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混凝土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混凝土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混凝土质量问题整改方案

混凝土质量问题整改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注意问题

钢筋的混凝土在施工方面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分支,由于建筑具有较为复杂的施工条件限制,致使施工出现多重困难与问题,经常出此案裂缝与渗漏等主要问题。因此,混凝土的工程质量影响着钢筋建设的结构,还包括对建筑的承载力与耐压力。这些都是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而施工的细节有决定着建筑的整体性与质量。只有混凝土保证施工的均匀度,才能减少施工问题的出现,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的完整性与可靠性,并达到施工对质量的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多个问题

(一)框架结构的问题

1.钢筋捆扎的注意事项。建筑的柱子在施工中要与墙体之间用钢筋完成捆绑工作,但要有专业的施工人员去校准,并要确保弯钩的弯度为135度,同时要钩住其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上的钢筋。然而,梁筋比较容易受弯钩的弯曲程度影响,所以要确准它的位置。对于竖直方向的钢筋经常出现偏位的问题,为了校准其位置,在底部加设箍筋,用电焊的形式将其固定,并调整筋的位置使其产生均匀的间距,防止钢筋随时产生移位,影响建筑框架的结构。

2.混凝土的规范施工问题。根据国家对混凝土的结构施工要求,需要对抗震进行周密的设计,并保证各项施工的技术达到相关的要求。在规范的施工中,钢筋的配量与防震的等级之间具有直接的关系,对紧密区涉及实施高标准的配箍率,在选择截面的形式时必须保证合理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混凝土的结构一定要保证规范的施工。它对柱的构造、定量的构架等,都有施工质量的要求。只有规范的施工,才能提升工程的质量。

3.注意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工程的钢筋、混凝土在结构上,承载着建筑的重力。其中包括:薄壳的结构、板模结构以及现浇结构等,构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整体结构。钢筋在结构中承载着建筑的拉力,而混凝土在结构中承载着建筑的压力。因此,只有使结构兼具耐压、稳固等优良特性,才能为工程在结构上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它的结构通常有:整体式、装配式两种。前者需要在工程的建筑现场增加模板、钢筋,利用混凝土浇岛而成;后者是利用事先制作好的匹配构件拼装而实现的。所以,要在施工中注意钢筋、混凝土的结构。

(二)混凝土的材料控制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现场,应控制好混凝土的材料。只有通过控制器材料的质量,才能解决现有的施工问题。对混凝土的材料实施控制主要是:水泥与外加剂,必须要保证合理的配比。对于水泥而言,应将在进工程现场的初期检查其种类、等级、批号以及包装的日期,对于出厂日期已超过三个月以上的水泥,实施二次复检的排查工作,进而保证水泥基础材料的质量;而外加剂的控制,需要依照国家的规定实施质量的控制工作。对于外加剂的作用主要是在冬季条件下,提升混凝土的前期施工强度,并在炎热气流下,滞后混凝土凝固的时间,为浇筑工作提升和易性与方便性。

(三)混凝土的搅拌问题

在施工的混合、复杂条件下,混凝土在实施搅拌工序之前,会利用水润湿搅拌机的内壁。在搅拌的初期,应将石子材料的使用量降半,以免由于砂浆造成损失。在搅拌后期清理混凝土材料时,应尽可能的清净,这是混凝土对搅拌的基础要求;在投料方面,正确的顺序为先投放砂石,在注入水泥与砂石的混合物,最后实现搅拌的工作;在搅拌的时间控制方面,应该先稀释外加剂的浓度,在搅拌到要求的时间半数之后,再次投放外加剂的溶液,并持续搅拌到设定的时间为止。而对于不同材质的混凝土材料,其加班的投放方式与时间都存在差异性。因此,应注意混凝土的搅拌细节,避免出现搅拌的诸多问题。

(四)钢筋、混凝土的养护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工序中,对其实施养护是重要的工序之一。若对施工部及时的实施养护,或由于养护的方法不当都会带来很严重的施工问题,进而导致其表面出现裂缝与硬化的现象。主要是在夏季裂缝表现的极为明显,因而在不养护的条件下其强度会下降很大的幅度。因此,对于养护问题应采取有效的办法,通过塑膜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封闭式的养护;或采用喷养护液的办法达到养护的目的;亦或是利用浇水的形式使混凝土的表面保持湿润的状态,并且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故此,对钢筋、混凝土实施养护最应注意的重要施工问题。

二、面对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操作中,面对以上诸多的注意事项,最佳的解决方案是:合理的使用施工的模板、以及加强改善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对于解决方案的实施,基于施工结构的复杂、多样性,致使模板的施工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而实施密集的钢筋排列施工,会对现场的施工造成很大的作业难度,不利于进行捆扎等作业方式。通过实践的总结,模板的构件应经过准确、精细的计算,以最优化、合理化的原则对模板实施使用。另外,在施工中不仅要加强设计的工作,还要同时改善其钢筋、混凝土的工程框架结构,以此避免其结构在构造上出现不合理的现象,进而使柱表现为长短不一,极其影响混凝土等结构的安全性。因而,在建筑的整体施工中,对于结构中带有外立窗的框架,应及时增设实现窗连接的梁,提升其结构的稳定性能。若是构建较大跨度的混凝土结构,会涉及较大面积的柱网,因而应适宜的增加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数量,同时提升钢筋的配率,也是增强结构稳定性的解决策略。

总结:

由于在建筑工程中表现出众多的钢筋、混凝土问题,为了工程的安全与稳定之见,应通过建筑企业在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并运用当前国家严格规定的施工标准,去规范施工的各项操作,以从根源上解决施工问题。在注意事项中,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与防范措施,将施工的工作细化,及时关注施工问题为工程带来的质量影响。只有合理运用施工材料与模板,进而加强与稳固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结构,使钢筋与混凝土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适宜性,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许宗有.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11,10(16):155-156.

[2]孙晖.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应注意的问题[J].科学论坛,2011,4(25):1-2.

[3]程昌明.关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施工技术,2014,4(16):72.

混凝土质量问题整改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

混凝土构筑物因出现功能性改变, 如接建、增加荷载等, 或者出现质量问题, 如配筋不足、灾后修补、混凝土强度不够等, 都需要进行加固。其加固施工及加固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对于需要加固的构筑物, 应根据构筑物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加固方案。方案的确定要遵循安全、经济、快捷、施工方便的原则, 只有这样, 加固工程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施工材料方面

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前期材料的配合过程,采用各种相应的配对模式对其进行分析与控制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中外加剂和粉煤灰的掺量.选择级配较好且洁净的砂石料,尽量能够选用石子的用量,将混凝土在配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都降低到最小,把施工配合比调整准确。

二、混凝土板的平整度

混凝土板的底面平整度高差大时,板底找平材料用量也增大,从而增加了的施工成本,最重要的是即使修补平整后,抹灰层容易产生开裂、空鼓等现象;再者,对室内的净高也有影响,此类投诉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因此,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建设单位,都应该对混凝土板面平整度的控制引起足够的重视。

1、顶板平整度测量工具、测量方法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塔尺、水准仪。

测量方法:(1)按板的大小,划分为大板、中板和小板;大板测量9个点,中板7个点,小板5个点;(2)把激光扫平仪固定在一个位置,用水准仪分别测出红外线在每个测量点塔尺上投射的标高;(3)现浇砼板底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8mm,如出现偏差15mm,则整板所有测量点均视为不合格。

2、板平整度的控制流程

项目实测实量、分户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具体的措施贯彻到整个施工过程当中:(1)模板安装后,施工单位进行自检,模板平整度控制在8mm之内;(2)施工单位自检并整改合格后,把整改后的测量数据报监理;(3)监理按不少于工程量的30%进行抽检,并记录测量数据,抽检合格方能签字进行下一道工序;(4)板拆底模后,施工单位进行自检,并把自检数据报送监理;(5)监理按不少于工程量30%进行抽检;(6)把模板的测量数据与混凝土的测量数据进行对比、总结;(7)业主监管上述的整个过程。

3、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模板平整度的控制。刚开始的时候,施工单位采取的方法是板模板安装好后,通过控制模板板面的平整度,从而进一步控制混凝土的平整度;但拆模之后,混凝土板的平整度并不理想,而且把模板平整度与混凝土平整度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组数据之间没有太大的联系。

(2)混凝土板平整度出现不合格点的情况及一般应对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板平整度不合格主要有板中间下沉、板边角下沉和整板倾斜三种情况。

A.板中间下沉的应对措施

板中间下沉常见于跨度较大的板,一般是由于安装模板时未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起拱造成的。

B.板边角下沉

造成混凝土板边角下沉的原因很多,如木方、钢管不符合要求,布料机的振动,板底水平钢管不平等。本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采用下列措施:支模板时,板底方木间距不能超过250mm,靠近梁边的方木距梁边少于150mm;清理不符合标准的方木;清理不符合要求的钢管;检查模板时先验收梁底标高,梁高合格后再测板底水平钢管;布料机底部需加支撑。

C.整板倾斜

出现整板倾斜的情况,一般是由于板底水平钢管水平度没控制好而造成,控制好板底水平钢管的水平度即可解决。

三、混凝土浇筑方面

1.在墙体混凝土浇筑之前,预先在墙体根部灌注一层减石子的同强度等级混凝土,厚度一般为7-10cm,并且应均匀分布。在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分层浇筑,每层浇筑高度控制在50-70cm。旅捣过程中保证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不再下沉为止。在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时,应在振捣棒上用细线或胶带作一标记,保证在振捣棒向下插入过程中,不对下层混凝土进行扰动,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2.在顶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而不能用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初次找平,然后在初凝前后对表面进行反复抹压,如表面已经硬结、人力抹压不动时,应采取二次振捣的方法,趁初凝前后水泥晶胚刚开始形成之际。使重新组成的混凝土结构进一步密实化。然后再抹压1-2遍。夏季若遇烈日暴晒、大风等天气,在进行二次抹压时,由于混凝土表面失水太快,容易形成表面干裂,在这种情况下,应对混凝土表面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或对顶板表面进行淋水。

四、混凝土墙柱的垂直度、平整度

1、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及允许偏差

测量工具:自制吊锤、拉尺、靠尺、塞尺。

测量方法:墙柱模板的垂直度用自制吊锤、拉尺进行测量。自制吊锤固定在墙柱顶部,然后记录顶部、中部及底部位置吊锤在拉尺上的数字,作为一组数据。柱子需每个面测一组数据,剪力墙两面需各测三组数据。拆模后,混凝土的垂直度可用靠尺进行测量;混凝土的平整度可用靠尺和塞尺进行测量。

允许偏差:垂直度、平整度8mm,如该构件出现偏差15mm,则该构件的各组数据均视为不合格。

2、混凝土墙柱垂直度、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1)混凝土墙柱垂直度的控制:模板垂直度的允许偏差为6mm且坚持下小上大的原则;剪力墙两面均需各安装两道斜撑,如剪力墙长度大于3m,则需安装3道斜撑;统一木方尺寸;增加墙柱的钢筋内撑;加密木方或者把方木更换为槽钢;

(2)混凝土墙柱平整度的控制:平整度超出允许偏差一般出现在墙与梁交接的地方;处理方法如下图所示,在支模板时该部位上部用木方连接墙和梁,中部用木板连接,下部用槽钢紧压拼缝。

混凝土质量问题整改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民建 施工 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推动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 在社会城市化步伐不断加速的今天,城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使得人们对于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更加重视,在建筑物施工中,混凝土是其最重要的建筑材料, 混凝土技术是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程监管部门要通过对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加强以及监管, 达到提高建筑物整体质量的目的。在工程施工中,针对影响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因素, 经行分析和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积极有效的开展各项工程的监管和控制, 保障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要求,以达到提高工程整体质量的最终目的。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中材料控制的分析

作为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的重要内容,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材料质量控制等工作是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关键, 因此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在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前对浇筑技术进行分析。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确定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 与商混单位确定混合标准及混合技术要求, 并规定商混运输过程中技术保障条件, 确保建筑施工混凝土基础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保障混凝土浇筑质量。

3 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工民建施工工程,都是以混凝土为主的框架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好,强度高,可塑性以及耐腐耐火性能都行对较高, 因此被工民建施工程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工民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如下:

3. 1 露筋

在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 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露筋,因为混凝土结构是由钢筋与混凝土两部分组成, 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建筑物整体强度和韧性的有力保障,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结构中, 混凝土的作用是避免钢筋暴露,混凝土具有高粘度的特点,它能够与钢筋紧密的贴合从而降低钢筋暴露的质量问题,此外,施工人员也应该注意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设置问题,在对两者进行粘合的时候一定要在它们之间设置具有厚度的垫块,作为保护层。这层保护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使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稳定性加强, 也会使粘合更牢固。

3. 2 麻面

混凝土施工中, 混凝土表面或局部出现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凸凹坑的现象。麻面虽然并不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却严重影响了建筑物墙体、地面的美观程度。混凝土施工中引发麻面问题的因素很多,其中混凝土模板表面的光滑与湿润程度是最为主要的,另外,混凝土的调配难以达到标号标准也是必须考虑的。

3. 3 裂缝

混凝土施工中, 裂缝是困扰施工人员的重要问题。不管是小型裂缝还是大面积裂缝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也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裂缝的产生,会使原本强度较高的混凝土结构性能降低,甚至不堪一击。合理科学将混凝土进行配比,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定施工,是控制裂缝出现的重要手段。即便这样,裂缝问题还是存在,因此,施工人员一旦发现裂缝问题, 应该马上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补和改进,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这样才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4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及技术管理

4 . 1 以施工设计为基础, 编制混凝土浇筑方案混凝土浇筑方案是指导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工作的基础文件, 是保障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基础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对技术交底文件、设计图纸及设计方案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在此基础上明确混凝土浇筑工作重点。根据混凝土浇筑需求、浇筑技术控制要点、浇筑质量控制因素等进行混凝土浇筑方案的编制, 以科学的浇筑方案为基础,指导混凝土浇筑工作,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

4 .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的分

混凝土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使得施工企业和科研组织在混凝土技术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年的施

工经验表明,在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中,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 提高工程施工效率。

4.2.1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应注重入模倾倒的技术控制,避免混凝土入模过程中对钢筋骨架及模板的冲击。通过控制出料口与浇筑层的落差减少对模板的冲击。

4.2.2 混凝土浇筑工程还应注重浇筑时间的控制, 通过单体浇筑时间控制及两次浇筑间隔控制, 避免浇筑过程中裂缝的出现。

4.2.3 在浇筑过程中还应强化振捣控制,避免混凝土中气泡的产生,根据混凝土浇筑经验, 混凝土浇筑振捣中还应控制振捣棒的安装, 避免振捣棒与钢筋骨架相接处对钢筋骨架的影响, 并通过振捣棒插点设计,避免漏振等情况的发生。

4 . 3 强化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对混凝土浇筑工程的监管, 是施工技术方案以及各种技术参数能够有效贯彻执行的关键,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在工程施工中, 监管部门加大对混凝土浇筑现场施工的技术监管,各个部门也要积极配合,这样才能使技术的要点和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执行, 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4 . 4 在混凝土建筑施工结束后, 要对其做好测温和保养工作, 这是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保障的最后关口, 自然不容忽视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混凝土浇筑技术也在日益提高,在我国现在建筑工程中,工程主体大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一来, 工程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的要求就会提高, 建筑工程人员需要不断的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后续工程进行测温和养护,这样才能自始至终把好质量关,做到善始善终, 这也是新时代对于每一位社会工作者的要求。作为工程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应该看清自己的社会位置,积极完成分内工作,明确工作内容和目标,通过对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测温间隔以及监护和保养,达到防治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目的。站好质检工作的最后一班岗。

5 结束语

在现代混凝土工程中, 混凝土浇筑技术是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施工技术, 是工程质量是否得以保障的关键。因此提高现代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 项目工程企业要从各个方面抓起, 企业内部要建立质监部门, 技术人员要不断的学习和提高专业技能,在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也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质检部门的要求完成作业, 这样就会形成一条从技术监管到技术指导,再到工程施工的质量检测链,使得质保工作系统化,专业化。进而达到保障工程质量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混凝土质量问题整改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技术 地铁站

前言

随着各城市规划的不断扩大,城市面积越来越大,居住在城市的人口也越来越多,交通出行自然成为一个城市首要话题,在地上空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地铁工程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地铁站的建设缺少不了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如何制定可行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截面大、水泥用量大、内外温差大、温度收缩应力大,很容易导致裂缝产生,对地铁站的安全构成了威胁。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之中发现总结实际可用的新的方法和技术,让大体积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之中发挥其优势,加速整个建筑行业的良好有序发展。

一、 地铁深基坑结构施工中常见安全质量问题及对策

1、 结构控制不当,造成结构渗漏,影响运营。在深基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少留施工缝,施工缝处应设凹型接缝及止水带。在进行后续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混凝土接缝进行凿毛并刷素水泥浆。及时养护,进行温度控制,防止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的产生。

2、 擅自改变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或施工程序,也是施工中常会出现的一个安全问题。有的基坑因为复杂性较强,是需要提前编制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的,而后施工过程中遵循施工专项方案组织现场施工,施工方案中会编写施工现场的施工条件,采用的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参数,有的施工单位自认为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是一种保守的施工方法,施工起来太过复杂,且成本造价较高,于是出现了施工中擅自改变施工方案,主要表现在随意改变施工技术参数以达到节约成本和加快施工进度的目的,甚或随意改变施工程序,这样以来,施工过程中就极易出现基坑垮塌、整体滑移等安全事故。

要及时消除这些安全隐患的出现,对策的首要任务是要认真编制施工安全方案,不仅如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专项方案组织施工,不得随意改变施工程序,因为重大基坑施工前一般是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的,而施工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也是根据专家论证的建议进行编制的,因此严格按照施工专项方案组织施工和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施工,是应对基坑出现垮塌等事故出现的有效手段。

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产生离析,混凝土自高处下落的自由高度不应该超过2m,当超过2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等以减少混凝土下落高度,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施工的整体性要求比较高,混凝土要连续浇筑完成,常采用大截面分层踏步式推移的施工方法,每层厚度应控制在500mm左右,以减少混凝土的内部温差,在已经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开始浇筑上层的混凝土,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

2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振捣棒,振捣时应采取快插慢拔的方法,插拔点应均匀排列,逐点移动,移动的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范围的1.5倍,振捣已浇筑的混凝土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10cm为宜,以消除上下两层混凝土的接缝,确保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

3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和方法

为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具备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因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无纺布、麻袋、塑料薄膜等覆盖养护,并在表面经常浇水,浇水的次数及数量能够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宜,一般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10-12h进行养护,对于比较厚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前,提前预埋用于测温的探头,以便能及时掌握混凝土的内外温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

1、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及施工的连续性,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应根据工程的特点、位置、现场环境条件等,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并在浇筑前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较低。浇筑方案应根据结构类型、整体性要求,混凝土供应等情况进行选择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等方法进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振捣棒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预防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与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防止因混凝土自由沉落而产生裂缝,减少内部微裂,提高混凝土自身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方法有保温和保湿法两种,一般普通硅酸盐拌制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搅拌的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21d。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质量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应当对混凝土的温度、温度应力、收缩应力进行试验算,制定相对应的温控技术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指标应满足以下规定:混凝土在入模温控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应大于50℃;混凝土的里表温差不应大于25℃;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不应大于2℃/d;混凝土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应大于20℃。搅拌混凝土应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矿渣水泥,并适当加入缓凝剂,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水胶比,减少水泥的用量。降低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差。如降低搅拌用水温度;粗骨料用水冲洗降温,避免在阳光下暴晒等,及时对混凝土进行保湿、保温养护;提前在混凝土的内部预埋冷却循环水管,通入冷却水,降低水化热温度;在搅拌混凝土时,可以掺适量的微膨胀剂,使混凝土能够得到收缩补偿,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当大体积混凝土整体尺寸较大时,应当设置后浇带,以减少外应力,同时有利于散发热量,快速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结合结构实体的类型,如圆形、不规则形状等,应配置用来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钢筋;避免因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开裂;大体积混凝土应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收面,以减少表面收缩裂缝。

3、原材料、施工机械及人员控制

原材料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要对水泥、砂、石的质量与含水量进行检测,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材料的配量要准确。加强原材料的控制。另外还要严格履行规定的要求,对送检原材料的制作试件;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合理装备、安全使用、服务生产,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生产效益,取良好经济效益创造条件;现场工程需要负责的项目比较繁多,因此不免有失误发生,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抓工作重点的办法,主要监督、检查监理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监理人员应在企业自我检查的基础上在对重点工序进行抽检,独立的进行检测,检查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业主汇报。

结语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浇筑施工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合理的分缝分块,安排合理的浇筑顺序;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分层浇筑,减小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降温水管,通入冷水降温;合理安排浇筑顺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注意控制钢筋位置,防止钢筋位移造成混凝土保护层过大而开裂。

参考文献

[1]. 李学祥.某工程地下室超长超厚结构无缝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7(10)

[2]. 詹文庆.浅谈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2009(19)

混凝土质量问题整改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防工程; 结构自防水; 质量

中图分类号:TU35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8)04-0151-03

1前言

21世纪是地下空间作为重要资源开发的世纪,人防工程不仅在战争时期是国家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中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长久以来地下建筑工程的渗漏已是建设者们伤透脑筋的大事,由于地下室不同程度的渗漏水限制了已建人防工程的开发利用,每年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维修,所以提高防水效果是当前人防工程建设中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2001年新修订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把结构自防水明确规定为“应选”,而不是旧规范的“宜选”,体现了以结构自防水为主的思想,结构自防水是人防工程防水的治本措施,提高结构自防水质量是提高人防工程最终防水效果的关键。根据自己亲自参与人防工程设计、质监及施工的实践,谈谈提高人防工程结构自防水中应注重的几个问题。想对当前人防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影响人防工程结构自防水质量的主要因素

2.1工程地质方面。工程地质对基础的均匀沉降有重要影响,是影响人防工程防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湖南有些城区地质状况较复杂,岩溶和土洞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属地质灾害发育的场地,如果工程地质状况未掌握清楚,地质钻探深度不到位或抄袭相邻的地质报告,工程地质报告未正确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则会造成结构设计方案欠佳,施工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基础不均匀沉降,出现人防地下室渗水现象。

2.2 设计方面。在认识上,未真正树立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防水之本的设计理念,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重防水材料,轻防水混凝土。在设计时,强调防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而对混凝土抗裂性能未引起足够重视。细部结构和配筋不合理,防水设计与工程结构设计未很好结合,结构形式设计过于复杂。同时,人防专业设计单位缺乏,非专业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掌握的人防工程设计知识参差不齐,造成人防工程设计问题较多,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

2.3施工方面。原材料质量控制不良,坍落度控制不好,施工缝等细部结构处理不当,混凝土浇注后未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养护。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施工是个精细过程,必须合理地选用配合比、水灰比、坍落度等参数,把好混凝土浇筑、振捣关,注意养护时间和条件,否则将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空隙,结构表面出现裂缝。

2.4监督管理方面。对防水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不严,未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工程全过程监督检查。图纸设计不够规范,设计审查不严。施工前未认真进行图纸技术交底,承包人未掌握防水施工要点,不少人防工程在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上,现场监督没有完全到位。对监理公司的监督管理不严,素质和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甚至存在无专项资格的监理。

3提高人防工程结构自防水质量的措施

3.1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结构自防水是利用结构本身的密实性、憎水性以及刚度,提高结构本身的抗渗性能,它要求结构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刚度,而合理的结构形式是提高结构整体刚度的关键。因此,在结构选型方面,应根据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功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避免结构平面突变或断面刚度突变,尽量使结构平面选型规整,借以提升结构的整体刚度。

3.2科学设计防止混凝土开裂方案。提高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性能关键是控制钢筋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地下工程防水设计中,应特别注重防止混凝土开裂的设计方案,从混凝土强度设计及材料选用、钢筋及拉结筋布置、防止不均匀沉降等方面减少和控制混凝土开裂。

3.2.1选择适宜的主体结构材料强度。提到防水混凝土质量,人们自然想到如何提高强度和抗渗等级,混凝土设计强度、抗渗等级越高,单位水泥用量也就越多,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也高,收缩变形加大,结果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因此,要根据使用功能、防水等级、工程埋深等,考虑适宜的人防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材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但也不应过高,抗渗等级应根据工程埋置深度在S6~S12范围内选用。

3.2.2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一是正确选择水泥品种和用量。一般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其他性能的前提下,通过优选砼配合比,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二是严格骨料质量,特别应重视粗骨料的选择,宜选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空隙率和含砂率小的石料。三是掺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粉煤灰替代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制成粉煤灰混凝土,降低水化热,增加密实性,增强砼后期强度,提高砼的抗掺性和抗裂性。四是掺入适量的膨胀剂,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不但可以减少混凝土在各龄期的收缩值,而且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推迟了收缩的产生时间,提高了混凝土抵抗收缩应力的能力,从而减少了收缩裂缝的数量。

3.2.3钢筋布置的设计。一是适当增加墙体水平构造筋。墙体受力钢筋过多,水平构造筋过少是墙体容易开裂原因之一。为了防止这些裂缝的产生,可以采用螺纹钢筋,并适当减少水平构造筋的间距,增加墙体水平构造筋,以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强度。二是合理设计拉结筋结构。在设置拉结筋时,采用“梅花型”布置,尽量少而精。双面配筋采用统一的模数确定钢筋间距,保证双面钢筋交叉点连线垂直于钢筋网。在拉结筋中间焊接止水环,或将拉结筋与模板拉杆二者结合起来,合设一个止水环。

3.2.4防止基础不均匀沉降。在开始设计前,要取得全面、准确的工程地质情况资料。在设计时应注意上部结构的均衡布置,以减少上部荷载不均导致沉降差,地基基础设计以控制变形值为主,设计单位必须进行基础最终沉降量和偏心距离的验算。岩溶和土洞有不同程度分布的人防工程,应对持力层范围内的岩溶、土洞进行相应处理,在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处设置沉降缝。

3.3提高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3.1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的有关规定。在施工前进场材料必须现场抽样检验,达不到要求不得使用,重点控制好水泥的用量、强度,砂石含泥量及级配,要通过增加优质粉煤灰等来减少水泥用量,避免混凝土实际强度超过设计强度,提高抗裂性能。

3.3.2把好混凝土浇筑、振捣关。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相邻两层浇筑时间应根据气温情况合理确定,以确保上、下层混凝土在初凝之前的牢固结合。混凝土泵送入模时,应使其水平均匀入模,并控制其自由倾落的高度。混凝土振捣前应先根据具体的结构物设计振捣点,振捣时间一般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出浆和不冒气泡为准,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3.3.3选择合理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践证明,在同等条件下,混凝土坍落度越小,混凝土早期收缩越小,施工后主体结构出现的裂缝越少。用于防水的商品混凝土入模坍落度应控制在120±20mm,目前,人防地下室普遍采用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法,为控制坍落度同时又保证可泵性,应选择质量好的混凝土输送泵,最好选用进口混凝土输送泵。

3.3.4设置、处理好细部构造。混凝土应尽量做到连续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施工缝的设置,主要考虑一次混凝土浇筑强度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收缩裂纹,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对接缝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或中埋式止水带。因工程设计需要设置后浇带的地方应提高施工质量,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配合比应经试验确定,施工前,应将接缝面用钢丝刷认真清理,凿去表面砂浆层,完全露出新鲜混凝土后再浇筑。

3.3.5重视混凝土拆模及养护工作。抗裂防水混凝土由于掺加了大量矿物掺合料,早期强度增长一般较为缓慢,后期强度有较高的持续增长,因此拆模时间和养护制度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混凝土侧模的拆除时间一般比普通混凝土晚2d,严禁过早拆模。混凝土终凝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以防止在硬化期间产生干裂。

3.4加强质量监督管理,把好设计审查、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关

3.4.1坚持标准,严把设计审查关。要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抓好施工图设计审查,对不符合人防工程建设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及行业标准的施工图,提出审查修改意见,由设计单位进行修改,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使施工单位熟悉设计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以及人防工程施工的质量要求等。

3.4.2跟踪到位,严把施工监督关。人防工程质监部门要对建设、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在工程建设中作出的具体质量行为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对每一项报监工程制定质量监督计划,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关键环节实行跟踪监督检查,采取法律、经济、行政手段及时纠正问题,严防不合格的工序质量形成或进入下一道工序。建设、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设置工序控制点,把好工程材料进场关,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杜绝随意变更设计和不按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施工现象的发生,确保设计、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在实际工作的落实。

3.4.3规范管理,严把竣工验收关。利用人防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这一强制手段,强化监督管理,检查设计、施工等环节的工作成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及时整改,使得不合格的工程不能备案,更不能投入使用。

4工程实践

某综合楼地上十二层,地下二层,建筑高度约56m,总建筑面积约10.41万m2,该工程地下一、二层为汽车库及配套设备用房,其中,主楼地下二层设有部分人防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近年来,由于结构裂缝影响人防工程地下室正常使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该工程一开始就对结构自防水问题认真对待,确定“综合治理,以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的防水原则,重点对结构自防水采取了以下措施:

4.1强化地质状况调查,采用合理的主体结构形式。根据该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对持力层范围内的岩溶、土洞进行了相应处理,设人防地下室的主楼基础形式通过采用复合地基和调整桩基的桩长、桩数、桩径等来调整各部分的沉降量。地下室布置规整,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从结构选型方面提高了结构整体刚度。

4.2优化配合比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经与混凝土厂家反复试配后慎重决定。如C45、S8剪力墙1m3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分别为:水泥340 kg、河砂649 kg、碎石1058 kg、粉煤灰73 kg、矿碴73 kg、缓凝高效减水剂7.29 kg、水180 kg,即配合比为1:1.909:3.112:0.215:0.215:0.021:0.529。本配合比最大特点是通过掺入优质粉煤灰和矿碴(每m3混凝土掺入量达146 kg),减少了水泥用量,降低了混凝土最高绝对温升,同时节约了成本。

4.3严格施工工艺和方法。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当坍落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避免在高温时段灌注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时,采用合理振捣方法,拆模时间不宜过早,混凝土养护及时到位,采用混凝土养护自动喷淋系统。

4.4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审查修改意见,经再次审核批准后施工。制定了该项目质量监督方案,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督抽查验收。

该人防工程地下室建成近一年来,工程质量完好,未出现渗漏水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结语

以上是多年来自己从理论到实践从事人防工程设计、施工、质监工作中的点滴体会,是对人防工程结构自防水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总的来说可以归纳总结出提高人防工程结构自防水质量的“一个理念、一个重点、四项手段”的解决方案。即树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为主,防排结合”的理念;以防止混凝土开裂为重点,提高人防工程防水耐久性;采取“四项手段”:一是选择规整的结构平面形式,二是从混凝土强度选择、优化配合比、钢筋及拉结筋布置、防止不均匀沉降等方面科学设计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方案,特别是针对龙岩优质粉煤灰较多情况,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用量,三是提高防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特别是在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把好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关,四是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做好防水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中和竣工的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希望能对提高人防工程结构自防水有所帮助,不当之外,请批语指正。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38-200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朱祖熹. 浅谈地下工程防水规范实施中的若干问题. 施工技术2003.(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