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海洋生态安全

海洋生态安全

海洋生态安全

海洋生态安全范文第1篇

【关键词】DPSIR模型 海洋渔业 生态安全

Abstract:The constructed assessment indicator system of marine fishery ecological security based on DPSIR Model includes 1 object layer,5 criteria layers,10 elements layers and 20 indicator layers.Applying the mean-variance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of every index, the paper established a graded standard of marine fishery ecological security.The assessment criteria is used to evaluate marine fishery ecological security based on DPSIR Model of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y Zone from 2006 to 2012;by using the weighted mean method,the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of ESI were 0.4874、0.6293、0.7191、0.5646 、0.5185、0.3869、0.5067,which indicate criticality safety、basic safety、basic safety、criticality safety、criticality safety、unsafety、criticality safety。Finally,the paper drew the conclusion and made suggestions.

Key words:DPSIR Model;marine fishery;ecological security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对渔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渔业生态水域污染日益严重,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要树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将渔业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本文试图运用DPSIR模型建立海洋渔业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海洋渔业的生态安全状况,并提出建议。

一、基于DPSIR模型的海洋渔业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分析

(一)基于DPSIR模型的海洋渔业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联合国经济合作开发署(OECD)对PSR模型和DSR模型进行完善与补充,提出用于解决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的DPSIR 模型,并为欧洲环境署(EEA)最先采用。DPSIR模型由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部分构成。DPSIR模型能够揭示环境与经济的因果关系,有效地整合资源、发展、环境问题,进行生态安全评价及优化研究 [1]。

基于DPSIR模型建立海洋渔业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5个准则层、10个要素层和20个指标层[2]。

(二)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采用均方差法计算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平均法来对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3-4]。

1.生态安全驱动力指数:

2.生态安全压力指数 :

3.生态安全状态指数:

4.生态安全影响指数:

5.生态安全响应指数:

6.生态安全评价综合指数:

指数值位于[0,1]中,0代表各因素对生态安全的综合影响趋向消极(压力强,响应弱),生态安全性降低;1代表各因素对生态安全的综合影响趋向积极(响应强,压力弱)。ESI的值越大,表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越好,生态越安全;反之生态越不安全。

表1 海洋渔业生态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基于DPSIR模型的海洋渔业生态安全分级标准

二、基于DPSIR模型的海洋渔业生态安全评价实证分析-以山东半岛蓝区为例

(一)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结果

根据2006年-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海洋渔业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确定的指标的原始数据,运用均方差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值(见表1)。根据这些权重系数排序,山东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收入占全国比重D20对海洋渔业的空间布局生态安全影响最大,台风、洪涝造成的渔业经济损失(万元)D12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D4、沿海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D16也对其生态安全有较大的影响。

根据生态安全模型,可以计算得出:

表3 准则层和目标层数值

从以上的判定标准可知,基于DPSIR模型的海洋渔业生态安全在2006年处于临界安全,2007年生态安全评价指数有所上升而处于基本安全,2008年指数继续上升处于基本安全,2009和2010年不断下降处于临界安全,2011年指数再度下降处于不安全状态,2012年指数回升处于临界安全。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根据建立的海洋渔业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同时咨询专家的意见,制定了海洋渔业生态安全分级标准,即1-0.8、 0.8-0.6、0.6-0.4、0.4-0.2、0.2-0,分别对应的安全等级为安全、基本安全、临界安全、不安全、危险。运用建立的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计算出各个准则层综合指数的数值和目标层指数的数值。

最近几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由临界安全,上升为基本安全,而后下降为临界安全,继而下降为不安全,再上升为临界安全。最好的状况是2008年的基本安全,最差的是2011的不安全状态。这表明海洋渔业的生态安全在得到改善后,又有所恶化,基于实证分析得知主要原因是山东省海洋科研机构经费不充足、台风、洪涝造成的渔业经济损失较大、人口基数大。总的来看,从2006年到2012年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生态安全一直处于不断波动状态,生态安全指数一直没有超过0.8达到安全状态,大部分处于临界安全和基本安全状态,偶尔处于不安全状态,情况不容客观。

(二)对策

针对山东半岛蓝区海洋渔业生态安全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第一,加大海洋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力支持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善海洋渔业的生态安全状况提供科学的指导;第二,渔业有关部门要加强自然灾害的防控,积极建立有效的防控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购置一系列配套的设备,并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尽量减少台风、洪涝等造成的渔业经济损失;第三,人口增长率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应加强渔民的培训工作,加大渔民的培训和教育力度,使渔民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生产和捕捞等,并增强渔民的灾害防控意识,做好灾害的防控工作;第四,加强工业废水的监管。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海洋保护意识,不定期的对污染较严重企业的废水进行突击化验检查,对于排放未达标废水的企业要加大惩罚力度,减少负外部性的影响;第五,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使保护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李玉照,刘永,颜小品.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8(6).

[2]王启尧.海域承载力评价与临海经济布局优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海洋生态安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亚太国家;海洋安全;战略;中国;政策启示

2013年,日本在《国家海洋基本计划》中定位为海洋国家,逐步明确自身在国际海洋领域内的特殊使命和责任,寻求维护日本争议岛屿的和领土完整,提升日本在全球海洋领域内的影响力。了解日方的海洋战略发展历程及特点,对中国制定海洋安全战略有重要借鉴意义,同时,对于中国应对日本的挑衅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日本海洋战略发展概述

自19世纪末进入21世纪,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经过了一个“扩张――收缩――再扩张”的历史回旋。在世界大战过后,日本海洋力量发展受到占领国美国的严重影响和制约。日本在反思二战中海洋力量全面扩张失败中总结到日本仅有和海洋国家合作结盟,才能谋得自身发展。冷战期间,日本顺应美国,深化日美同盟,为美军提供前沿军事基地和海上支援,重视对海上交通要道的安全维护。同时扩大战略视野,拓宽中国、中东、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摆脱对美国战略的被动反应,主动认识主要威胁,不断增强防御力量。但总体来说,本阶段仍然处于防御阶段。

冷战结束,苏联力量解体,日本逐渐减弱冷战时期作为美国前线基地的陆上对抗战略,先后通过《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1997年日美新的防卫合作指针和1999年国会通过的《周边事态法》,不仅向海外派兵,更是通过强化日美同盟,利用所谓“周边事态”,试图在东亚地区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户上的作用。同时,日本积极参加并推动日美澳印四国联盟的实现,积极参与东盟事务和APEC,组织参与共同打击国际海盗、确保航海、共同应对全球海平面升高和碳排放等问题的讨论,强化日本在海洋领域的影响力。

近年来,日本极力倡导与东亚、东南亚有关国家的“价值观外交”和筑造“自由与繁荣之弧”,加入美国倡导的“TPP”,遏制日本眼中主要的战略对手和假想敌,增强日本的国际影响力。

二、日本海洋安全战略发展特点

1.受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日本不断摸索与美国“对等合作”地位,国家安全战略自主性增强,由反映美国的安全战略思路转向服务自身海洋权益扩张的需要,通过“日美安保+自卫队”维护国土安全。日本安全战略受美国安全战略目标影响较大,但是自主性逐步增强。

2.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目标呈现多元化发展。从传统领域中的领土安全和海军力量建设拓展到非传统领域中。在传统安全领域意义上,日本确立岛屿的情报搜集与警戒监视体制,重视日本海洋国土和岛屿的安全以及在争端中占据优势,日本保障对日本生死攸关的海上生命线的畅通和安全,主导国际海洋安全秩序,提升日本在国际海洋安全维护中的地位,成为海洋大国和海洋强国;从非传统安全领域来讲,日本逐步强调“加强海洋资源调查,在资源开发方面运用尖端技术,以推进资源开发的产业化”(2013年《海洋基本计划》),如何解决海盗、海上恐怖主义势力、偷渡、全球海平面升高、海底资源开发利用、近海污染、海啸防御和诱发性地震的预防和救援等问题。

3.综合运用多种战略手段。21世纪,日本海洋安全战略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各种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的实施。日本以“共同的价值观”和“潜在的威胁”与东南亚和南亚部分国家深化了政治交流和互动;同时,在外交领域,日本注重发展与东盟和印度等海上通道国家的关系,积极同相关国家开展海上安全对话、高层防务交流、军事备忘录交换和联合演习,注重合作国家的多样性和地理位置的关键性,定期开展军事高层对话,加强对东盟有关国家的经济援助,提升日本的国家形象;充分利用“均势平衡”理念,为遏制中国在东亚和东南亚影响力迅增的势头,在东海、南海问题上频频向中国发难,拉拢与中国存在海上边界争议的国家,塑造对己有利的海上安全环境。另外,除了在传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积极加入TPP协定,在APEC框架内表现积极;围绕反海盗同东南亚国家推动“海盗合作机制”。

4.加强国内立法,为海洋战略扩展提供国内法理依据。日本相继出台和正式通过《海洋基本法》、《海洋基本计划》(2008年)、《海洋基本计划》(2013年)等涉海法律及政策,全面反映了日本海洋领土安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航道安全、海洋影响力扩大等全部需求和发展方向;《对付恐怖特别措施法案》、《海上保安厅法》、《自卫队法》以及每年的《防卫白皮书》、《防卫计划大纲》等法案措施以国内法的形式充分给予了日本海上自卫队行使日美安全同盟和日美海权合作方针的法律依据,表明了日本为解决与周边国家海洋争端的决心和武力企图;日本为继续深化日美同盟,得到美国在有关日本海洋争端中的支持,陆续通过《日美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周边事态法案》、《武力攻击事态法案》、《反恐特别措施法》、《支持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等,支持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反恐和扶植亲美势力政府的行动,获取美国的支持和政治互信。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在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全球能源合作、人道主义援助等国际性问题会议中提出主张并承诺给予大量援助,积极提升国家形象,探索海洋合作之道。

5.日本的海洋安全战略自产生之初就以中国为“假想敌”或者战略目标。尽管在“大陆主义”占主导地位的时期,日本国内就已经将“中国”作为假想敌和战略竞争对手。从日本明治维新开始,陆续出现“脱亚入欧论”、“中日区别论”、“中国”、“日本自主论”等思想,对中国要么批判、要么蔑视、要么是敬而远之,主张日本应该与中国保持距离而不应与之为伍。日本的海洋派一开始就对中国持否定态度,认为中国非礼仪之邦,日本应独善其身。而后,由于中国先日本拥有一定规模的海军,日本就把中国视为其实施“大陆政策”的的障碍。冷战时期,在美国的推动下,日本成为美国在东亚地区对抗社会主义的重要阵地。随着中国的日益发展以及要求日本承认其历史问题,在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日本国内逐渐夸大了中国的威胁,(下转第391页)

(上接第389页) 认为中国是日本的现实威胁。特别自2010年以来,中日矛盾逐渐激化,中国回应的强硬姿态,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迅速膨胀,中国成为日本眼中的“地区霸权主义”。

三、中国海洋战略发展走向

1、明确中国的战略手段和战略资源。中国应明确自身所掌握的战略资源,政治上的“和谐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理念和“负责任大国形象”,把握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积极参与世界维和任务和人道主义支援,增强国家影响力;经济上对世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稀有矿藏、经济模式和经济成就,中国虽然不对外输出举得举世瞩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但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发展,增进世界福利。

2、甄别海洋争议中的主要诉求,如出于战略地理位置、经济利益、报复等。首先应加强政治上的沟通,增强政治互信,把握有理有节有据的原则,涉及核心利益和原则决不让步。同时,中国应把握日本语境下中国的发展和日本海洋战略发展的脉络和特点,重视日本战略中的“日美同盟+国民自卫队”,防止日本构建起“围堵”中国海洋边界线的岛链和出海通道,必要时,可采取“反遏制”战略,利用日本与俄罗斯、韩国的海洋领土争端矛盾和与美国的经济利益冲突,搭建有利于自身的安全网。

3、明确战略机遇,充分把握国际安全环境变化。首先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增强国际竞争力,用现代技术打造现代国防力量;同时,在周边安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应明确自身的核心安全利益。中国作为太平洋地区的一个大国,要积极承担自己相应的国际责任。虽然就目前来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但对中国,仍然可以说是一个机遇,中国应对国际危机的能力和策略可以得到最大程度而检验和提升,可以促使中国进一步完善最为实际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4、把握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的时代主旋律。不仅仅是传统海洋安全领域内的安全力量建设需要巨大的财政支持,在非传统领域内的海洋安全维护上,更需要的是经济发展力量的转型和发展质量的提高。两方面结合对经济的要求颇高,这就务必要把我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和深层次矛盾,在促进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更应该增强经济发展方式的国际竞争力,减少对外国关键技术的依赖,增强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的独立性。

5、将海洋安全战略与海洋发展战略至于同等地位,探索日本尚未涉足或目前进展较为落后的领域,比如海底可燃冰资源开发、全球海平面升高、极地资源开发和保护等问题,做好预防性防御,抢占先机,率先确定在该领域内的国家利益。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在国际范围内,中国应在极地开发、海底资源合理开采等技术和工具上占据优先地位,以“创始国”的身份确定利益范围和国际准入标准,抢占先机;二、从国内情况来看,在我国海洋生态逐步恶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并提升我国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各海区的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管理,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与沿海各国国际生态保护合作,是保护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重大课题。

6、加快国内海洋安全立法,完善海洋传统安全危机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非传统海洋安全法律体系。明确界定我国海洋力量的使用条件和适用情况,进一步完善海洋边界争端危机应急预案,规范我国的海洋利益。完善国内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海盗等领域的法律或规章,分别在政策、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予以支持,以推进我国国际海洋合作,继续确保优势地位,做一个负责人的大国。

【参考文献】

[1]冯梁.亚太主要国家海洋安全战略研究[M].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2]吴寄南.新世纪日本对外战略研究[M].时事出版社,2010.

[3]廉德瑰.日本的海洋国家意识[M].时事出版社,2012.

海洋生态安全范文第3篇

日前,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和国家海洋局战略规划与经济司主要负责同志共同接受了采访。

有利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问:请介绍一下《规划》出台的背景。

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提出:“海洋既是目前我国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鉴于海洋国土空间在全国主体功能区中的特殊性,国家有关部门将根据本规划编制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本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另行实施”。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组织成立了跨部门和跨领域专家组成的规划编制组,开展规划编制,历经多轮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并经国务院批准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规划实现了陆域国土空间和海洋国土空间的全覆盖。

问:编制实施《规划》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规划》是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基本依据,是海洋空间开发的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对于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编制实施《规划》是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海洋空间开发模式不合理是导致海洋过度开发和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我国海洋开发还处于粗放型阶段,海洋产业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重规模,轻质量”的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导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低质化,海洋经济布局趋同化。高消耗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向滨海集聚的趋势明显,围填海规模不断增加,对海洋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通过明确不同海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有利于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要求落实到具体海洋空间上。

其次,编制实施《规划》是促进海洋空间协调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发生在近岸海域,可利用岸线、滩涂空间和浅海生物资源日趋减少,近岸过度开发问题突出,但深远海开发不足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海洋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也关系到我国海洋发展的未来。因此,在优化调整近岸海域开发模式的同时,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及其他管辖海域,培育发展若干资源条件优越、环境承载能力强的重点开发区域,促进深远海海洋资源勘探开发和部分边远岛礁及其周边海域开发,有利于促进海洋空间协调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

第三,编制实施《规划》是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总体形势严峻,辽东湾、渤海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珠江口及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受全球气候变化、不合理开发活动等影响,近岸海域生态功能退化,海洋生态灾害频发,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部分岛屿特殊生境难以维系。在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过程中,一方面引导海洋开发活动向发展条件好的区域适度集聚,使集聚程度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海洋渔场、海洋各类保护区等涉及海洋生态安全的敏感区域进行保护,限制或禁止进行大规模高强度集中开发活动和对海洋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沿岸开发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科学的海洋空间开发导向

问: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推进海洋主体功能区的形成,必须立足我国海洋空间的自然状况,坚持科学的海洋空间开发导向,遵循海洋经济发展规律,与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依据的基本理念包括:

一是符合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理念。不同海洋空间的自然状况不同,其资源环境承载力也不同。开发不当或过度开发导致的海洋生态损害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甚至难以恢复。因此,要据不同海域的自然属性和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确定不同海域的主体功能,控制海洋空间开发强度,合理安排开发内容、开发方式及开发时序,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

二是明确不同海域主体功能的理念。海洋开发具有多宜性,同一海域按照自然属性会有多种功能,也可以有多种开发方向,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明确不同海域的主体功能,并据以确定发展的主体内容和主要任务,避免因主次功能不分带来的不良后果。符合主体功能定位或与主体功能相协调的功能可作为该主体功能区的次要或其他功能。同时,要根据主体功能定位配置公共资源,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开发主体根据不同海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进行控制或有序开发。

三是优化海洋空间布局的理念。海洋空间是滨海地区经济发展的载体。海洋空间布局调整对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优化海洋资源配置、提高战略资源储备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近海开发强度和规模已经很大,但深远海开发不足,不同沿海地区海洋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要引导产业注重海洋生态效益,优化和规范近海开发活动,在坚持可持续开发理念的前提下,优先和重点支持深远海开发活动。

四是调控海洋开发强度的理念。我国高强度开发主要集中在海岸带城镇区、工业区、港口及其周边海域,大面积的海域利用包括海水养殖区、传统渔场、海洋保护区等,要以保障水产品安全供给或提供生态服务功能为主,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和捕捞强度,必要时实施禁止性开发措施。即使适宜进行围填海、港口建设等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也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评估,控制和减少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五是强化海洋生态功能的理念。近年来我国滨海地区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活动,已经导致海洋生态功能出现退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作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把保障和增强海洋生态服务能力作为蓝色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为子孙后代保留更多的自然海洋美景。

我国海洋空间划分为四类区域

问:如何理解“海洋主体功能区”中“主体”的含义?

答:“主体功能区”就是强调一定的国土空间单元具有多种功能,主体功能虽然并不排斥其他从属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如,陆域国土空间的农产品主产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但也可以适当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但也可以适当从事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等活动。

《规划》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将海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内容分为产业与城镇建设、农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服务三种“主体”功能。产业与城镇建设功能主要是为产业和城镇建设提供空间和资源;农渔业生产功能主要是提供海洋水产品;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主要是提供生活娱乐休闲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释氧固碳等生态服务。

问:《规划》是如何划分海洋主体功能区的?以什么为依据?

答:《规划》将我国海洋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四类区域是基于不同海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未来发展潜力,以是否适宜或如何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为基准划分的。

优化开发区域,是指现有开发利用强度较高,资源环境约束较强,产业结构亟需调整和优化的海域。该区域主要集中在海岸带地区,承载了绝大部分海洋开发活动,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洋资源供给压力较大,必须要优化海洋开发活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重点开发区域,是指在沿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潜力较大,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进行高强度集中开发的海域。该区域包括国家批准的沿海区域规划所确定的用于城镇建设、港口和临港产业发展、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海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海域。高强度集中开发活动大都会改变海域的自然属性,或给海洋自然环境带来难以恢复的影响,因此应严格控制其规模和面积。

限制开发区域,是指以提供海洋水产品为主要功能的海域,包括用于保护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功能的海域。在该区域必须限制高强度的集中开发活动,但允许开展有利于提高海洋渔业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开发活动。

禁止开发区域,是指对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的海域,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领海基点所在岛屿等。在该区域除法律法规允许的活动外,禁止其他开发活动。

“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

问:未来海洋国土空间将形成什么样的格局?

答:《规划》提出,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之时,形成“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安全格局、以传统渔场和海水养殖区等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保障格局、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具体来看:

――构建“一带九区多点”海洋开发格局。以海岸带为主要载体,调整优化以辽东半岛海域、渤海湾海域、山东半岛海域、苏北海域、长江口及其两翼海域、海峡西部海域、珠江口及其两翼海域、北部湾海域、海南岛海域等九区组成的近岸海域空间布局,保障国家沿海发展战略所确定的重点城市、重点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实施,形成我国海洋开发战略格局。

――构建“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安全格局。努力保护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纵贯我国内水和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全部海域的生态环境,形成蓝色生态屏障;以遍布全海域的海岛链和各类保护区为支撑,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以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湖、入海河口、海湾、海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主要内容,构建海洋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以传统渔场和海水养殖区等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保障格局。以我国传统渔场、近岸养殖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为基础,控制近海捕捞强度,规范发展海水养殖,构建覆盖我国管辖海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紧密结合的海洋水产品生产和供应保障格局。

――构建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确保海洋生态环境安全和战略资源储备,合理控制近海油气资源开发规模,支持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建设深远海海洋战略资源接续区,推进形成“储近用远”的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格局。

推动各地优化调整海洋产业结构

问:围绕《规划》实施,国家将采取哪些举措?

答:发展改革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贯彻实施《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严格按《规划》中推进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各项措施开展工作,制定相关政策,重点谋划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规划》宣传解读工作。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宣传培训活动,使社会各界对《规划》明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对每一类海洋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原则和发展方向有准确的把握,促进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持续健康、合理有序发展。

海洋生态安全范文第4篇

作者简介:杨承训(1935-),男,山东嘉祥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郑州 450002;承 谕(1935-),男,山东青岛人,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研究员,山东青岛 266032;咏 梅(1964-),女,山东青岛人,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助理研究员,山东青岛 266032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理论创新与分阶段分区域推进方略研究”(批准号08AJYO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海洋农业转型升级主要是使之实现高端生态化。必须研究和把握高端生态海洋农业的发展规律,即依托科技和管理创新实现海洋大生物圈中整体生物链多层次良性循环,并与外界形成互动机制,释放巨大的生态生产力,形成生态、经济、社会、健康综合效益。遵循和运用“生态生产力”、“多层次循环经济”原则是其大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着力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和海洋食物链网,拓宽产业链,实施海陆农业互动发展,加大科技引领支撑,循环发展,强化装备保证,建立“三元”调配保障机制。

[关键词]海洋农业;高端生态海洋农业;生态生产力;“三元”调配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1-0077-07

为实施中共十海洋强国战略,进一步提出了“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重要思想,要求实现四个转变: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推动海洋开发向循环利用性转变,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强调,海洋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要下决心采取措施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观,让人民群众吃上绿色、安全、放心的海洋产品,享受到“碧海蓝天”、“洁净沙滩”。海洋是人类财富的巨大宝库,是21世纪国际角逐的重要阵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强劲的新增长点。海洋农业是潜力巨大的海洋产业,是我国高端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升级转型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全局,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整体转型。我们应当以新的视角和新的思维开创海洋农业的新境界、新方式。

一、深化认识海洋农业的重要性与规律性

恩格斯指出:“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1](P384)。联系中国实际、总结历史经验进一步指出: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学习领会的谈话精神,应该提高到“规律”的高度认识海洋和海洋农业,包括海洋农业及其规律。

(一)认识海洋与海洋经济规律

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其中生物资源乃是其可再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海洋生物资源的生产再生产基本上囊括于“海洋农业”,其中包括动物产业(主要是渔业)、植物产业和微生物产业。海洋农业是人类发展的长远寄托。

海洋拥有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的子系统。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拥有13.5亿多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水的比热大,不仅吸热量占了地球吸收太阳能的大部分,而且对地表环境温度起到巨大的稳定作用;海洋的水蒸发对地球的水循环、地球的气象过程起着重要作用。海洋还是创建地球大气构成的“元勋”,生物生活所需要的氧气主要来自海洋生物的长期光合作用,并以此维持着大气成分的恒定。海洋是世界上巨大的生物库和基因库,现有科技资料显示,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目前统计已发现并被描述的海洋真核生物为22.6万种,预测可能大约有70万~100万种生物,其中有1/3~2/3尚未被发现和描述[2]。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海洋就没有现在的地球生物圈,维系和优化世界生态系统离不开海洋。

迄今为止,人类对偌大的海洋认识程度很低,开发程度很低很肤浅甚至发生“病态”开发,人类应该把更大注意力转向海洋,加强海洋的科学开发。海洋里不仅蕴藏着巨量的各色矿藏、水资源、一次性能源物质(石油、天然气、煤、可燃冰、氘――核聚变材料可产生取之不竭的能量)和巨大动能源(潮汐、海浪、风力等),而且是无与伦比的巨大生物“繁养库”。学者们对海洋的巨大生态初级生产力做过估计,海洋年总初级生产力约为300亿吨碳/年,其中大约20%(即60亿吨碳/年)是新生产力(微生物不是严格生物学分类名称,而是根据形态和功能做的“归类”)[3](P120)。“新生产力”可粗略理解为可被“输出”的生产力,折合为年生产有机物(碳量×2.5)150亿吨,按能量计算粗略相当于150亿吨粮食,为全球当前粮食总产量25亿吨的6倍,而且其中包括大量优质蛋白和特殊功能物质。诚然,这种计算和描述是很粗糙的,但也为我们展示了海洋农业的广阔发展前景。

海洋经济的规律具有突出的特殊性。人类在依托特别巨大的连通世界的水体从事生物产业(渔业、种植业、微生物产业等)、运输业、采矿业、再生资源开发、水资源利用、旅游业等的经营活动,与陆地经济活动有重大差别,其特点是:运用航行工具运作、资源潜力极其广阔、自然风险巨大莫测、科技支撑日益高端,既连接全球又区别若干气候单元,其成本相对较低,收益较高,但风险较大,生活条件比较恶劣。因此,不能照搬陆地的办法,必须采取特殊的生产、经营、运作方式和手段。

(二)认识中国海洋农业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疆域。我国有12个省区、市可直接经营海洋,其他地区也可“借船下海”。这些资源包括: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的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海洋可利用的生物种类繁多,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我国海洋渔业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水产品总产量从1990年以来就跃居世界首位,目前约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1/3。2011年中国近海海水养殖1551万吨,是世界主要渔业生产国中海水养殖产量超过海洋捕捞的唯一国家,海水养殖占全国海水产品总产量的53.35%,占世界海水养殖总量的80%。

但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破坏程度大成为目前发展海洋农业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当前海洋的生态形势非常严峻。第一,化学污染。“海纳百川”成了“海纳百污”,70%的污染源自陆地的排放;船舶的排放是另一大污染源;石油泄漏也曾造成局部海洋灾难;2011年的日本核泄漏事件海洋核污染距离达2100公里,一周内排入海洋的污水中所含的放射性物质总量约为1500亿贝克勒尔,最近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被污染的地下水正渗漏入海中。第二,海洋局部富营养化。这是由陆地排放、泄流的含氮磷有机物和海水养殖业中投饵料不当等所致,造成赤潮、绿潮频频发生,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导致部分海洋生物死亡或减少。第三,过度捕捞导致资源几近衰竭。海洋水生动物物种减少、数量下降。日本打着“科学研究”的幌子坚持捕鲸,致使鲸鱼数量锐减。第四,酸雨降入或流入海洋,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洋,致使海水酸化,破坏了珊瑚礁,引发“白化”、减少或停止增长,致使藻类失去了生长的附着基质,削弱了海洋食物链的底层,影响了食物链上层生物(如贝类、虾类、鱼类等)的生存或生长;同时,由于温室效应带来冰川融化,致使海平面升高,也造成许多新的生态问题。

(三)进一步认识海洋农业的特殊规律

总体上看,以渔业为主的海洋农业生态环境要求极高。如果说农业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辩证统一,那么海洋农业同样具有这两重属性,而它的自然再生产特性则更加突出。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有着许多不同的重要特点,主要是海洋的生态基质是巨大水体、海洋生态的基础“生产者”主要是海洋光合(“自养”)微生物(浮游微藻、光合细菌等占95%以上)、生物食物链交错成网状(称为“食物链网”)等。海洋农业的根本性质是生物性生产再生产与经济性生产再生产相统一,属于“生态生产力”,这是与陆地农业相同的。但是,与陆地相比,海洋的“初级生产”的担当者主要是微生物,而肉眼可见的多细胞植物(如海带、海草、种子植物等)只占“生产者”的一小部分;海洋动物种类很多,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海洋渔业的主要对象;“分解者”则由不同的微生物担当。由此可见,作为海洋农业的根基,海洋的生态系统“自养”微生物乃是发展海洋农业的一个基础考虑对象。从长远和深层考虑,应当根据海洋生态的实况和规律,依照国家发展战略精神加深认知,理出科学发展海洋农业的重点思路。

二、运用“生态生产力”发展多层次循环利用的高端海洋农业

强调,要着力提高海洋开发能力,着力推进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这是我们在发展海洋农业中应遵循的方针。

针对海洋的转型要求,《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发展海洋事业的原则是:“陆海统筹,联动发展;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科技引领,创新发展;国际视角,开放发展”。为大力发展海洋渔业,国务院又印发了《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加快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养捕结合和控制近海、拓展外海、发展远洋的生产方针,着力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提升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调整海洋渔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加快建设现代渔业产业体系;着力提高海洋渔业设施装备水平、组织化程度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海洋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着力加强渔村建设和优化渔民就业结构,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总体上说,科学发展高端生态海洋农业根本出路在于发展海洋“生态生产力”。所谓“生态生产力”,乃是生态在维系自身系统(包括整体生物界)存续和发展的基础上,经过人类的运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撑能力,它涵盖生态对人类的“软硬件”功能,包含生态系统固有的生态功能和人类行为在其作用下的扩展功能。我们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发展高端生态农业的理念,即在先进科技引领和支撑下以生态全面优化为重要特征和前提条件,达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从而取得生态、经济、社会、健康四重效益的现代大农业。其产业系统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渔业(包括捕捞)、林业以及相关旅游业等;其领域包括耕地、林业、湿地、海洋以及开发中的其他生态资源,如微生物农业。而高端生态海洋农业基本是指海洋生物产业,包括海洋中的动物(渔业)、植物、微生物等相关产业,还包括陆海产业互动。它比以往的渔业更广泛,当然仍以渔业为主,将来还会开拓更高端的新兴海洋产业。就其形成的农业产能而言,将为我国提供相当于新开垦2亿亩以上耕地资源。

高端生态海洋农业的发展规律可概括为:依靠科技和管理创新,实现海洋大生物圈中整体生物链多层次良性循环,并与外界形成互动机制,释放出巨大的生态生产力,获取高标准的生态、经济、社会、健康综合效益。高端生态海洋农业的特点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生态全面高端优化。包括海水、岛礁、海产品生产及其加工运输过程,全部符合生态标准的要求,其副产品及废弃物全无害化处理。二是高科技全要素创新集成。海洋比陆地更复杂,有很多是未知的资源,自然灾害频发又非常严重,它对科技的要求非常高,为此应当实现科技贡献率达到90%以上,重大问题取得突破,同时实现高度信息化,能够预测各种灾害,及时采取规避防范措施。三是循环经济多层交叉。海洋农业的循环比陆地要复杂和困难得多,但是循环利用的潜力也比较大。四是资源全部科学配置。主要是科学利用海水资源、岛礁资源,以及它与陆地的关联性资源,力争摆脱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被动状态。五是设备全方位科学配套。海洋农业较之陆地农业更为复杂,需要逐步配套,包括海水流动、温度、保护手段、养殖方法,各个环节都要实现适应海洋特点的高标准机械化,有的需要采用机器人操作和工程化生产。六是模式全盘统分协同,更需要规模经济,培育新的经营体系。

目前发展高端生态海洋农业,应侧重实施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保护海洋、治理海洋,优化海洋生态食物链网

1.下大气力减少、杜绝污物排放,为海洋生态生产力提供环境保证。必须着力防止三个方面的污染:一是近海陆地的产业经营的污染;二是入海河流的污染(仅长江输入海水的污染线即长达200公里);三是海洋作业的污染。这就需要综合强力治理,恢复和优化海洋生态。

2.保护和优化海洋生态食物链网。海洋生态食物链网的基础层“生产者”为海洋“光合微生物”,是海洋内其他生物生存繁衍的前提条件。从长远和根基的角度说,只有海洋中“生产”出充沛而优质的“初级”食料,才有可能生产更高级的渔产品、大型藻类及其他有用产品乃至生物质能源。人类可以依靠科技进步的引领支撑,为海洋“生产者”改善生存条件,进而选种育种、应用合成生物技术“创造”优质品种输入海洋,局部“改造”海洋“生产微生物”构成。对海洋食物链网的较上层次构成也可以进行某些“改造”,例如“扶持”、专养目标品种,使海洋像“百花园”一样依照人们需要“栽种”不同“花卉”。近年发展的“生态养殖”、“海洋牧场”就是这种思路的一种形式,这是应用优化生态的路径发展海洋养殖业的正确有效道路之一。如天津市计划用十年时间在渤海湾近海水域建成总面积达13.7平方公里的生态公益性人工鱼礁群,建造“海底森林”,为鱼虾及贝类提供庇护、栖息、索饵及产卵场所,以形成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环境。

3.合理捕捞、科学安排捕休、适当投放海生物幼苗,以优化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生息能力。农业部提出2015年海水产量稳定在3000万吨左右,海水养殖面积稳定在220万公顷左右,其中海上面积控制在115万公顷以内,重点在提高质量。我国早已实施“休渔期”制度,并规定了合理的捕捞方式,如规定合理的网眼大小,禁止电击、爆炸、“绝户网”等毁灭性的捕鱼方法,以保护海洋动物幼苗,并定期有选择地投放幼苗,以保护和辅助海洋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对于日本的捕鲸行为,要更有力地联合国际正义力量予以抵制和禁止。

4.重视海洋植物种植业。海洋种植业是海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藻类可作为人的有益食品、饲料、肥料、药品等,同时有优化海洋生态的作用,又是良好的可再生资源。我们要应用先进科技做好育种、选种、引种,推广科学种养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治,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施科学采收、储存、运输。

(二)海洋农业要探寻和发展多层次循环经济

1.加大海洋自身的循环,即按生物链、生态规律的要求利用科技以海养海。人工可以适应自然规律循环利用。如青岛鲁海丰集团发展“碳汇渔业”,不投放任何饵料和任何可能污染海水环境的药物,而向海底投放大石块、混凝土构件、废旧渔船等进行人工造礁,并在深水海域分期发展大型抗风浪网箱养鱼,绿色海藻附着于人工礁之上繁衍生长,海参、鲍鱼、海星各种鱼类贝类以藻类为食料,构成一个海洋生态链,整体成为生态“海洋牧场”。贝类生物的外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它的生长需要消耗很多二氧化碳,是很好的碳汇生物。据统计,海洋生物每年可以捕获和储存870万吨~1650万吨二氧化碳,几乎抵消了全球运输部门的碳排放量。海洋牧场可逐渐形成从初级藻类到小鱼大鱼的完整海洋生态系统。在人工鱼礁的保护下,一方面能够推广生态养殖方法,改变过度捕捞的老办法;另一方面则利用藻类和贝壳类捕获二氧化碳,净化周边环境。同时,在斋堂岛南一片3000亩的海域利用数字化深海网箱养殖技术,水下5米处的海带利用光合作用健康生长,水下10米处吊养的鲍鱼则以海带为食,而鲍鱼的排泄物则是最下层附着的海参最好的食物来源,这样的生物链可以有效避免人工喂养,还原三种生物的天然环境,产出纯天然的野生海产品。这种方式不但不会造成任何污染,而且海带、鲍鱼和海参作为天然海洋净化器和固碳生物,它们的成长就是对低碳环境最好的贡献。

2.沿海地区岛礁“取之于海,养之于海”,主要减少对海的污染排放,净化海水。岛礁往往是海洋生物附着生长的依托,可以广泛利用几千个岛礁建立海洋生物链发展立体海洋产业,即微生物-植物-动物(主要是鱼类)共生系统,形成小范围的生物圈;循环利用海洋产品,遵循“3R”原则,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化”;远程内陆加强水土保持,减少向海中排放泥沙。

3.海陆农业互动发展。海洋农业可以支援陆地农业:第一,某些海产品及其副产品或“废料”可以经加工制出肥料、生物农药,目前海藻肥、海藻农药已研制成功并在推广,从海洋中筛选某些特需特能微生物可用于陆地大农业;第二,海水灌溉,近年来海水灌溉技术在国内外都有较大发展,基本路径是选择耐盐作物或运用生物技术改造或“合成”耐盐作物品种,种植于近海滩涂,利用海水作为水源,而且这些耐盐作物还可以种植于盐碱地,从而开拓和提升了陆地农业;第三,海水淡化,海洋水量占全球总水量的97%,是世界的总水库,目前陆地淡水主要依靠以海洋为来源于自然“咸淡循环”(即海水蒸发和降水循环),陆地淡水的获取处于“被动”状态,世界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启动和发展着各种海水淡化技术,有的已相对成熟,但是距全面商业应用还有一定距离,更谈不上农业应用。海水淡化的主要问题在于能耗大,在探索人工淡化的同时,未来也可以探索自然水循环的利用:海水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变为“蒸气”(自然淡化),升空后又辗转落下,按面积算绝大部分落入海洋,如何将这些淡水收集和储存(“海洋淡水水库”),或以更先进方式将海空的淡水更多地用于陆地(最后仍“还给”海洋)。这要依靠科技的长足进步来解决。

4.发展海洋生物质能源产业。特别是海藻能源产业有着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藻类也是一种数量巨大的可再生资源,是生物质燃料的重要来源。地球上生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可固定800亿吨碳,生产1460亿吨生物质,其中一半以上应归功于藻类光合作用。据专家分析,利用海藻发展生物质能源有许多优点。第一,生长环境要求简单。微型藻类几乎能适应各种生长环境。理论上说,广袤的海洋都可以培植微藻(即使在淡水中、荒芜的滩涂盐碱地、废弃的沼泽、鱼塘、盐池,甚至室内也可培植)。第二,微藻产量非常高。一般陆地能源植物一年只能收获一季到两季,而微藻几天就可收获一代,而且不因收获而破坏生态系统,就单位面积产量来说比玉米高几十倍。第三,不占用可耕地。藻类可以长在海洋(也可利用露天池塘、荒山丘陵和盐碱滩涂等非耕作水土资源),具有不与传统农业争地的优势。第四,产油率极高。微藻含有很高的脂类(20%~70%)、可溶性多糖等,1公顷土地的年油脂产量是玉米的552倍、大豆的213倍、油菜籽的80倍。第五,加工工艺相对简单。微藻光合作用效率高(倍增时间约3天~5天),没有叶、茎、根,不产生“无用”生物质,易于被粉碎和干燥,预处理成本比较低微。而且微藻热解所得生物质燃油热值高,是木材或农作物秸秆的1.6倍。第六,有利于环境保护。藻类植物能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微藻种植可与二氧化碳的处理和减排相结合(1平方公里的养藻场可年处理5万吨二氧化碳),而且微藻不含硫,燃烧时不排放有毒有害气体,整个产油过程非常清洁[4]。

5.更远程的考虑是,将来优化海洋与大气环流的循环,减少海洋灾害,变害为利(利用风能、调节气候等)。这是科学技术进步的远景。

(三)延长其他产业链

大力开拓和延长海洋农业,可将之变为巨大的“化工原料”产地。人们不仅从海洋农业中获得初级食品、能源、药物、保健品、肥料,还可以利用海洋农业生产的原材料发展“海洋化工”,制造具有新功能的物质和新材料,在保护和优化生态的前提下,发掘更多的经济效益。

三、高端生态海洋农业的体制机制创新及其实现的路线图

针对海洋资源开发的特殊性,要求全面转型升级。这就需要机制创新,把高端生态海洋农业发展成一个新的、巨大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海洋开发尤其是高端生态型海洋农业,我国比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我国大陆意识较强,海洋产业的技术设备和科技队伍都比较差,形成软肋。发展海洋农业是一项极其伟大、长远而艰巨的事业,当前,一方面要为长远发展打基础,另一方面还要解决人民和国家的急需,应当上下同心军民协力,分步骤地推进。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超常规、跨越式地提升,建立和优化特殊的体制机制和措施。

(一)加深海洋农业的认知,树立“生态生产力”观念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但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都把主要精力放在陆地上,而对海洋的重视和开发程度与海洋大国地位、国民的需求极不相称;与此相反,欧、美、日等国极其注重发展海洋事业,乃至谋求海洋霸权。虽然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对海洋资源主要是生物资源有了较多开发,但这些开发不仅是非常有限、肤浅的,而且海洋污染程度之严重、速度之快不逊于发达国家。总之,长期以来我国的海洋意识很淡薄,这是必须面对和认真纠正的。近年来中国最高领导已深刻认识到这一严重情况,洞察到海洋对于国家安全、发展、生态的极端重要性,并多次对此做出重要指示。但要使全国上下高度重视海洋、科学认识海洋,还需要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付出很大的努力。

(二)大力加强科技的引领支撑作用

海洋科技像海洋本身一样大、深、远,现在对海洋的研究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即使对于作为海洋农业基础的海洋生物学、生态学的科技研究与应用也是相当有限的。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为海洋农业生物学、生态学的研究提供着强大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但总的说来我国对海洋生物、海洋农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还相当滞后。因此,国家应扩大和加强海洋、海洋生物学、海洋农业的科技力量,加速、加深、拓宽相关科技研究和创新,加强技术指导和推广。特别需要加强科技引领支撑、尽快而有步骤地提高装备和设施水平。与陆地饲养业相比,海洋渔业对于科技水平和装备条件有着更高的要求,因为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有着根本差别。面对海洋这一广袤、深邃、流动、含盐的巨大水体,作为“陆生动物”的人类必须借助于人工固体环境或特殊“供氧”环境(对于潜存方式)才能在其上或其中生活和活动,而且充满着种种瞬息万变的风险或灾害。这就必须以各种必要的装备和设施作为硬件、以信息及科技作为软件,海洋农业及其他海洋事业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这些软硬件的强化和提升。因此,发展海洋农业必须以财力、物力、科技投入作为先决条件,而且更需要国家安全作为先决条件。

(三)以“三元”机制促进、保障和调控海洋农业的发展

不少人主张海洋的开发特别是海洋渔业需要市场化促进,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由于海洋无比广袤、容纳百川、不确定因素多而复杂,所以海洋农业是很难调控的,需要巨大的物力财力支撑。因此不能过分强调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去调控和发展。诚然,市场机制有某些基础活力和灵活性,但也有着严重的“先天”缺陷,如自发性、自利性、局限性、博弈性、“弱序”性或无序性以及调配滞后性等,如果放任其“活性”发酵,势必导致“竭泽而渔”(如“绝户网”屡禁不止)、大造“污海”,更不能集中强大力量发展高端生态海洋农业,甚至人类发展的长远寄托被断送掉。因此,发展海洋农业必须由政府和国有经济主导、科技引领支撑,在适当的范围内遵规循序地发挥市场活力。这就是政府、市场、科技形成合力的“三元”新机制。

(四)构建和拓宽海洋农业产业链,保障产业整链安全

按照发展生态生产力的要求,提升海洋农业的经济价值和品位,普及性产品要优质、安全,特殊新产品要货真价实,建设必要的冷链设施,依靠宏观、市场、科技“三元”协力组合机制,确保整个产业链的市场安全、生态安全、质量安全。开发海洋生物质能源是新科技开拓的新领域,有好的前景,应得到足够重视,有可能成为新能源的生力军。

(五)建立强力海洋专管机构,加强支持力度

我国海洋面积约等于15个山东省,是国家疆域的四分之一,既是国家安全的前线,又是亟待多维开发的新增长极或新增长域(不是一个单维的“点”),除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外,也需要有强大的引导力、推动力和管控力。对此,目前这种多门多头管理的模式是无法胜任的,应当建立一个部以上的机构统一管理、协调、计划、部署和推进,调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制定和执行相关法规、标准,组织科技指导。在可能的限度内,国家要在开发海洋上加大人、财、物、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在这一历史性巨大博弈中取得划时代的新业绩。

海洋农业升级转型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实施的时间表、路线图,这项系统工程应分短期、中期、长期、远期四个阶段,分步实施。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跨越式发展,多数沿海省市区也应先行试点(天津已做出了榜样),尤其是应当做顶层设计。海南市可以此作为中心任务尽力展开,率先实现生态开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高 博.大海里还有多少未知物种?[N].科技日报,2013-06-28.

海洋生态安全范文第5篇

一是市大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调整对我区海洋与渔业工作的影响较大。我区海洋与渔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压缩,需要尽快研究现代渔业发展的新思路、培植新亮点。二是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自然生产力持续下降,渔民增收困难。三是海洋环境保护的压力较大。受陆源污染源和入海河流的影响,海洋环境质量下降,海洋与渔业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四是渔业发展结构不尽合理。捕捞业受资源衰退的影响,后劲不足,渔民转产转业渠道不宽;渔业养殖产业结构升级不够,标准化水平低,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海洋文化、休闲渔业等新兴产业缺乏有效的整合和规划指导,没有形成竞争优势,在渔业经济中比重太低。

2013年工作思路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建设国际航空城战略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推动海洋与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一年。我区海洋与渔业的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以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建设现代渔业为目标,加大依法管海、科学用海、平安渔业建设和创先争优的力度,着力做到“四加强、四突破”,在实干中求创新,在落实中出实效,促进渔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渔区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开创我区海洋与渔业工作新局面。

(一)以加强“数字海洋”建设为重点,在促进海域使用管理上求突破

一是全面提升海洋综合管理能力。与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合作,完成海域动态管理数字化运行平台建设,实现近岸海域信息的数字可视化管理。二是严格落实海洋管理各项制度。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加强对各类用海项目的审核,严格管理围填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活动。完善《区海域使用金征管用办法》,做好年度海域使用金征收、海域使用权证书审验及换发工作,积极排查调解用海纠纷,进一步规范用海行为。加强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保护,为蓝色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提供用海保障。三是加强海洋生态建设。加强市胶州湾东岸(西后楼、东蓝家庄段)岸滩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管理和跟踪服务,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争取中央分成海域使用金支持。对全区主要入海口、排污口、重点海域监测点进行海洋环境监测3次以上。四是加强海洋执法检查。实施“碧海”、“海盾”专项执法行动,积极组织开展海岸线巡查监管,重点加强非法围填海防控,及时发现并查处海域、海岛和海洋环境违法案件。

(二)以加强现代渔业建设为重点,在促进渔业经济转型升级上求突破

一是全面提升虾参贝藻四处万亩基地的发展质量。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积极推广“黄海一号”、“黄海二号”等抗病毒性对虾品种,加大参藻贝立体生态混养、海上筏式养殖海参等新模式以及松江鲈鱼、篮子鱼等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二是加强资源修复力度。在胶州湾放流中国对虾3.5亿尾,牙鲆鱼100万尾以上。三是进一步促进休闲渔业整合升级。开展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全出竞进、评星定档活动,提高休闲渔业的整体发展质量,积极争创全国休闲渔业示范点。四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构筑区、街道、社区、企业四级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管理体系,夯实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基础。全面推行养殖生产五项制度,进行质量抽检100批次以上。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新创建无公害基地和产品4个。加强精深加工水产品品牌建设,重点扶持海参、对虾、贝类、大宗鱼类等养殖品种加工企业。加大水产品宣传促销和推介力度,组织企业参加全省十大渔业品牌推介会等会展活动。

(三)以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为重点,在促进平安渔业上求突破

一是抓好体系运转。充分发挥渔业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和网格化管理体系的作用,全面监控渔船的方位动态,及时有效传递预警预报信息。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区、街道、社区、渔船四级渔业安全生产监管网络建设,做到区级设监督员、街道设检查员、社区设协管员、渔船设联络员。三是强化制度落实。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伏季休渔制度、渔船编队制度、安全日报制度、进出港签证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四是强化安全保障。开展2013年度渔船年审年检工作,重点加强渔船救生、消防、通讯等安全设备的监督管理,确保渔船安全适航。完成280艘渔船、4700名船员的渔业互保保险承保任务,参保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