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铁路技师论文

铁路技师论文

铁路技师论文

铁路技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能力;“三能型”;教师;措施

作为培训基地的教师,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应与铁路发展与时俱进,尤其是近几年我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从建设、运营以及到管理,都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管理理念,这就更要求教师应大量汲取新知识和新技能,以满足高速铁路对干部职工的培训要求。由于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还不太成熟,现场仍有大量的课题、项目亟待解决,这也需要广大铁路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开发中来。对此,基地应积极实施各项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立足现场,深入探究从“双师型”向“三能型”跨越的教师培养策略。

一、培训基地教师队伍现状

(一)教学培训理念不适应现代培训的特点

教师的教学培训理念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行为,制约着培训质量的提高。由于教师大多来自于铁路专业院校,接受师范类课程培训较少,不少教师在培训理念、培训方法和培训手段等方面还停留在传统的培训模式上。表现为授课方法单一,培训内容不能根据学员的不同及时做适当调整,培训内容的展现死板,课堂上教师缺乏足够的激情和热情、气氛沉闷等,教师的教学培训理念不能满足现代培训的要求。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基地专职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从精力、体力等方面已明显感到不足,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现场调研的热情有所减退,在培训工作中或多或少流露出一些惰性。基地亟需在专职教师队伍中补充新鲜血液,增加年轻教师的数量,使教师队伍充满活力,激发教师接受再教育、再培训、再调研的学习热情,激发教师“比”、“赶”、“超”工作热情。

(三)专业实践能力不强

由于教师长期与现场实践脱节,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严重滞后于现场一线,尤其是我国高速铁路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这种师资水平滞后于生产现场的现象更为突出。虽然基地一直大力支持教师下现场,但由于教师现场调研的次数较少,时间短,下现场只是蜻蜓点水,所以也只能学到点皮毛。因此,还应增加教师现场调研的次数,延长调研时间。

(四)科研水平不高

基地一直非常重视教师的教研、科研工作,也不断开展一些活动,如组织论文、课题、教案、课件评比等活动,对教师的教研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专业课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为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水平,如撰写专业学术论文、研发专业课题、项目等,如果感觉自身能力有限,还可以与现场合作共同开发,这样不仅为现场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很好地实现了以研促学、以研促教的目的,而目前基地教师在科研方面还显得薄弱。

二、“三能型”教师的内涵

“三能”是指教学培训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铁路服务能力;教学培训能力是基础,专业实践能力是保障,铁路服务能力是关键;具有“三能”的教师,即为“三能型”教师。

(一)教学培训能力

教师的教学培训能力是教师在培训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量和本领,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教学培训能力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教学的能力。即教师在综合考虑教材、学员、培训时间、培训手段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培训目的、内容、程序、方法等进行整体构思的能力。

(2)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板书板画、运用多种培训手段演示等的能力。

(3)教学培训组织管理能力。如课堂管理能力、组织学员现场演练管理能力、组织学员现场观摩管理能力等。

(4)教学培训交往能力。如理解他人能力、沟通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

(5)教学培训应变能力。针对培训学员的实际水平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6)总结反思能力。对自己的教学培训有一个总结反思,正确评价的能力。

(7)教学培训研究能力。即教师对学员、对教学培训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创新能力。如创新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模式等能力。

(二)专业实践能力

教师是培训基地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的主体,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即专业技术应用和技能水平应达到铁路职业资格高级工以上标准;熟悉标准化作业程序和技术要求;具有规范的专业技能操作示范能力和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具有新规章的解读能力和非正常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运输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够对设备或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并具有一定的铁路产品设计和研发能力。

(三)铁路服务能力

铁路服务能力就是指教师积极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现场编写实用的文字教材,制作标准化作业的音像教材,开发能为现场作业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并提高作业效率的软件,与现场站段或厂家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为现场技术比武、技能集训、技能鉴定等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另外,在培训过程中立足现场,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带动为铁路服务能力的提升,满足铁路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等更高层次的要求。

三、“三能型”教师的培养措施

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是合格培训教师的重要条件,是基地吸引生源的重要保障。因此,基地应当立足现场,将教师的现场调研与培训教学同步进行,同等重视,促进“双师型”教师向“三能型”教师的跨越。

(一)走进现场,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1.走出去,有计划安排教师到铁路现场实践。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现场经验,是提高培训效果的根本保证。基地以教研组为单位安排教师到现场站段、设备厂家、施工现场等地进行调研或跟班学习;并积极与路局相关处室、现场站段、技能鉴定站等单位联系,安排教师参与现场的技能鉴定、技术比武等实践活动,观摩现场的技能演练、设备操作、维修施工、厂家技能培训等,实现教师自身理论与现场实践的动态结合,确保教师的技能与现场同步。

2.多途径组织教师参加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根据路局干部培训计划,基地积极与路局干培办及业务处室联系沟通,掌握各系统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信息,积极选派对口教师参加大专院校、设备厂家及路局专业系统的技术培训。

对教师的培训以改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提高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为基础,培训内容包括:

(1)与专业理论、专业实践相关的课程和教学环节。

(2)有关职工培训的理论和方法的课程或讲座。

(3)职业技能训练法的课程和实践。

(4)有关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及其训练的课程和内容。

(5)有关职业指导、心理咨询的课程和内容。

(6)有关开阔视野、激发灵感、提高品位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和内容。

通过学习,让教师不断跟踪铁路技术的发展前沿,掌握培训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以及最新的培训理念,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3.充分发挥专业协作组的桥梁纽带作用,为教师现场调研提供更多机会。由于专业协作组的组长来自路局专业处室、副组长来自现场站段,这不仅为教师获得现场第一手资料提供了渠道,而且也为教师现场调研带来了最大程度的便捷。对于现场的技术比武、技能演练、技能集训、维修施工等各种实践活动,路局和站段共同牵头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实践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教师会及时地更新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实现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二)开展教学、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培训教学能力

基地积极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一方面鼓励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对培训教学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基地每年开展一次“教学骨干”评选活动,评选优秀教师为基地教学骨干。通过此项活动,在全体教师中营造出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发了教师的教研工作热情。

2.基地每年开展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规定每名教师提供一门不少于4个课时课程参评,经基地评审委员会对参赛教师的教案、课件、说课进行初评,然后再聘请路内外知名专家担任评委,确定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者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这项活动不仅增加了教师的自信,而且提升了基地的声誉。

3.基地每年在全体专兼职教师队中开展教案、课件评比以及教学、教研成果征集活动,使教师在各项活动的历练中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三)面向现场,提升教师为铁路服务的能力

1.编写培训教材,制作培训课件或音像教材

由于现有的培训教材与现场的培训需求不匹配,尤其是现场大量缺少高速铁路方面的教材,因此,基地鼓励教师积极编写适应性培训教材或讲义,制作培训课件或音像教材等。一方面,基地积极与路局或站段联系,有教材编写需求的,为教师创造机会参与,并为教师购买参考资料、提供电脑、优盘等;另一方面,基地教研室及时路局征集的课题、项目研发信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如教师制作的培训课件或音像教材等课题项目,不仅为现场的标准化作业提供了依据,也为现场解决了工学矛盾,使现场职工的学习变得更为方便、快捷。

2.积极参与现场各种技能活动

基地积极与路局专业处室、现场站段、技能鉴定站联系,安排对口专业教师参加现场的技术比武、技能演练、技能集训、技能鉴定等活动,一方面为现场提供技术服务,另一方面让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时间深入现场,搜集现场第一手资料,积累现场经验,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这样教师才能根据现场作业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规范,让学员学有成效。

3.与站段合作开发项目

由于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还不太成熟,现场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基地可与站段进行课题研究、项目开发、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合作,在拓展现场服务领域的同时,使教师处于专业实用技术的前沿,促进专业课教师在学与用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管理、项目开发和研究等方面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创新适应铁路发展的培养机制

1.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基地的课时津贴、职称等分配应向一线教师、骨干教师和“三能型”教师倾斜,形成激励机制。

铁路技师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速铁路 信号技术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110-02

一、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状况及其对信号技术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自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至今,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起步较晚,但是起点高、发展快,通过引进国外核心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迎来高速铁路发展新时代。国务院于2004年批准、2008年调整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立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宏伟蓝图: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专线及多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到2020年,我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2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无疑掀起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第四次浪潮。

随着列车运行时速的提高,传统的信号传输方式、信号控制指挥方式不再适用于高速铁路,新型行车控制系统成为高速铁路必不可少的信号技术装备,同时也对使用和维护这些系统设备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据调查,铁路企业作为一个庞大的运行机构,普遍存在一线职工文凭低、知识老化、缺乏学习激情、技术骨干少等问题,而高速铁路运营业务的增加和高新技术的进步,都在急促推动着铁路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南地区的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行车设备也是属于较陈旧的,基本没有新技术、新设备大刀阔斧地上马,对应于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招生就业的地域限制,相关职业院校一直以来都是依照惯例开设专业课程,内容没有过多更新,满足于够用就好,即使对新技术有所涉及却不深入。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广西、云南、贵州也投入了高速铁路建设的高潮当中,随着湘桂、柳南、贵广、云桂等一条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修建日程的推进,铁路企业对有关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必将大增,并存在“订单培养”、“职工培训”合作的可能性,面对这一契机,及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配合企业现场岗位要求,面向高速铁路新技术培养高素质、高能力、适应性强的专门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充分发挥各方面有利条件,以职业岗位群技能调查、职业资格考核与行业标准为出发点,解放思想、顺应发展,对高速铁路信号技术人才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高速铁路信号技术人才培养措施

(一)以发展的眼光确定高速铁路信号人才培养计划。职业教育必定是依托行业发展的,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应对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在现有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进行高速铁路信号技术人才培养工作,需要通过科学的、系统的考虑,既突出重点也注意全盘统筹。一是紧跟高速铁路发展步伐,按照高标准准确定位提出培养目标;二是符合高速铁路长远发展规划,站在职业发展战略的角度确定培养模式;三是体现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根本宗旨,培养方案应具有延续性,根据行业发展的定位分步实施。

根据以上方针,我们通过深入调研了解行业状态,兼顾企业短期需求及职业长期发展,以此制订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最终确定高速铁路信号技术人才培养分三步走:第一步在专业基础上兼顾高速铁路信号岗位技能学习,掌握高速铁路信号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增强毕业生能力;第二步实行“校企一体化”订单式培养或区分专业方向,逐步适应铁路发展需要;第三步开设高速铁路信号控制专业,全面培养上下兼容的尖端技能型人才,最终满足“高、新、精”的行业要求。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速铁路信号教师队伍。具备强劲的师资力量是搞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是自治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有一支获得自治区级专业教学团队称号、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面对高速铁路发展及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开展师资培训,加快高速铁路信号技术人才培养进程。

近年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所有专职教师均已分批次到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相关高校和研发部门参加技术培训,也聘请了行业专家到校进行指导讲座,深入研究高速铁路信号新技术原理、新设备结构功能等基础理论知识;选派没有企业从业经历的专职教师到现场进行见习、挂职锻炼,充分熟悉既有设备,同时对比分析高速铁路新技术的先进性和设备升级的必要性,深化对新知识的理解;骨干教师们利用假期到区内高速铁路在建线路和区外高速铁路运营线路进行调研,并参与新线信号系统安装、调试工作,熟知高速铁路信号各个系统现场运用情况,理论联系实际,补充完善知识体系,充分获取设备实际使用、维护经验,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在兼职教师方面,加大了从企业和科研所聘任高级技术人才作为专业实践教学导师的力度,与专职教师合作交流,互相“传、帮、带”,形成一支稳定的技术知识全面、实践经验丰富、“双师”比例高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队伍,在加速推进高速铁路信号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优化课程设置,进行高速铁路信号技术课程建设。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改革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必须改变一直以来专业课程设置因循守旧、偏重普通铁路既有设备的情况,以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的知识为主线,健全专业课程体系,着力于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训紧密结合,消除教学计划与岗位需求的差距,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拓宽职业发展方向。这一环节中,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选取的问题;二是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的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缜密思考,反复认真探讨最佳解决方案。

首先考虑到人才培养目标分步走的计划,我们确定初级阶段在原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先全力建设一门高速铁路信号新技术课程――高速铁路信号集中监控系统维护,并为此成立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我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一些设备在普通铁路基本有所应用,原本专业课程设置中也包含相关知识,但是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相比普铁还是有很大程度改进的,为便于学生学习,对于课程内容应当准确合理地选取、整合新老知识点,重点突出技术更新的情况。我们在学习研究高速铁路信号新技术过程中,就已经注意对比分析高速铁路新设备相较于既有设备的不同与创新,结合现场实际需要,找好切入点,主要面向我国高速铁路三大主要控车系统――计算机联锁系统、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分散自律调度集中指挥系统,整合远程控制技术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来构建课程内容的主体,优化知识结构,突出重点、杜绝重复,将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训相联系,强调应用与维护。

同时课程建设小组派出骨干教师到华东交通大学等先行高校调研学习,深入沟通交流,听取有关高速铁路信号技术人才培养的经验介绍和建议,研讨课程标准制定和教学实施方案,最终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课程标准,通过完整的教学情景设计,体现融教、学、做于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学会完整工作过程,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并以此指导课程教材编写,在确保毕业生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而进行技能训练所必备的最基础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将基础专业理论知识穿插在各个工作任务的教学情景环节中,例如S700K提速道岔转辙机的认知与维护、ZPW-2000一体化轨道电路的认知与维护等,每一个环节均以“能力为本”作为指导思想,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最终目的,满足高速铁路现场岗位技术要求。

(四)建设现代化铁路信号实践培训基地。针对其他职业院校以及铁路企业本身缺乏高速铁路设备模拟演练基地的现状,应当充分利用我们的实训基地建设已经获得自治区示范性项目及中央财政支持的优势,在原有基础上大力改进、更新设施,建设现代化高速铁路实践培训基地,实现普通铁路实训系统与高速铁路实训系统共通衔接,打造高速铁路信号岗位真实工作环境,打破新型设备过少、“只看不动”的现状,形成兼具教学、培训、科研、职业技能鉴定等多方位功能的铁道信号实践体系。

近年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直不断加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的力度,第一,改造原有ZPW-2000型轨道电路综合实验设备,增加配套设施,满足与高速铁路现场一致的施工、测试、技能演练的要求;第二,研制列车运行自动控制模拟系统,配合沙盘轨道电路构成高速铁路列控设备的模拟实验环境,实现演示、操作、系统维护等功能;第三,配置一系列软、硬件设施,构建高速铁路计算机联锁系统、CTC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的仿真实验平台,满足高铁监控系统教学的需求;第四,利用新校区建设的真实轨道线路,配备相关信号基础装备,具备与企业现场相适应的教学、实践一体化环境,组建铁路信号各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训练和考试基地,加快实施“校企一体化”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建设高速铁路信号控制专业的目标。

三、成效

在更新教育观念、顺应铁路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思想指导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高铁信号技术人才培养进程已获初步成效。目前即将开通运营的湘桂高铁衡柳段南宁铁路局管内成立的各个信号工区新生力量80%以上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届信号专业毕业生,而这两届签约到南昌铁路局和广州铁路集团公司的也都分配在高速铁路线路工作,并且在回访调查中,用人单位均表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信号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表现良好,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素养。同时,在职工培训方面,南宁铁路局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协议,已经为其开办三期“高铁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培训班”,培训效果获得企业与职工双重赞赏,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关系,提高专业多方位办学能力,为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开启序幕,也为开设高速铁路信号控制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顿小红.从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看我国高速铁路建设[J].现代商贸工业,2007(6)

[2]计卫东,杨涛.关于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铁道运营技术,2011(7)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3JGA406)

铁路技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一、概述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是在普通教育基础上加上职业元素演化而来,以“学科课程体系”为主,采用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授课方式,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不适于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考核方式难以反映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水平,没有系统化和根本性地体现其职业特性。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但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构建课程体系时,仍然没有脱离基于知识传授的学科化课程的束缚,这样势必会影响职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是用“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学科课程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方案,该方案由工作任务分析导出典型工作任务,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成为行动领域,再考虑到教学实际转换配置出学习领域,并通过具体的“学习情境”来实施,具有完整性、协作性和个性化的特点。该方案的开发思路如图1所示: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制定

明确专业定位是一个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正处于蓬勃发展,2007年10月,国务院第一百九十五次常务会议批准了《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将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调增至12万公里以上。主要措施有:1.大力发展客运专线,新建客运专线1.2万千米以上,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2.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新线,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3.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3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1.6万公里。地处华东地区的上海铁路局作为东部铁路建设的主战场,2009年建设项目更是创造多项历史纪录,完成的建设投资将超过200亿元,而开工项目总投资规模更是达到2200亿元,建设投资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全年开工(包括拟开工)项目达到18项。另外,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已有25个城市规划了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轨道交通网络总投资估算将超过8000亿元,总里程将达5000公里。其中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就江苏而言,仅“十一五”期间,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在2010年前要完成82公里1号线南延线和2号线建设任务,启动建设3号线。苏州地铁1号线已经开工建设,无锡、常州地铁1号线也在规划中。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大发展,给铁路线路施工与维护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铁路线施工、养护手段也随着铁路事业的整体进步得到了飞速发展,从纯粹的人力到小型机械化,再到大型机械化,而大型施工、养路机械化设备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铁路线路施工养护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大型施工、养路机械是集机械、电子、液压、气动、激光和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装备,新装备的大量投入应用急需大量的经过系统学习、掌握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所属的25家特大型施工企业的用工人员需求量在1万以上,另外我校所处的上海铁路局工务系统每年急需仅大专层次的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技术人才800多名。而上海铁路局管内尚无开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专科层次的学校。行业良好的发展势头,给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提供了很大发展空间。在大量的调研基础之上,经过综合分析论证,我院明确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全路铁道施工企业、上海局工务系统及城市轨道系统,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一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了解现代铁路线路技术及发展方向,特别是200km/h以上的高速铁路技术装备特点,熟悉铁路养护流程,具备大型养路机械维修与操作技能,能从事铁路的机械化施工、养护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不断学习、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一线岗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做法

高职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求的实际工作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用与工作过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岗位活动进行整体化的分析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课程,实现课程结构与岗位工作结构的对接。主要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组成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的调研组,对典型的企业(如上海铁路局工务段、机械段、工程局等)进行走访和调研,以实践专家深度访谈的形式,与企业一线技术骨干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重点了解毕业生在企业所从事岗位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内容。同时了解企业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在获悉岗位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的同时请企业人员填写工作任务描述表,把掌握的一手资料记录下来。从工作任务描述表及调研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得到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任务实例,并经过分析概括,将主要的具有相同性质的工作任务实例合并,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32项,这些工作任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对这些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统一到一个个行动领域之中,便形成了所有的行动领域。与此同时从简单到复杂按职业成长规律进行排序,并根据深度访谈获得的信息确定了专业行动领域的难度等级。在充分考虑教学组织与实施、学生水平及师资条件等因素,将职业行动领域进行教学化加工与反思,充分考虑教学的可实施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将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有的是将多个行动领域转换成一个学习领域。经过转换配置与企业论证,开发出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共11项。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保证学生跨职业学习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力的加强,整个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学习领域共设计了三部分: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如表1)

表1 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课程体系

四、思考与体会

通过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及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我们得到如下认识。

1.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所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为教学主线,以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形成的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学本质思想真正体现了“工作怎么做,教学怎么教”,特别强调“做中学”,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是在完成特定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来的。因此,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非常适合职业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能力,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2.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教材迫在眉睫。现在使用的职教教材,一般以学科系统化为模式,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与理论脱节,学与用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结合,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所以所以开发适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教材迫在眉睫。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材包括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实训教材应先编写以职业技能及相关技能知识为内容的单元模块,再以这些单元模块为基础进行整合,形成各个教学项目,以覆盖同一领域不同职业或不同职业方向的具体要求。实训教材应重在如何做。理论教材要针对培训技能的要求编写。教材编写要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专业理论课始终围绕专业实训这个核心活动,打破学科系统化的模式,按实际工作过程,做到“少、精、浅、实”,不求完整,但求实用。

3.加强师资培训,构建一支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顺利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要想让我院培养出来的铁道工程专业人才更具竞争力,必须先提高教师的水平。(1)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课程理论水平,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基于工作任务的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使骨干教师掌握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技术;同时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进行研修、顶岗锻炼,提高教师从事专业技术生产实践和科技开发活动的能力,使教师尽快成为合格的双师型职业教育教师。(2)聘请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聘请在苏州及周边地区生产、建设、管理等第一线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课,促进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也课程教学工作,构建兼职教师库。

4.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需提供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生产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应是“教学工厂”,是“生产型”的应突出其教学功能和学习功能,应为课程服务。在校内实训基地里面:学生专业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业务的工作室;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生产者,是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教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学生完成的学习成果就是生产出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参考文献:

[1]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22).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

铁路技师论文范文第4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education policy of "taking the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leading"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Railway Line and Station Courses of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also should adjust actively, reform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make the course be more close to the practice of railway field and more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jobs. So this article expounds several though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关键词: 高职教育;铁路线路与站场;课程建设;岗位能力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railway line and station;curriculum construction;post ability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3-0281-02

0 引言

在现代运输中,铁路是主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最基本的任务是安全、迅速、经济、合理地运送旅客和货物。在完成上述任务时,铁路车站及枢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高职教育的特点

2002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面向21实际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真正办出特色。

我国设有铁路特色专业的高职院校,大多是从原隶属于铁道部的中专、技校等升格而来,带有明显的铁路中职院校特点。而且由于从铁道部分离的时间较短,这些高职院校使用的教材大多选用铁路本科院校教材或原中职教材,导致与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符,高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设计多模仿本科学科体系,开发的教材内容大多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不能反应职业教育注重技能的要求。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有必要开发一套基于工作过程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2 《铁路线路与站场》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铁路线路与站场》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般专业课。该课程是在先进的运输工作组织的基础上,对车站各项设备的布置极其综合运用,提出合理的运营要求和设计方案。该课程是由运输组织学和一般工程设计理论结合发展起来的,有很高的技术性和应用针对性,侧重于技能训练及设计的合理性与设备运用的动态性相关联等特点[1]。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铁路车站线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技术站的主要作业;围绕站内运转作业过程,分析各项运转设备的合理设置位置[2]。《车站线路与站场》课程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前导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确定车站线路设备、车站设备技术条件的技能和加深对铁路车站行车工作组织的理解,为后续学习《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等核心课程奠定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

3 《铁路线路与站场》课程建设

3.1 教材内容建设 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及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出发,《铁路线路与站场》课程在保持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时补充铁路现场的新知识、新技术。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铁路线路与站场》大多是将本科教材内容删减、重组而编制的,可以说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铁路现场工作岗位能力培养教育较少,不能体现职业教育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特点。

目前,急需编写一本基于工作过程的《铁路线路与站场》教材。教材内容的选取应进行面向的高职学生群体的学情分析,再与铁路现场的技术人员进行沟通调研,最终确定学习的领域,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抓手,编写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材。

我系该课程还开设了《中间站平面设计》专项实训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实现毕业生和铁路企业的无缝对接。

3.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建设 本课程突出高职教育“以能力培养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的要求,递进式技能训练贯穿全程,探索并实践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充分锻炼了职业规范能力,岗位适应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综合技能应用及综合应变能力。①课程课件的建设,在课件中对各项现场设备的介绍中,添加了在现场拍摄的大量图片、视频资料。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深受同学们的欢迎。②课程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可采用图像、视频等媒体手段,收集整理铁路各种车站类型,如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配置的设备和技术作业情况、学科最新发展趋势等资料,铁路现场拍摄有关作业过程录像和现场设备图片,制作成图像、视频和动画等资源,以便教师在讲授时联系实践,增强教学效果。

以我系为例,采用的仿真现场教学法,通过建设的列车运行指挥实训中心整体展示铁路线路站场中涉及的车站的设备、技术作业过程等内容,结合一体化教室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3.3 教师队伍建设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现场使用的设备、实际的作业流程,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理论联系实际。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师存在三个问题:

①铁路近几年发展迅速,设备更新换代也非常快。以前现场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较好的老教师,几年不深入现场实际,也摸不清、认不得现场使用的设备及操作方法。②高职教育近十年来得到了高度重视,发展迅速,导致教师严重不足。招聘入校的很多专业对口的本科生,也只是学校到学校,没有任何生产实践经验,对铁路现场实际不清楚,不能完成实践课的教学。③“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不足。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课比例较高。各高职院校想聘请铁路现场技术人员担当兼职教师想法是好多,但是铁路运输岗位的特殊性,使这种技术人员在外兼职的可能性很小,只能从退休的技术人员中聘请,但是退休人员对新设备等也不熟悉。

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制定一些解决办法,以尽快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例如:专任教师每年深入企业顶岗锻炼;积极参与实习、实训室建设工作;跟踪铁路新技术的发展,收集现场典型工作任务案例,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队伍实践操作能力。

3.4 实践教学建设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也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性教学则正是帮助高职院校完成这一目的的直接方法。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则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决定着能否培养出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是高职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以达到“会用”的目的。

4 结语

《铁路站场及枢纽》作为高职院校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般专业课程,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原有的“纸上谈兵”式的教学方法已经达不到“能力为本”的技能型教育。为此,我们应该以高职教育的特点为原则、为抓手,积极进行教材的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团队以及实践教学建设等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工作,勇于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新模式等。

参考文献:

[1]王顺利,王淑伟,孙景冬.《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8,11:72.

[2]候立新.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铁路站场及枢纽》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5):191.

铁路技师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素质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规章的不断投入应用,铁路职工的业务知识也亟需更新升级,职工渴望继续再教育的愿望也出现了扩大的趋势,对职工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作为铁路培训基地的教学资源和后备力量,代表着职工培训基地的未来,其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铁路人才培养质量,青年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成为铁路培训基地的重点工作之一。

以北京铁路局石家庄职工培训基地为例,石家庄培训基地自2005年由原铁路职校、铁路技校、铁路党校合并而成,从事着工务、机务、电务、客运、财会、法律、计算机和党建等学科门类的培训和学历教育任务。从师资的年龄结构上来说,这些教师以40岁以上的居多,基本都是原来从事铁路专业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今后的十几年,这些教师陆续达到退休的年龄,而我基地的教师尚未达到有利于新老合作的梯形结构。青年教师多是近5年来从铁路院校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多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在本职工作之外担任兼职教师,基本上从未进行过系统的师资能力培训,以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师基本技能。自基地成立以来,进入铁路培训基地的青年教师,基本上都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虽然他们理论知识有了普遍的提高,但是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资格和教学方法的专业培训,对如何站在课堂上讲课一片空白,只能凭在学校时的印象模仿老师教学。课堂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不强,知识的内容吃不透,难以把重点讲透彻,使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2、专业不对口。近年来,我培训基地不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近几年分配来的大学生,有近一半的人员是非铁路专业,面对铁路培训基地要培养自己的教师资源的要求和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许多大学生盲目选择铁路专业,没有经过认真分析能否胜任这门课程,拿本教材就开始所谓的备课,或是教学模块没有进行合理分配,一窝蜂的选择同一门课程,造成了很多人讲一门课程,有些课程没人能讲的尴尬局面。

3、缺乏实践教学能力。铁路培训面向的是一线职工,面向的是现场实践,特别是现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所要培养的是高铁的高技能人才,是具有现场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很多学员是带着现场问题来的,希望通过培训后能得到答案,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而这些,恰恰是青年教师所不具备的。他们缺少去现场实习的机会,也没有去现场挂职锻炼的经验,对站段一线的各种新设备新工艺缺乏感性的认识,没有实际操作,只能用书本上的理论牵强解释学员的疑惑,不能真正的给予学员指导。

二、青年教师应要学会的教学能力

1、设计教学的能力。首先要了解学员。我们在每期培训班正式讲课前,都要对参培学员有一定的了解,年龄,工作岗位,对知识接受的程度等等。其次是教学任务的分析,要把学习者的现有基础和教学目标层次相对照,确定学员处于哪一台阶,还要经过哪些台阶才能达到目标。第三是教学活动的设计,采取适合学员易于接受的学习方式,观摩、见习、现场教学、讨论、案例分析等等。

2、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铁路培训项目众多,有岗位适应性培训,提职培训,学历培训,新职培训等等,虽然类目众多,侧重不同,但总归都是为一线生产服务的,因此铁路上的培训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青年教师都是从铁路院校毕业直接进入工作岗位,专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现场知识比较匮乏,所以更需要他们深入现场,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了解四新知识,及时关注现场动态和技能要求,切实提高课堂的针对性。

3、教学反思的能力。青年教师要学会教学反思的能力,通过反思,可以使青年教师有意识的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发现和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更要学会观察课堂上每位学员的反映,课后主动征求学员的意见,认真总结自己课堂上的利弊,旁听专职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态度,进而查找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

4、继续学习的能力。铁路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高速铁路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技能更迭的发展过程,吃老本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要求,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规章的广泛应用,需要青年教师要主动深入一线现场,了解四新知识,吸收消化四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使之成为自己的教学资本。不仅要学习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学习教学方法、教姿教态,教师的师德等多方面的能力。

三、多措并举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1、组织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根据培训基地青年教师非师范专业出身,缺乏授课经验的特点,培训基地要安排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备课,授课,辅导,结业考试等环节上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以老带新的局面,帮助青年教师初上讲台的紧张心理。

2、组织说课比赛,提升能力素质。为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培训基地要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优质课评比,由专门的教师进行点评。对青年教师的教案、课件制作、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姿教态,对于优势和特点要加以肯定,增加青年教师的信心,进而形成自己的讲课风格,对于不足的方面,则加以认真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的办法和努力方向,从而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3、公开课观摩,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培训基地要定期举办公开课观摩活动,请骨干教师授课,推广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青年教师通过教学观摩,进一步强化师德修养和专业素养,更加熟悉和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动态补充和更新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对骨干教师的教学备课,课堂把控能力,教学方法等各个环节认真总结和吸取经验,找出自身不足,以实现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

4、开展系列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局属职工培训基地培训能力水平,培训基地要从完善制定拟人班组长、班组长轮训、新入路职工强化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等重点培训项目入手,加强能力建设,加强铁路专业师资的培养,打造一批精品课程,提高培训办班水平。加强以年度之交论文成果评审表彰为主要形式的激励机制建设,鼓励职教师资积极开展培训理论、教学教法研究,不断提升全局培训师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