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构主义的定义

建构主义的定义

建构主义的定义

建构主义的定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听力教学;教师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一、建构主义简介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流行的教育理念是基于一种建构主义理论的。这种理论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是自己决定的。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因此对于世界的解释也各有不同,也就是对于世界的建构的不同。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斯滕伯格(R.J.sternberg)、卡茨(D.Katz)、维果斯基(Vogotsgy)。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规律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思想。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顺应则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界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是指儿童能用现有的知觉和思维方式去同化新的信息,当现有的知觉和思维方式不能同化新的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需要通过顺应过程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转换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在皮亚杰(J.Piaget)的上述“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科恩伯格(O.Kernberg)对认知结构的性质与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Vogotsgy)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目前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模式,较成熟的主要有探究式学习,支架式教学和随机通达教学等。

建构主义观点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换句话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因此,在英语教学课堂上,建构主义理论坚持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和设计者,应在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语言实践环境的设置方面也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景设计,利用多种手段或媒体,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并在教师的启发下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疑问。与此同时,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如开展讨论与交流等,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向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这种引导方法可以是:提出适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的认知,补全知识。

三、听力课堂教学的现状

在外语学习中,相对于阅读能力,听的能力是更高层次的语言能力。很多学习外语的人,阅读能力很强,但即使一般的新闻英语也很难听懂,因为阅读可以借助词典等工具,甚至运用汉语思维也可以大概猜出文章的内容。而听力却需要运用英语思维,使语音符号在输入的同时迅速在大脑中产出至少大致正确的意义,才不会影响交际的需求。而这个过程是无法单靠教师将信息直接输出就可以完成的,必须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

目前的听力课只是由教师先给出听力材料中的生词并做出解释,然后放录音给学生听,学生根据理解做练习,教师再给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个被动的旁听者,只能单方面接受信息,而不能积极主动地诠释和建构信息。众所周知,听力的认知应遵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前面提到的目前听力课堂的教学情况即属于“自下而上”,即初级认知阶段或称被动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输入的语音材料的理解主要取决于能否辨认音节,继而认知意义。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如果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某个环节遇到困难,就容易产生紧张感、焦虑感,越紧张越焦虑越不能听懂,这样就出现了影响听力的非知识型障碍,部分学生甚至因此对英语听力训练产生了恐惧感和抵触情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那么随后的“自上而下”或者说主动认知阶段就很难进入,被动认知的信息无法和主动认知的动机融合,也就无法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的成效很难得到显著的提升。

四、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师课堂角色定位

依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应该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主动建构意义,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的对象。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应在于个体的转换,加工和处理,而非输入或灌输。在这个建构的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自主学习者,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也不应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

在英语教学中,很多课程已经慢慢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方式。很多听力课堂也将尽可能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但却又产生新的问题:听力课变成了学生自己听录音,自己做练习,自己对答案,自己解释所遇到的问题。听力课等同于自习,教师成了摆弄机器的无关紧要的人员。而这其实是建构主义理论应用的一个误解,也是走了另一个极端。建构主义理论虽然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自主建构,但也强调是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之下。因此,听力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应该是课程的设计者,教学进程的引导者,学习信息的咨询者和情感的支持者。

虽然近些年的教育理念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学应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但为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是应该先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的主动性大小,以及教材选用情况等。据此对学习环境中的情境进行设计,使其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这与“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并不矛盾,相反,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体现出首创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并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教师是听力课程的设计者,学生是主要参与者,但这个过程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与听力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以图片、英文影片等多种形式展现给学生,对他们进行英美文化知识的补充,并解释其中的关键词,使学生有备而听,降低听力材料的难度,避免学生因为听不懂而产生焦虑情绪。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自主学习词汇的方法,建构起自己的信息体系。另外听力的一些注意事项也需要教师的讲解,特别是听力材料中出现的各种连读、失爆、省音、同化,词和句的语调、强弱变化等。教师应根据学生在听力活动中反映出的真实水平做出及时的评价,使学生逐步建构起对语言的敏感度。

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等,因为听力材料可能涵盖了从天文、地理到人物、历史,从经济、社会到自然科学,从新闻报道到社会意识等各个方面。如何在听音之前或听音之后对相关信息有所了解,需要教师提供相应的途径,使学生迅速建构起比较宽泛的知识体系及获得知识的渠道,尽量减少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听力理解失误,从而尽快提高听力技能。

前面提到学生可能在听的过程中产生焦虑感,影响对课程的兴趣。特别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因为需要广泛的参与活动而不是被动的参与,学生可能更容易出现心理障碍,但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始终处于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主动建构意义的认知主体地位,因此教师的角色中还应包括情感的支持者。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应遵循“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做法,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减少焦虑感对语言的抑制作用,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最后让学生完全积极主动地展开学习,并最终建构起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五、结论

建构主义观点强调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也指明学习者在建构意义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的帮助来完成知识的获得。听力教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教师不应只传授听力技能,还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听力情景,提供必要的听力策略,以及设计更多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自己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建构出对听力材料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M].

[2]莱斯利·P·斯特弗编,高文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3]贺新.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的支架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11).

[4]许辉.谈听力课堂教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增刊.

建构主义的定义范文第2篇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加强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理念层提升为制度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主题,是首次以社会事务取代经济事务、政治事务、党建事务等成为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将在我党的今后社会发展中会起到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提出、成形及历史背景

20__年2月19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党校举办了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会,在会上同志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而科学的阐释,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特征、主要原则和重要工作。把和谐社会定义为28个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全会的主题,并通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理念层提升为制度层,并描绘了2020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对事变血的教训的理性总结。巨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悲剧,它是众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并爆发的结果。尽管原因众多,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共作为执政党其执政能力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更差,既没有及时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也没有有效整合多元社会利益主体的矛盾,没有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沉痛的教训要求我们党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当前提出和谐社会问题是对巨变的教训的吸取。其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位一体新布局的必然结果。四中全会,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三位一体建设新布局提升为四位一体,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布局。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方略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法宝。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标志着同志治国理念、治国方略已经形成并付诸实践。第四,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不和谐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必然要求。中国现在是财富高度集中,矛盾严重激化,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利益上的冲突加剧,社会阶层分裂严重,社会主体心理不平衡,诚信问题比较突出。在这个时期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常英明。

二、把握《决定》的“196561”框架,领会精神实质

“1”:一个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重点。《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决定指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6”:六个必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理解六个原则有以下三点:一是六个原则指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保证,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二是以人为本是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三是六个必须极大推进并发展了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五方面内容。

“5”:构建和谐社会的五个方面部署。即: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把握五个方面的部署有以下三点:首先,五个方面的部署都是针对目前社会上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提出的。五个方面的部署出台了28个具体措施。其次,五个方面部署都是围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主线和红线,都是解决老百姓最为关心、最为密切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第三,五个方面的部署体现了党中央的民生、民本、民力的正确导向,落脚点是解决民生的三要素:就业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

“6”:六大制度建设。完善民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六大制度建设有三个关键点:补低、扩中、调高。六大制度建设有三点:第一,六大制度建设体现了同志2

0__年2月11日讲得,以制度建设为依托。第二,着力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基本条件。制度公平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六大制度建设能够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完善。这六个完善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体现基本制度的具体体制。真正和谐的社会是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力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并和谐的社会。“1”:一个关键。《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党的领导内涵是十六个字: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以“党风促进政风带民风”,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与保证;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保证党内和谐,推进党的建设。

三、构建和谐社会政策趋向集中大对策选择

第一、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对策。首先,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高原则是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决定的。其次,以人为本是这届党中央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最后,以人为本才能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

第二、制度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和切入点。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目前分配中存在的不公问题,理性对待和解决分配不公,以六大制度建设构建我国社会制度的公平正义,以公平正义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持和价值取向。首先,和谐文化决定了领导干部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其次,领导干部要学会在一主多元文化格局下领导建设先进文化。最后,领导干部要吸取苏共在文化建设上失败的教训,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

第四、党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保证。首先,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领导干部要明确党对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其次,领导干部要做实现党内和谐的榜样,以促进社会和谐。要深刻理解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内涵。最后,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制度建设实现党内和谐。

四、决定中的“30”个第一

1、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体现;

2、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3、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4、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5、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上,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

6、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7、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注重解决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8、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重点转到农村;

9、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

10、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

11、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

12、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基本卫生保障制度;

13、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

14、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和谐的更本保障;

15、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16、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7、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

18、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统一的津贴工资;

19、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

20、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1、第一次提出了十六个字的社会管理体制;

22、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针

23、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四个机制;

24、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应急管理体制;

25、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6、保护创新热情,完善创新的实践,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27、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8、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建构主义的定义范文第3篇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农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无党派人士陈章良先后发言。他们认为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主要议题,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地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适应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共中央专门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他们在发言中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扩大就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建设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家表示,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认真听取了他们的发言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对于进一步修改好决定稿有很大帮助,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

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目的是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并作出全面部署,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切实维护和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社会和谐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国内安定和谐的社会政治局面,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应对国际挑战和风险。

强调,长期以来,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政议政、献计献策,团结各自所联系的社会成员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大团结、大联合,根本任务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可以也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持和促进我国政党关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团结全体人民同心同德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希望大家切实把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内容,协助党和政府做好促进协调发展、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的工作。希望大家发挥联系面广、智力密集的优势,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及时发现和反映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推进和谐社会理论建设和创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多提供真知灼见。希望大家加强自身建设,增进参政党内部和谐,密切同自己所联系的社会成员的关系,始终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

刘云山、、王刚、刘延东和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建构主义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程

建构主义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理论体系。当前的教育大概有六种建构主义模式,分别是: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控制论系统观以及对待中介行为的社会文化观点。从整体来说,建构主义这些复杂的流派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共通性的理论主张的。

一、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和知识观

知识观是指关于知识的本质、起源、种类、范围、获得等问题的观点的总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我们认识的对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知识的性质上,它否认客观真理或科学知识的永恒性,不承认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具有对等性。建构主义者认为,对认识的对象的认识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因此,建构主义在“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这个问题上认为个体对事物的认识是以自己关于世界独特的经验及信念为背景,来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互相作用,从而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验背景,所以他们对同一事物可能获得不同的意义理解。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获得与智力发展相统一,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实践问题为核心的,不断迈向未知领域的活动,它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使学生在真实的或者是特定设置的情境之下能够综合地应用知识、能力去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师生双方就某一问题,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和尝试,谋求其创造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张扬,使教学更贴近周围的现实世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在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合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要求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材料,充分发挥主体性对学习的自我管理。

三、建构主义课程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课程内容的根据和课程评价的标准,在课程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是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转化,对教育的功能和性质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取向的课程目标。影响比较大的几种课程目标取向分别是: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和表现性目标。

与传统课程目标相比,建构主义课程更为关注的是学生运用第一手资料,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能力,也允许课程结果的多样性、差异性。

可见,建构主义课程目标取向是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结合。建构主义

课程目标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是指导性目标,是方向性目标,是说明性目标。建构主义课程目标的灵活性为课程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激发师生的创造愿望,也激发课程的活力。

四、建构主义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课程实施就是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在课堂情境中将经验不断内化、外化、重组的过程。

建构主义反对把学生看作是改造的对象,而看成自我更新、自我改造的主体,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师生之间应是不同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下工作,通过互动,对需要掌握的知识共同进行建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反对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建构主义理论又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教师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协助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使教师从一个唱独角戏的角色过渡到为学生做配角的的角色,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

建构主义课程评价的特点

(1)评价尺度的民主性。建构主义认为课程是一个自然展开的过程,课程的建构者有权进行自我评价。如实用性范式的课程评价模式就将评价视为整个教育过程的有机成分,认为评价的意义更主要是通过判断课程的过程和实践,使参与者得到提升。因此,“实用性范式的评价要求参与者成为他们自己行动的审判者。实用性范式的评价模式以关注性评价、感应性评价及教育鉴赏取向等为代表。”①。也就是说,评价尺度具有民主性,让课程参与建构者能进行自主评价。

(2)评价过程的同步性。根据活动开展的时间差异,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针对起点而言,旨在摸清起始状态与准备情况;形成性评价主要针对过程而言,是对活动开展情况的跟踪式评价,以随时能得到信息反馈;总结性评价主要针对结果而言,是对活动结果的定论式评价,以对活动的性质、成败作出最终评定。这种评价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综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互动程度、进步幅度等各方面的信息来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以最终是否符合标准答案来评价。

(3)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建构主义的课程评价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察,而学生的情意、技能、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内隐性,难以精确量化,因此建构主义的课程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弥补单一考试的不足之处,以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结束语

建构主义对知识和学习作了有别于传统的解释,为现代课程理论增加了一种新的选择。建构主义的最大贡献也许就在于它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强调,对学生生活经验、情感因素的重视。建构主义将教师的作用定义为引导和助手而不是知识的来源和渠道,从而赋予了学习者中心作用和教学过程设计者的地位。建构主义继承了进步主义运动中的一些革命性因素,又不同于进步主义运动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观念,将课程定义为在情境中通过主体间的互动持续改变的经验结构。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基本理念.课程・教材・教法[J],2006(6)

[3]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6).

建构主义的定义范文第5篇

本文作者:苏星鸿工作单位:兰州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什么是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如何在当代中国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价值?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同时,我们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根据的这一重要论述,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必须注重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是当代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当代价值是历史价值的创新和发展。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不能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换言之,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丢掉了马克思主义和思想,就必然会。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理论根基和立国之本。以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为基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最根本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必须积极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无用论”等错误论调。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不同的历史阶段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却被人们不断质疑,特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低潮时,各种社会思潮就纷纷夸大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妄图从总体上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在我国学术界,由于把马克思主义置于西方文明史的视域理解,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缺乏应有的世界历史向度。或往往从静态上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而不是将其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去理解,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也缺乏应有的历史深度。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不仅要从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历史发展方向的历史事实去理解,而且要从马克思主义传播、认同、践行的曲折复杂历史进程去理解,这样才能彰显其独特、丰富、真实的历史价值。那种对历史事实和历史进程缺乏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是肯定肤浅的,至于由于价值傲慢和偏见导致的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健忘或否定的态度则是不负责任的,只有全面、客观、辩证地总结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价值,才能真正确立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的历史基点,为彰显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提供一个必要前提和基础。进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只有与当代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当代存在,而不至于是一种永远束之高阁的抽象历史存在。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实际上是高于其历史价值的,应该说,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最好坚持。其次,坚持以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为中心,开拓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质意义的价值领域。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事事都要从书本上寻找答案,而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也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此,就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表面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实际坚持地是假的、臭的克思主义,最终必然走上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经验主义则无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仅仅满足于狭隘的经验,无法指导实践取得成功。总之,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共同错误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离,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都属于主观主义,都会窒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当前,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应当落实到基于全球视野的当今中国社会现实问题解决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生成逻辑,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结构逻辑,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逻辑,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的重大任务和核心议题。为此,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需要理解世界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开展马克思主义与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积极吸纳各种文明中的优秀价值资源,在马克思主义与各种优秀价值资源的互补中开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民族现代化的初始境遇和文化根基和西方国家现代化有很大的不同,这在客观上需要我们既要深刻把握与全球文明的内在关联,又要深刻把握中国现代性的文化内涵、独特性质与历史命运,研究由此而生成的独特道路、独特理论、独特制度的世界历史意义。党的十提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八个坚持”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这些问题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又涉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还涉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用新的理论认识和丰富内涵进一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需要我们在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过程中牢牢把握,自觉贯彻。认真贯彻落实“八个坚持”,努力解决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大问题,才能更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更加耀眼的价值光芒。总之,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必须抓住揭示当今中国的社会现实这一根本任务,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没有一项任务比这项任务更加复杂、更加困难,也更加根本、更加重要。再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打造中国话语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和制度的有机统一,其中道路是实践途径、理论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中国话语权的客观要求。在打造中国话语权过程中,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因为只有自觉地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才能确保打造当代中国话语权的正确导向,真正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价值问题;必须具有高度的道路自觉意识,因为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出发,以高度的道路自觉揭示这一伟大实践价值追求的丰富性,才能找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真正根基,从而为中国话语权构建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必须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理论自觉不仅意味着不仅要自觉学习、宣传和研究这一理论体系,而且意味着要对其保持高度的信仰认同,使其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话语体系,改写西方普世价值的神话;必须具有高度的制度自觉意识,制度自觉意识不仅意味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深刻体认和坚守,而且意味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必将为中国话语权构建提供牢固的制度支撑;必须深刻阐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重大任务当务之急,也是形成具有创新性质的中国学术话语权的必然要求;必须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因为通过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中国话语权必将更加丰富和完善。以上六个层面所形成的中国话语体系架构,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学术内涵和实践内涵的有机结合,反映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价值构建的结构逻辑和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应当成为我们的持久坚守。[4]进而言之,上述架构本身是实践的,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构建理应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获得其最为深入最为实在的价值领域。

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也是一切真诚地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使命。当前,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头等大事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排除各种“左”或“右”的错误思想对改革开放的干扰。当前,全球价值转型和中国社会价值转型都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和新特点。一方面,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各种价值观念都在与马克思主义争夺文化领导权,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严峻挑战,使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在此背景下,发扬马克思主义彻底的批判精神,有力地回击各种错误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自觉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对人们思想的干扰,这是每个有责任感的马克思主义者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实践证明,意识形态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占领;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任何放松,都意味着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放弃,就是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放弃。我们一定要看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通过我们积极的构建和主动占领活动才能形成和巩固。为此,我们必须强化构建意识和阵地意识,既要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更加契合时代要求、实践需要和人民期盼,又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占领文化阵地。其次,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是我们的事业取得新胜利的重要保证。与时俱进地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历代领导人都特别重视把全球向度和中国向度的坐标融合作为客观依据,把全球问题和中国问题的共同阐发是重要课题,把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持久互动作为根本要求,围绕人们关注的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在澄清人们思想认识的困惑和与各种错误思潮斗争中,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新的价值活力和生机,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当前,更要在解决全球价值转型和当代中国价值转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全球价值转型看,金融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价值危机,预示着新自由主义标识的理念、道路和制度的整体性危机。但是,“资本逻辑”仍然以强大的惯性力量和固有实力统治着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活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低潮中出现了一些新高潮的迹象。“资本逻辑”的稳定性非但不会证明马克思主义过时,恰恰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对资本持续批判和确保人类文明发展正确走向方面具有重大价值。从当代中国价值转型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还要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问题关乎党的命脉,关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结束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和积贫积弱的悲惨处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辉煌历程。道路自信就是坚信只有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才能迎来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理论问题关乎党的性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民安康。理论自信就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考验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的现实需要。制度问题关乎党的方向,关系国家建设、民族团结和人民发展。制度自信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并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广大党员干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具体代表,也是在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中坚力量。全体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服务群众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决定着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也决定着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能力。我们必须继续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当前重点是继续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大力提高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把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提供思想保证;我们必须大力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党,坚持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理念,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我们还必须积极探索创新型政党建设的内在规律,努力探索建设创新型政党的长效机制,使我们的党永远成为在善于实践创新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的政党,为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构建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总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发扬理论联系实践的优良作风,在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政党的系统工程中,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一定能够获得新的更大的提高,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也一定能够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更加具有中国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