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力勘测设计规章制度

电力勘测设计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力勘测设计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力勘测设计规章制度

电力勘测设计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不足;改善措施

作为人们对自然进行使用的一个主要途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勘测设计会对工程质量以及未来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文章分析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希望能够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为社会做出贡献,对周围居民的生活水平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1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存在的不足

1.1准备工作没有做好

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当中包含很多的专业,只要资料的准备出现很少的不准确,就会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产生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勘测过程当中,一定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参数、选择公式、制定方案。除此之外,在一些工程的实施过程当中,还存在着缺乏人手、资金,时间较短且任务较重的情况。由于不同单位有着不同的勘测标准,因此不同单位勘测出来的数据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工程当中难以对坐标进行统一,并使得工程的日期受到了影响,最终导致延期情况的发生。而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则会对勘测设计进行临时更改,而这提高工程的施工难度,导致成本的提高。

1.2前期勘测结果不够准确

在工程勘测设计中,单位缺乏相关的设计人员以及资金,因此对前期勘测的流程进行了简化。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使得最初工程预想与实际布点数量难以统一,只能使用钻探的方式,而并不能够利用其它的勘测手段,不能够保证勘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一些单位当中,甚至会简化勘测的环节,实地勘测的缺乏,会对勘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1.3设计人员沟通不足

作为一个主体,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并不能够分割。完整的勘测设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例如电力勘测、金属结构勘测等,都需要各方相互沟通,对每个方案的科学性进行保证,同时也应保证每个方案的合理性。如果个专业勘测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会使得工序变得重复,对人力、财力都会造成浪费。

2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的改善措施

2.1加大监管力度

现如今,勘测设计单位较为混乱是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阶段当中比较严重的形象,由于利益的影响,使得很多缺乏资质的单位也开始做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应做好监督工作,加强监管市场,更加规范化的整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行业,严格的审查相关公司的资质,一旦发现应立即查处。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保证市场当中的自由平等。规范整项目初始的招投标过程,对行业垄断的现象进行打断,对于暗箱操作也应严厉打击,从而有效控制勘测设计单位混乱的问题。

2.2提高勘测设计人员的责任感

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的过程质量,勘测设计人员是其中十分关键的一个部分。首先,工程勘测设计单位的人员应是勘测设计的人才,单位应定期考量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并针对设计人员的责任心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使得勘测设计人员能够有较强的责任意识,避免设计工作当中不实际的调查,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其次,应对勘测设计人员的合作意识进行不断的锻炼,团队成员之间则应该进行有效的配合来对工作进行开展。作为勘测设计之后的重要程序,细致的审核是十分重要的,在此过程当中,应对方案意识进行不断的强调,一方面保证设计方案能够为施工提供足够的方便,另一方满也使得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使用。

2.3做好勘测设计前期准备工作

想要对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进行更好的质量控制,就需要做好前期实地考察分析工作。在准备工作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实地考察,对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准确的收集,真正的做好勘测设计的准备工作。这样的工作,能够更好的进行对比,从而对最佳的勘测设计方案进行选择,有效的控制目前概算编制不精确的问题。

3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的管理监督

3.1现阶段工程管理的形式

我国的水利水电项目法人大多为外来的专业人士或者是企业来对工程勘测进行监督,对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首先,业主自行管理,在通过相关部门审查之后,业主与勘测设计部门对合同进行签署,从而开展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同时,外聘专家审查工程勘测设计,从而使得设计成果的质量能够得到保障;其次,前期设计监理,前其勘测设计通常会邀请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同时科学的掌控勘测设计水平等问题。专业机构由于具备大量的专业人员,因此也需要承担成果审查的工作,监理者能够管理监督工程整体勘测设计,全面的把握设计方案。

3.2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监督

一般来讲,业主依赖欧冠合同委托监管部门来对工程勘测设计进行监管,在该过程当中,需要对勘测设计单位与业主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使得两者能够互相配合做好设计工作。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与工程的最终成败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监督管理在工程勘测设计当中更是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水利水电自身的特殊性质,因此其勘测设计工作也有着比较复杂的特点,从目前来看,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4结束语

在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我们都能够看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贯穿,其建设管理的水平与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也在不断的进步,因此,更需要加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使得该行业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桂爱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6,(5):56-57.

[2]刘丽,张新喜.谈如何做好水利勘察设计过程的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13-214.

[3]王宏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7,48(12):143.

[4]王猛猛.分析水利水电勘测及规划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54.

电力勘测设计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290-01

在勘察工作实践过程中,由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增加投资、导致工期延误,重则造成工程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

1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

1.1 工程地质勘察目的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查明工程建筑物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充分利用有利的地质条件,避开或改造不利的地质因素,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用和管理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般分为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技施设计4个阶段

①规划勘察:规划勘察的目的是为工程选点提供初步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地质依据,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为搜集、整编区域地质、地形地貌和地震资料;了解工程建设地点的基本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工程建设的可能性;了解各规划方案所需天然建筑材料的概况,进行建筑材料的普查。

②可行性研究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是在河流或河段规划方案选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勘察。其目的是为选定坝址、基本坝型、引水线路和枢纽布置方案进行地质论证,根据建设条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提出设计比较方案,对拟建场址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并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③初步设计勘察:初步设计勘察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选定的坝址和建筑场地上进行的勘察。其目的是对场地内建筑物地段的稳定性做出评价,为确定建筑物总体布置、选择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和不良地质现象防治对策进行论证,查明。水库区及建筑物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选定坝型、枢纽布置进行地质论证,并为建筑物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④技施设计勘察:技施设计勘察是在初步设计阶段选定的枢纽建筑物场地上进行的勘察,结合施工图设计,按不同建筑物(群)提出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和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结论和建议。其目的是检验前期勘察的地质资料与结论,为优化建筑物设计提供地质资料。

1.2 水文地质勘察目的

水文地质勘察是研究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手段。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做出水量与水质评价,从而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任务是运用各种不同的测绘、勘探、试验、观测方法,经过一定的勘察程序,查明基本的水文地质条件和解决专门性的水文地质问题。

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测绘

2.1 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主要取决于不同的设计阶段。在同一设计阶段内,比例尺的选择又取决于建筑物的类型、规模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工程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分为:小比例尺(1:10万~1:5万)测绘、中比例尺(1:2.5万~1:1万)测绘和大比例尺(1:5000~1:1000)测绘。

2.2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基础与先行工作,是认识和掌握区域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调查研究方法。水文地质测绘基本任务是查明:①与地下水形成有关的区域水文、气象因素;②区域地质、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特征;③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④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及其分布。

最后,结合其他工作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采条件进行初步评价,为工农业生产建设部门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

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探

勘探工作是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对任何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问题,从地表到地下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评价,都离不开勘探工作。

3.1 物探工作

岩层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和密度等。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岩层物理参数,通过分析地球物理场的异常特征,再结合地质资料,便可了解地下深处地质体的情况。工程地质勘察中常用的是电法勘探和弹性波勘探。

电法勘探是利用仪器测定人工或天然电场中岩土导电性的差异来识别地下地质情况的一组物探方法。电法勘探以岩石的电学性质为基础,不同岩石电性差异的大小、相同岩石的孔隙大小以及富水程度的强弱等,对电法勘探结果都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配合一定数量的试坑或钻孔进行校验,才能较准确地判别资料的可靠性。电法勘探受地形条件限制较大,要求工作范围内地形起伏差小,所以在平原和河谷区使用较普遍。

3.2 钻探工作

钻探是利用一定的设备和工具,在人力或动力的带动下旋转切割或冲击凿碎岩石,形成一个直径较小而深度较大的圆形钻孔。通过取出岩芯可直观地确定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风华特征等。从钻孔中取出岩样、水样可进行室内试验,利用钻孔可进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灌浆试验、长期观测工作及地应力测量等。与物探相比,钻探的优点是可以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能直接观察岩芯和取样,勘探精度高。

4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野外试验

野外试验是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中经常进行的一种重要的勘察方法,是获得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问题定量评价、工程设计、施工和认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所需参数的主要手段。

4.1 钻孔压水试验

钻孔压水试验是用专门的止水设备。把一定长度的钻孔段隔离开,然后用固定的水头向该段钻孔压水,使水从孔壁裂隙向周围渗透,最终渗透水量会趋向一稳定值。根据压水水头、试段长度和渗压入水量,便可确定裂隙岩石的渗透性能。

4.2 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是利用一定的抽水设备在钻孔、各类井以及某些流量较大的上升泉、深潭式地下暗河、截潜流工程和方塘等上进行,用以测定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从而判断地下水运动性质,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以及不同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5 长期观测

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中,长期观测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例如,有些动力地质现象及地质应力随时。间推移将不断地变化,尤其在工程活动影响下的某些因素和现象将发生显著变化,严重影响工程的安全稳定、和正常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仅靠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等工作,很难准确预测和判断各种动力地质作用的规律性及其对工程使用年限的影响。

6 结束语

通过上述主要手段和方法的实施及在实际中的灵活运用,能准确地抓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周密的经济、技术评价分析,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合理的和优化的地质依据。

参考文献

电力勘测设计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输气管道;勘察设计;项目管理

[作者简介] 黄莉慧,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广东 广州,510663

[中图分类号] TE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8-0059-0002

一、工程概述

(一)项目简介

坦桑尼亚输气管道工程河流穿越、海底管道道路的勘察项目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首次进入海外勘测市场。该项目含测量、物控、水文观测,包括多波束海底地形测量、浅地层剖面探测、声纳扫海、磁力探测和水文观测等工作,是勘测首次集结多专业进行的海上勘测项目。

坦桑尼亚输气管道工程包括第一部分从Songo Songo至Somanga至 Dar Es Salaam(DES)的干线,再至Tegeta电厂的支线,第二部分从 Mtwara至Somanga(汇入)的干线工程,总设计输量784mmscfd。

(三)项目管理主要步骤

1. 根据勘察计划确立管理目标。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管理目标。为了方便进行进度控制,项目管理目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管理计划相对应。将进度结果与项目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勘察计划的执行情况。

2. 勘察项目进展主要因素分析。对于任何一个勘察项目,都存在众多的细分项目,对每一科目进行分析,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设计科目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

3. 项目管理目标的敏感性分析。对主要项目进展影响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项目进度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来判断对某项因素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

4. 进度完成情况。建立信息化进度控制体系,将项目成果系统储存,是项目管理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在项目管理机构中,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应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又是控制和核算人员。管理人员每天结束工作前应保证一个小时的内部作业时间,其中工程项目完成进度审查工作就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二、项目前期的管理工作

(一)项目准备

野外勘测出发前,要做好以下的准备工作:(1)确定参加专业和技术人员,合理配置专业人员;根据《技术组织措施》确定的勘测手段、内容、工作量,对于需多专业配合的项目,项目经理通知相关专业室,由各专业室主任安排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2)落实勘测设备、仪器、材料等配带齐全,保证设备完好性、可靠性、运输包装的安全性。承担该项工程的各专业人员负责准备各自的设备、仪器、材料等。(3)各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准则,作业手册、质量文件、记录表格等备带齐全。(4)工程负责人检查对勘测现场的环境因素识别及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策划情况。各专业工程负责人按《技术组织措施》的内容,逐项检查,准备完毕,方可出发。

(二)资料收集

包括勘测工程报告及附图、计算书工程设计依据性文件、工程设计基础材料、设计来往文件、技术接口文件、工程勘测三标文件、施工配合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工程测量原始数据以及相应的电子文件等。所有勘测工程资料的产生、质量由勘测部门各专业的主任负责,对本科室勘测工程资料的产生、质量负责,监督、督促本工程负责人按时、按质完成工程资料的整理、编制、修改等工作,指派专人进行勘测工程资料的最终审查,监督、督促本工程秘书对资料进行提资及归档。

电力勘测设计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仪器的生产单位不断增加,各种个体仪器设备生产厂家增长迅速,但对土工试验仪器设备的生产监管却不够,一些仪器设备往往出厂时就不符合规范或标准要求,甚至有的仪器设备对于不同性质的软土和砂土进行试验后竟得出相同的结果而目前正规的大型国有企业产品价格相对较高,售后服务却欠佳另外,随着ISO-9000标准的推广执行,许多单位都开展了计量认证工作,由于这是项每年都要进行的工作,费用较大,对于一些较小的企业,尤其是自负盈亏、承包式的土工试验室,在每年的计量工作中常常应付了事。目前有些单位土工试验室的仪器设备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品,仪器设备严重老化,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权威)检查监督、限制,大部分单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继续使用这些设备,严重影响了土工试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岩土工程勘测造价管理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这些原因直接导致部分项目勘测质量水平不高不良后果。相对于建设项目总投资来看,岩土工程勘察的造价所占比例的确不大,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关系到建设项目决策的正确性,关系到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关系到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关系到工程施工的可行性。勘测造价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的顺利实现因此,需要加强对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的研究工作。

    加强国家岩土工程勘测管理的中的强制性条文的贯彻与落实。强制性条文是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强制性技术规定。贯彻落实强制性条文,应首先与行业协会一起,组织对新规范和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培训;同时对平时勘测工作中违反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进行严肃查处,提高执行国家强制性条文的自觉性意识。加强对员工的教育,提高对做好细节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相当部分的技术员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也某种程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浮躁心态,认为“天生我才为大用”,对岩土工程中的诸多细节工作不愿认真去做,工作中“丢三拉四”现象时有发生,还常常不以为然;没有认识到许多细节工作如果出现失误,将可能对岩土工程勘测报告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对工程带来严重的事故隐患,乃致影响到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对做好细节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可在某种程度上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开发岩土工程勘测的系统和相关数据库。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适合岩土工程勘测需要的岩土工程的专家系统,例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到其他行业。也可用Access设计岩土程勘测管理数据库,能对岩土工程勘察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的、信息化的管理。对各环节的管理信息实现录入、查询、修改、打印数据和表格的功能;实现管理图件(图片)、声音、影像等多媒体功能;实现信息动态发布的网络化功能。提高岩土工程勘测的技术。在现阶段,应用多种勘测手段和先进的测试技术是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方法。如在上海外高桥电厂份期)的勘测中,应用静力触探试验(单通道、双通道)、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原位渗透试验、旁压试验及跨孔波速试验测定土的力学特性,研究液化和七度地震的震陷问题;用微振动测试确定电厂和灰场场地土的卓越周期;用测气钻孔实测冷却水引、排水管路的沼气含量和侧压力系数。加强对勘测的监管,把集中整治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勘察市场的有效运行。整顿和长效的规范管理须相结合,标本兼治。对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单位实行经济处罚、暂停营业整顿、直至取消单位的资质,加大企业违规的成本。应用过程管理方法管理岩土工程勘测质量。岩土工程勘测工作是项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事岩土工程勘测的人员在熟练掌握其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的同时,还应详细了解其工作特点和操作方式,按照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方法来对岩土工程勘测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加强岩土工程勘测的档案管理。岩土勘测生产和管理部门在生产、科研和管理中积累了大量的、品种繁多的岩土勘测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在城市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管理好、利用好这样珍贵的勘测档案资源可以为岩土勘测工作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勘测技术刚刚起步,针对管理中出现的诸多混乱状况,加强国家有关强制性条文的贯彻与落实,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开发岩土工程勘测的系统和相关数据库,应用多种勘测手段和先进的测试技术,加强对勘测的监管,应用过程管理,加强岩土工程勘测的档案管理等方法,是提高岩土工程勘测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

电力勘测设计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 水利水电 勘察 环境 分析 人才 机遇 

    工程地质对于工程师来说并不陌生。然而,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起地质环境的改变,工程地质问题造成工程建设的被动与失败的若干实例证实,许多人对工程地质又是陌生的。

    人类历史刚刚翻开新千年新世纪的第一页,一场以高新技术为前导的产业革命却早已开始了,工程地质学科必将在这场革命中获得新生。当然,我们更应该看到技术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伴随着矛盾与冲突,特别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需要协调与适应,改革就成为必然。

    当前,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专业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斗争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类工程活动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如何顺应自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问题,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都要认真关注,并勇敢地承担起应尽的职责。

    1 工程地质学科的起源与发展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20世纪初,为了适应兴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建设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不断地进行着艰苦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首次出版了“工程地质学”专著,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工程地质勘察则成为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世界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十分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个阶段迅速成长起来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大为长进,内涵和外延都焕然一新,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行列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主要荷载是水荷载。水利水电工程不允许失事,一旦失事,损失将十分惨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工程规模大,专业多,涉及面广,投资大,工期长,建筑物的形式、结构、功能、荷载组合等等都十分复杂,特别是大型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更是如此。例如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涉及到

    2.2 实践性与经验性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的另一特点是强烈的实践性与经验性。在

化,为研究改善和治理工程地质缺陷的措施提供依据;④调查工程建筑物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等。归纳起来的表述:为工程建设提供基础性和专门性地质资料,为工程选址、建筑物设计以及不良地质条件的工程处理提供技术依据,同时对地质环境的变化作出预测。

    为了完成以上任务,需要针对工程建筑物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地质分析,界定和研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勘察需要勘察目的明确,工程概念清晰,勘察手段多样,勘探精度满足要求。工程地质分析要求方法正确,计算可靠,参数可信,建议措施符合工程实际。工程设计最关心的是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物理力学性质,因此工程地质工作的最终体现是工程地质定性和定量评价。

    工程地质专业只对提交给设计采用的地质资料负责,其物理力学参数也仅仅是建议值,不在建议值范围之内的设计采用值和不适应地质条件的设计方案,地质师不负责。但是,地质师有责任对不符合或不适应地质条件的设计方案提出质疑,对可能存在的工程隐患要与设计师充分交底,对不良工程地质缺陷有责任提出工程处理措施的建议。

    一般说来,正规勘测设计院的勘测队伍,已经过几十年工程实践的检验,在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完成以上任务并尽到地质专业的责任。本文以下章节列出的工程地质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是归纳了笔者从事工程地质工作十多年来的所见所闻,供地质师们分析问题时参考。

    5 工程地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 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

    5.2 相关专业的理解问题

    一种情况是地质师对其它专业不理解,这需要加强跨专业的学习。另一类现象是设计施工等相关专业对工程地质的不理解。有的不懂地质却偏要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勘探要求,有的工程由设计人员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有的设计人员对地质专业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以为是包打天下,不结合地质条件设计不当;也有的是不尊重自然地质规律,野蛮施工,严重破坏地质体的自然结构,造成重大工程事故。所有这些非地质专业的问题,往往在出了问题之后又向地质专业推卸责任,令地质师们不知所云。工程地质界知名专家学者孙广忠教授指出:“实际上,在地质工程实践中脱离地质实际的实例随手可拾,可以说,地质工程施工中出现事故的绝大部分是设计和施工脱离地质实际的结果,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没有搞清楚或认识不清的结果,如果离开了地质基础,则其理论必将脱离地质实际必将作出错误的结论”。

    潘家峥院士等前辈专家早已强调过地质学水工,水工学地质。足以可见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问题,早已被专家们的真知灼见道出了关键,就看我们作何行动。

    5.3 勘测周期不合理的问题

    从工程地质勘察到地质报告的提交需要一定的工作周期,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有些工程没有基础性的前期投入,一旦要报项目,立即就要求提交地质报告;还有些工程是今天提交了可研报告,明天就提交初设报告。此类情况多为地方性工程,一般国家投资的大型工程出现这种局面的不多。没有足够的勘测周期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地质条件不清楚,投资控制不住,施工后修改设计,或由于地质问题造成承包商巨额索赔等等。更可怕的是留下了工程隐患,可能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5.4 规程规范的问题

    规程规范的问题较多,甚至产生了一些混乱。水利系统与水电系统的勘测设计阶段不一致,规程规范也有区别。历经十多年的编写报批,1999年才颁布的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在勘测程序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经颁布实施就难以把握。更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另一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并不完全适合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而建设部的一些工程勘察监督机构则以此为依据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实施质量检查,使勘测单位不得不准备满足两种规范的两套地质报告分别对付审查和检查。规程规范的修订和出台周期太长,完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与水电分家之后,对于工程地质这个专业来说其工作性质是一样的,但却存在不同的技术标准和勘测程序,这种情况还要继续下去,需要寻求解决或协调方案。

    5.5 人才问题

    文革十年造成的人才断层已经出现。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前辈地质师相继离岗,各勘测设计院明显缺地质总工人才,八十年代期间各院比较整齐的地质副院长和院级地质总工,近年来在一些勘测设计院已经相继断档,或后继无人,或后备人才尚不成熟。勘测行业不景气,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与工程

地质专业不相适应,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局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的问题,择业行为中的浮躁动机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优秀地质师的成长。

    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地质分析成果,出自于高水平高素质的地质师。有人说二、三年就可以培养出地质专家,实属无知。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工程地质分析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地质师,没有十年以上的功夫,大量的工程实践,自身的敬业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相关学科专业的学习和渗透,是决不可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地质师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来。培养优秀地质师的难度可以说远远超过培养博士、研究员和教授的难度。

    社会的发展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对地质师素质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最好是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勘测队伍要走向市场,必须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

    5.6 技术管理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质量的控制,技术管理是主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测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测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5.7 其它问题

    前期工作投入不够,有些地方部门长期拖欠勘测经费;体制问题,市场竞争不规范,非水利水电勘测单位从事水利水电勘测工作存在工作方法、技术要求和工程地质评价等方面的差异;勘测工作经费仍然按落后的实物工作量计算,造成多勘探多争钱,地质分析多出力多赔本的事实上的不合理现象,长期以来得不到解决。勘测技术的科技含量低,新技术新方法投入少,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要求。

    5.8 今后十年将进入工程事故的高发期

    鉴于对以上若干问题的担忧,今后十年有可能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故的又一个高发期,这一悲观性预测有些危言耸听,但愿不要成为被不幸言中的事实。

    5.9 解决问题的对策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其它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

    责任分清楚了,落实到要有人来抓,所有问题虽然我们不敢说都能很好地得到全面解决,但至少可以前进一大步。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畅谈必要性重要性,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笔者在这里也就是夸夸其谈而已,不可能提出可以操作的具体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也不该我们提,该谁提?当然应该是谁负责抓,谁就提方案追落实精指挥勤检查,最终归结到谁领导的关键问题上。到此为此,我们的对策就算出台了。

    其实,我们这里列出来的众多实际问题,本质上和深层次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勘测设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与旧管理的冲突,老观念与新思想的交锋,既是矛盾又是改革的动力,这是不难理解的。

    6 工程地质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汪恕诚部长曾经讲话强调:“不能老修改设计,因为搞招投标尤其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少修改或不修改设计,是对工程地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基本地质资料不准,修改设计就是必须的。高标准严要求就是挑战和机遇。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又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以前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是与天斗与地斗的斗争关系,实践证明,人与大自然斗争的结果,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性的小胜利,而大自然反过来对人类的惩罚却是灾难性的。人类的每一次产业革命,无不与工程建设有直接关系,与地质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建国以来,我国的基本建设此起彼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无到有,新一轮的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在多专业组成的基建队伍这个庞大乐团中,地质师要起到指挥和首席演奏家的作用,甚至还要担负起独奏华彩乐章的作用。

尽管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工作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难题,然而这更是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防止灾害,造福人类,是工程地质学家和地质师的艰巨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思敬,工程地质学的任务与未来,《工程地质学报》1999年第3期

2  崔政权,《系统工程地质学导论》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