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特征;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7―0025―04

一 引言

厄内斯特•凡•格拉塞斯菲尔德(Ernst Von Glasersfeld,以下简称“格氏”)是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Constructivism)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为建构主义理论确立了基本原则并使建构主义得以迅速崛起[1]。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影响较大,许多学者对其理论进行了评述和研究[2]。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关于知识的本质、获得途径以及学习本质等一系列观点与传统客观主义认识论大相径庭,国内学者对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持有不同的观点[3][4]。同时,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的严重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浓厚相对主义色彩促使我们有必要对其认识论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格氏的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对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关于知识和学习的基本观点

格氏认为,认知主体主动建构自己知识,建构是通过新知识与以往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认知的机能是“适应”并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认知不是发现本体论意义之外的现实。格氏认为,应该用“生存力(Viability)”代替真理标准,强调知识应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或能够提供有关经验世界的一致性解释[5]。格氏关于知识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1)知识的本质是主观的;(2)知识的内容代表着经验世界;(3)知识获取途径是认知主体的积极建构;(4)知识的形态是动态变化的;(5)知识的功用是为了生存。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不否认外部真实世界的存在,但它强调人们是通过理解这个世界而建够自己的真实世界。认为知识建构是一个人的先前经验、认知结构和具体的真实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格氏认为,学习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学习是结构决定的自组织循环过程,是新知识与旧经验的冲突,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同化与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格氏同时认为,学习者本人应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习是认知主体自我控制和主动建构自己知识两个并行过程。学习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应用的能力,保证学习者作为自生产系统去应付生活” [6]。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学习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纳为:(1)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2)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或外显行为的改变,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主动且有选择地知觉外界信息,建构事物意义。(3)学习不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学习是为了保证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是提高适应生活的“生存力”。

三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论特征

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的哲学理论,是人们对人类知识内容、获得的途径等方面的看法和观点。人类的认识论立场分为预成论和渐成论两种。其中,预成论包括主观主义先验论(知识预成内)和客观主义经验论(知识预成外)。主观主义先验论认为客观世界是人脑的产物,是“我思故我在”。客观主义经验论认为客观世界不依赖人的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机械的反映。渐成论是一种介于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第三种认识论,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和认知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建构主义虽然流派纷呈,但他们都认为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的。

1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虽然与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但其不是主观主义认识论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建构主义(包括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不是客观主义这是公认的。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明确地提出反对形而上学的实在论及其各种变式的客观主义认识论,并以此为自身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关键的理论基础[7]。然而,对于建构主义特别是格氏激进建构主义是否等同于(或是一种)主观主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等同于主观主义,那么研究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就失去意义。笔者想说明和论证的是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虽然具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不是主观主义。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是通过划分“实在”和“现实”的概念来区分认识主体的认识和构建的范围[8]。格氏关于“认识主体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了世界”的观点,实质上是指人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了对世界的认识,或者说人的知识和经验建构了对世界的描述,即他们所指的“实在”部分。“实在”是认识主体所经验到的,是已知;“现实”是认识主体尚未经验到的,是未知。然而应该看到,随着认识的发展,“实在”的边界在拓展,“现实”中的部分将逐渐进入“实在”,为认识主体所认识和建构。对认识主体来说,虽然“实在”不能完全穷尽“现实”,但随着认识的发展和深入,“实在”的范围在扩大,“现实”中部分会进入“实在”中来,这样,“现实”(部分)将由未知变为已知,如图2 所示。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并不否定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现实的存在,但它只关注经验现实(即“实在”)。因此,只要理解“实在”与“现实”的本质关系,就能够知道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关于“客观实在是不可及的”观点不是不可知论,客观现实(主体未经验的部分)也将能够被认识。

格氏强调他不是一个唯我论者,“主观性决不与任何一种唯我论的变式相同,他的认识论的主观性仅仅涉及到经验获得而不涉及到‘实在’的产生”[9]。对此,格氏说:“我从没有否认过绝对现实的存在,我只是如同不可知论者一样,想说明我们没有一种认识现实的适当方式”[10]。由此可见,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只是不涉及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众所周知,主观唯心主义是“心外无物”,是否定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因此,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的“不涉及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不等同主观唯心主义的否定客观实在,其“不可知论”不等同于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因此,格氏激进建构主义不是主观主义。

2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具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具有强烈主观唯心主义色彩,这既是许多学者将其等同于主观主义的原因,也是我们在应用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时需要谨记的。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具有强烈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1)在“主体和客体对知识建构中的作用”问题上,格氏特别强调认知主体的能动性;(2)在“知识是如何建构的”问题上,格氏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知识具有情境性,个体性和主观性[11];(3)在“主体建构的知识是反映客观世界,还是构造客观世界”的问题上,格氏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依赖个人经验自主建构的,建构的知识既不是反映客观世界,也不是构造客观世界,而是构造主体的内心世界;(4)在真理问题上,格式激进建构主义不关心知识与客观世界是否一致,是否“真”,而是把知识看成是经验世界而非本体论世界的体现,看成是适应的结果,不追求“真理”,只能评价知识的一致性和生存力,它否定真理或科学知识的永恒性[12]。格氏同时认为激进建构主义是与客观主义认识论相对立,而在认识论中,客观主义的对立面是主观主义。因此,格氏的激进建构主义带有强烈的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正如前面所论述的,格氏建构主义观点虽然带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但不能认为他的观点就是主观主义,因为主观主义认为知识源自人的心灵,否认知识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

3 格拉塞斯菲尔德激进建构主义理论的认识论是一种渐成论

由格氏关于知识和学习的基本观点可知,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认识论不是预成论,而是一种渐成论和建构论。将格氏所持观点与认识论分类相比较发现,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是一种极端建构主义理论(extreme constructivism),是最靠近主观主义的建构主义。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在认识论连续体中的位置如图2所示。

四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认识论视阈下,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两方面。

1 丰富教学设计理论基础,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二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系统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其中学习理论主要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虽然偶尔也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但并没有把它作为核心指导理论。第三代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以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的学习理论和系统论。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当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复杂学习领域、高级学习目标和结构不良领域的教学设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13],促进“以学为主”的第三代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

2对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各环节实施的影响

教学设计模式就是在教学设计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简约形式。传统教学设计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教学分析、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三大要素,每个要素中包含各自子要素。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对传统教学设计模式中各要素的影响和改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有助于教学目标设计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格氏建构主义强调个体知识的自主建构,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为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理解。他认为学习一般无法预先设立学习目标,如需设置,应设置多样、灵活的教学目标,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修改和完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在解决真实任务中达到学习的目标。

(2)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有助于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真实性。对于学习内容分析,格氏认为要明确学习知识的内容和类型,设计任务时要根据知识的内容和类型不同将学习内容嵌入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不同要素中去。为学习者提供难度适当的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让学习逐渐成为一种学生自我维持的过程,有目的地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

(3)重视学习主体个性特征,注重分析学习中个别差异,有助于加强对学习者非智力因素分析。格氏认为,学习者个体差异与每个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有关。人们能否正确建构某一材料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他们的认知结构中有没有能用来同化这些材料的相应观念。在教学设计中重视学习主体个性特征分析,注重分析学习中个别差异。格氏在教学(设计)中强调主体(学生)对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在分析学习者特征时虽然要涉及到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但他更强调与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

(4)加强学习情境设计、重视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格氏认为,教学活动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即新旧经验)主动联系、促进学生认知策略的发展。加强学习情境设计,在设计学习情境时应主要考虑学习情境的背景、学习情境的呈现和模拟、学习情境的操作空间以及学习任务与学习情境相融合问题;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提示新知识内部的相互联系、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过程的完成。重视自主学习策略和协作学习策略设计,积极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所学知识相会印证;设计归因策略,维持学习者的兴趣、动机和毅力,发展学生自我控制的技能。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5)为评价方式多样性提供理论依据。传统教学设计的评价是以学习目标作为评价的标准,强调评价的客观性。格氏激进建构主义对教学评价的影响主要在确定评价的目标方面,由于学习是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他认为学习者是对自己知识建构的最好评价者,应该较少使用强化和行为控制工具,要较多使用自我分析。重视评价方式多样性,积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小组间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

五 应用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激进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上还只是一种反省工具,而不是一种教育教学模式。激进建构主义本身并无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它只是一种认知和学习的理念。特别是其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浓厚,因此在应用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容易忽视知识的客观性,我们在以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时,要明确教学目标,避免将教学目标虚化,同时使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可变化性和整体性,充分考虑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评价时,应采取多样性的评价手段,在评价实践中避免陷入无标准的虚无主义。

2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更强调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很少考虑知识的客观性。在教学设计中几乎不考虑具体可操作因素,学习过程充满了不可把握和不可知的因素。因此,应该坚持客观的、确定的、相对稳定性的知识观,在设计学习策略时,在充分考虑学习者能动性的同时,尽可能使教学策略具体化,并提供多种设计方案,加强协作学习策略设计,使学习者个体知识与社会知识相一致,促进社会知识内化和个体知识社会化。

3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既可以从主观主义立场和视角去理解,也可以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和观点去解析。而只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去理解和应用激进建构主义,才能使我们汲取激进建构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在教学设计理论研究中不会滑向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不会走向唯我论;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会出现极端的做法或走向误区[14]。

六 结语

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认识论是一种渐成论,但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色彩。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对传统教学设计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模式等方面,对第三代教学设计有较重要指导意义。由于他的观点强调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的交互作用,这有助于教学设计模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模式的转变,对我国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影响。然而必须看到,由于格氏激进建构主义观点具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在教学设计中过分强调主体的能动作用,容易忽略认知对象(客体)对学习的制约作用,这在教学设计中应该避免。

参考文献

[1] Schmit. S. J. The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New Paradigm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Discourse[A]. In S. J. Schmidt (Ed.), The Discourse of Radical Constructivism[C]. Frankfurt, Germany: Suhrkamp,1987:11-88.

[2] 龚道明. 激进建构主义教学观评析[D]. 西南大学, 2008:10-29.

[3][4] 张桂春. 建构主义教育思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度影响 [J].教育科学,2010,(6):15-18.

[5][6] Glasersfeld, E. V.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 [M]. London: Falmer Press, 1995.

[7] Glasersfeld, E. von. Key Works in Radical Constructivism[M]. Rotterdam: Sense Publishers, 2009.

[8][9] Glasersfeld, E. von. Radical Constructivism. Ideas, results, problems[M]. Frankfurt, Germany: Suhrkamp, 1998.

[10] Glasersfeld. E. von. Cognition,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eaching[J]. Synthesis, 1998, (80): 124-131.

[11] Glasersfeld, E. von. Limits of understanding [M]. Bern (Switzerland): Benteli Verlag. 1996.

[12] Phillips, D. C..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The many faces of constructivism[J].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5, 24(7):5-12.

[13] David H. Jonassen.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s for Well-Structured and Ill-Structured Problem-Solving Learning Outcome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7,45(1)65-94.

[14] 何彤宇,蔡立媛.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对以建构主义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反思[J].教育探索, 2008, (9): 57-58.

Analysis of the Epistem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 von Glasersfel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s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TAN Jing-de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410205,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E. von Glasersfel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s basic perspectives about knowledge and learning, we analyze and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stemology of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viewpoints.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at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is neither subjectivism nor objectivism, it’s an epistemology existing between subjectivism and objectivism, and its epistemology is a kind of epigenes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istemology of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have a strong color of subjective idealism and relativism. The influences of hi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to Instructional Design (abbr. ID) lie in the ID’s theoretical basis and its procedure model.

Keywords: radical constructivism theory; characteristics of epistemology; instructional design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非常丰富,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目前,该理论备受教育界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以学为中心”的新课程改革,但是,它却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其原因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理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我国正处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于实施“以学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革新传统教学观念,促进主动、开放、有效的教学方面。但是,我们在热衷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解析,探讨这一理论的缺陷以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形成

在近代,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者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Y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从哲学角度看,康德则进一步拓展了建构主义思想,他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

然而,最早提出建构主义的则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这种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认知个体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个体就是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布鲁纳、奥苏贝尔以及维特罗克等人在认知结构的与认知加工的过程及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与此同时,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LevS.Yygots-kian)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对建构主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维果茨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以及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把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成为自觉的、系统的知识,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这些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目前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建构主义目前还没有形成稳定、清晰的体系,然而,尽管建构主义不同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提出问题的角度和使用的术语有所不同,但它们的观点也存在一些共同的成分,这些流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共同的观点:第一,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第三,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从以上理论可以看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其核心可以概括为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教学观。以下将从这三个角度阐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客观反映和准确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借助于符号系统对客观现实作出的一种“解释”、“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和标准答案。知识不是一劳永逸、静止不变的,知识有其发展性、演化性;知识不能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规律或法则,知识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而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每个人的知识是自己主动建构的,故知识不能提供对任何活动或解决问题都适用的方法,在具体问题解决中,知识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而是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我们借助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和概念还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和把握,因为每一个学习者的认识理解只能够由他自己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并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探究和掌握真理。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引发的学习者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人、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理解;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学是离不开一定的情境,知识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川”。只有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学会运用知识。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

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尽可能激励和支持“意义建构”的过程;教学活动要创设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多维度的教学活动可建立多元的联系,使学习者有足够的自我建构知识的空间,使学习者建构知识,并积累生活经验;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态度和兴趣出发,精密的设计能够给学生提供经验的教学情境。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局限性

尽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赋予了知识、学习和教育以新的内涵,但是,建构主义理论的现状是,宣传、倡导的多,具体实施的少,国内外皆然。为什么一种前景看好且初期实验已取得成功的教育模式却得不到有效实施呢在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存在的局限性以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身的缺陷

1.知识的相对真理性

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客观世界是不能被人真实地反映的,人所认识的世界图像是按照人的已有的认知图式,有目的地建构的,每一个主体只能认识自己所建构的经验世界,至于外部世界到底是怎样的,他人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根本无从知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图式,或不同的旧有经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建构方式与结果。没有一个世界比另一个世界更加真实,不存在唯一的真实或任何客观的实在。从哲学上看,这种观点与主观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相同,而与科学精神是相悖的,也是与当代科学教育的目标相悖的。

2.如何评价知识的建构

评价意味着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他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1z]。如果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述,具有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法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那么是否还需要提出最适宜的目标?事实上,有谁能比建构者更好地评价知识的建构呢?这种评价标准的模糊甚至丧失,可能导致学生最终无法建构出清晰的意义,教学也只能流于形式。

3.何谓“意义建构”当中的意义

建构主义将学习的实质理解为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为了促进这种“意义建构”。但这里的“意义”指什么,是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观理解,还是指事物内在规律的客观体现。如果是前者,不同的学生会对同样的学习内容产生种种不同的意义建构,那么这种意义建构有没有发展限度,如果有限度,这种限度应该如何把握?建构主义主张合作式学习,认为相互的讨论、协作有助于更全面、更丰富地理解知识,学生到底是为了“共识”还是为了“独一无二的理解”来进行意义建构呢如果建构主义对“意义”的理解是后者,那么这与传统的反映论有何区别呢?我们又如何解释“意义”的内涵,对此作出明确的、令人信服的界定呢?

4.是否任何知识都需要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一再强调知识只能基于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而成,否认传统课堂中的“传递一接受”式教学,但是否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意义建构获得呢?对一种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是否还需要让学生建构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呢?如果事事、处处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建构,那么,如何保证教学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呢?其实,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以间接经验的学习为主,具体经验的学习只是一种辅助或补充,如果过于强调其中的一端,就会失之偏颇,而传统教学和建构主义教学可能正是处于这个平衡的两端。

此外,建构主义认为:既然科学是科学家共同体共同建构的理论体系,所以学生的科学知识也必然是与教师谈判的结果。科学探索是前沿的东西,反映了最新的科学知识产生的曲折过程,但这些曲折不是必须要在今天的一个基础教育学科的课程里反映出。来自于教学实践的研究也表明了目前的大部分高中生还不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相对真理的性质而且,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没有达到认识真理的相对性水平的时候,过分超前的科学教育是否会导致违背科学性的不求甚解、人云亦云的不良思维习惯呢?因此,建构主义的错误正是在于把科学新理论的产生过程与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性质相混淆。

5.在具体情景中建构的“意义”如何进行有效的迁移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情境性,认为只有把学习者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并尽可能在实际任务中获取经验和建构知识,才能使学习者掌握并学会运用知识,抽象的教学内容不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建构。这虽然有助于克服教育的空泛和脱离实际,但建构主义过分强调教学的具体与真实,而忽略了教学中抽象与概括的重要功能。实际上,教育者和认知科学家们普遍认为,个体在某一情境下获得独立于这一情境的知识技能,通过学习迁移,他就能在其他任何情境下应用这些知识技能。与情境紧密相连的知识是刻板的,不利于知识的迁移,而且教学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具体。

(二)该理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

既然建构主义的模式前景看好,且初期的实验已获得成功,为什么它未能得到完全的实施呢这除建构主义理论本身还存在不足之外,传统的教学习惯的稳固、建构主义理论在操作当中的困难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1.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重心,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强调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截然不同的,势必会在观念和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产生冲突和隔阂。一方面许多教育机构都提倡建构主义理论,另一方面许多教师依然以传统的方式授课。在许多教育机构,建构主义理论仅仅是停留在谈论的层面上,而在实际中根本还没有进人到具体的实施阶段。

对大多数教师而言,这种角色转换绝非易事,大多数教师过去耳濡目染的是传统的客观主义教育模式,新的建构主义教育模式对他们而言是相当陌生和缺乏直观经验的。受到习惯思维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一个权威者或传递者的角色。对学生而言,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建构者,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传统观念中,许多学生已经习惯了坐在课堂上被动地听教师讲课,期待着教师将咀嚼好的知识呈现给他们,他们只需理解或记笔记即可,现在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者,让他们履行一种全新的角色,对学习负有更多的责任和控制权,这使许多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此外,建构主义学习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缺乏唯一标准性,这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上不确定感的增强。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程

建构主义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理论体系。当前的教育大概有六种建构主义模式,分别是:社会建构主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控制论系统观以及对待中介行为的社会文化观点。从整体来说,建构主义这些复杂的流派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共通性的理论主张的。

一、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和知识观

知识观是指关于知识的本质、起源、种类、范围、获得等问题的观点的总和。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我们认识的对象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在知识的性质上,它否认客观真理或科学知识的永恒性,不承认语言符号与客观世界具有对等性。建构主义者认为,对认识的对象的认识处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之中,因此,建构主义在“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这个问题上认为个体对事物的认识是以自己关于世界独特的经验及信念为背景,来积极主动地与环境互相作用,从而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由于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经验背景,所以他们对同一事物可能获得不同的意义理解。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知识获得与智力发展相统一,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实践问题为核心的,不断迈向未知领域的活动,它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而是使学生在真实的或者是特定设置的情境之下能够综合地应用知识、能力去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师生双方就某一问题,创设一定的环境,让学生主动的探究和尝试,谋求其创造潜能的挖掘和个性的张扬,使教学更贴近周围的现实世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处于课堂的中心地位。在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环境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合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转变。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要求学生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材料,充分发挥主体性对学习的自我管理。

三、建构主义课程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课程内容的根据和课程评价的标准,在课程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是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转化,对教育的功能和性质的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取向的课程目标。影响比较大的几种课程目标取向分别是:行为目标、展开性目的和表现性目标。

与传统课程目标相比,建构主义课程更为关注的是学生运用第一手资料,通过探究得出结论的能力,也允许课程结果的多样性、差异性。

可见,建构主义课程目标取向是展开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结合。建构主义

课程目标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是指导性目标,是方向性目标,是说明性目标。建构主义课程目标的灵活性为课程留下了充足的发展空间,越来越激发师生的创造愿望,也激发课程的活力。

四、建构主义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课程实施就是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在课堂情境中将经验不断内化、外化、重组的过程。

建构主义反对把学生看作是改造的对象,而看成自我更新、自我改造的主体,因此建构主义认为师生之间应是不同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下工作,通过互动,对需要掌握的知识共同进行建构。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反对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建构主义理论又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教师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协助关系,这种新型关系使教师从一个唱独角戏的角色过渡到为学生做配角的的角色,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

建构主义课程评价的特点

(1)评价尺度的民主性。建构主义认为课程是一个自然展开的过程,课程的建构者有权进行自我评价。如实用性范式的课程评价模式就将评价视为整个教育过程的有机成分,认为评价的意义更主要是通过判断课程的过程和实践,使参与者得到提升。因此,“实用性范式的评价要求参与者成为他们自己行动的审判者。实用性范式的评价模式以关注性评价、感应性评价及教育鉴赏取向等为代表。”①。也就是说,评价尺度具有民主性,让课程参与建构者能进行自主评价。

(2)评价过程的同步性。根据活动开展的时间差异,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主要针对起点而言,旨在摸清起始状态与准备情况;形成性评价主要针对过程而言,是对活动开展情况的跟踪式评价,以随时能得到信息反馈;总结性评价主要针对结果而言,是对活动结果的定论式评价,以对活动的性质、成败作出最终评定。这种评价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起点,综合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态度、互动程度、进步幅度等各方面的信息来进行综合评价,而不是以最终是否符合标准答案来评价。

(3)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建构主义的课程评价注重对学生整体素质的考察,而学生的情意、技能、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内隐性,难以精确量化,因此建构主义的课程评价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弥补单一考试的不足之处,以全面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综合素质。结束语

建构主义对知识和学习作了有别于传统的解释,为现代课程理论增加了一种新的选择。建构主义的最大贡献也许就在于它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强调,对学生生活经验、情感因素的重视。建构主义将教师的作用定义为引导和助手而不是知识的来源和渠道,从而赋予了学习者中心作用和教学过程设计者的地位。建构主义继承了进步主义运动中的一些革命性因素,又不同于进步主义运动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观念,将课程定义为在情境中通过主体间的互动持续改变的经验结构。

参考文献:

[1]张建伟,陈琦.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及基本理念.课程・教材・教法[J],2006(6)

[3]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成的建构性课程文化观[J].教育研究,2001(6).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观 飞行学员大学英语 主体作用 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建构主义教学观是对传统教学观或客观主义教学观的批判和发展。在教育心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传统教学观一直起主导作用。直到60年代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和发展理论和维果茨基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广泛传播,在教育心理学界和教学领域引起重视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传统教学观的局限,认识到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此期间,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和奥苏伯尔的意义学习等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动地根据原先认识结构主义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的事物的意义。学习是学习者在当前的或原有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思想的积极主动的过程。这就是说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学习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不仅是新知识经验的获得也是对既有知识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建构主义认为如果让学习者积极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这种方式建立的新结构不仅不易退化而且还能给学生以主动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的区别

建构主义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区别已涉及教育理论的很多层面。

(一)教学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学习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建构活动。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得到充分的肯定,每一项新的学习活动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直接有关,是动态的。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而传统教学观是以“教”为主,是“客观主义”、“决定论”和“教师灌输式”。教育是通过教师对客观世界进行再现和描述。学生的学习不受个人头脑中原有认知图式的影响,仅取决于教师及教育环境的控制影响。考试的结果被看成是学生的知识评价体系的全部。

(二)学习过程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他要在主动改造和重组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新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他人代替。而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对各种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复述和简单应用。

(三)学习者观以及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突出了意义建构中学习的主体性。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促进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指导者、帮助者,而非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者,由此形成了全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即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三、建构主义教学观对飞行学员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第一,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师应承认学生在学习外语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以“学”的主动权。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飞行学员大学外语教学所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主的原则,把教师认真备课,讲课内容丰富,有条理作为抓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我们应该认识到飞行学员在“学”的过程中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飞行学员“学”的能力。外语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飞行学员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为了使飞行学员真正成为建构外语新知识的主体,教师要树立建构主义教学观,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飞行学员多想、多说、多做,使外语学习变为一项轻松有趣、人人都想参与的活动。

第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建构受时间、空间和环境的影响,知识离开了时间、空间和环境就失去了真实性,对于学习者来说也失去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要为飞行学员提供一个真实的有案例基础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意义学习是以经历情景的形式为标志的,因而案例形式教学要比抽象的规则教学好得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的情境

第三,建构主义强调“协作”与“会话”,就是要学生(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协商,用语言和文字的表达,进行会话交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教师应支持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和学习者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

由此,课堂应被视为一个话语群体,教师要多提开放式的问题,给飞行学员提供修正机会,而不是去“填空”;教师起的是示范作用,以便修正飞行学员的话语输出,这种对话教学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给飞行学员自己创造知识的机会,让飞行学员有机会揭示问题并寻求解释问题的途径,培养飞行学员的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与人合作的方式。总之,在飞行学员大学外语教学中,教学方法应将灌输与引导、知识与技能、模拟与真实相结合,把“学听、说、读、写”与“在听、说、读、写中学”,“学交际”与“在交际中学”相结合。

(作者单位: 空军航空大学外语教研室)

参考文献:

[1]Piager, J.& Inhelder,B.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 . New York: Basic Books,1969.

[2]L.S.Vygotsky, Mind in Socie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环境;网络信息;创新

近几年的教育改革探索中,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理论逐渐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建构主义从哲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阐述学习的过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对许多学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行为,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和发展,强调认识主体的主体性。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学”已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大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知识经济为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单独的书本知识以及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育理论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更加适合于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关于建构主义的认识

建构主义,也称建构——阐释主义,是一种哲学观,它是对客观主义的批判,它有特定的本体论、认识论、人

论和方法论。建构主义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20世纪皮亚杰、杜威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应用于学习和课堂教学,为建构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般表现为认知的建构主义、社会的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对教学影响较大的是认知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并产生了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观,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先导者,认知的建构主义代表者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是基于原来知识基础上的重新构件与升华。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差别,具体表现在: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者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张理解知识建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师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建构主义者认为由于对事物的意义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通过合作学习,使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但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的作用由传统的传递知识的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创建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应考虑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2.协作。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协作对于学生收集资料,对问题的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意义的最终建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交流、辩论,共同完成的一定任务,从而对问题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协作与沟通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学生、专家。

3.交流。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在学习的协作过程中,学生间对同一问题都有自己的不同体验和理解,他们之间协商、相互交流,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学习者的思维成果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可以说,交流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4.意义建构。意义建构社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的意义就是指事物或问题件所构成的内在规律间的联系。

二、建构主义在职业技术教学中的融合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适应于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

职业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社会实践性。要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基础上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践基础上的,它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反映,它的知识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地升华“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知识的累积是必要的,但这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或知识的量变,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或质变。”职业技术教育所具有的这种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目标的特点,恰恰符合了建构主义知识观。

(二)职业技术教育工程性适合于建构主义的情景性理论的建构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和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而获得的。“它主要强调个人建构知识是在社会文化的环境之下建构的,因此所建构的知识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它强调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在真实性任务中解决的问题,带有责任感;同时,由于任务本身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和样性,具有挑战性,因此,容易激发起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情境性的学习呈现了知识的复杂背景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职业技术较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许多知识需要在实践和技术操作中加以巩固和深化,如市场营销、装饰设计、机械制图、等一系列专业中的课程都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些知识的获得如果只依赖于课堂的教学环境,必然要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因此,建立适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十分必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现场勘测等手段获得相应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使他们能够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在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中,激励学习者自我反思,完善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进而不断汲取各方面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他们对相关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三)信息网络技术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的平台,使之成为可能

建构主义的教学和学习理论,自产生至现在,已有100年的历史,但建构主义的影响在上半世纪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其教学和学习理论也颇受人们的争议,其中的焦点问题就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实施问题。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信息网络的出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的关注。

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教育也带来新的变革,为建构主义的实施提供了有利平台,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为网络信息时代的知识的自主构建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可以说,建构主义和网络信息技术二者之间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关系,这种关系为自主学习或创新学习提供了可能。

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所呈现的特点与优势可以满足建构主义的情境、协作、会话以及认知多样化的要求,为建构主义的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发展提供了可能。网络信息技术为学习的提供了丰富资源,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充分的扩展,学生的学习正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探索和研究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优势,满足了建构主义的诸多要求,它是其他媒体或教学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点为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效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习不是被动的,不是在外界环境支配下通过练习、强化所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而获得知识,形成知结构的过程。学习者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运用认知技能控制他的认知理性”。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网络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充分地了它的技术作用,即效能工具作用、信息工具作用、情景工具作用、交流工具作用。“在促进学习者发展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充分发挥各种学习工具作用的同时,尤其重视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知识建构和智能伙伴的作用,以促进学习者的告诫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建构主义对职业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

根据目前职业技术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的现状,寻求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及培养方式迫在眉睫。21世纪是一个信息产业化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具有沟通、协作能力,对知识的终身构建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客观主义教学模式。

(一)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促进了学生自主创新式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能够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有所认识,能够自觉地安排学习计划并能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内容,对材料信息具有敏锐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

(二)培养学生对问题独立分析和解决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知识去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三)确立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的探索中,通过接触社会实际,锻炼自身能力,在相互交流的中,学会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分享成果,学会理解和宽容,并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

(四)建构主义模式所建立的新型师生观,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更为复杂,不但要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承担学生的工程技术指导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接触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五)建构主义提倡的近于真实得教学“情境”创建,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使校企联合办学和实习基地建设的实现成为可能。实习和实训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只有不断地参加实践才能够学以致用,发现能力的不足;而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和实训,不仅带来新的劳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论观点,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相关期刊更多

建筑结构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结构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建筑钢结构进展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