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谈话法和讨论法的区别

谈话法和讨论法的区别

谈话法和讨论法的区别

谈话法和讨论法的区别范文第1篇

[摘要]:手机报在 中国 正以燎原之势迅速扩散,面对超百的年增长率,移动运营、服务以及内容提供商们竞相进入,希望能迅速抢夺这一市场。研究选取了19名调查对象,结合前期观察进行了半结构式的深度访谈,试图通过定性方式,结合“议题融合”理论来对北京市居民的手机报使用进行初步解释。最终发现,手机报既为读者设定个人议程,也帮助人们摸索(test)及再造(reproduce)话题社区(topic community)的群体议程。不论是信息富有者(information rich),还是信息贫穷者(information poor)都通过它与话题社区进行着融合,不同的是,信息富有者以独特的“回归”形式返归群体,被动中依旧包含着积极的信息索取,而信息贫穷者则通过最低限度的信息输入与输出维持着群体交流。宏观上,融入群体包括三个步骤:塑造形象,测试话题受欢迎测度,确认及再造群体议程。手机报和 网络 的微观互动是对个体融入群体宏观三步骤的圆满和助推。虽然帮助个体融入群体,间接实现社会化这样的社会性功能在其他媒体中也能找到,但在手机报上被发现还是首次。

abstract: mobile news has been a market favor recently. mobile operators, services providers and content providers are all entering the market for easy share. in comparison with marketing enthusiasm, coolness of the academia is a little outdated. market reports include nothing but customers’ income and cpi while papers are talking about complaints on tech-inadequacy made years ago. mobile news catches their eyes only for it is commodity and servic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is side of coin is overrated while the other under. mobile news is more of a piece of text to be consumed meaningfully than a commodity for sale. to spotlight the whole research, this paper introduces “agenda-melding” theory, which derives from “agenda-setting” theory but inherits more sociological traditions. it believes that media use helps people meld their agendas with that of groups. then it comes up with several research questions, that is, what people get out of reading mobile news, which group they meld with through mobile news reading and what separate mobile news from other contemporary media and if there is any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after conducting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 total number of 19, the result and analysis part starts with peoples’ perception of mobile news. people like its concise and precise text and get accustomed to a habit of passive and asynchronous reading. in other words, people research on interested topic of mobile news and join public discussions so as to be part of topic community, which bring sense of togetherness. media functions as skin, helping individuals to sense the environment and holding them from dilapidation. however, this is the very first time we find that on mobile news.

key words: mobile news/mobile newspaper/mobile paper; agenda-melding; topic community; social interaction

一、手机报的定义、要素及 发展

据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上统计,目前手机报的付费用户已经超过四千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8%(china mobile,2008),它惊人的市场扩散已经吸引了业界和学界的双重关注。WWw.133229.Com在手机报带来巨大市场收益的同时,对它的研究却稍显单调。本文通过对现有手机报研究 文献 的进行初步分析发现,业界集中分析着手机报的市场扩散,而学界多从内容产业链,技术更新,盈利模式三个方面切入,无论是前者强调的用户对手机报的采用(adoption),还是后者站在传者(sender)角度进行考察,都只注意到手机报的商品(commodity)和服务(service)属性。与此同时,外文文献则局限于手机制式的不同,或因年代久远,并没有真正考察到中国手机报的近期使用情况。

也正因为如此,本文针对手机报的文本属性展开了研究,作为待消化吸收的文本(text),手机报兼具报纸信息全面和手机便携、可移动实时接收新闻的优势。读者对手机报内容的内化和消费、手机报在读者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手机报区别于其他媒体、让读者对它青睐有加的原因等都成为了本文本次研究的着力点。

中国大陆手机报始于2003年7月18日北京好易时空公司和中国妇女报联合推出的《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它采用包月订购的方式,每月费用20元(陆云红,2005),年费为240元,比纸版《中国妇女报》高出53元,这样的手机报纸当时是仅面对小众推出的,但时隔5年,手机报已在各运营商的年度财报中成为“广受瞩目”和“发展迅速”的业务:据中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有限公司2008年的中期报告显示,手机报付费用户超过4024万户(china mobile,2008)比07年同期增长了168%。在中国手机用户达6.01亿之际(china mobile,2008),除去数量庞大的体验用户群体,即以套餐的形式接收手机报的读者,如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和北京联通的“新势力”用户,尽管市场渗透率还不是所有手机业务中最高的,但手机报的读者数量也“已经超过了任何中国任意单一平面媒体的发行量”(王建宙,2007)。至此,手机报惊人的市场扩散和丰厚的行业利润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商界目光,与此同时,它也为学界关于手机是否成为“第五媒体”的讨论引进了新的内容 (成文胜,2005)。

本文认为:就媒介形态而言,手机报是用户以手机为终端,阅听由专门的新闻内容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的,可以由文本,图像,声音和网页多种形式呈现的手机信息。就服务而言,手机报是一种由专门的新闻内容机构与移动运营商联合向手机用户提供的资讯类移动增值服务。

二、从“议程设置”理论到“议题融合”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最早是由麦克姆斯(m. e. mccombs) 和 肖(d. l. shaw)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提出,它在选民对当前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发现了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因此他们认为:大众传播有着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人们对周围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尽管第一次的理论提出是以验证大众传播对受众“有强效果”而闻名,但之后的研究在逐渐加入时间,空间和人口统计学等变量后,发现媒体对受众的强效果不再那么“明显和直接。” 这是因为“议程设置”理论实际上没有延续之前的研究传统――将“个人 政治 态度形成与媒体、与社会互动”联系起来看,如群体归属(berelson, 1966)、二级传播中政治领袖的影响(katz and lazarsfeld, 1955 )等。麦克姆斯(mccombs)和肖(shaw)在1976年的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没有明确政治态度、不属于明显政治群体的个人”,它把原有的“二级传播“模型简化到只剩两极――媒体和个人(mcclurg, 2004)。这使得议程形成机制得以发挥作用、并表现显著,但它对“媒体如何影响归属于各群体中的社会人”这一问题的回答终究是不完整的。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1999年肖,麦克姆斯,韦佛还有海姆(b. f. hamm)一道发表了《个人,群体和议题融合:社会分歧论》(individuals, groups, and agenda melding: a theory of social dissonance)(shaw, 1999),这是继“议程设置”提出27年之后,又一次具有纪念意义的理论进化。

“议题融合”理论认为个人加入群体在某种意义上是通过加入群体议程来完成的。个体通过一定的“媒体”来和希望归属或已经归属的群体发生联系,这个“起连接作用的媒体”(medium of connection/communication)可以是人,更可以是一般的大众媒体。通过这一“媒体”,个体得以全面了解该群体的议程,在将个人议程与该群体议程最大化地一致后,完成对该群体的归属,进而实现宏观的社会整合。“议题融合”的6个阶段包括:渴望加入群体、对于群体议程的了解程度、需要引导、使用媒介、第一层议程设置和第二层议程设置。

这6个环节中,使用媒介是最为显性、最易于考察、也最引人注目的环节。作为研究美国新闻史的专家,肖(d. l. shaw) 针对这一环节提出:媒介发展史上,不同的媒介使用对应的是与不同的群体的“融合”(shaw, 2006)――他的观点亦得到了其他文献的佐证――在报业时代,人们的地域观念明显,对当地或全国产生归属(palmgreen and clarke, 1977; jeffres, 2007);在杂志时代,人们以阶层划分群体,像中产、小资或白领、蓝领;在广播和电视时代,人们成为大众,各自观影或收听,冥冥中以分散离质的形式构成整体;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以空间作为区隔,更多是以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的形式集结(rheingold, 1993;rheingold,2003)。

虽然“虚拟社区”这一概念,是由雷金德(rheingold, howard)于1994年在其同名书籍《虚拟社区》(the virtual community :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rheingold, 1993;rheingold,2003)中提出的特别强调它是“人们因为长时间参与公共讨论,迸发出足够的群体归属感,进而形成的具有个人意义的网络集结” 。

但现在看来,这一最初的定义已稍显拘谨,因为“虚拟社区”一词时兴之后,它已经被用于泛指所有“不以职业、 教育 等专业性交流为目的,使用包括新闻组、电话、电邮、sns网站(社会网络网站)和即时通讯(im, instant message)等区别于面对面交流的在线方式来构建个人网络的群体所形成的社区。”如果交流的载体仅限于互联网,那么这种社区还可以被称为“网上社区”(online community)。现在使用互联网构建虚拟社区的标准已经越来越宽泛,观摩或参与 bbs 上的论战,关注类型化的论题,使用搜索引擎就特定的字符进行搜索,再进行相应的资料收集与整理等行为都被算作对虚拟社区的融入。宏观来说,只要是在使用互联网,不论是简单的观影行为,还是参与特定的讨论,都可以被看作是在融入和构建着一定的“虚拟社区”。

话题社区(topic community)中的社区的概念脱胎于“群体”(group),群体是便利的消息来源,与此同时,他为个体设置着群体议程,允许并鼓励个体在交流过程中逐步摸索、遵守并再造出这一议程。实现对群体议程的同一也就是实现了对群体规范(norms)的同一,因为话题社区、群体议程只是群体、群体规范的表现形式之一 。基于此,本文的“话题社区”指:“个体因为话题而自由集聚,积极参与面对面的讨论,不受地点和人员限制的灵活群体”,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基于面对面的交流,区别与任何借助媒介的交流形式,如电话、即时通讯。

基于前期观察发现,它主要是以聊天的形式面向周围的朋友、同事及家人进行的口述。既然是口述,一定是在真实的情境(context)中,而且少不了你来我往的意见互动,也少不了配合谈话的肢体语言。更重要的是,面谈非常强调成员间的有效互动,不论是个人发表意见,还是集体共鸣,都是为默默寻求和达致团结(sense of togetherness)。

第二,话题社区成员不固定。聊天、交谈需要至少两个人,却没有上限。可以是七八个人的大讨论,也可以是两个人的简单对话。参与的人数和成员相当随机,取决于当时的情境,同时也会受话题内容的影响。

第三,发生的地点移动、不固定、可以变更。不依赖于特别的物理环境,更多还是取决于参与讨论的人员与具体情境。可以是在办公室闲暇时间的讨论,也可以是午饭时间饭桌上的即兴对话。

第四,话题社区隶属于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因为话题社区形式松散,且没有强制性,成员可以在适当时选择自主参与或退出。简言之,讨论的参与者多是因为话题而聚到一起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这些临时形成的人员“集合”并不仅仅是为了参与谈话,更多时候是因为参与者们一道隶属于规模更大、目的性更强、分工更明确的群体——公司部门、学校班级抑或兴趣协会等,也就是谢尔夫(muzafer sherif)定义下的“次级群体”。

第五,它有一定的持续性,但周期往往不长。话题社区因谈话及讨论的兴起而浮出水面,让人强烈地感受到某种意义上的团结(sense of togetherness),但亦会随着讨论的结束而再次显得飘渺。面对面的对话不可能一直持续,再加之话题社区形式松散和人员参与随机,所以它在生活中频频出现,但每一个的周期都不长。另外,次级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本身并不长久,就像公司人员会流动,学业结束学生会离散,话题社区隶属于次级群体,其生命周期可见一般不会太长。

三、研究问题

首先,手机报以手机为载体,完美地体现了手机便携、可移动、实时收发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打破时空限制,实现随时随地阅读新闻的愿景,可以猜想,它一定有着跟传统报纸迥异的阅读习惯;其次,内容上依附于传统新闻机构、由内容供应商炮制的手机报,播报内容包括国际国内时政,还有地区新闻,更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单独订制 体育 、财经、娱乐等版块,横跨传统报纸、杂志、甚至广播(如互动声讯ivr)三界,用户对文本内容的消费及内化一定有着区别于其他媒体形式的显著特点;最后,现在的人们可以便利地接触到网络,自主收集信息,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对手机报的使用,手机报内容短小综合,它在信息过量的今天,如何帮助人们缓解自身的信息压力。如此一来,不仅肖(shaw)提出的“媒介对应群体”无法在手机报上硬性套用,更无法简单判定手机报的使用给当下人们的人际与社会交往带来了何种影响。针对以上几方面的疑问,本文试提出并回答以下两个最主要的研究问题:

rq1:手机报用户有着怎样的阅读习惯,又是如何消化它的内容的?

rq2:手机报用户通过阅读手机报最终与何种群体发生了怎样的“议题融合”?

四、研究方法

首先是前期准备中研究对象的选取。虽然定性研究不强调样本,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解释力,本文还是参阅了部分社会学文献,选取了五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年龄(刘德寰,2007),性别,职业(张文宏,2004),教育程度及收入(李煜,2001),采用目标抽样的方式,在尽量避免样本同质重复的基础上,找到了19名访谈对象。

其次是手机报的选取。在发展“议程设置”理论的过程中,有研究指出要完整地体现议程设置的效果,选取的大众传播媒介需要满足“信息多样”和“受众广泛”(shaw,2001)两个特征。除此之外,本文结合上文对手机报的定义,选取了北京地区,播送信息最多样,订阅量最大,而且订阅人群异质度最高,并采用彩信形式定期发送到用户手机,用户可以实时接收,然后非同步阅读的――中国移动的《新闻早晚报》和北京联通的《百姓身边事》为手机报调查对象。

之后是深访,在前期监测结束不超过7日的时间内本文对19名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全部采取了面对面的,半结构式的对话方式。所有对话录音均已被笔录为文字稿件,引述部分在文中以双引号注出。需要声明的是,本文的发现是基于定性访谈,所得结论也仅适用于所有访谈对象,对本研究之外的其他对象并不一定适用。

五、研究发现与分析

虽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深度访谈,而且文章也不旨在验证理论,但研究确实在议题融合理论的帮助下发现:手机报既为读者设定个人议程,也帮助人们摸索及再造话题社区的群体议程。不论是信息富有者,还是信息贫穷者都通过它与话题社区进行着融合,不同的是,信息富有者以独特的“回归”形式返归群体,被动中依旧包含着积极的信息索取,而信息贫穷者则通过最低限度的信息输入与输出维持着群体交流。

首先,用户对手机报有着普遍认知还有前期的媒体定位,即进行所谓的媒介分工,这是手机报使用的先导。访谈发现用户大多认可手机报的“综合提示”作用,这为后面阐述它的被动阅读及与网络互动打下了有力基础。

其次,用户日常生活中对手机报的阅读习惯,是针对手机报媒体形式的使用,尽管区别于对具体内容的消化,但毕竟是手机报阅读的开端,也是对研究问题一的集中回答。这其中“被动阅读”和“延时阅读”最为显著。手机报使用中最重要的是它的信息输出,访谈揭示,手机报最大的用处就是“贡献话题”,它提供线索,促成手机报与网络的互动,深化信息,这些都是为“手机报帮助用户融入话题社区”打基础的铺路石。

(一)被动阅读

手机报阅读区别于其他媒体使用的一大特点就是它的“被动阅读”,这里面有手机报自身设置带来的“无奈”,跟手机私人属性强、手机报内容短小有很大关系。被动阅读在手机报的阅读习惯中是特有的,而且是极其显著的,因为这一 “媒体形式”上的特别习惯,最后影响到了对“内容”的消化,简言之,被动阅读的习惯让手机报内容有了强告知的能力。

首先是具有欺骗性的“信息提示”。手机报在成功送达之后,跟普通信息一样,手机会发出“有未读信息”的铃音提示或开始振动。一般情况下,用户会以为是电话联络簿上的联系人来信,预期是私人短信,很快会拿起手机,查阅收件箱。

“它有一定强制性,它以短信形式发到你手机里,你首先想看一下,想知道是不是你朋友发过来的,跟你生活有没有什么关系,结果一看是手机报。”(访谈对象 13)

其次是被牵着走的“内容翻阅”。手机报目前的版式是一份十页,每一长页可以包含长则三条、短则两条消息。要想每条都覆盖到的话,就需要一直摁着下行键直到每页见底,然后再摁右行键翻页。因为一屏最多只显示一条信息,所以如果一味的向右翻,会错过长页下面的信息。经常的情况是,在被“诱骗着”开了手机报之后,天气预报和大标题推介映入眼帘,这时候要想看标题对应的内容,就得顺着页面下行再翻页。即使是碰上连大标题都不感兴趣的情况,要立马关上,也是看过了标题之后的情况,所以多多少少会被“灌输”些内容。

最后只好习惯“完全覆盖,拓展阅读”。被诱导着打开手机报,看了第一页之后,又被“非友好界面”牵着走的用户在不长的时间内也都基本适应了手机报的格局与阅读习惯,更有一些用户化被动为主动,直接表示“原来需要忍受这样的页面设置,觉得它不人性化,但后来发现都读下来也就习惯了,反正它不长”。

“既然上msn、qq,目的就不是看新闻,所以弹窗就是瞟一眼,除非十分感兴趣,再点开链接看,但是点开链接看的概率很小。然后手机报是,即使自己不太关心的,都会一个接一个的读下去。我也不知道是习惯了还是为什么。”(访谈对象17)

手机报精简的行文,生涩的页面反而让一些读者有了读“自己平时一定不会看”的内容的机会,间接地促成了他们“拓展知识面”的机会。这为后面个体寻找话题,参与讨论,融入话题社区(topic community)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后面分析“手机报阅读与网络使用的异同”时,将进一步阐述手机报的“被动阅读”为用户融入“群体议程”作出的贡献。

(二)延时阅读(asynchronous reading)

手机报与 电子 邮件一样,有着可以延时阅读的特点,它不要求收件人在收信的当时即进行操作,让收件人可以充分自主地安排时间,再在适当时予以阅读或回复。手机报在推广伊始并不以“延时阅读”作为卖点特点,读者也都大多冲着它的“短小精悍、方便快捷”进行订阅。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它的“延时阅读”功能甚至赶超了“短小”,成为用户黏度的最佳代言。

在收到手机报时,细心的用户即使不受“铃声诱骗”,发现来的未读信息是手机报而不是私人短讯,也不会任由手机显示有“未读邮件”,会主动将其打开,让收件箱保持“畅通”。访谈对象都表示,这样做既是为了不让手机显示“有未读邮件”,免得不经意瞧见手机时,发现有“新邮件,未读”的标志而空欢喜,也是习惯了在粗略浏览手机报标题后,将其留至空闲时间再重新仔细阅读。这样一来,手机报的接收、阅读、重复阅读乃至后续的保存与删除常常被分隔在了不同的时间段来完成,真正实现了“非同步阅读”。

延时阅读的具体做法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打开放着,收到时的第一次粗略浏览。第二,重复阅读,空闲时的第二次细致阅读。第三,不看不删,阅后即删。

“会有落下(没看)再又补上的情况。如果没看的话,我不会删。我看了之后才删。一般情况下是看完立马删,但要觉得有用的,怕自己忘了的,然后希望跟朋友交流的,我会留着,等这一拨聊过了,再删掉。”(访谈对象17)

这样“阅后即删”与手机报自身“浅显易懂”的报道风格也是分不开的,很少会有读者在第一遍浏览,第二遍仔细阅读之后再继续反复看手头手机报的情况,除非出现了像访谈对象17提到的“暂时留存”。手机报新闻固有的时效性,让它过时即失去原有价值,另一方面,它内容浅显有限,即使能够帮助个体融入话题社区,也无法带来深度分析或更多的新鲜度,所以会在用户“聊完这一拨”之后被立马删掉。

(三)最大的信息输出——贡献话题

手机报内容单薄,又难逃新闻时效短的命运,不会长时间存留在手机收件箱中。要以自编短信形式转述给亲友也是费时费力,所以不在多数。尽管如此,手机报在带给受众个人有效知识的同时,依旧带来“分享和交流的欲望”:

“我觉得它有共享的价值,有娱乐性。如果我告诉给别人,别人知道,我们谈论起来比我一个人知道更有趣。”(访谈对象 12)

这时手机报最大、也最直接的信息输出方式浮出水面——为公共讨论贡献话题:

“我会看一看,然后想起来就讲给别人听。大家share (分享)一下,最后会引起全场共鸣也说不定。”(访谈对象 13)

这同时也是“手机报能够帮助个体融入话题社区”的伊始。除了分享的快乐,手机报作为话题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谈话的公共性,有着较高的开放程度,也相对安全,这样参与者就成功避免了将谈话转至私人话题的尴尬境地。普遍的看法是,讨论公共事件和公众人物时,自己的言论总来的比评论同事、朋友的安全。

“跟同事,大家关注公共的东西会多一点,因为你跟同事不可能掏心掏肺去聊那么多私人、感情的事,也会很尴尬的。我们也会聊名人八卦,无伤大雅的,不会涉及到具体细节或是私密。其它民生的新闻我们也会讨论。”(访谈对象13)

(四)手机报的功能

就概念而言,“功能”不等于“目的”,手机报用户对手机报都有着明确认知(详见“认知”一节),对比手机报和其他媒体的优势时更对它们有着清晰定位(详见“延时阅读”“用 网络 填平信息真空”两节),这些都表明手机报用户多是通过有意识地使用手机报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这些目的也是手机报定能达成或实现的“功能”。

个体通过阅读手机报,获取群体议程,进而通过公共讨论融入话题社区,这是本次研究最核心的发现。这一“议题融合”过程除了需要微观的“手机报与网络互动”来助力,还是分步骤的:手机报用户明确对手机报的认知,知道“手机报能帮自己塑造形象”,然后他通过“测试话题的受欢迎程度”来确定群体议程,为的是“巩固和再造群体议程”,在实现与话题社区的融合后,最后和更大范围的群体“社会”完成融合,促成“个体的社会化”。

第一,塑造形象。个体通过阅读手机报,可以摄取知识,积攒话题,进而塑造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这和前面提到的认为“知晓新闻就等于有知识”的刻板印象是分不开的,但手机报的确因其“简短综合”帮不少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的人找到了塑造形象的快捷径。

“因为作为大学生,跟人谈话,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当下的时政热点、民生、大家关注的东西,要是你一点谈不出来,会显得很没有涵养吧。我们现在连纸媒已经不接触了,要是再不上网、不看手机报的话,那就显得太与世隔绝、闭目塞听了。”(访谈对象12)

“我接触最多是白领,白领需要知道一定量的新闻,一方面是来充实自己,另一方面她们需要知道这些信息来让别人觉得自己懂很多。别的人群用不用(手机报)我不是很清楚。”(访谈对象13)

第二,测试话题的受欢迎程度。手机报综合多样的新闻内容让个体有机会接触到自己平时不太可能会关注的内容,它的被动阅读更是有着强告知效果,这让了个体有了可供群体挑选的话题素材。面对群体的“话题筛选机制”,成员多用“撞”的方法来测试议题的受欢迎程度,在一次接一次的试探中收获共鸣抑或冷场,最终提取出群体议程。

“有一次手机报上的消息是‘北京地区所有京籍学生学校要推荐保就业’,这个时候有一个北京(籍)的女生就跳起来说‘北京学生什么什么’,但很不巧的是,她旁边左右两边都是‘非北京籍’的,大家都回应说‘太欺负人什么’,然后这女生就讪讪地坐下了。这个大家其实是会分辨的。就是要从你不太兴趣的里面拔一条感兴趣的出来,可能大家兴趣点不同,比如说我以前也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大声念出来,碰上大家没反应的情况,大家‘哦,那样’不是很感兴趣,就过了。每个人兴趣点不一样,所以需要经常找出这种东西,大家share分享一下,最后会引起全场的共鸣也不一定。”(访谈对象13)

“读手机报是自身的乐趣,算是一方面的修养,可能更现实一点的就是让大家聊天有共同话题,你哪方面都关注,至少其中一方面会用得到吧。”(访谈对象17)

第三,巩固和再造群体议程。通过测试,群体成员会逐渐发现群体中“受欢迎”的议题和“不受欢迎”的议题,这样一来,在阅读手机报,浏览其他媒体,收集信息时也会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甄别,就算不是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也为因为群体喜好而有所倚重,为的是在参与讨论时能顺利融入“话题社区”。

“女同事聊的不是八卦就是最近听的 音乐 ,还有榜单、排名。如果能知道榜单的话,聊的时候,不会没有共同话题,也不会听到一首歌不知道它是什么,更不会让人觉得你跟她不是一国的。现在我周围人生活范围太狭小了,她要是没有这些,很容易把谈话的对象转移到身边的同事身上,我本身不喜欢八卦或榜单,但在这么小的工作环境里,难免被同化——就事论事,聊音乐就聊呗,也避免她们最后把别人的私事当谈资。”(访谈对象18)

“我不是关注八卦的人,但又不想大家谈的时候我特别out(离群),像我一点不知道似的。像在其他媒体上,我就不怎么看八卦了,又不是我特别感兴趣的。”(访谈对象5,不喜欢八卦,但会留意手机报上的八卦版面,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群体同步”。)

第四,最终在手机报的帮助下融入社会。阅读手机报可以帮助个人融入话题社区,进而实现与群体的整合,达成“个体的社会化”,这也是依照前面几个步骤逐渐达成的。回想起来,那些帮助个体完成群体融合、继而实现“社会化”的话题实际上是通过了话题社区的“内容筛选机制”的内容。也就是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没有被选上的话题,乍看之下,它们经由个人阅读,也经历了网络互动,得到延展深化,但因为落选好像跟“报了废”无二致,实际上并非如此,读者们已经自觉地把阅读新闻理解成了“社会整合”的一部分——不论有没有被话题社区采用,他们自发认为,只要阅读新闻就是在融入“社会”这一大群体。这时,可以发现,融入话题社区其实是社会整合的组成部分,只不过相较之下,它在手机报的阅读中来地更加真切、主动以及明显。

“我觉得 现代 人,上班每天,有些什么大事不知道会挺奇怪的,太离群了会,好像你总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吧。昨天飞机失事,今天大家都在说这个事,你要发现自己不知道会觉得不 自然 。”(访谈对象10)

“新闻时事可以不用立刻知道,那也不能过了十天你才知道这件事吧。还是会有影响,对社会时事不了解,还是不行。不关心新闻的人没法生活在社会上。”(访谈对象15)

一言以蔽之,手机报能帮助个体适应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只用很短的时间内就摄取各个方面的新闻信息,完成对周遭环境的高效监控。最重要的是,手机报仅以信息提示的形式,就让读者可以成功地提取群体议程,实现对话题社区的融入。这一过程与“个人形象”“群体议程测试、确认及再造”都是分不开的,而“手机报与网络”的互动更是这一融合中显著且不可或缺的组成。

六、结语

值此,将手机报的认知,手机报的阅读习惯,手机报的内容消费及内化,还有手机报的功能中最为显著的部份综合起来即是:用户对手机报的简短综合不仅毫无诟病,更将其作为信息过量时代有效的线索及提示。也正因为它短小而且随手机移动,所以用户只利用边角零碎的时间也能覆盖自己不上网时,或是上网时没看到的信息。之后,他们与网络互动深化信息,再完成信息输出,在融入话题社区时实现信息的升华,或者,即使他们不与网络互动,手机报也让他们维持最低限度的信息输入,保证公共讨论中的话题同步,最终实现与话题社区的融合。虽然媒体能够帮助个体融入各式各样的群体,如全国及地方性报纸让人们在意识上形成对全国与地方的区隔,但像手机报这样促成现实中面对面的话题社区,而且还包含了与其他媒体的互动,尤以互联网最为显著,这还是首次在研究中得到证实。

[ 参考 文献 ]

[1] berelson, bernard reuben, paul f. lazarsfeld, and william n. mcphee (1966). voting. a study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a presidential campaign. phoenix books, p244.

[2]katz, elihu, and paul felix lazarsfeld (1955). personal influence; the part played by people in the flow of mass communications. glencoe, ill: free press.

[3]itu news. /eijiansuo/" target="_blank" title="">eingold, howard(2003). smart mobs: the next social revolution. cambridge, ma: perseus pub.

[11]rheingold, howard(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 co.

[12]成文胜(2005). 第五媒体:短信还是手机. 传媒, (03). [cheng wensheng (2005). the fifth media: sms or mobile handset. media, (03)]

[13]陆云红 (2005).手机报的传播特点. 当代传播, (02). [lu yunhong (2005). characters of communication via mobile news.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02)]

[14]李煜 (2001). 文化资本、文化多样性与社会网络资本. 社会学研究, (04). [li yu. cultural capital, cultural diversity and social net work capital. research on sociology, (04)]

谈话法和讨论法的区别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在线学习;论坛;回贴;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2―0085―05

引言

交互是在线学习活动的存在方式,也是在线学习活动的核心[1]。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互相交流,产生更多有质量的讨论。与传统课堂交互不同的是,在线的交互有自己的一些特征,例如虽然在线学习中的交互更具有面向任务的特征,但是总体上却不如面对面交流有效和方便,交互过程中缺少实时感和临场感等等[2-3]。

一些研究表明,在线的交互存在着两级分化的趋势,即有一些学习者在网上较积极地参与讨论,而另一些学习者则默默无闻,几乎不参与网上的交流[4-5]。在网络环境下,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在线课堂的讨论能够有声有色,有些则乏人问津,学生在线交互与主贴的内容、发贴的人有什么样的关系,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陈向东等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分析了成员中心性、互相熟悉程度、成员参与度对于在线交互的影响[6];Wilson等则从有限共同体的角度,分析了促进基于在线课堂交互的要素[7]。本文则从回贴的角度,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在线交流平台为个案,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门在线课程――《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该课程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2008年下半年为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使用moodle作为教学平台,有50%以上的课程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上课的学生包括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职的教育硕士和一些进修教师,由于其它学习者不大进入在线平台讨论,这里只统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共31人。课程的讨论分为八个小型的讨论区,我们选择两个参与人数最多,发帖数和回帖数也比较多的讨论区进行分析。一个讨论区是根据教师指定的问题上网查找一些资料自学,讨论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另一个讨论区则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形成研究小组,对研究的主题进行讨论。所有的讨论都在moodle平台的异步讨论区中进行,教师把在线讨论的表现作为期末对学习者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所有讨论由学生自己组织,教师不参与其中的讨论。

本文针对的是一个个案的研究,采用了陈向东等人设计的整合社会网络分析、内容分析和访谈等方法的分析框架[8],根据研究的需要对每个步骤进行相应的调整(表1)。

分析的第一步是对一些“表面数据”的测量,这些“表面数据”就是谁发了贴子,谁回应了谁的帖子等信息。我们通过手工整理获得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测量其发帖、收帖、中心势、网络密度、核心-边缘维度等等。这一阶段的研究完全是量的测量。

分析的第二步探讨在线交流的过程和质量,使用内容分析法。CMC中的内容分析是质的分类中的量的测量,兼具量与质的研究的特征[9]。需要选择一个分析框架,对《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课程两个子讨论区中的每个主贴进行分类。本文直接使用Gunawardena提出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模型,该模型主要分为五个阶段[10]:第1阶段是知识的分享和差异比较,团体成员交流观点、相互提问,描述讨论的主题;第2阶段主要是发现、分析观点的差异和分歧,团体成员试图找出观点中的分歧,提问并回答问题,进一步阐述主题;第3阶段是团体成员协商讨论,或者通过提出新的观点、整合各种观点,实现知识的共同建构;第4阶段则是成员利用个人经验、检验收集的信息和修订新建构的观点;第5阶段,成员达成共识并适当运用新建构的意义和知识。Gunawardena的框架以讨论组成员的意义建构过程为标志,反映学习者通过讨论组中社会互最终完成知识学习的完整过程。

分析的第三步采用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做深入研究。根据前两步分析得出的一些数据,设计相应的访谈问题,选择访谈的对象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在本案例的研究中,通过前二步的分析,发现主题帖的回帖数量与主题发起者、主题的类型有很大的关联,为探讨其中的原因,设计了一些访谈问题,对相关内容作进一步的验证和剖析。

二 研究过程

根据表1的分析框架,按照三个步骤顺序地进行研究。采用这一分析框架的原因,是因为该框架是量与质的研究的统一,把多种在线交流的研究方法整合在一起,不仅比较全面地反应学习者在线学习的具体情况,而且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研究得出的结论比应用单个方法显得更为丰富和可信。

1 参与和交互状况的分析

根据对两个讨论区的统计,总主题数为53个,共回帖数149个(去掉了一些自己对自己的回帖),主题回贴个数统计如表2所示,平均每个主题回帖数为2.8个,定义回帖数的高低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回帖大于等于5的主题只有11个,只占全部主题的20.75%,而回帖数小于2的贴子却占了49.06%,而且很多主贴都是无人回应的。为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进一步的分析。用矩阵方法描述社会网络,相应的矩阵如图1所示,Xij=1表示成员i对成员j的主贴进行了一个回复;Xij=0表示成员i没有回应成员j的贴子。考虑个人隐私的问题,在以下的图表和正文中,用姓名汉语拼音首写字母表示不同的参与者。

首先,对参与平台学习的各学习者之间对应的点出度和点入度(回帖和被回帖数)统计(图1),列的汇总表示每个参与者回贴的总数,行的汇总表示每个参与者收到回贴的总数。为研究的方便,对矩阵中的数据进行了二值化处理,即凡是曾经回过贴的(1)算1,其它均为0。

其次,对此学习网络的密度进行分析,得到的网络密度为0.1161。从密度分析的结果来看,在该学习网络中,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离理想的距离还相差比较远,学习者之间交互不够。

最后,测量网络的中心性。网络的程度中心势为32.778%,与其它一些研究相比[11][12],该网络中存在着一定的集中化趋势。为判断核心成员,采用“核心-边缘维度”的方法,即比较子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或者说频次相对于子群体内、外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强度或频次。Lambda集合就是一种“核心-边缘维度”的测度[13]:就关联性而言,一个凝聚子群体应该是相对稳键的,不会因为从中拿掉几条线就变成不关联图。而边关联度,指的是为了使两个点不存在任何路径,必须从图中去掉的线的最小数目。这样,Lambda集合指NS自身内部的任何一对点的边关联度都比任何一个由来自于NS的一个点和NS外部一点构成的一对点的边关联度大,我们就称NS是一个lambda集合。

图2 网络的lambda集合

对网络作对称处理(强对称,即双向连接才算连接),为讨论方便,取lambda值为2,得出一个核心集,一共有6个成员(图2),分别是wpy、xyp、lm、gjw、dj、fsw,他们均处于团体的中心位置。核心成员共收到54个回帖,占了回帖总数(149)的36%。对比发贴数进行比较,在总共53个主题中,核心成员共发起了12个贴,也就是说核心成员回贴率为4.5,远高于成员的平均回贴率。由此可知,主题帖的回帖多少和主题发起者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是不是核心人物有很大相关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交流行为过程分析

本节试图了解主题回帖数和主题帖的知识建构程度是否有关,所以利用了Gunawardena提出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框架,以参与者发的每一个主题帖作为研究单元,对课程两个讨论区的主题帖进行编码,53个主题的回帖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53个主题的回帖情况(部分)

Gunawardena框架的五个阶段分别用1、2、3、4、5来表示,其中施测者1和施测者2两栏是两个研究者分别独立进行的编码结果,出现争议后则经两个研究者协商之后确定编码。在两个讨论区中,有些贴子只是罗列一些信息资源,有些则进行深入讨论,如果在一个贴子中既有资源罗列,又有观点分析、协商讨论、提出新的观点等等,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即选择知识建构程度高的作为编码。采用百分比一致性作为内容分析信度,最后得到的信度值为44/53=83%,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根据上面的编码结果进行统计(表5)。

表5 编码分类统计表

类 目数量高/11中/16低/26

阶段1:信息的分享和比较180315

阶段2:发现观点、陈述中存在的分歧,并分析17269

阶段3:协商讨论和知识的共同建构11632

阶段4:对新建构的观点进行检验和修订7340

阶段5:达成共识、运用新建构的意义0000

很明显,大部分帖子(35/53=66%)都停留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处于比较低的知识建构水平,有一部分贴子(11/53=20.8%)停留在第三阶段,只有极少数(7/53=13.2%)能达到较高建构水平,没有贴子达到第五阶段。按帖子回帖数归类,回帖数高、中、低的帖子类目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回帖数高的主题帖分布在第三和第四阶段的占了82%,剩下的18%也都达到了第二阶段,而回帖数低的主题帖92%都分布于第一和第二阶段,仅有8%达到第三阶段。回贴数中等的贴子则介于两者之间。由此可以说明,主帖的知识建构水平和帖子被回复的多少有很大关系。

图 3 回复贴与主贴知识建构的关系

基于内容分析的结果,对两个讨论区进行了分别的统计,统计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讨论区1和讨论区2比较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讨论区2中14个主题帖中回帖数高的主题帖就有8个,占了8/14=57.1%,相反讨论区1中回帖数高的主题帖有3个,占了3/39=7.7%。很明显,分小组之后针对研究主题的讨论回帖数普遍较高,而未分组的讨论区主题帖的回复普遍较少。由此可见,是否根据研究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和帖子回复情况有较强的关系。

3 进一步的验证

根据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获得的信息,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其中包括得到回帖比较多(xyp、gjw、dj、fsw)的和比较少的(qgy、hhw)的学生,以了解回贴的数量受什么影响。访谈的内容包括对在线学习的感受、对什么样的帖子会进行回复、回帖的动机、发表或不发表观点的原因以及对此平台的看法和意见等。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理,发现发贴者是否是核心人物、发贴的内容是否让阅读者感兴趣以及“关系”因素在学生的访谈中出现的比率最高。

(1)哪些因素促使回贴

在社会网络分析的过程中,发现网络学习平台存在着核心人物,少数几个核心人物得到的回贴占很大的比重。访谈中发现,学生也意识到网络学习平台上,有些学生的贴子能够引起较多关注,而这些同学也是在现实中非常活跃的学生。学生们谈到,当这些核心人物发贴时,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且也得到更大的信任。例如,有一个学生谈到:

“我们的学习平台中确实有一些活跃人物,像xyp同学,可能是她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吧,她对很多人的帖子都进行了回复,而且会很诚恳的提出一些问题和想法,另外,wpy同学由于其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对大家的讨论影响比较大,所以他发的帖子大家也会特意去关注一下,如果有什么想法或者问题也愿意去交流一下。”

其次,在访谈中也发现,贴子的内容也是影响回贴的重要因素。同学们确实愿意对一些有想法、有深度的帖子进行回复,学生们大都认为一些比较实际、比较具体并且经过深入思考提出自己想法的主题帖会受到大家的关注,能引起大家的深入讨论,跟帖的人也会很多。例如,有一个学生这样回答:

“我一般都会去浏览一遍,然后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有的话就会去关注一下,再就是我觉得一般这里面提出一些自己想法的帖子我也会去关注。像那些直接从网上复制粘贴过来的东西我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也建议同学们发帖的时候需要先学习一些资料再经过一些思考去发帖,有些贴子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发的一些帖子,那都是有经过长期思考提出的想法,而且谈的都是一些很具体很是(实)在的问题,所以大家关注的比较多。”

同时大家也表示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会深入地关注。例如,学生们大多觉得网上按研究主题或者是按学习者兴趣分小组的讨论效果确实会比较明显。例如有一个学生这样说:

“我觉得这种分组学习讨论的方式很有效,大家不至于泛泛而谈,像我们是按研究主题分的小组,大家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讨论的目标比较清晰,讨论也就比较具体深入。那个分组的话我觉得重要的还是要按兴趣来分,不过刚开始有的同学还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所以中间可以根据兴趣进行小组调整。”

例如,qgy就对教育信息化的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虽然他一共才回了三个帖子,但都是和这个相关的,而且质量较高。

第三,“关系”的因素也是影响回贴的重要因素,这一要素几乎出现在每一个被访谈者的回答中。很多学生都认为主题帖发起人及时对别人的回帖进行反馈是促进主题帖得到深入讨论的重要环节,如果对别的同学的回贴不回答,这样的话就没法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如:xyp就提到:

“我觉得要使我们的交流(网上学习平台上)更加深入,大家要对别人的回帖给点反馈,这也是一种礼貌吧!反正你要是老不回我我下次指定不去跟帖了,你不回人家这讨论也就没法继续了呀!”

还有学生提到有的时候回帖只是基于礼貌,因为那同学对他的帖子进行了回帖,所以礼尚往来也就对其帖子进行了回复。如:xyp就提到:

“其实有的时候也是礼尚往来,你回我一个帖我也跟你一个。”

(2)哪些因素使得学生不愿意回贴

通过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发现学生们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还是很不错的,可以参考和学习别人的观点,同时还可以随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有利于研究生的学习。但是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相关的在线学习经验,在网上回帖发帖存在顾忌:有的学生怕自己帖子回的不好,观点出错,有的学生担心批评其他学生,引起别人不快。因此,虽然很多学生经常看帖子,但有回应别人的帖子却很少。如gjw这样回答:

“整体来说这个效果还是有那么一点,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学习平台去参考别人的观点,还能去发表自己的想法,但回帖的时候还是存在一些顾及(忌),比如我有一次言语有些过激,事后给同学解释了好几次都没解释明白,搞得怪尴尬的。”

另外,对于在线交流的效果,也有一些同学提出异议,认为在线交流比较乱,讨论过于发散,没有明确的答案,所以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现在有些主题讨论都很乱,感觉都没有主题的胡乱讨论,教师给予一定指导的话才能朝着一个方向去讨论,同时教师可以不断的提供资料给我们,让我们围绕这个资料去讨论。这样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由于该课程中教师不参与在线讨论,许多学生觉得缺少一种教学临场感,在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这样学生的讨论就会有一些共同的基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 总结

研究表明,发贴者是否是核心参与者、发贴及讨论的质量以及“关系”因素是影响回贴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参与协调以及在线交流的经验也会影响在线交流的质量。由于本文只是一个个案的研究,针对的只是一个在线课程的两个小型的讨论区,其结论无法概化至更大的范围。但是,从这个个案中,我们可以提出几个这样的假设,以供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关系”的因素严重影响在线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许多贴子的出现只是参与者“关系”的需要,而并不只是对于内容的兴趣。“关系”既是礼仪,也是一种策略,在讨论的早期这是一种交流的催化剂;其次,在线讨论中存在一些核心人物,这些核心参与者在实际物理环境中也充当着意见领袖的作用,这些人物影响着讨论的进程,他们的发帖或者跟帖往往能使主题帖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引起深入的讨论。因此,需要发现学习平台中的核心人物,调动和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第三,为了提高学生讨论的兴趣,一方面主贴内容的知识建构质量要高,另一方面需要按兴趣分小组讨论,根据兴趣确定研究主题,这样的主题容易引起深入的讨论。

除此之外,对于教师而言,我们还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一些知识建构水平比较高的帖子;引导学生养成对别人回帖反馈的习惯;事先提供一些资料,引导学生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交流等等。当然,这些只是基于个案的归纳,进一步的验证需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研究。

――――――――

参考文献

[1] 王楠,乔爱玲.在线学习活动本质及理论基础探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9,(1):36-40.

[2] Curtis D D,& Lawson M J . Exploring collaborative online learning[DB/OL]. Journal of A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s, 2001,5(1).

[3] Olaniran B A , Savage G T, & Sorenson R L. Experimental and experiential approaches to teaching the advantages of face-to-face and computer-mediated group discussion[J]. Communication Education,1996,45:244259.

[4] 曹良亮,陈丽.异步交互中远程学习者教学交互水平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2):12-16,25.

[5][11]陈向东,杨慧慧,包国英.在线和面对面学习环境下交流模式的比较:社会网络的视角[J].开放教育研究,2008,(5):74-79.

[6][12]陈向东,方群,唐辉云.Blog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研究――以”东行记”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8:40-44.

[7] Wilson B, Ludwig-Hardman S, Thornam C,& Dunlap J. Bounded Community: Designing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communities in formal courses[DB/OL],Intemational Review of Research in open and Distance Leaarning,2004,5(3).

[8] 陈向东,张志梅,李洁,夏丽君.一种混合模式的CMC分析框架[J].中国远程教育,2009,(4):25-29.

[9] 陈向东.CMC内容分析框架的应用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07,(3):109-112.

[10] Gunawardena C, Lowe C,& Andersdon T.Analysis of a global online deb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action analysis model for examining social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 computer conferencing[J].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1997, 17(4): 397431.

[13]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Reply to Which Post?

――The Case Study of Online Communication

CHEN Xiang-dongHU Ping-yiXU Zhi-lu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Abstract: How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online disscusion is one of the biggest concerns of teacher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nam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CT in education,the essay adopt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which integrate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content analysis and interview to analyse the factors affecting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discuss the difference in communication styles of various students. It is found out that the centrality of learners , the quality of post and the “relationship”are the important elements influencing the numbers of respondent post.Thu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se elements,comes the upgrade of online learning.

谈话法和讨论法的区别范文第3篇

一.话题的选择和嘉宾的确定

谈话节目重在选题,话题的设置是谈话节目的核心。谈话节目的话题相当广泛,这就要求编导要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以便随时设计和掌握新话题。上要符合国家政策,下要吻合栏目定位,必须要站在整个节目的高度上去看一个具体话题。将话题向哪个方向展开讨论是编导的工作,尽管它看起来似乎可以由专家或主持人来完成,但话题的讨论方式实际上决定节目的风格和走向,有接受采访经验的专家都要事先了解他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谈话题,编导在节目录制前与专家多次交流沟通中要达到共识,并引导专家完成结构话题的工作。尽管此时的话题具备了良好的可行性,但编导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由于受编导自身水平的限制,采访提纲应留有余地,以供主持人和嘉宾现场发挥和新的发现。

确定话题之后,就要根据话题内容来寻找和确定谈话主角和配角。选择嘉宾的出发点是话题和节目风格的需要,事件的当事人应是首选对象,持不同观点者也必不可少,普通百姓有时更吸引人,专家学者视情况而定。选择现场观众不可忽视的因素就是要选与话题相关的群体,同时综合考虑这个群体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对外场对象的筛选应该选择有助于主题讨论和发挥的被采访者,另外还要注意他们的形象。

编导对嘉宾的初步采访和对话题的破解梳理是密切相关的。初步采访之后,编导应明确告诉嘉宾,哪些问题希望他集中讲,哪些问题可能不再提及,而且要请嘉宾提出建议和意见,编导再做综合处理。仔细回味访谈节目成功的范例,无论是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还是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面对面》、《艺术人生》,每一位编导都是在嘉宾和话题的选择上做足功夫,精心准备,才取得了谈话节目的成功。

二.对主持人的输导

主持人是编导思想的第一听众。编导对话题的理解、对采访的设计都需要和主持人进行充分的沟通。我们当然提倡主持人对于每一个话题都要做主动深入的思考,但在实际工作中,主持人每天要应付相当多的话题,主动思考有时不是很现实,这就需要编导将自己的思路灌输给主持人,主持人是谈话节目的重要因素,其个人风格和水准与节目直接相关,所以对主持人的灌输更多的是引导,是通过编导的思想引发主持人的思考,使其对整个话题形成共识。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要努力成为受众的知音,要做得平和自然、亲切到位,善于发挥自己的个性,以真情吸引、诱导观众对节目的兴趣和投入。如:为配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大区建设宣传,2003年呼伦贝尔电视台曾为台湾著名画家、诗人席慕蓉做过一期访谈节目。因得知信息较晚,只有两、三个小时的准备时间,作为编导,笔者迅速查阅了席慕蓉的有关资料,设计好问题后,马上与主持人沟通,对个别问题准备了几个预选方案,主持人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到达活动现场后,席老师听了我们的问题非常兴奋,连说问题提得好。她只侃侃谈了几分钟,一个渴盼回归草原、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民族沟通奔走呼吁的文化学者形象就跃然荧屏。采访结束后,她欣然为我们写下“祝福”二字。节目播出后,观众反响强烈,本期节目获内蒙古广播电视学会文艺栏目三等奖。可见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是引领者,编导应当欢迎主持人有他自己对于话题的认识和反馈,但归根结底,编导必须对节目计划的可行性更清楚,从而真正做到统揽全局。

三.组织节目录制

谈话节目的录制过程是节目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导播、现场导演、摄像师、视频、音频、美术、灯光、动力、场记、剧务、消防、保安等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主持人调动嘉宾和现场观众讨论话题,台上台下目标一致,默契配合才能唱好这台戏。这就要求编导在节目录制之前要把节目的主题思想、目标风格和总体脉络等向大家介绍清楚,特别要向导播讲明意图和要求,导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遇事不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所有人员特别是摄像师密切配合,拍摄出节目需要的理想画面,进而做到画面切换得当、自然、流畅。例如: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内蒙古电视台和呼伦贝尔电视合录制了题为《勿忘国耻》的访谈节目。场地选在海拉尔北山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园,户外拍摄,人员和设备都要从山下运到山上,动力、消防、保安等许多方面都要多加注意,几台摄像机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嘉宾年龄参差不齐等等,编导不慌不乱,与各岗位沟通协调,终于有条不紊地完成拍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宣传献了一份厚礼。

节目录好以后,我们会发现前期对谈话结构和层次的确定是一种理想思路。由于节目录制现场情况不定,主持人和嘉宾的发挥程度不等,都决定录制内容有所变化。同时编导要参照文字初稿,再次调整结构,确定编辑思路。节目经过粗编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包装和宣传,在适当位置加片头、片花、特技、字幕等,还可利用报纸、电台、导视等方法进行自我宣传,扩大自身影响,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节目播出若是录播,节目编辑过程中有机会修改,就要精益求精。若是直播,因它的实效性和不可修改性,编导一定要精心策划,力争把遗憾或事故降到最小直至为零。

五.资料的保存和反馈信息整理

节目播出后,编导一定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保存,它不但为查阅方便,也为以后交流学习、总结经验和出版书籍创造方便。同时更要加强节目播出后反馈信息的搜集和整理,以便及时掌握观众意见,更好的改进节目。资料主要包括采访笔记、演播文案、有关书报、照片、录像资料等。去年中央电视台《中华民族》栏目要在呼伦贝尔拍摄反映蒙古族长调歌后宝音德力格尔传承民族声乐文化的片子。不巧宝音德力格尔曾执教的呼伦贝尔大学长调班已解散,有人给他们介绍说,笔者曾经拍摄过宝音德力格尔的访谈片。于是,中央台编导来找我们并拿走了我们的录像带。这样,我们的资料为呼伦贝尔的外宣工作做出了贡献。

谈话法和讨论法的区别范文第4篇

总之,中国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对话应充分体现平等宽容的精神。学术研究规范化中的平等宽容的氛围一旦形成,它将有如无形的手会对学术界的纯净起大浪淘砂的功效,进而推动社会科学本土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在英国,体现平等宽容的精神的学术规范与其市场经济的商业规范一样都是逐渐形成的。在中国,这种氛围的营造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而能否形成这种良好的氛围关键在于观念能否更新,即以平等宽容的精神取代人微言轻和文人相轻的传统观念。还应看到,象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起初有许多的困难一样,若能获得各方面的社会力量的扶持对形成这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固然重要,而每个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自律对加速其进程更为重要。

鸣谢:王斯福 (Stephan Feuchtwang) 长期以来的学术指导; 托马斯 (Thomas J.W.Clarke) 参与了本文的讨论;程原对本文的充分肯定和对某些观点的批评;李铁映对作者在1999年5月1日在与部分留英学人座谈会上观点的肯定。他总结时讲到的“学术研究要百家争鸣,文人要相亲不要相轻”即是对作者基本观点通俗概括。

注释:

[1]林毅夫明确指出过方法论的规范化对中国社会科学的研究提升到国际化的重要性。《方法论的规范化和研究对象的本土化》, 《北京青年报》,1995年4月20日。樊纲强调的基础理论的一般意义上的“现代化”和“与国际接轨”也包含了这个意思。《中国书评》, 1995年3月,总第五期,第46页。王斯福 (Stephan Feuchtwang) 认为中国人类学当下面临的严峻挑战是能够也应该和如何进入国际人类学的问题。见Rising to the challenge: for a critical anthropology of China, “人类学本土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第1页,广西民族学院,1999年9月。

[2]王斯福在前述文章中针对国内对弗里德曼在1962年做的题为“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社会人类学中国时代”)的讲演的含义的误读现象对此做了解释。他说弗里德曼的原意不是提出国际人类学的发展趋势或对中国与其它地区的社会发展过程和结构做比较, 而是以中国为例认为人类学家在对这样的复杂社会做人类学研究时应开放性地结合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政治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成果(由于冷战的原因弗里德曼原文中没提后两项但含了这个意思),同上,第8页。

[3]曹树基和赵世瑜都分别强调了其重要性。

[4]张乐天也提到了这本书,见《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第71页。

[5]1999年5月15-16日在伦敦经济学院召开了题为“中国的分与合的人类学研究 (The Anthropology of Separation and Reunion in China)”的理论研讨会(由于分与合的讨论涉及到中文的分离与回归、分别与重

逢和分散与聚集等概念,在没找到恰当的概念前在此只好暂用分与合来概括)。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台湾和大陆的学者在石瑞 (Charles Stafford) 的关于分与合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证研究对分与合进行了人类学的理论探讨。石瑞把心理分析理论引进人类学领域并用中国历史的和现代的文献及经验材料对分与合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专著待出)。与会者从心理学、语言学、中国的“本源”概念的社会文化文化内涵、出嫁和回娘家、兄弟分家、死亡、宗教节日庆典与怀旧和回归、告别过去与创造未来、地区或全球性人口迁移与回归以及港澳台的回归等广泛的论题作了专题讨论。此外,我会后才看到的麻国庆的《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一文(《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一期),如果经过一些“包装”并介绍到会上一定会引起广泛的兴趣。

[6]见注1王斯福前文,第14页;常向群的博士论文《礼尚往来—邓时代中国农村社会支助网研究》(尚未完)(Lishang wanglai—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nd reciprocity in rural China during the Deng Era ),unfinished Ph.D. Thesis, City University, London。

[7]虽然由自由知识分子创办的民间社科研究刊物采用过这种做法,但终究未能保持下来。

[8]在英国,专家(specialist) 是指专门从事某项职业的人,而不是名誉地位的象征。如搞社会学研究的可以叫做社会学家(sociologist),水暖工也可以称为水暖专家。

[9]梁治平对西方社会科学家做学问的开放的心胸和诚实的态度的赞赏(《中国书评》,1995年1月,总第三期,第72页)和维护学术权威反对“文化霸权”的观点朦胧地表现出了这种意识(同上,1995年7月,总第六期,第60页)。

[10]请原谅作者在应用过程中比例上的“洋”大于“古”。

[11]学术政治系国内外通用的概念,恕不解释。学术商人即类似资本主义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或马基雅弗利式的缺乏商业规范的旧商人式的学者。

[12]曹树基对《社区的历程》一书的第1-9章的评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13]方炼,“高校妇女组织在农村妇女发展项目中的位置和作用”, 会议论文(Workshop “Women organizing in China”, Institute for Chinese and Center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Women, Oxford University, 13-15 July, 1999)。由英国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学者著述和编辑的第一本规范化本土化全球化研究的关于中国妇女的论文集是出自中国女性之手,见参考文献,1999,Macmillan Press Ltd。

[14]1999年夏有若干批中国女性学者分别到挪威、丹麦和英国参加有关妇女研究的学术活动。这本身就是中国社科研究规范化本土化全球化的体现。

[15]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把从政、经商和做学问比作走红路、黄路和黑路。学者看淡权力和金钱不等于社会看低它们。不同道路的选择是个人兴趣不同的表现,对权力感兴趣的的去从政,对金钱感兴趣的去经商,对真理感兴趣的去做学问,在价值观上没有高低之分。许多学者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重新选择了职业,如改行从政或经商均无可厚非,因为他们选择了自己真正感兴趣并适合于自己的职业,而个体的社会角色的定位能带来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16]与“文人相轻”的观念并存的对海外学人的高期待现象同样有悖于平等宽容的精神。

参考文献:

曹树基,1998, “学术研究与学术著作的评审”,《文汇报》11月13日。

——, 1999a, “中国村落研究的东西方对话—评王铭铭〈社区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 第1期。

——, 1999b, “关于学术规范的几点思考”,《文汇报(电子版)》, 1月2日。

——, 1999c, 《学术批评的规范》,《文汇报(电子版)》, 3月6日。

蔡肪(应为日字旁),1999,“学术创新的‘毛细管效应’与学术规范的应用范围”,“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邓正来,1995a, “‘中国社会科学规范化与本土化’学术讨论会辑要”,《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十期。

——,1995b,“化解整体的社会科学观—‘中国社会科学规范化’讨论的讨论”,《中国书评》,总第六期。

樊纲,1995,“经济科学现代化与中国化的再思考”,《中国书评》, 总第五期。

葛剑雄,1999, “建立学术规范和开展学术批评”,“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葛剑雄,曹树基,1998,“是学术创新,还是低水平的资料编篡(??)?”,《历史研究》,第1期。

黄平,1995,“从规范化到本土化:张力与平衡”,《中国书评》,总第五期。

李伯重,1999, “学术批评:有规矩而无定式”,“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李强,1999, “知识增量:一个重要的着眼点”,“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梁治平,1995a,“规范化与本土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双重挑战”,《中国书评》,总第三期。

——,1995b, “学术·思想·‘文化霸权’”,《中国书评》,总第六期。

林毅夫,1995,“方法论的规范化和研究对象的本土化”, 《北京青年报》, 4月20日。

刘东,1995,“形式理性化只是必要条件和最低标准”,《中国书评》,总第四期。

鲁品越,1995,“利益驱动与科学规范”,《中国书评》,总第五期,

罗志田,1999,“提倡和而不同、多元开放的学术对话”,“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马戎,1999, “促进学术对话 推动学科建设”,“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民族学研究所集刊〉撰稿体例》,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印。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

谢维杨,1999, “也谈学术规范问题”,“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杨奎松,1999,“遵守学术规范,既要教,也要管”,“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张静,1995,“规范化与专业化”,《中国书评》,总第三期。

张乐天,1999, “我们最需要扎实的实证研究”,“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赵世瑜,1999, “学术规范凭谁定”,“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朱苏力,1995,“法学研究的规范化、法学传统与本土化”,《中国书评》,总第四期。

——————,1999,“学术批评中的学术标准”,“遵守学术规范 促进学术对话—关于‘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的笔谈”,《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宗和,1999,“遵守学术规范 推进学术对话”,《文汇报(电子版)》,4月17日。

Chan, Anita, Madsen, Richard and Unger, Jonathan, 1992, Chen viliage: under Mao and De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ang, Xiangqun, Feuchtwang, Stephan, 1996, Social support in rural China (1979-91): A statistical report on ten villages, London: City University.

Fang, Lian, 1999, “The roles of Women Studies Program in higher Educ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 A paper for the workshop of “Women organizing in China”, Institute for Chinese and Center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 on Women, Oxford University.

Fei , Hsiao-Tung, 1939, Peasant life in China,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1939.

Feuchtwang,Stephan,1999,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for a critical anthropology of China”, A paper for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nativazation of anthropology, Nanning.

Freedman, Maurice, 1979, “A Chinese Phase in Social Anthropology”, in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ao, Mobo C. F. , 1999, Gao Village:A Portrait of Rural Life in Modern China, London: C. Hurst & Co. (Publishers) Ltd.

Gilmartin, Christina K. at. el. eds., 1994, Engendering China: Women,culture, and the state, Cambridge, et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nstructions for contributors”, 1999, Sociology,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BSA) Publications Ltd.,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Yueh-Hwa, 1947, The gold wing: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familism,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and Co., Ltd.

Liu, Xin, forthcoming, In one’s own shadow—An ethnographic account of the condition of post-reform rural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tes for contributors”, 1999, 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Incorporating MAN)。

Publishing with Macmillan – A Guide for Authors, 1995, Basingstoke /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Stockman, Norman, Bonney, Norman, & Sheng Xuewen, 1995, Women’s work in East and West: the dual burden of employment and family life, 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 Press Ltd.

Wang, Mingming, 1993, Flowers of the state, grasses of the people, unpublished Ph.D. thesi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West, Jackie, Zhao Minghua, Chang xiangqun, & Yuan Cheng, eds., 1999, Women of China: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Macmillan Press Ltd.

谈话法和讨论法的区别范文第5篇

践称为“德加经验”。

在党和人民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情民意的今天,随着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网络信息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民主是信息时代社区管理的发展趋势,是实施商议性民主的有益探索。由于网络民主是小康型社区的文化标志,它的实施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电脑的拥有率和上网率较高;二是居民的政治文化素质较高,有参与社区民主议事的积极性;三是社区能对社区网站进行有效管理,居民认可网站是社区为自己服务的窗口和工作平台,能够进行互动交流。

德加社区正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于2002年4月创办了社区网站,利用互联网联系千家万户的特点,充分发挥网络民主的作用。

封闭式管理和社区开放式服务相结合

德加社区根据社区居民生活的实际需要,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实施网络民主,建立综合性公共信息交换平台和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包括党建、民政、卫生、计生、文教、市容、体育等与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使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能反映各种问题和困难,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得到各种帮助,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甚至是个人服务的便利,把社区信息化网络与为民服务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社区为居民排忧解难的能力。其措施有:①设立社区工作者与社区居民连线对话窗口,网上与居民直接对话,公开回答居民关心的问题。②建立“网上求助热线”,公布分管小区的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片警、物业单位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和电话,居民可以及时与相关部门或人员联系,有问必答,有求必应。③社区网站还开设了“悄悄话室”和“谈心角”,居民有什么心思或心情不畅,可通过社区网络,与社区工作者真诚交心,消除思想疑虑,心情舒畅地学习和工作。这种独特形式受到了居民们的认可和赞扬。社区网络服务开设后,解决了老年人健身和娱乐活动场所问题、小区停车难问题、养犬扰民问题、居民家庭内外的法律问题等。

强化社区的议事决策功能

“脚踏实地办实事,以人为本求发展”是德加社区的服务宗旨,是社区党委对居民的承诺。自社区建立网站以来,《社区论坛》先后进行了七场大的辩论。第一场是就一位业主发帖提出“反对社区进驻小区”而引发的社区与小区的关系的大辩论。通过辩论,明确了社区居委会和小区业委会的性质和职能,普及了关于社区建设的法律法规,理顺了社区与小区的关系。第二场是关于德加公寓标志性建筑的辩论。通过辩论,业主明确了既然房产商依法申报了房产建筑的著作权,理应受法律保护,因此,业主对小区的标志性建筑虽然有建议权,但没有决定权,应该尊重法律赋予房产商对设计规划的最终选择权和施工权。认识统一了,小区标志性建筑得以及时施工和完成,消除了业主与房产商之间的误解。第三场是围绕晨练健身扰民展开的大辩论。通过辩论,明确了“自私自利”与“个人利益”的区隔,倡导了在尊重个人利益的基础上的舍小己为大公的道德精神。第四场是一位业主在自家门前放置石头狮子引发的邻里纠纷大讨论,省内外媒体纷纷以互联网打造新型邻里关系为题进行了报道。第五场大辩论由德加业主、知名作家打人致伤引起,德加社区《道德评判庭》的帖子被许多主流媒体转载,“知名作家打人,斯文竟这样扫地”的新闻在全国广泛流传。此次辩论的收获不仅在于展现了小社区里“德治、法治”的威力,更难能可贵的是物管工作人员对“主人打主人不敢管”的角色错位的反思。第六场辩论围绕个别业主在楼宇外墙立面架设晾衣杆的是与非进行,辩论的结果,共同认知了《物业管理条例》赋予《业主公约》的法律约束力,擅自搭建的晾衣杆拆除了,双方握手言和,密切了邻里关系。第七场是“本•拉登”引发的关于网名是否可以自由选取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明辨是非,规范了论坛管理。

对社区事务进行民主监督

社区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都离不开广大居民的参与与监督。社区网站不仅是社区民情显示平台,也是社区提供给社区群众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接受其公开批评与监督的平台。

在社区网站上开设《党务公开》和《居务公开》栏目,尊重居民的知情权。《党务公开》、《居务公开》栏目,公布了党委、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管公司的电子信箱,党委工作机制和为民办实事情况,并对公布内容及时进行更新,便于居民群众全面了解和有效监督。凡是居民反映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作为社区工作例会的内容和主题进行研究解决。每次工作例会之后,通过社区工作例会纪要或者会议通报的形式在网上公布。社区工作者还常常在网上与居民进行交流对话――“相逢不谋面,有事连线谈”,回答居民关心的问题。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德加社区建立了民主议事机制、连线对话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网络教育机制、居务公开机制、民主监督机制。通过这些机制规范运作,社区网站的人气越来越旺了,民主氛围越来越浓了。据统计,自2002年4月网站建立以来,注册会员2300余人,居民共发帖子19000余个,主题2800余个,上网人数最多的时候,215位居民同时在线,其中绝大多数帖子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社区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都是我们首先在网上发现,又通过网上讨论、制定并公布实施办法,如《社区居民自律公约》就是这样产生的。对个别问题,通过网上谈心疏导或者协商对话、上门走访、现场办公等方式解决。而解决的经过和结果,又通过网络反馈给居民。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识到,网络民主和其它形式的民主一样,不是完美无缺的,但它独特的优势却是不可替代的:一是在虚拟的空间讨论真实的话题,可以排除公开身份所带来的顾虑,使讨论意见更具客观性;二是居民随时随地上网发表意见,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使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更具广泛性;三是匿名讨论的宽松环境使居民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甚至发表强烈反对意见,使讨论更具全面性;四是互联网讨论使参与者广泛多元、平等交流,使问题的解决更具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