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级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村级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村级文明建设工作计划

村级文明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现场会,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参观、现场学习岞峪村的试点经验,安排部署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工作。会前大家看了岞峪村计划生育“五星级文明示范户”、计划生育活动阵地建设和计划生育文艺演出,刚才,黄堡镇党委政府和岞峪村分别介绍了生育文明建设的经验。我感到,整个试点工作办得有声有色,很有成效,归纳起来有五个特点:一是组织领导得力。岞峪村被列为生育文明创建试点单位后,镇、村两级高度重视,迅速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周密安排部署,特别是在当前灾情严重、农村很忙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确保了试点如期圆满完成。二是宣传氛围浓厚。岞峪村把生育观念文明作为创建的首要任务,通过召开多层次会议、编演文艺节目、发放计生宣传品、刷标语、挂横幅,以及创办村级文化园地、开展育龄妇女测试等宣传措施,使生育文明创建活动有形式、有活动、有声势,家喻户晓,在全村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三是创建活动丰富。通过开展五星级生育文明示范户“双评”活动,开展“生育关怀”、“关爱女孩”、“关心独生子女”活动,落实“一袋三品”入户,以及“奖励、优惠、扶助”等普惠政策,用实实在在的创建活动影响和感召了全村群众。四是基础建设到位。该村办公服务有场所、培训学习有阵地、宣传教育有专栏、计生资料有专档,可以说档案规范,设施齐全,宣传到位,制度上墙,情况公开。五是创建效果明显。通过创建,村级有计生队伍,经费投入有保障,协会和村民自治章程进一步完善,奖励政策得到落实。村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参检率、政策知晓率和宣传品入户率分别达到90%、94.5%和100%,村级当年无政策外怀孕生育、无早婚早育、无“两非”案件、村级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建全。总之,岞峪村试点作法和经验,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根据省、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工作的总体要求,就全县开展生育文明创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增强开展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是省人口计生委继优质服务先进创建活动后,提出的又一争先创优活动。其指导思想就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按照“走向生育文明、建设幸福家园”的总体思路,通过开展以“树立新的婚育观念、创新新的婚育生活、倡导新的婚育风尚、规范新的婚育行为、建设新的婚育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生育“三级联创”建设活动,采取“领导带头、宣传倡导、开展试点、优质服务、县乡村三级联创和利益导向”等方式方法,逐步实现生育观念、生育行为、生育制度、生育管理、生育服务和生育科技“五个文明”。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大家务必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首先,开展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是省、市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重大部署。省委《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出台后,年省人口计生委分别印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市、县人口计生部门也相继下发了实施方案,对“三级联创”活动进行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定位非常高,要求非常严。因此,从贯彻落实省、市重大部署的角度讲,我们没有退路可走,没有条件可讲。

其次,开展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家知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字目标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村容整洁。”而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的内涵与这20字要求是一致的。总得来讲,生育文明建设抓的是人这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一点抓好了,就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从生育文明的内容上讲,通过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可以促进“生产发展”;通过少生快富,落实奖优免补政策,可以推进“生活宽裕”;通过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可以推进“乡风文明”;通过生育制度、生育管理的文明,可以推进“管理民主”等等。这种有效的融入结合,充分表明了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纵深发展。

第三,开展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就是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通过宣传教育,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社会保障和奖励扶助制度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从“惩罚多生”到“奖励少生”的转变,维护人口安全。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能实实在在地造福于广大计划生育家庭,引导群众更新生育观念,潜移默化教育人,有效稳定低生育水平,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开展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是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载体。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包括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抓好了创建,就能提升我县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水平;抓好了创建,我们才能进入生育文明先进行列。因此,“三级联创”是一个有效载体,是一个很好的抓手,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好这个载体,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加强我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推动全县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牢牢把握开展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的关键环节。省、市要求,今年要有40%的乡镇和村开展生育文明建设活动,年全面推开,年30%的乡镇和40%的村(居委会、社区)达到生育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2万农户达到生育文明示范建设目标,并接受省级评估。根据这一总的要求,我县今年的工作目标是:年底前,店垭、后坪、龙坪、过渡湾和两峪五个人口较少的乡镇,在办好1-2个村级试点基础上,全面启动生育文明创建工作;城关、黄堡、马良、歇马、马桥和寺坪六个人口较多的镇,在办好1-2个村级试点的基础上,选择40%的村启动创建活动。落实好这一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五个重点:

一要抓好宣传造势这个重点。各地回去后,要在层层召开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会等进行动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村级人口学校、宣传栏、公布栏、标语横幅、学习园地开展阵地宣传,充分利用乡村艺术团开展文艺活动宣传,充分利用文化科技下乡、农技知识普及等活动开展宣讲,充分利用进村入户发放资料开展宣传。有条件的,要把广播、电视等媒体优势利用好,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格局,营造强大的舆论声势。

二要抓好各项计生业务这项基础。开展生育文明创建活动,抓好人口计生日常业务是基础、是前提。要按照乡级、村级、示范户的创建标准,确保各项计生指标任务落到实处。乡镇要确保无政策外多孩生育,村级确保无政策外生育,其它工作都要达到目标要求。人口出生、节育措施落实、社会抚养费征收、流动人口管理、出生人口孕情管理等工作都要较好落实。

三要抓好开展活动这个关键。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关健在于开展各项活动。要广泛开展“关爱女孩”、“关心独生子女”、“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推进文明幸福家园”等活动,把生育文明建设融入其中整体推进。要按照“计划生育好、子女教育好、家庭和睦好、邻里关系好和勤劳致富好”的五好标准,认真开展“五星级文明示范户”评选活动,树立生育文明先进典型,鞭策后进,促进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

四要抓好政策兑现这项举措。要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优惠、优扶和救助政策,以各项政策的落实促进生育文明建设活动的深入开展。特别要落实好以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独生子女保健费和双女户结扎的奖励为主的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好以免费婚检、免费开展妇科病普查、免费开展生殖保健健康检查和免费为计划生育对象户落实节育措施等为主的免费政策;落实以农村女孩户提高5%农村医保报销比例等为主的优惠政策;落实好以帮助特困计划生育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和孤残儿童家庭的“三救助”为主的救助政策;落实以生育保险、务工保险、养老保险等为主的保障政策,通过各种政策的落实,让育龄群众切身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得到的实惠和好处,以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自觉性。

五要抓好基础建设这一保障。开展生育文明创建,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是保障。要把重点和重心放在村级,狠抓基础硬件建设。村级要健全活动阵地。村村都要有人口学校、图书角、公示栏、宣传栏和各类基础档案;要有计生宣传品、药具发放品和计生服务室;要健全计生工作队伍,建立各项计生工作制度,完善计生工作机制,形成浓厚的计生工作氛围。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生育文明“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县委办、政府办分管领导和人口计生局、广电局、农业局、科技局、文化局、精神文明办、扶贫办、妇联、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人口计生局,龚永树同志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日常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要按照06年和07年县人口计生局印发的有关“三级联创”文件要求,借鉴岞峪村试点经验,尽快制定实施方案,迅速开展工作。要保障投入,确保各种奖励、奖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二要明确职责,搞好配合。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特点,进一步明确责任:人口计生部门是“三级联创”活动业务主抓单位,要认真做好创建方案制定、工作检查指导、情况收集汇总和信息上传下达等工作。宣传部门要把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纳入宣传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协调组织广电、文体等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要结合“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生育文明文化阵地。农业、科技部门要充分利用农业、科技知识推广行动,把计生知识融入其中,制定惠民政策,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致富奔小康。扶贫开发办要争取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扶持项目和优惠政策,促进计生家庭尽快脱贫致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把生育文明创建纳入新农村建设工作内容,一同规划、一同安排、一同检查、一同督导。妇联要结合自身工作的优势把生育文明创建纳入关爱行动之中。各级各单位都要搞好协调配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健立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群众参与的创建机制,共同推进生育文明创建活动。

三要健全机制,强化督办。要建立和完善生育文明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目标管理责任制及考核评估体系,将此项工作纳入人口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完善乡镇、村和职能部门考核结账办法;要建立表彰激励机制,每年将总结表彰一批创建先进单位和个人,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创建工作扎实开展;要通过跟踪督导、巡回检查、重点督办等方式加大督办力度,促进创建工作的平衡发展。

村级文明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今天组织召开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刚才三位处长分别就各自分管的任务、目标和举措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对出席省、市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优质工程进行了表彰,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农村公路建设的相关规定和办法,效果很好,下面我就20*年我市农村公路建、养、管工作以下几点建议:

一、“十五”期间农村公路任务完成情况和20*年计划安排。

“十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可喜可贺的建设成果,先后建设农村公路5975公里。其中:完成通乡油路1500公里,村通油路3184公里,其它农村公路建设1291公里。使全市2*个乡镇全部了乡乡通油路的建设目标,全市2571个行政村已通油路的行政村达1574个,通达率为61.2%,这与在座各位的努力及付出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代表交通局党委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20*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刚才姜处长已经把各县区20*年的计划与任务情况逐县分解并发给大家,在这些计划任务中,省厅计划安排县级公路改造项目11条段,建设规模95.1公里(含扩权县),总投资3554.0万元;县级公路危桥及隧道改造项目1771.16延米/6座,总投资1741.99万元;乡级公路通达工程项目11条段,建设规模92.9公里,总投资4923万元;重点乡级公路改造工程项目10条段,建设规模88.3*公里,总投资3326万元;20*年发改委上报村级建设公里1134.6公里,新增212个行政村通油路;省厅已原则上同意该工可计划,由于资金计划有限,20*计划安排我市村级公路改造项目875.5公里,新增162行政村通油路,计划投资15219.4万元;剩下的259.1公里,60个行政村的建设计划2007年优先安排。各县区要根据计划情况,理顺好工作思路,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确保20*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的圆满完成。

二、“十一五”主要任务目标和20*年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形势分析。

1、“十一五”任务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计划建设农村公路近7000公里,现有的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和投资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就规模来讲:“十一五”末,我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7000公里左右,其中:县级公路油路里程达到4035公里左右,路面的黑色化将达到87%;乡级公路油路里程达到1994公里以上,路面的黑色化率达到50%左右;通油(水泥)路行政村达到2404个,通达率达到93.5%。

2、20*年农村公路建设形势分析

20*年省厅下达我市县级公路补助标准为:三级公路每公里只补助20万元(含路基、路面工程),而县级公路建设造价在每公里45—70万元左右,不足部分需政府配套解决,拆迁占自行解决;省厅对乡级公路改造工程(四级公路标准),每公里只补助10万元(含路基、路面工程),而县级公路建设造价在每公里30—50万元左右,不足部分需政府配套解决,拆迁占自行解决;省厅对县乡村的大桥建设每平方米补助1500元,承德境内大桥建设每平方米需2000元左右,每平方米差资金500元,桥梁建设也需政府配套资金。这无疑为我们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处,这就要求我们这些从事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同志们,创新工作思路,转换工作方法,采用超常规的工作措施,力争完成任务。一是要积极主动地向当地政府汇报工作,取得政府的支持。二是为政府出主意、想办法,拓宽筹资渠道。三是在设计中尽量优化方案。四是精打细算,加强工程管理,科学施工工艺。五是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支持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五是借用村通工程筹措资金的十六点办法,广泛筹措资金。

3、确保县乡公路改造工程质量。

20*年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是县乡公路建设质量,虽然建设里程不多,但由于省厅补助资金少,如何确保县乡公路建设质量,使我们必须解决好的课题。这就要求把质量工作放在中心位置来抓,加大质量监督和检查力度,严把“三关”,即:严把原材料关、施工工艺关、试验检测关。在20*年农村公路建设中,坚持设计图纸不审批不开工,不进行招投标不开工,监理不到位不开工,不建立工地实验室不开工,不签订施工、安全、监理、廉政合同不开工,上一道工序经检测不合格,下一道工序不开工,资金筹措不到位不开工。坚持路基、路面基层、路面面层三阶段检测鉴定制度,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工序工艺质量。

三、建养并重,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养护水平。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的资金投入,我市农村公路的黑色化里程不断增加,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根据《公路法》规定,本着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原则,各县区站要根据地道处下达的好路率指标,对县级公路进行合理的养护,争取在省厅下达的好路率指标基础上提高一个百分点;加强对三、四类桥梁的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维护,确保桥梁的使用安全。乡级公路养护由沿线当地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统一管养。到2005年底,全市2*个乡镇已有158个乡镇成立了乡村公路管理所,占总数76.7%,落实乡村公路养护人员2331名。各县区局要尽快与剩余乡镇联系,成立乡级公路养护管理所,对所辖的乡级公路进行及时的养护,确保乡级公路畅通,充分发挥乡级人民政府在乡级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村级公路养护要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宣传,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修路爱路的积极性,建议采取“短以线承包、长以段承包”的方式,通过测算了建议分段里程,让老百姓利用“一事一议”村民组织原则确定适合本村的道路养护方式。筹措养护资金,明确专人养护,制定村民护路公约,培养村民爱路、护路意识。对各级公路宜林路段有计划的逐年进行行道树的栽植,使农村公路达到畅、洁、绿、美的效果。

四、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属国债资金,首先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专用。所有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只能用于支付农村公路建设工程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从中提取管理费。二为封闭运行原则。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必须实行专户到专户封闭运行,单独建帐,单独核算。三是配套到位原则。要求各县区各部门深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四是加强监管原则。各县区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县财政、交通、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全程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督与检查。五是节约节俭原则。要求各镇精打细算,勤俭修路,不得浪费。

五、结合村村通油路工程,全力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

按照市委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总体部署,结合全市农村公路村通油路工程建设实际,充分发挥交通部门的职能优势,下大力量帮扶和指导创建文明生态村道路建设,认真履行交通部门在创建文明生态村工作中的职责,为创建文明生态村倾斜政策,对已经列入到20*年村通计划的文明生态村,各县区要积极做好今年的技术服务准备工作,原来未通又被列入20*年市级文明生态村的行政村,在填报2007年村通计划时,要优先安排。各县区交通局要强化领导责任,树立全局观念,把文明生态村列入重要日程,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时要加大技术扶持力度,要求各县区交通局选派一些技术过硬,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对本辖区的市级文明生态村进行“一对一”的技术帮扶,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科学合理优化设计方案。

村级文明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保持农村的发展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须认真面对和积极解决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主题和方向,也对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进一步找准计划生育工作定位,创新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培育和发展符合时代要求和群众需求的生育文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结合工作实践和体会,进行了一些初浅的思考和探索。

一、生育文明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生育文明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关于婚姻、家庭、生育、节育等活动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知识能力、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是人们在生育方面的社会文明形式。生育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粘合剂”和“助推器”。

(一)建设生育文明为构建和谐新农村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农村的和谐需要良好的人口环境作保证。长期以来,农村的发展一直受到人口因素的困扰。由于人口数量过多形成的“平均效应”,往往使经济发展成果趋于抵消。如一些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由于人口数量特别是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冲击,集体收入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村民福利和环境卫生整治上,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素质不高形成的“木桶效应”,影响了先进的农业科技、文明的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普及和应用,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良好的人口环境作为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而发展生育文明,其核心正是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生育行为由认为生育是家庭的无计划行为向生育是社会的有计划行为转变,为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互动共赢提供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建设生育文明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中,乡风文明是针对农村精神文明提出的具体要求,体现的是广大农村群众良好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文化素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从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看,建设生育文明,是在解决农村群众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求,使广大群众在计划生育的观念、知识、态度、技能和行为等方面发生深刻变化,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科学知识的需求能够得到基本满足,生殖保健意识明显增强;生育权利、避孕节育措施知情权和选择权能够得到保障,这正是培育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乡风的应有之义,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设生育文明是农村计生工作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计划生育被列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后,经过多年的努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时期,群众的婚育观念和生活水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计划生育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比如,从关注生多生少、生儿生女到关注优生优育,从被动服从管理到主动要求获得优质服务等,这就要求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相应发生转移,从以“刮宫引产,超生罚款”,减少生育数量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全面服务、优质服务为主,把计生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建设生育文明作为新时期计生工作的有效载体,适应了计划生育工作趋势和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体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进方向,成为农村计生工作服务大局的工作目标,将对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产生重大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建设生育文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综合工程,走的是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们认为,生育文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既包含个人观念、行为和知识层面上的文明,也包含社会制度、管理和服务层面上的文明,把生育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保障,着重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生育文明建设夯实物质基础。生育文明建设是人们思想观念转化的一场革命,也是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保障才能顺利诞生的一个新生事物。只有发展农村经济、富裕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才有基础,建设生育文明也才有基础。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作保障,在现实环境中,拓展养老就没途径,改善医疗卫生就没条件,解决就业问题、提高妇女地位和改善人民生活就没基础。人们赖以生活的最基本的条件提高不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满足不了,后顾之忧解除不了,就很难实现生育文明。当前,有相当一部分村由于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无法保证在生育文明建设方面的投入,加强转变群众的生育也因为经济原因,一些山区半山区村的育龄人群大量外出务工,频繁流动,出现了不少“空壳村”、“留守村”,外出人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措施难落实,成为计生工作的难点和盲区。因此,建设生育文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尽快改变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在服务经济中夯实生育文明物质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坚持发展生育文明与发展农业生产、富裕农民相融入,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订单促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打造特色支柱产业,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带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村级产业发展格局,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同时,要通过设立或依托农发基金、农民自主创业补助基金等形式多样、运转灵活的专项基金,因地制宜地建立奖励扶助制度,把资金向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好、建设新农村积极性高的奖励对象和少生家庭倾斜,加大资金奖励扶助力度,给予优惠政策再扶持,给他们送致富项目、送资金、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帮助他们找准“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风险小”的发展项目,提高他们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能力,让少生快富快发展成为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动力,起到现身说法和示范带动的作用。

(二)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为生育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生育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份,第二批落实发展观活动在全县深入开展。在建设生育文明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要注重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用先进的理念武装人、引导人、提高人,培育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从人们的意识、思维和心理上,肃清传统生育文化的影响,彻底清除社会上一些带有迷信、愚昧、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思想,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继承和发展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和婚育观,扫除社会上的精神“污垢”,推进生育文明建设。二要注重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着力改变以往宣传教育内容比较单一,说教味较浓,贴近农村实际不够,难以与群众产生同频共振的现状,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营造“乡土气息”。如积极组织家庭读书、民俗作品展览、文艺演出、家庭体育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娱乐活动,使广大育龄群众在生育文化的氛围中进一步陶冶情操,提高道德水平;开展家庭生育文化示范户建设,采取由点及面、典型带动的方式整体推进;定期给育龄妇女发一份关爱女孩,倡导生育文明的倡议书,刻制一盘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光盘,印发一本优生优育计划生育读本,赠送一幅计划生育宣传画等等,让生育文化进村入家庭。三要抓住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要根据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在继续稳定总体生育低水平的基础上,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加强宣传教育。一方面要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教育管理,普及生殖健康和妇幼保健知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教育,并加强与税务、工商等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协调,切实防止个别企业主出于各种不恰当的考虑,违反计生政策超生、偷生。

(三)切实加大各种投入,加快生育文化阵地建设,为生育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载体。生育文明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投入,建设一系列阵地作为保障。要按照“村村有计划生育服务、新文化书屋”的要求,加强村级计生服务室建设,配套服务设施,充实培训技术人员,改善计生工作条件,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成农村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实和完善村级人口学校的功能,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充分发挥它们在普及科学、反对迷信方面的作用。同时,在阵地建设中,要注意资源的整合利用,充分利用乡镇卫生院、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公安派出所等力量,建立立体、综合的服务网络。

村级文明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强基层政权建设,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提高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发展和完善“三农”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我镇政府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好互动,逐步建立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求真务实、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法治型政府,促进全镇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绿色腹地生态经济区的要求,创新镇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构建与我镇实际相适应、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与镇财力相适应的乡镇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

2、权责一致的原则。按照镇功能定位,依法科学配置镇政府职责,理顺区镇职责关系.赋予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重心下移。

3、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按照转变职能要求,综合设置镇党政机构,严格核定编制和领导职数,合理设置岗位,优化队伍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4、依法行政的原则。按照建设法治型政府的要求,依法规范镇政府行为,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健全政务公开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逐步实现依法管理。

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明确职能定位

镇党委、政府要履行好以下主要职能:

1、坚持科学发展,落实惠农政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和贯彻执行党和围家对“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及各项改革,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海西绿色腹地社会主义新农村。

2、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编制和执行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指导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营造发展环境,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经济主体提供示范和政策服务,引导促进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3、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建立和完善镇“三农”服务体系,依法做好民政、财政、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就业、社会保障、市场信息、土地流转、村财托管、统计等工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组织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4、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依法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和计划生育、安全生产、防汛、防火、防震、防疫、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民族与宗教和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等本行政区域的社会管理,依法保护各类经济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综合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作用,及时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5、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指导村民自治,推动农村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推进村务、财务公开,保障农民群众民利,促进农村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二)理顺职责关系

1、理顺区镇之间关系

(1)依法界定区镇两级政府的职权范围。凡明确规定由区级政府部门承担的职责,不得转由镇政府承担;确需镇政府配合的,应赋予相应的办事权限,提供必要的财力保障。以镇政府管理为主的机构,区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听取区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

(2)加强行政执法能力。根据农村经济社会管理实际要求,积极探索镇行政执法工作。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有关行政执法工作可依法委托镇政府承担,委托的部门要加强监管和指导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3)强化综合统筹协调能力。落实和强化镇对区直部门派驻镇机构的监督和协管职能,要建立健全派驻机构工作报告制度以及主管部门与镇的沟通协调制度。派驻到镇的机构,区级各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管理;派驻镇的机构要服从和服务于镇工作大局,其党组织受镇党委领导(另有规定除外),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服务区域镇政府的意见,其领导干部考核评定和任免要事先征求镇党委意见。上级纪检、组织和机构编制等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加强农村“各大员”以及驻村任职干部、大学生村官的协调管理。镇要会同主管部门和村加强农民技术员、综治协管员、计生管理员、安全生产协管员等“各大员”队伍、驻村任职干部以及大学生村官履行岗位职责的监督、检查和管理;要结合镇村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完善“各大员”工作机制。将农村“各大员”队伍纳入镇政府构建的“三农”服务体系,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增强队伍合力,拓展服务范围,充分发挥“各大员”的作用,提高镇村治理和服务水平。

2、理顺本镇行政事业关系

镇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要求,明确工作职责,规范行政行为,加强公共服务,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政事分工明晰、合作紧密、运转顺畅、精干高效的工作格局。

(三)镇党政内设机构主要职责

我镇行政人员编制25人,实有25人。其中正科级5人,副科级7人,科员级12人,行政工勤1人。

1、内设机构

镇统一设置:①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纪检监察室牌子)、②经济发展办公室(挂财政所牌子)、③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劳动保障事务所牌子)、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综治维稳中心牌子)、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5个内设机构。

2、内设机构职责

①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纪检监察室牌子)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本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和监督检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向党政领导提供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起草、会稿党政文件、工作计划、总结、开展调研采编综合信息;组织、筹备会议;完成上级纪检、组织、宣传、统战、机构编制、精神文明、人事、监察等部门交办的工作任务;制订并实施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工作规划;指导村级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组织开展工作;管理机关内务、财务、统计、后勤事务、文书档案;协调联系群团组织;承办镇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交办的其它事项。

②经济发展办公室(挂财政所牌子)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本镇产业发展、财政监管、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负责做好编制年度财政资金预决算,监督管理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等工作,监督指导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工作;协调与本镇经济发展相关的其它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③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劳动保障事务所牌子)的主要职责是:制订并实施镇民政、劳动保障、老龄委、关工委、老区扶贫、库区移民开发等工作规划、计划;指导村级自治组织和老年协会等组织开展工作;承办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负责防灾、救灾工作;抓好福利事业的管理工作,提供残疾人就业机会;做好民政财务、物资管理工作;协助抓好敬老院管理工作;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等工作;负责农村劳动保障、农民医疗保险等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管理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综治维稳中心牌子)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镇相关执法部门开展行政综合执法工作。建立健全农村矛盾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及时化解处理可能影响本地社会稳定、引发重大治安问题、的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开展和落实法制教育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管理,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积极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等基层安全创建活动。指导村搞好治保、调解等群防群治组织建设,负责协管、指导农村综治协管员、治保主任、调解员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消防措施,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接待和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指导村级组织做好民间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完成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⑤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承担本镇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日常工作;负责宣传和组织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指导实施、监督考核,全面掌握人口变动情况,加强对育龄群众婚育、节育状况的动态管理,申办有关生育行政许可证明,征收和管理社会扶养费;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抓好村计生管理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承办镇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事项

镇大主席团、纪律检查委员会、人民武装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按照有关法律、章程和规定设立,并履行相应职责。

(四)镇事业机构及主要职责

我镇事业单位编制数总30人,现有事业人员编制18人。其中:1、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全额拨款)编制7人;2、流通信息工作站(经费自给)编制2人;3、生态保护工作站编制3人。(其中乡建站(全额拨款)编制0人,水利工作站(全额拨款)编制3人。)4、计生服务所(全额拨款)编制5人;5、文化站(全额拨款)编制1人。

1、镇事业机构设置

镇统一设置5个事业机构,即:“三农”服务中心(加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利工作站、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心牌子)、村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挂环境保护工作站牌子)、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会计服务中心(加挂招投标委托中心、“三资”监管中心牌子)、文体服务中心。其中“三农”服务中心13人;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8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6人;会计服务中心2人;文体服务中心1人。

2、镇事业机构主要职责

(1)“三农”服务中心。(挂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水利工作站、农产品质量监管中心牌子)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农村适用技术的推广,农村“员”工作指导。负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为农民提供生产指导、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搞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系统化服务;承担农机技术推广管理、业务指导、技术培训和信息服务;为农田水利设施、防洪抗旱、供水、水电等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承担防洪抗旱和水土流失监测工作。

(2)村镇规划建设服务中心。(挂环境保护工作站牌子)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编制实施镇规划,指导村规划和报批;负责镇村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报批,负责镇村容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乡镇建设的综合管理;负责乡镇环境监管工作,做好日常巡查,及时报告有关环境突出问题,对饮用水源地污染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受理群众有关环境保护的来信来访,参与环境污染事故及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负责开展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培训等工作,为农民提供流通、信息等服务;受托做好镇村建设用地和建设项目报批。

(3)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宣传和组织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监督检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督促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搞好本地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协调与计划生育相关的其它工作;完成党政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承担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生育指导、避孕咨询、婚前咨询和新婚保健等服务工作;负责避孕药具计划管理发放并做好效果监测、使用方法指导;负责计划生育技术人员培训,协助培训、指导村计生管理员工作;承担计生统计工作。

(4)会计服务中心。(挂招投标委托中心、“三资”监管中心牌子)的主要职责是:负责镇村“三资”监管、招投标服务、合同管理、村财镇托管、村级财务审计、乡镇机关事业单位财务集中核算与监管,对公开竞价或委托招投标进行审核把关;具体负责对镇村所属的“三资”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建立“三资”管理台账;负责对村级组织的经济往来、资产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加强日常性监控,实现“三资”能够合理有序地流转,为农村的经济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5)文体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镇村文化体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弘扬先进文化;组织指导乡镇村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协助文化执法部门搞好乡镇村文化市场管理;培训村文化协管员,并指导他们开展工作。

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确保平衡。区委编委在现有总量内根据乡镇实际重新核定各乡镇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要严格按核定的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定岗定员。全面落实人员核编制度和实名制管理。严禁超编进人,选调录(聘)用大中专毕业生要在编制限额内进行。

镇党政领导职数配备9—11名。未使用镇编制的挂职锻炼和下派专职党委副书记、副镇长,不占镇领导职数。镇每个事业单位领导职数配备1—2名。

深化镇机构改革工作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意义深远,必须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结合实际、改革创新,精心组织、上下结合,稳步实施、扎实推进。

1、镇成立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分管副书记为常务副组长,成员由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组成,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确保镇机构改革平稳推进。

2、严肃政治纪律、机构编制纪律、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保证镇机构改革健康有序进行。

村级文明建设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今天,县委、县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县计生阶段总结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县上下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中,总结回顾计生集中整治活动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刚才,县委副书记林共妙、包萍分别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计划生育工作谈了很好的看法。下面,我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计划生育工作再谈几点意见。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机遇要抓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十一五”期间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纲。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新形势、新阶段农业战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全县经济社会领域一项重点工作,更是尤溪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所面临的一次难得机遇,可以说是正逢其时。对加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改变农村面貌,促进农民富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建设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大机遇。近几年来,中央先后采取了农村税费改革、两免一补等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方针政策和有效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客观地说,当前农业还是一个弱势产业,农村还是一个弱势区域,农民还是一个弱势群体。“三农”发展滞后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得到遏制,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农村仍然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而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国家拥有了相当强的国力和财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力求尽快纠正城乡差别发展的战略,改变城乡分治的制度安排,妥善解决好“三农”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新农村是党中央破解“三农”难题所做出的“组合重拳”,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着妙棋,也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2、建设新农村是改变农村面貌的重大机遇。尤溪作为传统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绝大多数,虽然这几年不断加大农村工作力度,在农村路网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山地水利、农村沼气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龙头企业建设等产业发展上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总的来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比较低,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村公共服务不健全,部分村居住环境脏、乱、差,多数村级组织债务沉重,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不高,致富本领不强,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应该说,农村面貌到了必须改变,也有能力改变的时候了,可以肯定地说,今后一个时期,将是国家和省市扶持农民增收力度最大的时期,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期,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民生活,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3、建设新农村是实现建设新兴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目标的重大机遇。建设新兴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是全县“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这两大战略目标需要加快发展二、三产业,扩大经济总量和就业容量,增加财政收入,也同样需要工农互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没有高标准的农业基地,工业就失去了原料支撑,没有农村的内需拉动,第三产业就难以繁荣,农民过不上宽裕、文明的生活,工业县、文化城也就无从谈起。建设新农村既能拉动农村的投资建设,拓展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农村的购买力和消费需求,为实现两大目标不断增添新的动力。

面对机遇,我们必须善于把握,乘势而上,全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加快发展新阶段。全县上下一定要增强超前意识和奋争意识,既要有思想上的准备,也要有思路上的准备,更要有工作上的准备。建设新农村,对于全国各地都是机遇,但中央和省市的政策和支持不会是平分秋色,同样的政策,同样的条件,同样的优势,努力程度不同,结果也会大不一样。关键是增强主动性,把握主动权,去抓、去争、去抢,以扎扎实实的行动抢得先机。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明确

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对于新农村建设这样一项新举措,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其中的涵义,就有可能出现思想偏差,其后果轻则事倍功半,重则南辕北辙。由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一个相当系统、相当庞大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抓住重点、把握关键,按照五个“五”的思路去理解和掌握。第一个“五”,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第二个“五”,2006“一号文件”提出的协调推进五个方面建设: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层的党的组织建设。第三个“五”,五个必须坚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第四个“五”,“五要五不要”: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第五个“五”,五大目标: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

除了牢记以上“五个五”以外,大家还要注意结合尤溪实际,防止和纠正四种错误思想认识:第一,建设新农村不是建新村。建设新农村的内涵很丰富,它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前提,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和谐发展为主要任务、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为最终目标,决不仅仅是简单地建新房、建新村庄。第二,建设新农村不能“等靠要”。部分村级组织对中央建设新农村的伟大举措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村级组织无钱无力,建设新农村是上级政府的事,与村级组织无关。“等靠要”思想严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作为,一味地等上级订计划、下任务,靠帮扶,要拨款,工作被动应付,缺乏应有动力和进取精神。虽然有媒体提出建设新农村是要“以工哺农”,但从我县的具体情况看,刚实现“二超一”,建设新兴工业县刚取得初步成果,财政还是“吃饭财政”,目前只能说是“以工带农”,还谈不上“以工哺农”,如果村级自身不奋发进取,一味地依靠县、乡拨款,那是不可行的。第三,建设新农村不能“想当然”。既要认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个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不是集中精力抓一下就行,不要轻言“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要注意处理好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不能因此盲目搞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同时也不能认为建设新农村如同实现共产主义一样遥远,不能把它只当成一个理想而不去具体运作。第四,建设新农村和“建设新兴工业县、打造朱子文化城”具有统一性。必须认识到,建设新兴工业县不是忽视农业,而是要以工带农,统筹发展,把农业办成工业的第一车间,把农村建成企业的第一市场,把农民变成工人的第一来源。必须认识到,“和谐”是打造朱子文化城的题中应有之义,打造朱子文化城不是只抓城区精神文明,而是必须同时注重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努力实现城乡协调、文明、健康发展。

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具体到尤溪的实际,应该是建设“四个村”。首先应当是建设“小康村”。建设新农村就要推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农民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收入,并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缩小各项公共事业的城乡差距,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向城镇居民水平靠拢,大多数人达到比较富裕的程度;其次应当是建设“文明村”。必须既重视经济建设,又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生产发展,又要推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把建设新农村同打造朱子文化城有机结合起来,用朱子遗风潜移默化民风,提高全民素质;要不断完善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努力提高农民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诚信意识,提高农民素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文明礼貌的新型农民;第三应当是建设“生态村”。青山绿水是尤溪的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是一种形象优势,一种生态优势,一种后发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注意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杜绝土地浪费和水污染,切实保护好耕地山坡、湖泊河流、林木植被、等环境和资源,整治农村环境,保持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与生产环境。第四应当是建设“和谐村”。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先富带动后富,弱势群体得到充分关爱;人与社会之间实现和谐相处,平安村居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乡村安宁,社会安定,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得到提倡;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相得益彰。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路子要选准

总的原则应当是在中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具体地说,应该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1、出路在“富”。只有农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义的新农村建设;只有富民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增收致富才有保障,才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持久推进。一要依靠主体。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真正把农民群众宣传好、引导好、发动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鼓励创业,激活民营,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作为。二要创新载体。做强龙头载体,培育一批有市场、有规模,产品附加值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做优服务载体,进一步发挥好“农业155”、“村会协作”等行之有效服务载体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农民群众。做特中介载体,继续推广八字桥佛手瓜专业合作社和梅仙丁地脐橙合作社的成功经验,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做新信用载体,坚持“信用镇”、“信用村”的成功做法,以信用赢得发展。三要壮大集体。在参与项目中壮大村财,学习借鉴西滨镇村级引资上项目参与分红的做法,以项目促增财。在到位林改中壮大村财,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到位工作,使林改的各项配套改革落到实处,以配套完善的改革促村财的稳步收入。在完善制度中壮大村财,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理财、村账乡镇制度,规范村财支出,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四要富裕个体。以科技富农,通过科技改变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以转移富农,鼓励农民洗脚上田、进厂打工,增加收入。以经营富农,培养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农民经纪人队伍,在搞活经营中增加收入。

2、重点在“靓”。完善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改善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基础和农村生态等“四种条件”。在推进实施中,要做到“三先三后”:一是先规划后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把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来抓。从今年起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县村庄的规划编制。村庄规划建设,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符合实际,便于操作,努力做到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统一;要使村庄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交通、水利等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村镇生产、生活区,努力实现生活服务设施与功能基本配套,给排水系统完善。二是先交通沿线后农村腹地。高速公路、省道沿线等村交通方便,区位优势相对明显,经济发展较快,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更容易推开,率先在这些村进行突破,影响示范效果将更突出。三是先集镇后村落。当前,农村集镇“脏乱差”现象还很严重,不仅给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也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率先抓好集镇的建设,对农村面貌整体改变具有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全县除城区外的14个乡镇集镇所在地,不管有没有列入今年的示范点,都要抓紧抓好基础设施完善和环境整治工作。

3、希望在“智”。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但目前我县农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大部分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必须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把广大农民培育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把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要提高农村教育的实效,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大胆探索把农村初中的文化教育与技能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农村初中毕业而未能继续升学的青年就业技能。要多途径加强农民的继续教育。一要送下去。通过组织科技下乡、定期举办创业致富科技培训班以及利用县有线广播、电视开辟专栏等形式,有计划地向农民输送科技、技能等知识。二要请上来。借助“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载体,经常性地举办一些全县性的就业技能和创业基础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三要办基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通过培育示范户、建立示范基地等办法,让农民能够方便、直观地向身边典型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农业技术水平。

4、后劲在“文”。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文”就是要通过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要净化乡村风气。要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并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组织农民集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学习,逐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积极倡导文明新风,进一步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各种群众自治组织,深入开展各种移风易俗活动,自觉抵制各种不合时宜的、不健康的旧风俗、旧习惯。二要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要建设好综合性的文化室或书报阅览室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三要完善基本保障。按照城乡保障项目基本相同、保障标准逐步趋同的原则,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重点加强低收入群众和农村五保对象的保障问题,切实保障低收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在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措施基础上,加大教育经费向农村学校倾斜力度,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条件。要着力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抓紧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做好农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医疗队伍建设,让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病症不出乡镇,降低农民的医疗负担。重视农村计生工作,大力推行政策奖励金制、优先优惠制和优待制约并举制,使农村计生对象感到“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生活上有保障。”

5、关键在“和”。就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实现和谐相处。一要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解决好农民反映突出的水、电、路、住房、电视、电话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切实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二要落实民主制度。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民利,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应当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涉及需要农民出资出劳的,必须实行“一事一议”的民主决策制度。要注重发挥农村“五老”的作用,组建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以及各种服务组织,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三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做好农村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强农村治安防范,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遏制重大恶性案件和,建设平安和谐农村。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要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广大群众利益的民心工程,是我们党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总任务、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各乡镇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挂帅,亲自抓政策制定、工作部署,亲自进村入户,抓点做样,探索加快建设的发展路子。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细化工作目标,强化责任措施,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

1、要全民动员,齐抓共建。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白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总体方案、政策原则和具体要求,让农民群众知道新农村建设是事关长远发展和他们切身利益的好事情。各乡镇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来抓,在引导农民建设、帮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上下功夫。交通、城建、环保、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倾斜政策,在村镇规划、道路建设、住宅建设、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加强指导,积极帮扶。卫生、城建、农口部门要着力抓好环境整治、改水改厕和沼气池建设。供电、电信、广播电视部门要协调配合,进一步做好中心村及自然村落的通电、通信、通广播电视的提升、优化工作。科技、劳动、教育、文体等部门,要在农民生产、劳动技能的培训,公共设施建设上献计出力。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众团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活动。

2、要示范先行,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坚持先行试点、典型示范、因地制宜、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根据市里的安排,我县出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163示范整治工程”方案,即洋中镇作为市级试点镇,埔头村、蒋坑村、光林村作为市级示范村,县里确定了南洋村、下墩村、双里村作为县级示范村,同时确定了16个市级整治村和14个县级整治村,这些村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作为新农村示范建设的重点,采取政府引导、示范带动、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国家和省、市的资金扶持,以及县财政的投入,吸引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建设,力争在以住宅改造、饮水改造、厕所改造、环境改造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确保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全县新农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县财政将从今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163示范整治工程”建设,有关乡镇也要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埔头村、蒋坑村、光林村作为市级示范村,所在乡镇和挂钩联系单位,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确保通过一年的建设和整治,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有明显的突破。

3、要广开渠道,加大投入。从我县现有财力来看,在短期内对新农村建设的大量投入既不现实又不可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一要有序整合部门资金,集中财力搞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计划、财政、农业、交通、民政、科技、教育、卫生、文体等部门的优势,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联系,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补助,并将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起来,实行捆绑管理和使用,综合配套投入,支持新农村建设。二要充分发挥农民投入的主体作用。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活动所需资金要坚持“一事一议”,由村民民主讨论决定,可以采取集体积累出资、村民共同担负、出义务工或集体积累出资、不足部分村民负担等不同的方式来解决。三要深入组织开展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文明村活动。县直文明单位要与乡镇村结对共建帮扶,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帮扶挂钩村搞好新农村建设。四要实行市场运作,降低成本。要采取有效措施,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农村社会事业。对造林绿化、垃圾处理、道路硬化等,要实行竞标、拍卖、承包、有偿服务等,增加收入,扩大积累,降低费用,节约资金。总之,要开动脑筋,广开渠道,多腿走路,多方出力,采用“村集体和农民出一点、政府补贴拿一点、有关部门和包村单位帮一点、动员社会力量筹一点、市场运作省一点”的办法,切实解决好资金问题。

4、要建立机制,确保长效。要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调度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的同时,注重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重点解决新农村建设中建成的基础设施的维护、卫生环境的保持等问题。同时,要依靠群众自治组织,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形成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革除陋习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要采取理事会、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形式,把突击整治与经常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保证建成一批、巩固一批,保证长远效益。要组织村民经常性地开展“卫生庭院”、“星级文明户”、“文明村”、“信用户”等群众性创评活动。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一、要充分认识人口计生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从宏观上讲人口计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都是党的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造福人民。人口计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之间存在着协调、适宜的内容,即新农村建设向农村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口计生工作则对新农村建设发挥能动的促进作用。各级各部门要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统筹考虑人口计生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协调二者的关系,调动人口计生方面的积极因素,使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这项工作抓得是否有成效,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我县既是人口大县,更是经济欠发达的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将遇到更复杂的问题,工作任务也将更为艰巨。如何解决好人口问题,如何确保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因此,全县上下始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抓计生就是抓发展的思想不能动摇,抓紧抓好计生工作的这根弦不能松懈。

二、要全面查摆当前人口计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去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连续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对历年遗留下来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清理,计生底子进一步澄清,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突破取得了进展,计生责任机制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由于我县的计生工作基础十分薄弱,群众的婚育观念与现行生育政策的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再加上乡村干部特别是村一级干部被动抓计生工作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计划生育时紧时松的现象还是比较突出,工作呈波浪式的发展。从刚才包萍同志通报的有关情况看,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当前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这些问题,既有硬件上的差距,也有计生业务软件上的纰漏。不论是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按照计生年度统计口径,今年计生工作时间已过半,各乡镇要对上半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全面的查摆,要透过这些问题和现象,深入剖析深层次的原因,尤其要找准主观方面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切实抓好整改。

三、要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计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今年我县计划生育工作将面临解除预警告和降类的严峻考验,就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而言,我们没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解除降类预警告。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抓经常,确保常规工作不拖欠。今天既是计生阶段工作小结会,也是下一阶段工作的部署会。各乡镇通过近一个月的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在双查补查、清理节育措施拖欠、社会抚养费征收等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县管后备干部在本次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服务活动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县计生领导小组根据各乡镇汇总的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后备干部向县委作了推荐,县委常委会对推荐的人选将予以优先考虑提拔任用。近期,乡村班子换届工作将陆续开展,这一时期是计生工作最容易出现空档的时段。为确保计生工作不出现反弹,各乡镇要紧紧抓住关键,对当前计生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乘势而上,扫清遗留尾巴,防止常规工作拖欠。

2、抓基层,增强村自管理能力。各乡镇要紧紧抓住村级班子换届的有利时机,对村级班子进行认真调整充实。要把能否肩负计生工作重担作为村干部去留和重用的重要标准,切实把村级班子建设成为能够肩负重担的坚强堡垒。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村干部计生责任和绩效挂钩的各项制度,推动村干部主动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3、抓共为,确保综合治理措施有效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难度大、涉及面广的工作,必须依靠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共同把人口问题解决好。落实齐抓共管职责重在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管理和服务的作用。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并对今年以来本部门、本单位落实计划生育齐抓共管责任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职责不明确、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必须制定措施、限定时限、指定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在限定的时限内抓好整改落实,努力提高人口问题综合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