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新闻学的认识

对新闻学的认识

对新闻学的认识

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第1篇

笔者无意于对自然辩证法或者新闻的定义展开研究和论述,而是定位于自然辩证法对新闻学的影响。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学理上来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将会“剪不断,理还乱”。

作为哲学的认知方法,自然辩证法立足于自然,从事物的本质属性着手,深入事物的内部,对事物做形而上的深入研究。而新闻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新闻现象,包括新闻事业的发生和发展、新闻信息的传播以及具体的业务。两者之间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但是仍然存在着相当的共性:比如,两者都是基于形而上的认识,两者同属于认识论的一种;两者都是对事物根本性质的认识。区分共性和异性是认识不同事物的根本方法之一,只有完成上述差异性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寻找自然辩证法对新闻学认识的影响。

第一,对新闻本源的认识。1943年9月1日,陆定一在延安《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指出无产阶级新闻学与资产阶级新闻学之间的差别,提出了“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先有事实,后有新闻”。这一论点直到现在仍然是亘古不变的定律,是我国新闻学研究的前提。自然辩证法对新闻学的第一个影响就在于对新闻本源的认识。什么是事实?按照常识理解,事实即是人类所能感觉到的事物的变化,包括颜色、位置、结构和形态等等,重要的是强调变化。自然辩证法对事实的理解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事实的主体是物质,所谓物质即是指客观存在。2、物质发生某种形式的改变,即本来的属性没有发生改变,仅仅是人类可感知到的部分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动。从自然辨证法的角度所理解的事实就是客观存在为我们所感知的部分的变动。新闻研究的是变动,没有变动,即无法构成事实,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事物,是认识论的层面。应该说,是自然辩证法指导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进而发展到对事实的认识,即对新闻本源的认识。

第二,对新闻本体论的认识。新闻是什么?在传统新闻学上一般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认识观,一种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即新闻是报道,提出并支持这一观点的是陆定一。另一种是由中国著名的新闻学家,已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王中提出来的:新闻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即新闻是信息。新闻的本体究竟是报道还是信息,在中国新闻传播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至今仍未能得出比较一致的结果。凡是涉及到本体论的东西,就必须要从其基本性质人手,这恰恰是自然辩证法提供给我们的最有利的武器。按照上述所言,新闻给受众带来影响的并不是新闻本身,而是其所富含的内在意义,公众接受新闻,实际上是接受其中的有意义的部分。也就是说,新闻能引起公众注意的实质是在于它所隐含的信息,报道就如同这些信息的外衣,公众接触到新闻时,首先做的是脱去报道的外衣,重新对新闻的内在涵义进行解码。实质上,通过对事实的认知,我们已经感受到新闻的实质就是意义的负载,也就是信息。从本体论上说,新闻应该是信息。自然辩证法在对新闻本体的认识中始终担当着引导者的作用,通过辩证的思维,区别出报道和信息之间的差异,去伪存真,最终达到正确清楚认识新闻本体的目的。

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第2篇

(一)职业

职业是行业的发展。但学术界对职业的定义及其意涵的理解却呈现着纷繁复杂的分歧。在英语里,profession即职业最原始的意义是宣誓、声明的事实与行为,即意味着从事这一职业的从业者们所声明的对于某些特定的事务有着比其他人较为多的知识认识,特别是对于特定某些客户的事务有着比客户本人更多的知识认识。美国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曾描述过profession本意为职业,不是普通的行业,主要指需要接受高深教育及特殊训练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如律师、医生、会计师、建筑师等。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经历了专业训练的人才有资格从事该职业;同时,也只有职业化的从业者才有资格对职业的传统做出权威解释。

(二)职业化

起初,?W者对职业化的研究是在对职业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米勒森认为,职业化的过程是由下面几个因素决定的:1.获得相对确定的知识与实践的能力以及行业活动的具体化;2.获得知识和实践的机会;3.行业的从业者自我意识的发展;4.行业外部的对该行业作为一种职业的认同。1977年,拉尔森在《职业主义的兴起》一书中指出:职业化的关键首先在于职业教育对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并通过对为市场服务的收入机会和在职业中的地位与在工作中所获得的特权的垄断来巩固职业的地位和社会结构;而培养和维系职业从业者价值观的核心则是垄断化与标准化的职业教育。

帕森斯就认为,学术性职业致力于把知识制度化,在所有的职业中,医学与法律无疑是可以把知识非常好的应用与实践的两个最关键的职业。把职业看作为一种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既要与更为广阔的外部世界相联系,又要对其从业者的认同感,语言和共同的价值观有所约束。通过对职业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着力强调,为我们获知了解职业在社会中所存在的意义和职业化的社会作用等问题给了有利的启发。

二、我国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新闻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社会学家认为,一个正式的职业需要拥有深奥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获得。―种职业形成的标志之一就是专门教育的开展及其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这种职业化的教育也更进一步增强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归属感,加强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通过新闻教育,新闻从业者能够接受专业的训练,获得专业知识,而职业意识也被系统性地灌入进来。为此,我国新闻教育建立起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二)新闻教育对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影响

高等新闻教育机构是我国近代新闻教育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最大。高等新闻教育既包括本科教育的大学新闻系,又包括大专教育的新闻专修科,还包括在高等学校开设的一些新闻学课程。这些机构培养出了大量的新闻专业人才,随着这些专业人才纷纷走向新闻实务界,而且切实感受到新闻学的价值所在;这些新闻专业人才中,有一部分成为了研究新闻学的新生力量,为中国新闻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高等新闻教育机构既注重普通常识的训练,也注重新闻理论与实践的训练,它不只是供给新闻学者一种专门的知识与技能,而对于种种普遍的学识也是极其重视。

新闻职业学校重在职业的训练和培养,为新闻实务界培养了大批实践性人才。新闻职业学校由于学习期限较短,办学方式灵活,使新闻记者在短时间的学习中,增长新闻专业知识,提高新闻实务实践水平,提高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扩大了新闻记者的队伍。大多数高等新闻教育机构,无论是大学新闻系还是新闻专修科,基本上都采用普通知识教育与新闻专业教育并重的方式进行。新闻教育的大量兴起,在客观上,转变了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群体结构,扩大了新闻记者的队伍,提高了新闻记者的素质,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保障我国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形成、发展。

三、我国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制度保障

社会学认为,职业形成的标志之一就是职业制度的确立,它既包括国家的外部规定,也包括行业组织的内部规定。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新闻记者这一职业的形成、存在和发展既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条件,也受制于其自身内在机制和结构的驱动。

(一)我国新闻行业组织的制度及其发展

行业组织的职业制度是为从事某一活动能通过自我规范、自我控制和自我设定职业标准而最终达到的职业自治和职业垄断。因此,一般来说,职业组织应该有其特定的执业规则和职业文化,一方面可以对本机构成员的职业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职业组织根据此来严格执行入行审核和从业规范,从而确保职业的存在、发展。职业制度集中表现在行业组织的章程规定之中,即行业组织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其中的体制运作方法及运作模式等制度对我国新闻记者职业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具体的指导作用。

(二)新闻行业组织的规章制度的影响

从组织机构制定的规章制度来看,组织机构是新闻记者职业化的核心。对新闻业利害关系的认知,体现了新闻从业者对整个新闻业在社会上所处地位的重视,这有利于提升新闻记者的地位,确立自己的社会角色,赢得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对新闻学的研究,提高了我国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并促进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形成。对记者修养的提升则有力地保障了新闻业的客观发展,提升了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综上所述,是新闻记者对自己的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发地接受职业化并推进职业化的发展。

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第3篇

一、新闻真实研究状况回顾

对新闻真实的研究是伴随着“五四”时期新闻学的诞生而开始的。从那时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有关的新闻学书籍和研究论文大都涉及新闻真实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在新闻实践中也常常涉及新闻真实问题,但学术意义上的研究基本停滞。直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真实学术研究才开始出现。

综观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近30年来有关新闻真实的研究,可以说成果非常丰富,有专著,有论文,而在新闻理论教材中也都有对新闻真实问题的专章介绍。

其中,直接研究新闻真实问题的专著(含论文集)目前见到的有四部:新闻局、中国社科院新闻所编《真实――新闻的生命》,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4月版;蒋亚平、官健文、林荣强所著的《新闻失实论》(上、下册),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出版;空军报社通联处编著的《新闻求实录》,蓝天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杨保军的著作《新闻真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新闻理论专著和教材中关于新闻真实的专章专节介绍就更是不可胜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第一本新闻理论著作开始到现在的将近100本新闻理论著作或教材中无一例外都有关于新闻真实的内容。

就论文来说,要想获得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新闻真实研究的所有论文的准确数字实在困难。仅是CNKI中收录的1980年到2006年间与新闻真实相关的论文数量就达到277篇,2007年前四五个月CNKI所收论文数也已达到20余篇。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新闻真实问题的关注程度。

以上是从研究成果的形态和数量方面来说的。若从研究成果的纵向演进来看,我们可以把近30年来的新闻真实研究划分为几个阶段:

(一)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半期

这一时期新闻真实研究的特点,一是相关研究大都被置于新闻界拨乱反正、寻求新闻规律回归的背景之下,许多文章都是揭批、“”极“左”路线下新闻的“假、大、空”现象的。二是相关研究大都被置于新闻业务范畴之内,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指导新闻实际工作,是为了消灭新闻失实这一“顽疾”,因此研究的学理性较为欠缺。

(二)上个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整个90年代

这一时期有关新闻真实性的讨论逐渐显露出从新闻业务范畴向业务性和理论性探讨兼而有之的方向逐渐转变的特点,学理性和纯理论探讨色彩逐渐显现。这一点可以从具体真实与整体真实、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客观真实与媒介真实等概念的提出及相关讨论的展开来体现,也可以从探讨新闻真实性与倾向性、客观性、文学真实、职业道德、舆论监督、及时性、阶级性、党性等之间关系的论文大量涌现中得到证实。

(三)2000年至今

这一时期在保持前一时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探讨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文章明显增加;二是研究探讨新闻侵权与新闻真实问题以及舆论监督中的新闻真实问题的文章明显增多;三是对新闻真实的验证、评判,以及对新闻失实现象的综合治理等问题开始引起关注,反映出对新闻真实问题研究视点、范畴和深度上的变化。

二、新闻真实基本理论问题概述

新闻真实是新闻学领域最基本的研究论题,许多问题总体看已获得共识,在此仅就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作简单概括:

(一)对新闻真实性含义及要求的研究

关于新闻真实性的内涵,郑保卫教授提出:新闻真实性的内涵和本质在于以事实为基础来报道新闻。因此,坚持真实性原则,就是要求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时,要从客观实际入手,把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实实在在的人和事如实地报道给受众①。

对新闻真实性含义的研究,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认识也发生着变化,如杨保军就提出要从传受两个方面来看新闻真实的含义。

关于新闻真实的要求,郑保卫教授的观点是:(1)具体事实要真实准确;(2)概括性事实要真实客观;(3)局部具体真实要与整体本质真实相一致。

(二)对新闻真实理论中几组概念的研究

在新闻真实理论研究中,先后出现了几组相关的概念,如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事实真实与总体真实、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等。

⒈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

“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问题是学界和业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本质真实”。对这两个概念,有些学者认为,新闻只要如实反映和报道事实,做到现象真实就可以了,无须强调什么本质真实。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新闻仅仅做到现象真实是不够的,而应当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结合起来,并认为本质真实是对新闻报道的更高层次的要求②。

⒉事实真实(概括真实)和总体真实

黄旦教授认为,新闻真实应该包括事实真实和总体真实两方面。事实真实就是要求新闻报道的事实完全准确无误,且对事实的描述、概括也符合事实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逻辑;总体真实就是要求所有达到事实真实的新闻合起来要能够反映社会的某个层面的总体面貌③。

⒊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

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是在新闻真实研究中出现的另一对概念。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实际上大体相当于事实真实和总体真实这组概念,只是“宏观真实”更多地是从“本质真实”这个概念演进而来罢了。由于人们感觉到“宏观真实”既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包含原来“本质真实”论中的合理成分,又可以规避“本质真实”概念所容易引发的歧义和人们对它的逆反心理,所以便逐渐用它来取代“本质真实”的概念。而既然有宏观真实,与此相对应的便就有微观真实了。

⒋“真相真实”和“假象真实”

“真相真实”和“假象真实”是杨保军近年提出的一对概念④,但尚未得到广泛认同。如有学者就认为,不能将现象分为真相真实和假象真实,因为假象真实其实是未探究到新闻的本质所造成的。当然,作为对新闻真实性的一种理解,此对概念毕竟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维度,值得关注。

(三)关于真实性与党性原则关系的研究

在传统的新闻学研究中,党性原则是作为新闻工作的第一原则的,而且人们往往习惯于强调党性,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进入新时期以后,对这一问题学界基本上有了较统一的认识,即把党性原则和真实性原则看做是新闻工作中基于不同层面提出的两个基本原则:党性原则被视为新闻工作的政治原则,而真实性原则被视为新闻工作的业务原则,两者不是对立的。

(四)关于新闻失实表现、原因及其防治的研究

对新闻失实的表现、原因和防治办法的研究成果非常多,不仅有大量的论文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探讨,而且,所有的新闻理论专著和教材在讨论新闻真实问题时都对新闻失实和虚假新闻的种种表现及引发失实与虚假的原因进行探讨。这方面,因其观点多样又多为常识,在此不赘述。

(五)对不同历史时期新闻真实理论的研究

在新闻真实问题的研究成果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属于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真实问题和有关学者、报人、党派组织等的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其中包括:

⒈对近代新闻真实思想萌芽的研究,如对近代报纸“有闻必录”思想、对近代报纸办报宗旨中的有关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等。

⒉对现代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如对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等早期新闻学者们的新闻真实思想的探析。

⒊对中国共产党新闻真实思想的研究,包括党的相关文献、领导人讲话、文章、重要报刊社论等中所包含的与新闻真实思想、观点的研究。

三、新闻真实研究的新视角、新观点

近年来,随着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传媒实践的发展,新闻真实研究中出现了不少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也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主要有:

(一)对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研究

近年来在有关司法案件的报道中,常因记者对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关系理解不清而引发新闻官司,也使得新闻侵权问题成为新闻工作者经常面对的问题。基于此,关于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探讨就成了一个热点话题。

在此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新闻真实必须以法律真实作基础。新闻传媒固然应以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为其基本职能,但是新闻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限制,媒介的活动应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有学者提出,为了避免诉讼纠纷,新闻界应该建立一套新闻真实的证明规则,这一证明规则必须以法律为依据,而不能以新闻界约定俗成的惯例为依据⑤。

许多学者坚持认为新闻真实未必是法律真实,认为新闻真实作为证据出现在法庭上时很可能面临诸多尴尬⑥。也有学者从证据学的视角考察和比较了新闻与司法对真实的不同建构,强调新闻真实不同于依据诉讼程序和证据规则建构的司法真实⑦。

在研究新闻与法律问题的时候,必然涉及到信源问题,信源问题又涉及到隐匿权问题。而隐匿权与新闻真实显然是相互冲突的。在此问题上,陈力丹等曾借水门事件中的“深喉”在2005年才曝光这一事件,谈及新闻真实和信源隐匿权的冲突问题,认为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消息来源的透明化无疑是重要保障之一,但在任何时候都做到消息来源的完全透明,又是不符合新闻职业常规的。西方媒体的职业常规是,当暴露信息源可能对信源提供者产生危害时,应采取隐匿信源的方法,但这又与法律产生了冲突⑧。这一现象形成的悖论是新闻真实研究中的一大难题。

(二)对网络新闻真实的研究

网络媒体的发展为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由此带来的网络媒体把关困难、虚假新闻盛行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此,有关网络媒体新闻真实的研究近年也开始出现。

龙运荣在《互联网和新闻真实性》一文中论述了网络新闻真实所面临的许多困境,如互联网的开放性和自主参与性;多数网站从业人员缺乏新闻专业训练,随意删改稿件;对“快”的片面追求;以及市场逻辑下网站的逐利行为等,都会使新闻真实性受到很大威胁,造成新闻不真实⑨。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加强网络新闻真实性的建设性意见。如刘玉民在《媒体转载网上言论应当事先核实――“文清诉《重庆商报》案”引发的思考》一文中对网络在引用事实时的核实做了强调⑩。

另外,杜骏飞在其《网络新闻学》一书中也对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进行了理论探讨,论述了网络新闻宏观层面上的“求真”理念和由于信源的多样性所带来的更加接近和达到“真实”的可能性。

(三)对新闻真实有限性的认识

在新闻真实问题的认识上,从陆定一《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开始就一直在强调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甚至有人提出了“绝对真实”的概念。但伴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新闻实践中许多新闻真实的制约因素的认识和一些哲学理论在新闻真实研究中的引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我们原来一直强调的“完全真实”“绝对真实”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新闻真实其实是一种有限度的真实。

如杨保军在《新闻真实论》一书中就从新闻真实实现的各种制约因素出发,论述了新闻真实的“有限性”。他认为,制约新闻真实的因素有很多:(1)新闻传播主体因素――新闻传播者是否具有保证新闻真实的道德品质,对新闻真实有着巨大的制约作用。(2)新闻媒体自身的制约因素――新闻媒体所持有的新闻观、新闻真实观,新闻媒体的目标报道领域和其所拥有的意识形态观念、政治立场,新闻媒体的实际利益追求、媒体的品质与格调等等因素,也都决定着新闻真实实现的程度、范围和方式等。(3)传播环境因素――来自于政治力量、经济力量、文化力量的制约也必然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全面、客观、真实。另外,实现新闻真实报道还受到法律、道德、政策等的限制。正由于有着这么多的限制因素,新闻报道必然不可能做到完全真实,新闻真实也就必然是有限度的了。

还有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论述了新闻真实的有限性。如曾宪明就从政治集团的角度考察、论证了阶级社会中新闻真实的有限性。他提出,在阶级社会中,新闻不真实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是阶级社会的一个特征和需要。新闻真实有限理论既反映了客观真实现象,也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

另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考察了新闻真实的有限性,认为:语言的位移性、抽象性、模糊性、线条性和有限性等诸多因素注定了新闻对事实的偏离。语言自身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报道只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客观现实,但永远不可能与客观事实绝对等同。

四、小结

综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对新闻真实问题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认识:

⒈对新闻真实的研究是新闻学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论题,是个需要永远挖掘和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问题。

⒉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新闻真实的认识是不断演变的,它经历了一个由在党性原则框架内对其进行强调向使其回归到新闻自身层面来认识和探讨的发展变化过程。目前关于新闻真实问题的研究正趋于成熟。

⒊市场因素的冲击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新闻真实的研究开始向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新闻真实研究等方向转变。这充分反映了新闻真实问题研究,乃至于整个新闻学研究与时俱进的特点。

⒋在看待各时期学者对新闻真实的观点时,要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要将问题置于各自时展的背景之中,不应以现在的视角苛求历史。

⒌新闻真实问题在理论研究上成果不少,也达到一定高度和深度,但是从操作和应用层面看,目前问题依然很多。失实报道屡屡出现,虚假新闻屡禁不止,我国新闻界在维护和实现新闻真实的路途上仍然任重道远。

注释:

①郑保卫:《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 ,2003年11月

② 郑保卫:《对新闻真实理论中两组概念的解读》,《新闻战线》, 2007/06

③ 黄旦:《新闻传播学》,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④杨保军:《简论新闻的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国际新闻界》, 2005/6

⑤ 罗万里:《立法视野中的新闻真实原则》,《法学杂志》, 2005/04

⑥ 高江宁:《新闻真实与法律真实》,《记者摇篮》, 2005/01

⑦ 李立景:《新闻真实性的证据学思考》,《新闻界》, 2005/02

⑧ 陈力丹、费杨生:《隐匿权・新闻真实・审判公正―从水门事件中的“深喉”说开去》,《当代传播》, 2005/6

⑨ 龙运荣:《互联网和新闻真实性》(2002-9-12),/ shownews.asp?newsid=2841

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闻写作 案例教学 缄默知识

新闻写作教学的传统方法一般是首先介绍新闻写作知识与原理,然后举出典型新闻作品进行分析来验证知识与原理的正确性,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向学生展示新闻写作的思维规律和表达规律,从而提高学生新闻写作实践能力。然而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的新闻写作知识,但有时连基本的新闻稿件也写不了,甚至出现即使纠正还是一错再错的现象。

1958年英国著名思想家、化学家迈克尔·波兰尼从哲学领域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关于“缄默知识”的理论,有效的解释了对于上述有关新闻写作教学方法所导致的教学效果。波兰尼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那么后一种知识就可以称为缄默知识。”①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是人们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个人的不断实践中才能得以形成、开发应用和检验修正。新闻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拥有大量的缄默知识,也需要应用与检验已有的缄默知识。将案例教学引入新闻写作课堂,能促进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习得并应用与检验修正新闻写作缄默知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

一、新闻写作案例教学促进学生习得缄默知识

正规的教育渠道很难将缄默知识传递开去,要么通过实践中的个体在摸索顿悟中获得,要么通过同行之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来获得。换言之,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在实训过程中形成连自己也不清楚的缄默知识。波兰尼认为实训的最佳方式是“学徒制”。就新闻写作教学而言,案例教学这种近似于“学徒制”的教学方式是学生习得缄默知识的最佳教学方式。

案例教学来自“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一经验主义哲学和“能力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承更重要”的实效主义理论,其认知前提在于“智慧无法告知”,与缄默知识的理论一脉相承。“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法既不能在教科书中找到,也不可能获得人人都赞同的‘正确答案’。案例方法为学习者设想了这样的一个世界,即通常在时间很短、信息不充分的条件下,需要靠批判性思维技巧和能力来提出有说服力的论点。”②新闻写作案例教学方法就是通过对一个真实具体的新闻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一新闻情境进行讨论、分析,判断,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情境中,并据此进行正确的新闻写作思维和写作表达的一种教学方法。

新闻写作需要具备新闻敏感、新闻思维、新闻写作技巧等大量的缄默知识,在具体的写作实践活动中表现为对某种特定的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直觉或把握。这些新闻写作缄默知识的获得只有与一定特殊的问题或任务情景联系在一起才能获得与形成。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新闻写作的教学案例强调具体情境下发生的真实、典型的新闻事件。“具体情境”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和条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因此新闻写作案例正是给学生提供了某种特定的问题和任务情景。

2007 年,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John S. and James L. Knight 基金会的赞助下开始实施案例教学计划时指出其意义:“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学生将有机会检验自己在采编、伦理、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深度与广度。”③他们把自己的案例称之为 “强制抉择型案例”,这些案例都收尾在一个抉择点上,即当案例的当事人面临关键抉择的时候,案例的相关叙述就终止了,学生将通过90 分钟的课堂讨论,来寻找可行的选择,并提出行动的建议。

新闻写作案例教学强调学生“做中学”,由学生自己动手、思考、发现新闻价值,并予以表达。新闻写作案例教学虽然不是让学生进行一种典型的亲验型学习,但可以说是一种准亲验型学习。新闻写作案例教学过程几乎就是学生的新闻实习过程,之所以强调案例的真实性与典型性,是为了让教学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通过写作案例提供的背景和情境使学生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学生借助于对案例的思考、分析与判断,通过“做的过程”来达到新闻写作智慧的内在化,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经验世界,习得新闻写作所必需的技能等缄默知识。

二、新闻写作案例教学激活学生开发应用缄默知识

知识的产生,不完全是一种客观和更改的过程,其中包括了大量个体缄默知识的参与,无论个体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它总是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着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缄默知识是一种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学生是带着他的人生经历中所获得的各种各样的缄默知识来到课堂上的。学生进入课程的缄默知识有四个特性:其一是存在的隐蔽性;其二是价值的内生性;其三是功能的正负两重性;其四是情境的依赖性。尽管学生的缄默知识是不完善、不清晰的,但它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与某种情景的“再现”或“类比”连接起来的话,其缄默知识就容易被开发与应用。

新闻写作案例是在具体情境下发生的真实典型新闻事件,有具体性的背景信息与主体信息,而主体信息的典型性可以给学生带来若干方面思考。一个好的新闻写作案例有三个特征:第一是包括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的典型事件;第二是一个真实且相对完整的故事;第三是对一个含有故事的典型事件的情景呈现。在新闻写作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呈现,学生要判断案例的新闻价值、选择最佳写作角度、提炼深刻的写作主题、最佳的写作体裁以及写作结构等等。新闻写作教学案例为学生设置的特定情景,会与学生在最初习得的某种缄默知识时的情境具有相似性和契合性,此时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就很容易被激活,并得到合理的开发与应用,从而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在新闻写作案例教学中,学生基于不同的生活背景而形成的极具差异性和个人化的缄默知识为独创性的新闻写作提供了潜在资源。对于给定的写作案例,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喜好厌恶来进行分析与处理。

三、新闻写作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批判修正缄默知识

显性知识是人们通过明确的定义、判断、推理等理性过程获得的,因此也能够通过这些理性过程而对其加以反思和批判。缄默知识是人们通过身体感官或直觉而获得的,又是不可言传的,而系统的批判形式只能被应用于言述的种种形式,因此缄默知识不能通过理性过程加以批判和反思。换言之,缄默知识自身是不可能具有批判与反思精神的。

所有的认识都包含有身处显性知识背后的缄默的认识模式,其中隐藏着一些没有表达出来、有时是不可表达的假设与信念,但又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总是借助缄默的认识模式来加工各种信息,而相比缄默的具体知识而言,对个体的认识与实践更易产生全面、深刻的影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新闻写作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总会在一些相同的问题上犯同样的错误、总是得不到纠正的原因。与显性的新闻写作知识、原理、技能相比,这种缄默的认识模式与学生的写作行为具有更大的亲和性。比如,新闻写作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少议论抒情,可当学生写某某活动,某某场面,某某人物之时总会时不时抒发几句感慨,在稿件中时不时的穿插一些议论,这些新闻写作中的错误就与学生在长期的写作叙述性文章的缄默认识模式有关。再比如大多消息要求采用倒金字塔结构,按事实材料重要性递减原则来安排层次,可有些学生总是习惯于按事实发生的前后程序罗列,依照叙述性文章的写法依次写来。正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所言:“缄默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能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是失败的根源。缄默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们的接受及有效利用。”④

新闻写作案例教学理念可被看成是一种证伪主义哲学理念,通过富于挑战性的“五步思维法”可对不正确的缄默知识予以纠正:(1)发现新闻写作中的疑难问题;(2)给这些问题定位并定义;(3)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4)通过推理发展这一假设方案;(5)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来检验这一假设,从而得出信或不信的结论。从“五步思维法”可以看出新闻写作案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经验改造的过程,是学生纠正错误的缄默知识的过程。

新闻写作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检验、批判,反思自己拥有的缄默知识。“案例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实用培训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团队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⑤新闻写作案例教学包含大量的对话与交流。学生的自我对话是一种内在的思维活动,是“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的对话,能促使学生把注意力聚焦于过去微弱的写作缄默知识资源上,是自我对过去的各种写作经验的反思。学生之间的对话是学生挖掘自我写作缄默知识资源并加以表达,实现个人知识向公共知识的转化,并在团队学习中检验这种缄默知识的正确与否。师生之间的对话主要是通过提问、反馈、点评、示范等显性化手段来检验修正学生错误的写作缄默知识。新闻写作案例教学通过各种交流对话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新闻写作缄默认识的领会与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重构已有的写作经验,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新闻写作缄默知识的能力。

【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新闻写作》课程案例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编号:JG1155】

参考文献

①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华东师大学报》,2001(2)

②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③蔡雯,《论新闻传播的案例教学》,《国际新闻界》,2008(2)

④吴晓义,《国外缄默知识研究述评》,《外国教育研究》,2005(9)

⑤郭晓来,《什么是案例教学》,《学习时报》,2007-12

对新闻学的认识范文第5篇

因此,新时期新闻教育理念应“以认知理论为中心、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科学组织与设计教育内容,从而切实提高新闻教育效果,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新闻教育;教育理念。

传统意义上,接受新闻教育是个体从事新闻职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新闻专业学生的毕业人数与媒体的用人人数间差距加大,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要求更高。有学者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应针对长期以来陈旧、保守、不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要以提高受教育者的新闻技术性能力为核心教育内容;还有学者重拾上世纪已被否定的“新闻无学论”,提出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是减少在校理论学习的时数,加大技术性能力训练的力度;更有甚者,认为当前四年制的本科教学可以二二分段,即两年完成所有课程的教学,两年时间进入到各类新闻媒体工作,以媒体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笔者认为,这些看法有失偏颇。

一、新闻教育目标的设定。

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提倡新闻教育的专业性,他认为通过新闻专业训练,国家可以“拥有训练有素、是非分明、有勇气为正义献身的智能型报人,有能力、公正、具有民众精神的媒体,就能够维护那种公众品德”。[1]普利策的意图良好,然而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为适应传媒业发展需求,新闻专业教育受制于传媒业的“人才”标准状况日益严重,新闻教育在“引导”与“迎合”传媒业标准上游移不定。在就业的工具性目的下,新闻专业训练初衷被扭曲,从一定意义上讲,新闻教育成为失去独立品格的主体。

在维护新闻业的专业性过程中,新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新闻教育本质的认识,应是学术性与应用性的统一:新闻教育是一种新闻素质、素养和专业理念的全面教育,决不仅仅是一种实践技能、方法和应用知识的技能教育。新闻教育不仅仅“需要最好的通才教育”,还应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约束性、参与性与责任性。新闻教育的效果,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在学校,要求学生完成认知型和技术型知识的掌握后,学思有悟,通过思考整理出符合特定情境需要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入社会后,学生能够“一方面发挥高效率的生产作用,另一方面,这些人由于具备了新经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素质,从而也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引导社会活动观念和方式变迁的主要因素”。[2]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时期新闻教育的目标可以确立如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

二、“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的提出。

在新闻职业高度专业化的社会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履行社会功能,就必须满足新闻职业的需要,获得新闻职业的支持。当前社会对新闻教育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不能适应职业的技能需要,这一问题固然需要正视并积极解决,但若以职业技能需要作为衡量新闻教育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并不妥当。

首先,新闻教育与新闻职业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立品格。“2009年我国大学生在学人数总规模为2979万人,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增至24.2%,可以说进入了国际上公认的大众化阶段。”[3]对于新闻教育而言,“大众”主要表现在受教育人数增多,并非指教育理念的“大众性职业训练”,更不是“大众性的劳动力生产”。全球化背景下,新闻教育首先传承社会的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其次承担新闻职业的期望。

其次,教育主体将已经定型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新闻职业,学生主动获取新闻职业所要求的成绩与文凭,在这个过程中,定型的知识无论是认知性的理论还是技能性的技术,当它以教科书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多少都有些滞后于实际的职业需求。而作为知识的传授主体,教师在具体的新闻技能操纵上,与专业新闻职业人士相比只能算是“业余人士”。因此,无论在新闻教育理念中如何强调“技术中心论”,其结果都无法充分满足新闻职业的需求。

鉴于此,我们提出“两个中心”的新闻教育理念,即新闻教育主体在确定教育目标、缔构教育内容时,根据自身的素养及对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形势的总体把握,形成以“认知理论为中心、语言实践为中心”的教育认识。

三、新闻教育中心内容的解读。

(一)新闻教育以认知理论教育为中心的必要性。

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改变大学教育重成绩轻能力的现状。对于高校工科类专业,延长实践学习、强化技能掌握是必须与必要的。

但是,新闻学是一门独特的社会实践学科,新闻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而非一个技术过程,理论与实践是新闻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忽视任一方面都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的新闻理论课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上,并未着力作用于学生情感、思想和行动的改变。压缩理论课特别是伦理道德课时,让学生更早、更多地参与新闻实践和创新,的确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媒体的职业技能要求,降低媒体的人员培训成本。但是新闻媒体是“‘社会的镜子’,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媒体的政治属性、社会功能和运行方式是与该媒体所在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平行’的”,[4]新闻媒体的这一特殊性,决定新闻教育必须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为核心,以社会学、社会史的教育为脉络,以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为基础,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增强其深入社会时的思辨能力。

因此,以牺牲理论教育来扩充实践,无异于饮鸠止渴。新闻教育要关注人文精神的养成,使学生成为更完善的人。新闻专业的学生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有责任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一个技术工人。无道德的新闻实践,不仅不会对社会建设有些许贡献,而且会形成许多潜在的负功能,新闻教育主体应正视这一点。

(二)新闻教育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的必要性。

理论的学习,旨在提高实践的即时能力与延时能力。前者指学生在具体的新闻业务中,能够完成新闻的采访、写作与基本的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等工作;后者则指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学校理论学习的积淀,勃发出可持续的新闻发现与再现能力。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以新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科学为基础。长期以来,新闻教育内容偏重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类课程的教育价值,以其作为学生实践能力表现与提高之根本,这一观念应当转变。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内容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还是社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语言类教学内容作为新闻业务类课程的核心,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传统上,新闻教育主体多将语言课程定位于学科基础课,并未将其纳入业务类课程的设计视野中。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语言的学习是文明传承和历史接续的活动,轻视语言类课程,将大大降低新闻实践课程的教育价值。

现代汉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5]报纸上所刊发的新闻稿件应成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但是,受外语及新兴网络语言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新闻从业者自身运用现代汉语能力的减弱,“典范的现代白话文”数量在急剧下降,甚至还出现了由于语言运用失当而形成的稿件失实,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语言运用行为是一种过程性行为,新闻报道的语用行为,一方面要遵守语言方面的规则,另一方面要考虑词语安排时,受众在接受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误解以及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如“8月4日到8月12日,短短9天内,新疆自治区连续发生3起严重暴力事件———‘8·4’喀什暴力袭警案、‘8·10’库车连环爆炸案、‘8·12’疏勒暴力袭击案。其中前两个案件,已被国家公安机关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至8月14日,上述3案已造成21人死亡、22人受伤(均不包括犯罪嫌疑人)。

同时,警方共击毙犯罪嫌疑人8人,逮捕4人, 2人自爆身亡,另有多名犯罪嫌疑人在逃。”[6]这篇新闻稿件以《新疆暴力恐怖连环案追踪》为题,报道了2008年8月发生在新疆的新闻事实。稿件的标题中,将“连环”安排在标题峰中,起定性作用。“连环”作形容词时,其解为“属性词,比喻”。[7]新疆发生的三个新闻事实,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官方新闻中,并未认定三者是“一个接着一个互相关联的”,因此,报道标题中使用“连环”一词为事实定性是不恰当的。同时,该报道在词语安排时,在稿件的起首焦点处,突出强调“9天”时间之短,“连续”发生的“3起”“严重”

“暴力”事件之密集,很容易引起受众对于新疆社会形势的恐慌性解读。

新闻报道是一种语言表达性行为,一端连着语言系统,一端连着话语篇章,对语言的认知程度与表达行为质量有着密切关系,表达行为质量与话语篇章质量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话语篇章是语言及其文字符号系统的具体体现者,在反映符号系统面貌的同时,透露出表达主体的标准意识与规范意识。如果新闻工作者在缔构话语篇章时,不能成为语言运用的典范,就可能成为反面教材。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对于新闻报道的标准与规范,对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标准与规范,具有重要的意义。语言类实践内容作为新闻教育的中心,所起到的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作用,是以“新闻之道”执以“新闻之术”的基本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陈昌凤.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认证指标:设定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j].国际新闻界, 2006, (12)·

[2]钱民辉.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教育部解读教改纲要取消高校行政级别是大势所趋[eb/ol]./china/">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吴启主.现代汉语教程[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