育的外延和内伸性最大,它所包括的范围最广,甚至包含外来体育,比如说西方现代体育传入到赫哲族民族聚集区,在经过长期的浸透和融合,为大家所接受和推广的体育项目,例如篮球、排球、田径、网球、羽毛球等,都可以归入到赫哲族现有的民间体育中,它涵盖了赫哲族民俗体育和传统体育的所有内容。民俗体育具有自己的特点,它具有一定的界限,模式性、传承性和集体性是其区分于民间体育的重要分割线,是民间体育的一个重要分支。传统体育作为赫哲族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实践活动中积累而成稳定的体育文化,体现在养生、娱乐、健身等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一切体育活动,并通过物化的媒介如实物渔猎工具等传承下来,它还涵盖了现在和未来将成为过去的一切体育项目,所以它包括赫哲族民俗体育。由此可见,赫哲族民间体育、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之间的关系是:民间体育包括了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传统体育有包括了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是赫哲族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的基本因子。

但从目前国内对民间体育、民俗体育、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状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关于这些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有关专家和学者彼此之间各抒己见。实际上要想把这三个概念完全区分开来还不是太容易,因为这三个概念之间互有交叉和重叠,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样,要完全把赫哲族民间体育、民俗体育和传统体育划分清楚有一定的难度。

参考文献:

[1]姜洪波.赫哲族民间体育的类型及特点[J].民族体育,1900.

[2]赵德龙,潘宏伟,崔性赫.黑龙江赫哲族传统体育状况与特点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3]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J].体育学刊,2008,(8).

[4]官钟威,李红梅.论民俗体育文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

民俗文化概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多义性 国俗语义 范畴原型 义项划分

一、国俗语义的多义性

Lakoff使用其提出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以下简称ICM)分析了“bachelor”、“lie”、“mother”等范畴,很好地说明了范畴的内在结构和原型效应。这些研究被当代许多学者视为经典,并以此对汉语中的范畴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双语对比。这些分析揭示了许多用传统的范畴理论和语义学理论无法说明的语言现象,证明了原型理论对语义范畴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研究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国俗语义来说,“语义民族性”是其重要特点:“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即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1]涉及“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其语义则趋向于多义,如杨元刚(2005)提到黄色在中国文化中就有象征高贵和尊严、病态和下流、忠贞和正义、年轻和幼稚等语义[2]。由此,将国俗语义作为多义词与范畴理论相结合,可以很好地将各语义统一在一个范畴之中,并从认知的角度进行分析乃至双语对比。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异同充分体现在表示相同概念的词中,因而词义认知网络的建构就成了探究不同文化的绝好突破口。一方面,文化创造隐喻和转喻。文化是隐喻和转喻的知识来源和建构基础,许多深层的文化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隐喻和转喻表达,而不同语言文化在隐喻和转喻运用上又往往有较大差别。另一方面,文化因素多元产生了多元的国俗语义。词义的引申受到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如宗教背景、习俗背景、文学背景、神话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等。

在范畴理论观照下,语言中每一个多义词都形成一个范畴[3],每一个多义词的词义都构成范畴中典型和边缘之间的连续体[4],在这个连续体中这个多义词由于共时和历时的演变,其诸多义项相互关联而又彼此不同,各自担当典型义项和边缘义项的角色。这样的角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演变的过程不断地调换,整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渡的过程。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一个多义词的诸义项则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无论这些义项形成于历史上哪个时期、其与同时期的其他义项有何关联,只要还为今所使用、保留或记忆,便可以认定还存在这个范畴中。根据符淮青的观点,义项的确定受到三个因素的制约: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确定义项标准、原则的差别和义项的表述[5],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语言运用的实际情况,包括其使用环境,可以认为语境是决定词义及其义项构成的决定性因素。本文认为这里的“语境”,除了指实际使用的语言环境、词语的搭配外,还包括使用语言的文化环境,即承认词义的形成和变化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民族文化对同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同一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受到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便可能会产生出不同的义项。因而可以认为,一个体现着“民族文化色彩”的国俗词语就是一个多义词,并形成一个多义范畴,范畴内的成员即多义词的各义项,其分布是按照各义项与核心义项的相似程度由内向外逐层扩散的。

二、国俗语义义项划分的可行性

吴小晶(2002)提出了“一词多义”和“一词多涵”的问题,认为内涵意义的所指,相较于情感意义、联想意义等,内涵意义为“由一个词所指事物的本质特征而联想到的那些非本质的或公认的特征”。[6]所举例子为“原子弹”,通过联想便被赋予了“破坏环境”、“有威慑力”等内涵项。此处暂且不论其对“一词多涵”的定义合理与否,该文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注意到了一词多义的“义”是否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意义,并将内涵意义独立于概念意义之外单独考察。这为本文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划分多义词义项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空间,多义词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正是词的概念义所不能概括的,同时这些文化内涵也是由“联想”得到的“非本质的或公认的特征”[7]。

虽然吴文为国俗语义义项划分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正如其文所说,“较之概念意义,内涵意义显得更加模糊,更难把握。它经常随着文化、历史时期和个人经历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只考察群体认可的内涵意义而不计个体差异,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而且“有些词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之间的界限不总是分明的”。这里便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内涵意义既然不是情感、文体等方面的意义,那么它具体指什么;二是在实际辨别内涵意义的时候较为困难。吴文并没有详细指出如何分辨内涵意义、如何划分“一词多涵”的“涵项”,只是笼而统之的“联想”。

本文认为,文化内涵来源于词汇在实际使用时的环境,包括语言环境、文体环境等,词汇在具体环境中通过人物不同的体验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以颜色词为例,诸颜色词概念义只是表示各种颜色,不带有任何感彩,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颜色词则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存在着词义重合、表异质同、表同质异、此有彼无等对应的情况[8]。张旺熹(1988)认为,颜色词作为人类符号形式的一种,其联想意义的产生是颜色对人的生理、心理效应与颜色的社会价值相互作用的结果[9]。这里的“颜色对人的生理、心理效应与颜色的社会价值相互作用”便可以很好地补充解释吴文中的“联想”,同时也能看出文化内涵涉及的范围肯定包括吴文所排除的“情感”、“文体”等方面,不仅如此,还应包括词汇在长期使用中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吴文将内涵意义独立于概念意义之外的出发点是极有价值且值得借鉴的,但其对内涵意义界定不清,未能详细阐明内涵意义的内涵。

民俗文化概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81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18

在当今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解决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人们对民俗体育文化的需求与体育文化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成为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工作的难题。本文通过对民俗体育现代适应性和必然性研究,引发了对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现代传承和发展的一些思考。本研究对构建和谐区域社会,民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凝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与民族活力。民俗体育源于民众、又被一定民众所传承;它依附于一定的民俗文化母体而存在,并且是这个民俗文化母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入民众日常生活中,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而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我们不能把民俗体育看成一个纯粹的体育项目使其从该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民俗体育文化内涵在于其所反映的民俗本质属性的总和。以钟敬文先生和乌丙安先生为代表的许多国内学者都认为民俗的本体属性在于其“集体性、类型性、继承性和扩布性(传统性)”。而民俗体育集中体现了其本质属性。

2 民俗体育现代适应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在经济全球化和体育国际化的今天,以竞技体育为主体的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人类体育的主流文化,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此背景下遭遇了极大的冲击,它逐渐被淡化、趋同,民众对它的认同感逐渐削弱,民俗体育也出现了传承日渐势微的局面。因而,如何理解民俗体育文化在现代化适应中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显得尤为重要。

在历史上,民俗体育曾是宗族社会统治者推行礼乐、教化族人的工具。在宗族社会,统治者利用当地的风俗习惯,组织族人进行传统的体育表演,使族人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习得讲秩序、循规矩、重礼节等社会规范,同时营造起来的欢庆祥和的氛围也调节了族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稳定了宗族社会的生活秩序。在当今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背景下,共同的民俗生活习俗和愿望能够迅速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民俗体育文化能凝聚乡间邻里之间以及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使其更加亲密和团结,同时,民俗体育还能整合、融合区域性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增强了区域民众的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些功能对和谐区域社会的构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事实上,民俗体育的现代适应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现代化不断演进的过程中,民俗体育文化只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地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在历史潮流中延续,彰显活力。这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性运动,它不能也不可能脱离当下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依托,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它只能是在自己的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走向现代化之路。由此可见,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民俗体育文化也必然走向现代化,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3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的再思考

基于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及其现今生存和发展的困境。调整和重构民俗体育文化的思考,是其传承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笔者认为重构民俗体育文化要注意以下一些方面。

3.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关于对民俗体育概念的认识,国内大部分学者对民俗体育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刻、全面,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认为民俗体育根本属性是属于一种体育活动方式或是体育项目形式。他们呼吁民俗体育应把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来开发,来迎合当今体育发展的浪潮,即走项目化的发展路径。从民俗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的确有些民俗体育由于自身的特点和区域资源禀赋的优势可以选择项目化发展的路径。但它绝不是民俗体育的主要或者说唯一发展路径,这对于民俗体育在现代适应的前途是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和认识。关于民俗体育的功能(作用、价值)的认识,大多数研究把民俗体育从原来的文化背景中割裂出来进行解释,忽视了民俗体育与其赖以生存的民俗文化母体所谓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相关背景的联系,这就有可能导致对它在原来社会文化系统中的意义认识不全面甚至歪曲的事实。在宗族社会时期,建构和谐的社会秩序才是民俗体育最核心和最根本的功能。在论及民俗体育经济功能时,他们也忽视了民俗体育本身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的隐喻或显性的经济功能。比如:民俗体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经济功能性,流行于江南一带,正月十五闹元宵“倒灯”民俗活动,人们用舞龙倒灯来敬祭村神和祖先,为村民换取来年的好收成提供一些象征性的保障。但大多数研究者只是片面地认识到通过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来追求民俗体育的经济价值,成为当地GDP新的增长点,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我们要使民俗体育文化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就要求更新民众以及地方基层体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干部的观念和提高他们对民俗体育的认识。

3.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民众主体地位相结合

民众对民俗体育文化需要是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但是,当前体育事业在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下,民众却常常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政府在基层体育事业的推广中,实行“现代体育下乡”活动。大力引进西方体育项目,如篮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更有甚者为了体现推广项目是与民众生活的相关性,开展所谓的“搬沙包”、“挑秧苗”、“滚轮胎”等运动项目。在湖南的很多城乡地区,我们随处可以看到,政府用体育的公益基金为每个村建造的水泥篮球场,农忙时用作打谷场,农闲时成了停车场。笔者认为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地方政府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尊重民众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挖掘民众身边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喜闻乐见的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因而,要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使民俗体育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彰显活力。

3.3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变迁规律

我们在思考民俗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时,要遵循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但一些学者出于对我国民俗文化发展的悲情意识和民俗体育文化消失的担忧,呼吁要对民俗体育文化实行就地原生态保护。这并不适合当前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违背了民俗体育文化变迁的内在规律,因为民俗体育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代适应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学者教育我们说,适度的文化焦虑是有益的,促使我们保持客观、清醒的态度,有利于民俗体育的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过度的文化焦虑将会使我们陷入自卑与迷茫,甚至会走向偏激。因而,我们可以去发掘民俗传统文化中与时展相适应的优秀文化内涵、亦或者对其的功能、内容或形式进行部分的剔除和转化,使其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民众的生活需求,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构建和谐区域社会的建设工作。这些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具有不可磨灭的积极意义。

3.4要突出自身的特色,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

在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下,区域民俗体育文化的耗散、失落日趋严重。近年来,政府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有所重视,但其发展仍处于历史的低迷期。实际上,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及其丰富,由于其地域不同,其文化主体也不同,表现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因而,我们重构民俗体育文化时,要从三个方面去思考:一是加强对民俗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自身价值的思考和认定;二是从民俗体育生长的现实环境中,从源头去发现和建构符合它自身演化与创新的时代特色,只有这样才能使它的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三是政府要引导其在现代适应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分类发展,走综合发展路径。要理清思路,分清形式,不要一味跟风走项目化发展路径等。

3.5确定目标,以创新为基础,以转化为重点

众所周知,民众是民俗体育文化需求的主体。那么,重构民俗体育文化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要达到的两个主要目标。首先是服务民众的生活。其次是要为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余时英先生指出,中国文化的重建问题事实上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在现代化需求下如何调整和转化的问题[2]。因而,要实现上述两个目标要求我们以创新为基础,以转化其功能、内容或形式等方式为重点,改造不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民俗体育自身的陋习,还应主动、理性、有选择性地从中、西、古、今的体育文化中汲取充分的养料。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完成对民俗体育文化这一创新过程。

4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充分利用发挥地区性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的优势,来服务于和谐区域社会的建设。以民俗体育为载体,以传统节庆为平台得以传播的民俗体育文化,对维护和构建和谐的区域社会秩序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因而,发展民俗体育与区域性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既是当前社会的需要,也是民俗体育的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回归自己固有的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要摆脱消极的保护状态,开拓积极、创新与发展的局面,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

[2]余时英.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社,2004.

[3]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 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8):24.

[4] 绍荣,柯玲. 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6.

[5]陈红新,刘小平. 也谈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兼与涂传飞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8.

[6]唐智明.地域性传统文化背景下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海安花鼓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8.

[7] 余万予,付秋根. 对中华民俗体育的初步研究[C].武汉: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 2000.

[8] 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9,10.

[9] 王俊奇. 也论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兼与涂、陈等同志商榷[J].体育学刊,2008(09).

民俗文化概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柯尔克孜族 宗教 民族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柯尔克孜族社会历史调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丛刊编辑组编编写,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建国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等单位在我国新疆和东北柯尔克孜族地区的社会历史调查资料的汇集。该书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特克斯县、额敏县、乌恰县、阿克陶县、阿图什县和黑龙江省富裕县的柯尔克孜族的状况作了详细的描述。通过对塔城额敏县的田野调查,论述了柯尔克孜族藏传佛教信仰的历史来源以及原先信仰伊斯兰教的概况。《汉文史籍中的柯尔克孜族资料选译》是有新疆社会科学院编写的由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出版社出版的,该书以《二十五史》为主,兼及其它相关重要的编年史书、文集、地理文献等,辑录了柯尔克孜族的活动和有过密切关系的民族、地区的相关资料。我国是研究柯尔克孜族较早的国家之一,在《史记》、《汉书》等早期的汉文史书中对柯尔克孜族族源和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概况都有一定的介绍。我国历代的史书、政书等文献中也有对柯尔克孜族的记载。离开了汉文史料是无法深入进行研究柯尔克孜族的,所以,此书成为研究柯尔克孜族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

李进新研究员所著的《新疆宗教演变史》是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目前一部比较全面、系统阐述新疆宗教演变史的著作。该书第十二章《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与伊斯兰教》部分,简述了柯尔克孜族是如何接受伊斯兰教的,简而言之:到了17世纪柯尔克孜人已经成为了穆斯林;柯尔克孜族在接受伊斯兰教的同时,仍保留着其他。该书对理清柯尔克孜族从原始崇拜、萨满教到伊斯兰教为主体信仰的演变脉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写的《柯尔克孜族民俗文化》图文并茂,以文字为主体,以图片为背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使柯尔克孜族的民俗文化、更加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直观的视觉冲击,详实的文字说明,更有助于我们走进柯尔克孜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编写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一书系统研究了柯尔克孜族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生活等,对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柯尔克孜族有一个整体上的了解。也更有助于我们去了解这个位于帕米尔高原上的民族自治州的概况。民族知识丛书《柯尔克孜族》介绍了柯尔克孜族发展的简要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社会形态,柯尔克孜族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该书编纂者是长期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专家,许多人还参加过民族大调查,运用了大量实地调查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具有鲜明的原创性特点。

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所编的《柯尔克孜族简史》研究了柯尔克孜族及其先民的概况,主要论述了聚居在新疆西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境内的柯尔克孜族,这是中国最西部的民族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全州东西长500多公里,南北宽140多公里,总面积约7.09万平方公里。该州地跨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东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和昆仑山北坡,北部和西部与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两国接壤;东部与阿克苏地区的乌什、柯坪两县相连;南部与喀什地区的喀什市、巴楚、伽师、莎车、英吉沙、疏附诸县及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毗邻。全书呈现了柯尔克孜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远古时代至新中国成立后的柯尔克孜族的经济、社会状况,以及柯尔克孜族的特有的民俗文化。在2008年的修订版本第三章中,简要论述了伊斯兰教苏菲派对柯尔克孜族的影响;该书第七章柯尔克孜族的文化部分则是简要介绍了原始、伊斯兰教和喇嘛教(藏传佛教)的概况。该书是本人了解和把握新疆柯尔克孜族伊斯兰教的主要参考资料。

托丽娜依・达列力汗的《新疆柯尔克孜族研究》一文系统的研究了历史上柯尔克孜族信奉过的萨满教、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的大概情况。大约到了17世纪后,伊斯兰教才在柯尔克孜族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大部分人皈依了伊斯兰教,只有一少部分人信奉了其它宗教。多元宗教的发展与演变对柯尔克孜民族文化变迁起着重要的作用,伊斯兰教取得统治地位后不仅对柯尔克孜族的精神领域,而且对其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通过这些资料我对柯尔克孜族宗教的演变、民族的形成、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有一个具体的了解,这对研究柯尔克孜族民族史以及宗教演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柯尔克孜族简史》编写组.柯尔克孜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丛刊编辑组编:柯尔克孜族社会历史调查[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3] 陈超,阿斯卡尔・居努斯.柯尔克孜族[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

[4] 疆维吾尔自治区丛刊编写组.柯尔克孜族风俗习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5] 张光汉.中国柯尔克孜族百科全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6]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修订编写组编写.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概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7] 中共克州史志办编.中国共产党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8.

[8] 贺继红.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9] 杨富学.古代柯尔克孜人的[J].西北民族研究.1997,(01).

[10] 艾菜提・托洪巴依。“散吉拉”和柯尔克孜族部落系谱[J].西北民族研究.1998

[11] 托丽娜依・达列力汗.新疆柯尔克孜族调查[D].新疆大学.2010.

[12] 新疆社会科学院编写.汉文史籍中的柯尔克孜族资料选译[M].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孜勒苏人民出版社,2004.

民俗文化概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分析研究;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TN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1

一、引言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美好前景。但是,在我们追求旅游业最大程度的发展时,总也有一些行为只顾目前利益,引起民俗旅游资源严重被破坏,给民俗文化旅游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研究

(一)雷州的基本概况

1.地理位置。雷州半岛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东临南海西靠北部湾,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有东海、南三和硇洲等岛屿,东海岛有海堤与大陆相连。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长约1180公里,连海岛海岸线总长达1450公里。

2.旅游资源概况。(1)自然资源景观。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气候为特殊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有天然的红土地、大片的阔叶林、绵长的海岸线、洁白的沙滩。如乌石天然海港、南渡河独特风景区、附城的红树林等。(2)人文资源景观。“雷州文化”作为区域文化,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被确定为广东的“四大文化”。用雷州话演唱的民歌雷州戏剧,白斩狗、108座佛教寺庙、雷州大粽、南珠、端午奇俗、被称为“南方兵马俑”的石狗群等,让这座千年古城披上神秘的面纱。

3.雷州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发展。(1)大力建造雷文化系列博物馆群。古往今来,与雷州有联系的名人很多,筹建博物馆群的时机已经成熟,但纵观雷州市的博物馆,少得可怜,这与建设文化大市还很不相称。应确立筹建系列特色博物馆的计划和思路,建设各式各样的博物馆群。目前雷州市政府筹建雷祖祠雷文化主题公园,雷州博物馆已经建成并于2009年开馆。(2)精心策划雷文化艺术节。精心策划雷文化艺术节,宣传雷文化艺术成果,增进雷州百姓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众的凝聚力;有利于破陋俗、树新风;有利于群众文化事业在民族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有利于新民俗文化和应用性民族文化的发展。(3)着力推介雷文化艺术精品。一是政府牵头,文化主管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着力推介雷文化艺术精品。二是在207国道雷州路段、市区雷州大道、西湖大道等繁华路段伫立雷州著名旅游景点的大型摄影宣传牌,引发进入雷州的客人视觉冲击力。三是在宾馆、饭店、酒楼的厅、房悬挂具有雷文化特色的油画、国画、版画、书法杰作。四是充分发挥市区文化广场、农村文化楼宣传作用。促使雷文化艺术精品走出画室、书斋、小舞台,方便群众欣赏,让市民喜爱。

4.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1)过度开发破坏民俗旅游资源。从某个层面上讲,雷州地区经济水平还须上一个台阶,当地人民大多处于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过程之中,这样的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在发展的时候急于求成,不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协调,盲目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导致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构架支离破碎。(2)商业化、庸俗化损害了民俗旅游品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最终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协调好,就会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传统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情况频频发生。资源合理开发意识的缺乏,导致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从而失去了民俗的特色。长远来看,难以树立民俗文化旅游品牌。(3)失去特色影响民俗旅游的吸引力。如今,雷州政府对旅游业也逐渐重视起来,各地人民想方设法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对雷州地区来说,鲜明的本土特色是其吸引顾客的重要因素。政府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政策支持下,当地人民不断模仿已经发展得比较有基础的民俗文化项目,导致民俗活动逐渐趋向雷同、同化,风格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一步步失去独有的特色。

(二)雷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的建议

1.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追求数量的同时,要求质量。保证具有当地文化的魅力才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传承,提高品位,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民俗风情资源内涵,要做到原汁原味,展现纯真、文明以及民族气节的风情韵味,还要不断推陈出新,在民俗旅游产品中注入新元素。

2.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为民俗文化旅游更好发展出谋划策。经过调查发现,雷州地区旅游行业从业人士中70﹪为中专学历以下,这样的组织架构明显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所以,雷州地区应该在各高校、大中专、职校、各级旅游院校建设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人才基地,通过教育及岗位培训提高该产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3.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当地旅游局应该充分规划,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公众场所广泛宣传民俗旅游产品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如雷州电视台、湛江日报、各商场大屏幕等。

4.坚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结合科学发展观。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站在经济发展前沿,不能急于求成,也不可以原地踏步。在雷州地区,应该增强民众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科学合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观念。保护与发展民俗文化。

三、结语

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注重于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目标。雷州市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依赖于当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又可以和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组合起来,成为吸引各地游客的旅游产品,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规划还缺科学性。民俗文化旅游已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发展好民俗文化旅游,是当地人民经济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R].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