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审计重点和经验

工程审计重点和经验

工程审计重点和经验

工程审计重点和经验范文第1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对建筑行业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规范管理, 包括建设项目的工程审计。工程审计工作是否有效开展,关乎建设项目经济的透明性和会计状况的规范性,乃至影响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但目前,我国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工程审计还处在发展中阶段,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际操作中都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1、工程审计概念和内容简述

1.1 工程审计的概念

工程审计是依据国家《审计法》等相关规定,对工程概、预算在执行中是否超支,有无隐匿资金、截留基建收入和投资包干结余,以及有无以投资包干结余的名义私分基建投资的违纪行为等。

1.2 工程审计的主要内容

审核工程项目是否超标,即审核建设项目的建筑面积、设计标准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或文件批复的要求,有无任意变更项目、扩大建筑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有无三超问题,有无超合同付款现象,审核编制说明及取费标准;审核材料价格计算,即审核材料价格是否套用当期材料价格,有无跨期高套现象,有无任意提高材料价格、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并审核材料的信息价与预算价定额单价之间的差额是否按国家规定进行调整等。

2、我国建设项目工程审计现状

2.1 工程审计覆盖面较单薄

目前工程审计主要注重工程财务审计和竣工结算审计,以查错防弊为主,对于工程项目全过程内部控制审计、效益审计等方面不够重视,削弱了审计的力度和效果。

建设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大多为财务专业人员,缺乏工程专业的知识背景和工作经验,其审计工作更注重工程财务审计,对竣工结算审计关注不够。而社会中介造价咨询机构虽然具备相关的技术力量,但其往往侧重竣工结算审计,对全过程工程审计缺乏研究。

2.2 事前介入和事中控制不够

目前工程审计大多是对竣工后的结算进行审计,而对开工前审计、工程实施过程审计介入较少。对于隐蔽工程的审计仅依据《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资料,增加了审计风险。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工程未严格执行监理制,存在隐蔽工程无人签证或工程管理人员事后补签证等现象,有随意增大签证工作量,伪造资料、巧立名目,人为虚增签证费用的风险。

3、全过程工程审计方法研究

3.1 决策阶段的工程审计

首先审核建设项目立项程序是否完整,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还要重点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各项经济数据的来源是否真实,测算是否准确,分析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其各项结论是否有强有力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支撑等。

3.2 设计阶段的工程审计

设计单位的资质和级别是其技术力量的标志和象征。因此,设计阶段的工程审计,应该先对设计单位的资质、级别、擅长的专业领域等进行审核,选择符合建设项目规模、功能特点的设计单位。

接下来,应该将审计的重点放在对图纸的审核中,审核图纸是否按照建设项目的功能需求和自身特点进行设计。具体应该审核:有无为了标新立异而、刻意追求外立面效果而做出增加施工难度的设计方案;有无过于保守而浪费资源式的设计,例如结构含钢量等;有无设计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材料和功能配置等。实行限额设计的建设项目,在图纸审核完毕后,还需要仔细测算工程造价,确保造价控制在限定的额度以内。

众所周知,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70%左右,因此,设计阶段的工程审计是极为重要的环节,该阶段审计工作是否有效开展,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3 招投标阶段的工程审计

我国目前已经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投标,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地完善。在招投标阶段,应该首先审核招标投标条件是否具备。

在招标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应该重点审核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工程量计算有无漏项、错项。编制控制价的建设项目还应该对具体的组价过程进行审核,保证工程量清单和控制价的准确、合理。其次审核招标文件中是否有相关条款,将建设单位不易控制的风险进行了合理转移,重点审核对造价和建设单位资金周转有较大影响的各种条款,例如预付款支付比例及扣减方式、进度款支付比例等。

该阶段审计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施工过程中被施工单位抓住漏洞而要求变更造价的概率。

3.4 施工阶段的工程审计

该阶段的审计工作要求审计人员要深入现场,了解项目实时进度,做好各种记录,包括影像资料记录,为将来的竣工结算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其次,做好进度款结算的审核,避免资金超付,影响建设单位资金周转,且一旦资金超付比例过大,主动权就容易被施工单位掌握。另外,审计人员还要对现场的经济签证、工程变更等及时、合理地处理,避免超过合同约定的回复时间,而被视同认可施工单位所报的内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5 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审计

竣工结算审计的审定造价是验证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最终环节,也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进行结算的前提,因此该阶段的审计工作非常重要。

工程审计人员首先应对竣工结算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进行审核,将竣工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比对验证,将签证资料与业主留档的签证资料进行对比验证,标出竣工图错误的地方,剔除与图纸工程量重复的签证,补充因对施工单位不利而未进入竣工结算资料的签证。

在资料齐全、正确的前提下,对工程量及综合单价进行复核,尤其是对变更后的各种综合单价进行核算,要做到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在审核签证资料时,对于不合理的签证要提出质疑,必要时可以钻孔取样或打开隐蔽部位进行验证。审计人员还应对一些合同内已包含,但经济签证又重复计量的费用进行重点审核,扣除重复计量部分,这类费用往往以措施费用居多,例如安全文明施工费、二次搬运费、临时设施费等。

这里要强调一点,竣工结算审计报告往往是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验证,其金额并不一定等同于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结算金额。工程审计人员应该在结算时扣除一些已经由建设单位代扣代付的费用,例如水电费、超额审计费等,避免建设资金重复支付。

3.6 竣工决算阶段的工程审计

由于竣工决算是对建设项目全部费用的汇总,因此该阶段的工程审计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该阶段工程审计工作旨在于分析建设工程的实际费用和投资结果,并通过三算对比分析,考核投资控制的工作成效,总结经验教训,为将来的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及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工程审计重点和经验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家高职示范校;经费管理;审计保障

一、示范校建设项目的经费管理

为了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家财政部、教育部2006-2010年至少投入20亿元中央财政资金重点支持100所左右高职院校的发展,同时被列为重点支持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地方财政也要投入配套经费。示范校建设从批准立项到验收不足三年的时间,如何在短期内运用好专项经费是每个示范校的重要课题。

经费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经费的筹集、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经费使用效益的评价。审计保障就是以经费管理中的支出管理为主要监督对象,以控制支出为目的,采用过程控制为方法,将审计监督工作放在示范校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将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发挥实时的审计监督职能。

二、审计目标

根据示范校建设的任务要求,示范校专项经费的审计目标是促进示范校建设资金科学、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和挪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

三、审计组织与授权

示范校建设项目经费管理的审计监督工作,通常是以审计部门为核心,多个部门联合共同组织而成。有的示范校建设单位成立项目运行监控机构,由校领导、示范院校建设办公室、审计、教务、人事、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监控小组办公室设在审计处。

项目运行监控机构配备审计处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和必要的设施,并赋予如下职权:示范校建设项目的各类审计工作(包括各建设项目经费管理的全过程)均由审计处牵头,在审计过程中,各项目单位、相关行政职能处室必须按照既定工作程序服从审计要求,如实、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并认真落实整改措施。

四、重点审计内容和程序

依据示范校建设要求,经费支出范围主要有实验实训室建设、设备采购、师资培养等。因此,需要开展的审计项目有招标监督、合同审核、验收监督、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等等。

首先,项目立项审计是根据示范校建设文件的要求实施的,即每一个建设项目都要有项目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是预算编制的第一步,是避免经费浪费的重要措施。招(议)标审计包括招标文件的审查和开标过程的审计监督,重点审查主体资格。合同审计是对合同文本主要条款的审查,通过合同审计帮助完善合同条款、避免经济纠纷,并与招标审计和验收审计,共同发挥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称监督和管理。验收审计重点审查合同执行情况。财务收支审计是对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是进行绩效审计和其他审计工作评价的基础。绩效审计以资金为线索,通过对子资金使用、管理及影响所反映的项目运行成绩和发展效果进行审计,评价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

具体的审计目标、重点审计内容和程序、审计方式等如表1所示。

以设备采购审计项目为例,首先进行可行性论证的审核,包括是否按照计划采购、是否逐级审批论证、是否按照审批权限进行论证。然后,在招标过程中先审核招标文件、工程标底、招标评委,在招标中监督封标、投标单位资质、评标过程。中标后,进行购销合同、施工合同的审核。最后,在验收阶段监督设备安装验收过程、审核资产账实管理是否一致。

全程同步审计是复杂的时空审计,工作难度大。可根据审计的人力和财力,有重点地开展某项审计工作,也可以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对示范建设经费使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有利于及时发现示范校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促进经费支出的合法、合规、合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确保顺利实现项目建设目标,保证示范建设资金的专款专用。

【参考文献】

工程审计重点和经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计价;体系

一、工程项目计价的特点

1.工程项目具有多阶段的计价体系

2.工程项目存在着多主体的计价模式

参与建设各方的主体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约束对方的建设行为,各方都要从事工程项目的计价工作。

3.工程项目具有层次结构的计价模式

工程项目造价可以按建设项目的划分,分别加以计价,从而形成具有层次结构的计价模式。

4.工程项目具有多种计价标准

工程项目计价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或地方制定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参数进行计算项目总造价中的各项费用,形成了多种计价标准,包括计价参数、概算定额及概算指标、预算定额、施工定额及劳动定额等计价标准。

5.保持项目计价审核的权威性

工程项目计价必须严格按照建设程序的要求和法定法规,要开展具有权威性的工程项目计价审核。经过审核的工程造价才能作为工程贷款及其支付的依据。

二、工程项目计价的类型及作用

1.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对拟定建设项目在投资前期阶段论证项目经济合理性的重要文件。投资估算在项目投资前期各论证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项目规划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决策者判断拟建项目是否开展继续研究的依据之一,对后继阶段项目论证不具有约束力。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决策部门审批项目建议书的重要依据,据此可以否定一个拟建项目,但不能作为对拟建项目投资的依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是决定项目是否列入国家或地方建设计划的重要决策性文件,是批准设计任务的依据,对设计概算起着控制性作用。

2.设计概算

设计概算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文件、概算定额及概算指标等资料,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全部建设费用的文件。设计概算的主要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建设投资、安排建设资金计划的依据;择优选择设计方案的依据;实行投资包干和制定施工招标标底的依据;银行办理工程拨款、贷款和结算,实行财政监督的重要依据;进行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简称“三算”)对比的基础。

3.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又称工程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施工图纸、预算定额及各项取费标准等资料,计算和确定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施工图预算的作用主要有下述几个方面:是确定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造价的依据;是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实行工程预算包干、进行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是建设单位支付工程进度价款的依据;是施工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展经济核算的依据。

4.工程结算

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完工后,经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检查验收达到规范标准,满足合同要求,完成施工图纸规定的工程施工任务,施工企业即可编制工程结算。工程结算是承发包双方完成工程价款支付的经济文件。根据承发包双方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的规定,工程结算可以采用一次性结算或多次结算分期付款的方式。工程结算中应包含原工程预算或合同造价;建设单位认可的因设计变更发生的新增费用,以及合同允许的调整费用(如间接费变动、材料价差补贴)等。

5.竣工决算

竣工决算是由建设单位在工程竣工收后编制的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费用的经济文件,表明该建设项目实际总投资。竣工决算是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竣工验收、支付使用的重要依据;是核定新增固定资产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工程建设成本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以及对工程建设总结的重要组成部分。

6.施工预算

施工单位应根据承担的工程施工任务,以企业内部的用工、用料、奖惩、分配和核算办法为依据,编制工程施工预算,作为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和考核的依据。

三、工程建设项目计价审核

工程建设项目计价审核,简称工程审核,包括投资估算审核、设计概算审核、工程预算审核等,是确定工程计价文件的符合性、控制工程投资的重要环节。

1.工程审核组织

工程审核组织具有多种形式,原则上是,谁出资建设,谁负责对工程投资、设计概算和工程预算等方面进行审核。鉴于目前我国投资体系的状况,工程审核组织主要有联合审核、业主自审以及委托专门工程咨询机构审核等三种形式。

2.工程审核的主要方法

全面审核法。全面审核法是根据设计文件、概预算定额及单位估价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方案、就是合同及业主与建设各方的洽谈记录等为依据,对投资估算及概预算文件所列的各项内容进行逐一审核。

这种工程审核的优点是全面细致,能发现和纠正工程计价文件中存在的所以问题,审查质量高。缺点是审查工作量大,繁琐,耗时耗工,且审查成本高等。

重点审核法。重点项目是指那些工程量大、单价高、技术复杂,对工程总造价有较大影响的项目。该方法是相对于全面审核而言的,选择计价文件中的重点项目和内容进行审核,其余项目仍保持原计价文件的内容不变或仅作概略的审查。重点审查内容包括审点项目计价定额选择或配用是否正确;计算方法和计算结论是否正确;选用的估价参数是否正确;单位价格或单位预算价格估算是否正确等。

工程审计重点和经验范文第4篇

跟踪审计的提出已经有十余年了。1998年,在朱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提出“对重大项目要进行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1999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提出审计部门要依据《审计法》对国家拨款的重大项目进行专项审计和跟踪审计。2001年,在《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也明确指出,对财政性资金投入较大或者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建设项目,审计机关可以对其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但是跟踪审计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一直没有太大发展。

直至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积极探索跟踪审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后,跟踪审计实践和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8年,审计署已先后对灾后重建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跟踪审计相关理论的研究也引起了审计工作者和理论研究的关注。但总的来说,跟踪审计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对重大基本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家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中,一些“巨无霸”型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不断上马,如:三峡工程总投资约1800亿元;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可能超过5000亿元;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工程项目总投资约为1435亿元。wwW.133229.cOM这些项目如果不能顺利建成并发挥预期作用,将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国计民生。为了降低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投资风险,保证它们的投资效益,避免出现“工期无限期,投资无底洞”的情况,传统的投资审计已经很难达到预期目标,迫切需要建立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机制。传统的投资审计重心停留在合法合规性方面,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审计价值并没有得到充分实现,很难进行事先的预防和控制。也正是基于此,审计署在《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特殊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事项、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执行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基本建设规模增大的背景下而采用的新型审计模式,也是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但是不可回避地是,在跟踪审计开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由于跟踪审计实践和跟踪审计的相关理论研究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对跟踪审计的概念、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程序和方法等还没有明确,对跟踪审计的顺利实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本文着重研究了跟踪审计的概念和特点、审计阶段划分及各阶段审计重点,以及跟踪审计在法规体系、程序和方法等还需进一步完善之处。

三、跟踪审计的概念和特点

目前,跟踪审计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虽然已经有学者和审计人员对跟踪审计进行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有些定义是以工程造价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为核心审计内容;有些定义强调审计过程的连续性。

本文认为,跟踪审计是指分别在不同时点对同一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竣工验收全过程和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质量监督、建设管理等全方位进行审计,促进建设项目规范管理,通过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促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保证政府投资的效益和建设资金安全。目的是规范项目建设程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

跟踪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跟踪审计内容全面。

跟踪审计是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是决策、审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竣工决算全过程的审计,合法合规,建设单位管理情况,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职责履行和人员配备情况。

2.对同一项目多次审计。

跟踪审计是对同一项目在不同时点介入的多次审计,通过对开工前,建设实施过程中和竣工验收后三个阶段的审计,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

3.预防和控制。由于重点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大,虽然事后控制可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惩处,但对造成的损失将难以弥补,所以,跟踪审计突出对建设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的事前和事中控制,来达到顺利完成建设项目,确保投资效益的目的。

四、跟踪审计的阶段划分和各阶段审计重点

跟踪审计是为了规范建设管理,纠正和预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对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具体如下:一是一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索贿受贿;二是一些部门违法违规决策上马项目和审批规划,违法违规审批和出让土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三是一些招标人和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四是一些招标机构违规操作,有的专家评标不公正;五是一些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违规征地拆迁、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质量和安全责任不落实;六是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原则,乱上项目,存在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豆腐渣”工程。并在监管方式上提出“组织实施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跟踪审计”。

由此可见,上述问题都将是跟踪审计的关注点,也是期待跟踪审计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如不及时纠正将严重影响工程的顺利建设。所以,为了较好地实现跟踪审计的监督、控制和预防的作用,跟踪审计应就不同审计侧重点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进行审计。首先,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确定审计介入的三个基本时点,即工程开工前、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工程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后。工程建设实施过程(第二阶段)的审计次数,可视工程建设规模和工期长短以及建设中审计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增加一次在建过程中的回访或审计,以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能够得到纠正以工程顺利建设。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审计(第三阶段)可视情况分为竣工验收使用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两次进行。

第一阶段跟踪审计应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对基本建设项目的决策、建设程序、招标投标、建设力量情况进行审计。

此时审计重点,一是基本建设项目立项决策、审批或核准、建设资金来源、土地征用及使用、环境影响及评价等前期工作是否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建设程序进行操作。二是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物资、采购等招标投标活动是否公开、公平、公正,有无不招标、围标、串标的情况发生。三是关注参建各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是否达到法规规定的要求,以确保建设队伍高素质、专业化。有无因招标资格预审标准低或是评标不严格,造成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有无因投标人不按招标文件要求及投标文件承诺配备人员,导致主要设计人员、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主要技术人员由不具备相应职业资格人员担任的情况。

根据审计结果,审计单位在跟踪审计第一阶段的审计报告中应说明,该项目是否具备开工条件。

第二阶段跟踪审计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对建设管理、质量控制和建设资金管理进行审计。并对第一阶段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核,并对整改情况做出评价。此阶段的审计可根据工程规模和审计中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进行整改情况回访和增加审计次数。这一阶段的审计工作内容与重点,我们近年来开展的在建项目工程审计相似,此处不再赘述。仅对工程质量及质量控制体系和工程资料完整性审计两方面进行论述。

强化工程质量及质量控制体系审计,审计内容工程质量及各参建单位质量职责履行情况。重点关注监理、质量监督机构的质量控制职责。通过现场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有无不按图施工、偷工减料等工程质量问题,有无因监理单位、质量监督单位、检测单位未履行职责或职责履行不到位,造成质量问题没有被发现也未得到纠正,并出具与实际不符的监理资料可质量监督资料的情况。

对基本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应引起重视。工程资料管理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将来工程质量问题的责任追究,工程价款结算起重要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等多个法规中,均要求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有关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但是在实际审计过程中,经常发现部分建设单位对工程资料不够重视,而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也存在工程资料不真实不及时的情况,工程资料不完整,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给审计人员审计工作和取证工作造成困难,影响审计工作成效。所以,在跟踪审计中,应加强对工程资料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审计,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反映。

第三阶段跟踪审计应在工程竣工验收及竣工决算后,对建设项目的概算执行、财务收支及竣工决算进行审计。对前次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整改情况做出评价。

综上所述,跟踪审计通过在不同时点对同一建设项目进行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全过程和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质量监督、建设管理等全方位进行审计,通过纠正问题,规范管理,促使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另外,跟踪审计也将在如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跟踪审计通过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能够对基本建设法规体系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从而发现建设法规中不科学、操作性差的内容,使之逐步完善。

2.完善建设市场监管体制。建设市场上长期存在的问题,也反映出了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建设管理监督体制上长期存在的问题,履行职责不到位还是机制体制不完善,通过跟踪审计可以全面系统地对建设市场监管体系及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无疑将对规范建设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3.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审计威慑力,将有效地防止舞弊、遏制“寻租”,预防腐败。

五、进行跟踪审计还需进一步完的善配套工程

跟踪审计理论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跟踪审计对工程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审计的法律依据,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调整,审计成果的形式和考核指标等均需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法律法规中跟踪审计的内容狭隘,跟踪审计亟待法律依据。

《审计法》审计机关职责中明确了审计机关在基本建设项目中的职责范围为“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审计机关应当对国家建设项目总预算或者概算的执行情况、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年度决算、项目竣工决算,依法进行审计监督”。《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中第四条“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依法对与政府投资项目有关的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或调查。预算执行审计和竣工决算审计包括检查建设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的真实和合规,评价投资效益情况,提出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可以看出,这种仅限于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的审计监督范围,是无法达到跟踪审计的预期目标,所以,要从法律上赋予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和全方位审计的合法地位。

(二)审计程序和方法。

跟踪审计的对象是国家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其投资巨大,关系到国计民生,无疑审计风险也比较大。如果达到跟踪审计预期目标,同是时又要合理地规避审计风险,必须制定相应的一整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程序和方法。

(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调整及观念更新

由于跟踪审计是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全过程和设计、施工、检测、监理、质量监督、建设管理等全方位进行审计, 要求审计人员对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和施工、监理、质量监督等各建设主体行为要求均要有所了解,需要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调整知识结构。并要更新观念,跳出传统审计的思维模式,把握跟踪审计的目标和审计重点。

(四)需对跟踪审计项目的业务文书进行补充。

目前,由于跟踪审计与以往审计在内容和侧重点上均有所不同,而且将对同一个项目在不同时期出具几次报告,跟踪审计项目的不同阶段的审计报告的要求需进一步明确。

另外,跟踪审计强调通过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和控制,达到纠错和预防的目的,从而使工程项目整依法合规地建设,并确保其投资效益。那么,监督和控制,纠错和预防的跟踪审计成果需要新的业务文书来反映相应情况。

(五)跟踪审计项目审计成果的考核。

对于跟踪审计项目来说,其强调预防和控制,所以它的考核体系与以往审计项目侧重点不同,应监督和控制、纠错和预防效果纳入考核体系中。

工程审计重点和经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施工过程;现场;跟踪审计

0 引言

目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之中,工程造价的审计问题是比较重要的,也是业务领域之中的一项重点。因此工程造价控制的方法渐渐开始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建设的项目在整个过程之中都要跟踪审计,这样能够计算合理的过程造价,避免出现不平衡的实施。在这个过程之中,跟踪审计是可以控制监督范围的,因此,在成本的支出和投资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后期的收益,也有很大的意义。可以进一步加大透明化的财务力度,避免出现腐败的内部现象,在建设的过程之中能够有效实施合理的原则,完善工程造价的实事求是和合理化。

1 施工现场过程跟踪审计的逻辑前提

建设整个项目需要的阶段: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在这个过程之中,需要实现造价的控制和验收过程的完善。也就是整个的工程实施期间,都要进行专业化、合理化的审计跟踪模式,根据法律的政策和相关的规则对于工程的运转起到监督的作用,并做好合理的计价,产生依据作为保留和后期研究基础。

在设计阶段,准确、合理的初步设计概算对保证建设项目的正常实施,保证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地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节约建设资金的作用不可替代。它取决于施工图设计的严密性、全面性。设计中要进一步细化方案,项目功能与技术处理充分到位,保证图纸设计的质量和深度,建立比较完善的图纸审核、交底制度,避免因设计图纸原因而引发的错、漏、缺现象等失误为后期施工阶段的技术变更和投资超额留下活口。倘若施工过程中不断发现随处可见的遗漏、不妥之处,项目功能与项目技术处理不协调,轻者造价失控,重者项目失策、前功尽弃。另外招标文件,特别是对清单项目完整、标底控制价、施工合同严密性的审核,有利于防止工程竣工结算扯皮现象的发生。

因此,投资决策英明、设计先进合理、招投标程序合法、施工监理规范到位应视为施工过程造价控制的逻辑前提。链条中任何环节均举足轻重。否则单纯强调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收效甚微。

2 现场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是将成本控制的重心由事后的静态控制向事中、事前的动态控制转移,是一种动态的、主动的、全过程成本控制,它更强调的是对过程的控制和问题的预防,与传统事后静态审计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一)事后审计对象往往是既成事实的工程项目,反馈的信息也严重滞后。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大量的隐蔽项目,隐蔽项目工程量的确定是否属实会对最终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又由于隐蔽工程是最难表露、最容易产生争议的地方,所以跟踪审计人员深入施工现场能够一览无余工程的具体施工做法,亲历检查隐蔽工程验收,做好取证记录,避免在隐蔽工程中出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虚报高估和可能存在施工、监理等环节的串通、假签证、假变更等舞弊现象,因此采用建设项目现场跟踪审计方式是加强投资控制的必然选择。

(二)要能够合理计算财务的支付情况,在投资的过程之中多加成本方面的重视,在工程的各个阶段都要完善保留依据以及5%的质量保证金。审核的过程之中,如果金额在实际支出之后超过了5%,那么就会出现多付款项之类的情况,这些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资金也不好追索。所以采取跟踪审计的模式,能够使得工程的细节得到更多的监督和留意,在全面的范围内进行合理的款项控制,避免出现资金支付的不规范,影响整个工程运转。

(三)要将审计的监督作用进行合理的发挥,并且在整个的工程结束之后再次验收。如果只是在最后开始审查,在中间的过程中不采取措施,那么即使出现了差错,基本上也是于事无补。所以及时中间审核的工程有不合理之处,那么在专业人员的指点之下还是可以改善的,可以避免浪费更多的财产。而跟踪审计的模式能够让管理人员提高监督的积极性,进一步有利于对材料成本的节约和合理使用,避免产生资源过多的浪费,对于违法的行为,也要加强防备才能够实现建设性作用。从而,项目的投资效益也能够合理得到。

(四)避免出现腐败,从根本上要扼杀腐败的风气。因此审查的工作就要在细节上下更大的功夫,要遵循合理的情况,采取一定的手段去检查是否有完整的资料,资金问题上有无冲突等等,避免出现签证混乱的情况,跟踪审计的模式下,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避免出现先斩后奏的情况,这样从源头上控制腐败,才能够遏制更多的不良因素。

(五)有效地降低了审计风险。在事后审计中,审计的介入时间是在项目竣工以后,审计人员看不到建设项目施工以及有关物资设备进出、安装等具体过程,常常只能将有关签证单、验收单、进货单等本应加以审计的资料作为审计依据,潜伏着较大的风险。在跟踪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可以经常深入到工程现场,能够看到材料使用、物资进出、设备安装、建设施工的具体过程等,从而大大减少审计人员因不了解实际情况所带来的相关风险。

3 实施现场跟踪审计的方法

(一)根据目前的审计情况,项目的负责人要根据实际的方案来进行审计的跟踪计划,其中主要有:将审计的概况进行了解、设计审计针对的范围,实施工作的内容以及制定审计的标准等等。还有一些原则和工作计划,也要实现做好规范的部署。采取工作职责的分离模式,控制整个的造价流程,实现对于委托人的建议模式,完善适当的规则并落实。

(二)将审计的宣传做好,使得被审计的单位能够对于跟踪审计这一程序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实现良好的配合,设立合适的办公环境,以便于能够和被审计方达到妥善的交流,完善其中项目进度和审计情况等,都能够对后期的工程发展带来积极的意义。

(三)审计组的成员在施工现场要不断深入了解实际的施工情况,将工程的进度和其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等做好统计以及分析,采取合理测算,以便于完善记录,在工程的管理上,要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投资合理的模式,这些对于后期的审计考察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重点的审计内容。

(四)对主要的施工管理活动进行审计。此类审计主要包括单位工程以上的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隐蔽前的验收、图纸会审、现场技术交底、设计变更的审查、工程建设例会、特殊情况下召开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会议、主要材料和设备的进场清点检验、材料实验(化验)的取样及委托等。

(五)设置施工停审点(设定于工程施工的连续两道工序之间,即在某项工序完成,各项检验、验收手续已经履行,下道工序开始之前)。目的是对建设管理、监理等工程建设有关各方的职能发挥和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抽查审计,同时也可解决一些事后审计的难点和疑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