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企业实践总结

会计企业实践总结

会计企业实践总结

会计企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任务驱动 高职高专 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

1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单一

传统的“先理论再实践”实践教学模式使会计电算化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操作割离,目前多数高职校院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仅限于会计信息系统的 “单项项目核算”,而缺少综合项目的核算,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是以总账系统的操作为主,要求和层次仍停留在利用一种的财务软件进行建立账套、填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操作上,处理的内容大多是以工业企业为例处理一定时期的十几二十笔经济业务,由于只涉及财务核算、报表编制,范围非常窄,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素质的要求。

1.2 校内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电算化会计工作内容脱节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仍然仅限于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内模拟上机操作,学生没有进入企业会计电算化岗位实际角色中,因此不清楚企业实际的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到底是做什么,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实际业务处理缺乏直观了解,不清楚会计电算化工作流程,更不明白财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之间业信息是如何联系的。这导致高职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电算化会计处理任务无法无缝对接。

2 任务驱动教学在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实施

2.1 工作任务设计

设计明确而适合的学习任务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根据任务大小可分为学期总任务和若干个课时分任务。即通过任务的分解降低学习难度,化整为零,防止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较大的畏惧情绪,同时把学期总任务贯穿于学期分任务的实施中,通过分任务的步步实施达到实现总任务的学习目标。同时任务的设计应当考虑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保证教学效果。

2.2 工作任务实施

在设计好总体任务和分解任务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实施任务教学时,应从如下五个步骤实施:第一步: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第二步:教师分析工作任务,在任务实施之前指点和引导学生寻找合理的方法。第三步:学生着手任务的操作,在深入分析要建立的财务核算系统后,教师从旁观察指导,针对学生应注意的一些典型问题进行探讨。第四步:总结评价阶段。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任务总结汇报、采用分阶段任务总结汇报的方式,以PPT的形式进行对该项任务的总结。此时,教师应适时针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学生在今后的任务驱动式学习中能够改正,达到提高的目标。第五步:归档或结果应用:工作结果资料应该归档或应用于生产教学实践中。

2.3 任务驱动教学在本院建筑企业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

任务驱动教学在本院建筑企业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大致分五步:第一步:老师设计工作任务:运用东阳第三建筑公司实际一个月的会计电算化的经济业务资料(主要是一个月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完成从系统初始设置、填制记账凭证、记账、会计报表的输出打印一整套账务处理流程。第二步:老师分析工作任务,在任务实施之前指点和引导学生寻找合理的方法,主要是对一些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提示和讲解。第三步:学生实施工作计划: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点,自由组合,自行分角色分工,成立小组进行自我管理。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的设置,然后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并审核记账凭证(要求填制凭证人和审核凭证不能为同一个人);接着就是记账,最后是会计报表的编制输出。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这一工作任务,各组开始自己动手实施计划,老师参与其中。刚开始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小状况,对于少数人提出的简单问题进行个别单独辅导,并注意收集学生提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集中进行讲解分析。第四步:老师和学生共同检查评估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首先是教师对工作任务设计过程的检查,看看我们设计的工作任务是否符合企业财务工作的实际,接下来是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作认真的总结分析。首先学生自我做出评价,最后由教师主持进行总体评价,学生的总结评价可以是实施工作任务过程中的心得,也可以是一些好的经验等,让学生自我分析,互相公开,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同时注意对学生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和兴趣。第五步:归档整理实践资料:将学生输出会计报表分项目打印归档,其余账套电子稿备份。

3 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1 设计任务要有针对性

在工作任务的设计问题上,教师应注意布置的任务要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能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应精心准备,保证任务的布置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总任务可分割为若干分任务,分任务的汇总即为学期的总任务。

3.2 任务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

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相关专业知识讲解分析后,关键是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因此任务的设计应以企业的实际会计电算化工作为任务,这样既可以保证任务的可操作性,又可以使我们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与企业电算化工作无缝连接,从而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到企业就能直接上手。

3.3 应重视任务结束后的总结与评价

任务驱动式教学并不单单是一个任务布置与完成的简单流程,师生们应做好课堂的阶段总结,在每个任务的布置与完成之后,回顾本堂课学习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首先可以有学生每一组派一个代表对他们这一组在操作过程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出现的问题的原因进行自我剖析,然后由老师对各组在总结中提出的共同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分析原因,总结同学们出现问题的情况,并给出解决办法,以达到提高的目的。

会计企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 理论研究 具体实践 战略管理

我国的管理会计比国外起步较晚,很多方面都没能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管理会计没有具体的理论实施,大都是以实践决定理论,很少对理论研究去探寻实践的操作结果,这就使得我国的管理会计不能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一、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经济因素的不稳定性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主要是分析企业的经济因素,分析影响企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对于各方面经济因素进行分析,来确定企业的最终效益。但是企业的经济因素有太多,比如成本核算,财务报表的分析预测,会计电算化等,这些都会有某些方面的偏差,一旦这些方面没有做好准确的把握与分析,就不能很好的为企业带来效益,很多企业对于成本核算不能很好有效的具体分析策划一下产品的初期成本以及中间的消耗情况,来核算最终成本,一般对于这些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企业实行起管理会计核算来就会有很大的难度,尽管管理会计不像财务会计那样要有正规的操作步骤,对于上司的财务会计报表要有具体明确的数值,但是管理会计也应该对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做一下简要的概括总结,尽管不用正式的书面形式,但是对于这一块一定要加强防范。经济因素的不稳定还表现在企业的收益及损失方面,企业不能正确计算自己的最终受益与损失,只能做大致的财务分析,对于这一点,就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管理会计数据分析,对于此,管理会计就不能做出具体的分析数值,对于企业就不能很好的进行经济把关。企业中间运行一旦某一环节疏漏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不能对此进行很好的预测。

(二)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满足管理者的决策

管理会计一般是对于理论研究进行分析与把握,但是具体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可操行就会很弱,管理会计一般是依赖企业的管理研究理论进行总结,看其中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拿到企业的具体实际操作中很大程度上是不符合要求的,对于这一点,企业没有很好的进行技术支持,对于这种弊端,管理会计人员根据具体理论提出的建设性的意见,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就会使得企业管理者产生不满,对于管理者来说,他不知道什么是管理会计,他只是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决策者对于管理会计人员提出的建议不能很好的应用到企业的实际操作中去,决策者就会觉得这是对他的欺骗,他就会考虑是否该撤销企业管理会计这个职位,因为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实践理论成果分析,决策者对企业进行的是重大事项的具体决策,一旦某些理论或者成果不能很好的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就会影响到决策者失误,最终对于管理会计也会重新进行考量。

(三)理论研究不能很好的与具体实践相挂钩

对于管理会计的学科知识还停留在翻译介绍西方著作,对于本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本国的著作也还是停留在老一代的教科书上,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对于这种现状,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更加低下,管理会计学科很大一部分上依赖于成果现状的研究分析,对于企业的效益分析是通过成果来研究理论,而不是理论决定实践,对于这一点,很多企业都有这一问题。更有一些管理会计人员,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对企业的成果做出正确的成果分析,不惜引入一些让人看不懂的数学数据,借助这些数据对企业的成果进行分析,根本对企业的实践毫无用处,浪费成本投入机制,对企业的结果不能很好的做出分析预测,对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只会故弄玄虚,故意做出很高深莫测的感觉,但是应用成果并不理想,借助于实践去分析具体的理论成果,一般是很难做出符合理论成果的数据分析,对于理论成果又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基于这两点,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沟壑,需要某些东西来填充,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可以拿实践结果作总结分析,而不应该去让实践结果尽量符合理论成果,对于理论研究的成果要以实践为基础,去从中总结经验,不应该盲从的去具体分析实践,实践与理论不是脱离的关系,谁也不附属与谁,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具体应用。

(四)法律设施建设不完善

对于会计国家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但是对于管理会计国家并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怎样对于管理会计人员的失误进行处罚与应对,国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企业内部对于管理会计这一门类也没有完善的具体措施,很多企业甚至还没有管理会计职位的引入,很多人存在的误区就是认为企业的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差不多,对于管理会计能做的工作,企业的财务会计也具备,这一错误认识,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对于管理会计人员的不重视,不能对于企业进行很好的把关,预测与分析,风险评估,企业的利益就会受到影响。

(五)管理会计自身缺陷

管理会计研究领域存在的弊端就是研究领域具有局限性,对于企业的产品进行成本分析预测与评估,对于市场定位,新产品的使用情况,以及怎样处理新旧产品交替时产生的效益分析,等一些企业根本性问题上的分析,现代社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对于市场把控十分重要,市场更新速度十分迅速,只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对于市场调控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预测,新产品的销量,成本控制,低成本销售等,不仅要研究企业的产品生产控制,对于新产品的投放与上市也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把握与技术分析,多做一些跟市场有关的调查,总结数据,对于理论成果的研究要看其是否符合市场的运行规律,做出合理的市场把关。

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前瞻

在刚刚召开完的两会上也着重提出了管理会计的未来走向,管理会计正在慢慢受到重视,发展前景良好,未来几年内管理会计人才将会占据会计市场,管理会计人才知识面广,要综合性强,对于企业的财政问题能够很好地进行把关,有一种会超越财务会计的趋势,对于管理会计未来前景大好,学子除了在学校认真学习书本的知识以外,还应该着重私下自学,社会是一个不断竞争与淘汰的社会,你稍不留心,就会被淹没在企业的大潮中,只有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管理会计研究现状上面做了具体详细的概括,对于正确合理的管理会计研究,应该对于理论与实践具体结合起来,对于研究成果不能应用于实践中的,要从实践中去寻找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寻找解决措施,对于理论研究不应该再加入一些高难度深层次的数学模式,那些对于企业来说根本无法产生有效的利益,所以对于理论研究应该建立在成果实施的基础之上,先去分析企业的效果展示,从中汲取经验,对于合理的部分进行概括总结与提炼,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要勇于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理论的具体实施与操作应该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效益,对于企业的研究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考虑分析与把握,具体研究企业的各方面的效益收入与成果分析,结合财务分析,但一直以来的现状是管理会计的数据都是依赖的财务报表,企业管理会计根据财务报表进行总结分析就会比较慢,对于这一种做法不利于企业的利益收入,企业应该为管理会计开设具体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于企业把控可以自己去实行,各部分的成果分析以及对照与具体的实践,把理论结果争取能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不会出现实践与理论毫无关系的处境,要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这样企业的管理会计也会受到决策者的依赖,国内的企业会计管理人员也会加大改革步伐,及时跟上时代的脚步,赶上社会发展的速度。

(二)在实战中培养人才

管理会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大幅度提高,管理会计对于我国将要转型的企业意义更为重要。财政部也在拟定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对于管理会计人员首先应该得到企业高层的重视,只有高层领导重视管理会计这一领域,管理会计人才才能发挥自己的职能以及为企业效劳的使命,管理会计正在慢慢崛起,对于企业全面推行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提升会计总体水平的工作效率,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尽管对于管理会计的培训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一套体系保证培训的长期性以及延续性,但是这是一件值得去做的事情,它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是无法估计的。对于管理会计人才要加强在实战中的操作与演练,鼓励他们多进行理论知识的不断补充,及时充电,考取管理会计方面的职业资格证,既要加强管理会计业务水平的训练,也要加强企业自身实力的展开,开展管理会计课题研讨,与专业机构合作对于管理会计人才进行外部培训,加强业务素质的提升,最终提升企业的自身价值。

(三)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法使用

对于管理会计我国还没有设立具体的专业机构进行审查与培训,对于管理会计不应该让其是某一具体学科的分支机构,而应该让其逐渐独立,直到其领域逐渐壮大,对于此,开设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势在必行,管理会计在国外已经发展到十分专业的水平,对于企业的预测评估以及经济效益考虑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管理会计在我国正在慢慢受到重视,并且不断发展壮大,对于这一点,管理会计对于决策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管理会计合理做好自己的职责,受到企业管理决策者的重视,管理会计学科也应该成立一个单独的部门,给与对于企业管理的充分数据分析,正确处理企业内部的效益情况。对于管理会计建立专门的机构设置,可以进行具体有效的管理会计考核,对于全国的管理会计工作进行培训与考试制度的检查,给予每年一次的审评,储备专门的管理会计分析师,对于企业遭受重大的损失时能及时看到哪一方面的失误以及能给予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机构的建立才算完善,企业重视到管理会计的工作使用需要,对于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也会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储备长期有效的管理会计员,对于新晋员工给予正确的管理会计技术培训,做出合理的企业解决措施,协助企业管理者决策者制定合适的公司运行机制,为企业进行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持,财务处理,成本监管与控制,让它的可操作性,可实时性有一个明显的加强措施。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

对于管理会计尽管我国重视程度还往往不够,但是管理会计的前景是企业无法想象的,管理会计人员的学习设计领域广泛,不仅要进行成本核算,还要进行综合考量,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性很强的,需要懂得生产管理和信息技术等新知识的的领域,而且管理会计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壮大,未来肯定会对企业的财务分析人员带来压力,管理会计师是一个高端职业,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做好企业管理会计战略部署装备,对于战略成本管理,产品分析管理等是从企业的高度来处理分析这些情况,做好战略方面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为企业的发展制定适合的战略目标。

三、结束语

管理会计前景不容忽视,这是一个正在慢慢崛起的职业,不仅可以对企业做具体有效的成本的分析管理,对于过去总结经验,对于当下的成本分析也有重要影响,它更加可以筹划未来,为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与评估,对于管理会计师将慢慢成为热门的职业,做好管理会计战略部署,为企业储备管理会计人才,定期为企业进行分析总结,加强我国的管理会计跟进力度,为企业做贡献。

参考文献:

会计企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1.1管理会计理论缺少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

正因为我国管理会计体系还不完善,所以出现管理会计理论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企业实践中。只是在表面上将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简单的引入到我国,对于是否真正适合我国国情或企业所需都是未知的,没有与我国国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在运用上不够合拍,对于企业发展也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再看西方国家,通过在企业中的运用和实践检验,可以看到,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由此看出,我国并没有将重心转移到管理会计上,也没有大规模的运用到实践中。这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基本国情无法分开。

1.2企业领导者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不够

一个企业的核心主要在于领导者的执行能力,对于管理会计的认知非常重要,如果一个金融企业的决策者缺乏对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视,将会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观念落后,应用水平不高。有些大型企业中,财务人员对于日常财务资料的处理仅限于事后记账,分析能力比较差,难以将有效的信息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决策中去。

2.管理会计理论的改进手段

2.1针对我国发展现状,寻找适合的管理会计体系

对于中国而言,不论是在经济、政治或是文化方面,都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管理会计最早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深入研究和学习。在将管理会计引入中国这一过程中,首先应该与中国国情相联系起来,在引入希望国家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方法的过程中,不应该完全按照西方国家的方式运用到我国的企业中。应该把基本国情考虑到其中,加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灵活的操作性,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在实践中反复的检验,作出相应的判断和理论指导,总结出适用于企业管理的管理会计体系。

2.2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建设

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首先要处理好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矛盾问题。管理会计来源于财务会计,两者相互支持、协调工作,各自发挥自身不同的功能,共同为企业决策部门服务。但是从工作分工上讲,财务会计通过信息系统将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提供给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服务于社会各相关方面。而管理会计则通过信息系统所产生的相关管理信息,提供给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执行者,在企业经营决策与经营管理中发挥着直接重要的作用。

2.3大力倡导管理会计理论在企业工作中的应用

无论管理会计在学术上有多么高的呼声,都必须运用到实践中,才能检验其是否真的适用于企业。管理会计的目标是通过整合企业信息、驱动经济价值、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实现。首先,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对公司总体进行评估,设计企业运营流程,根据企业内部监控企业内部控制、报告做出预测企业经营的结果,为企业提出满意的解决方案。企业的完善发展不仅需要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还需要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加实践的机会,多次的运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选取适应市场的模式,增强企业的在竞争中的优势加快管理会计的发展。特别是在管理会计运用到实践中的问题,大力加强将其运用到企业中去,督促领导者加大执行力度,扩大应用范围,将管理会计的理论应用和方法更加细致完善的运用到企业中,为企业做出更加适合市场需要并且真正使管理会计发挥其作用。

3.总结

会计企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国际差距

我们查阅了自1995年以来的近十种国际性会计期刊上面所登载的介绍各国管理会计实务的文章,发现许多国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管理会计方法,其中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本量利分析(cvp)、盈亏平衡分析(bep)、内部转移价格,投资评估技术(回收期法,内含报酬率、净现值法)等在各国已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应用。相关资料表明澳大利亚99%的企业采用全面预算,86%的企业运用cvp.东欧转型经济国家波兰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使用管理会计技术,至今47%的企业使用bep分析,50%以上的企业进行成本与财务预算。

至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早期在经济发达国家所兴起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如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价值链分析法、作业成本法即abc、目标成本法即tc、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即lcc、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法、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法与标杆制度、产品属性成本计算等)、战略投资评价、战略业绩评价法(平衡记分卡即bsc)以及品牌价值预算与监督(brand value budgeting and monitoring)、竞争地位监督(competitive position monitoring)、战略定价(strategic pricing)等,经过近十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际运用,如今已作为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而被各国企业普遍效仿。相关资料表明,美国在1996年已经或计划采纳abc法的企业为74%,1994年英国达到69%,比利时达70%.1998年澳大利亚abc使用程度达56%,bs达88%,lcc达70%.luther and longden在2001年进行的一项有关南非管理会计实践的调查表明,虽然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全面预算,变动成本法等)仍然在企业发挥重要作用,但bsc,abc,abm(作业基础的管理),abb(作业基础的预算)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我国而言,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运用已达到一定程度,如杨雄胜等(2001)的问卷调查表明,cvp的运用程度达68.5%,标准成本法达30.1%,全面预算43.8%,责任会计38.4%,敏感性分析17.8%,投资可行性分析71.2%.但也有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如国外行之有效的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方法在我国企业并未普遍采用。从孟焰(2002),冯巧根(2002)等对我国企业了解和运用新兴的管理会计方法的调查结果来看,则不容乐观。除了abc、tc在我国企业有一定的运用程度(abc12.7%,tc21.2%)之外,其它如bsc4.3%,lcc3.3%,显示出我国企业对新兴的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仅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更令人忧虑的是我国实务界对这些新兴的管理会计方法和理念所知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知。据孟焰(2002)调查,在冶金行业企业中,对abc或abm不了解或仅了解一些的为58.7%,bsc为91.3%.

这些数据说明,一些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各种预算方法、本量利分析等在我国有待普及。而更为急迫的是新兴的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的运用程度太低,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甚大。但在全球竞争市场上,这些国家亦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此大的管理会计实践差距,必将影响我国企业的管理效率,从而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管理会计实践改进的环境动因分析

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与我国企业的效率差距

加入wto使我国真正全面地融入了全球经济,这一方面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我国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环境。而我国企业若要在全球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必须要具备与世界各国企业相抗衡的竞争实力。企业效率高低是竞争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志。而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2年对中国企业500强的调查并与世界企业500强进行比较的资料来看,我国企业效率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2年我国500强企业平均利润74百万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利润为612.18百万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平均利润的12.06%.当然导致我国企业效率总体偏低的原因很多,除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规模之外,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亦是十分突出的,如我国的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仍然需要大力提高。当前我国企业能源利用率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另外,我国企业的管理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普遍较高,入世后单个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亦会被劳动人数总量多所抵消。因此,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当前无法回避的挑战。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呢?中国企业联合会2002年所作的企业家看入世的问卷调查表明,72.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应从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入手,应将现代管理方法与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注重加强管理培训以及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显然我国企业经营者当前切实感受到了学习和运用国外先进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的推广和运用因而成为了企业经营者迫于环境压力的现实需求。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逐步深化与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

实际上,对于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践,环境压力只是催生了现实需求,而企业是否最终选择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践还依赖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健全。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新的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并于2003年5月27日颁布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也即委托人的职责,应当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负责人(即人)选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具体包括建立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与企业负责人签订业绩合同,根据业绩合同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这说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日趋完善,企业委托关系逐步明晰,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现已面临提高其经营业绩的巨大压力和动力,因而改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了经营管理者自发的、主动的追求,推广和运用现代先进管理会计方法成为了我国企业管理者的理性选择。

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十五规划和十六大报告均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亦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色之一。为了推动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2000年初,国家经贸委联合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共同发起了企业信息化工程。并根据我国企业和社会环境的现实基础,提出了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与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即第一阶段建立工艺设计和生产控制信息系统,第二阶段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第三阶段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自企业信息化工程开展三年多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和总结推广联想、海尔等企业信息化的经验),和企业的不懈努力,迄今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至少第一、二个阶段性目标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基本完成,我国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得到了迅速提高,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技术(如fms、cims)也有一定的发展,以数据管理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意识也大大增强。这表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已经或正在创建良好的基础条件。

改进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建议

前述分析表明,改进我国管理会计实践,学习与推广国际上先进适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已成为我国企业的现实需求和理性选择。根据我国当前创新与推广运用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的现状,我们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政府相关部门、教育与研究机构、职业团体、管理咨询公司以及企业等各方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快速有效地创新和推广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践。政府可组织相关力量来积极推广创新的管理会计实践。教育和研究机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和管理咨询公司可利用各自优势大力宣传和推广典型成功案例并具体指导各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企业各部门尤其是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坚持至关重要。这是国外(如澳大利亚、芬兰等)成功推广先进管理会计实践的主要经验。而我国企业在创新与推广管理会计实践的过程中,尚未形成上述合力。并且企业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较少利用理论界的知识优势,也缺乏来自其他渠道的推动和帮助。如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成功推广运用作业成本法(2001,林斌等),也主要是由铁道部14个局财务主管自主进行学习引进和研究开发。这种现状应加以改进,思路之一是成立由实务界会计师与理论界部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会计师职业组织,当前,在我国总会计师协会下设一个创新管理会计实践推广分会应该说是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

学术界应深入企业实际,去创新管理会计实践并且探索和解决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推广运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正在积极努力以增进对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了解,进行了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学者们虽然很好地描述和总结了现有的管理会计实践,却很少参与创新管理会计实践或者研究先进管理会计实践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因而学术界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会计企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协同 实践

1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企业生产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专用技术人才,而实训教学环节则是高等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是衔接学校与企业岗位相融通的重要环节,因此实践教学在整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迅速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本文旨在以企业现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作为实践切入点,贯通高职三年,完整覆盖认识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重要实习环节,与企业过程协同,实现各阶段实习实践的有效关联与融合。从而有效缩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的过渡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高职学校培养与企业技术需求“零距离”的无缝对接。

2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特点

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环节具有开放性特点,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决定了实践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教学环节,它必须向企业、行业和社会开放,因而实践教学的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它必须关注与专业对应的生产行业和社会的需求,及时吸收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并在要在教学内容中体现,实践过程要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匹配,这样才能保证高职毕业生到企业后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3 多环节协同实践模式的主要方法

主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四大环节认识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各环节对实践的需求,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题目,以企业任务的形式来构建三年贯通的协同实践。

3.1 认识实习协同实践模式

以了解校企合作企业的研发流程、生产流程、关键设备为主线,形成对企业的总体认识。认识实习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学生对企业各生产车间参观的基础上,由企业的技术人员讲解,主要是介绍并分析产品的生产工艺,整个工艺中包括的专业技术,专业技术对应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对应的专业课程,让学生在入学时就了解自己将来要学从事的工作,应该熟练的技术。第二阶段,由3-5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去不同的部门、车间或是生产线,形成各个小组的认识实习报告,而后进行交流汇报并评价,但是这个环节必须要有企业的技术员参与,根据点评结果再进行修改、完善,由某一最优小组的学生形成总报告的初稿。第三阶段,各小组对照总报告初稿, 再轮换去企业各个部门,并结合实习的实际再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对生产过程的总报告,完成对数控专业的初步了解。

3.2 综合实训协同实践模式

以校企合作企业实际的产品制造为对象,针对企业产品开展数字化建模、有限元分析与数控加工综合试验。课程主要针对高职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设计开发开放式综合实训课程。基于实际工作岗位的技术特点进行综合实训课程开发设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构建综合实训课程体系,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着重培养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完成一个典型数控加工产品的设计应具备的专业能力。除常规的专业能力外,学生也能获取一定的社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3 顶岗实习协同实践模式

为保证顶岗实习质量,必以校中厂朴拓公司的实际生产过程为实习对象,进一步归纳与梳理企业关键技术、工艺及设备,并面向新材料应用、新装备研发开展调研实习。须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严格考评,考评的项目包括操作能力、实习纪律、实习态度等,由学校和企业共同作出评价。包括企业评分、校外指导教师评分、实习手册填写及实习论文评分,然后由上述三项得出实习考核总评分。考评实行五级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存入档案,并与学院奖助学金挂钩。对于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利用假期时间安排学生重修或参加毕业总补考。为保证教学计划顺利执行,保证质量地完成实习,必须制定严格的实习纪律,明确什么情况下可以终止实习、应办理什么手续,什么情况不可以终止实习及终止后的处罚措施。

3.4 毕业设计协同实践模式

必须改革高职毕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为主体,例如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及业务情况设计典型工作流程及方案,或针对所在行业的实际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也可以进行市场调研、行业企业调查等方面的设计。通过以上的毕业设计不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还能强化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结束语

以企业现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作为实践切入点,贯通高职三年,完整覆盖认识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重要实习环节,与企业过程协同,实现各阶段实习实践的有效关联与融合。将低年级的认识实习、高年级的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与最终的毕业设计四大环节按照企业新品研发、技术改造、工程化应用不同要求进行融合协同,实现高职教学实践环节的有效集成与关联,从而有效缩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的过渡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实现高职学校培养与企业技术需求“零距离”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陈岭.2+1模式下高职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科技资讯,2010,(36).

2.邱荒逸.对高职学生认识实习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8).

3.张美忠,谢洪.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