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技工教育建筑工程测量 教学改革 课程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改革经济的迅猛发展,一幢幢大楼拔地而起,一间间厂房毗邻而座,建筑业已然成为我国的十大朝阳产业之首。因而建筑行业当中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同比增长,如何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技能建筑专业人才,如何进行建筑专业各门课程的实用教学,成为当今探讨和议论最多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建筑作业,测量为先”,一项工程从动工到竣工,测量放线可以说是鞍前马后,随着建筑发展的日新月异,新型建筑的不断建造,对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重要。技工教育作为建筑领域培育人才的先锋兵,古老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满足培养高水平测量人才的需求,逐渐被淘汰,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的主流。

一、实施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对于建筑工程测量这门课程,陈旧的教学方式是:重理论、轻实践;这周学习理论、下周进行实操,中间间隔实践较长,久而久之,发现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很少,甚至是没有遇到过,剩下能应用的理论却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导致大部分遗忘,理论与实操不能很好的融合,测量水平无法达到一定高度。针对这一现象,如果能把理论的被动吸收,转变成实操过程中的主动探索,就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与思考结合的更密切。

二、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理论与实操分开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古老的教材已经跟不上测量技术发展的需要,传统的仪器也已经无法满足施工现场的应用。在测量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深知其中道理,以“了解、适用、超越”为测量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老式仪器的基础上,更多的涵盖类似精密水准仪、光电测距仪、激光仪、GPS等仪器的接触与学习。

三、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方案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主要应该围绕的便是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这三大块技能点,也是实际施工现场应用最多的操作点。教师的教学应该从这三大模块,逐一铺开,在学生了解了仪器的基本原理与构造的基础上,展开对等外水准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坐标测量、坐标放样等的基本方法学习。最后进行地形测量、控制测量、变形观测等与实际应用密切的测量知识。从而达到学习体系更明确,一级一级划分更细致的目的,使学生的学习系统化,实用化。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组,以任务驱动为途径,例如闭合导线测量,4-5人为一组,完全开放式教学模式,模拟施工现场,自己定点、自己立杆、自己测量、自己进行成果整理。

四、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基本方法

本门课程我是更多的以学生自主学习法教学为主,教师演示法为辅。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便会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提高的过程。例如,微倾式水准仪的整平:脚架腿为什么要大致成等边三角形?边长为什么要为0.8-1m?原来是要保证粗平,防止仪器倾倒。为什么有了粗平,还要精平?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因为望远镜和仪器并非一体的。每当学生向我提出问题的时候,我并不急于回答,而是让他们自己先思考。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大脑活跃度越来越高,并且养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曾经以我所教过得技校建工专业学生与非我教的大专建工专业学生做过对比,同是50人考试,技工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没有学生提出问题,自己独立完成了各项操作,平均分73分;大专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有18人提出问题,考试平均分65分。由此可见,独立思考是一体化教学模式成功的核心问题。

五、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所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1、仪器数量有限

教学班级众多,学生人数大,仪器数量却很有限,导致大多测量课是5、6个人共用一台仪器,学生可操作时间少。针对这一问题我主张“上来测、下去算”原则,大大增加仪器的可利用率,每次教学都计算时间与成绩,筛选成绩较差学生,集中一台仪器统一辅导,然后再大面积考核,再辅导、再考核的方式,大批变小批,小批变没有。

2、学生能动性不一致

上课过程中,必定有一小撮学生不爱学习,此时要考老师的各人能力,本着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原则,单独辅导,学生觉得老师对我负责任,自然变得乐于学习。

六、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预计成果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一体化教学是通过实际课题来创设“情景”,通过“协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学习,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可以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柳小燕. 《建筑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J].

测绘技术装备,2005.1

2.殷耀国.应用测量学及其教学改革[J].测绘通报. 2001.2

3.谢宏全.对《工程测量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测绘工

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改革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一体三能”

[DOI]10.13939/ki.zgsc.2016.31.218

1绪言

本科工商管理专业是一厚基础、宽口径注重符合知识体系的专业,相对于其他管理专业更注重管理的系统性、复合性和集成性,对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更高,培养难度也更大。工商管理专业也是对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协调要求最高的专业。目前本科层次的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多是按照理论-实践的传统模式进行,缺乏对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实践的感悟,管理类课程有着强烈的实践导向和应用导向,科学性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训练得到提升,而艺术性和实践的感悟需要实践教学的培养。当前许多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与探索,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但目前对于不同职能管理来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思想,在整体上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体系,没有形成相应的标准规范,在内容上缺乏复合性和集成性,在技术上缺乏统一规划,在学生培养模式上缺乏连续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以A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例进行探索,试图做到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2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2.1改革的目标

构建工商管理专业融多态化、设计化、职能化、集成化为“一体三能”并重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多态化体现为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态化,内容多态化是对面向知识点、课程、职能管理和集成管理多层次的体现,形式多态化是指实践教学采用case案例、平台案例、模块化课程设计、实训、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设计化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注重自主设计性和竞争对抗性,注重竞争中协作和协作中竞争;职能化体现为以职能管理为模块组织,系统利用同一职能管理多门课程的知识进行课程设计;集成化体现为涵盖管理全流程,注重职能管理的集成整合和系统化。“三能并重”是实践教学实现由重专业能力训练向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重转变。总体上,使得所培养的人才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具备多职能管理知识结构,以及达到用人单位对管理类专业学生多职能综合知识和能力要求。

2.2改革的总体思路

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以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组织方式改变为改革突破,以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实训和实验等实践教学内容为改革重点,以实践教学的专业感知性实践、课程案例实践训练、职能管理综合实践和跨职能集成实践四个层次的推进为改革形式,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化培养为改革目标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2.3改革的内容设计

(1)实践教学内容重构。将传统的以单门课程设计为主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多态化,在保证与理论教学相融合的前提下,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进行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新设计。根据职能管理间具有交叉性、关联性和共同性的特点,适应工作岗位知识结构与能力需求的要求,建立既系统又渐进、在同一平台框架下的包括专业感性认知实践、单一课程案例实践训练、专业综合实践和跨专业综合实践的跨专业综合实践体系。实现实践教学与专业理论教学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呼应。

(2)案例教学改革。面向实践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改革以前以case型案例为主的案例教学方式,本次改革的重点是针对课程案例教学进行改革,将案例教学实践化。将案例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课堂的case型案例,要注重实时性,注重案例实践对知识点的导入、巩固和拓展,这一阶段的案例和认识实习环节构成了专业感性认知实践;第二层次为课程平台型案例,面向课程的体系性,结合案例实践系统对课程进行理解和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点分析案例。

(3)模块化课程设计。

面向专业能力训练,打破传统的以课为单位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以职能管理所涵盖课程为基础进行以职能管理为单位的课程设计,可以形成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四个职能管理模块化课程设计,实现职能管理知识掌握的体系化。

(4)职业能力实训独立设课。

面向职业能力训练,以工商模拟实训和办公技能实训独立设课。办公技能包括公文写作、办公软件操作训练、办公数据分析和文案管理等。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办公效率。

(5)创新创业能力实训改革。面向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工商模拟实训和创业企业设计两门独立实训设课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对创业风险的判断和应对能力。

(6)综合实践环节多维化改革。

多维化主要体现在将原有毕业设计作为管理设计能力综合实训环节拓展为包括竞合能力培养、职能集成管理和管理设计能力三个维度的能力培养。

3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实施

3.1实施方案

本项目的实施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进行规划。

从宏观角度,在市场需求调查和专业内涵分析的基础上,以培养方案修改为契机,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在实践教学大纲中梳理能力培养的支撑方式;在理论教学(专业课)大纲中将实践教学内容贯彻到课堂;针对职业能力训练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单独设课;整合专业实习、ERP模拟实训和毕业设计,实现多维集成实践教学。

从中观角度,主要是能够依据知识掌握规律,形成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专业感知性实践主要是从专业介绍到学科基础课的学习环节再到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案例实践训练是贯穿整个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过程的,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最关键的环节;职能管理综合实践,主要是由职能管理所涵盖课程的课程组组织实施,从课程设计的目标、实施方案、过程监控和考核形式进行重新规划;职业能力训练与专业能力实践并行,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衔接前两个能力实践;跨职能集成实践,主要在专业实习、ERP模拟实训和毕业设计阶段进行,整合多方资源,创新形式实现对跨职能的最佳展现。

从微观角度,微观角度是实践教学体系发挥作用的最直接体现,课堂案例环节采用导入、巩固、拓展和体系化的路径;模块化采用认知、调查、分析、拓展和职业化的路径;实训环节采用设计、调查、分线分析、项目计划和创新创意的路径;跨职能集成采用问题提出、系统分析、系统分解、职能设计、集成设计和一体化方案的路径。

3.2实施的保障措施

3.2.1实践教学资源支撑体系构建

资源是实践体系能够运行的关键,这其中软件资源和教学辅助资源是最关键的,因此需要进行资源支撑体系的设计,具体包括管理综合实训平台、企业管理实践系列视频、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CRM系统、市场营销模拟平台、会计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财务分析实训教学系统、市场营销模拟平台、创业之星软件和ERP沙盘软件等。

3.2.2以传帮带和多形式培训为主要方式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科研队伍,才能有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才有稳定发展的基础和后劲,这是综合实训教学顺利进行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安排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和事业单位锻炼;二是鼓励教师带课题进入实验中心;三是聘请企业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四是针对跨专业综合实训涉及课程多的特点,组织有关教师研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不断提高综合实训教学质量。

3.2.3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

传统实践教学一般以任务完成为主,针对学生自主设计能力和竞合意识培养相对不足,基于职能管理的课程设计和跨职能综合实训增强了实践教学中的自主设计性和竞合意识的培养,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实践性,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在基于职能的课程设计和跨职能管理综合实训教学过程中,通过角色性试验、体验性实验、仿真模拟试验、工商管理实践、创业实验等手段,引导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积极探究者。

针对职能集成实训,基于企业版ERP的教学软件搭建仿真模拟实验平台,进行多智能综合实验的改革。以实际企业案例为样本,通过角色互动、软件模拟训练等实验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和职能人轮换等课堂组织方式,构建以自主设计性和竞争对抗性模式、涵盖管理全流程的集成性跨学科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3.2.4改革课堂组织形式

打破自然班界限,每个学习小组通过内部分工,为自主式、协作式学习提供组织保障,为仿真公司运作提供多重角色资源。多种课堂组织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并存,学生既是实践学习的主体,又是实践学习的组织者。

3.2.5改革考核内容与方式

为了确保跨专业综合实训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实现团队业绩考核和个人业绩考核相结合,教师考核与学生考核相结合,学生团队考核与学生个人考核相结合。考核指标由团队业绩考核指标与个人业绩考核指标综合而成。

4结论

文章设计了工商管理专业融多态化、设计化、职能化、集成化为“一体三能”并重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载体,以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组织方式改变为改革突破,以案例教学、课程设计、实训和实验等实践教学内容为改革重点,以实践教学的专业感知性实践、课程案例实践训练、职能管理综合实践和跨职能集成实践四个层次的推进为改革形式,以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化培养为改革目标进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孙仲尼.工商管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J].特区经济,2016(1):175-176.

[2]张勇,张玉忠,巩天雷.高校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科学文摘,2007(10):68-69.

[3]吕雪晴,刘满芝.多角色的情境教学模式在工商管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4(5):118-121.

[4]李旭轩.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2):42-44.

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方案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的意义和目的毋庸质疑,但是,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如何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真正提高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这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进行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换言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与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

一、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笔者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为了做好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工作,除了对省内相关高校进行了调研,着重研究了近几十年来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情况,并重点研究了本项目立项时的实验教学现状,从而,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研究方案的确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机械工程设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创立于1958年, 进行了按大类培养探索和教学改革。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缩机扩电、淡化专业、宽口教育”的机械类人才培养教改总思路,1998年,根据教改思路制订了机械大类专业培养计划并在机械工程系进行改革试点。新产学研结合的办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与研究中取得了上述的成绩,然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1)拥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远远落后于制造企业所应用的设备和条件。(2)实验课不是全面系统地统筹安排,而是把实验课当成理论课的附属,跟着理论课教学走,且各门理论课程按自己的要求安排实验, 实验内容之间缺乏相互联系与协调, 致使实验内容重复、脱节、遗漏、不系统。(3)实验教材滞后,实验内容与当代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学科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实验技术、方法、手段未能跟上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验项目基本上是验证性实验,缺少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方案分析与研究

近几年来,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 新的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是一个口径更宽的专业,要求技术人员懂机、懂电、懂数控、懂液压、懂计算机,既能搞设计,也能搞实际操作, 因此,要求设计综合性实验,提高技术人员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不同专业有许多教师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1~8]。2005版本科培养方案中,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体现上述知识点的相关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电传动控制”、“液压与气压传动” 等专业基础课,为配合课程的学习,每门课程各开设有4学时两个实验。但是,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各门课程配置的实验仅仅反映本门课程的知识点,独立分割,没能体现机、电、液相互配合的综合效果,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已经无法满足培养应用人才和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2008版四年本科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基础综合实验在于2009年10月前基本还属空白,急需规划与建设,本项目的实施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工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同时,项目的实验内容与以往相比具有综合性和一定难度,因此,本项目对技术人员不仅具有实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在上述背景下,在本项目立项研讨之初,有的课题组成员提出为了不影响新的四年本科培养方案的如期实施,同时,彻底改变实验课内容独立分割、脱节、遗漏、不系统的问题,要求技术人员在财力、人力上加大投入,一步到位地改革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课的体系和内容。通过借鉴其他国内技术人员的做法,紧密结合实际,根据我们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教学研究项目的实践情况,经认真分析、充分讨论,提出先组合、后融合,循序渐进的改革思路。考虑到的实际实验条件存在的不足,综合实验内容的规划方案体现出发展的动态特点,即制订出“现在”、“近期”、“远期”三种不同的实验内容方案,以体现“利用现有条件,综合性稍差”“补充实验条件,综合性较好”“完善实验条件,综合性得到高度认同”的三个阶段发展脉络, 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既要注重以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更要注重通过实践检验理论研究成果。最终提出该发展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途径,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提供一条可持续的发展近期和远景规划。具体实施方案是:①完成第一轮的初步实施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总结院级教学研究项目“专业基础综合实验的设计方案”的实施工作教训与经验,为进一步调研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②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技术人员的实验设置情况,写出调研报告。③组织相关教研中心及实验中心的教职员工,摸底查清现有的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设计现阶段可以开设的综合实验的内容;确定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人员队伍,对实验主管人员进行必备的培训;具体实施第二轮专业综合实验。④根据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修改和完善近期和远期的综合实验的实验内容和方案,给出实现该两方案的途径和需解决的问题,对实验教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创新进行探索与实践。⑤补充和完善实验设备与仪器,进一步加强相对稳定的实验指导人员队伍建设,编写相应的综合实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⑥具体实施第三轮专业综合实验,完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考核评定办法等相关教学文件。⑦对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完成结题报告。

根据所制订的实验方案,隶属于不同教研中心和实验中心的项目组多名成员,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与研究,编制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大纲》,开发了具有一定综合性的实验内容,如:已经完成了《数控机床自动编程与加工操作》综合实验开发、《机电制综合实训装置研制及实验开发》、《机电液控制综合课程设计》 等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 并已经于2010年完成了首轮实施,2012年完成了第二轮实施,深受技术人员欢迎,并取得了预期效果,目前正在总结前期实施的经验,为下一轮研究与实施积极准备。有关综合实验的具体内容、 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内容的总结, 将在第三轮教学实验改革后进行全面总结, 并撰文汇报。

参考文献:

[1]廖文武,加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综合实验改革方案 [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2001,(1):102- 103.

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教学质量 评价模式 评价体系

笔者学校在示范校建设初期,就积极进行评价模式改革的尝试和探索,并在学校评价模式改革的基础上,形成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一、评价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

笔者学校评价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多方面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激励学生不断进取,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评价模式改革的总体目标

1.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突出多元参与的鲜明特点,评价主体应包括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

2.评价内容多元化

既要参考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全面的职业素养。如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学习过程以及职业道德等。

3.评价方式多元化

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例如笔试、口试、面谈、观测、现场操作、实习报告、平时成绩与过程考核、成果演示、学习记录、自评、问卷调查、第三者评价等。

三、评价模式改革的六个原则

第一,坚持终结性评价(期终考试、实训总结、生产成果等)与过程性评价(课堂纪律、听课笔记、作业情况等)相结合。

第二,坚持总体评价与对部分学生的评价相结合。

第三,坚持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实习企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家长的评价等)相结合。

第四,坚持量化考核(主要采用分数、比率等方式)和定性评价(主要采取等级与评语等方式)相结合。

第五,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

第六,坚持定期评价与不定期评价相结合。

四、评价模式改革的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进行顶层设计,提出总体方案

评价模式改革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笔者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经过多次专题研讨,组织相关专家、教师讨论,最后出台了《衡水科技工程学校评价模式改革总体方案》《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多元考核试行办法》,为学校评价模式改革绘制了蓝图。

2.第二阶段:制定实施细则,明确任务

在总体方案的指导下,参照《衡水科技工程学校学生学业成绩多元考核试行办法》,农学系制定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对评价模式改革提出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使改革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3.第三阶段:积极开展试点,扎实推进改革

在《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办法》的指导下,以部分专业课程为试点,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例如《蔬菜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方案》《食用菌生产技术教学改革方案》《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教学改革方案》。

4.第四阶段:回顾试点过程,总结试点成果

经过改革试点工作,评价模式改革取得了预期成果,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我们组织参与试点工作的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与反思,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固化了成功的做法,明确了改进方向。

五、评价模式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果

1.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通过制订学生实习计划、设计评价表格、修订课程标准等工作,大大提高了教研水平、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并开拓了教学思路,使整个教学团队的素质明显提高。

2.教学效果显著

通过评价模式改革,学生厌学现象减少,学习积极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会了多渠道查找资料、翻阅文献,学生参阅的教材数量明显多于实施传统教学的班级,知识面得到了丰富和扩展。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尤其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有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思维展现的能力,判断、评价能力,与人协作能力,技能操作水平等都有了很大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信心大大增强,尤其是底子薄、成绩差的学生,能从更多的方面展示自己,对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范文第5篇

一、引言

2010年8月30日,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高等教育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的教育“两个率先”(率先建成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支撑点,也标志着江苏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的新阶段。2010年10月3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的《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指出:试验区将积极探索多元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办学道路,力争把江苏省建设成为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先导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先行区。为此,综合改革试验区将重点推进十大任务,即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大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不断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努力打造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探索建立科学分类评价机制。下文拟就其决策内涵与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

二、内涵分析与政策向度

2010年7月30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为达成纲要提出的宏伟目标,国家、省、地方纷纷出台政策和举措,从多个层面整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2010年12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3项基本内容,即专项改革试点、重点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被确立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既是对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就和地位的充分肯定,也是期冀我省能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水区继续大胆改革、先行先试,作为排头兵,为东部各省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经验。

(一)顶层设计,上下联动

“顶层设计”的内涵是指在改革决策中强调统揽全局、追求科学决策和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目标是要统一认识、协调关系、处理利益、整合资源。江苏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国家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的结果,但在省级层面的实施上,又要体现地方顶层设计的智慧,要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在《方案》中,我省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放到了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上。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本身主要需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个是内部关系,这主要是健全大学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的管理机制;另一个是处理好内外关系,即落实好大学的办学自主权,这主要体现为财权、事权等。但这些方面都是改革的难点,改革的推进需要中央、省、大学各方的协调联动。如在治理结构上,《方案》提出了“完善高校法人治理制度,改进校长遴选机制”及“党委领导下的民主治校”。现在,借助试验区的政策倾斜和先行先试,这样上下联动,改革的成效就能显现出来。总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可避免地要触及一些过去“啃不动”或者“不敢碰”的难题。从更高的层面上讲,国家设立综合改革试验区是尊重各地差异,激活地方活力。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使得实践的重心前移,决策的机制简化,是一种更具活力的上下联动模式。因此,在签署省部共建协议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说:“教育部支持江苏改革,希望与江苏省共同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为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创造更多的好做法、好经验。”

(二)宏微并进,中观突破

江苏是我国“经济大省”,也是“高教大省”,但从宏观上看,江苏高等教育的不均衡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例如,经济实力最强的苏州只有苏州大学1所综合性大学,且苏州大学也不是苏州市市属高校;而无锡经济虽在全省排名第二,综合性大学也只有江南大学1所,同样也不属于无锡市管辖。建设规划提出“着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在建立“江苏区域高校联盟”共享优质资源的同时,支持苏北高等教育发展,力争每个省辖市至少拥有1所普通本科高校。除此以外,如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建立健全高校分类评价体系等都是从大处着眼,将发展的目标和管理的层次放置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视野中。

落实到具体的微观层面上,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育人。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校入学的选拔要更科学合理,因此,规划提出了改革高校考试招生制度、高校入学考试方式、高校招生录取办法等3方面的工作。二是教师队伍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方案》提出引进高端人才充实教学科研的具体做法,特别是强调了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但这些工作需要长期的努力,短期内难以一蹴而就。

省内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阶段差异性等都决定了建设不能“齐步走”,《方案》从战略的观点看,是一种中观突破的思路。这体现在对产学研结合和学科建设的重视上。这个层面的工作能够使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关联,增加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同时学科又是汇集人才,打造学校特色的基础,因此,抓好这项工作一是具有迫切性,二是对宏观的战略目标实现和微观的人才培养都能起到带动作用,它也应该是一种整体推进中的相对重点。

(三)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一个饱受诟病的顽疾就是学校的定位模糊不清,向一个方向、一个标准靠,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虽然天天讲“特色发展”,但实际上是千校一面,人才培养模式千人一面。笔者认为主因之一是教育决策与管理过分重视了自上而下的统一性、主导性、权威性及对有限资源的支配权。当各学校向同一个榜样学校靠,向单一的评价标准看齐时,同质化现象便不足为怪了。这在高等教育中的表现就是连不少高职高专也以科研为中心,教学工作被不断边缘化。同质化的结果就是学校的办学主体意识不足、办学活力下降、不恰当竞争加剧。当然,当前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和改革的愿景,如不少省市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了相对具体的解决方案。《方案》明确指出:“建立健全高校分类评价体系。科学制订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加强专门评价机构建设,培育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推行管、办、评相分离。”而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如江苏省实施的部(教育部)省共建高等教育改革综合试验区试验,既考虑了各省教育发展自身已具备的优势,也增强了教育改革发展与各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度、协调性。这特别有利于整合资源,有所不为,实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

三、方案实施的难点与建议

毋庸讳言,教育改革历来都是一个充满了失败和挫折的领域,这是世界范围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教育改革可预见的失败》一书中,萨拉森在分析其原因时说道,教育改革的努力常常承诺质量和改善,但他们很少试图去改变顽固地阻挠改革努力的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则和深层次结构。学校将始终与改革的力量相互作用,笔者认为这种分析固然是基于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但也未尝没有反映在我国近年来的教育改革的现实中。

在《方案》中,决策者提出的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和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直面了高等教育改革深层的共同难题。对试验区的政策和资源支持,使问题的解决容易形成共识和合力。从高等教育研究的角度看,在这两点能否取得突破是改革的焦点与核心问题,这两大问题的改革和突破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就具体做法看,《方案》强调了管理引导、决策研究、资源配置的作用。这是在处理高校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上做文章。但与此同时,体制改革说到底不能仅仅是高等教育系统对变化了的外部世界和需求做出被动的反应。真正的体制改革应该发生在大学的治理环节,改革的实践主体还是大学。具体来说,如果能在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建设、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区隔与平衡、学生主体权力的适当尊重上有所作为,体制改革的努力会更容易获得基层专业人员等的支持。选择难点上的突破,使得人们看到成效,其他方面的改革推进则会减少阻力。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高等教育系统逐步演变为社会的“轴心结构”,大学作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动力站、火车头,其效应日益体现。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居于首要地位,但改革说到底是整合和优化各类教育资源、处理和协调各种复杂利益关系、尊重并释放主体的创造性。因此,在现阶段的改革要处理好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更为迫切的是处理好高校与社会(市场)的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在进人大众化阶段之后,市场需求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方案》中的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积极推进招生考试改革都是处理和协调此类关系的应有之举。与此同时,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另外3个重要特点是国际化、多样化、信息化。《方案》在国际化方面的应对策略既有“引进来”,也有“走出去”,即“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国际交流,引进国外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吸引知名国际教育组织落户江苏,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到境外办学”。在多样化方面,强调科学制订不同类型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培育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逐步推行管、办、评相分离。从外部管理的角度讲,这些措施是十分及时的。但如前所述,我们不能否认同质化问题的根子还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导向,必须与体制改革结合在一起才会真正起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方案》没有提及高等教育信息化是决策中的一大疏漏。当代高等教育的一个现象和趋势是信息化与国际化互相助力并成为高等教育的新景观。两大力量的合流引发了整个高等教育时空观的改变,其影响的深广度是前所未见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是深化改革中加速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先导的重大试验场,在这里研究和确立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探索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创新思路和模式,不仅最有条件,而且最有必要。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当前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被网络及移动通讯技术改变了的“新世界”中,事实上我们已经沉浸于“数字化生存方式”中。当代高等教育无疑也处于新技术一新教育一新人的镶嵌结构中。信息化在其他领域发展的经验已表明:信息化是打破边界、冲破体制束缚的力量。而在“试验区”内,推动信息化就是要改变信息化是锦上添花的工具的片面认识。特别要以学校中心工作的信息化为纽带,实现管理的体制创新和流程再造。这也是试验区原有规范中涉及不足,关注不够的地方,在试验区建设中必须纠正对信息化认识、举措不足造成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