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试面审总结

考试面审总结

考试面审总结

考试面审总结范文第1篇

2011年海南省军队、公安、司法院校的面试工作于7月2日进行。军队、武警院校的面试地点在解放军187医院,公安、司法类院校的面试地点在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省考试局在有报考志愿的考生中,http://ea.hainan.gov.cn/按照考生的投档成绩和各学校对考生的年龄、性别等要求,按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总数的5倍确定参加面试的考生名单,各面试单位根据考生名单组织开展面试工作。省考试局负责对公安、司法类院校的面试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总政治部干部部印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军队、武警院校的面试监督工作由海南省军区纪委负责,省考试局派员配合开展复议工作。 1.军队院校的面试? 军队院校的面试按照《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和要求,对参加面试的考生进行政审、面试并组织面试合格的考生进行体检。? 面试主要考察了解考生的报考动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基本素质。面试通常采取目测、口令调整和语言交流等方法进行(目测,主要通过观察,对考生的形象气质、行为举止进行评定;口令调整,考生按照面试工作人员下达的口令做动作,主要测评考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语言交流,通过针对性的提问与考生进行交流,了解考生的报考动机和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面试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面试实行单项淘汰的办法,考生只要其中一个项目不合格,面试结论就为不合格,且不再参加下一个项目的面试。? 面试合格的考生还要进行体检和政审。政审由面试单位将《军队院校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政治审查表》发给面试合格的考生,由考生将审查表交户籍所在市县的人民武装部,由武装部到考生学习所在中学和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调查了解考生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并作出政审结论。户籍所在市县的人民武装部负责将考生的政审表交给面试单位。体检由面试单位通知并组织面试合格的考生到指定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实行主检医师负责制。体检标准按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后发[2006]6号)执行。体检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非指挥专业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指挥专业合格的非指挥专业也合格。面试合格的考生,还需参加军人职业适应性心理检测。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军队院校的面试结论为不合格:? 一是报考动机不端正,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经受军校和部队严格训练、管理的思想准备;? 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差,吐字不清,词不达意,或有明显生理性口吃;? 三是形象气质差,五官有明显缺陷,体形不匀称,外在仪表和内在气质明显不适合从事军人职业;? 四是逻辑思维能力差,思路不清,思维不连贯;? 五是行为反应能力差,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不协调;? 六是其他方面明显不符合军队院校招生要求的。? 国防生的面试、政审和体检要求与军队院校相同。?  2.公安院校的面试? 公安普通高等院校的面试、体能测试和政审工作按照公安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暂行规定办法》(公政[2000]137号)和《2006年公安院校招生政审工作暂行规定》组织进行。? 面试和体能测试的项目有:身高、裸眼视力、体重、是否色盲色弱、是否有口吃、有无少白头及面部疤麻、五官体型、是否平趾足、有无传染病或其它病史、语言表达能力、反应敏捷程度、身体协调性、神经稳定性、弹跳力、臂力和柔韧性。?对面试合格的考生,面试单位将《公安普通高等学校面试、体能测试及政审表》发给考生,由考生持表分别到毕业中学(往届生到街道办事处或村委会)、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和市县公安局作政审意见,之后由考生将《公安普通高等学校面试、体能测试及政审表》送交给省公安厅政治部人事处教育科。? 政审内容包括考生本人、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思想表现、遵纪守法和公共道德情况等。? 考生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为政审不合格:? 曾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少年管教,或者近五年曾受过治安处罚的;?有违法犯罪嫌疑正在被政法机关侦查、控制的;? 曾受过开除学籍、团籍或者党籍纪律处分,或者近三年曾受过记过以上纪律处分的;? 曾参加过“*”等邪教和其他非法组织,或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有过吸毒史的;? 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因危害国家安全罪被判刑,或者因其他犯罪正在服刑的;? 直系亲属和关系密切的旁系亲属中有正在被政法机关侦查、控制的犯罪嫌疑人,或者有“*”等邪教和其他非法组织的骨干分子或顽固不化、继续坚持错误立场的;? 其它不宜录取的情形。?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海警学院的面试要求与军队院校相同。体检工作,除身高标准继续按男性不低于168厘米、女性不低于158厘米执行外,其它标准按照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后发[2006]6号)执行。? 3.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面试?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的面试工作按照教育部、司法部下发的《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和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提前录取专业招生办法》(教学司[2003]16号)对考生进行政审和面试(不进行体检)。? 面试项目:身高、体重、视力、听力、体型、是否色盲色弱、是否口吃、是否平趾足、面部有无缺陷、步态是否正常、有无各种疾病、有无各种残疾、有无纹身驼背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反应敏捷程度、神经稳定性和身体协调性方面的缺陷等。?对面试合格的考生,面试单位将《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招生初选学生政审表》发给考生,由考生现场填写完有关项目后将政审表交回面试单位。?  4.专科学校的面试?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和海南政法职业学院的面试内容、程序和要求等参照公安院校的办法进行。?

考试面审总结范文第2篇

2007年是我国上市公司开始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开始全面执行新执业准则的头一年。因此,《审计》教材变化很大,体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内容要求。加上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审计》教材的内容既抽象又具体,没有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历的人要想深刻地理解有关知识,顺利通过该科考试,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审计》也并不像很多考生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深不可测。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考生能够把握本科目的命题规律和特点,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应试技巧,讲求学习的战略战术,巧学活用,同时树立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努力克服畏难情绪,就完全可以化难为易,顺利通过考试。也就是说,考生要顺利通过《审计》科目的考试,需要信心、实力加勇气。

一、近年《审计》科目的命题规律和特点

(一)命题规律和特点分析

1.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结合实务。这是我国自1991年开始实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制度以来,审计科目一贯遵循的命题原则。全面考核,即试题一般要覆盖教材所有章节的内容;突出重点,即试题着重考核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审计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务操作性,因而考试的命题经常是将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结合在一起,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融会贯通能力、实际运用能力、职业分析和判断能力。例如,将管理当局对会计报表的认定同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测试程序的运用以及审计证据的获取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将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和审计一般原理运用到会计报表审计的实务中,并结合审计重要性原则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等。考生应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并注意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及整体把握。

2.注重实战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从2003年开始,《审计》科目的命题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实务操作”的特点,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更加贴近审计实务操作,将实务中可能遇到的某些具体审计问题集中于一个特定的情景中,考查考生能否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进而恰当地处理和解决这些实务问题;另一方面加大了对相关会计知识运用的考核力度,密切了审计与会计的关系,体现了会计知识是开展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重要基础的指导思想。命题方式的变化,说明试题内容的灵活性和综合性在不断提高,死记硬背的东西越来越少,越来越注重于对考生综合能力的测试。考生应及时应对这种变化,注意从知识测试型向能力测试型转化,总结规律,理解记忆,努力培养自己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准则变化的新思想、新内容和知识更新的要求。《审计》考试教材充分体现了审计准则的内容和要求,试题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对审计准则理解和运用的考核。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内涵实质,特别是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2007年《审计》教材内容变动很大,这些内容往往成为考试中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方面。因而,考生要注意了解当年教材的变化情况以及《会计》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知识。

4.强调对基本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在每年的客观题中都会设置一些涉及基本概念问题的“圈套”或“陷阱”,如果考生基本概念不清或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就很容易上当出错。

(二)题型题量分析

在题型方面,《审计》科目自1997年取消填空题型以来,一直保持着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五类题型。前三类属于客观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后两类属于主观题,主要考核考生对本课程重点、难点的理解掌握以及对基本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和职业判断的能力。在题量和分值分布方面,虽然每年的具体情况都略有不同,但试题总量基本控制在40个小题左右,其中主观题的题量基本保持在5-6道,所占总分值却高达60分以上;客观题的题量虽然由2004年和2005年的32道增加到2006年的37道,但判断题和多选题的单位分值却由原来的每小题1.5分降低到每小题1分,所占分值并没有太大的提升。近三年的题量和分值分布情况如下页表1所示。

客观题与主观题所占分值比重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对考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的要求。考生必须在掌握好审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审计实务,将理论灵活运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二、今年教材内容的基本结构

2007年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生重大变革的一年。伴随着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正式实施,2007年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也充分体现了新执业准则的精神和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不仅整体上由原来的十六章扩展到现在的二十二章,而且几乎对每一章的内容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补充、删减。这些根据新执业准则增加和修改的内容都应引起考生的关注和重视,并作为2007年考试的重点加以对待。

从整体结构上来说,近年审计教材的内容大体可划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础知识,由第一章至第五章构成。主要介绍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一些基本概念、业务范围、职业道德、执业准则体系及法律责任等。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易懂,也不具有太强的实务操作性,命题的综合性和难度一般不太大,所占分值也不高,主要是为理解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由第六章至第十二章构成。这部分内容基本上涵盖了审计的基本程序、方法和执行审计业务过程的主要工作,集中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审计实务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因而是考核的重点内容之一,往往会与后面的实务部分结合起来,出一些灵活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所占分值较高。考生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与实务的融会贯通能力,能够在理解审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将理论较好地运用于实践,做到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相结合。

第三部分:属于财务报表审计的实务技能,由第十三章至第十九章构成。主要按照企业各项业务循环分别阐述了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方法和程序,以及评价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整个过程和具体要求。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是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最主要的业务内容之一,也是企业与事务所发生业务关联的主要领域。这部分内容主要体现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以及会计知识的结合与融会贯通,也是本课程的重点考核内容和分值较高的重点区域所在。

第四部分:属于除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由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构成。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特殊目的审计业务、验资等特殊审计领域以及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是可能出简答题或综合题的区域。

第五部分:属于相关服务业务,由第二十二章构成。这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对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和代编财务信息业务的基本原理。对这部分内容,考生应主要关注出客观题的可能。

三、今年考试中应注意理解和掌握的关键知识点

在今年的应试准备中,考生应以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为依据,在对考试指定教材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注意按照熟练掌握、重点理解和一般了解等不同要求分层次地对待各章相关内容。具体来说,对各章学习要求的层次划分可参照表2所示:

根据上述划分,考生在学习中应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下列关键知识点和重点、难点问题: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考生首先应重点理解独立性的含义、影响独立性的有关因素以及维护独立性的措施;其次应结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指导意见》的各项具体要求,正确分析和判断哪些行为不违反职业道德而可以为之,哪些行为则违反职业道德而不能为之。

(二)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国际趋同的需要,我国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体系”改进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以适应注册会计师业务多元化的需要。如下页图1。

1.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体系的核心。

2.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3.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的方式提出结论。

4.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5.相关服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询等其它服务。在提供相关服务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证。

6.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主要包括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收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业务工作底稿和监控等七项要素。

(三)审计风险准则的相关内容

审计风险准则针对的是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问题,为注册会计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审计风险准则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新要求,通过修订审计风险模型,拓展审计证据的内涵,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风险,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审计风险准则体系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会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报风险》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组成。

1.《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确立了新的审计模型,即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其中,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意见的可能性。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审计证据》拓展了审计证据的内涵(见图2);要求详细运用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作为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以及设计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基础;将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区分为总体程序和具体程序。总体程序包括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具体程序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3.《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要求从行业状况、法律环境与监管环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性质,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等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以及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4.《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要求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便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见图3)。

从图3可见,审计风险准则运用的思路,就是以新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基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四)审计目标的确定

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以及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审计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密切相关,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即对管理层的认定进行再认定。

所谓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做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均做出了认定,包括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以及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三大类。考生应在理解、认定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掌握各类认定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审计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我国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见。具体审计目标是审计总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其确立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和审计的总目标。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认定相对应,具体审计目标也分为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审计目标、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三大类。只有明确了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才能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通过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管理层认定做出结论,并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最终实现审计的目标。充分性和适当性是审计证据的两大重要特性,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运用职业判断,对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做出评价。

(五)审计重要性及其运用

1.重要性的含义。所谓重要性,是指鉴证对象信息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它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预期使用者依据鉴证对象信息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由于注册会计师并不能绝对保证将财务报表中所有的错报都被发现和揭示出来,因而必须确定一个可以接受的报表错报水平的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之下的错报将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影响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反之,则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并影响到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它不能离开被审单位的特定环境。

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可以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大,则对审计证据数量的需求越小;而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着可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小,则对审计证据数量的需求就越大。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也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也就是说,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着可以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大,注册会计师通过审计还没将超过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错报检查出来,从而签发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着可接受的报表中含有错报的金额越小,注册会计师未能将超过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错报检查出来,从而签发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就相对较高。

2.重要性的具体运用。在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基于对提高审计效率和保证审计质量的考虑。在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分别从财务报表层次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确定一个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金额上的重大错报。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通常为选择一个恰当的基准去乘以适当的百分比。

在评价错报的影响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尚未更正的错报(包括审计中已经识别的具体错报和推断误差)加以汇总,并将汇总数与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以评价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是否重大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低于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超过了重要性水平,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扩大审计程序的范围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如果已识别但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实施追加的审计程序或要求管理层调整财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若管理层拒绝调整财务报表,并且扩大审计程序范围的结果不能使注册会计师认为尚未更正错报的汇总数不重大,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使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取和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运用审计抽样法,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进行审计抽样过程中,审计风险具体表现为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两大类,其中,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如表3所示:

审计抽样的主要工作环节包括:1.进行样本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分层设计和样本规模设计,充分考虑影响样本规模的五个因素;2.选取样本,其基本方法有随机数表法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法、系统选样法和随意选样法;3.对样本实施审计程序;4.对样本结果进行评价,包括分析样本误差,推断总体误差和形成审计结论。应重点掌握对控制测试中的样本结果和细节测试中的样本结果进行评价的具体要求和内容。

在控制测试中,抽样技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固定样本量抽样、停-走抽样和发现抽样三种方法。在实质性程序中,抽样技术的具体运用主要有均值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等传统变量抽样方法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即PPS抽样)。考生应注意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具体应用。

(七)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前面各章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更多体现的是实务操作能力和对相关审计、会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考生在复习时应注意多作总结、归纳,并把握以下几点:

1.结合运用前面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财务会计知识,做到理论与实务的融合。

2.注意会计知识的更新,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内容的最新变化。

3.在了解各业务循环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的基础上,理解各循环内部控制的特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控制测试及实质性程序的内容和方法,比较其异同,掌握其规律性。

4.掌握重点报表项目及重要测试程序,包括为验证管理当局的重要认定而实施的重要程序和具有鲜明审计技术色彩的实质性程序。例如:对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账款等往来项目的函证程序,对存货的监盘程序,对现金、有价证券、固定资产等的实物检查程序,对所有权的验证程序,对货币资金、往来款项、存货、长短期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和期间费用等项目的截止测试程序以及对有关报表项目的计价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等。

(八)完成审计工作时的特殊关注

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除了对各个业务循环包括的常规性项目实施审计测试外,还应特别关注对期初余额、或有事项、期后事项和持续经营等特殊内容的审计。

1.对于期初余额,应注意理解期初余额的含义,期初余额审计的目标和程序,掌握期初余额审计对审计报告的影响。

2.对于期后事项,应理解其概念,熟练掌握对建议调整和建议披露这两类期后事项的区分,以及注册会计师对三个不同时段期后事项的不同审计责任问题。在往年的考试中,期后事项经常作为简答和综合题型的重点考核内容,对此,考生应予以关注和重视。

3.对于或有事项,应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了解或有事项审计的目标和审计的方法程序。

4.对于持续经营问题,应注意区分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不同责任,理解在计划审计工作与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和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三个不同的工作阶段中,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见图4 。

5.在完成审计工作阶段,还应获取管理当局声明书和律师声明书,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对财务报表总体合理性实施分析程序,评价审计结果,与治理层沟通和完成质量控制复核等。

(九)审计意见的确定及审计报告的出具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和执业水准的综合反映。而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又直接影响审计报告的质量,集中反映出审计的风险。

1.熟练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内容和形成意见、出具报告的具体要求,具备恰当提出处理建议、正确做出调整会计分录、编制各种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等实务操作和运用能力。

2.准确把握各种审计意见的出具。审计报告中表达的审计意见类型有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四种。正确把握发表各种审计意见应具备的条件,分清四种意见类型的界限,是出具正确的审计报告,降低审计风险的关键。在这里,重要性水平是判断应出具何种审计意见类型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发生某种不能提出无保留意见的情况时,注册会计师必须评价这一情况对财务报表整体的影响,以决定其重要性。如果某项错报虽然重要,但对财务报表总体没有重要影响,则可以发表保留意见。如果某项错报金额非常重要又广泛影响财务报表总体上的公允性,则应发表否定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可能产生的影响非常重大和广泛,使注册会计师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至无法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就应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在判定某项错报是否非常重要时,还必须考虑这项错报对会计报表各个部分的影响程度,即牵扯性。一项错误越有牵扯性,则发表更严厉意见的可能性就越大。

3.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报告的出具。除了四种基本意见类型的审计报告外,当存在下列情形时,可以在审计报告意见段的后面增加强调事项段:(1)存在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2)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3)存在其他审计准则规定需要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强调事项段并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目的只是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对某些重大事项予以关注。

4.理解注册会计师对比较数据的审计责任和报告责任以及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重大不一致、对事实的重大错报和审计报告日后获取的其他信息的审计责任。

(十)特殊审计领域

1.特殊目的审计业务。了解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含义和发表意见的要求,理解四种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在出具审计报告时的特殊考虑以及不同特点。

2.验资业务。验资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定及常规业务之一。考生应注意理解掌握验资的基本概念、审验范围、审验程序以及验资报告的基本要素和各类验资报告的编制方法。

(十一)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

1.财务报表审阅业务。应了解财务报表审阅业务的目标、审阅范围和保证程度;理解审阅程序以及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和结论类型;掌握各种意见类型审阅报告的特点。

考试面审总结范文第3篇

一、评选条件

校级以及校区级先进集体评选的基本条件是:实践论文、调查报告或其他形式的实践成果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实质性的成果上报,成果充分体现实践性质;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与地方媒体联系,有媒体对团队的认可并进行正面报道,同时树立了校区的良好形象;建立了与实践基地的合作意向,得到当地单位党团组织的较高评价;圆满完成社会实践总结工作,按时上交所要求的各项材料;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有指导老师科学专业的指导。

校级以及校区级先进个人主要表彰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指导教师和学生。

校级以及校区级优秀通讯员将从各小分队上报的社会实践通讯员中评选产出,要求曾准确及时报道社会实践开展情况。

校级以及校区级申报优秀调查报告的基本条件是: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字。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校级以及校区级的评选从已提交的调查报告中评选产生。

校区优秀组织奖是对在组织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校区学院学生会颁发的,以学院学生会为单位申报,评选的基本条件是: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准时制定并上报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社会实践活动点面兼顾,社会实践率高;社会实践成果显著,实践团队表现突出,获奖论文比例高;社会实践宣传报道稿件充足,质量高;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材料按时上报,优秀实践报告按时上报。

二、申报工作要求

申报优秀组织奖、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须提供1000字左右的活动总结及有关材料,并按要求填写有关表格,申报优秀调查报告的请用A4纸4号仿宋体打印。各类申报材料于10月8日前报送到校区团委。

校区各学院学生会、服务社、团支部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表彰工作。要通过举办汇报会、座谈会、评比总结表彰会等形式,把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通过总结表彰工作,巩固活动成果,扩大活动影响力,研究和制定活动的新形式新思路,进一步推动该项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一)国家“特岗计划”招聘对象和条件

二、招聘指标具体指标分配见附表1。

三、招聘原则

(一)教师招聘坚持“公开、公平、自愿、择优”和“三定”(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

(二)优先招聘报考学科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本县代课人员。

(三)招聘的教师安排在县以下(不含县城所在地)农村中小学校,其中国家“特岗计划”招聘的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乡(镇)初中和中心学校,且一所学校原则上安排不少于3人。“硕师计划”研究生安排在农村乡(镇)初中。

四、招聘程序特设岗位教师招聘按照公布招聘岗位、报名、资格审查、考试、录取、签订合同、培训等程序进行。招聘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招聘符合报考条件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报考学科须与所学专业一致)和取得相应教师资格(幼儿教师资格不能报考)、年龄在45岁以下且在公办中小学连续代课5年以上目前仍在教学岗位的本县人员。第二阶段招聘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第一阶段招聘结束后,公布第二阶段招聘岗位,进入第二阶段招聘。招聘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第一阶段的考试免笔试,只设面试;

第二阶段的考试设笔试和面试。笔试由省统一组织。第二阶段招聘笔试的考务、阅卷、成绩统计工作,由地区教育局统一负责组织;面试、体检和录取等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组织。报名采用先网上注册报名,然后现场审核确认的方式进行。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在阶段报名时间内登录“特岗计划教师招聘网”( tg.ncss.org.cn/),点击特岗报名注册考生信息选择设岗省份申报岗位,注册并申报岗位成功后,下载打印出《特岗教师报名表》。同时,在“贵州教育网”下载、打印《贵州省2011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报名表》并填写。(一)第一阶段招聘(免笔试人员的招聘)

2、资格审查报考者经资格审查合格后,进入面试程序。对资格审查合格者,由县教育局建立报考个人档案。

4、录取、签约面试及体检均合格者方可进入录取程序。录取原则按照填报志愿及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符合免笔试条件的本科毕业生在报考县落选的,由地区教育局根据其填报的第二志愿在本地区所辖“特岗计划”县及时进行调剂。根据各县调剂后的岗位缺额情况,可对符合国家“特岗计划”招聘条件的落选考生,根据其调剂志愿在省的协调下进行跨市(州、地)调剂。被录取者(含“硕师计划”研究生)须在规定时间内与县教育局签订聘任合同。凡未签订聘任合同的,视为放弃录取资格。应届毕业生在开学报到时仍未取得毕业证的,其签订的聘任合同自然解除。

5、上报和公布第一阶段招聘录取签约名单 ①5月26日公示特岗县岗位需求学校计划。 ②5月30日在铜仁学院大礼堂进行现场签约。 ③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和第二阶段岗位需求上报省教育厅。

(二)第二阶段招聘

考试面审总结范文第4篇

目前,全国文综高考政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选择题又称客观性试题;二是非选择题又称主观性试题。选择题答题情况的好坏,最终会影响到总分的高低。而非选择题其难度较高得分率较低。可见,政治非选择题是制约考生学科成绩的"瓶颈"。因此教导学生如何组织答题成为考生高考取胜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把我从教学中积累的一些不成熟方法介绍给学生,以期起抛砖引玉作用。

1.选择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解选择题,可以采用"三审法"。第一步"审题干",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全面理解题意,题干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审清题干,就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题干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二是要概括题干的中心意思,重点理解和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性词语。第二步"审题肢",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准确地理解每一个题肢,把握题肢的基本含义,判明每一个题肢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的说法错误,可以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最后是审题肢与题干的内在联系,排除了错误题肢,是否意味着剩下的正确题肢都可以入选呢?显然不是。还应把正确题肢与题干一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之间内在联系,即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这个过程说起来并不难,但在实际做题过程中同学们未必都能做得到或做得好。

2.关于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主观性试题)解答

学生在高考文综政治学科的复习备考中,始终存在着一种误区,即在复习阶段总是习惯于去查找一大堆热点材料或记忆大量热点材料中的具体内容。但事实上高考成绩并不理想。这就是方法性问题。从高考主观题来看,它的热点材料是无限的,但高考主观题的命题角度是有限的,无外乎三个方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启示我们在平时的热点专题复习中,对热点材料可试着从这三大角度思考,也可以从三大角度整合热点材料,然后再结合教材和学科知识进行一些具体的知识、内容角度分析,把命题的设问角度和学科的知识角度有机结合起来,时常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就可能会接近一些高考主观题的命题角度或试题切入点.要解答好主观性试题关键是抓住两点:审题和答题。高考试题的立意或设问的角度,原则上要设置一些新的情景,以此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学习的潜能。

2.1注意审题。要提高答题的针对性,准确性,必须要在审题上下功夫。把握试题中有效信息,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整合。

2.1.1审材料。必须把题目设置的材料读懂、读透,至少要读两遍。第一遍是通读,其目的是抓住材料的中心和主题。第二遍为细读,理清材料包含哪几个层次。

2.1.2审设问。研究设问的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特别注意"怎样体现"与"体现了哪些原理",这两种提法有质的不同,是高考常见问法。

2.1.3审知识(范围)。明确每个设问要求运用的是政治学还是哲学抑或是经济学的观点或原理去解答。

2.1.4审方法。分清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确定答题的基本思路。

2.2注意答题。在政治科答题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语言不简洁,不规范,啰里啰嗦,乱写一通。(2)知识学得过死,灵活性方面不足,要么仅仅是将书本知识整体搬到试卷上面,要么完全脱离理论就事论事,出现两张皮现象。(3)分析问题缺乏应有尽有的内在逻辑性。(4)问题抓不准,把握不准题目的关键词语和命题意图,答非所问。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解答主观性试题,关系到高考文综得高分关键。

2.2.1必须明确主观题高考答案由三大要件构成的:一是理论部分(观点、原理).要求准确选择与解题有关的基础知识,而且陈述要准确、简洁。二是论述题部分,即结合点、切入点连接问题。要求在论述过程中,把学到的知识和题目材料所对应部分挂起钩来,或是用理论分析材料,或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用观点分析材料,或用材料论证观点。总之两者要有机结合,顺理成章。同时要注意做到: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三是小结部分。在小结时,或针砭时弊,或表明态度,或点明意义。这些都要从题意出发,点到为止。

考试面审总结范文第5篇

一、示意类开放试题

题型简介:此种试题一般是根据直观图形所直接提示的意思,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或所掌握的观点),对照题意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其直观图形主要有表格、图表、漫画、等等。

解题技巧:表格、图表式试题要学会四看,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二是横向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三是纵向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回答。

试题范例:

部分国家科技实力名次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表明了什么?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应采取什么对策?

范例析解:此题的标题虽然是世界部分国家科技实力的名次,但其落脚点或命题的意图是让考生了解中国所处的科技发展地位及情况,关键是要说明我国应该采取哪些策略和措施来发展科技事业;争取在较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从横向看,得出近年来科技实力和地位都有很大的提高,再从纵向看,即与其他国家的对比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于是就能很自然地得出应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结论。

参考答案:材料表明:我国近年来科技实力已有很大提高,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应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寓意类开放试题

题型简介:所谓“寓意”就是凭借一定的文学、艺术等形式,创设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以寄托(隐含)一个基本观点、一个基本原理、一条基本规律、一个基本道理或综合性的知识,然后要求对所寄托的内容进行评述,表明一种立场、一种态度,并对其提出解决的方法或建议等。此类题型目前最觉的是漫画,此外还有寓言、名言、典故、诗词、俗语等。

解题技巧:此类题型的试题,解题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先弄清楚这些文字艺术等形式所提供的来的意是什么?第二步是寓意,即包含着一个什么道理,需要用所学的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去分析、去归结。第三步是创意,即以原意为基点,别开生面,异想天开,从而悟出一个新的建议、设想,得到一个启示,推导出一个新的结论或新的观点等等。

试题范例:

图一、图二反映的是我国现阶段什么样的社会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

范例析解:根据解题技巧所提供的三步走,此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首先看标题目和标语:小鸟的悲哀,小鸟为什么悲哀呢?图中小鸟为什么说:“请把我也带走吧”,因为,图中的某君背着大斧头,把所有的树都砍光了,正准备离开所在地。第二,分析一下造成上述情形的原因是什么,那就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的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人为造成的结果,这就说明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还相当差。这正反映了当前我们社会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第三,得到了什么启示或教益,一般来说,可以从如何提高环保意识,怎样搞好生态平衡,本人对此有何合理化的建议或怎样从我做起这些方面来阐述。

三、会意类开放试题

题型简介:“会意”中的“会”是领会、理解的意思,如:心领神会。此类题型要求考生能把握所学知识的涵义,包括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判断、推理,并给予分析说明。常见的题型有: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案例分析说明题、比较分析说明题、举例分析说明题。会意类开放性试题一般给考生一个或若干个反映实际问题的材料,要求考生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说明这些实际问题。这类题型往往与重大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联系在一起,涉及面广,知识考核综合性强,是政治中考考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全面反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总是的能力的重要题型。

解题技巧:按照“仔细审题,明确题意——回归教材,落实内容——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的“三步法”进行解答。

第一步:仔细审题,明确题意。这里的审题包括“两审”,一是审“材料”,二是审“问题”。这“两审”的目的是为了弄清命题者的意图。审材料,要求学生在短促的时间内细微地审题,显然是不现实的。答题前应对材料粗读一遍,有一个轮廓的印象。然后,在细读一遍,尽快地找出它的关键字句,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通过推敲里面的关键词语,抓住包含在材料里的中心思想,要先抓住每层材料中蕴含的观点,再弄清每层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概括出全部材料的总的观点。审问题,就是弄清问题的中心,看清问题中的特殊要求,从而弄准答题应运用的理论知识,在审题的过程中,应分清它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对显性的问题,可根据题意直接作答;对隐性的问题,要找他的暗示,根据暗示所设定的范围来解答。审材料和审问题两者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材料多的题目,先审问题,后审材料(带着问题审材料);材料少的题目,先审材料,后审问题(联系材料审问题),两者必须相互配合,反复阅读。

第二步:回归教材,落实内容。这是答题的关键,一般来说,中考的开放性试题是“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回归教材就是把从材料和问题中获得的有效信息准确的回归到教材中去。回归教材考虑要全面,试题所涉及的教材内容,往往要跨章节,甚至要跨年段,因此,回归教材的点要多。

第三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组织答案要注意全面性、逻辑性,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回答,切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要考虑其主次与先后,用序号标明,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同时还要注意语言规范,尽量采用书面语言(参照课文的表述),书写要工整规范。于是,本题的完整答案便出来了。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仔细审题,回归教材,理清思路,答好开放性试题。

试题范例:2000年3月15日,在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朱熔基总理在回答有关时指出:“台湾选举是地方性选举。不管谁上台,绝对不能搞,任何形式的都不能允许。这是我们的底线,也是代表12.5亿中国人民的心声。”“中国人民一定会以鲜血和生命来扞卫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尊严。”

朱熔基总理的讲话体现了教材中哪些道理?

范例析解:此题要求考生运用(自觉或不自觉地)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思考解题。设问句有两处是关键:一是“哪些道理”,二是“讲话精神”。在材料中,潜在地告诉考生:“讲话精神”是中国政府对 的“底线”及中国人民的心声和中国人民的态度。考生需用归纳的思维方法去把握。“哪些道理”符合这个“讲话精神”,需要考生去“演绎”出来,即答案要点的三个方面(内容意思相近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