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是城乡关系的平等和谐,而当前的城乡结构还是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是“不和谐”的。城乡关系的妥善处理,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缩小城乡差别的历史规律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这项伟大事业的根本 目的是为最广大人民谋福利,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这一 目的,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动员和组织最广大人民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既解决靠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又解决为谁发展的问题,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但随着改革的深化,也出现了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中国能否在保持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政治的稳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否以较小的代价实现由传统到现代的“软着陆”?能否避免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本国现代化过程中往往 陷入的 “现代化断裂 ?如何最充分最广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解决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种利益进行协调和整合的制度建构,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有一种具有权威解释力、涵盖力、包容力、凝聚力的全社会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以便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种共同的价值导向。

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同时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即作为生产过程基本力量的劳动群众的历史。这既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根本立场。人作为发展生产力的因素,并且把人看作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样的认识并没有错,问题是人在经济发展中是被当作目的,还是被当作工具。旧的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主要的目标取 向,因而很容易使人成为一种工具。党的十六届三 中全会强调: “坚持 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的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 目标,体现的是一种根本性的人文关怀。必须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到,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严重制约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也不利于社会稳定。①农民消费无法启动,目前占总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不到30%的商品,农民收入无法提高,农村市场启而不动的情况就将延续下去,我国启动内需的政策也就只能停留在纸面上;②农村居民的贫困威胁着社会稳定,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人 口中人均年收入在1200元钱以下的比例 占到2O%,人口总数达到1.8亿,人均年收入在600元以下的比例达到3.23%,人口数近3000万,如此巨大的赤贫人口是社会稳 定的巨大隐患 。应 当看到 “和谐社会 ”与 “社会稳定”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社会不稳定谈不上和谐。

因此要解决 “三农 ”问题 ,不能再走就 “三农 ”抓“三农 ”的老路子。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研究解决 “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 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不统筹城乡发展,不仅“三农 ”问题解决不 了,城市的很多问题也难以解决,城市也难更好地发展。也正如马克思所说: “城乡关系的面貌一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也跟着改变。”

l 城乡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标志有:它应该是互助合作的,它应该是协调发展的,它应该是安定团结的,它应该是稳定有序的,它应该是全面进步的,它应该是心情舒畅的。可以说,和谐问题涉及人类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千和谐,万和谐,在现阶段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应该是最引人注目的,它可以成为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之所以说妥善处理城乡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理由有三: 一是因为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城市与乡村构成了完整的社会。社会以城市和乡村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由此产生城市人和乡村人的社会关系。社会是生活在城里和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城市和乡村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城乡是在互动互促中、互惠互利中得以和谐发展的。城市离不农村,农村也离不开城市,二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二是因为城乡关系表现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各个方面,它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空间总称。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它是最有代表性、最有基础性、最有广泛性的重要社会关系。城乡关系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经济的,也是社会的;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含生产力发展,也含生产关系内容;既含经济基础,也含上层建筑;既反映了工业和农业发展的关系,也反映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经济利益关系。二者的和谐发展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体现。三是因为城乡关系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否、现代化程度高低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检验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大凡发达国家和地区,乡村城市化程度都较高;而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乡村城市化程度都较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乡村城市化比重,是改变城乡关系的重要内容。客观情况是,什么时候重视城乡协调发展,什么时候国民经济就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忽略了城乡和谐关系,什么时候经济社会发展就遇到极大阻力。 因此,和谐社会贵在城乡关系和谐,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集中体现。

2 城乡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也在于此。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和谐社会的目标。不过,小康社会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和谐社会则更多侧重于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它需要建立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有利于形成人与人的融洽关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譬如,各阶层人员要和谐,不同利益群体要兼顾,经济社会结构要合理,全社会整体要前进等。城乡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从妥善处理城乡关系来说,首先应该看城乡协调发展的主体或者说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一农 民积极性是不是得到 了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农 民生活是不是得到了大大改善,农民利益是不是得到了有力保护。城乡居 民利益关系反映的是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担任不同社会角色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从社会所获取的财富多寡。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农民利益关系非常重要。利益有共同利益和具体利益。要善于从政策取向上抓准农民这一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要关心农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看社会是否公平,也首先要看农民是否得到公平待遇,生活是否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改善,社会地位是否有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否得到与其他社会阶层一样的享受。看社会是否稳定,也首先是看农村是否稳定。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村稳定了,农民安居乐业了,也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们国家和社会全局的稳定。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第2篇

义务教育是政府必须优先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城镇化、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40号)精神,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的统一部署,围绕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总体要求,坚持“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公平共享,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配套措施,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工作,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落实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与城镇化发展基本协调、城乡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基本均衡、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岗位吸引力大幅增强、教育质量明显提升、教育脱贫任务全面完成的发展目标。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

三、主要措施

(一)同步规划建设城乡学校

1.打破城乡办学分割格局,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各级有关部门应将义务教育学校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公共服务设施纳入城乡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征得同级教育部门同意。规划制定后应严格实施,不得随意变更,确保学校建设规划的有效落实。

2.科学编制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化规划,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中地理交通环境和人口分布变化趋势、中小学(幼儿园)建设标准和需求,充分考虑当地群众意愿,以县市区为单位编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明确拟保留学校(校点)、新建学校、撤并学校(校点)、恢复学校(校点),科学布局义务教育学校。对未征得同级教育部门同意就随意变更城乡中小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擅自变更规划确定的中小学校建设用地位置和界线,以及侵占或擅自将教育储备用地改作他用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单位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实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各地要根据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预留足够的教育用地,并核定用地位置和界线。有关部门在审批新建住宅小区设计方案时,应会同教育部门,根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有关规定,审核小区配套中小学校布局、位置和用地指标。

4.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定,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配套学校建成后,移交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和办学,开发商不得对外销售或改变教育用途。老城区改造配套学校建设不足或未达到配建学校标准的小规模居住区,由当地政府统筹新建或改扩建配套学校,确保足够的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就近入学需要。

(二)实施W校标准化建设

1.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各地要根据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逐县市区逐校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台账,全面摸清情况,统筹各教育专项工程,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基本办学条件。

2.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化水平。各地要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办法和措施,构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标准化水平。

3.制定义务教育学校经费保障标准。依法落实“两个提高”“三个增长”以及教育费附加、土地出让金分配使用的规定和要求,建立投入长效机制。逐步调整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在逐步保障实现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重点支持提升教育质量。在保障义务教育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的基础上,对寄宿制学校再按照寄宿学生每生每年200元的标准核定公用经费,对规模不足100人的学校和教学点按照100人拨付生均公用经费,切实保障学校正常运转。

4.制订义务教育学校工勤人员配备标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学校提供工勤、安保、校医、教学辅助等服务。

5.落实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配备标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加强乡村中小学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到2018年,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计算机占有量全部达到国家和省定标准,10兆以上宽带接入比例达到100%;基本实现所有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学条件,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或交互式电子白板比例达到90%。全面提高乡村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开展信息化运用能力培训,定期组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加快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加快建设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在线学习、在线教学、网络教研、网络备课等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三)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

1.编制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各级教育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统计等部门,按照《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对行政区域内学校大班额情况逐一排查,摸清底数,并充分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动情况、计生政策调整等因素,编制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推进任务分工、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到2018年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到2020年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

2.实施大班额消除计划。各地要统筹“十三五”期间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班额标准,新建和改扩建校园校舍,重点解决城镇因办学条件不足而产生的大班额问题。县级教育部门要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从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新生,不得新增56人以上的大班额。对已存在的大班额要实行销号管理,确保按期消除。

3.促进教育质量优质均衡发展。要通过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或学校联盟等方式均衡配置师资,加大对薄弱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扶持力度,提升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完善招生入学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完善将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县域内各初中学校的政策,限制班额超标学校招生人数,破解因质量不均而产生的大班额问题。要在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基础上,建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州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措施,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教育公平。

(四)办好乡村义务教育

1.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工作。各地要结合国家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农村地区合理确定义务教育学校(校点)服务范围,规范学校撤并工作,防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坚持“因地制宜、一县一策”原则,确因生源减少需撤并的学校,县级政府必须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订、论证、公示、听证、报批等程序。因撤并学校造成学生就学困难的,当地政府应因地制宜,通过增设公共交通线路、提供校车服务等方式予以妥善解决。

2.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制订小规模学校办学标准和管理办法,将小规模学校纳入乡村中心学校考核,加强乡村中心学校对小规模学校的指导和管理。要通过教师交流轮岗、“走教”、支教、培养全科教师等方式为小规模学校配齐配足音、体、美和英语教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在实施乡村学校数字资源建设全覆盖基础上,实现所有小规模学校和校点接通互联网,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信息化设备使用效率。

3.落实闲置校舍管理办法。建立完善闲置校舍和资产管理机制,合理制定闲置校园校舍综合利用方案,严格规范权属确认、用途变更、资产处置等程序,凡是布局调整后闲置的中小学校舍,应由教育部门统筹处置,并优先用于教育事业,任何个人、集体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要切实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现象。

4.着力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认真组织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重点支持乡村学校实施薄弱学校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高效课堂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培育、依法治校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建设工程,利用信息技术共享优质资源,完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向乡村初中分配倾斜机制,落实城乡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政策,补齐乡村教育质量短板。

(五)统筹城乡师资配置

1.各地要依据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学生规模和教育教学需要,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对学生规模过小的小规模学校按照一定的班师比配备教师。

2.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和跨区域调整机制。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的教职工编制总额和岗位总量内,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充分考虑乡村小规模学校、寄宿制学校和城镇学校的实际需要,盘活编制存量,统筹安排各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数量,实行动态管理,并向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备案。

3.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部门要根据国家规定,研究确定县域内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岗位结构比例,完善职称评聘政策,逐步推动县域内同学段学校岗位结构协调并向乡村适当倾斜,实现职称评审与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吸引优秀教师向农村流动。合理O置乡村学校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并给予倾斜和支持。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政策,确保乡村学校教师职称即评即聘。

4.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教育部门要按照教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完善教师招聘机制;要统筹调配编制内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严禁在有合格教师来源的情况下“有编不补”、长期聘用编外教师,严禁挤占挪用义务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各种形式“吃空饷”。

5.完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认真落实学区制改革推进工程,建立学区内教师资源调配长效机制。推动城乡教师交流,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结合乡村教育实际,定向培养能够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六)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1.提高乡村教师待遇。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按照越往基层、越往艰苦地区补助水平越高的原则,落实乡村教师补助,确保乡村教师实际工资水平不低于同职级县镇教师工资水平。

2.健全长效联动机制。核定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收入水平,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3.完善乡村教师职业发展保障机制。完善省、州市、县三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选拔培养机制和津贴补助机制。加强乡村教师培训,到2020年,对全体乡村学校校长、教师进行不少于360学时的专业培训,“国培计划”聚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各级培训项目向乡村教师倾斜。建立县级教师发展中心,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批名校长、教学名师,并以工作室、工作坊等形式建立学习共同体,重点帮扶乡村学校。城镇学校要创造条件,与结对帮扶的乡村学校开展校本研修,教研部门要加强对校本研修的指导。

4.加快实施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并优先向女教师倾斜。

5.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省人民政府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乡村学校和校点任教、贡献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州、市人民政府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15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县级政府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让广大乡村教师有更多获得感。

(七)改革教育治理体系

1.改革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省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在教育现代化、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投入保障等方面的省级统筹。切实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落实县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完善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监测评估标准和督导评估机制,切实提高教育治理能力。

2.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落实学校办学自,落实校长负责制,全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到2020年,全省学校全面实现“一校一章程”格局。完善学校重大事项决策机制,完善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3.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教育部门具体负责、有关方面齐抓共管的学校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全面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全覆盖,严格党组织生活,切实做好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从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4.继续深化中小学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按照“责重多酬、教优多酬、多劳多得”的原则,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使绩效工资向教学及管理一线倾斜。健全校L和班主任工作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合理确定校长绩效工资水平,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班主任工作量按照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计算。

5.创新校外教育方式,构建校内外教育相互衔接的育人机制。逐步建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咨询与指导。

6.探索建立学生意外伤害援助机制和涉校涉生矛盾纠纷调解仲裁机制,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师生合法权益,推动平安校园建设。

(八)改革控辍保学机制

1.明确控辍保学工作职责。县、乡两级政府要认真履行控辍保学主体责任,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控辍保学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控辍保学工作,完善控辍保学部门协调机制,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进一步落实县级教育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学校和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控辍保学责任,建立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和联控联保机制。

2.建立辍学学生监测机制。县级教育部门要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严格学生学籍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指导学校规范学生学籍建立、变更手续,每学期开学30天内要对本校学生入学、变动、复学、辍学情况进行分析。加强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重点地区,初中等重点学段,以及流动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贫困儿童等重点群体的监控,及时掌握学生流动变化信息,并向上级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辍学情况。

3.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落实辍学学生劝返、登记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应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

4.健全控辍保学帮扶工作机制。各地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助和资助力度,优先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庭学生纳入资助范围。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快食堂项目建设进度,加强营养指导与教育,科学制订供餐食谱,提高营养膳食质量,改善学生营养状况。通过保障就近入学、建设乡镇寄宿制学校、增设公共交通线路、提供校车服务等方式,确保乡村适龄儿童不因上学不便而辍学。针对农村残疾儿童实际,做到“一人一案”,切实保障农村残疾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完善学生资助政策,继续扩大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招生人数,畅通绿色升学通道,切实提高贫困家庭学生升学信心。

(九)改革随迁子女就学机制

1.认真落实“两为主”政策。进一步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城镇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围,坚持积极进取、实事求是、稳步推进,适应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建立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规范优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和证明要求,提供便民服务,依法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政策,对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普惠性民办学校就读。

2.认真落实“同城同教”政策。随迁子女就学要实行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积极创建公平和谐的学习环境,保障平等共享的社会生活环境,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和社区生活。

3.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推动“两免一补”资金、生均公用经费和有关教育经费随学生流动可携带。严格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公办和民办学校都不得向随迁子女收取任何有别于本地户籍学生的费用。

(十)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1.落实县、乡两级政府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属地责任,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建立留守儿童登记制度。县乡政府、村(居)委会和学校要深入排查,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加强关爱服务、教育服务和救助保护,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留守儿童人身安全。

3.中小学校要制订留守儿童教育方案,丰富学习生活,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快心理辅导室建设,积极开展心理辅导,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4.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鼓励父母取得居住证的适龄儿童随父母在工作地就近入学,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依法追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责任,依法处置各种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发挥乡级政府和村(居)委会作用,督促外出务工家长履行监护责任。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认真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把义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和本地城镇化进程,把义务教育纳入城镇发展规划。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义务教育发展。把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作为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考核机制,促进义务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及时研究解决义务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确保各项改革措施落实到位、工作目税雌谑迪帧O丶墩府要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有关工作的领导和统筹。

(二)明确部门职责

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编制完善义务教育规划,积极推动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发展改革部门在编制有关规划时,要统筹考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在安排重大项目和资金投入时优先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财政和教育部门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公安部门要加强居住证管理,建立随迁子女登记制度,及时向同级教育部门通报有关信息。民政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流动留守儿童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落实兜底保障职责。机构编制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为推动实现统筹分配城乡学校教职工编制和岗位提供政策支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依法督促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支持外出务工父母定期回乡看望留守儿童。国土资源部门要依法切实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中小学校用地的,应当征求同级教育部门意见;未按照规划配套建设学校的,不得出具符合规划许可的有关文件,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备案。

(三)加强督导检查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本地落实有关义务教育工作情况的专项检查,定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义务教育工作情况。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主要措施落实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建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专项督导检查制度,完善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对因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部门和有关责任人,要严肃问责。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070-03

一、前言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4―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对我国城镇化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中,明确指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努力实现城镇间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世界信息一体化格局的确立,各个国家的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我国城镇化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可以惊喜的发现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或是政治领域在我国都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带来优越性的城镇统筹发展,也带来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其中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所导致的城乡社会保障服务出现了非均等化,差距明显。因此,怎样能够缩短甚至是消除这种因城镇化发展过快而导致的城乡社会保障服务上的差距,是本文研究的主要方面。总的来说,统筹城乡发展其实是一个国家在其各个方面进步的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相应产物。随着我国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和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我国城镇化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然而,目前城镇化在为城镇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统筹城乡发展进程过快而导致的城乡差距过大的现象,这其中最本质、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城乡社会保障服务存在着颇大差距这一社会经济问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的均等化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追求城乡两地社会保障设施、设备和条件等方面的平等,而是允许有一定差距下的均等,但是这种差距应该被政府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

二、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的一般分析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对统筹城乡发展含义理解,最通俗的就是原本的农村和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因该地区城市发展迅猛,农村变城市,农村人口变城市人口等的不断完善发展的一系列变化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而言的,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融入到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打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城市发展中主要以统筹城乡兼顾发展,推动城市朝着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方向发展,走一条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和平共处的,城乡有机结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之路。我国现阶段的城乡统筹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二是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三是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四是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五是统筹国民收入分配;六是统筹行政管理体制。

就我国目前来看,统筹城镇是以工业化发展为依托,并需要农业、农民和农村进行非农转移,以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为最终目标。当然,统筹城乡发展带来其难以比拟的优越性的同时他也带来了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这些是需要我们解决的。尽管我国目前工业化发展明显,但是和其他一起进入城镇化的国家相比,我们的工业化水平仍低于近15个百分点。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和人口转型的重要阶段,统筹城乡发展进程转变的质量在这个阶段变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服务发展情况

1.乡村基础设施和城市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对于城市来讲,城市的发展空间很大,城市居民收入高,经济来源广泛,并不缺乏资金在基础设施中的投入使用。比较而言,乡村的发展主要依赖农民的农作物收入,农民收入低不说,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对于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建设只能是望而却步,长期已久,城乡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协调。

2.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农村医疗设施严重短缺,在我国人口中农村人口占70%,如此大的人口比重却只能使用不到20%的医疗资源。另外,医疗援助制度也并不是非常的完善。我国“看病难”、“看病贵”一直都是极为紧张的话题。农民自身文化程度有限,为自己带来较高经济利益的机会几乎没有,加上常年累月的农作,身体过度劳累,而农村当地的医疗水平和设施都是极为有限的,城乡基本卫生公共服务明显差距相当大。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在城市建设中有一群人被称为“农民工”,顾名思义,主要的人员大多来自农村,且以青壮年居多。由于农民工多数趋向临时工性质,并没有相关的医疗保险,加上像工伤、失业等项目还没有列入到保障体系中,对农民保障的范围小,一旦发现身体上的损害,只能在家休养。此外,近些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也直接影响老年人病后就业的现实问题。

另外,在工业信息化产业的带动下城市中的教育系统完善,教育投资充足,无论是教育资源还是教师资源都相当丰富,趋于饱和,而农村教学设施,教师质量和数量,教学环境都难以保障,和城市相去甚远差异巨大。虽然国家有法律明确规定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农村的失学率在全国的比重依然很大。

三、城镇基社会保障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分析

(一)人口自由流动

人口自由流动性强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潮流。近几年,随着北漂、广漂的兴起,加上农村青壮年远离家乡外出务工等情况普及,我国人口流动性极强。另外还存在着城镇化进程中,部分农村纳入到城市范围中,农民身份随着发生变化等。在我国多数农村都存在“老人村”,年轻人出去务工,几年内都不会回来一次,就算政府在当地投入基础设施,偌大的村子、零星的老人、每年都要花费巨额资金护理,也会造成基础设施的浪费。相比来讲,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因为其农村户口,在一些城市中依然无法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或保障体系,如此长期发展,必回造成恶性循环。

(二)城乡经济差距较大

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大大低于美国、苏联等国,为改变这种发展情况,我国无论是政策上还是人民认识上都着重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发展,慢慢的农业和工业开始有了地域差别和操作人员的不同。城市负责工业发展,农村负责农业生产,看似和谐的发展局面,其实潜藏着巨大的危机。我国自古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只是基本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农民收入不到城市人均的三分之一,城市居民在有利的经济环境中长期发展,直接导致了城乡经济水平差距扩大。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大背景下,以城市带动乡村,加快形成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市场机制是当务之急,加快对城乡经济差距较大问题的研究也十分必要。

(三)政府职能作用不到位

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的完善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发展更是如此,由于我国的财政支持不足,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也是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相应的政府的行为也要对人民负责。过去我国政府过分看重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高低,国家财政支出大部分用在了城市建设的完善,间接造成了农村和城市间在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差距形成。因此,针对二者间巨大差距,政府更应该看清现状,从现代化建设中抽离出部分管理精力来投入到农村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上。

五、针对统筹城乡发展进程加快和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城乡共同发展的战略目标,促进有机结合

这点是影响城乡服务一体化的主要矛盾,要想将其消除不仅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对于社会来讲变化也是相当大的。这就需要政府公共服务的保障,例如在统一的城乡一体化中,城乡在无论是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协调发展,二者互帮互助共同形成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公平环境。

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相同,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服务实现均等化也应该保持这种目标,坚持走城市和农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道路。通过社会各界经济的大繁荣发展,增加增幅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社会效益,以城市带动乡村,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为我国今后更好的发展社会保障服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二)推进分税制度改革,提高政府的公共职能

从1994年分税制正式实施以后,尽管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依然出现了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城乡二者有机结合,共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建立有效的财政体制。依照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将发达的城市中结余的财政支出转移到周边农村,促进大范围的地区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虽然目前我国要实现统筹城乡进程中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问题,但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制度的公开化、透明化对我国政府合理、合法的管理财政作用明显的同时也便于人民群众对政府切实有效的监督。统筹城乡进程中政府的地位至关重要,在政府积极通过自身职能的使用和加强时,以公平为办事准绳,对社会保障服务职能建立有重要作用。

不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现实中看,我国政府都应根据我国国情制定属于其自身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中央政府制定大的财政方针政策的同时,各级地区应在这一基础上制定符合本省或本市发展的财务转移支付制度。尽量缩短城乡之间社会保障服务差距,促进完善和谐社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努力是我国成为综合实力强国。

(三)创新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具体的来说,社会保障服务职能是在政府公共职能之内的,是需要通过国家的财政支出才能实现的。所以,政府在这中间拥有不能取代的地位。政府通过科学的财政投入会使社会保障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可能,因此,政府自身应确立其本身的主导地位,并学会灵活的运用这种地位与作用,依照城乡间确实存在的差距、做好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并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努力在增强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保持科学发展观念、公允性和客观性,提升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另外政府也应该健全完善在政务信息化领域管理制度和方针政策出台,加紧实现社会保障服务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速度和质量。

任何事情、行为只要被冠以法律的意义,那么他就有了国家的意志性和强制力。当然,法律存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的神圣性还在于法律能够带来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出社会保障服务,使其增添了法律的意义,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有助于社会保障服务相关法律制度或体系的建立。

(四)制定社会保障服务范围及标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在政府公共财政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体现人文主义思想,以“人”的发展为主,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保证经济平稳发展和稳定运行,促进公平主义发展。发展是我们国家制定战略发展的最终目标,但也要保留平稳心态,不能急于求成,导致出现其他没有预测到的情况。在制定财政制度上,始终要以科学、可持续、发展最优为依据,整合财政收支,找出最优财政结构,更大的发挥财政作用。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这一个大的背景下,政府需要正视目前出现的矛盾,并找到方法解决矛盾。在以往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受财力的限制,政府对农村提供的公共服务不足,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主要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办,与城镇差距很大。近年来,这种状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受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科技创新就像一把无形的重要武器决定了国家发展的命运。要想使我国经济发展迈上重要的台阶,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对于社会保障服务方面,政府应加大使用科技力度,不断创新,把创新机制制度作为社会保障服务的基础,科学有效的调动可以动用的财力,运用宏观的经济政策来调节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现有的社会保障服务差距。

六、结论

随着统筹城乡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社会保障服务的比例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严重影响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也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步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各项指标都在世界前列,但人均分配下就显得特别渺小,对于社会保障服务职能也是这样,各个大城市的公共服务职能发展的再好,知道平均分摊到每个人的身上,作用和意义根本不大。所以,明确统筹城乡进程中社会保障服务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缓解日渐紧张的城乡社会压力,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仔细了解、密切关注的。事实上我国政府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了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也在通过相应的政策和宏观上的调控,加快速进统筹城乡体系建立和发展,为我国早日成为最优的社会主义国家做着准备。

参考文献:

〔1〕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杨集.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经济机制与指标体系视角[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袁月思.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研究――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

〔4〕罗国洪.南昌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5〕杜新宇.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都试验区;四川省级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6―0175―05

2007年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明确: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成都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下简称成都试验区)。国家试验区设立之后,2007年7月5日,四川省亦比照中央的作法,在四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专题会上,将自贡市、德阳市、和广元市三市确定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省级试点市。

试点地区担负着“先行先试,超前探索”的历史重任。机遇和风险并存。本文试就成都试验区及四川省能试点市自贡、德阳、广元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几个问题做出分析和思考。

一、成都试验区及四川省级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及特点

1.领导重视,有组织保障,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从试点的总体推进情况来看。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果试验区及四川省级试点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统筹城乡发展暨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青林同志亲自担任该领导小组组长。小组自成立以来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研究提出了推进成都试验区和全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初步意见,经省政府第123次常务会审议通过;二是研究形成了《关于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已正式征求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州)的书面意见,现已定稿待批;三是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改革6个方面的理论创新问题和10个方新的实践探索问题,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现课题已分解到近20个省直部门、大专院校、研究机构进行专题研究;四是会同成都试验区和省级试点市、抓紧研究制定总体实施方案,目前成都试验区及四川省级试点市的试点总体方案已定稿并分别报请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审批;五是围绕成都试验区和省级试点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组织研究支持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措施,正在广泛征集省直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初步明确了需要向国家争取相关政策的部门责任和工作方式;六是向国家发改委汇报成都试验区建设和省级试点的工作进展情况,争取进一步支持和帮助。

2.各试验区、试点市反应迅速,态度积极,目前试点总体方案已编制就绪

从成都试验区的情况来看。这次设立的成都市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战略层面上设立的以城乡统筹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本目的在于逐步建立较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强化经济发展动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确保资源环境永续利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架构、政策设计、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综合模式,走出一条适合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道路。对成都试验区的总体要求是:勇于在改革“深水区”领航,努力成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先行样板,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功典范,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窗口,并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更好更快发展。为推进试验区的工作,成都市重点开展了一下工作:一是集中力量研究制定推进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二是以“全域成都”理念研究编制新的城乡规划;三是全力以赴抓好“三新”突破;四是对区(市)县统筹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指导;五是在一些重点领域创造条件启动改革。

四川省级试点市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推进对全川的城乡统筹具有示范意义,三市在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试点的主攻方向和重点。自贡市的主攻方向一是抓快速启动,在建立推进机制上下功夫;二是抓宣传发动,在推动思想解放上下功夫;三是抓方案制定,在理清工作思路上下功夫;四是抓先行先试,在实施重点突破上下功夫。德阳市除了高度重视,健全组织机构外,还深入进行调研,编制实施方案。其统筹城乡方案内容一是统筹城乡奋斗目标;二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叫是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五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六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七是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广元市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强力推进各项工作,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提供组织保障;二是营造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浓厚氛围;三是深入调研,明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主攻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革举措;四是积极争取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政策支持;五是科学谋划编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立足尽快启动,全而推进各项改革试试点工作。

至9月中旬,成都试验区和四川省三个省级试点市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已编制完成,待审批后将在第四季度开始实施。

3.各试验区、试点市积极探索,有所创新

“试点”二字,决定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无先例可循,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突破。创新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动力来源,也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节试点是否成功的关键。试验区、试点市的确定极大地激发了四川各地干部和群众的创新热情,无论是理论层而还是实践层面都出现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和成果。

在城乡一体的规划方面,成都试验区在2007年7月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全域成都”概念。“全域成都”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从规划上来说,是要把成都1.24万平方公卫的区域看成足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并按规划统一建设,逐步形成“一城两带四基地六走廊”(一城即中心城,两带即龙泉山脉和龙门山脉,四基地即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六走廊即中心城-华阳-正兴、中心城-双流-新津-蒲江、中心城-温江-邛蛛、中心城-郫县-都江堰、中心城一新都-青白江-金堂、中心城-龙泉)的格局。四川有研究者(李后强,韩毅,2007)认为该发展格局是城市经济和社会“自组织演化”的结果,符合科学发展规律,是一种典型的“海星模式”。“海星模式”将对成都产生的影响突出地表现为“吸纳生长效应”:成都城市的发展,除了自身市场和人口推动,特别是工业化的牵动外,还需像海星般善于吸收养分。因此,成都的城乡一体化也要可持续性地对周边区县进行反哺和培育,吸纳其先进的东西,成为自身必要的养分,再带动周边区县的发展,复制更多的“卫星城”和“副中心”。此外,根据海星的再生复制 效应,六走廊各区域将形成六边各自完整和清晰的定位。构思中的“全域成都”将形成一个中心城、14个新城(新城将在现在的14个郊区市县从基础上发展起来)、306个镇、约600个中心村、约3000个聚居点的五级城市结构。在功能区划上,“全域成都”的规划借鉴了北京的一些做法,考虑将全市分为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功能优化区等三个分区。其中,城市功能核心区,是城市科技、金融、商贸、文化等核心功能的主要承载区,包括现任的中心城及以后发展起米的新城。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工业、农业和新城建设的承绒地区。生态功能优化区主要指生态培养、发展旅游业的片区。虽然“全域成都”的城乡体系目前还在研究之中,体系的叫法上还没有形成定论,但无疑这个概念的提出为试验区的规划指明了方向。

四川省级试点市德阳市也结合区域的地理特点,提出了建设“一中心多片区”组团城市群的新型城镇体系构想,同时抓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白贡提出要优化“一圈一带两片”空间布局;广元则以“个域广元”的理念进行规划,打造“一核一圈四”的重要支撑点。

在最为敏感的土地政策方面,此前乖庆已正式出台政策,允许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都虽较为谨慎,但也明确将积极推动农村集体土地资本化,进一步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和健全农村房屋所有权流转制度等。省级试点市自贡也提出创新土地管理制度,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创新集体土地流转途径和管理办法,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交易市场,引导集体土地集中规模经营、合理利用。德阳市也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折价入股参与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建设的新途径。

在发展的思路方面,广元市进一步审视市情,认为汀区别于成都、德阳、自贡等试验区、市,城市不强,农村不富,小城市带大农村特征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起步阶段,发展不快、发展不足、发展滞后仍是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在明晰了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后,进一步明晰、调整并完善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思路。

二、对试点中初步发现问题的分析

从总体上看,试点地区在短时间内取得积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相关试点的统筹协调问题

成都市作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德阳、自贡和广元三市则是四川省级试点市,部级与省级之间的政策难免会出现冲突,因此彼此之间如何加强相互协调与合作统筹相交政策是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省级试点市中的德阳、自贡两市和部分市级试点县(市、区),同时承担了新农村建设或扩权强县等相关试点,工作任务重,统筹协调难度大,这些地区如何进行统筹协调也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下一步应该将相关试点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促进区域融合互动。

2.试点类型特色问题

四川足一个地区间差异很大的人口大省,选择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区的地方开展省级试点十分必要。自贡、德阳、广元获批成为四川省统筹城乡试点市,体现了四川省依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类型开展不同的统筹城乡试点工作的思路。自贡是老工业城市、具有丘陵地区以城带乡的典型特征、同时地处川南城市群;德阳则处于成都平原经济圈,代表了四川较发达的地区;而广元则地处贫困山区,属于川东北欠发达的地区。从目前部分试点地Ⅸ已形成的总体实施方案来看,大体都能够把握方向,立足实际,体现区域性和阶段性特点,主动开拓创新的积极性较高。但总的来讲,类型特色仍不够突出,且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四川各地发展基础、环境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各试点地区应结合自身实际,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普遍规律,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式和路子。因此,进一步引导分类、分步走地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尤为重要。

3.政策支持措施问题。

从试点地区需省上支持或向国家争取支持开展体制机制创新的初步情况看,大部分事项超越省级权限范围,而省级权限内的事项又多属行政许可事项,落实创新性、突破性的支持措施,特别是下放管理权限难度很大。因此,应当促成省级有关部门和试点地区联动互促、协同共进,统筹研究落实相关政策支持措施。

4.思想认识问题

一些干部和群众或对统筹城乡的艰巨性认识不够,或有畏难情绪。有些试点地区干部和群众对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够,没能充分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利益关系和领导方式方法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而有些试点地区的干部则思想顾虑较多,对于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传统体制,信心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放不开手脚。

此外,从全国其他地区统筹城乡的情况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市民轻农民”等不正确的观念,这种现象在四川的试验区和各试点市也时有出现。因此,进一步端正对农业、农民问题的思想认识,自觉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农民问题,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切实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统筹城乡的首要位置非常重要。

5.经济基础问题

有些试点地区经济支撑能力弱,市人均财力单薄,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欠账太多,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带来较大难度。较多试点地区资金、上地、电力、天然气、环境容量等瓶颈制约有待进一步缓解。

三、对推进统筹城乡及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几点思考

1.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其量化

无疑,党中央确定的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战略思想是统筹城乡试点的理论依据。省委=_i记杜青林最近也谈到,从内涵和要求上讲,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基本准则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核心问题是富民惠民、改善民生,关键环节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协调推进,重点布局是经济社会建设。杜青林还指出,要准确把握内涵和要求,科学谋划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尤其要注意把握几点:坚持科学发展,注重整体性;坚持和谐共建,注重全面性;坚持尊重规律,注重协调性;坚持远近结合,注重持续性。应该说,以上表述也涵盖了统筹城乡试点的基本指导思想。

总的思路应该转化为一定的具体目标,我国有学者(李佐军,2007)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总的目标是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具体说来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包括统筹城乡经济增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企业发展、统筹城乡要素配置。另一方面,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折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统筹城乡科教义化发展、统筹城乡福利保障、统筹城乡资源环境保护。四川学者 林凌电指出(2007)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目标,可以用三句话来表述:发展是第一要务;核心是不断提高城市和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基本要求是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享受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逐步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差别,包括缩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居民享受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社会公共服务的差距,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差距,实现城乡劳动力比较充分的就业。概括起来说,就是城市和农村要在基本面上同时实现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上这些目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成具体的指标,以衡量统筹城乡试点的进展和成效。

成都试验区提出以“三个集中”为核心,以市场化为动力、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力争到2017年,“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形成的商斗目标。

自贡市根据自身情况也提出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主要评价指标(见图1),以期达到“1年试点启动,3年重点突破、5年初见成效、lO年基本实现总目标”的要求。

以上的一些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指标具体、有一定可操作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动力米源

既然是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其最有价值的应该是向体制机制要潜力、要动力、要能力,改革创新是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的最大动力。从一定意义说,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获得的也是一种“试错特权”,因此这些地区也应大胆地尝试各种改革,勇于先行先试。这就要求我们的试点地区不要把希望主要寄托在“上而”和“外面”,只有自己真正创新才是不竭的动力。

试点地区的着力点要“向内”,要从内部寻找发展动力。而要做好向内发展就要看清自己的问题、弱点,找好发展的关键因素,真正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关于统筹城乡的重点,有学者指出:一是统一城乡基本制度;二是统一制定城乡规划;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四是统筹城乡基础建设;五是统筹城乡公其服务;六是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在以上六个方面中,建立城乡统一制度应该是龙头。这就需要我们的试点地区大胆的探索怎样建立城乡统一的产权制度,包括建立城乡统一或衔接的土地产权制度、城乡统一或衔接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流转制度、城乡统一或衔接的住房产权制度、城乡统一的资金产权制度等;怎样建立城乡统一的价格制度,如实行城乡统一的自由价格制度,彻底消除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打破垄断行业的垄断定价等;怎样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怎样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如建市城乡统一或衔接的劳动择业制度、就业和火业登记制度、就业保障制度等;怎样建立城乡统一的福利保障和教育制度,包括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等;怎样建立城乡统一的财税金融制度等等。

此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由政府这只有形之手推动的。无疑,试验区、试点市政府应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精心规划,敢试敢闯,锐意创新;同时也要注意积极发挥市场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建设农村市场主体,发展各类农利市场,创新土地制度,重建区域资本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开发农村金融,吸引城市资本下乡,引导农村资本进城,努力提升农村市场化水平,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运行机制。

正如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在9月份召开的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汇报会上强调的,统筹城乡发展靠的一是市场,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改革,构建起新的体制机制;三是科学,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四是政策,争取各方的有力支持。

3、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保障

综合配套改革是一个“四位一体”的改革,不仅 有经济的改革,还包含了社会、义化、政治的改革,因此在这样的改节中要求我们必须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抓,其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其保障和前提,要建立一个法治、诚信、开放、服务、高效的政府,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

此外,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保障:

一是思想保障,包括思想解放、思想统一和思想重视等。可在各级政府层面,通过动员会议、论坛、研讨会、献计献策活动、群众学习等各种形式予以开展。目前四川的试验区、试点市在这方面都开展了很多活动。但思想统一、思想重视较容易做到,而思想解放则需要魄力。

二是组织保障。专司城乡统筹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目前在四川省和各试验地区大都已建立,但建立贯穿到基层的落实城乡统筹的层级网络组织体系,鼓励创办各种为统筹城乡服务的非政府组织等还需进一步推动。

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教育;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的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均衡发展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具体要求,并将“统筹城乡发展”置于首位。党的十七大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我们从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石。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今天,教育也就成为全部工作的基础,而且这一点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的背景下,显得更为突出。解决城乡统筹问题,教育是切入口,它涉及人的发展,包括观念的更新、素质的提高以及由此带动的生产力其他要素的发展,对于根本改变农村的经济社会面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应该具有并发挥其基础作用、引领作用、推动作用、保障作用。

一、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基础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的总目标是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城乡和谐社会,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基础在城乡经济统筹,关键在城乡人才统筹,重点在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而这些都需要教育发挥基础性作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

(一)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从根本上讲,实现城乡统筹,应筑基在农村人口整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上、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上。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通过实施城乡教育均衡互动的发展战略,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首先是开发人力资源。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在农村,教育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实现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通过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其次是提供知识贡献。研究表明,推动未来社会发展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素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代替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工业经济时代的资本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而知识的获取要靠教育,因此教育是建设未来的重要手段,是使社会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够为广大城乡劳动者及时更新必要的知识,提供知识贡献。

(二)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的各类专门人才。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则在其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一,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主要载体。通过教育,培养各级各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完成潜在形式的生产力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第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把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较快地培养训练成为以智力和技能劳动为主的人,进而把农村劳动力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现代化对劳动力的新增需求和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第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新的竞争优势,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的竞争优势的获取在于人才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主阵地。通过教育,把传授基础知识、技能和培养创造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二、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引领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文化是实践的引领。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教育能发挥其引领作用。

(一)在思想观念培育上的先行性

一是促进观念更新。任何一项改革和试验,都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城乡统筹发展更需要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改革试验时期的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胆解放思想、树立全新观念。在城乡统筹的过程中,通过国民教育能为城乡统筹发展营造舆论氛围、推进思想解放、促进观念更新。

二是促进思想认同。国民教育作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系统,其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认识水平,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也有直接的影响和塑造作用。一方面,教育能够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尤为重要的是,能够提高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通过教育,强化国民共同体对城乡统筹发展的信念的认同、心理的认同、行为的认同。其核心和关键在于提高国民的思想认同度。通过思想观念的先行和引领,提高劳动者自我发展的思想意识和能力水平,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效地参与城乡统筹发展,从根本上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的顺利进行。

(二)在城乡文化融合上的引领性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重点,而文化的融合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文化不但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也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要素都是影响农村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其深层次的核心是实现城乡文化的统筹。教育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城乡文化的统筹需要教育的引领与导向。第一,传播先进文化。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通过教育,维护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将先进文化传播到城乡各地,尤其是农村。第二,实现城乡文化的融合与传承。通过教育这一纽带,可以将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联结起来,并相互吸收文化营养,实现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平稳磨合、传承与融合。第三,引领文化方向。只有通过教育,不断提高城乡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形成城乡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才能引导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和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

三、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推动作用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改变当前农业基础薄弱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教育在其中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

(一)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表明,劳动力文化教育水平是制约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程度越高,思维相对开阔,越易于掌握新工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越易于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具有更强的自信和更高的收入预期和社会预期以及更多的创新意识和探险精神,越易于实现转移。反之,受教育程度越低,越难实现转移就业。文化层次越高,劳动技能越强,发展潜力越大,劳动报酬也越高,农民转变为市民也就越快。职业教育作为与农民自身素质基础最符合、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联系最直接的教育方式,已成为农民素质提高、向城市化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教育已成为提高劳动力技能、技术和智力的重要手段,是农民向市民过渡的“传送带”。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城乡统筹中,通过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与科技优势,将高校的人才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智力资源,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农业发展步伐的强大生产力,将高校的先进思想文化转化为培育广大农民崭新人文精神的先导力量,从而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推进农村现代化,进而有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三)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尤其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教育不仅有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和拉动农业、工业与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进经济结构中就业结构、城乡经济结构等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优化。通过教育推动就业结构的调整,可以改变原有的城乡经济结构,使之趋于合理,以此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再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农民数量;另一方面,使部分农民从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中,促进从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保障作用

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要促进社会公平,以保障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教育作为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对此具有保障作用。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通过实施教育公平,使城乡居民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促进城乡权利平等。

(一)促进城乡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当今社会,教育具有改变人的命运的价值,因而教育公平不仅关涉到当下个体合法权利的实现,而且影响着个体潜在利益的获得;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和子孙后代,因而教育公平不仅体现着当下社会正义普遍实现的程度,而且关系着社会全体成员对未来社会的基本信念和主要期待。通过办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可以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础。

(二)促进城乡权利平等

统筹城乡教育公平发展,使城乡公民有一个公平的发展前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教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精英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人权。体现教育公平,是制定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首要价值取向。一是建立适应城乡统筹要求的教育制度,即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基本制度。从制度上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均等,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保障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二是实行教育政策的重点倾斜。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帮扶力度,关注弱势群体、外来流动人员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教育问题,赋予农民工及其子女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受教育权。通过统筹城乡教育,从政策和制度上促进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进而有力推动从整体上实现城乡权利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