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业务应用管理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精选

业务应用管理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业务系统;问题;对策;财政管理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当代财政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加,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河南省和全国财政系统同步,全面启动了财政信息化建设工作,一大批财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相继开发并投入具体应用,大大地提升了财政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今后几年,国家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财政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推进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升级改造和补充完善,构建高效安全的预算管理流程,进一步规范财政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能力。

一、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发展历程

2002年前后,财政部为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在收入、支出、宏观调控等方面启动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支出管理改革方面,主要推出了部门预算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和金财工程建设等五项重要改革。而财政业务管理系统建设,则是金财工程建设的核心。十几年来,河南省各级财政部门立足财政改革和管理需要,大力推进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着力深化应用层次,扩展应用范围。截止目前,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已经投入应用的财政业务管理信息系统20多个,其中,由信息技术公司分散开发的占90%以上。在财政内网上部署的业务系统,主要包括预算管理系统、预算执行系统、财政工资统发系统、非税收入征管系统、财税库银联网系统、行政办公系统、财政专户管理系统、单位会计核算系统、部门决算系统、财政总决算系统等;在国际互联网上部署的业务系统,主要有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系统、项目预算评审系统、会计事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上述业务信息系统基本支撑了全省各级财政部门的主要业务管理工作,初步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财政业务的融合,进一步提高了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了全省财政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

二、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应用大平台建设不到位

2002年初,财政部启动金财工程建设,但直到2009年,财政部才在完成软件开发和试点应用的基础上,向全国财政系统推广实施带有顶层设计概念的“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应用平台建设目标主要是将此前各个分散开发的财政业务系统迁移、整合在这个平台上,统一技术标准,实现信息共享。2011年前后,河南省市县三级完成了平台建设实施工作,部分财政业务系统接入平台并上线运行。但是业务系统迁入平台数量较少,系统之间的统一整合没有突破性进展,信息共享、综合查询分析和利用等平台应用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平台建设的总体效果并不理想。

(二)财政业务系统信息孤岛林立

从当前财政内网运行的业务系统看,预算编制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之间、预算编制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非税征管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财政专户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行政办公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之间、预算执行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部门决算系统与单位会计核算系统之间、部门决算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之间均割裂脱节;从外网运行的业务系统看,项目预算评审系统与预算编制系统、政府采购系统与预算执行系统也都是各自独立运行,没有实现有效衔接,共享数据信息。

(三)业务流程信息化处理存在盲区

由于流程和职责结合不够、信息系统没有互联互通,目前业务流程信息化应用覆盖面还不够全面,存在一些管理盲区、盲点。例如,财政监督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开发,不能实现对财政管理日常动态监控;监督检查手段落后,仍主要靠手工查看账簿、报表、凭证等,没有使用信息化手段查询、汇总、综合分析业务信息。又如,财政总决算系统和部门决算系统目前还是单机版,在数据录入、审核汇总、报表生成等环节均采用半人工方式进行,工作效率低下;此外,信息化应用与流程管理在一些环节上不匹配,有些财政业务流程如项目预算评审工作目前大多仍在线下手工操作。

(四)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源头支撑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深入发展,细化预算编制、加快预算执行、强化财政监督检查,都必须由切实可靠的项目库、资产库及人员基础信息库作为基础支撑。目前运行的项目库无论是形式要素还是主要内容都还不能满足预算编制的需要,预算执行和财政监督检查还没有与项目库建立融合的管理机制。人员基础信息库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个业务系统内分别建立,缺乏统一的采集、更新和完善规范。相比前两个基础库,资产库还没有完全真正建立起来。由于缺乏扎实的基础数据库,预算管理源头控制措施比较匮乏,不能满足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求。

(五)部分财政业务系统运行效率不高

目前应用的一些财政业务流程,在设计工作流程时,因过于强调资金安全,存在设置层层审批、拉长监管链条问题,并不科学合理。以预算执行系统为例,预算单位发起一项普通的专项支出用款计划流程后,需要经过主管部门、财政预算管理部门、国库支付管理部门和国库支付中心等10来个业务流程节点。而涉及政府采购事项从用款计划申请到资金支付共需要经过近30个业务流程节点。繁琐而重复的业务流程一方面有碍规范财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模糊了预算单位执行主体责任和财政部门监管责任的边界,难以做到简政放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部门良好形象。

三、进一步推进财政管理业务系统应用的政策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和传承创新

在当前财政改革进入深水区的新时期,面对新老问题叠加、环境复杂多变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打破思想禁锢和利益藩篱,强化顶层设计,全面整合、完善财政业务系统,实现系统建设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操作性。要传承和创新并重,对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要进一步强化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使其成为技术标准的统一载体;对平台扩展生长及数据分析等功能,要结合财政云计算平台和财政大数据建设工程的实施,予以改进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省财政数据中心,对财政经济数据信息进行融合、深度分析和共享使用,实现财税政策决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及时效性,建设智慧财政。

(二)完善财政业务系统信息共享体系

适应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入推进和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业务系统的整合力度,以工作流贯通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基本建立起覆盖所有财政性资金、纵向贯通各级财政部门、横向联通相关单位、核心业务管理高度集成的信息技术支撑体系。对原分散开发的内网业务系统设计程序接口或数据平台,实现系统之间无缝对接;对分别运行在内、外网上的业务系统,要通过内外网交换系统实现信息自动传递或定期提取;总之,要通过系统的补充开发和改造,使各业务系统之间打破信息孤岛壁垒,全面实现数据共享。

(三)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应用全覆盖

大力推进财政核心业务系统即财政生产系统建设,不断提高系统建设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构建“预算编制一预算执行一会计核算一决算一预算编制”的财政业务管理闭环,以预算管理系统为龙头,以预算执行系统为主体,形成顺向相互支撑、有效制衡和逆向真实反馈、有效监督的完整体系,覆盖全部财政业务管理节点,消灭业务管理信息化应用盲点和死角。近几年内,要积极开发、部署和推广应用国库电子化支付清算系统、财政监督检查信息系统、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信息系统、部门决算和财政总决算信息网络平台等业务系统,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四)整合完善信息库服务预算管理

建立统一的支撑各级预算编制和中期规划的单位人员基础信息库(含单位基础信息、人员工资信息、法人基础信息、财政补贴补助人员信息等)、项目库、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信息库,并实行实时滚动管理,以上述“三库”为支撑,建立跨年度多维度的财政管理模式。“三库”集中整合和统一后,将广泛应用于预算管理全流程,包括预算编制、非税收入征缴、预算调整和追加、资金支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资产管理、账务信息、决算编制、财政监督及绩效管理等财政业务,实现财政收支管理的精准化和政府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精准化。

(五)进一步提高财政业务系统运行效率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定额物资;应急物资;管理;移动化

目前我国传统应急物流的管理工作经验大多借鉴管理者和预防灾害专家的经验为主,基本处于初期阶段。大多的应急预案都是从宏观大方向角度出发,没有深入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所以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不能进行快速管理,无法满足科学的决策规定。当前的应急物资缺乏规范统一管理,存在供应不及时的缺点,无法满足抢修要求,是比较传统的旧模式,有待改进。为了不影响居民用电和社会生产进度,在发生断电故障时,要及时抢修设备,恢复供电。所以要规范设备信息管理,增加补货提醒系统,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移动供应要求,全方位实现仓储作业智能化管理,满足规范补货,实现一站式配送管理应急物资。

1创建电力物资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1)仓储物资管理这个环节,在物流管理模式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供电企业的仓储管理,若是科学合理的,将直接加快物资周转速度,仓库空间也可以实现合理化管理库存,实现节约管理费用和人工费用的效果。另外,仓储配送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还要结合制度要求,明确储备定额,了解供应需求,统筹设计物资账内一级仓和二级仓的物资供应及管理,制定合适的分类解决流程。2)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如洪涝灾害和龙卷风灾害,可否实现及时调送,决定了电网恢复供电的快慢程度。供电企业建立健全仓储物资系统,明确管理、规划抢修小组的任务,在灾害发生时,可以实现安全及时地到达事故场地,进行电力抢修工作。3)实现电网平稳、安全运行的前提是做好电力抢修,而保障顺利进行电力抢修的基础是确保及时提供应急物资。而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系统,可以实现储备定额,做到及时供应物资。所以要加强管理应急物资的支撑度,全面确保供应物资的安全性,保障顺利开展电力抢修的施工作业。

2应急物资管理系统的设计

图1是应急物资供应管理的系统流程图,其主要由需求方、审批部门以及承运商三部分构成,首先是需求方提出应急物资申请,其次是通过生计部门审批,确定是否需要供应,然后再由物资承运商来供应物资。通过应用该系统可以规范管理定额补货,并针对应急物资的定量需求进行优化管理,最终缩短物资供应的等待时间。为提高应急物资的审批效率,加快物资调配过程,实现在线申请和实时监控配送调度的状态,最终签收评价配送服务的一条龙模式,还应研究制定应急物资以及储备定额在电力企业中的移动应用技术。

3移动应用技术

为了实现应急物资的移动化和移动的定额应用,要依靠物资管理平台的数据系统,依靠的功能是移动应用,即WEB端和平台完成内网和外网的数据交互的过程。按功能包括服务层和数据层。服务层得到的数据,都是数据层提供的。为了保障得到精确的物资存储方位,达到货位级别,就要标准化建立货位和库区以及仓库的模型;为了实现领料管理和物资储备的规范化,就要做到“一物一码”,在发码和打包过程中做到标准化模式;设立监管物资储备系统,保障及时配送和供应物资,实现高效的仓储运营模式;补充物资信息,要设立补仓信息化系统;为了实时监管物资使用情况以及掌握物资管理者的动态,要设立监控仓储运营系统;优化仓库布局和设备存储模式,要依靠数据分析系统,全面掌握物资和设备的存储状态。运用移动应用可以全程监管配送过程,优化路径,匹配优质配送人员,并及时上报信息,促进配送效率;还可以实时监管库存和配送状态,设置定额报警,提供仓管码,加快配送仓储的效率;设置预约自助查询系统,方便人员实时查询所需要的库存余量。

4技术优势

JavaEE系统框架的使用,提高了平台的可拓展性、开放性以及标准性,保证了技术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平台的可视化手段丰富,人机界面交互系统优质,都是因为可维护的高性能平台性能决定的,全方位确保了系统可靠平稳的运行。其框架具备安全防护功能,可以均衡软件和硬件的负载,可以实现冗余备份,适合不同操作系统和不同硬件平台,其基础平台具备的技术有以下3点。1)研发平台的技术,保证了用户体验的优质性,因为它具备高性能和稳定性;服务规范和接口规范以及UI规范,确保了研发效率,全方面保障了系统的延续性和拓展性以及安全性。其主要框架包括:终端开发和J2EE开发以及服务框架。其中的开发框架是J2EE,是最简单、快速的统一研发框架,它是增加用户体验性能的主要原因,降低了研发时间,减少了学习曲线,保证了高质量的规范性代码,其研发系统更加具备延续性和扩展性,以及安全性和稳定性。2)基础组件的提供框架是终端开发部分,它的平台组件跨越了UI和Android,IOS跨HTML。3)移动应用在提供应急物资和定额储备的使用,可以统一管理调配退库补仓和在线预约应急物资。根据需求物资的数量,确定分布存储的位置,完成高效配送。通过资源配送的三方帮助,以及指挥调度的统一性和自主性,缩短了物资供应的准备时间,增强了服务能力,为公司增加管理物资的水平,促使管理的精益化结果。

5结语

为了提高供应物资的效率,分类处理杠杆物资、常规物资以及战略物资等不同的供应需求,研究了电力企业将移动应用结合提供应急物资和定额储备的新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可以及时提供应急抢险物资,降低供应风险,加强客户满意程度,确保可靠供电过程,有效管控物资储备的分层分级和分类管理。其移动应用的线下管理数据,具备高质量的物资管理体系,挖掘深的纵向业务以及覆盖广的横向业务,全方位确保精益化的物资管理模式,全面开展线下管理物资的仓储业务,提升公司的经济收益,促进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冯建中.精益化管理模式在配电网定额储备物资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0):33-35.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现代企业;应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初步确立,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我们的企业发展壮大,步入良性发展的道路,适应世界经济的潮流。而这其中的关键之一就是要以财务管理为主线,抓好企业的理财工作。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观念,树立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思想。本文从财务管理的概念和内容出发,突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同时,对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具体应用方面进行阐述,得出结论。

1财务管理的概念和内容

财务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由财务管理的定义可知,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

1.1财务活动

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营运活动和资金分配活动等一系列行为。其中,投资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投资活动是指对外投资活动和企业内部使用资金行为;狭义的投资活动仅指对外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活动和资金营运活动的需要,筹集所需资金的行为。企业筹资活动通常有两种不同性质的资金来源:一是企业权益资金;二是企业债务资金。资金营运活动是指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会发生一些列资金收付行为,如企业采购材料或商品、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支付工人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等行为。资金分配活动是对企业通过投资和资金营运活动所得收入,在补偿成本、缴纳税金后,依据有关法律进行分配的行为,包括发放现金股利、股票股利等行为。

1.2财务关系

财务关系是指企业资金投放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资金运营活动和分配活动中,与企业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关系。这些财务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企业与供货商、客户、职工之间的关系等等。随着企业追求的目标函数的变化,即由企业利润最大化到股东资产价值最大化,最后演变为企业所有相关利益最大化,财务关系有着多元化和平衡化的趋向。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席卷下,我国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财务管理活动实践取代了业务管理活动,慢慢占据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层面,为我国企业迎接即将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市场提供了管理支持。与此相适应,财务管理理论也日新月异,从简单的车间成本控制和商品价格形成理论,到下游企业利润控制和货币价格(利率)形成理论,到最后的投资决策控制和资产价格形成理论,为财务管理实践活动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2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财务管理所涉及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层面财务管理应用

现代企业管理行为的科学化体现在管理行为的逐渐细化和理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管理人员的职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产生着非常大的作用。财务管理行为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管理活动,没有强大的机制上的支持和行为执行人员理念上的支持,便不可能达到财务管理的有效应用。

一般来说,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财务管理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在总经理下所设的负责财务管理的副总经理职位,其所从事的工作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核心。首席财务官(CFO)的管理职位仅次于首席执行官(CEO)和首席运营官(COO),其主要职责主要包括:第一,明确CEO关于企业发展的战略考虑及其核心措施;第二,对企业发展过程中隐含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和规避;第三,科学的运作资金,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负责财务的副总经理下通常设两个职位:一是财务长,二是会计长。其中,财务长负责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是对融资行为与投资行为的管理。另外,由于现金流量对企业的极端重要性,财务长还应做好管理企业的现金流动以及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的工作,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会计长则主要负责企业的财务会计实务,比如,账簿组织、报表编制、工薪计算、内部审计等。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要求规范化、系列化和真实性,在一系列准则和标准明确的情况下,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数据处理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容再加进任何人为因素,否则必将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这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与财务会计工作最大的差别。

2.2现代企业经营业务多元化下财务管理应用

经典财务理论告诉我们,现代企业的资产都有风险,而资产的有效组合可以分散风险。所以,现代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实现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颇为明显。主要体现在:首先,企业经营业务多元化的目标需要大量资金,而这些资金的筹集工作不是简单靠企业的原始积累所能实现的,即企业需要融资。金融市场环境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其次,企业要实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必须保证所建立资产组合(投资组合)的科学性和营利性。即企业必须通过财务管理的预算和决算功能模块,实现企业的营利性和发展性。最后,随着经济金融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经营与金融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企业发展过程中隐含的风险因素也越来越大。如何处理好企业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关系,如何度量企业的各种风险,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下面就以企业投资管理活动为例,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首先明确的是现代企业投资都要面向市场。因此,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利用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和管理,努力降低投资风险。这个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企业管理层及其他相关部门(市场部、生产部等)要加强对企业投资的指导,财务部门做好项目预算工作(包括资本成本计算、融资方式选择、投资回报率测算等一系列财务工作)。对于一项企业投资项目而言,市场有时比资金更为重要。如果产品销售出现困难或是上游供货商出现问题,都可能使企业陷入困境。另外,克服资金不足,关键还是取决于新产品能否及时销出并收回投资,企业财务部门应当结合相关部门的意见,制定出周密的资金预算计划,并监督计划的执行。由此可知,财务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保证企业投资项目的万无一失。第二,为了回避投资风险,企业财务部门应根据资本市场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合适的折现率(回报率),对不符合要求的投资项目予以取消,规避风险。企业应保证多元化投资策略,利用组合理论来分散风险。这种投资策略的特点是经营灵活、形式多样、适应性强,可根据市场变化较快地调整其产品结构,改变生产方向,从而较快地适应市场新的需要。第三,财务部门应审时度势,合理选择对内、对外两种投资方式。历史数据表明:企业对外投资往往获得回报率但承担着较大的风险;而对内投资获得行业平均报酬率,但风险适中低于对外投资的风险。财务管理理论表明:企业应当在经济低迷时,避免对外投资,而采用对内投资为主的投资策略;而在经济景气时,增加对外投资,获得超额回报。

企业的财务管理管理工作是管理活动的细化,同时,其本身也是一项细致的管理工作,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只有在不断的财务管理实践中总结和学习,才能实现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真实的财务数据,规避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为企业的方向提供参考,实现企业健康发展[1]。文章以商业企业为例,以财务与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为主题展开讨论。

一、财务和会计关系

(一)职能不同。商业企业在财务管理中,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的发展存在紧密的关系。增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水平能够实现企业资金的合理配置,提升资金利用率,为企业创造最大化经济效益。所以为确保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开展时需要所有相关人员充分发挥自身职能,按照规范要求完成责任之内各项工作。财务工作职能主要源于商业企业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在财务活动中其职能主要表现为计划、控制、预测、分析以及决策。会计的主要职能为经济管理行为,对资金情况进行确认、分析、计量,为商业企业内部相关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资金数据信息,并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传递,其主要职能为核算和监督。

(二)目的不同。商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便是辅助商业企业实现获利目的,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充分利用,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不同阶段所设定的目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受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以及经济环境外部因素影响,财务管理制度的设定也较为灵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标准不一[2]。但是会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进行计量和确认,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准确地对会计信息进行整理,按照相关要求制度,向相关人员及时提供完整、真实的会计信息,但是同时不管是因为受到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还是对商业企业或者信息使用人员负责,都需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理解性、相关性,并且需要对及时性、严谨性、重要性、价值性、可比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在此基础上,需要商业企业有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与对比,确定工作目的,为商业企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

(三)侧重点不同。商业企业在经营中财务工作的侧重点主要体现在货币交易阶段所产生的资金关系,对资金的需求量和资金筹集方式进行分析,确定最为优质的资本结构、预测、资金投放以及决策等资金管理。会计工作的开展侧重点则是货币资金流动变化,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计量、确认、确定资金的运作过程,生成会计报告。在商业企业中财务和会计两者相关制约、相互促进,但是两者侧重点存在明显区别。

(四)人员要求不同。在商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到内部环境、外部环境以及工作内容多方面的影响,财务工作内容多变复杂,所以财务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储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较为良好的业务技能水平,能够对项目资金的需求量进行预测,通过财务情况以及当前商业企业经济状况对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辨识,评估损失情况,并针对预测内容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为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预算编制,制定初步的投资计划实行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并进行财务分析。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突发问题,能够以较短的时间提出解决方案,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企业日常经营所生成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需要会计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充分的掌握,具有较为良好的核算能力,在实际的核算工作中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及时向相关人员提供会计信息。对财务与会计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以及要求加以明确,能够有效提升商业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

二、商业企业同时应用财务和会计开展财务管理意义

(一)优化商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财务和会计虽然职能、工作侧重点、目的不同,但是其所使用的资源是相同的,若单一通过一种方式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则可能会导致所获取的信息烦琐或者因为人员疏忽而遗漏信息,造成管理层难以找到其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数据,无法对商业企业的运行结果以及企业损失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财务和会计的充分结合能够全面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经营活动信息进行分类整合,使商业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经营情况进行及时了解,进而提升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二)计量与评价企业经营工作。商业企业会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企业以往经营活动进行记录,为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企业资金数据信息。财务主要工作是对企业内部需求进行观察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使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现存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实现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3]。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将财务和会计进行有机结合,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发展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发生原因进行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案进行解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企业内部所设置的部门逐渐增加,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中需要各个部门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财务和会计进行结合,从而确保在社会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企业能够科学、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只制定一个财务管理部门,也会导致跨级信息难以得到全面、有效地解决。财务和会计的有效结合,能够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规模进行适当的扩大,使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查找到有关信息内容,为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便利。

(四)实现数据和方法结合。上文提到,在商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对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按照以往经济盈亏情况、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的配置,开展预算编制,对资金风险进行预测评估,规避风险。会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提供会计信息,两者结合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针对数据反映情况,对企业发展情况,经济盈亏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对问题进行改善或规避。

三、商业企业财务和会计结合开展财务管理相关措施

(一)完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中,商业企业属于市场独立主体,在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中,商业企业的财务活动覆盖范围较广,从某种层面上讲,商业企业的发展容易受金融、物价、税收、供销、技术、生产等多方面理财环境调控,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存在极大的影响。所以商业企业为实现在现阶段市场环境中健康、长久发展需要对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实际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根据企业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科学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4]。建立健全完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仅能够对财务管理参与人员行为加以约束,提升财务人员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同时对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的分析,提供相关参考信息,并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参考,进而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二)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商业企业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进行内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力度。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明确、合理的方向,高效协调会计和财务之间关系,需要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按照企业当前发展状况、未来发展目标以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对财务和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设定明确目标。工作目标的确定不仅能够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方向,同时能够积极调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商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只有制定明确合理的目标才能够有效促进财务和会计互相团结、互相合作、统一目标。对于管理目标的确定需要管理部门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遵守合理、科学的原则,不盲目复制其他企业管理目标,贴合实际,从而实现财务和会计的有机结合,实现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促使商业企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三)落实财务和会计基础工作。现阶段,多数企业都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各大企业的管理目标,为实现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加强调整财务和会计之间关系。首先需要管理人员做好财务和会计基础性工作。在会计工作开展前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定,提升会计人员专业能力,对财务信息能够进行准确、及时地收集、汇总,并生成财务报表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数据参考,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会计工作质量对后期财务开展资金预算编制,规避财务风险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财务管理各项工作的开展需要进行严格把控,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5]。在商业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并不是独立的,各个部门、各项工作内容之间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因此,在商业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积极促进财务和会计有机结合,对企业当前经营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跟随时展改善财务管理模式,确保企业不被快速发展的社会市场所淘汰。

四、总结

综上所述,商业企业为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首先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对财务人员工作行为加以约束,促使其积极参与财务管理工作。另外需要提升财务人员素质,最后落实财务和会计基础工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兰丹.论财务与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全国流通经济,2020(8):187-188.

[2]李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J].财经界,2016(9):189+191.

[3]矫素玲.浅析财务与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讯,2020(5):45-46.

[4]焦秋爽.浅析财务与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19(12):155-156.

业务应用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应用

物业服务企业想要提升工作质量,就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系统分析,以本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为基础,对其进行深入探究分析,了解物业服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分析物业服务企业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而在根本上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其服务质量与效果。

一、物业服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概述

(一)根据战略目标,确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

物业服务企业要综合本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明确企业的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结合实际状况制定系统、全面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在实践中,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主要是通过成立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设立预算管理工作小组,并由相关公司、不同物业大区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组成。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环节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预算考核等。

(二)物业服务企业预算编制概述

物业服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具有全员性、全额性、全程性的特征。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确定预算管理的不同层次与等级,明确具体的责任重点。中小型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层级相对较为简单,可以将物业项目部门作为预算的责任重点,将本企业的预算目标在不同的管理项目中直接划分。大型物业服务企业,由于其物业管理项目数量繁多,可以根据项目的具体规模、地理位置等特征,基于成本效益和管理时效相融合的原则,通过大区制度管理模式,对其进行集合总结,确定责任中心。将大区中的设备管理、内业管理、安保管理、外部协调管理等工作进行统一处理,并通过责任中心对预算指标进行精准划分。物业服务企业是轻资产服务类的企业,在全面预算编制方面,主要侧重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等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指标。在全面预算管理编制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始终要遵循“由上至下、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基础性原则。

(三)物业服务企业预算执行概述

全面预算批复一旦下达,非特殊原因,预算目标不得更改,需全面落实。各责任部门需遵循预算要求对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划分处理,明确各部门、环节以及各岗位的实际状况,构建系统完善的预算执行监督管理系统。物业服务企业的预算执行控制管理,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并通过现金流量管理对其进行控制。成本预算可以为预算管理提供较为完善的预算标准信息,而资金则是物业服务企业各项活动的重点。预算执行主要基于现金流量管理为主要内容。现金流量管理,为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信息支持与参考。

(四)物业服务企业预算考评概述

物业服务企业完成当期预算后,应对相关责任中心进行预算责任考评。预算的完成状况要遵循审计要求标准,按照预算目标及其分解的不同子目标,对相关部门及其员工的工作效率进行系统的考核分析。员工的工作状况,会在激励及业绩评价制度的影响下,与员工自身的经济利益相结合,直接刺激员工的工作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物业服务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呈现出标准化及程序化的管理模式。

二、物业服务企业在预算编制方面的具体应用

(一)收入预算编制

物业服务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物业管理收入、物业经营收入及物业大修收入。其中最主要的收入是物业管理收入。根据管理面积,单平米收费标准,以及以前年度收费率,综合考虑已知因素,可基本做出物业部门的收入预算。结合物业服务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物价上涨指数,在合理范围内,要求收费人员提高收费率。积极开拓市场,增加有效的物业管理面积。综合以上情况,上下沟通,合理确定后,完成物业服务企业收入预算编制。

(二)成本费用预算编制

物业服务企业的主要成本支出是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及其他直接成本。其中最主要的成本支出是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主要包括保洁人员、保安人员、维修人员的成本。编制人工成本预算时,可按单位服务面积,综合考虑所需人数,是否需要外包服务。编制材料成本预算时,可综合分析单平米消耗量,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物业服务企业的主要费用支出是管理费用支出。管理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保险费、办公费、会议费、折旧费等。以上费用,可根据历史经验,并综合考虑已知因素,结合公司薪酬方案等,上下沟通,合理确定。进而完成物业服务企业成本费用预算编制。

(三)预算下达执行

物业服务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小组,对预算主体提供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商讨分析、汇总,形成统一的标准化公式。并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状况进行综合考虑,通过与各部门的共同沟通商讨,对预算进行汇总,通过财务部门对其进行处理,上交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其进行审核,待对各部门间情况审核分析后,预算草案经由决策层的审批后下达执行。

三、物业服务企业在预算执行方面的具体应用

(一)全面预算分析

物业服务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小组,按月对预算主体以及各个专项预算收支状况进行系统管理、控制以及分析处理,对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公布分析,保障其公开性,定期开展全面预算的执行状况审查分析。物业服务企业监管预算执行的部门及相关预算主体的责任人,需编制预算执行报告。报告中要对预算的收支出状况、实际收支出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各项指标的完成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结合实际状况提供完善的改善措施与对策,保障报告内容的精准、完整无误,说明充分,且及时送达。

(二)全面预算控制与调整

物业服务企业的相关责任中心,根据要求规定上报经营分析报告内容,定期召开分析会议,对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找到其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并调整以后预算中存在的该问题。物业服务企业遇到突发状况的可能性较大。以夏季突发暴雨,需购入大量防汛物资为例。这种情况下,物业服务企业不能因为没有该项预算,就不完成防汛工作,不顾业主安危。可填写预算外专项审批单,加急上报审批,及时处理突出情况。事后,再调整预算,并把该项费用作为常规支出,在以后预算中体现。

四、物业服务企业在预算考核方面的具体应用

(一)制定合适本企业的预算考核管理办法

物业服务企业要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综合实际状况凸显管理效能与作用,提升管理质量。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了解全面预算的重要性,提升不同部门、流程以及工作环节的重视。对预算考核管理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及时优化完善,提升管理质量。结合物业服务企业的要求,规范工作人员各项行为准则,强化基础管理,提升物业服务业务能力以及水平,同步更新各项工作内容。结合投诉处理以及物业服务满意度测评,对员工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物业服务企业的实际状况、工作内容及类型等,制定完善的考核标准与规定,完善考核权重,明确考核细则,对其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分析,进而制定完善的预算考核管理制度。

(二)确认预算执行结果,编制预算制定分析报告

综合预算执行状况,通过考核结果分析,了解不同部门的预算执行结果,了解不同部门在预算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综合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预算分析报告,明确报告内容,对其进行精准分析。

(三)组织考核、撰写考核报告、考核结果

通过考核内容与要求,组织员工开展考核,对员工的各项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综合实际状况编写考核报告与内容,并及时公开。结合本企业的具体状况,制定今后的预算管理计划,及时调整内容,完善目标。结合考核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融合各种客观状况,对其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精准、完善的信息数据,进而为下一次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升物业服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质量与效果。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全面预算管理在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中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是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可以在根本上推动物业服务企业的管理效果。在物业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行业竞争越来越激励,物业服务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结合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经验,对全面预算管理进行系统研究,构建完善、系统的管理预算管理模式,明确本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物业服务企业应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应用上进行汇总分析,进而在根本上提升本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效果。从而,凸显其社会价值与作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伟.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物业服务企业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11):36-36.

[2]卢维钧.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7(13):49-50.

[3]夏仙梅.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00265-00265.

[4]赵志芳.浅议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J].中国市场,2016(27):128-129.

[5]李含慧.物业服务企业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经贸,2017(8):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