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营信息化管理

经营信息化管理

经营信息化管理

经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0-0193-1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在经营管理中表现的问题是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点多面广疏于管理、信息滞后不易管理、标准不一难于管理”等情况。如何实现科学规范的对我国农村进行经营管理,并实现为民办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健全民主监督机制的过程。

1 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1 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效果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的信息化设施落后,使得其信息的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的信息化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速度,归结其原因是在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大部分地区没有根据农村信息化建设和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只是盲目的跟风,没有把握好信息网络建设的概念和技术,导致在网络建设上投入巨大,而收效甚微。

1.2 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差和成本高

当前我国农户需要的信息是从广播、电视、集市和邻里传播而来,但是这方面的信息是有限的。而农民需要的信息需求是多方面的,但是为农户提供信息服务缺乏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其主要是信息化法规不健全、信息服务管理不规范导致的。同时使得农民在获取信息时成本高,主要是农民在收入上是有限的,如果在有限的收入中投入电脑和每月的宽带费用,无形中会增加农民的经济压力,而农民对信息的需求不是每天都需求的,而是间断性的,算下来,这样的成本是巨大的。

2 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探索措施

2.1 加强领导和统筹规划

在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中央也明确确立了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指示精神,并且部署“十五”期间建设系统信息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农业信息主管部门与农经部门就要做的切实加强领导和协调工作,将农经管理信息化列入我国整个农业信息化建设之中,并做好统筹规划工作,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表彰在信息化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行为。以此让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方法实现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的管理经验。

2.2 加强农村经营管理的财务信息规范化

当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主要是收集报表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把各项财务数据须经层层汇总,然后进行上报,而对于生产经营的即时信息是无法通过有效途径迅速反馈到上层管理部门的,导致信息披露迟缓,达不到适时管理的需求。管理决策层应该做好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做好账务处理的电算化、领导监管的网络化、财务公开的自动化、农经统计的无纸化、出纳报账的实时化、监督查询的远程化。这样才能方便各项农村经营管理的指标的统计汇总,并且对管理决策层能够提供有效、完整的信息。

2.3 加大农村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宣传力度

大力宣传信息化对促进我市社会发展、提升我市整体质量和扩大经济总量的重大作用。因此应不断的提高对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充分利用地方的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政务网络等等方面的新闻媒体,来设立专栏、专题节目,以此介绍国内外信息化发展趋势,宣传信息化知识,开展信息化普及教育,报道信息化工作,更好地为“三农”服务。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应该把信息化建设放在事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中,并且以实例宣传农经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和实际效果,形成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竭动力。

2.4 健全农村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是指借助于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去整合农村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并且能够及时准确的为农民提供决策数据信息,以便对外界的变化及时准确的做出反应,其本质是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水平。以市农业局经管科和信息中心组成的管理体系,负责系统的业务指导和网络安全,结合农经信息的特点,抓紧制定、完善有关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并且按管理要求生成各项管理指标,对农村集体经济进行实时管理。

2.5 做好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建设

信息化建设需要一些硬件设施的投入,这就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极创造条件,进行多渠道的筹集资金。购置数据库的软件、防病毒的系统、服务器、路由器、磁带机、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等等设备,并做好软件的开发和完善是个渐进的过程,以此做好软硬件设施的配置。更好的为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服务。

2.6 加强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训

人才是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最重要资源,是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就需要充分发挥好农村经营管理体系的机构和队伍建设。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引进有能力的教师进行教学。并做好每期的培训工作,对考核合格者才安排上岗,不合格者进行继续培训,直到合格为止,三次不合格者,坚决予以辞退。其次是向社会广招贤人,以此来扩大人才的吸纳面。

总而言之,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新兴的、前所未有的、开拓者的事业,是能够加快我国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整体收入的迫切要求。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应该面对社会形式的严重压力,不断改变现状,并做好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才能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不断向前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燕京.农村财务会计[J].农村经营管理,2003,(10).

[2] 刘兴邦.加强农村经营管理促进农业稳步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1994,(07).

经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2篇

(一)对农村信息化人才进行培训

在新时期中,人才是推动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也是如此。要想使农村信息化现状得到真正的改善,首先就要进行人才的培养。在这项工作中,相关部门要做好人才培养计划,聘请有良好工作技能的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对于每期的培训工作都要认真对待,学习人员要经过严格考核,考试合格以后才可以上岗工作,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人员要接受继续培训,直至通过考核,对于三次考试都不及格的人员直接给予辞退。此外,要将眼光放宽,在社会中进行人才的招聘,使有能力者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扩充人才队伍。

(二)加强对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宣传

在农村,很多人对于进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目的与作用并不明确,所以要加强信息宣传,使更多人认识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进行宣传时,要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特别是广播、电视、网络、书刊、杂志等,主要介绍世界各地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建设知识,及时报道信息化建设工作[2]。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将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当地经济建设放在同一位置,在宣传中要加入成功的实例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增强人们的信心,使人们看到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三)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

信息化管理实际上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软件对农村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以及管理进行整合,并将最新的、最准确的数据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民,使其能够及时做出相应的反应,以此来提升农村经营管理水平。市农业局要起到带头作用,经营管理科要与信息中心联合进行管理,主要进行全面业务指导,保证网络安全使用,再根据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及时制定与工作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根据管理要求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指标,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及时的跟踪与管理。

(四)将国家政策落到实处

在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要遵守科教兴国的原则,用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新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主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部门要与有关部门进行合作,将国家的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实现统筹兼顾,增强资源的使用率与配置率,对于在信息化建设中工作突出的人员或单位要进行表扬,使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得到有效发展。

(五)实现农村财务信息规范化

现阶段,我国农村在财务信息管理上主要依靠收集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再将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最后再将财务信息进行上报,而在这样的财务信息中经常对生产经营上的最新信息也无法显示,经常出现信息滞后的情况,使财务信息得不到及时管理。针对这种情况,管理部门要将财务管理作用工作核心,在账务处理上实现电算化,在监督管理上实现网络化,在财务状况上实现自动公开化,在农经统计上实现无纸化,在财务报账上实现实时化,在监管查询上实现远程化。只有这样的规范才能对农村财务上的各项指标进行汇总,并为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

(六)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硬件管理

要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首先就要加强硬件管理,在这项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投入大量的资金,相关工作部门要制造各种条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资金的筹集,为农村信息化建设购买各种数据库软件、防止病毒入侵的应用系统、计算机、路由器等设备[3]。以此同时,也要加强对软件的开发,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最好软硬件都能得到合理配置的目标,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结论

经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信息管理;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91-01

一、企业信息管理发展前景

1 、网络的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网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大力应用,使得企业的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是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改变,企业运用信息管理的内容非常丰富,关系到企业管理过程、管理办法、管理区域、企业组织等,详细地讲有:(1)企业的组织变化,由原来的等级制改变为网络化管理构造;(2)信息管理倾向于开放式管理;(3)企业的运行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一级接一级的活动方式转变为科学的共同开展模式。

2、 信息技术呈智能化发展

企业全面应用信息化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当中各项操作的智能化成为最近的发展目标,智能化管理在刚开始时主要应用于代替传统体力劳动,进而发展到能够代替简单的脑力劳动,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能够控制较为复杂的脑力劳动。伴随信息化管理的逐步深入,智能化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它所支持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试图应用智能化进行企业的高级管理活动,如重大决策、企业管理等,最大程度利用信息技术。科技发展到21世纪,智能信息化的管理将更加先进,主要以实现自主性、自行适应性、自行组织性为主要发展目标,打造更加多样化的企业信息管理模式,能对企业高层的决策起到支持作用。从另一方面讲,刚刚露出苗头的敏捷制造和虚拟组织也应用了这一重要思想,在以后的发展中,将有力支持这一观点。

3、 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

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在深入理解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认识价值流。企业的高级领导层对价值流有效监管,从而使得信息流和物流的操作方式向着企业的最终目标发展,这种发展使企业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企业在以前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收益,发展到追求投资价值的有效增长,实现最多财富的拥有,从而使得企业的近期收益和企业的长远目标取得一致,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保证了企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进而使得企业的价值观更具科学性,不但包括全方位的信息观,也包括较小范围的信息观。企业的发展必须要获得适时的信息,这一观念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在价值的影响下,企业可以得到全部的、合作的、连续发展的能力,这种现象正是各个企业盼望达到的最佳境界。

4、 信息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人们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伴随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和迅猛发展,多种多样的信息对企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不仅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远大目标、工作方式以及企业中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而且在企业的其它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逐渐从原来的生产规划、原料采购、财务、人员管理发展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现在已经拓展到企业之间、客户和企业之间的各种业务往来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出许多新的应用技术,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完美结合,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发生了改革。目前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涉及到信息技术方面,这种现象预示着在将来的社会中,信息技术必将渗透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

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最近几年,随着电脑应用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经渗透到企业管理当中的每个步骤。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组织形式、使企业的构造简单,企业是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至于信息化对于经济活动的影响,也要通过企业的经营管理显现出来。

1.由于信息技术的涉入,企业部门的业务往来和企业的内部构造都有所改善,因为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使得企业当中中间管理人员极大地减少,因此企业的全部责任和管理都落在了高层管理人员身上,所以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

2.从生产产品方面分析,由于信息技术的介入,从而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拓展了市场,扩大了生产规模,利用机器人等先进自动化生产技术,从而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使得生产速度有效加快,与此同时也节约了生产资金,为多样化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

3.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迅速感觉到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本身的经营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发展目标必须要和经营环境相适应,这种现象在企业的发展中非常重要。经营环境改变,企业的生产目标和产品也要马上发生改变,信息技术利用自身拥有众多信息的优势,能够帮助企业迅速转变生产观念,从而达到不走弯路的目的。

4.信息技术对企业的远大发展目标也有一定的影响。管理者能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运用到生产活动的每个步骤和远大目标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5.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决策也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在多个企业当中,把电脑和现代通讯技术综合运用从而打造成为意思决策。

6.信息技术使个人之间、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迅速与方便。最近几年,很多企业运用电脑整理、保存、集中企业的有效信息,这种方式就是企业对于信息的综合运用。由于多种多样的通讯手段不断涌现,从而保证了个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方便快捷,尤其是信息通讯技术的出现,使人们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位于不同地区的人们也能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换,更加调动了人们对于信息交流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经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经营管理 模式分析

一、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的含义

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面向供应链,以市场的观点对整个商务活动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的整体结构,以及从组织上提供的为保证信息化系统正常运行和发生意外时能保护系统、恢复系统的法律、标准、规章、制度、机构、人员和信息系统等结构体系,它能对系统的运行进行跟踪监测、反馈控制、预测和决策。通过企业信息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设计,使企业信息化项目能够被客户接受,并为企业的持续经营创造条件,同时保证信息化项目的良性运营。

二、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1.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的确定,一般要明确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和条件不同,一般有以下五种建设模式。

(1)企业——行业互动模式

企业——行业互动模式是指某个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该企业所在的行业信息化之间存在互相约束和促进的很强的互动关系,并由这种互动关系形成的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它最先是一个或多个企业带动,然后是推动行业的信息化,最后是行业信息化又引导大规模的企业信息化。

(2)挑战——反应模式

挑战——反应模式是根据美国桑塔费研究所创造的概念而命名的,企业面对现实或未来的挑战而采取积极措施,在企业选择各种对策措施中,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各种对策的关键方案。WWw.133229.CoM企业面对未来的挑战,未雨绸缪,将企业自身作为挑战对象,积极投资进行信息化建设。这种模式适合于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信息化建设。

(3)雁行模式

雁行模式是指由于企业信息化时间和起点不同,造成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距,进而使得企业信息化水平犹如大雁飞行形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信息化项目成功率不高,使得信息化项目比一般的项目风险更大,这就导致大多数企业都愿意“跟跑”,不愿意“领跑”,具体表现为在同行业竞争对手或合作伙伴之间实施信息化建设后,吸取经验和教训,再建设自己的信息化项目。雁行模式可以分为企业间的雁行模式、企业内的雁行模式、行业间雁行模式和地区内雁行模式四种。对于企业间雁行模式,先行信息化的企业为后进企业提供经验和样板。在实际实施信息化建设中,通常采取信息化示范工程来使用这种企业间雁行模式。

(4)地区互动模式

由于企业所在地区或地区政府推动而主动提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种良好环境,或者由于企业所在的某个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内企业间相互影响,或者区域内信息传播成本低而促进企业间相互交流和影响,这种由于地区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信息化建设而形成的信息化建设模式称为地区互动模式。

(5)中小企业——大型企业互动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中小企业在大型企业的信息化浪潮带动下,可以充分利用大型企业信息化提供的经验和发展环境,进行自身的信息化建设,然后再为大型企业提供信息,由于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基础条件好,所以信息化的成功一般来说能率先实现,这样大型企业会将自己的某些经验辐射给与自己有业务来往的其他中小企业,从而带动自身产业链的增值。

2.电子商务的企业组织形态分析

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步骤是在公司组织结构上进行科学设计,以适应信息化的要求,从组织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组织形式演进的过程是由实体企业到虚拟企业再到企业电子商务,最后发展到电子商务企业。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最终将使企业成为电子商务企业。

(1)虚拟企业

一个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公司组成的临时性网络,这些独立的公司包括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对手,他们通过信息技术组成一个整体,共享技术、共担成本并可以进入彼此的市场。虚拟组织没有办公中心,也没有组织章程;没有等级制度,也没有垂直体系。

(2)企业电子商务

企业电子商务就是指传统企业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三大技术平台来配置资源,进行生产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电子商务组织是网络型的组织结构,打破传统理念与地理、产品范围,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经营,进入全球化的网络经济领域。

(3)电子商务企业

在企业实现商务电子化的同时,商务主体直接交易便捷性得到了空前提高,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电子化交易手段大大扩展了交易主体的选择空间并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交易主体之间“多对多"的交易关系推动“全球网络化供应链”的形成。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是组成全球网络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标是通过提供交易信息和交易平台公共服务,提高交易主体之间的交易效率。

3.电子商务的企业资源管理分析

企业电子商务活动需要对企业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管理,以保证企业电子商务系统发挥最大的功效。企业电子商务资源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信息资源、无形资产以及客户关系资源。

(1)企业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在企业电子商务运作中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利用和保持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其直接目标就是保证人本管理思想在企业得以实现,终极目标就是实现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

(2)网络财务管理

网络财务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整合实现企业电子商务为目标,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业务协同,支持电子商务,能够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及其各种功能的、全新的财务管理系统。通过mrpii或erp将企业业务和财务、物流和资金流、信息流集成起来,也可以开发或引进网络财务软件得以实现网络财务管理。

(3)电子化采购管理

电子化采购是通过互联网络,借助计算机管理企业的采购活动。在网络上公布所需产品或服务的内容,给供应商选择;采购企业通过电子目录了解供应商的产品信息;通过比较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通过电子化手段下订单及后续的采购管理工作。

(4)电子商务的服务管理

电子商务的机遇需要靠优质的服务去把握,客户的选择标准将会集中于服务,电子化交易呼唤人性化服务,服务是维护客户忠诚的基本条件,服务是增强员工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这样就要求服务为客户着想,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设计独特的网站,努力成为一流的客户服务提供者。

三、企业环境的经营管理模式分析

在进行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化经营管理模式分析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企业信息化建设采取哪种模式?

2.客户搜寻商品和服务信息的渠道与方式有哪些?商品展示采取什么方式?客户与企业的信息交流采取什么方式?

3.商务咨询洽谈的方式与途径是什么?交易订单签约方式是电子化的还是纸质的?

4.交易的货款支付采取何种方式,具有什么特点?商品的物流配送采取哪种方式,具有什么特点?企业提供什么样的电子化服务方式?

5.企业信息化组织采用何种形式,具有什么特点?

6.企业的业务流程具有什么特点,是否适应电子商务的信息化要求?

7.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服务管理等专业管理是否采用电子化的手段,有什么特点?

8.企业信息化管理具有哪些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来保证信息化活动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司林胜 周 宏:电子商务案例分析.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08

[2]杨学山: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08

经营信息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服务;转型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银行信息管理的警示

仍在不断蔓延深化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危机的根源、传染机制和途径也从一个侧面对银行的信息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有关警示令人深思。

1.信息严重失真是促发危机的重要诱因

欧美现行的金融评级制度和会计制度掩盖了过度信贷的危险性,评级和审计结果大量失真并没有引起政府的重视。许多高风险结构产品被评为aaa级或aa级资产,大行其道,误导了市场。金融机构失真的资产负债表在市场繁荣时期放大了繁荣,在危机时期加剧了危机。

2.过分依赖计算机和模型使金融创新潜藏着高风险

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被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机构再利用计算机模型等“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变身成新的金融产品予以出售。产品创新搞得异常复杂,基础资产被不断证券化,最后连经营者都找不到风险在哪里了。

3.信息滥用是形成错误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础

过去十多年里,美联储总是通过放开货币闸门来遏止经济衰退,使美国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繁荣,但“反周期”的理论和政策实践达到了脱离实际的程度,本应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反被错用,形成所谓完全熨平经济周期的幻想。由于没有周期性的调整和消化,该暴露的问题没有暴露,许多矛盾最终集中爆发。

二、国内商业银行信息管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国内银行主要从事传统金融业务,与欧美银行不在一个发展层次上,但更应该增强忧患意识。风险与信息如同相互制约的孪生兄弟。越是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越需要加强信息管理。

1.需要进一步数据集中模式下的信息应用能力

核心账务数据的集中和数据仓库、数据集市的建设给银行带来的海量信息。但是,去芜存菁,为经营管理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非结构化数据还处于零散、孤立的状态,未能与长期积累的结构化数据实现有效整合,其中蕴含的逻辑知识和专业智慧没有得到提炼和深化,形成信息资源的隐形损失和巨大浪费。

2.需要尽快改变粗放的信息服务方式

用户信息需求基本上还是只在表面上得到满足,数据挖掘多还停留在简单多维分析和一般的分析预测的粗糙层次上。往往更多地注重信息的数量和范围,越来越宽泛的数据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加以关联集成,对信息内容的开发却远远落后。信息质量更多偏重于可靠性而忽略了信息自身实用价值的保护、丰富和拓展,甚至于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信息过载,令用户感到无所适从,真正想知道的信息却苦于难以得到。

3.需要按照专业专注的原则对信息流进行规范管理

从数据规划、数据标准、系统开发、日常运维到与用户服务,大多还没有做到始终围绕业务发展需要设计、引导和管理信息流。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交付使用还处于直线运转状态,相应形成单点控制、纵向分散应用的格局容易引发很多人为的结构性差异,上下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严重。各类信息服务渠道还没有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技术色彩非常浓厚,主动推送的信息经常缺乏针对性,难以发挥出网络本身支持横向联系和交叉联想的优势。

三、建设专业化精细化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议

专业化、精细化强调的是内涵竞争力的提升。专业化就是要按照专业专注的原则,建立集约式的信息管理模式,提高差别化的服务能力;精细化就是细分用户、细分业务,充实丰富信息内容,在信息共享时充分考虑应用差异。

1.消除“信息资源孤岛”,实现应用层面的互联互通

不仅要打破系统林立造成的“数据孤岛”,更要破除因数据内容缺乏应用形成的“资源孤岛”。对网络作进一步“信息集成”,通过建立目录索引指南、应用智能搜索引擎、逐步搭建利用网格平台等多种方式,开发“系统的系统”,使系统的功能实现进一步“相乘”,而不是简单“相加”和“汇总”,用户由共享数据变为共享资源。

2.改进信息流管理方式,主动适应经营模式的变化

要适应组织扁平化和矩阵式管理架构的发展,使账务核算、管理会计的信息采集和系统设计内核全面转向以客户、用户为中心。根据前后台分离和中后台集约作业的新营运模式,进行数据管控,实现非线式的信息流转,加速横向信息的兼容和共享,发挥各级信息服务机构团队的快速响应作用,支持跨部门、跨条线、跨分行的无缝链接和模块化运作。

3.加强信息服务创新,统筹把握信息价值

越先进越容易被赶超,越先进越容易被攻击,这是缠绕信息化的两个怪圈,但也说明用坚持创新来从容应变的重要性。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用严格、规范、清晰的数据来支持分类分层业务的量化分析预测;同时要注重积累、提炼和运用文本信息中的关键要素,重点支持差别化的挖掘服务,使电脑和人脑真正结合起来,深入感知用户关切,做到用户信息简洁化,努力使数据、信息、知识和实践融为一体。

总之,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要与银行经营管理转型紧密结合,紧跟业务发展。一位科学家曾说过:当人们站在金字塔的不同侧面的底部时,他们之间相距很远,但当他们爬到塔的高处时,之间的距离就近多了。实现银行信息竞争力的提升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郝向荣王松李爱军:中国银行业金融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j].价值工程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