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业务与财务的关系

业务与财务的关系

业务与财务的关系

业务与财务的关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财务分析 防范 预测 控制

一、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财务分析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一组或一组以上可进行对比的数据或指标,两两对比、分析、考察,从而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与当前企业的财务风险。通常企业在进行对比分析时,多是将本期数与计划数、本期数与上期数、企业数据与行业数据、本部门实际数与其他部门实际数等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

(二)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是指将某一项财务指标看做一个整体,以其某个组成部分的数据作为分子,除以该项整体财务指标,以计算其结构比率。通过对结构比率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各个因素的比重和结构,还能对各个因素的结构和成分进行合理性评价,并且找出各个因素的变化规律。

(三)因素分析法

某一个数据指标的影响因素可能有多个,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某一个数据指标分解成多个具体的因素。之后按照某一顺序从某个因素开始,作为替换变量逐一替换。在替换的过程中,当其他因素不为替换变量时,均看作为确定因素。通过因素分析,可以测算出某个数据指标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各个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

(四)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在参照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将表中相关财务数据的两期或多期连续的数据比率或指标以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的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以获得其增减变动的数额、方向、幅度等信息,以揭示企业的现金流变化情况和运营情况,是一种趋势变化分析方法。

二、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来源与类型

(一)偿债风险

偿债风险基本是每个企业都会面临的一项财务风险。偿债风险的来源有两个方面,详见表1。

(二)收益变动风险

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变化,竞争也逐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企业在运营中会面临收益变动风险。企业为了降低资金成本,往往采用负债融资模式。同时还能依靠财务杠杆放大企业收益。但是同时,却也使企业的风险被放大。

(三)现金风险

企业现金持有量的不足容易给企业带来现金风险。倘若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少,那么企业的正常支出将不能被保证,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存维系,还会对企业信誉带来一定影响。然而,倘若企业的现金持有量过多,企业的机会成本会被增加,企业的利润率将会受损。因此,企业现金持有量过多或过低都会引起现金风险。

(四)应收账款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应收而未收的款项。通常是由于回收时间的不确定性或者回收金额的不确定性所引起。详见表2。

三、合理利用财务分析预防财务风险

(一)将财务分析提高到战略高度,结合企业战略防范财务风险

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不能单纯的为了财务分析而分析,应在分析之前明确企业战略,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财务分析,有所侧重。具体而言,企业通常有两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战略的选择不同,财务分析指标的侧重也将不同。倘若企业选择成本领先战略,那么其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会发现企业的毛利率较低,同时周转率则较高。企业可在成本领先的战略之下,薄利多销。同样,倘若企业选择差异化战略,那么其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会发现企业毛利率较高,周转率较低,主要是因为企业采取了差异化的战略,注重产品特色,价格制定较高。因此,企业所选择的战略不同,财务分析结果有很大差异,对此企业应有所侧重,有所针对的防范财务风险。

(二)充分利用企业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1、资产分析

一般而言,在企业资产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比重通常较大。因此,加强对二者的财务分析较为重要。倘若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较低,那么可能表明企业的销售渠道位于下流,企业应以打通销售渠道作为其当务之急。同时还能间接减少其销售费用。此外,倘若企业“固定资产比例”过高,企业应围绕资产分布和利用情况,防止资产闲置和产能过剩。

2、损益分析

企业的收入通常是销售收入。其他收入虽然也是收入的构成,但是比例一般较小。因此,企业在进行收入分析时,主要可以对产品销售收入以及与其相关的产品单价和销售数量展开分析。其中,销售数量的分析,可以以产品类别、地区等进行划分,分别予以分析。同理,企业的成本构成主要是营业成本,以及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在对成本进行分析时,企业可以按照产品类别、销售区域、部门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控制成本,防范财务风险。

(三)严格进行成本控制分析

成本控制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一项重点。企业唯有控制好成本,才能真正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分析中,始终要围绕企业的整体控制目标,在此基础上对企业成本的升降原因进行分析与揭示,及时查明成本的影响因素。

其次,要明确成本控制的关键因素和能够引起财务风险的潜在成本风险控制点,分重点的制定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操作规范。就方法而言,可以参考《管理会计》知识,利用“本、量、利”的分析模型,对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边际贡献等进行分析和测算,做好全成本核算管理,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将财务风险防范于未然。

(四)利用 SWOT 模型进行分析

企业的财务数据通常是对企业过去的信息进行反映。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是为了未来持续经营。“SWOT”模型能够在依据企业现实的基础上,遵照企业决策的同时,防范财务风险,有助于企业未来持续经营。在 SWOT 模型中,S,即为strength,表示企业的优势;W,即为weight,表示企业的劣势;O,即为optunity,表示市场中的机遇;T,即为Threats,表示来自于市场中的威胁。通过利用SWOT模型进行财务分析,能够获知和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比如,资金的充足情况、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等。从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发挥其优势因素为企业发展和运营创造机会,以及避免其劣势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把优势劣势变成对未来机遇和威胁的判断,从而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促进公司战略和决策的制定。

(五)加强企业现金流量情况的分析

企业在利用财务分析防范财务风险的过程中,还应对现金流量信息进行充分的重视和分析。以往,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多以“收益”为中心。当前,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企业的财务分析也应有所转变,应逐渐向“现金流量”为中心转变。重点分析企业是否能够通过其自身的经营活动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及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情况是否具备较高的效率。同时,企业还应在利用外部融资之后的企业运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进行分析,评价其筹资策略情况,以及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动态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金美子,吴秀兰.浅谈现代财务分析方法[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1(05)

[2]朱小霞.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济师. 2011(08)

[3]兰启聪,毕玉平.财务分析与风险防范[J].商场现代化. 2010(29)

[4]杨大红.论融资结构的财务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9(17)

业务与财务的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定义 内容 特点

在我国的国有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关系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企业或者是同一个企业需要面临的财务管理环境都是有着差异的,所以,为了把各种财务关系进行良好的协调,那么不同的财务管理方法的采取是极为必要的。自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关系之间的所发生的巨大的变化,通过两类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上可以得到最好的体现。

1. 财务管理的定义及分类

财务管理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主要是对财务管理活动所处的具体财务管理环境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其进行重新的审评,再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方法和措施,进而实现预期的目标。总之,只要是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机制的运行产生直接或者是间接的影响的各种内部或外部的因素称之为企业财务管理环境。

企业的主体财务机制运行的运行状态的好坏是和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的,根据财务管理环境对它的不同的影响,可以分为具体的财务管理环境以及一般财务管理环境。具体的财务管理环境是指直接影响到对企业的财务机制的运行的企业治理契约或公司治理结构,它也是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第二部分就是一般财务管理环境,它对财务主体和财务决策起到的是间接的影响作用,主要指的是其他方面的环境因素,因为它对财务决策的影响作用是间接的。

2. 财务管理环境的内容

2.1一般财务管理环境

一般财务管理环境主要有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技教育环境等各个方面,也就是除了企业治理结构这些能够对财务机制的运营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的其他影响财务主体财务机制运行的各种外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2.2具体财务管理环境

除了一般的财务环境,其余的就是具体的财务环境了,总的来说,就是能够对财务主体的机制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的因素,企业治理契约或公司治理结构可以很好的对具体财务管理环境进行概括。债权人,供应商和顾客,政府以及职工具是构成体财务管理环境的主要元素。特定的财务管理环境是财务管理活动的场所所在,财务管理环境的基本的特点就是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它们从来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为了使企业能够尽快适应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对于财务环境要随时进行关注是每一个财务主体必须做到的,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是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受到影响的。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者还应该特别注意一般财务管理环境一旦发生了变化,它所可能所产生的潜在的影响作用。

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使得企业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但是,任何事物都会有着正面和负面的作用,财务环境在财务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例外的,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和实践对具体财务管理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具有反作用的。为了财务主体的财务目标能够更好的得到实现,要不断的改善财务管理环境不断改善,努力创造出一个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

3.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关系的特点

企业的各种新的财务关系都是靠着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主体的交互作用得到很好的演绎的。对企业的财务关系进行是适当的调整并且根据需要对各种关系进行重新设计是各种财务管理活动的实质。由此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的最根本的实质是各种财务关系,从表面看来,财务管理活动则主要是通过财务管理环境以及各种财务活动来得到体现的。

财务管理环境是各种外部条件以及各种能够对财务机制的运行产生影响的因素,财务主体与财务管理环境的相互交互作用那个将企业运营的各种财务关系都包括了进去。财务管理蕴涵的丰富制度内容的社会科学是财务关系的存在的一个体现。财务管理环境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环境与财务关系的联系并没有触及财务管理活动的本质,财务主体的财务机制的运行主要是从财务管理活动的现象和客观方面进行分析和描述的。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因为原先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也相应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国有企业的财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用,过去的财务关心仅仅是政府与和企业关系为主导,而在现今的经济体制下,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财务关系占据主导地位,而是转变为多元财务主体起着共同的主导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通过相关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并对财务决策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可以得出,处理与其他财务主体的财务关系是财务主体的各种财务机制的实质所在。在企业结构的框架内研究财务关系,财务关系可以分为一下几种关系,财务主体是企业所有者或者是企业的经营者与其他利益关系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其他财务主体是债权人或者是供应商或者是客户或者是政府与其他利益关系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各个财务主体之间都可能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所以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就需要涉及并不是等同重要的不同的财务关系。每一个财务主体一般只能够根据决策的具体问题来进行考虑,但是却难以兼顾各种财务关系来进行财务决策。

在不同的时期,每一种财务关系都发挥着它的不同作用,甚至,财务关系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的决策都是不尽相同的是,财务主体和其他的财务主体所做的各个财务决策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每一个财务主体的财务决策的改变可能会引起其他财务主体的财务机制的运行,因此一旦发生了财务决策的改变,那么就要适当的对财务关系进行调整,任何一种财务主体的改变都可能会引起其他财务主体的财务关系的再调整。

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更新使得国有企业的购销体制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可以从购销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取消上得到最好的体现,这种做法对于国有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企业要想取得创造更多的利润和价值,那么和供应商之间的稳定并且长期的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企业通过互惠的各种关系网络能够成功地把原本属于其它企业的资产纳入自身发展的资源中,这样就可以超越自身资源和能力的局限,借助外部资源的供给实现企业自我壮大和成长的目的。

企业与企业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合作关系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长期性,而这种企业之间的互惠互利的合作管理是非常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它所带来的组织结构的变化对于企业治理结构的安排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效果。使企业所能够利用的资源和能力范围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自己有限的资金和范围内,而是可以借助外界的资源和力量。外部网络化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企业必须同时关注内部效率和外部协调效率,而不能只是关注内部的效率。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是企业想要成功地利用外部资源的基础,相应的决策权和控制权等的安排是合作关系的一个必然要求,因为合作伙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应当参与企业的相关决策与安排。

结语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变化就是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关系的变化的实质所在。为了维护公平和效率这一原则,财务关系中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对财务关系的调整施加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做好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就要对财务管理的环境和财务关系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善,并且要协调好各个财务主体之间的财务关系,使它们能够不断地优化。

参考文献:

[1] 聂云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与财务关系[J]. 华东经济管理.2004(04).

[2] 李敏.试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发展与变化[J].现代商业.2008(06).

业务与财务的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措施 企业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企业发展环境变得日益复杂,这也促使企业财务管理变得愈加复杂。随着我国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质量,企业财务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的前景,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一定要按照一定的科学的设计程序,并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实施的要点。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利于企业内部学习,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而且对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有重要作用,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不仅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而且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

二、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很多大型的制造公司和金融公司的突然倒闭,以及目前各地出现的老板逃债“跑路”现象,暴露了企业财务管理实施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揭示了企业财务管理对公司运营的重要影响,及公司运营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其中,融资问题是核心,资金是企业的“血液”,维系着企业的生命,一旦资金链断了,企业的正常运转就难以维持,所以完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催收货款,清理“三角债”,保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直接关系到企业发展的生存是未来的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

高效的企业财务管理过程,可以有效的增加企业的运行速度和效率,可以有效的增强员工工作的信心,以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由于很多先进的员工,很多基层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头脑中,很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企业财务管理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由于很多一线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论知识,很多人甚至没有听到企业财务管理这个概念,也不了解企业财务管理所涉及的过程及目标,所以通过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制定全员目标责任奖励制度,人人有责,人人有权,人人有利,可以有效地增强员工工作的信心,以及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完善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企业管理人员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可以纠正少数管理者甚至认为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制约和束缚,会加大企业负担的错误认识。若观念上的偏差在企业文化中表现出来,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使得企业正确轨道发展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加快企业的运行速度,使得企业得以有序的运行。

(二)企业财务管理可以使企业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如果企业有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那么会减少企业的营私舞弊以及贪污现象的发生,因此企业可以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企业财务管理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财务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也是受影响对象,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本身存在很多矛盾和阻力。很多情况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过程本质上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才实行的。例如,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讲,企业总裁或者老总一个人执行决策,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遵守者。而对于大型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因此这些因素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运营状况。所以积极的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可以有效地增加企业的向心力。最重要的一点是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是企业有序运营的保证

良好的企业管理机制是一个企业有序运营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任何社会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企业有健全的企业财务的管理机制,那么企业财务管理必然会在企业中实现。现代企业的四个基本特点是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些特点都是良好企业规范制度的基本表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软”因素和“硬”因素。软的方面强调企业必须以人为中心,在企业财务的管理机制形成的过程中,必须切实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硬的方面要求企业必须有严明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不能单单的表现在纸面上或者口头上,必须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无论是员工还是高层管理人员违反了规章制度,都要受到相应处罚,那么在这种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企业运营的绩效。

(二)加强员工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培训,以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培训,对于员工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培训包括很多方面,对于企业来讲,可以有财务的培训,员工工作培训,产品培训,虽然不同的培训侧重企业运营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企业财务管理是这些培训的基础。如果企业没有形成良好的企业财务管理氛围,那么也不会取得良好的企业运营结果。因此企业在加强企业运营效果时,必须时刻加大力度,对员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企业运营结果。因为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员工开展各项业务的先行条件。

四、总结

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详细描述,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对企业发展有很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提高企业运营的效果,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例如,构建有利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加强员工对企业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培训,以提高企业运营的效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只有切实制定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业务与财务的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核算;会计行为;企业管理;决策依据;资金流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企业的财务核算以及会计的发生机制

企业的财务核算实质上在早期,主要是属于微观经济学领域之中的一个概念,在后来的发展之中,渐渐以微观经济学的知识作为该行为的基础,进一步对企业的资金回收、分配运用以及筹集进行统筹,而统筹过程当中主要是进行协调、控制、指挥以及组织。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最大的目的就是用最少的资金成本,以此来实现企业的最高效的资金利用率,从而促使企业的股东权益得到最大地兑现,从而促进企业的价值能够得到实现。因此,企业中的财务核算,其发生机制就是和企业的利益分配机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也可以说,企业对于利润的追求,促使了企业的财务核算出现以及发展。

企业的会计行为,实质上是具备高度普遍性的经济行为。会计主要是产生在货币计量大发展的时期,其目的在于运用专门的方式系统,并且连续地对企业或者相关单位的资金运行状况,以及各项资金运动后的结果进行核对以及监督。会计行为在早期实质上只是一种财务上的核对,但是后期渐渐成为以企业的财务核算状况为基础的决策参考行为。因为企业的会计行为所能够涉及的面相对较多,其以直观地数据形式,对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予以呈现,因此,其对于促成企业的决策,从而形成企业综合统筹的重要项目。因此,企业的会计行为的发生机制则是建立在企业的综合管理之上,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状况而提供决策参考。

二、企业的财务核算和会计行为之间的共同点

第一方面,企业的财务核算以及企业的会计行为所围绕的对象是相同的,都是针对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进行反映,其最主要考量的就是企业资金流动的价值实现状况,因此,企业的会计行为以及财务核算行为,都具备一定程度上的数据统合功能。在针对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的作用过程之中,会计行为主要是侧重于对各种相关的财务信息进行决策综合,而财务核算行为主要目的是对资金流动状况,以及与此配套的财务行为的有效性考量。

第二方面,企业财务核算行为和企业的会计行为之间,其所依据的基础是相同的。这两种行为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企业在经营以及生产的过程当中所形成的价值,以及这些价值所呈现的经济信息。会计行为实质上并不是属于生产的过程,与此同时,财务核算行为也并不是直接在生产过程当中出现,这些行为都是根据资金管理的需求,由各自的发生机制共同促进和发展的,离开了企业的资金管理需求,企业的会计行为和财务核算行为就失去了意义。

第三方面,会计行为和财务核算行为二者互相交融,形成了管理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已经成为了宏观财务管理核算与会计行为之间联系的纽带,并且有着联系和维护两种行为关系的重要职能价值。会计行为的预测机能,控制机能以及计划机能,还有财务核算过程之中的责任会计机能,这些都统一到了管理会计学的学科知识范畴之中。

三、企业的财务核算和会计行为上的差异点

第一方面,主要是会计行为和财务核算行为之间的职能存在差异。企业的财务核算主要的职能是两个,分别是控制职能以及反映职能。而企业的会计行为则在只能上存在更多的差异。实质上,会计行为包含了控制、计划以及其他的综合性职能,因此,其职能间的分化也相对更多。会计侧重于服务企业的决策,而财务核算更多是对经济业务的一种客观数据反映,是对已发生的财务行为以及财务信息进行整合。

第二方面,会计行为和财务核算的目的是存在差异的。会计行为主要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根据企业当前的财务信息状况,进一步提出管理决策以及优化策略,其本质上是围绕企业的利润实现过程的最大化,从而以较少的资金运转成本,来实现更好地资金应用率,从而给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利润。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主要是一特定的统计方法,对已经发生的企业财务信息进行量化核算,从而进行分析、整理,最终形成对企业资金流动状况的科学反映。

第三方面,企业的会计行为和财务核算行为的任务是有差异的。财务核算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更好地对企业已经发生了的经济行为进行反映,最主要是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原始信息予以账务呈现,进而为企业提供出更为完善的会计信息。不过会计行为更多是运用多种方法,特别是经济上的思路,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宏观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对企业如何降低行为风险,从而对利益分配机制的优化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四、企业的财务核算和会计行为上的互相影响机制分析

企业的财务核算是会计行为的重要基础,而企业的会计行为这是企业财务核算的重要目标。因为企业的财务核算为企业的会计行为提供了丰富,并且真实的原始经济行为资料,因此,企业的会计分析行为必然是建立在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之上的。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者必然是服务于企业的会计行为的。企业的会计行为是最佳的经济调配行为,企业的财务核算所提供的具体资料,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更为优质的企业会计行为。

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能够更为直接地体现出企业的资金流动的原始状况,并且对于企业在资金运转的过程当中所出现的新状况以及新问题都能够直接反应,不过对于市场变化的动态分析,则需要系统的企业会计行为,通过会计行为配合财务上的综合管理,对各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以及科学的预测,最终为企业的财务行为决策提供最为坚实的依据。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和企业的会计行为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只有重视企业的会计行为和企业的财务核算行为,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从而在新时期争取到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冯萍.正确处理会计与财务关系,搞好企业经营管理[J].茂名学院学报,2004(5).

[2]崔赛群.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与联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1999(1).

业务与财务的关系范文第5篇

    一、企业财务战略的类型及特征

    企业财务战略的选择,决定着企业财务资源配置的取向和模式,影响着企业理财活动的行为与效率。负债?收益?分配不同,战略有着不同的选择。企业财务战略具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1.扩张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2.稳健型财务战略。它是以实现企业财务绩效的稳定增长和资产规模的平稳扩张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3.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它是以预防出现财务危机和求得生存及新的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财务战略。

    二、财务战略的基本性质

    财务战略的基本性质体现在:

    (一)支持性。从财务战略与经营战略的关系看,财务战略不仅表现为它从属于公司战略,更是公司战略的执行系统,全面支持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具体表现在它从财务角度以价值形态对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提出财务目标,如:稳定增长的收入、较大的毛利率、强劲的信用等级、不断上涨的股票价格、在行业处于调整期的收益稳定程度等,以此来保证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互逆性。财务战略对公司经营战略的支持作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支持力度与作用方式。从战略角度看,公司所有者总是期望公司在风险一定的情况下保持经营增长的收益提高,因此财务战略将随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的变动而进行互逆性调整。

    (三)动态性。财务战略必须保持动态的调整过程。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和外部环境紧密关联,即财务战略是环境分析的结果。当环境出现较小变动时,一切行动必须按战略行事,体现战略对行动的指导性;当环境出现较大变动并影响全局时,经营战略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从而财务战略也随之调整。

    三、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

    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因此,企业财务战略研究的重点应是筹资战略、投资战略及收益分配战略。

    (一)筹资战略。

    筹资战略就是根据企业的内外环境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适应企业整体战略与投资战略的要求,对企业的筹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谋划。筹资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期间内所要完成的筹资总任务,是筹资工作的行动指南,它既涵盖了筹资数量的要求,更关注筹资质量,即既要筹集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所需资金,又要保证稳定的资金来源,增强筹资灵活性,努力降低资金成本与筹资风险,不断增强筹资竞争力。筹资原则是企业筹资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力原则等。此外,企业还应根据战略需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筹资进行合理搭配,采用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筹资战略。

    (二)投资战略。

    投资战略主要解决战略期间内投资的目标、原则、规模、方式等重大问题。它把资金投放与企业整体战略紧密结合,并要求企业的资金投放要很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战略。一是投资目标,包括:收益性目标,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保证;发展性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投资战略的直接目标;公益性目标,这一目标是多数企业所不愿的,但投资成功,亦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二是投资原则,主要有:集中性原则,即把有限资金集中投放,这是资金投放的首要原则;准确性原则,即投资要适时适量;权变性原则,即投资要灵活,要随着环境的变化对投资战略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主动适应变化,而不可刻板投资;协同性原则,即按合理的比例将资金配置于不同的生产要素上,以获得整体上的收益。在投资战略中还要对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式作出恰当的安排。

    (三)收益分配战略。

    本来企业的收益应在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配,包括债权人、企业员工、国家与股东。然而前三者对收益的分配大都比较固定,只有股东对收益的分配富有弹性,所以股利战略也就成为收益分配战略的重点。股利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股利战略目标、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问题。

    从战略角度考虑,股利战略目标为:促进公司长远发展;保障股东权益;稳定股价,保证公司股价在较长时期内基本稳定。公司应根据股利战略目标的要求,通过制定恰当的股利政策来确定其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重大方针政策问题。

    四、财务战略成功实施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一)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经济周期相适应。

    从风险的观点看,财务战略所蕴含的财务风险应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经营风险相适应。因此,企业通过制定和选择富有弹性的财务战略,来抵御大起大落的经济震荡。在经济复苏阶段宜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积极融资,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产品,增加劳动力。在经济繁荣阶段宜采取快速扩张型财务战略和稳健型财务战略结合。繁荣初期继续扩充厂房设备,采用融资租赁,继续建立存货,提高产品价格,开展营销筹划,增加劳动力。繁荣后期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经济衰退阶段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停止扩张,出售多余的厂房设备,停产不利于产品,停止长期采购,削减存货,减少雇员。在经济萧条阶段,特别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期,建立投资标准,保持市场份额,压缩管理费用,放弃次要的财务利益,削减存货,减少临时性雇员。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跟踪时局的变化,对经济的发展阶段做出恰当的反应。要关注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深刻领会国家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等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一般要经过初创期、扩张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重点、经营风险都不同,应该有不同的财务战略与之相适应。企业应当分析所处的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财务战略。在初创阶段,企业经营领域的不确定性较强,大量的资金需求应尽量通过权益资金满足,股利政策一般采用非现金股利政策。在扩张期,虽然现金需求量也大,但它是以较低幅度增长的,有规则的风险仍然很高,股利政策一般可以考虑适当的现金股利政策。因此,在初创期和扩张期企业应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在稳定期现金需求量有所减少,一些企业可能有现金结余,有规则的财务风险降低,股利政策一般是现金股利政策。一般采取稳健型财务战略。在衰退期现金需求量持续减少,最后经受亏损,有规则的风险降低,股利政策一般采用高现金股利政策,在衰退期企业应采取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

    (三)财务战略的选择必须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障财务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如果公司没有有效的治理结构、激励机制等机制,则无法保证财务战略的实施。如内部约束机制应包括领导者对财务战略实施的监督,财务部门对其他部门的监督以及领导者、财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的确定等。此外公司还可利用各种管理手段激励员工,把奖励与对财务战略的推进程度联系起来,逐步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使他们乐于提出有利于战略发展的建议方案。

    (四)财务战略选择必须与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相适应。

    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客观上要求实现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根本转变。为适应这种转变,财务战略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调整企业财务投资战略,加大基础项目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加大财务制度创新力度。

    五、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一)财务战略的制定程序。

    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子系统——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除考虑企业内外环境外,还要着重考虑企业整体战略要求。

    从上述程序可以看出,制定财务战略首先要对财务战略环境进行分析,即要收集各环境的信息及其变化过程与规律,分析预测环境的未来状况及其对资金流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如影响的性质、程度、时间等;其次,要分析企业自身的财务能力,并结合企业整体战略的要求,编制、设计具体财务战略方案;最后,通过对各战略方案的评价,选出满意的方案。

    (二)财务战略的实施与控制。

    财务战略的实施与控制也就是努力遵照前面所述的各战略原则,以此为指导思想,评价各分期目标实现情况,进行有效的控制。制定与实施前,除了考虑财务战略要求,还得关注组织情况,即建立健全有效的战略实施的组织体系,动员全体职工参加,这是确保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组织保证;同时明确不同战略阶段的控制标准,将一些战略原则予以具体化。比如,定量控制标准辅以定性控制标准;长期控制标准辅以短期控制标准;专业性控制标准与群众控制标准相结合等等。

    在进行具体的战略控制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优先原则。对财务战略中重大问题优先安排,重点解决;2.自控原则。战略实施的控制要以责任单位与人员自我控制为主,这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3.灵活性原则。尽量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迅速解决实施中出现的问题;4.适时适度原则。要善于分析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实施过程中努力确保各项工作同步进行,进度差别不大,从而利于内部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