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旅游调研报告

民俗旅游调研报告

民俗旅游调研报告

民俗旅游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俗资源;民俗旅游;开发优势;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09102

1民俗与民俗旅游

民俗是一种历代相沿成习的文化、一种历史文化传承。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们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是社会群体在适应自然、经济、政治等环境下而形成的文化结晶,具有地域性、群体性、历史性、传承性、发展性等特点;它包括物质文化如衣、食、住、行等,精神文化如节日习俗、民间信仰、婚葬习俗等,社会民俗如家族制度、邻里关系等,口承民俗如神话传说、歌谣、民间艺术等。民俗与旅游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如《徐霞客游记》、《马可波罗游记》等都有相当大部分的民俗世相的记载。

不同的学者对民俗旅游有不同的定义,温锦英认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展开的旅游项目,它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独特性;陆景川认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它欣赏的对象是人文景观,而非自然景观,包括传统节日、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总之,民俗旅游就是依托某地区或某民族的传统民风、民俗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护的旅游产品,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民俗旅游赖以存在的基础是民俗,而且是以地方性或民族性为标志的民情风俗,它的核心内容为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鲜明的民族性、发展性(即时间与空间上的扩展)、传承性、节律性(即民俗活动受季节的影响)、神秘性等特点。它包括物质民俗旅游资源如生产民俗、消费民俗等;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如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等;社会民俗旅游资源家族、村落民俗,礼仪民俗等。

2重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优势分析

2.1资源优势

重庆市旅游资源堪称得天独厚。巴山绵延,渝水纵横,古文化遗址众多。不仅有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丰富而壮丽自然景色,还有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红岩文化、都市文化、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特色浓郁的人文景色。

2.1.1民俗文化资源

重庆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巴族、巴国到直辖,有“三建国度、四筑渝城、六次移民”的历史。丰富多彩、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资源,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为重庆民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主要表现:(1)丰富的民间音乐:各种民歌、民间小调、器乐与曲艺音乐等都凸显了浓厚的巴渝特色。如秀山民歌、酉阳民歌、梁平抬儿调、巫山龙骨坡抬工号子、四川竹琴、川江号子、綦江永城吹打等。(2)独特的民间舞蹈:古代巴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内容主要是从“战舞”发展演变而成的巴渝舞,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后来逐步成为一种专供表演的宫庭舞蹈。巴渝舞是集体舞蹈,它刚劲有力,富有气势。之后,巴渝舞不断演变,至今在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流传的“摆手舞”即为其分支。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其次龙、狮、灯舞同样流行于重庆各地,都具气势磅礴、恢宏大度之势。极具代表性的为铜梁龙舞;此外,还有在重庆土家族聚居地区的“跳丧舞”、苗族聚居地区的“芦笙舞”等。(3)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重庆的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良、文明遐迩。主要包括有棕编、草编、竹编、纸扇、剪纸等。如有享有“天下第一帘”美誉的梁平竹帘、铜梁龙灯、城口漆器、谭木匠工艺、荣昌折扇、堰兴剪纸等。(4)异彩纷呈的民间戏曲:重庆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曲目多样,是重庆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古朴、诙谐的的秀山花灯、有“川剧活化石之称”的阳戏、极具泥土气息和山野风情特色的踩堂戏、生动活泼的梁山灯戏及广为流传的川剧等。(5)流光溢彩的民间美术:重庆民间绘画历史悠久,别具特色。如中国民间民族艺术的一朵奇葩并受到国内外美术界高度赞誉的“綦江农民版画”。它吸取了本地广为流传的扎染、蜡染、木雕、木板年画、石刻、剪纸等传统民间艺术精华,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农村生活气息;“梁平三绝”之一梁平木版年画,在清代,梁平木版年画便已“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有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严谨细腻、光亮平整等独特风格。

此外,重庆还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等49个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75万人,主要分布在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人口的6.5%。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如土家族有摆手舞、赶年、唱傩戏、花灯,苗族有赶秋节、踩山节,此外还有羊马节、火星节、哭嫁、跳丧等民族习俗和活动。土家吊脚楼和苗族刺绣、蜡染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也极大地丰富了重庆的民俗文化。

2.2区位优势

重庆市地处中国的西南部,位于长江上游。是我国东西结合部与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中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是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这为重庆发展旅游提供了先决条件:东西结合部与中西部枢纽的位置增加了进出重庆的流动人口的数量与流动速度,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来渝的旅游人数;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开发地区的政策优势又为重庆经济开发提供了必不可少人力、财力、物力支持;长江上游的地理位置,塑造了浓厚底蕴的文化。

2.3交通优势

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1)市内交通:重庆市交通有多路公共汽车、电车、出租汽车,可谓是四通八达,通达性较高,且费用与国内各大城市相比较低。(2)对外交通:航空方面,有西南、国际、南方、东方、长城等航空公司在此云集,重庆机场连接着日本、泰国和全国27座大中城市的空中交通;铁路方面,重庆火车站是重庆铁路客运的中心,全国有三条主要铁路干线即川黔铁路、成渝铁路、襄渝铁路在这里交汇,并与全国其他铁路干线连网。水运方面,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港口之一,客运码头位于渝中区东端,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为乘船游览长江三峡的最佳起始站。

2.4经济优势

重庆抓住中央直辖、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历史性机遇,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扩大开放,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综合力进一步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在西部12个省区中均在前5位以内。200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22.51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660元,比上年增长15.3%,200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44.12亿元,增长28.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8%;国内旅游收入413.65亿元,比上年增长28.6%。

2.5政策优势

政府的各项政策决议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重庆市政府积极地推进并实施各种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决议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证:重庆市政府确定2009年为重庆名镇旅游主题年,并将启动建设100个名镇旅游项目、开展100项旅游营销活动、完成旅游项目招商引资100亿元,确保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0%。并重点推出瓷器口古镇、巫山县大昌古镇、酉阳县龚滩古镇、涪陵区蔺市古镇等十大名镇,供市民出游选择。

2.6市场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旅游消费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甚至成为人们消费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旅游需求迅速增长,市场不断扩大。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上半年,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继续稳步增长:国内旅游10亿人次,同比增长11.7%,增幅比去年全年提高5.4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4979亿元,同比增长10.6%。

(1)国内市场: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趋势,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对旅游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出游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与此同时,国家法定的各类大小节假日为长途或短途旅行解决了时间上的矛盾,成为旅游的黄金周。

(2)国外市场: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世界的开放更进一步,世界各族人民也进一步了解了文明这座拥有灿烂文化的东方文明国。对国外游客而言其出游一心想探求的是东方的异质文化。据对美、日、法、英、德五国游客访华动机综合调查资料表明:第一位是了解人民生活(占100%),第二位是了解历史文化(占80%),第三位是游览风光(占40%)和品尝佳肴(占40%)。正是因为怀着求异的心理,民族民俗旅游最终成为来华旅游的主要目的。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2.1 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放58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折合2600亿美元,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100亿美元。

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我国中西部的战略枢纽,中国内陆、面向五洲四海的中央直辖市,将成为更多海外游客的目的地。2007年全年接待游客8085.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入境游客76.17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82亿美元,分别增长26.3%和23.8%;国内游客8009.33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13.65亿元,分别增长18.0%和28.6%。

3重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民俗旅游的兴起,代表了旅游发展的趋势,提供了具有参与性、多样化的旅游活动形式,丰富了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内容。而旅游也丰富了民俗的内容,旅游使得一些即将湮没的民俗被挖掘打造,重新焕发生机。在民俗文化与旅游开发之间存在着一个“度”,在这个“度”之内,二者才能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反之,则会导致开发不当,民俗文化受损。如一些地区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不惜对民俗旅游资源实行掠夺、粗放式的开发,导致许多文化资源遭到破环甚至消失。片面追求数量性的增长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资源的保护势必会受到威胁,旅游质量出现下降,旅游地会失去市场号召力。

因此,在对重庆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应从以下思路出发:

(1)注重对民俗文化资源的纵向开发,适当的进行横向开发。即要加大对民俗文化内涵的开发,这是进行民俗旅游的根本条件,只有通过挖掘其独特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才能保持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号召力,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与此同时可适当的对民俗文化进行数量上的扩充,要注重地区特色,切忌“拿来主义”。

(2)注重保持民俗文化的地方特色,防止民俗同化、庸俗化现象,民俗文化地域性的特点是保证旅游地市场号召力的重要砝码。因此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无论是内容还是格调、造型、色彩等都应按民俗本来的形态展示,以显示民俗的民间风格和地方民族特色,给旅游者以亲切、真实、淳朴、乡土的心理感受。

(3)在设计游览方式上要注重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理念:民俗文化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文化。游客除通过参观静态的民俗成果获取知识外,还应参与到生产生活中体验民俗文化。重庆的旅游文化产品绝大多数尚属低层次的“乘船观光游”,而真正的了解风土人情等专项特色的文化旅游则占有较小的比例,应适时的推出“住一宿农舍,学一门手艺,品一品乡俗” 的旅游产品。如可以让游客参与到摆手舞中、教授简单的剪纸、年画技巧等。

(4)注重开发带有民俗特色工艺品。据国内有关资料表明,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旅游商品的收入在旅游经济总收入中的比例可达25%―50%。因此在大力开发民俗旅游的同时,应积极配套开发相应的民俗商品与传统土特产品以增加效益。重庆民间工艺品与土特产品门类多样,开发潜力大。如有荣昌的折扇,谭木匠工艺,梁平竹帘、年画,土家族的蜡染、刺绣,城口漆器等工艺品;土特产有磁器口陈麻花、合川桃片、江津米花糖等。

(5)开发要惠及当地人民,尤其是农民朋友,为其创业、就业提供机会,确保开发地居民能真正参与到民俗开发之中,享受开发的成果,为“三农”问题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6)开发要注重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如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生态较为脆弱,一旦遭受破坏,不仅是生态环境的损伤,甚至会导致民俗文化因缺失其原有的环境载体而消失。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温锦英.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3).

[3]陆景川.民俗旅游发展浅探[J].民俗研究,1988,(2).

[4] 行业发展研究课题组.中国民俗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09)[J].中国报告大厅,2009,(2).

[5]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7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20080327.

[6]姚鹏.重庆确定今年为名镇旅游主题年 力推十大名镇[N].重庆晚报.20090119.

[7]国家旅游局.上半年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N].中国旅游报,2009724.

[8]沈受君.民俗旅游的现状与发展[J].民俗研究,1995,(1),1213.

[9]王焕平.管中窥豹:从传统和现代旅游看民俗变迁及其意义[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4):161163.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民俗旅游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xxx党委副书记、乡长   乌兰

根据县委关于开展课题调研研讨活动的统一安排,我就围绕生态保护与旅游业发展课题进行调研,在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走访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是以纯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边远乡,位于祁连山西端党河南山北,东南与青海省天峻县接壤,西与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为邻,处于党河生态涵养区源头。全乡总面积12616平方公里,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45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5℃,年无霜期仅58天。辖区内有五个牧业村,共226户、614人。截止2018年底,xxx牧业增加值达到216万元,同比增长5.5%。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万元,同比增长7.5%。

二、生态旅游发展思路

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要求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要求,按照在视察甘肃时强调,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优势,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完善旅游设施和基础服务,放大文化旅游业综合效应,结合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定位,紧紧围绕xxx打造“民俗风情旅游乡、环境优美生态乡、平安和谐示范乡”的发展思路,突出“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文化风韵”三大特色,集中抓好“基础提升、功能完善、水系布局、美化亮化、精细化管理”五大工程,全力打造“一个中心、两条旅游带、三大基地”,塑造“文明整洁、精致靓丽”的雪山蒙古族风情小镇。

三、旅游资源分布及评价

(一)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xxx旅游资源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空间分布特征,旅游资源分布主要以野生动植物、冰川、河流、湿地、雪山、峡谷等边疆自然风光为主,境内有雪豹、藏野驴、野牦牛、白唇鹿、金雕、白肩雕、黑颈鹤等野生动物,雪莲、黄茋、甘草等野生植物271种,多样的生态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旅游资源分类与分级评价。境内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保存完整,拥有独具风情的民族歌舞和节庆活动,传统的蒙古族服饰、饮食文化以及久负盛名的搏克、射箭、赛马(赛驼)等传统体育运动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增添了新活力。

(三)旅游资源总体评价。xxx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丰富、组合度好,与敦煌旅游资源能够很好的形成互补,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1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十三五”期间规划实施的肃德公路、肃盐公路改造升级、盐石公路等项目,使我乡与青海、酒泉、敦煌等中心城市的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这既有利于缩短与省内主要客源市场的时间和距离,降低旅游成本,更为我乡形成大客源市场创造了条件。

2.民族氛围浓郁。牧民定居点建设初具雏形,辖区内建筑物、路灯、中心雕塑等基础设施都融入了蒙古族元素,蒙古族文化氛围浓厚,形成了独具特色、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民族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游客最大、最有效的载体。

3.原生态资源组合度高。原生态自然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拥有峡谷、冰川、雪山、戈壁和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类型十分丰富。

4.气候优势明显。xxx丰富多样的生态戈壁、冰川、草原、湿地等,构成了河西走廊的原生态高地,夏季气候凉爽舒适,气温一般要比周边县乡低4-8度左右,休闲避暑的条件十分优越。

四、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是立足资源优势,制定发展思路。以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战略定位,紧紧围绕打造“民俗风情旅游乡”的发展思路,以生态环境保护最佳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满足消费需求最大化为目标,突出“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文化风韵”三大特色,初步形成了以“一个中心(游客集散中心)、两条旅游带(湿地观光旅游带、民俗休闲体验带)、三大基地(红色教育基地、生态科普基地、自驾游摄影基地)”建设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着力塑造“文明整洁、精致靓丽”的雪山蒙古族风情小镇。

二是抓实项目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先后建成“巴彦温德尔”敖包、xxx蒙古族祝赞词传习所、观景台、群众文化体育广场、转经亭、乡村舞台、蒙元文化墙等文化旅游设施项目,并积极打造xxx自驾游大本营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和摄影基地。在乡综合服务中心建成xxx露营基地,依托传统那达慕推介宣传祝赞词、蒙古族长调、服饰、赛马摔跤等民间非遗文化及赛事,大力促进文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助推三产旅游业向纵深发展。

三是弘扬民俗文化,提升旅游品质。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基础上,充分利用省市县文化旅游推介活动,采取项目招商、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旅游形象,推介旅游产品。成功举办了xxx文化旅游节暨第五届“绿水青山相约魅力xxx·草原欢腾献礼祖国70华诞”那达慕、祁连山国家公园xxx文化旅游节启动仪式暨‘魅力xxx·欢聚那达慕’活动、协办“2018心灵之旅·探秘xxx主题徒步活动”、“2018心灵之旅·探秘xxx摄影活动”等活动,配合制作以巴彦松恩、蒙古族婚礼、剪胎发、祭敖包、祭火等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肃北蒙古族祝赞词》专题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报刊、微信、直播网站等平台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推广魅力xxx,不断提高xxx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存在的问题

从实地调研来看,xxx旅游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不少制约因素和短板,这也是造成当前我乡旅游经营陷于瓶颈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

一是旅游资源整合不够,核心景区未能形成。景区间整合捆绑力度不够、结合度差,尚未形成独特的旅游环线,与周边地区未形成合作共赢的开发格局。

二是相关从业人员缺失,旅游发展动力不足。旅游文化人才紧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旅游策划、营销、管理专业人才缺乏,非物质文化传承后继无人,这些因素成为限制xxx旅游发展的瓶颈。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体系尚未成形。目前我乡基础设施建设还较为薄弱,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体系不健全,沿路缺少标识指路牌,严重制约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没有整体旅游规划,无法形成连片景区。我乡目前有不少潜力景点,但因没有整体旅游规划,部分景点没有合理开发和归纳梳理,其历史背景、文化故事还有待深入挖掘和系统开发。

五是牧民思想观念陈旧,旅游参与性不高。牧民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习惯于多年来形成的蒙古族传统游牧生活模式,在开发民族餐饮、民族演艺和蒙元文化等方面意识不强。

六是开发与保护相互制约。xxx95%面积都处于xxx部级自然保护区内,合理开发旅游产业存在较大限制,保护与开发矛盾十分突出。

六、今后生态旅游发展措施

结合以上调研结果,我认为,要推动xxx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必须立足当前实际,还应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民族风情,打造“一个”中心。紧紧围绕“民俗风情旅游乡”建设目标,坚持“彰显民族特色、突出宜业宜居”建设理念,在乡政府驻地精心打造以雪山蒙古族风情小镇为特色的“游客集散中心”。统筹规划建设包含餐饮区、住宿区、休闲区、体验区、购物区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体验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快旅游多元化建设,重点谋划加油站、宾馆、邮政、电信、金融、超市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完善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扎实推进绿化、亮化、美化建设,形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区,努力打造小而精、精而美、美而特,并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生态草原新乡镇。

(二)突出生态旅游,打造“两条”旅游带。紧紧围绕“环境优美生态乡”建设目标,谋划建设以险要奇美冰川、珍稀鸟类资源、平草湖湿地、为载体的乡政府驻地以北辖区(乌兰布勒格村、雕尔力吉村)的“湿地生态观光旅游带”;以沙漠探险、野生动植物观光、纳仁郭勒村特色村寨民俗风情体验为载体的乡政府驻地以南辖区(纳仁郭勒村、奎腾郭勒村、阿尔格勒泰村)的“原生态民俗体验带”。继续完善服务功能,新建通讯基站10座,实现通讯信号全覆盖;申报光伏项目,对每户牧民住所架设一盏太阳能路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结合男儿三技体验、民族服饰、绿色食品生产等项目,逐步形成“一村一特”的发展格局。

(三)突出文化风韵,打造“三大”基地。推进红色教育和生态文化宣传协同发展。依托xxx红色文化历史资源,大力宣扬中国工农红西路军精神,充分利用丰富的、独特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围绕利用xxx独特的自然地理风光、展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展以自然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为目的生态文化宣传活动,打造“生态科普基地”;利用湿地、山川、河流、山丘、荒漠等特殊地形地貌,合理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越野线路,定期举行越野比赛。规划设计一条将所有景点连成一片的自驾游线路,融合歌舞表演、摄影、篝火晚会、自助烧烤、民族美食品尝等活动,在游客集散中心打造“自驾游摄影基地”。

(四)突出宣传营销,树立品牌效应。依托敦煌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打响民族风情游、红色圣地游、生态山水游的旅游品牌,形成以青海哈拉湖、xxx政府驻地、肃北县城、党河峡谷、五个庙石窟、敦煌莫高窟为重点旅游线路借助“互联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两微一端,依托旅行社等中介机构,以民族文化、绿色健康、草原风味、民俗体验、回归自然等为特色对外营销。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县旅游推荐活动,通过举办旅游艺术节、摄影比赛、文化交流等宣传推广,强化品牌促销,打响xxx生态旅游品牌。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旅游产业开发,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兴建旅游景点、特色饭店和休闲度假村,开发和引进民族特色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使其成为xxx旅游的名片。   

(五)突出旅游形象,增强招商实效。用文化旅游的影响力提升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以招商引资力促经济社会发展。在不断提升我乡文化旅游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同时,我们将积极营造优质高效的招商服务环境,牢固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形成招商引资的绿色通道,营造良好氛围,进一步激活外来投资企业增资投入和发展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民俗旅游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出平衡点和结合点,不断发展与完善生态文化旅游,充分保护民族文化,真正实现既保护了原生态文化,又能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旅游;生态旅游;黔西南;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

How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Folk Culture in Ecotourism

―― taking Southwest Guizhou 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for an Example

Chen Ming-guang Pan Guiyu Zha Lanjian Tian Weike Wang Shenzheng

(Southwest Gui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Guizhou 562400)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aking Southwest Guizhou Buyi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for an example, discussing the ecological tourism, cultural tourism and folk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ccording to the spirits of the No.2 Document of State Council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report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To find out the balance point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national culture and heritage, further develop the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to make the full prot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not only real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culture, but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m economy.

Keywords: tourism; ecotourism; Southwest Guizhou; folk cultur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者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面临的工作、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出行旅游正可以缓解压力,为工作积聚更多的能量,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助于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通过旅游可以改变人们对事物的感受,甚至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越来越多旅游者更向往的是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风景,增强了 “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感觉,所以就出现了生态旅游,即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使人们更好地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民俗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因此,生态旅游更注重生态与文化的结合,保护自然环境和传承当地民风民俗,坚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适度、科学、合理开发,立足于保护自然景观、体现良好的生态性,使民俗文化得到发扬光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开发黔西南生态旅游的背景

贵州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数分布在偏远的贫困山区和民族地区,近年贵州始终坚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理念,把乡村旅游与观光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有机结合起来。2012年初,国务院下发的2号文件明确了贵州省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在推进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统一,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做到在保护中科学开发,在开发中加强保护,实现发展旅游和保护资源共赢。十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义。在发展旅游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繁荣文化中提升旅游产业的素质和内涵,坚持文化与旅游相融合。

二、黔西南州生态旅游的优势

黔西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等等,黔西南各族儿女一直在不断地摸索与探求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黔西南州八县、市已成为海内外游客进行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的精品旅游胜地。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交通便利,全州国土面积16804平方公里,州府兴义市。黔西南人民热情好客,这里居住着布依、苗、彝、回、汉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42.47%。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素有“小春城”之称。

(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黔西南地貌类型奇特,岩溶面积分布广,自然风光旖旎多彩,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是中国西部一个颇具潜力和开发前景的黄金旅游区。有部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部级森林公园仙鹤坪,部级水利风景旅游名胜区贞丰三岔河和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兴义云湖山等奇特的自然风光,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

(三)历史文化厚重

黔西南州的名胜古迹引人入胜,文物古建筑别具一格。如:兴义市刘氏庄园是石堡内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占地五亩,词厅面阔三间,中为戏台,左右为通道,台下是供演员化妆、休息之所,台口八字形,上下场门额题“出将”、“入相”,中绘寿星图,整个建筑窗棂雕花、朱漆饰金、富丽堂皇。兴义市是贵州龙的故乡,“贵州龙”被科学界称为“举世罕见的科学发现”、“稀世至宝”。距今12000年的猫猫洞古人类化石,展示着兴义古老的文明。有 “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永历皇宫”和抗战公路遗迹“晴隆二十四道拐”、何应钦先生故居等。

(四)浓郁的民族风情。

黔西南州少数民族众多,风情独特,各民族的音乐、舞蹈、节日、风俗、民居、服饰等独具魅力,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享誉海内外;彝族舞蹈“阿妹戚托”质朴、纯真、自然,被称为“东方踢踏舞”。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多姿多彩。特别是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等还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三、黔西南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生态文化旅游可以说是黔西南州的独有特色,来过这里的人都会为这里的原生态景观和民俗文化气息所感染。寓生态文明建设于旅游发展之中,让两者奏响优美的和弦,是贵州也是黔西南州的一大特色。我们在看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容忽视的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淡化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将外界的信息和生活方式的渗入,少数民族双语文化教育跟不上,阻碍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使本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山寨传统习俗逐渐淡化;加之,现在民间艺人的老化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分布不均,民族文化人才出现断层。例如,在黔西南州的一些布依族村寨,在20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多数青年还是以“浪哨”的方式,即通过唱山歌来谈恋爱,到80年代后期逐渐“淡化”,现在已有很多布依族后代不会讲布依语,不会缝制布依族服饰,更少见到过去那种男女青年在田埂边对歌的独特的恋爱方式。

(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流失严重

生活在黔西南州的布依族和苗族妇女们心灵手巧,擅长刺绣;苗族服饰是当今世界上最美丽、最漂亮的服饰之一,本州的兴仁县、晴隆县和安龙县的苗族服饰更是多姿多彩,刺绣构图讲究严谨、对称、协调,图案有花、鱼、虫、鸟、凤等,各种图案浓缩了苗族生活环境的景物,配上银角、项圈、头花、银簪、手镯等,显得绚丽多彩,苗族的服饰也是苗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古往今来生活环境的浓缩,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但是由于受到生活环境和文化因素等影响,加之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复杂,苗族村寨的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外省工作,部分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正在和即将失传。

(三)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经营缺乏合理性

民俗风情旅游缺乏统一的布局、合理的规划以及相应的美学素养,导致开发时出现不和谐的败笔,对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差,文物流失、植被遭到破坏,人为性破坏和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加之,旅游业内部企业互相压倾,只顾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忽略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四、保护和传承黔西南少数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就会消失。要保护和弘扬黔西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繁荣,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不断发展和完善生态文化旅游,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注重民族文化母体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不断发展与完善生态文化旅游,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力地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生态旅游中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宏扬呢?首先,要树立保护地方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的意识,让当地居民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能客观地对待自身的传统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同化和庸俗化。其次,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针对于一些即将消失的民间习俗、民族节庆、舞蹈、戏曲活动和民族的语言、音乐、服饰等,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和传承,如加大力度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学经验,传技能”的互补学习方式;同时,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让更多游客参与的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

(二)开发原生态民俗村寨,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

要加大宣传力度,依托原有的古村寨,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以展现原有民族的生活风貌,重点打造南龙古寨、安龙打凼民族村等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以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吸引游客,建设相应的主题生态旅游(园)区,形成旅游热点。如徒步观峰林、环湖野钓、自行车旅游、峡谷漂流、自然生态考察、登山探险、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让旅游者充分体验郊外活动的乐趣。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强与海内外旅游机构合作,形成生态文化旅游热点。要开辟生态旅游专线,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要不断完善景区的各种设施,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甚至流连忘返。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研究

黔西南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要加大开发力度,着重发掘、提练和开发以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节庆、民风民俗、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宗教和民族建筑等活动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利用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

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黔西南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守郡 旅游学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国发【2012】2号文件明确了贵州省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战略定位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第八节。

[4]龙长春.黔西南州州情简介[N].经济信息时报-今日兴义,2013年2月27期。

[5]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13年4月23日召开的第七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讲话。

民俗旅游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首先,根据调查结果,本地区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是煤炭、煤化工、电力等。这些行业发展前景好,就业空间大,经济贡献率高,深受社会关注。但目前我们职业学院培训培养层次较低,质量受限于师资力量和实训能力。有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在教育教学中探讨: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弥补职业学院在相关专业方面的师资力量的不足,也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这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由于积累了丰富的实践技能,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而言,具有先天的优势;而且,有这些人的支持与合作,也会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提供一座桥梁,通过他们,可以比较容易地争取到有关企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将实验、实习、实训基地设在企业,这既可以节省大批资金,也可以更好地使教育教学服务于企业发展。当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尤其要提高主动到企业调研、为企业服务的服务意识,为企业的相关培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在校企合作方面,可以挖掘的空间很大:校企合作带来的政策优势比如税收、财政研发支持、人力资源优势等等。总之,校企合作可以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也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其次,本地区的传统产业是畜牧业,因此,畜牧业服务、畜产品研发与加工也是本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良种改良、舍饲圈养生产方式的出现等,都需要新的产业服务形式和产业服务内容,例如高效饲草料的开发与加丁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都需加大科技服务的技术含量,在相关人才培养上也应该有所转变。这样的专业,不仅社会效益重大,而且由于区位与人才优势,经过孕育,这些专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上也理应成为品牌特色专业。第三,草原民俗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是本地区终将得到长足发展的领域。“天堂草原”的品牌已经获得认可,但锡林郭勒民俗、风光旅游存在的问题是每年旅游季节时间太短、旅游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太低。在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服务等方面有许多工作可做。高等职业教育在这项工作上可以做的主要应该是旅游人才培养、旅游产品开发。在人才培养上,应该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地方民俗文化教材的开发与建设,增加地方与民俗文化教学内容,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民俗文化旅游服务。在旅游产品开发上,一方面要将旅游产品精细化,改变现存的粗放型模式;另一方面,改变目前的草原风光旅游的单一内容,开发出风俗游、文化游等旅游项目,延长锡林郭勒旅游的有效时间,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走多样化合作办学之路,拓展学院办学空间

多样化合作办学既可以扩大学院的办学影响,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还可以确保办学效益,使学院拥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和足够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这种办学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值得探索的方面: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在人才培养上探索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培养人才。这种培养可以是学历教育,也可以打破学历教育的局限。当然,这需要职业院校不仅要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也要具备根据企业需求灵活调整课程的能力。需要职业院校做的工作是与有关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入企业调研,加强实用性教材开发与建设。这项工作可以循序渐进,先从中小企业做起,积累经验,然后再在大型企业上获得突破。与企业合作,共同设置产品研发基地,从而在产学研结合上开创新思路。具体做法就是采取共建的办法,争取将企业的产品研发基地设在职业院校,最终目标是学院提供人力、实验室,企业提供设备与研发活动资金。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提高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也可以培育一支具有研发技能的师资团队,还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鉴于地区经济特点和职业教育的实际,寻找切合实际的突破口是至关重要的。校际合作。争取获得内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对口支持,在师资队伍建设、设备购置与共享、学生的提高培训上获得帮助;同蒙古国有关地区与院校合作,在畜牧业服务、畜产品加工、生态保护、矿山开采、蒙古文化等方面加强合作,争取蒙古国生源。这类生源即使数量有限,其产生的社会效益也足以弥补经济上的不足。与本地区各地方的职教中心、职业高中、综合高中、其他职业学校合作,一方面为他们的人才培养提供师资、设备等方面的帮助,实现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共享,节省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在五年制高职教育、职业中学学生升学教育等方面合作,确保高等职业院校稳定的生源来源;与相关的科研院所合作,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扩大学院影响。

三、争取政策支持,承担社会责任

民俗旅游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雅尔塞镇;民俗旅游资源;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5-0076-2

一、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创建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所谓静态开发是指以游客静观或踏看为主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要形式。梅里斯区建立的达斡尔民族风情园、水师营满族镇等民族村就是应用了这一模式。这类文化村,既可以使游客增长知识,又可以有效地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所谓动态开发是以游客参与或半参与特定民俗环境中的活动为主的开发模式,游客可参与当地人的歌舞、饮食、竞技、曲艺等生活和游戏活动。齐齐哈尔有许多特点鲜明的、吸引力大的民俗活动,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敖包大会,还有其他各民族的节日和婚礼,都可开发成为参与性很强的动态产品。

(二)重点开发独具特色的区域旅游资源

民俗的地域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必须发挥民俗的地方特色,以地域内特有的民俗事象来吸引旅游者。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复杂、分布广泛,没必要也不可能全部开发。要在深入调研齐齐哈尔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重点开发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有较大的环境容量、资源组合优势较高、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的区域旅游资源。

民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因地制宜、发掘特点,做到平中见奇、功能齐备,同时遵循特色性、保护性、文化性、参与性、乡土性原则。现有民俗博物馆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低、互动性弱,可以规划建立民艺博览城,民俗食品博览城等参与性较强的项目。还可以在客源充足稳定的大中型城市建立民俗风情园。发展民族纯正、民族风情原汁原味、投入较小的民族自然村旅游,开发“关东立春”、朝鲜族岁首节等民俗节庆产品。而且还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包括广播电视、街路文告、网络、报刊杂志等对雅尔塞镇旅游资源特色、旅游业发展水平、区域旅游形象进行宣传和促销。广泛参加国内国际旅游产品博览会和交易会,加大促销力度,提高旅游形象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建立雅尔塞镇旅游网站,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宣传和介绍。

(三)制定科学的民俗文化旅游保护规划

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开发过度,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造成“发展性破坏”。齐齐哈尔应积极确定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范围,正确评估民俗文化的现状,规划旅游接待量。要确定民俗旅游发展的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遏制民俗的被同化趋向。

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居民监控”的管理模式,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向旅游地居民强调他们与旅游者之间的区别,向他们传递有关旅游者的背景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的文化生活的自豪感与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同时还应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如现在有一些旅游地都采用了办学校或在现有学校中增加有关民俗文化课程的办法。此外,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比如,政府可以为旅游的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或者经济补贴,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另一方面,要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关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准确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来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好奇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旅游地的好客度。要根据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举止进行限制,以免旅游者的不恰当装扮及行为对旅游地居民造成不适当的影响。

(四)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目前,齐齐哈尔大学、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等高校,均已设立了相关的旅游专业与课程。要积极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注重培养民俗文化旅游方面的专业表演人才、管理人才和研究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服务是旅游附加产品的主体构成内容,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着游客从旅游产品中获得的旅游价值大小及旅游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在强调民俗旅游地的硬件可以偏中低档的同时,其软件却被推向了较高级,这就要求旅游地的员工们在服务质量上达到高标准高档次,包括热情周到的接待、整洁规范的员工仪表、文雅大方的礼仪礼节、有效及时的办事速度和效率等。

对于雅尔塞镇来说,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首先是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提高。包括其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业务素质,以及对雅尔塞镇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及旅游景点的了解程度。其次加强各旅游景区服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和加强景区服务管理。最为严重的是有些旅游项目或活动场所的经营人员服务意识极其淡薄,经常出现伤害、诈骗、宰客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影响游客游览兴致,既使有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旅游价值,恐怕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旅游形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旅游管理体制上下功夫,转变原有的个体承包分散经营为公司化,企业化,运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加强景区内所有从业人员的统一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突出特色、突出重点,打造精品

民俗旅游产品尽管替代性强,但其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也不能忽略。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具特色的文化,这种差异性使得基于每一少数民族文化所生成的旅游产品都具备吸引旅游者选择、购买的条件。雅尔塞镇在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上,其一应以那些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资源优势的少数民族民俗为开发重点。例如达斡尔族,达斡尔族是全国人口比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较集中,齐齐哈尔是该民族主要聚居地之一,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开发价值。达族风情旅游当前已经成为齐市重要的民俗旅游产品,但面对来自内蒙古的强力竞争,只有民族特色鲜明、突出,才能夯实吸引旅游者的基础。所以,在开发时应重在突出民族风情,以传统元素为重点,突出达族各类民俗的特色。对于非传统的、不具民族特色的设施,能满足接待即可,而不能当作开发重点;对不具民族特色的活动项目应舍得摒弃,以免喧宾夺主。其二,应以少数民族民俗中较具特色的某个方面为重点。例如满族,东北多地在打造满族民俗旅游产品方面都颇下功夫,如果齐市只是简单模仿的话,很难吸引游客,所以在打造满族民俗旅游产品时应突出有优势的方面———满语,满族风情在东北多处可以看到,但满语却只能在齐齐哈尔听到。产品有了差异性,自然易于吸引旅游者购买。

(二)提高产品品位,增加参与性项目

首先,提高导游人员素养,要求其掌握必要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讲解中突出文化内涵,以满足旅游者求知欲望,提升产品文化品位。其次,通过参与性活动项目的安排,提升产品品位。例如带领游客学习少数民族歌舞,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食品、工艺品,举办少数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等等。这样,既能凸显少数民族风情,又能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加深游客印象。在安排参与性活动时应注意,以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象为中心,这些民俗事象当是历经长期传承而保留下来,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而非现代人刻意打造,更忌生搬硬套其他民族的民俗或者简单模仿。时下,不少地区盲目跟风,设计“抢亲”、“成亲”等旅游项目,一些男性游客甚至一路走来多次被“抢”,心不甘情不愿地掏“彩礼”,最后感慨“花钱赎身”。这种活动尽管参与性强,看起来又很热闹,但项目上马前论证不够,缺乏特色,往往造成游客有意回避甚至反感心理。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时,应引以为诫,避免这类问题出现。

(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提高产品知名度

民俗旅游产品的宣传应以官方为主导,政府首先应高度重视,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对各种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可进行捆绑式集中宣传。关东文化旅游节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平台,应将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列为关东文化旅游节宣传的重点之一。还可以利用国内外各种旅游交易年会进行宣传,将齐齐哈尔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的特色传递给外地经营者。必要时可采用踩点促销手段,招徕外地经营商实地考察,通过他们的宣传,扩大产品知名度。此外,还应重视本地旅行社的宣传作用,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激发本地旅行社的宣传积极性,扩大宣传促销网络。

【参考文献】

[1]马勇等著.旅游规划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陈福义,范保宁主编.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2.

[3]陈放著.中国旅游策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