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竞技比赛方案

电子竞技比赛方案

电子竞技比赛方案

电子竞技比赛方案范文第1篇

一、人才储备与选拔培训

(一)赛前的宣传动员。

从大一学生进校开始,学校利用专业教育、历届电子设计竞赛参赛概况、历届学生获奖情况、举办专题讲座、参观实验室、结合第二课堂活动等机会,做好大赛宣传动员工作,培养竞赛氛围,提高学生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意识和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已参赛学生介绍学习经验、获奖情况、个人发展等,着力渲染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对提高个人创新意识、强化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帮助,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踊跃参加训练和竞赛。同时通过校内的无线电协会、电子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吸引一部分对电子竞赛类感兴趣的学生;通过举办“科技节”等日常科技类活动,使其中的骨干成为日后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主力军。

(二)人员选拔及组队。

电子设计竞赛的参赛队员一般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力,一、二年级优秀学生作为后备力量参与团队集训。在选拔方式上,立足于早发现、早培养,尤其是学生技术骨干队伍的储备。从现有的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学生和其他主动要求热情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中进行选拔,建立“学生科技创新技术骨干储备库”,将那些“有兴趣,基础强,肯吃苦,善钻研”的学生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培养对象,在日常的科技创新活动中给予场地和设备的支持,积极为这些学生提供参与学校各种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有针对性地推荐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时,积极鼓励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传帮带刚刚加入团队的学生,保持队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参赛队伍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综合理论水平、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按照梯队原则、合理搭配组队,每队所配的一、二年级学生可作为将来竞赛主力队员进行锻炼和培养。

二、竞赛前的筹备与训练

结合多年组织和参赛经验,我们发现参赛初期学生大都存在以下不足:知识面不够广和宽,自学及查阅资料的能力不足;电子技术、微机原理等理论基础不够牢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欠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科研技能的掌握不够牢固,缺乏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为:在设计方案的论证中,抓不住重点,不能从不同层次进行方案的对比论证,总体设计思路混乱;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很死板,相关仪器仪表的熟悉程度与应用意义的概念不够。因此,在组织培训阶段对学生基本知识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指导教师精心设计,整合培训内容,从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出发,对培训内容进行整合设计。

一般赛前训练应从基础理论,技能训练,综合训练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培训,以提升参赛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论文的写作技能、团结协作精神、良好的竞赛心理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等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应赛能力。

(一)基础理论培训阶段。

该阶段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培训目标为:巩固学生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锻炼基本的电子制作技能。选拔一批基础好、自学能力强、上进心强、潜力大的学生。培训内容主要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系统等;常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及EDA软件的熟悉及焊接技能的初步培养等。

(二)技能培训阶段。

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培训内容为:电子设计综述,科技论文写作,软件工程技术,无线电技术;常用EDA软件使用技巧,VHDL语言及编程,单片机系统设计;常用仪器仪表使用,以及相应的实验和设计。培训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EDA软件与单片机编程环境、各类仿真编程设备和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采取设计方案写作、模块电路制作、设计与制作报告相结合进行考核和选拔,决出略多于参赛人数的学生进级下一阶段。

(三)综合训练阶段。

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暑假期间,这阶段将确定重点培养对象即最终参加比赛的学生,每个参赛队由3名队员组成,确定核心队员,确定主攻方向。要求队员既能独立工作,又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重点培养对象,竞赛领导小组要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和辅导计划。该阶段以系统综合训练和竞赛实战模拟训练为主,并开始在导师指导下分组设计、制作、调试,完成实物。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该阶段培训目标为:让学生通过一到三个完整的实际设计课题的综合训练(包括系统及软硬件设计与调试、资料查找与论文写作、答辩),将模块综合成某种功能的系统,以系统综合训练和竞赛实战模拟训练为主,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

三、制定并完善有效的组织与过程管理办法

对参赛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是保障电子设计竞赛有序开展的必要环节,通常包括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激励机制、宣传、引导与动员及日常管理等内容。尤其是建立灵活、富有弹性、特色鲜明的组织管理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三自”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主动竞赛”的主力军,营造更为宽松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空间。

为确保竞赛组织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参赛进行统筹管理。一般应以竞赛领导小组为首,下设日常管理组、导师组、器件组、加工组、资料组、外联组。由其是由学院领导牵头成立竞赛领导小组对整个备赛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负责审定电子设计竞赛的培养计划和集训方案;审定电子设计竞赛经费预算方案,并负责筹集和管理工作;听取各专业小组的汇报,并解决实际问题;聘请和考核专业导师;负责联系竞赛所需环境条件及资料建设;有关电子设计竞赛的工作安排及其他信息;负责竞赛的联络和组织工作;负责制定竞赛经费的具体管理办法和花费项目的审查工作。在参赛期间,更是要动员校内各方面力量全力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

四、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带动,只有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能力,学生的科技活动才能得以顺利开展。教师的科技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科技活动水平,要使学生的科技水平上档次,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结合我校参赛经验,在培训中根据指导教师的情况,成立博士导师团,老年经验团,年轻创新团,按照不同的分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得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一)赛前教师的准备工作。

指导教师要尽快根据学生的技术准备情况确定题目,并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主要内容有:所选题目的关键技术与指标分析;确定竞赛完成目标;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解决思路与实现路线;提出软硬件实现界面关系,进行任务分工和人员协调。

(二)对学生的训练过程进行阶段性评估。

对学生进行团队意识和责任心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强调参赛队员间的协作与交流,尤其是指导教师要对参赛中出现的困难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对措施。

电子竞技比赛方案范文第2篇

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否。虽然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基础相对比较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但对于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于是学习的效果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而学科竞赛就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式之一,今年,通过观看大学生智能车比赛视频,同学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了,报名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加。同时,学科竞赛的内容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比赛赛题就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新技术、新仪器、新设备应用方面的设计。电子设计竞赛赛题分基础题和发挥题两部分,其中,基础题是大部分参赛学生都能完成的,而发挥题又给个别优秀学生提供创新发挥的余地,从而引促学生走上创新的轨道,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在“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中,学生采用统一的竞赛车模套件,自主构思控制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包括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电机驱动、转向舵机控制以及控制算法软件开发等,最后完成智能车工程制作及调试。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跑道、障碍物、交叉线、终点等自动识别,需要对车身平衡、转向、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培养学生具有灵活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能力的同时,又给学生提供很大的自主发挥空间和创新的舞台,引导学生走上创新的轨道,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科竞赛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竞赛的过程中,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与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学生需要从竞赛组委会公布的几道竞赛题中选择一题,然后查找资料完成设计,再进行实物的制作、软硬件的调试和参数的测试,最后完成论文写作,这些都需要学生独立运用创新思维,尤其是确定设计方案时,更要查阅资料,拓宽思路,并结合自身和学校的条件,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在“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中,由于硬件是统一的,因此,成绩的好坏就主要由控制方案和软件决定,而控制方案和软件设计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思维意识,深入地运用本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得益于此前的学习和训练,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并与老师讨论,经过归纳分析,进而消化吸收,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不管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还是大学生智能车比赛,内容往往都涉及电子、机械、传感、自动控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问题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及灵活性的特点,因此需要学生掌握并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和制作。而且,竞赛的过程往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难题也需要参赛队员千方百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这能更深入挖掘参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质。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加剧,各个高校,尤其是地方性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离不开创新人才,离不开创业者本身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大学生创业,就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这些创新素质的培养,同时,大学的创业教育应该始终坚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学科竞赛中,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力的培养和极大的提高,由于近年来学科竞赛赛题经常来源于工程实际,体现了专业应用方向,因此学科竞赛在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从事专业活动的信心,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创业素质。此外,学生在竞赛中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也会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就业、创业产生重要影响,促使学生自觉投身到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创新活动之中,进一步积累创业经验和专业基础,为在校期间或毕业之后的创业活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校的创业教育提供重要途径和良好载体。另一方面,由于竞赛本身的特点,只有最优秀的作品才能获奖,因此,学科竞赛能激发学生的斗志和竟争意识。同时,学科竞赛,比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往往要求参赛者在几天时间里完成作品的设计、制作、调试和测试,而且学科竞赛的问题综合、灵活,学生在这期间需要进行高强度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这除了检验学生的专业能力外,也需要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敢于直面困难,从而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由于竞赛小组成员有时是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取长补短,默契配合,积极沟通,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精神。参加过竞赛的学生,无论是否获奖,都认为竞赛对他们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学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不但在专业能力上得到了提高,在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等方面也得以充分锻炼和展现,而这些也正是创业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基于学科竞赛的电子信息创新人才培养思路和举措

由于本院电子信息专业脱离母体、独立进行专业教育和参加学科竞赛的时间短,需要在人才培养、专业教育和学科竞赛进行创新性改革,从而培养出地方经济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修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于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母体学校的培养计划显然不太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因此,我们首先做的工作就是从独立学院的实际出发,修订培养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使之更符合独立学院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电子信息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专业的特点要求培养的创新性人才需要具备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由于独立学院学生本身理论基础较差,学习理论性强的课程相对困难,因此,从独立学院自身特点出发,本着与母体学校错位发展的需要,我们在修订培养计划的时候,始终坚持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特别突出了实践教学,削减了理论课的课程数和学时,取消了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而且对专业发展影响较弱的课程。在新修订的培养计划里,新增加了《专业概论及实践》、《电子装配与调试实训》、《电子技术技能等级实训》、《电子设备检测与维修实践》等实践课程,调整了部分实验实践课程,使学生实验实践类课程的学分占到总学分的20%多,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前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按照以往的培养计划,学生到大二以后才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主要的专业课一般到大三以后才学到,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因此,在修订培养计划时,我们把专业课开课时间大大地提前,在第一学期,就给学生开设《专业概论及实践》,让学生对专业的特点、要求有所了解。第二学期开设了《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等课程,第三学期开设了《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与系统》等,第四学期开设了《电子系统设计》、《单片机C程序设计及应用》等,其他的专业课也相应提前,这样使学生在大二结束时就已经学习了主要的专业基础课,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电路设计、程序编写、软硬件调试,基本具备了参加学科竞赛的能力,从而增加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机会,也为学校参加学科竞赛增加了人才的储备,从而有利于学校提高学科竞赛成绩。#p#分页标题#e#

开设与学科竞赛相关课程。学生除了学习一般的专业理论课、实验实践课外,为了学生更加深入理解电路系统、提高学生的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提升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取得更好的学科竞赛成绩,新修订的培养计划,增加了《电子系统设计》课程,让学生得以系统学习各种电路系统设计的思路、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另外,在以后重新修订培养计划时,我们准备引入《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选修课,规定参加竞赛的同学必选,以此来进一步规范对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辅导和实践训练。强化实验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管理。再好的计划,都要靠落实执行。新的培养计划、教学大纲,都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实现预定的目标。在实验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验内容、实验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在实验内容上,依据课程性质和学生的程度分不同层次,每门实验课必须有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设计研究性实验。在实验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课程大纲,严格进行实验实践过程的控制。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实验预习,清楚实验原理、内容和过程,实验前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予参加实验,另外,对于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实践课程,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相关的专业理论课,我们要求学生背记实验电路,以此达到提高实验实践效果的目的。其次,教师深入学生的实验实践过程,及时解决学生实验实践过程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主发现、解决实验过程的问题,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教师严格检查实验实践的结果,及时发现学生实验实践过程的问题,并与学生及时沟通,以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加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基础知识,初步学会了实验技能以后,为了激发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兴趣,拓展学生实践能力,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电子信息方面的创新实践活动,学院的电子信息创新实验室随时恭候学生来开展电子信息方面的研究和制作,同时,教师积极为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包括选题、确定方案、解决疑难等。近两年来,本院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完成学生科研项目6项,实验室开放项目8项,参与的学生达到100多人,通过学生课外主动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深入掌握基本实验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了分析、综合能力和设计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有力地支持学科竞赛工作的开展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遴选学科竞赛指导队伍。学科竞赛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但一支具有合作精神的高水平竞赛师资队伍是将竞赛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保证。指导老师是学科竞赛主导者,从选手培训到赛前指导,从丰富理论知识到训练逻辑思维,教师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在比赛期间,指导教师还可以适当与参赛队员进行交流,可以提出指导性意见,引导解决关键问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指导教师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参赛成绩。我们依据教师的教学经验、责任心、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同时考虑到教师梯队的建设,确定了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从而给电子信息专业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保证。精心挑选学科竞赛参赛队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根据学生层次分为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而“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比赛则不分组,因此,作为独立学院的本科生,参加这些学科竞赛,需要与名牌高校、专门的电子类高校学生同台进行竞争,要想取得好成绩,实属不易。因此,为了在学科竞赛的成绩上有所突破,参赛人员的选拔就非常重要。我们挑选学生的做法是:在学生志愿报名的基础上,通过选拔测试,并结合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特别是实践课程及课外实践活动的情况,对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再参考其校竞赛成绩,选拔一批基础扎实,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爱好电子设计制作的学生作为培训辅导对象,并在培训过程中逐步淘汰,最后确定参赛队员。而其中,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因素,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特别是了解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精心组织学科竞赛的辅导与实践训练。参加学科竞赛,赛前集中培训非常关键,针对竞赛的内容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竞赛辅导与实践训练。

电子竞技比赛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职业技能竞赛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2.018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institutions, we found that skills competitions both participating students tested technical skills, but also to test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level. So guided by research contest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ode and method of competitive training model,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he professional game to promote education, to promote learning race to race and promote reform.

Key words skills competiti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普教有高考,职教有大赛,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形成了一种长效机制,而且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发展趋势已表明,任何一项竞赛都不再是单纯的某一门课程或者某一种技能的竞赛,而是整个专业的知识和综合技能的应用,职业技能大赛已成为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及未来人才培养方向的风向标。因此,将职业技能竞赛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赛项为引领,对开展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技能竞赛目标契合,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各项赛事都是紧扣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赛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竞赛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保持一致、竞赛内容与专业新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历届赛项的设置和赛事内容既体现了专业前沿新技术的实际应用,也反映了行业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过程中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以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技能比赛为例,从2009年至2013年,竞赛任务都是要求选手在现场完成一个真实电子产品(或系统)的设计、制作,从而检验参赛选手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下实现对电子产品在规定设计方案下的工艺能力和职业素质。

因此,我们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关注大赛方向,结合大赛所反映出的对电子专业人才需求的新趋势,在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科学调整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方案适用性强,人才培养适销对路。我们结合大赛对电子产品设计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要求的变化,调整专业培养目标,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增加了电子产品设计方向和相关课程,扩展了学生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表1)。

2 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竞赛内容融合,促进课程建设

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体现了高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要求,既契合国家要求的最新职业标准,又与实际生产贴近,并且适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因此职业技能竞赛能够促使专业对最新行业、技术的关注与学习,促进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更新。

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赛项首次要求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可以看出,这是从国家层面上看到“嵌入式系统”广阔的应用前景,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赛项要求采用FPGA技术,2013年规定采用MPS430型单片机。这类经典案例考查的都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涉及CAD绘图与PCB板设计、单片机系统设计与编程、传感器技术应用、电子EDA技术等专业知识,以及仪器仪表的使用、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等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互相联系,互相融合,体现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改理念。

因此,我们参照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竞赛项目涉及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及竞赛规则和评分标准等,对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课程内容摒弃了陈旧的内容和艰涩难懂的理论推导,以应用为目的,选择任务载体,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并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规律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序化,突出实践性。我们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电子CAD、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强化电子产品设计能力的培养;引进新技术,改革单片机技术应用、电子EDA技术应用教学内容,以新器件、新软件应用为重点进行教学内容组织;将原来分散的实训教学环节,整合成单项技能训练课程和综合实践项目课程,使得专业技能培养由单一性逐步向复合型、综合性过渡,专业技能培养更加具有层次性,学生的职业成长搭建了阶梯。

在电子CAD课程中,围绕技能竞赛对学生CAD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选取教学内容,将课程项目与实际工作任务充分融合,形成以真实电子产品设计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并深入挖掘教学内容内涵,以企业实际研发项目、典型产品案例或学生创新项目作为载体,学生在完成电路图绘制、电路板设计、电路板制作过程中,综合应用原理图制作、PCB的制作、综合布局布线、电路板制作知识与技巧,引领学生从最初软件操作的技术逐步深入到PCB板设计的内核技术,培养学生PCB板设计工艺与规范、布局布线应用能力和PCB板设计的核心能力。

结合竞赛任务对学生专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增设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综合实践项目课程。选择步进电机控制、温度控制等典型常用的电路设计作为综合应用训练项目,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通,学生要综合运用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电子产品制作实训等前序课程知识,通过查阅资料、选定方案、电路设计、功能模拟仿真、产品安装调试、书写设计报告等工作过程,系统训练学生的电子产品电路设计能力、软件编程能力、组装调试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资料收集运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更新重构中,职业技能比赛更是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近几年的竞赛不断采用新器件、新软件,促使我们在相关课程中摒弃原有旧的教学内容,更加侧重实际应用,运用了大量的案例进行讲解,并进行了教材的整合处理,逐步引入新语言、新软件、新器件,使专业教学紧跟技术发展。我们在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中,就采用了流行的高级编程语言,代替了较难开发的汇编语言;在电子EDA技术应用课程中,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以QuartusII软件和VHDL语言学习为基础,增加FPGA器件技术应用学习。

通过对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改进,使技能大赛的成效进一步延伸,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合理,有效避免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教学内容滞后专业技术发展的弊端,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方案适用性强,人才培养适销对路

3 常规教学采用技能竞赛训练模式,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我们将竞赛训练中使用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到电子CAD、单片机技术应用、电子EDA技术应用和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等理实一体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学生通过边做边学、边学边做,将专业技能训练落实到实际作品或产品的完成上,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

例如,电子CAD课程每个项目都是由电路图绘制、PCB板设计、PCB板制作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实施时利用任务驱动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出具体的任务书,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本项目的各项学习性工作任务,最后制作出PCB板实物。在整个教学中,老师只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人人参与,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学习了专业知识,又积累了工作经验,同时自信心与沟通合作能力得到加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环境与工作真实环境更贴近了,学生既掌握了电路板的设计过程又了解了电路板的制作过程,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因此,将职业技能大赛竞赛内容、训练模式引入实际教学中,对专业建设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推动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提升。同时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真正达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标。

参考文献

电子竞技比赛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专业竞赛;电子商务;改革

一、《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目前,《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讲授的方式进行,所遵循的教学大纲主要讲述理论知识,实验实训内容缺乏。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手段单一

在目前《电子商务概论》的教学中,所选教材侧重于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一般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上主要是理论讲授,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对整个电子商务流程不十分清楚,难于满足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二)考核方式单一,学习成果不明显

目前考核中卷面成绩所占比重仍然较大,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学完成就感比较低,没有明显的学习成果,对电子商务全过程也没有形成系统性的认识。目前,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比赛种类较多,比如“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等一系列专业比赛,即注重理论,又强调了实践动手能力,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能获得奖励,又能提升个人能力,收获颇丰。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借鉴竞赛要求,以赛促教。

二、专业竞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分析

目前,专业竞赛主要考查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开拓创新方面

对于现实的各种实际问题,能否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并具有一定的新鲜思维。

(二)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能否描述清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

(三)市场情况阐述

将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目前在市场上所占比重如何,未来可以向哪些方向发展,能运用数据加以证明。

(四)营销方案的撰写

可以采用的营销手段有哪些?如何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结合现实情况进行说明。

(五)方案实现与风险评估

通过各种技术、策略来实现所计划的方案,并对方案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风险评估。

(六)综合评价

对产品或方案的整体环节描述清楚,目标清晰,实施方案具有可行性,并能进行创新。竞赛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要求比较全面,并要具备一定的市场嗅觉和动手能,项目有新意、有独特思路,独创性、技术或模式新颖性,完整可运行性可增加项目分值。通过对以上竞赛要求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完整的项目教学,并可以适当的将评分细则应用于教学内容、期末考核等教学环节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关注竞赛要求,理论知识就不会单调枯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将优秀的获奖作品在课堂展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能真正参与的竞赛要求,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从以下方面提出改革的建议。

三、《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改革的建议

课程改革主要以就业为向导、以能力为本位,把教学内容分成理论、案例和实践三个阶段来组织实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参与竞赛,获得更好的成绩,并在此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为就业打好基础。

(一)适当创新教学内容

电子商务教材编写总是无法跟上它的发展速度的。故而教材内容相对于现实情况会显得比较陈旧,理论和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因而可以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试验环节,实验室引入仿真模拟软件,并利用互联网的免费资源进行实验实训。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之更加符合电子商务的市场需要。并在教学内容上引入学生熟悉的模块,比如水果电商、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学生参照“三创赛”的要求寻找课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题设计与实施,并形成报告。实现“课堂+网店+报告”的模式,让学生在课题中对电子商务全过程有更加深刻的系统的认识。

(二)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电子商务课程实践性强,增加互动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统理论教学,更要注重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注意课程中师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多采用启发式教学,多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课堂主动参与的兴趣。另一方面是独立学院的学生普遍不太喜欢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故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电子商务活动中各环节内容的分享,比如店铺的推荐,新的营销方式的分享等。

(三)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众多,比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均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电子商务概论》更加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进行相应的实践。比如进行网络购物;开设淘宝店铺并利用微博、微信营销;开通网上银行完成电子支付;申请域名构建网站等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比赛项目中去。

电子竞技比赛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竞赛;课赛融通;人才培养;电子商务

作者简介:祝维亮(1979-),男,江西广丰人,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学院副教授、高级经济师、高级营销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及相关应用研究;严从(1981-),男,江西金溪人,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跨境电商、网络营销。

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课题“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编号:JXJG-16-75-2),主持人:万文静。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9-0075-0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1]。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教育部、各专业行指委、各省市、各学校从2008年开始,先后举办各级别各类的技能大赛,在全国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已成为推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各级各类大赛的深入推进,全国各级职业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常规教学如何适应技能竞赛的要求,两者如何进行有效衔接,如何实现与常规教学的融合这一重要课题。在这种背景下,职业院校大力推行“课赛融通”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多年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在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如何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教学模式,构建了由“课赛融通”到创新创业发展的育才新模式。

一、职业技能竞赛和“课赛融通“教学改革的内涵

(一)职业技能竞赛的内涵

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关于职业技能竞赛的解释是: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2]。其主要特征包括权威性,职业性,广泛性,竞技性[3]。

职业技能竞赛遵循“以技能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既可以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达到加强专业建设以及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抓手作用,又形成检验和展示教学成果,选拔和激励技能强手,引领和弘扬“尊技重职”社会风气的功能,目前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课赛融通“教学改革的内涵

“课赛融通”教学模式就是把职业竞赛作为抓手和突破口,利用竞赛软件为教学平台,以具体竞赛项目为教学导向,合理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课赛融通”教学模式就是将职业竞赛项目的赛项设计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设计相结合,在落实高职专门人才的培养任务的同时,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竞赛项目设计相互融合,围绕职业技能竞赛要求和就业岗位来设计所必需的专业能力(技能)、职业素质和知识,既强化职业综合技能考核,又强调知识与职业素养的考核。

因此,在“课赛融通”教学改革中,教学课程的整体设计应该从多角度开发建设,涵盖竞赛技术、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等三个层次,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竞赛技能相结合,以竞赛拉动专业教学内容、专业教学模式、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同时,课赛融通形成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创业创新,就业实训提供了更强劲的推动力,形成专业课程改革、职业技能竞赛和创业创新教育之间的三方协同发展,达到专业质量和竞赛成绩的双丰收。

二、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专业技能竞赛和人才培养的融合途径

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又是一个交叉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一直遇到教改创新难这一瓶颈。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从2015年开始以职业竞赛为突破口,探索具有江工特色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教学模式,构建由“课赛融通”到创新创业发展的育才模式,通过重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成立“老带新”学习小组,建设实训基地等措施,在短时间内实现专业上的“弯道超车”。电子商务专业入选《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实施方案》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录。电子商务专业更是被授予全国首批“课赛融通”教学实验校。通过“课赛融通”教学改革的推动,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电商专业学生学技术、练技能的热情得到了全面的激发,初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一)开展课赛融通教学改革前面临的问题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开设电子商务专业以来,在不断的教学改革尝试过程中,发现以下几个问题是在职业教育教学系统中长期存在的:

1.学生自身信心不足。高职层次的学生通常高考成绩较差,高考进入职业院校后基本对于自身定位较低,大部分人都有非常严重的厌学弃学情绪,从父母到孩子都信心不足。如何提升学生对自身的信心、对专业的信心、对学校的信心,是教学改革模式中最大的问题。

2.老师教学目标不明。教师在每门课的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都是由老师自己来确定目标,这个目标是否符合市场要求,最终是否达到教学成效,没有清晰的第三方考核标准。这就导致了很多专业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教学目标不明确,设定目标过于随便,标准不统一,最后教学效果的评价流于形式。

3.专业课程考核割裂。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从美工到运营、客服是一个成体系的过程。但在现实教学和考核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每一门课各自为战的情况,课程评价,课程考核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知识应用上形成割裂,综合应用能力达不到标准。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曾经尝试过多种教学模式改革,但始终发现没有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同时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直到15年开始推动“课赛融通”教学改革模式建设,探索具有江工特色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改”教学模式后,在短时间内实现专业上的“弯道超车”。一年多时间内,在全国、全省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22个奖项,其中,在部级技能大赛和各类教学竞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4项;在省级技能大赛和各类教学竞赛中,共获特等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专业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赛融通教学改革的主要方面与做法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将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从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依次为:基本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形成了(图1)的课赛融通教学体系,通过这一体系推动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方式、考核方式、学习方式上的改变,最终推进专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进行“课赛融通”教学改革,一方面是要选拔培养优秀的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全省的职业竞赛,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赛,紧密地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能有机会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的学生毕竟是有限的,怎样能够通过参与各类大赛的选拔和推动,影响到更多喜欢电子商务的学生投入到专业实践中去,从而带动整个专业发展,才是这一教学模式的真正目的。

1.重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对学生技能竞赛活动进行系统设计,使之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提高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贡献度。

除了专业课程方面的调整以外,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在电子商务教学计划中重新构建了实践活动,将其和职业技能竞赛相关要求结合到一起,形成了美工实操、电商入门实务、网店真实运营和营销实践四个层级的实践实训月教学体系。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学院每个学期拿出一个月的时间来落实这一体系,这四层体系的构建形成了由单纯的美工实训,到模拟全流程体验,再到真实网店运营,最后复杂营销环境应用的台阶式实践过程(见表1)。

通过这样体系的建立,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专业形成了练习、考核、竞赛、选拔四层体系的课赛融通教学体系,最大程度的覆盖了全体专业学生的学习,同时又通过这个体系,使每位同学了解自己的方向,在后面的阶段分层培养不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引导其创新创业思维的产生,最终形成具有特色的六阶梯人才培养选拔体系(见图2)。

2.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变化带来的另一个变化就是教学评价体系的优化,为了更好的配合电商运营比赛,我们还利用博导电子商务运营软件具有的对抗性特点,在实训课程中建立了“联赛”制度,摒弃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改为每周三轮的团队实战对抗,累计积分形成最终排名,不但期末考试成绩由排名决定,而且排名靠前的队伍,还将获得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资格。

同时,我们优化了教学评分体系,创造性的利用电子商务互联网的特性,形成了具有江工电商特色的学分评价-学币制度。学币制度有别于实际考试成绩,主要用于实践课程的评价,并且和各类职业竞赛相结合,采用积分排名制度,实时动态显示。

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学院为此专门制定了电商学院学币制度管理办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学币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奖学金分值,专业书籍,各类培训、租借电商实训室各类资源等等,在电商学院内自由流通。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激活了学生参与实训,参与比赛的热情,同时通过排行榜这样一种学生较为接受的方式,将实践活动,竞赛活动直观化表达,形成可评价的效果。

第一,这样既推动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又与全国大赛相关联,起到选拔种子选手的目的。

第二,在联赛的组织实施中,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和引导,形成“教师指导为辅,学生相互学习提高为主”的机制。

3.建立“老带新”学习小组,将导师制与比赛相结合。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将“老带新”学习小组和“企业导师制度”相融合,形成一种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尝试,该方法的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企业导师和教学管理形成一体化。将这种制度和职业竞赛相结合,越来越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合理性。

以“博导前程杯”电商运营比赛为例,由于比赛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根据竞赛要求,按“美工”、“运营”、“推广”、“客服”等方向分别形成了多个兴趣小组,希望通过这种专业的学习组织,最大程度的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兴趣小组的辅导员均由上一届的优秀同学担任,同时外聘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老师加入到兴趣小M中,这样就能够做到“人尽其才,学有所长”的目标。对老师而言,也是各展所长。有些企业导师更擅长运营方面的知识,那么他就可以更加集中精力指导对这一方面有兴趣的同学,这不仅有利于大赛成绩的提高,更关系到学生某方面特长的培养和未来职业发展。

4.构建专业的实训基地,为教学改革提供物质保障。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先后投入近400万元,构建了现代化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近500平方米,形成了美工教室、创业办公室、企业工作室、移动电商体验区、摄影工作室等成体系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最大程度的从物质上保障了“课赛融通”教学改革体系的实施。

(三)课赛融通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与成效

1.专业建设成果喜人。专业建设收初见成效。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子商务和市场营销专业先后成为院级特色教改专业,其中电子商务专业更是入选《江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实施方案》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名录,学校同时被全国电子商务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首批电子商务职业教育“课赛融通”教学改革实验校。

职业竞赛方面成绩突出。在全国、全省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共获得22个奖项,其中,在部级技能大赛和各类教学竞赛中,获特等奖、一等奖4项;在省级技能大赛和各类教学竞赛中,共获特等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表2是电商学院2015-2016获奖情况,其中在2015年“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大赛中,首次参赛即连续获得江西省赛区和国赛两个特等奖,2016又再次获得省赛特等奖,国赛一等奖,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2.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也进一步推动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学院在职业技能竞赛的基础上,进一步融合创业创业教学改革,成立金牌创业班,建立学生个人创业工作室,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2016年注册成立公司三家,形成大小创业团队数十个,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江西卫视二套、江西教育电视台、南昌电视台、信息日报等新闻媒体先后对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成果给予了相关报道。

创业氛围又拉动了业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的提升,在2016年全国、全省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电商专业学生先后获得一等奖3个,三等奖2个。在专业和创业中,形成了积极的双向互动和良性循环。

3.区域经济和社会扶贫能力增强。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学院通过“课赛融通”教学改革,社会影响力和教师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老师和学生服务社会,推动农村电商扶贫,先后前往南昌、抚州、九江、赣州等地开设讲座或者专业电商培训班,受益人群500多人,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同时,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学院先后三次前往靖安县举办为期七天的农村电商培训班,靖安县各乡镇、街道办电商服务站站长、乡村两级电商专职工作人员、电商中心工作人员,大学生村官,各乡镇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分社工作人员,优秀电商运营个人和社会创业青年等180余人参加了培训,产生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通过教改,极大地调动学生创新创业,参加实践的积极性。不少学生开网店帮助家乡增收。2015年在学生党员的带领下,电商创业团队深入赣州安远县新龙乡新龙村进行扶贫工作,帮助当地贫困户销售脐橙,一个月内帮助完成脐橙销售2万斤。

三、改革体会与今后设想

第一,专业改革必须要和学校整体发展思路相吻合。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提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开放融合为手段,培养‘工、商融通’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顶层设计,正是我院电子商务专业推进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和方案。在职业技能竞赛催化和推动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变得更有针对性,从单一知识传授转变为实践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主流。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竞赛不仅是展示职业教育办学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检验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环节。电商专业“课赛融通”教学改革模式正是对这一顶层设计的探索和实践。

第二,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职业技能大赛从浅层次上可能体现的是最终参赛学生的能力素质,但深层次反映的却是竞赛指导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技能水平。在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明确了教学中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教什么,怎么教。尤其是一些青年专业教师在参加技能大赛过程中通过和同行的学习、交流与合作,专业能力、教学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新职业技能的实践者,铸就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开展技能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发奋学习,展示才华,渴望荣誉,为集体争光的心理,并促进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通过参加竞赛活动,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普遍强化,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通过参加技能竞赛的打造,使江西工程职业学院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加自信,熟练的技能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4]。

第四,加深校企合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而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贴近岗位一线,这一点只有通过校企合作才能实现。近几年,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专业和江西淘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依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探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教师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学环境与工作环境的融合,有效的提升了学生掌握实际技能的学习动力。

今后,江西工程职业学院电商学院将进一步探索课赛融通教学体系,建立长效改革机制,扩大竞赛的参与面,促进校际、校地、校企交流与合作,使职业竞赛逐步成为培养历练学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探索更清晰的改革思路。

参考文献:

[1]何俊峻.“漏斗管理”在高职技能竞赛选拔机制中的应用――以经管类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3(35):70-72.

[2]李媛媛.对当前高职教育技能竞赛热的冷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18-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