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现代园林;古典园林;传承;应用

1 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师法自然”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崇尚“师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现代园林受西方园林设计思想的严重影响,过于讲究整体布局的对称性,在景观中强加线条,并以构建几何比例关系达到造园布局的统一,失去了园林本该具有的自然韵味。现代园林应当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师法自然”,树立人与生态、自然和谐统一造园观念,将尊重自然视为园林设计的重要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园林设计方案实施后,是否能够真正体现设计的意图。

2 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因地制宜”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因地制宜”,不仅要使创造的景观符合基址特点,更要使景点布置从园林整体需要出发,处理好主配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结合场地特点造景是设计师们惯用的设计手法,但是却往往忽视了根据园林项目性质的不同而因地制宜地造景。园林设计的目标应是对场地中所赋予的自然特征和文化内涵进行整体设计,创造出赏心悦目、风格独特的园林作品。现代园林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相地合宜、构园得体”的造园精髓,不仅能够体现节约型园林的设计理念,节省改造地形地貌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还能够避免出现盲目照抄照搬西方园林的现象,减少“产业化”园林景观的呆板式设计。

3 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小中见大”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象征手法的运用,除皇家园林外,均着重于体现“小中见大”的思想意境,如“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以有限面积,营无限空间”。在现代园林设计中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在以自然为师的原则下,拓展有限空间中所展示的广袤地域景观,从而给人以空灵的园林空间享受。首先,对微地形进行错落有致的空间设计。地形表面显露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高低、尺度、大小、比例、形态、外观等方面,这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托载体。在面积较大的场景中,可以通过配置大型草坪、平坦的绿地或疏林草地来衬托宏伟壮观的意境。在面积较小的场景中,可以通过利用微地形处理的设计手法,突破水平、垂直两维空间的感官限制,创造出多层次和多空间的效果;其次,设计蜿蜒曲折的步道。古典园林中对游览线路的安排体现了“宜曲宜长则胜”的理念,现代园林可以借鉴这种设计手法,营造出曲径通幽的园林景观意境。

4 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

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山水诗画的影响颇深,力求使园林能够体现出“诗情画意”的深邃意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茂林幽泉、奇山怪石,这些造景基本素材的运用使狭小的空间可以表现出恢宏的自然山水之势,进而表达造园者的人生经历、审美情趣。园林中的每一个角度、每一个景点都强调意境的展现,追求画面的立体感,使园林无论是总体布局,还是局部设计,都呈现出浓浓的诗画情趣。在现代园林中也要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根据场地所蕴含的内在精神特征,利用一系列造景手法来突显园林主题,通过安置小品雕塑、展示平面构图、创作匾额和楹联等方式,准确表达场地文脉。

5 传承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季相之美”

季相之美是指一年四季中气候炎凉变化以及山水花木形象先后交替所呈现的美感。中国古典园林将季相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利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景色来创造不同的园林空间意境,使景观受时间和季节的支配而瞬息万变、体态万千。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春英、夏阴、秋毛、冬骨”,即在春季以连翘、迎春、绣球等植物显示生机盎然,在夏季以广玉兰、枫杨等植物显示郁郁葱葱,在秋季以枫、乌柏、柿等植物突出凋残之美,在冬季以白蜡等植物突出枝条姿态之美。现代园林应当借鉴中国古典园林中“季相之美”的造景手段,通过掌握季节变化中植物形态的不同特征,使植物构造的景观与时间相互交融,让人在具体的景观空间中感悟到时间的流程,深深体会到现代园林因季相变化带给人们的美感享受。

6 结论

总而言之,现代园林设计应当在追求造园“维理”性、整体性、对称性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对园林人文精神、思想意境、自然环境的体现。现代园林要传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大力弘扬和发展本民族的园林美学文化,设计出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典园林;元素符号;现代园林;造园手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05.042

1中国古典园林的理念与元素

1.1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大多是古代文人将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呈现在自己的院舍建造中,通过一种建造微缩景观的表现手法,在自己小小的院落中展现大自然的美景。受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古代文人将天人合一和人性化的理论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这就是中国古代古典园林的核心理念。

1.2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元素符号

中国古典园林会运用带有中国民族风格的建筑物,例如亭、台、楼、阁、桥、轩等,再搭配植物、假山和石头等组成各种精巧别致的园林景观。以常见的廊、亭、桥为例,其与园中的其他构筑物相结合,构成了别出心裁的艺术形象。其中,廊这一构造物不仅可以起到引导游客的作用,还可以划分空间、构景;亭不仅自身建造样式多变,而且在造景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杭州西湖的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公园的陶然亭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古典园林造园的四大元素是建筑、山水、树木、花草。这几大要素彼此相互衬托、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园林空间。

2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对比

2.1所表达思想的比较

中国古典美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深,讲究“师法自然,天人合一”。所以,中国古代园林会在建园时加入自然元素,例如水、假山、树木等,以体现自然山水的特征。这些理念对现代园林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现在,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例如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建设低碳环保型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所表达的观点正好不谋而合,所以说现在的园林景观设计体系有很多都是从中国道家学说发展而来的。这对现代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2造园手法的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形式。园林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建园主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主人的情操和抱负。古人云:“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通过借景,使封闭的园林与外界的美景形成虚实相连的整体,更加丰富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中国古典园林中很多园林都运用了借景,例如北京的颐和园就巧借玉泉山的美景,与自身的建筑相呼应。而现代城市的园林空间大多局限于高楼大厦包围下的狭小空间,借景方面不可能施展开,不能让人们在有限的空间中感受到无限的美景,这也是现代园林需要改进与加强的地方。

3对古典园林元素的继承与创新

3.1古典园林营造手法的运用

古典园林营造手法众多,各种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都有运用,其中,“欲露先藏”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最为普遍的营造手法。“欲露先藏”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常常被使用,是实现移步换景的前提。例如,其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就被多处运用。游玩苏州博物馆时你会发现,在众多观景点中,没有一个观景点是可以看到全景的,设计师利用假山、漏窗、植物等,达到“欲露先藏”的效果,同时增加了景观的层次。“曲径通幽”也是被现代园林设计运用最多的设计手法之一。现代设计师为了增加观景的趣味性,延长游览时间,在园林的设计中常采用“曲径”的手法。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发现,人在行走的时候很少走直线,由于人的重心偏差,人大多走的是曲线,所以“曲”的设计是适宜人的潜意识的。

3.2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的指导意义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已有上千年,对中国人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古典园林已经成为一种民族的标志与象征。现代是个开放的时代,在现代园林设计中,难免会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而使设计者失去判断美的能力,以为西方的就是美的,古典的就是丑的。这样设计出来的园林就存在很大的缺陷,就是忽略了中国人对内心园林的理解与追求。从这一角度出发,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就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设计手法都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古人讲究的“相地合宜”,在园林建造之前就要对场地进行充分的考察,从而设计出适宜的园林。虽然古典园林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它对现代园林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引导设计师设计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3.3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中的传承

改革开放以后,各个国家文化思想的不断引入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逐渐被人们所忘却,尤其是一些造园手法,能够熟练掌握的人越来越少。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很多营造手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将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传承,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创造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园林。

4结束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古代文人和工匠人的劳动智慧与结晶,其中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现代园林设计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民族的成果。在现代园林的设计中,设计师往往忽略了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发展,殊不知只有不断加强对古典园林的研究,才能将其优秀的理念运用到实际设计中来,设计出具有中国古典元素和现代气息的中国现代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 美学; 现代园林; 设计

1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营造法则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原则主要有:“因地制宜、顺应自然;山水为主、双重构造;有法无式、重在对比;借景对景、引申空间”,具体到造景手法有:抑景、借景、添景、夹景、框景、对景、漏景等。造园内容包括: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等。故中国园林在造园构景中运用多种手法来表现自然,以求得渐入佳境、以小见大、一步一景的艺术境界,以取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的艺术效果。这些方法既可以作为造景手法,也可作为观赏法则。

2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表现形式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中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一种怡然、闲适的深远情思,中国园林恰是利用了山石、植物、建筑,因地制宜,对大自然之美进行再现,体现了一种怡然、闲适的自然之美。中国园林也追崇“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意境美。而这种意境美是一个最能体现和代表中国艺术精髓的美学范畴。园林中的意境美讲究“情景交融”“诗情画意”,正如宗白华先生在其《美学散步》中谈到:“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发掘出最深的情,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同时也透入了最深的景,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这准确地抓住自然美的精华,并加以再现。所以,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所在。

3 在继承中发展中国现代园林

3.1 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师法自然”的造园思维

中国园林造园手法追求崇尚自然,讲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恰恰在现代园林规划设计中,破坏自然环境是独特的手法,强加线条于其中,大搬西方“一览无遗”的园林风格。其实,现代园林设计应从古典园林的造园观念出发,在提倡生态学、自然学和人类学的基础上建造园林的观念,可以善意地去改变和重塑自然界。设计师要深入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溶于大自然,尊重自然才是园林创作设计的基本法则。另外,在设计时应充分去分析方案实施后是否真正能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存。认真校正园林中的乔、灌、草的植物配比合理性,是否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园林绿地是否真正能满足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的基本生态功能;园林的道路、广场设置是否比例得当,能否兼顾景观与功能使用等等。

3.2 抱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造园思想和“虽是人为,宛自天开”的美学境界,实际体现的是一种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这种思想观念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日月、山河、森林,无不与人类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也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再次论证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科学性。虽然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以经济发展为背景的,但经济的发展同样影响着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正如《淮南子・本经训》上“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典故,指出发展经济以不能破坏山林、水体等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有长远发展的眼光。所以,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园林设计中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和道德之美。

3.3 学习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造园意境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园林;诗情画意;景观;策略

在传统的中国园林中,为讲求自然美,营造意境,追求园林景色的诗情画意,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园中空间进行设计。为在园林景观方面传承经典的中华文化,那就要深入的研究我国古典园林在营造景观方面的艺术,取其精华应用于现代的园林景观构建中去。我们常将美不胜收,如同诗画般的场景比作诗情画意,我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风格及精髓之处就在于对园林诗情画意的创设。在对园林景观意境创设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一是景观(假山、水、植物等)在园林中的布置;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园中景观受四季变化以及人的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1 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诗情画意般的景观构建,是世界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当代园林艺术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园林中对诗画般意境的创设与我国古代盛行的诗文书画有着密切联系,自唐宋开始,文学、绘画及园林艺术快速发展,并相互融合,受诗画的影响园林创作中出现了“诗园”、“画园”。诗文绘画把古典园林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境界,使中国古典园林更具民族特色及格调,充满诗情画意。结合中国古典园林中各要素,其诗情画意的特质无处不在。

1.1 园林布局之诗情画意 按空间组织艺术的概念来讲,园林布局也属于其中的一种。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很多园林的布局都会依据古代绘画中的构图、画理模式来进行。传统的绘画讲求精而造疏、简而意足、疏密得当、虚实相当,画理中经营位置讲究“取势”。园林的布局即是在实际的三维空间中描摹自然山水,安排建筑、植物、山石等元素,营造可游可居的立体图画。宋介之《休园记》中描绘的休园,其组景“亦如画法,不余其旷则不幽,不行其疏则不密,不见其朴则不文”,即是按照山水的画理而以画入景的。

1.2 空间序列之诗情画意 空间营造艺术是中国古典园林所追求的,就如钱泳在《履园丛话》中写到“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 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造园者在安排园林的空间序列时,无论是哪种形态的空间,都会精心安排,对空间进行合理的组织及划分,使其空间序列如同诗词一般起承转折、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这个序列的安排一般必有前奏、起始、主题、高潮、转折、结尾,形成内容丰富多彩、整体和谐统一的连续的流动空间,表现了诗一般的严谨、精炼的章法。所以,人们常常将优秀的园林作品比喻为无声的诗歌,这正是园林的“诗情”所在。

2 现代园林中“诗情画意”创设策略

2.1 因地制宜巧设“意境” 不同园林有不同的特点,所营造的场景意境也不相同。比如,北京圆明园在设置景物时都是以水为核心的。,将皇家园林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即“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又如承德避暑山庄以自然植物景观取胜,通过植物的花期和叶色变化凸显了园林景观的色彩变化和季相交替。实现山庄“春有万树梨花送暖,湖边杨柳吐绿;夏日绿荫生凉,青萍涌翠荷花飘香;秋有枫林红叶,山峦火红;冬有青松挺拔”的物象美景。

2.2 以“诗文”赋名点景 通过用诗文为园中的场景进行赋名,不但可以把园中场景形象的概括进去,同时可以使人感受到诗文中的已经,还可借鉴文学艺术的章法、手法进行规划设计。园林是人化的自然,景观之名往往使人产生无穷的联想和“诗情画意”的共鸣。例如“爱晚亭”“留听阁”“明月楼”,以及桂林山水、苏州枫桥、寒山寺等。又如,济南小清河综合治理景观工程,该设计通过浮雕、铜雕、铁雕、线条画、马赛克拼贴的景墙、雕塑等形式布置两岸沿线各景点,将小清河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形成标题景观,如“玉带修篁”出自“清河玉带绕城飘,夹岸修篁翠色雕”,“水岸鹊华”出自“鹊华烟雨”。

2.3 营造“诗情画意”的植物景观 在创设 “诗情画意”景观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创设,在取材构景时可参考诗格画理来进行。古典园林中对植物景观创设的灵感许多都来自于咏景诗和风景画。在现代园林中, 既可借用移情、比兴、象征、隐喻等手法或古代的咏景诗和风景画进行植物造景,使景观富有“诗情”与“画意”;也可将大地艺术运用到景观中,表达设计师或艺术家的某些观念和想法。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也为表现更多的植物景观意境提供了条件。

3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在营造诗情画意景观中展现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其营造景观的手法和观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现代园林景观构建中对诗情画意景观的创设。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为充分展现空间感,营造诗情画意的场景,就必须加强对体验、经验、环境及手法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唐莉英.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意境营造[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10-22511,22663.

古典园林理水手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苏州私家园林;造景手法;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一、苏州私家园林的发展概况

1.1苏州的地理人文特点

苏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苏州虽然历经战乱侵袭,但文化却始终一脉相承,没有中断。在这样的人文条件下,苏州古典园林有了文化之根,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明清两朝,苏州科举高中者蔚为大观,富商巨贾名冠江南,他们无不买田置地,建造园林,追求自然之美和田园之乐,苏州亦因此成为私家园林的主要集中地之一。

1.2苏州私家园林发展概况

隋朝统一全国后,漕运得到进一步推行,自余杭直通洛阳的大运河也大大促进了当时的商贸发展,此时的苏州地区,政治相对安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苏州逐渐成为运河的中枢。此时的苏州私家园林有所发展,但在风格上却基本附从于皇家园林的发展,装饰极具豪华之气。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明清时期苏州农业、手工业十分发达,许多文人雅士、官僚地主均在此建造私园,苏州私家园林建造开始兴盛。此时的苏州私家园林风格自然朴素,基本上继承宋写意山水园林的传统,并有所创新。

二、苏州私家园林之布局与思想

2.1 苏州园林布局形式

苏州私家园林艺术作为典型的江南古典园林,深受绘画影响,许多园林大都有文人或者职业画家参与修建,因而在园林布局上除遵从因地制宜、妙造自然的整体原则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布局手法,如建筑色彩上多采用粉墙黛瓦栗柱;空间布局上追求曲折多变等。这些布局原手法同样也成为苏州私家园林区别于其他园林的艺术特色之一。苏州私家园林运用灵活多变的造园手法,将山、水、花木、建筑四大园林要素巧妙组合,高度统一,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至高境界,故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

2.2 苏州私家园林的艺术思想

(1)传统思想

中国园林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尊重。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天人合一的生态艺术典范也正是来源于对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完美遵循。

(2)诗情画意的意境审美观

艺术意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意与境谐以及韵味无穷”的艺术审美特征。中国园林艺术是融合了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联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因此园林意境产生于多种园林艺术要素的综合效果。园林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它始终与山水画、山水诗乃至山水文学紧密相关,文人参与园林设计,尤其是大量画家和诗人的介入进一步促进了园林对意境美的发掘。

三、苏州私家园林之理水

水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景能使园林充满活力,增添情趣。理水就是经人工挖地造池,加以艺术改造,从而再现河湖、泉瀑、溪涧等自然水景。苏州私家园林水体处理讲究曲折多变。动静结合;水面处理讲究。“大分小聚,水有源头”,小水面宜聚,可增加水面辽阔感,大水面宜分,可增加水面曲折深邃感。水面讲求不对称的构图设计,注重的是不对称的、自由的美感。

苏州园林理水有动态和静态之分。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园林静水的赞美。

苏州私家园林理水还擅长利用水体营造声景,并运用水的倒影效果将天空云霞、树木、亭台、山石以借景的手法引入其中,使园变得宽广而深远。

四、苏州私家园林之叠石

假山造型,轮廊线须有变化,变化中又须求得均衡,假山仿真山,需得其气质,不是做真山的模型。假山虽小,但其姿态气质不亚于真山之雄伟和奇险。苏州私家园林堆山叠石讲究结构简单,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遵循运用置石的布局特点及原则,最终真正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叠山之艺,则在于叠山之石的选择和布局原则,因此叠山之事,可谓因材施法。陈从周在《说园》中说:石无定形,山有定法”,这就是堆山的要诀。

五、苏州私家园林之建筑

建筑是园林的重要元素,苏州私家园林建筑在布局和造型设计上因地制宜,与周围的山、水、花木相协调,追求自然情趣,避免对称分布、规整呆板的形式,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法,创造出了一个层次丰富、风格独特的空间环境。

厅、堂、楼、阁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或造景中心,常布局在园林中较显要的位置。亭、台、榭、舫在园林中是观景、点景建筑,尤其是造型优美、别致的亭子在园林景观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周围景物共同构成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廊、桥不仅本身构成园林景观,同时也有引景作用。苏州私家园林布局中,讲究因地制宜,曲折多变,人行其问有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六、苏州私家园林之植物配置

在园林中自然离不开山水主体,有山有水,当然还要有花木的村托,否则山会显得呆板,水会显得没有生气。苏州古典园林中花木的种植以天然为准则,顺其自然、尽其天姿,布局安排随景、随意而变。

姿态美是苏州私家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苏州私家园林花木的姿态和线条以苍劲与柔和相配合为多。苏州私家园林也十分讲究色彩的组合。苏州园林中的主要色彩不仅仅是绿色,利用四时季节的变化,苏州私家园林善于将有色树斡与绿色植物和其他园林要素进行和谐配置,营造出园林景点和意境。

苏州古典园林中花木常常不加修剪,或用极少的修剪来展现植物的自然面貌;在培植方式上,常常丛植水边,或孤植于山崖上,或群植于山坡,都再现了大自然或优美、或奇异、或壮观等景色,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七、结语

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作为世界园林史上一朵璀璨而折射中国文化古韵的奇葩,拥有其独特

的美学应用价值。将人们对自然、人文等感官印象所提炼的美学特征赋予到园林中去,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们可谓是穷尽心力,动用一切可能的造园要素来迎合表达的需要,创造出闻名遐迩而又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私家园林。

参考文献

1.:《园林与中国文化》,2004年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 《中国美术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教研室编著,2002年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3.叶圣陶:《苏州园林》,选自《叶圣陶散文集》, 1984年版,三联书店。

4.周武忠:《寻求伊甸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2002年版,东南大学出版社。

5.周武忠:《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形成》,2005年第5期,《艺术百家》。

6.刘风君:《美术考古学导论》,2002年版,山东大学出版社。

7.曹林娣:《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与中国园林类型》,2002年第5期,《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