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

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

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

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稳态 环境模块 教学建议 价值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141-01

在经济及科技的影响下,我们所面对的社会发生着变化,如果我们不想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课改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够促进带动我国更好发展的栋梁。在这一基础理念下,进行稳态与环境模块教学的改革发展。

一 稳态与环境模块及其价值和地位

第一,稳态与环境模块。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关于普通高中的生物课程标准的实验规定,规定了“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的生物学课程中的三个必修的模块之一。

稳态,这一概念的最初来源是生理学。生理学上的定义是把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使其呈现相对恒定不变的状态,这就是稳态。稳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由生物体内所存在的各种的调节机制所达到能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在代谢的过程中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所存在的相对恒定被破坏,另一方面是指通过调节功能恢复平衡。整个集体所进行的生命活动是在稳态不断被破坏但又能不断恢复的过程中实现维持并进行。而这些稳态恒定状态的呈现,是在环境中进行的。

稳态与环境模块,一是个体的水平生命活动所进行的调节;二是作为群体的水平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的内容:植物所进行的本身激素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以及稳态、群落和种群、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

第二,稳态与环境模块的价值和地位。作为高中生物课程的必修三大模块之一,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其本身的价值和地位。

这个模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学。在对其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对我们的生命规律和生命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群体和个体水平认识生命系统的内部调节机制包括与环境的关系。这决定了我们的生命系统一直处于不断运动的变化状态。只有生命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动态的变化,才能让我们的系统正常运转。也就是说,作为生命系统独立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状态。稳态的维持要通过动物以及植物的本身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在群体水平上是生态系统所进行的自动调节。通过对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学习,这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应用十分有益。人体的很多疾病产生,都是因为内环境稳态失衡。对这个模块的了解,能更好指导人们生产生活,让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和生产活动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理解生命活动本身的本质及其规律,稳态与环境模块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深入了解,我们明白了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这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对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学生对科学方法有了更全面的领悟,有效地领悟了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模型的学习方法以及取样调查的分析方法。

二 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措施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模块的意义,更好地运用这个模块作用于生产生活。关于模块教学,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对稳态和环境模块进行有关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教学,教师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方面的活动,通过活动来了解个体水平方面的调节和稳态,这些内容较抽象,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教授概念和原理,并不能达到学生高效理解利用的效果。可适当开展一些讨论活动,或进行模型教学,通过资料分析这些活动,让学生能够获得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第二,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对科学的方法进行领悟,在本模块中有关的科学方法是:系统性分析方法、建模型式方式、进行取样调查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等。这些方法能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寻找知识,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的了解以及有效运用。

第三,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及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进行教育。这个模块中存在着个体水平的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和群体水平的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实践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授学生这个模块时,应鼓励学生去做调查和进行资料的搜集,对我们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结束语

稳态与环境模块是相当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让这个模块的学习能够深入到学生的观念中,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环境意识 环境行为 生态伦理

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危机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环境意识的缺失和环境行为的失范。大学生是未来的决策者、建设者和创造者,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力军,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和环境行为的欠缺,进而加强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模型的建构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问卷共设计了5个一级维度、60个二级维度。其中一级维度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的生态知识水平、调查对象的生态行为状况、调查对象的生态价值观和学校的生态教育状况与效果等5个方面。调查所选取的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具有理、工、农、医、文等学科方向的专业设置,调查对象为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本科生,抽查样本中一年级学生222人占30.5%,二年级学生221人占30.4%,三年级学生284人占39.1%;男生样本总数为377占51.9%,女生样本总数为350占48.1%。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27份,回收率为91%,727份问卷全部有效。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整理,根据对生态价值观、生态知识、生态行为以及大学生生态教育状况与效果等5个维度的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学校生态伦理教育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环境意识淡薄

环境意识的形成,一方面受制于社会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同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相关联并受其制约。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主要通过大学生的生态伦理常识和生态行为方面表现出来。

表1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生态伦理常识相对缺乏,能够对“世界地球日、环境日、水日、无烟日、土地日”作出正确排列的仅有40%;42.0%的被调查者从没听说过“生态商”的概念;48.8%的被调查者表示“听说过,不怎么了解”;对于《京都协定书》,23.7%的被调查者表示并不了解,36.7%的人了解很少;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也仅有4.8%的被调查者表示很了解,43.9%的一般性了解。结果反映大学生的生态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2.生态价值观存在误区

生态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态价值的根本观点。传统的生态价值观强调人类中心主义,片面追求人的价值,忽视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存在,科学的观念应是一种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发展观。

表2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有29.7%和49.2%的大学生对“生态环境”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80.9%的调查者认为“国家实施的限塑令”很好;在“家人吸烟的态度”方面,56.8%被调查者认为“对吸烟者和环境都有危害,劝其戒烟”,20.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个人私事,不应多管”;针对“企业参与环保事业的评价”问题上,49.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38.4%的被调查者认为许多企业是做给他人看的。调查发现,整体上看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对环境问题具有敏感性和紧迫性,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环境态度模糊,对环境制度、政策缺乏了解,将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归咎于政府。实践中他们一方面会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污染事件寻求解决办法,但另一方面却又会对身边的其他的环境破坏和污染事件视而不见,呈现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状态。

3.环境道德约束力较弱

道德是社会规范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动员、整合和控制功能。同样,环境保护方面也需要相应的环境道德作为人类行为的约束。

表3结果表明,大学生面对环境破坏行为时,60.4%的被调查者会“偶尔出手将其关掉”,30.9%的人“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且有79.4%的被调查者“平常会注意节约使用水电、纸张、塑料袋等物品”;有53.0%的被调查者当看到身边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时,选择“会向有关部门举报”。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整体上的环境道德水平较高,但其道德约束机制有待于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改善环境道德培养氛围来进一步提升。

4.学校的环境教育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在基本了解了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现状之后,我们又对于导致大学生生态意识薄弱和生态价值观欠缺的原因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

表4结果表明,48.6%的被调查者认为,学科教学中教师基本不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33.2%的被调查者认为有所涉及;对“教师上课时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创设生态方面的学习情境”的问题仅有1.3%的被调查者表示比较满意;对于“学校的学科环境教育是否确实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问题,表示没用的占了总人数的65.2%;有一定帮助的占34.8%。调查表明,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忽略了环保教育的重要性,导致非环境专业的学生缺乏对环境知识的全面了解,环境教育的缺失进而导致大学生环境意识的淡薄,环境知识的贫乏,环境行为的非理性化。

5.缺乏生态社会实践

大学生生态伦理教育任务的达成,除了依靠学校、社会教育的加强,还需要通过环境保护的实践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学生中,有79.3%的人选择愿意参加环保活动;43.6%的被调查者经常参加“宣传环保知识或者环保实践活动。

三、关于生态伦理教育的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转变生态观念。大学生生态道德的培养和生态行为的养成,依赖学生本人对生态环境态度和观念的转变。首先,大学生要深刻学习、理解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正确看待、处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其次,转变生态价值观,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指导生活、学习和实践;再次,加强生态伦理常识学习,丰富生态、环境相关知识;最后,广泛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关注环境问题。

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增长,农业干旱,农村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对粮食安全、社会发展和人民提高生活品质构成威胁。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我们对生物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环境生态学,在解决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作了实证性的探索。因此,通过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就颇具现实意义。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环境生态学是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1]环境生态学是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和生物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生态科学交叉渗透学科,并与其他学科广为联系,注重生态学基础性的知识与原理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如生态位原理在农业立体种植养殖方面的应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理论对生态农业建立的理论支撑,群落生态学对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阐述和用生态学原理研究、规划城市。但目前的《环境生态学》教材较多偏重于生态学理论的介绍和对生态系统的服务、管理,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功能表述。其对概念、内涵、原理、原则等内容涉及较多而对具体环境事件的实际应用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对涉及本地区和学生的周边事物给予重点关注。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当前的城市缺水问题和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农村的环境污染对粮食安全和村民居住环境的影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凤眼莲等外来物种在中国的生物入侵,厄尔尼诺带来的气候灾害,等等。这样在生态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后,就可让学生通过自学生态系统的服务与管理、环境污染与环境评价等内容来理论联系实际、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作一些调研,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实践性为显著特点的环境生态学来说,学生只有在实验、野外考察中才能对自身周围的环境生态获取最为直观、最为生动的认识。只有不断深入地推进教学改革,不断进行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探索、考核制度修订,才能达到使学生反思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及生态恢复问题,关注环境污染与生态系统的评价问题,以及受损生态系统的评估与修复问题。

二、以改革创新引领环境生态学课程改革

教学的本质就是文明的继承与创新。教育的继承指的是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生活常识转变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教育的创新指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经验总结转化为改在世界的实践能力。所以,改革创新是教学的特质。环境生态学课程更要发挥改革创新的特性,不仅要巩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且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与学习潜能的挖掘。

1.在教学观念上,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转变观念,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探索性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理念,强化教育的创新与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达到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开发自身学习潜能和思维能力的目的。

2.在教学方法上,要强化理论教学的质量意识和实践教学的开放意识,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教学法分为参与式和多层复合两类。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实现教师系统指导与学生能动学习的完美结合。教师应依据课程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学,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式教学法不仅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通过主动学习达到拓展思维领域、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2]环境生态学课程内容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应用多层复合教学法。环境生态学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要求有大量的实际材料作为教学支撑。因此,环境生态学课程应注重实验指导式、野外直观式等环节,以求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

3.在教学考核上,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以适应环境生态保护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传统考核方式以期终的笔试考核为主,这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老师满堂灌的教育弊端。因此,为适应新形势,必须建立一套综合化的考核体系。综合化考核评定体系就是增大日常考核力度,即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变为由日常成绩、课程作业与课业论文和期末考试成绩等诸因素组合成的综合评定体系。其中,日常成绩由考勤、学习态度、课堂作业及随堂小测验组成;课程论文一般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生态问题并自拟题目,完成后向同学讲解。课程论文主要根据其理解和完成程度评判;期末考试形式更加灵活,采取开卷、闭卷、口试、演讲等多种形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作不同选择。论知识较多时选择闭卷,应用方面较多时可以采取口试和开卷。总之,要通过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来达到科学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结语

环境生态学直观、生动的教学改革必将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培养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从而造就具有生态意识和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环境类专业;教学内容;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236-02

环境生态学是生态学和环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是生态学的重要应用学科之一。环境生态学是研究在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即运用生态学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都将《环境生态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在近十年的《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其在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和工科院校环境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以期为相关院校《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一、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教学内容的选取。目前国内多数《环境生态学》教材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学原理,二是应用生态学。内容包括:环境生态学绪论、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干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生态工程、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我校《环境生态学》讲课课时为24学时,相对于教材内容来说课时严重不足。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兼顾生态学基础原理和应用生态学两大方面的内容,同时突出重点,让学生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是该门课程改革创新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实践内容的设置。《环境生态学》的课程特点是基础理论和知识点多,涉及的交叉学科多(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植物学、动物学、土壤学、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研究对象的空间尺度从生物个体、生态系统到景观和生物圈。此外,许多基础理论和方法需要在实验和实际工作中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应用,如何结合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培养要求和实验条件,科学设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教学内容,巩固和提高课堂内所学知识,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目前,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以PPT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大多数时候,课堂上教师以PPT为线索进行讲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积极思考,缺少与老师的交流互动,课后也缺少相应的作业习题,导致学生很难深入理解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在生态学原理部分的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授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手段,通过更加多样化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是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4.学生成绩的评定。在教学过程中,以往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多以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为主。这样的评价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如作业相互抄袭现象突出、课堂上不专心听讲、考前突击背书复习等。由此可见,上述成绩评定方法存在一定弊端,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也没有起到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成绩评定方式。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对策

1.教学内容的取舍。根据我校建筑类大学的定位、环境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取舍。除了重新选择更加适合短学时、环境类专业的生态学教材之外,在课堂教学别突出生态学的基础知识脉络、生态学思想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态恢复和生态工程等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内容。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介绍学科最新研究与工程进展,补充和穿插较多的工程案例,使得教学内容既不脱离教材,又在教材基础上有所深化和补充。此外,结合我校城市雨水管理、给水排水和资源循环利用等特色研究方向,重点展开水生态系统构成、水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水生态恢复工程等内容,为环境类专业后续相关课程的顺利开展打下较为扎实的生态学基础。

2.改革实践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丰富和改进实践教学内容。我校《环境生态学》的实践环节分为两部分内容,即生态实习和认识实习。在生态实习方面,借助大兴新校区建设的有利契机,建设了生态学专业实验室和室外实习基地。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中,给环境科学专业安排了两周的实习期,开设的实验有:重金属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温度对植物叶片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氯气污染对植物叶片澄清液pH的影响,校园环境生态因子调查和校园植物群落调查。通过生态实习周,使学生巩固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掌握了生态学调查和实验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其对身边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兴趣,教学效果良好。此外,在大一第二学期开展的认识实习中,重点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学习。为提升我校教学质量,特聘请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实习。实习过程中,徒步考察北京北海团城、景山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菖蒲河公园和国家大剧院等典型场地,就城市植被群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排水和水景营造等内容展开专题实习。在实习中,学生通过对北京乡土植被和人工植被的认知和比较,了解华北地区常见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应用,对比古代和现代城市水景营造理念和技术方面的异同,使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针对上文提到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我校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研讨、播放视频和课后资料检索等。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开放式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对一些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掌握的内容,如生态工程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就某类生态工程进行系统介绍,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汇总、课堂汇报、报告写作等环节,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论文写作等综合技能。同时,教师在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全局,通过教师对学生汇报的深入分析及总结,弥补学生汇报中的不足,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理解的深度和系统性。

4.改进成绩评定方法。我校对《环境生态学》的成绩评定方式也进行了一定改进。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期末考试两方面组成,既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核学生出勤、作业等情况。期末试题的形式力求多样化,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试题在考察基础知识和原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此外,也结合教学内容的改革,将学生案例研讨、专题报告等形式纳入成绩评定。

《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随着近年来生态学理论的迅猛发展和复杂环境问题的涌现,《环境生态学》的前沿性领域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和扩展。目前,我国《环境生态学》的教材偏重生态学基础理论,对于建筑类高校的环境专业而言,存在学时不足、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针对以上问题,我校环境系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实践环节、教学方法和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的不断探索和改进,力求提高教学效果,办出特色。

参考文献:

[1]牛晓音,郑家文,刘家第.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教文汇,2011,(4):44-45.

[2]盛连喜.环境生态学导论[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对环境生态学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工科院校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与其他许多学科联系紧密,注重生态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在人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该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的环境科学知识素养和开展环境教育的双重任务。在工科院校学生缺少相应的生物学知识的前提下,如何把握关键环节开展环境生态学的教学,使学生对环境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理解,并能结合其他课程得到实际应用是教学中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针对近几年在此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以期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依托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工程,并结合本校办学特色申报了环境科学专业,于2000年开始招生。针对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连续两年,在本课程结束时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的内容涉及到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方式以及对这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很愿意学习,少数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主原因要是对课程内容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此外,教师教学方法不灵活,也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如果讲到学生没听过、没看过的内容,学生都很有兴趣,而讲到书上的内容时,有些学生就没有了听讲的兴致。这就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备课,才能把每个知识点都讲得生动、有趣。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生态修复及生态监测这两章讲得比较好,原因是讲课时运用大量的案例及身边的实例进行讲解,并配有视频和图片。所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2.教学方法

目前,高等院校课堂教学方式仍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教学计划的调整,课时缩减,教师基本是“满堂灌”,与学生互动少。课堂讲授所用教学手段是多媒体,教师预先设计好讲解的内容,省去书写过程,效率提高了,但内容量大,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造成“填鸭式”的不良教学后果。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希望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运用理论知识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

二、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根据专业特色和社会需要重组环境生态学的教学内容

以往的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中基础性知识偏多,虽然这些内容是必要的,但讲得过多、过细,难以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使教学缺乏了实用性,满足不了学生的课堂需求。有关生态学基础知识如生态因子、种群、群落生态学等内容较多,占用14学时,现将其精简和重组为一章――生态学基本原理,仅需要8学时。本专业还开设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土壤学课程,所以删除了关于水土环境污染与污染生态学(4学时)这章内容。

环境生态学课程重点放在课程应用方面,所以,增加生态环境建设与调控一章的内容是很必要的。我校处于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需要经过长期治理才能得到控制的问题,需要大量该专业的人才投入这一宏伟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为促进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应当增加生态系统的干扰与恢复及我国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

生态环境问题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存在和发展,如何科学地管理地球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维持生物圈的良好结构、功能是生态系统管理问题,为此,有必要增加生态系统管理(4学时)这一章的内容。

再者,随着城市化产生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其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薄弱,这就需要增加讲述城市生态系统调控与生态城市建设(4学时)的相关内容。环境生态学教学内容及课时的优化见表1。

2.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与学两环节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不适应现代环保技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必须增加丰富的内涵和形式。由此,在环境生态学理论课程教学中探索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尤其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例如,采用“学习理论知识提问思考讨论总结”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启发学生科学合理地解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除了适当增加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内容外,还可以利用一些热点问题,并结合当地生态案例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例如,讲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时,重点介绍本省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结合实地拍摄的视频引导启发学生认识其退化的原因、特征及防治措施。随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自己家乡的不良生态现象、治理措施及取得的成效,讨论并制订修复方案。这种互动式教学实现了教学形式的转变,增强了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在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讲授原理之前,深入剖析一些生活、生产实际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体会解决生态问题的思路。选取的案例必须是熟识或易得的。例如,在讲授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之前,可先要求学生对校园内树木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生态学描述。基本知识点讲授完后,请学生分别进行说明和讨论,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生态学中的许多内容都涉及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所以,案例的选取还应注意是否对学生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例如,在讲解生态系统管理时,应注意关注日益加剧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引入一些热点事件来讲解,让学生理解生态学是身边的科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中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

教学和科研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以及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环境生态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内容也在不断更新,有必要将一些最新科研成果,特别是将生态学领域内中文核心期刊和有影响力的SCI期刊中的相关文章作为例子向学生介绍,指导学生主动检索和查阅科技文献,引导学生积极掌握获取最新生态学知识的方法,了解本学科当前的最新进展,拓展学生的视野,及时跟进教学。本课程教学改革中采取的措施有:

一是鼓励学生参与本专业教师的课题研究,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设计一些可行的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开展实验,并撰写科技小论文。

二是通过参与创新训练项目,深度培养学生的生态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例如,对于“PM2.5扩散预测模型的建立及相关问题的研究”、“西安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研究”、“不同人工湿地植物净污能力研究”等项目,在导师指导下参与学生可以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等工作,强化专业知识与理论结合的同时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科研素养,能在学生的分类培养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4.重视多元考核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考核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形式,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往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通过闭卷考试来进行,侧重于考核学生识记方面的能力,但对综合能力方面的考核确有不足。笔者在考试方法改革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拓展考核内容,在试卷命题时加大主观题和综合论述题比例,注重跟社会生态学相关热点结合,考查学生利用生态学知识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考核中增加综合能力的测试,主要对课堂讨论、提问、作业、问题研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同时增加隐性内容的考核,加强对学生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的考查。

实践证明,考核方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端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明确了学习方向,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思思,马文林,张君枝,等.环境类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优化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38):236-237.

[2]闫小红,周兵,曹裕松,等.《环境生态学实验》模块式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8):96-99.

[3]谢毅文.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3(4):63-65.

[4]杨波,王文.关于提高生态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4(11):35-37.

[5]刘波,盛明,叶琳琳,等.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课程实践教学设置的几点思考[J].大学教育,2015(5):138-139,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