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构主义的意义

建构主义的意义

建构主义的意义

建构主义的意义范文第1篇

一、学习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过程,教师只是这个过程中的辅助者、协作者和促进者。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在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支配下,将教育的目的理解为“知识的传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和观点,因为教师代表了知识的权威,这种以“亲其师,信其道,受其业,行其训”的知识观为指导的教育,试图以“教”代“学”的教学,只会令学生什么也学不到,学习就简单是占有别人知识的过程而已。相反地,教学的中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为学生的需求展开,体现“以学定教”、还学生以学习的主体地位的课程改革理念,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利用教学艺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能力,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能够充分挖掘自己的学习潜力,鼓励和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彻底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在英语教学中,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给每个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安排学生利用图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最爱的动物卡片精心制作一张卡片,然后用英语写上自己想对动物说的话,根据自身的要求,随意调用知识,时而观察,时而思索,时而动手,知道自己满意为止,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对知识产生兴趣,同样也对探索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主动地建构了自己的内部心理表征,课堂让学生回到本位,成为加工信息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二、学习过程包括新、旧两方面知识的建构

学习是发展智能,建构学习者个体世界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过程是知识的建构过程,而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是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知识经验体系来学习、探索新知识,将所学知识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正式的知识与自己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一般在教学之初先讲解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问题,即先学后做,而建构主义则以相反的思路来设计学习过程: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学习是新的信息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学习要想发生,信息要被记住,必须在有意义的背景下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首先,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例如:在认识“人体部位和五官”生字的教学中,针对教学目的不清的现象,提出一个问题:这节课的目的是认识这些人体部位,还是认识用哪些字来表征人体部位?在明确目的以后,问题是:如果主要目的是学习这些字,已经有的、可以利用的学习经验是什么?——结论是:对于这些字。读音是大家熟悉的,意义是大家明确的,这是已有的基础,难点在于这些字的“形”,教学的任务主要是在已有的“音”和“义”的基础上,建立“音”“形”“义”的联系,特别是“形”与“音”“义”的联系。

其次,引导学生反思已有的知识,并与新知识建立关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如:在生字“蝉”的教学中,由于地区没有这类昆虫,孩子对它的概念是很陌生、抽象的,要建构意义,我选择从偏旁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原有知识经验去探索,得出“蝉”是一种昆虫。同时提出问题:“虫”部的字都是昆虫吗?学生继续调用以往的知识经验,积极讨论,重组旧经验:并不是所有的“虫”部字都是昆虫,如“虹、蜡、融”等。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对旧知识的改组和重构。

三、学习不仅是个别化行为,还需要交流与合作

建构性的学习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设计各种任务、课题,学生自己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达到各个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另外,学生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及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理解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及他人的见解的合理性如何,看他们是否与自己的经验体系一致,是否符合经验事实,以及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因为建构性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去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知识经验。因此建构性学习过程不仅是个别化行为,更需要交流与合作。

四、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强调学习的情境性,重视教学过程对情境的创设。学是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教师要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而灵活的迁移,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初衷,那么知识的建构应该是情境化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如果仅仅建立良好的表征,对知识仅有字面的、肤浅的理解是无济于事的。

如语文课文《荷花》是描写荷花的静态美,使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出示一幅盛开着的荷花图。“碧绿”、“挨挨挤挤”、“大圆盘”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形象、逼真的画面将学生带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还使学生从视觉上领会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情境,完成知识的建构。

建构主义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职英语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170-01

建构主义源于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提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去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原有知识经验与所要建构的知识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不断产生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思考分析,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作出合理的推论,形成自己的假设和方案,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子。由于这种认知矛盾是学习者内部产生的,因而学习者更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过去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基本是教师单方面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的形式。虽然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自然而然的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接受新知识,但对学过的知识和取得的经验未能充分调动,更谈不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究。另外,传统的英语教学不注重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也忽视了英语学习的应用。虽然英语考试能拿高分,但与老外交流起来却困难重重。

作为高职英语教学,应该倡导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英语教学模式,即“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首先,教师应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展开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建构者,知识的建构是通过人与环境的互动进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强调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学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完成知识传授任务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作为学习者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所具有的文字处理、图像、声音,自动控制、存储记忆等功能和影视画面、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结合起来即可创设多种适用的真实情境,或有问题使人困惑,或有刺激令人兴奋,或有场景引人入胜,或有悬念引人深思,要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传达教学信息,达到教学目的。如依据有关课文,穿插相关的影像素材,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又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联想思维,进而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探究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发现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

第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又一个特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要求学习者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性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学”、“我乐学”;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也有利于学习者团队精神、合作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第三,以教材为基点进行会话交流。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都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由于英语B级考试成为高职学生毕业证的门槛,学生们走进了英语学习的误区,英语口语能力已被严重忽视。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教材为基点进行“会话”商讨,学生可以分成小组,在对教师所讲内容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讨论与交流,在讨论中他们会感到英语学习的轻松,从而主动观察、主动思索、积极参与、发表意见、交流信息、互相启发、畅所欲言。在协作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不断肯定,修正自己的思维,实现了自我构建。教师在会话商讨阶段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认真分析其思维的差异、特点、方法和过程,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或层面对不同认知作出必要的比较,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建构作出积极的反思与必要的改进,以实现有效的教学指导。

建构主义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解构建筑;意识形态;能指;所指

一、解构主义的产生及内涵

解构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哲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哲学学说,也是继现代主义的又一股强劲的思想潮流。1988年解构主义这股热入了建筑学界,在伦敦举行了首届解构建筑国际研讨会。在美国建筑杂志中曾写道:“本世纪建筑的第三趟意识形态列车就要开动。第一趟是现代主义建筑,它戴着社会运动的假面具;之后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它的纪念物真的是用意识形态加以装点的,而现在开出的是解构主义建筑……”。[1]这暗示着在人们的眼中解构建筑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建筑并列成为20世纪的三大潮流。人们把它看成一种将建筑形体进行拆散、打乱、或将散乱、动式、构架的建筑风格。这是对解构建筑的一种误解,其实它只是后现代主义建筑中具备着建筑内在意义的一种意识形态。

“曾有一位美国结构主义者形象地将解构主义者比喻成一位拆卸父亲手表并使之无法修复的坏孩子。”[2]而所谓解构建筑并不是把建筑物真正地解掉,而是在满足建筑物理学、力学的规律下,不破坏建筑最基本的实用功能要求下做出解构的姿态。总而言之,解构建筑师解的并不是房屋结构的“构”,而是建筑构图的“构”,这是一种观念的“构”。

二、解构主义建筑的双重性

但凡建筑,都应具备功能和思想的双重性,建筑中解构主义研究的基础是建筑符号学,即研究建筑的能指/所指的关系。当建筑作为一个符号时,它的特性就是有实用功能的“能指”,即建筑的形,以及建筑的内在意义——“所指”。

1、解构建筑的能指

研究建筑能指的构成规律是建筑的技术和知识,也就是要考虑建筑是否符合功能、技术、材料、使用者等一系列问题。当结构、施工等技术因素无法满足建筑发展的需求,更为先进、细腻的技术运用就会为建筑的艺术性表达锦上添花。解构主义建筑师弗兰克·盖里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形态特征鲜明的建筑作品,也要归因于他善于运用和探索新技术的先进创作方法。

在西班牙毕尔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中,由于当时钛的价格下降,可塑性较高,使用它做构件的厚度只需要钢铁的一半,同时因为毕尔巴鄂常年下雨,雨后的钛金属表面映着水光,熠熠生辉。所以盖里选用了这种独特的金属材料,使得建筑表面披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外衣。

有人在参观完古根海姆博物馆后称其是“耀眼的金属花”,有人认为它是绕动着的蛇,还有人认为是水中跳跃的鱼。它到底像什么?弗兰克·盖里本人从未明确地说过。在他绘制的古根海姆的草图中,这些形象都出现过,甚至还出现过在水中扬帆的轮船。盖里的这种创作方式类似于艺术创作中的黑箱思维原理,每个人对所看到的景象都要在头脑中进行一次加工,但是加工出来的结果却不是一致的。盖里的创作目的似乎就是强调在参观者头脑中制造出的一个不确定的、模糊的形态。

在古根海姆博物的馆内部设中,盖里鉴于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即为参观者提供一个与艺术品交流的平台或空间,将展厅设计的极为简约静素,为艺术品创造了一个安逸的栖所。对于任何形式的建筑,在它独特的造型下都要符合它的功能需求。这充分体现出建筑语言中的“能指”。

2、解构建筑的所指

解构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语言或符号,以一种游戏的手法将传统理论与精神的深度结构、系统和“信仰”打破,继而呈现出平面化、手法化和行为化现象。在很多人将这种现象误解成一种毫无意义的,纯视觉或触觉的建筑艺术表现手法,不具备建筑内在的意义——“所指”。但解构主义建筑正是以它独特的、夸张的、反传统的建筑形式表现一种崇上自由的精神。它在给予建筑的强烈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暗示出人们内心焦虑和苦闷的复杂心态。而这不正是解构主义建筑给与我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意义”的载体吗?

弗兰克·盖里认为建筑创作就是在不断探寻大脑潜意识里的某种建筑形态,即使他们还未曾作为实际形态表现出来。他在给建筑作品绘制草稿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于凭借自己的潜意识在白纸上绘出那些未曾面世以及别人无法看懂的形式。那些连续不断又毫无持续规律的曲线看起来像是信手涂鸦,但这恰恰是盖里的绘图方式。在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时盖里曾说过“我就是那样思考的,我不过是移动笔。我考虑我在做什么,但我又不顾及我的手。”[3]他还说过笔的滑动就像是在纸上滑冰,“我喜欢流畅无障碍的感觉……我在看图纸是试图挖掘出形式感,就像个淹没在纸中的人。那就是我从不认为他们是草图的原因”[4] 盖里的那些独特的艺术作品的最终形态都是从这些最初的、涂鸦式的草图中发展和演化出来的,而正式这些“无意识的自动构思方式”也成为了构建新美学新特征的标准和思维方式。

三、解构建筑形式的审美意义

要想认清解构主义建筑,必须知道它并不是一种只专注于人们情绪、感受,一种物质的、媒介的、风景的、身体的畸形变,而是以一种游戏式的“话语”与“叙事”手法将传统理论与精神的深度结构、系统和“信仰”打破,是一种反对传统文化中的一切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

解构建筑被称为一种非常表现主义的或超现实主义的即兴设计。“这些解构建筑如同一座座独立的小城市,用散落的形式插入城市组织结构上,用“新奇”的方法增加城市趣味,犹如顽童的沙堆游戏。”[6] 解构主义建筑师正用着现代主义最伟大的遗产——抽象的几何形式原则并加上乡土营造方式或者多角度的、“偶交”的营造工艺,构造一种活泼的、不定的、多义的、自由随机的、解放的、不稳定的、非理性的建筑感觉,使建筑具有一种伟大的雕塑感。正如弗兰克·盖里凭借着他那些独特形态、另类风格的建筑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形态语言。

言语是建筑师个人的实验,每位建筑师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而他们的读者则是参观者感受他们建筑后所产生的感受以及语言,由此便形成了建筑言语体系中的交换信息,而意义也由此产生。每个人作为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有事多重的,变幻不定的,自然每个人在解读建筑的语言中所感受到的自然不同。由此,建筑作为一种叙事而存在,成为了一种文本。而作为文本的建筑所蕴含的意义又是在不断进行的,文本不断被新的主体阅读,从而不断地创作着新的意义。

总结

解构主义建筑并不是只追求形式的破坏或颠倒的一种设计风格,它是一种在后现代主义中的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知识体系或者可以看作的一种新的观点和方法;解构建筑不是将建筑的结构拆散,而在将结构重组,设计成独特的建筑造型,从而体现出思维的自由发展;解构主义在建筑领域的研究中必须要考虑符号学这一环节,解构主义也严格地把自己限定在这个领域内,对符号的能指/所指关系,建筑的形式/意义关系相互影响。(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路.世界建筑1|1996[J].北京:世界建筑杂志社,1996,1

[2]吴焕加.建筑与解构论稿[M].北京:北京建筑杂志社,1996,1

[3][4]刘松茯,李鸽.弗兰克·盖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

建构主义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常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16)01-0104-05

党的十以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也进入了以建构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特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常态。面对新常态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情况新特点,党的十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1](P25),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2](P153),“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探讨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基本经验和一般规律,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探讨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的战略和策略,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当下,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总体上是良性发展的,社会宣传舆论导向是正确的、科学的,文化建设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1](P26)的,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作生产更加繁荣,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P3)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当前我国社会思想领域并不太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还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意识形态话语权本质上是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分配问题,主要表现为该意识形态所主导的价值观在社会意识领域的影响力、支配力和威慑力,以及支配话语资源的权威和能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在我国社会主义具有明显的话语优势和权威,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党、国家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指导地位决定,它是随着中国共产党逐步掌握政权成为执政党而取得主导话语权的。但随着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状况的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也伴随着其他各种话语音量的放大而耗散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第一,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喧嚣尘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充分比较之后作出的抉择,它符合中国发展的实际,并且实实在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的从胜利走向胜利。当然,马克思主义就其来源来说,它是来自于欧洲,而且是产生于19世纪中叶,也正是基于此,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大肆渲染马克思主义现在已经不适于中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中国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实质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马克思主义过不过时的标准是什么呢?在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看来,以前产生的理论运用于现在,必然是过时的。其逻辑的含混和思想的狭隘与短视是可想而知的。照此逻辑,牛顿力学三大定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应该是过时的了,因为它们都不是现论。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及建设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成果,这些成果正在指引着中国这个曾经经历过苦难和沧桑的文明国度走向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频遭诋毁。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执政党,中华民族是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优秀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逐渐培育出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赢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支持的最基本保障。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长河中,也逐步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继承并继续发扬光大的。以上这些精神和品格集中到一点,就是当代我们应该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根本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和社会成员个人三个层面,融合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具有强大的向心力,是团结全国各民族的强大思想武器。但是,近年来在我国社会思想领域,“普世价值”“民主思潮”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借“普世”之名大兴西方殖民思想之实,借“历史虚无”之名用尽诋毁之能事,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第三,社会文化领域的思想混乱问题。意识形态工作的基础问题是文化建设问题,同志曾经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3](P265)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思想混乱的状况,而且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大量问题,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文化层面的思想混乱问题。1989年之后,邓小平曾经指出:“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4](P306)邓小平在这里所指的教育,是大概念的教育,是指社会文化层面的思想状况问题。这些思想混乱,既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封建糟粕沉渣泛起,也有文化复古主义的死灰复燃;既有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大量涌入兴风作浪,也有公共文化娱乐领域黄、赌、毒屡禁不绝危害社会。拜金主义冲击着人们传统的优良价值观,享乐主义毁掉的是年轻一代感官刺激之后的空虚灵魂。何以找到人们灵魂的安放之所,何以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抚慰,无不无时无刻拷打的社会良知。魂归何处,哪里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何以消解心中的郁闷和迷惑,皈依宗教的有之,误入的有之。

二、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影响因素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和进步,文化建设也快速发展,对外思想交流增多,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不断的向广度和深度推进。人们的思想活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社会思想领域的发展变化既为思想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其复杂性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许多问题。当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市场经济趋利性的负面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它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但改革的总体设计是106要走社会主义市场化道路的。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P13)市场经济打破传统计划经济的桎梏,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发展获得了极大动力,中国经济从此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但是,市场经济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就分析了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深刻地指出了其消极后果。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如果失去了政府监管这只“有形之手”,抑或这只“有形之手”监管不力,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必然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深刻地影响着参与其中的每个社会成员,深刻地影响着其思想和行为,以及其行为的后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党的干部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获取利益的工具,大搞钱权交易,其腐化堕落的行为最终要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人民群众中的认同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受到冲击就在所难免了。

(二)西方“西化”“分化”的图谋

西方各国从来都没有放弃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和平演变的图谋,这在美苏冷战时期影响不大,因为当时我们的开放程度还没那么大,或者说还没有真正融入全球化进程,我国社会思想领域还不很复杂,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的侵蚀还不够严重。但是,我们现在已经改革开放30多年了,经济、社会、思想等领域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再加上冷战时代的结束,美国主要竞争对手苏联的解体,美国越来越趋向于把中国视作潜在对手,不正视这个不行,躲是躲不过去的。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其工业文明的优势,西方各国利用先进的工业品、雄厚的资金和发达的技术,持续不断地把西方价值观和各种社会思潮输入我国,进而持续不断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思想领域的混乱是一个民族衰败的前兆,是一个国家分裂的前提。看看当今世界的一些热点地区战乱不断,我们就能感受到西方强势话语霸权侵蚀下的埃及、叙利亚,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现状了。西方列强就是要使用其强势意识形态话语权干扰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削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权、搞乱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而达到对中国“不战而胜”“和平演变”之邪恶目的。

(三)国内各种社会思潮交锋不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思想领域的变化之大在情理之中,思想的多元化甚至堪比西方发达国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自由和发展进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遭遇诸多挑战。近年来,国内各种社会思潮交锋不断,主要是各种社会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交锋。马克思主义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锋中不断展示其理论魅力,也是在与各种非马和反马思潮的斗争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得到巩固与拓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各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冲击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前阶段,我国社会存在并活跃着主要社会思潮有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制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的拓展,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严重冲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对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重大伤害。

(四)网络时代信息掌控难度加大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不可或缺的载体,它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使信息的传播和交流更加便利。但是,互联网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社会主流声音的传播普及创造有利条件,在弘扬社会正能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有害信息传播的温床。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会里,每个网络终端都是一个信息平台,其信息量之大超乎人们的想象。在互联网的虚拟社会里,各种暴力、色情、虚假信息蜂拥而至,网络欺诈时有发生,网络媒体事件随时爆发,给网络法制化管理提出严峻挑战。我国意识形态管理部门对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网络事件的性质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对于一些网络信息的真伪还缺乏及时准确的甄别和把握,对于运用博客、微博、微信、网络论坛、帖吧等新媒体场域的舆论引导和宣传力度还显不够。对于一些网络发帖的真实性不甚了解带来了回应乏力和解释不到位的情况,不能满足网民对真相的渴求,容易使网民主观想象而使事态向不可控方向发展,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人们把不满都发泄到主流意识形态方面,造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的流失。

(五)宣传舆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舆论宣传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面临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理念和体制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影响马克思主义在社会思想领域引导力的发挥,让人们更加注意到由于管理工作失误所造成的社会不公,进而使人们对这种管理和领导体制机制本身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致使其否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造成不应有的意识形态话语权流失。宣传舆论体制机制不完善还直接带来舆论宣传阵地的失守,造成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萎缩、管理权的不完整和话语权的部分丧失,进而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宣传舆论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还表现在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使意识形态工作缺乏应有的动力与活力,最典型的就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不稳定与人才缺乏。高校大学生思想阵地的占领主要靠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由于当下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相比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再加上高校领导部门对其重视不够,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理论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关系很难理顺,定位不准,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巩固。

三、新常态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路径

指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2](P155)。面对新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坚持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是宣传思想部门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对国内思想意识领域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起着正本清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2](P155)的作用;对国际社会思潮的冲击而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起着参与全球治理、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的巨大作用。当前我国社会意识领域的新问题新挑战,给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带来了不小的难题,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任重道远。第一,设置科学的话语议题。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首先表现在其话语的前置性和预设性,人云亦云是没有话语权可言的,拾人牙慧更无所谓拥有话语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之所以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大变革和进步,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能够深刻影响19世纪中叶之后的欧洲走向和全球发展趋势,原因就在于其理论话题设置的超前性和科学性,马克思本人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伟人”“千年思想家”就不难理解了。当前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潮所遭遇的无语、失语情况,根本原因在于话语议题设置滞后、陈旧和僵化,科学设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议题是当务之急。为此,必须坚持发展的理念,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今社会的急速变化,紧跟时代潮流而又能引领社会潮流,用科学的、鲜活的话语议题解读社会变革和时代变化。要做到这一点,抢占话语先机需要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和引领潮流的敏锐眼光,而这正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知和对现实世界发展规律和本质的科学把握。第二,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其自身话语的科学性与正确性,拥有话语权的话语未必都是正确的,但具有鲜明话语导向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是科学、正确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从产生那天起,就是在同各种非科学的和敌对理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的。真理是不怕辩论的,真理越辩越明,真理就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彰显其伟大光芒的。当前时代,面对多元化的话语语境,我们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用真理的语言真诚告白,用无可争辩的事实阐述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以德感人。当前中国,坚持正确的话语导向,就是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就是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贡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2](P154)就是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2](P154)。第三,传播中国最美的声音。在对外宣传报道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主动争取话语权,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要有“世界因我而变得更加美丽”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参与到全球化的大潮之中,要有“舍我其谁”的巨大勇气,在全球治理中彰显中国理论的魅力。这不仅是关系到中国国际形象的“面子”问题,而且还关系到全球规制制定影响和维护中国利益的“里子”问题。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中国始终是引领世界潮流和走向的,中国始终是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我们应该充满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近代以来我们落后了,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丧失殆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没有话语优势,妄论权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由封闭发展到主动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全球治理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在对外双边和多边合作中,我们拥有了更多话语权,但也不断遭遇西方“话语霸权”。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用实际行动传递着中国话语。指出“: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2](P156)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想,并指出中国梦是世界梦、人类梦。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通过中国话语传播到世界各地,掷地有声,震耳发聩。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建构主义的意义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足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当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受其影响较多。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我国传统课程和教学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我国外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审视教学问题的全新的教育心理学视角。本文主要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从学习、学生、教师、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该理论时我国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引言

二一1一世纪是英语作为母语和外语的教学得到全球性发展的世纪,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以解决外语教学的问题。在二十世纪,外语教学方法层出不穷,然而所有这些方法,包括八十年代最流行的‘’交际法”都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知道,传统的外语教学研究重点在如何教上面。研究者们关心更多的是教材的编写、教学法的设计等。当然,并不是说传统的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不考虑学习主体的特点。其实,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语言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传统的外语课往往是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轻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语言形式的理解,轻语言意义的掌握;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手段陈旧,无法体现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在这种状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实现,师生、生生之问的交流甚少,学生缺乏应有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些都使得英语课堂上呈现出不和谐的沉闷气氛。课堂教学形成以知识性“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教师、语言学家以及研究人员大都把重心放在英语语言和英语语言教学理论的研究上,所开展的英语教学改革和研究也是理论多、实践少,先进的科研成果并未应用到实际中,忽略了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但随着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进展,人们发现他们原来对语言学习过程复杂性的认识是过于简单了。要想真正有效地组织外语教学,必须重新、全面、深刻地认识外语习得的本质及相关因素之作用等基本理论问题”。考虑到我国外语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的,思考我们的教学效率,思考如何吸收国外外语教学的先进经验,使我国的外语教学登上一个发展的新台阶。笔者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在我国外语教学的实践中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简介

戴维.h.乔纳森提出:“在教育中,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在1980年代末兴起。建构主义理论将注意力的焦点放在认知问题上,并提供了关注导致理解的解释过程的新观点。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发展的,是内在建构的,是以社会和文化的方式为中介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习者在人际互动中通过社会性的协商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根据该理论观点,教育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的教学转移到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形成。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观,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综合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充分肯定了在认识活动中人的主动性和“知识范畴”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二十世纪心理学界的两大巨人皮亚杰(piage幼和维果茨基( vygotsky)以及他们的追随者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从心理学角度诊释了建构主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及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而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崭新的学习理论,是在吸取了多种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尤其是维果茨基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行为主义强调“刺激一反应”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认为教师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行为主义对语言教学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但它只关心可观察到的反应行为,忽略了学习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反应。认知主义强调学生对外部刺激(所学知识)的加工处理和内化吸收,认为学习是使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学习者内部的认知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建构,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来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和理解。它认为个体的知识获得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过程。学习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即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彻底摒弃“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转变。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

1.学习—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并非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这种建构过程中.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变化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种方式来实现。前者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或新的语言学习内容纳人原有的知识结构,以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后者是指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从而引发原有知识结构的变化或重组,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由此,同化是认知结构的童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和顺应的结果使学习者的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问达到动态平衡,以适应新的语言环境。

由此可见,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而所建构的关于事物及其过程的特征,并不是外界事物的直接翻版,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或图式对新的信息进行加工而成的。在这个加工过程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同时,原有知识由于新经验的介人而发生调整和改变。亦即,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人、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问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问互动的过程。

2.学生—知识建构的主体

“教育对人的发展从而对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基本上取决于多大程度上培养出主体性强的人。”因此,教育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在没有被理解接受之前,对于学习者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习者在遇到一个新问题时,他们会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凭借其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假设。这就决定了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也不能把预先设定好的知识以社会权威的身份灌输给学生,而应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增长新的知识经验。

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即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都是不同的,而这种对个体的自我发展正是建构主义理论所重视的。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对人类已有的知识建构起自己的正确理解,而不是机械地吸收课本上的或教师讲述的现成结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之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协作精神,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在这样的群体中进行协商和讨论。

总之,学生是外语教学的积极参与者与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作为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

3.教师—知识建构的中介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中是中介(me}diator ) o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和学习过程的促进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展开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建构者,知识的建构通过人与环境的互动进行的。教师应创设有丰富信息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最恰当最真实的语言信息输人,引导、帮助学生外语知识和能力的习得与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特征组织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提倡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鼓励学生亲自发现学习的真谛,教学双方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教师的任务是把学生要掌握的教学信息转换为学生目前能理解的形式。教师的责任在于唤醒学生聆听自己内在灵魂的呼唤,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潜能的发现者。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习者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使之感到课堂教学氛围的轻松,从而主动思索,积极参与、交流信息,在不断肯定、修正自我的思维过程中实现自我构建。

教师必须明白,教学的重心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并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以阅读为例,道格拉斯(duu砂as)认为:教师不能直接地教学生阅读,而应该教会学生怎么阅读。教与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其功能也不同。教的功能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该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因此,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大胆引进和创新,积极探索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4.环境—知识建构的关键

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环境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微观环境,指与学生最直接的人际关系如父母、教师、伙伴及学校和家庭;宏观环境,指社会文化和教育背景;物理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该理论虽然与其它许多教学理论一样认为各种环境对学习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它更强调环境的间接影响;认为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真正起作用的与其说是环境本身,不如说是学习者对该环境的个人感知和理解。课堂的物理环境、语言环境以及师生之问、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心理环境的确是影响知识学习和建构的重要因素,然而关键还要看学生如何主观看待和理解这些因素的涵义。在一个教师自认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中,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继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和结果。调查表明.学生对环境的正面感受对外语学习者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有积极的影响,因此亦对外语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建构主义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括情境、任务、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即学习者的知识是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下,为了完成问题解决类的学习任务,借助于与他人之间的协作交流,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首先,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重要的环节。其次,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是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个特征。再次,协作交流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因为协作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交流的过程。交流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进程都是至关重要的。最后,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规律以及其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建构出富有个性化和独创性的意义。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应仅局限于提供任务和促进学习者之间的言语互动,更应通过他们之问的语言,为学习者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一种可以激励学生学习和使学习变得轻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更加可能作为在社会和情境关系中发生的合作建构和再建构。这种环境将使一种作为知识建构和再建构以及获得认识和理解的,主动进行的语言学习活动变得更加容易。

至此,我们就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