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细胞病理学论文

细胞病理学论文

细胞病理学论文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体的较为实用的检测手段,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本文中笔者结合临床工作中的具体病例,探讨流式细胞术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流式细胞术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以流式细胞仪为工具对细胞等生物粒子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的一种新技术,近年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临床,特别是随着细胞单克隆抗体标记技术的发展,应用流式细胞仪研究、分析恶性血液病细胞的异常免疫表型,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血液病的可靠方法[1-2]。现结合我科具体病例,探讨流式细胞术在白血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临床病例

病例1,女,25岁,因“反复四肢关节肿痛三年余,伴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肾功能损害3个月”于2008年9月28日来诊,曾在外院诊断为“①慢性肾功能不全;②系统性红斑狼疮?”来诊时疲倦乏力明显,四肢关节轻度肿胀,疼痛有热感,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明显,血肌酐、尿素氮轻度升高,血常规示为WBC 6.39×109/L,HGB 65 g/L,PLT 194×109/L,并可见一定数量幼稚细胞。入院后即行骨髓穿刺及骨髓活检术,作骨髓细胞形态学及病理学检查,并以血常规管抽取静脉血3 ml作流式细胞术分析。当日骨髓细胞形态学报告提示:淋巴瘤白血病。2 d后流式细胞检查结果回复:幼稚细胞占61.8%,其表型为CD34+,CD117-,TDT+,CD79a+,CD33+,CD13+,HLA-DR+,CD19+,CD56-,CD38-,CD10-, CD14-,CD64-, CD2-,CD3-,CD5-,CD7-,结果符合前驱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回顾临床资料,该患者起病以来血小板计数一直正常,并主要以淋巴结肿大、四肢关节肿胀疼痛为表现,符合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外周血和骨髓的受累很少导致血小板减少,以及该病主要以淋巴结和骨及骨关节易受侵的特点。以相应方案化疗后,患者病情较快缓解。骨髓病理检查结果于送标本后第10日回复,亦证实为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病例2,男,40岁。因“肢倦乏力、牙龈出血肿痛伴发热1个月”于2008年10月29日来诊,曾在外院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为“急性髓性白血病-M5b”。来我院后即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并同时作骨髓活检及抽取3 ml骨髓液作流式细胞术分析。观察骨髓片发现其原始细胞虽然核型似M5,但胞浆颗粒相对增粗增多,不符合幼稚单核细胞特征,综合考虑M2可能性较大。2 d后流式免疫分型结果回复:其髓母细胞占总细胞的36%,表型为CD34+,CD117+,CD13+,HLA-DR+,CD19+,CD56+,CD38+,CD64+,CD4+,CD2-,CD3-,CD5-,CD7-,结果符合急性髓性白血病-M2。数天后病理结果回复:符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理改变。以相应方案化疗后,第20天复查骨髓示CR。

病例3,男,22岁。因“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年”于2008年12月24日来诊。患者1年前因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在外院经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其后在该院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先后化疗8次,均未缓解,转诊我院拟行第9次化疗。翻阅其病历所记载化疗方案,均为正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且用药正确得当,那么患者化疗效果差的原因为何?是否白血病分型诊断有误?入院后即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仍考虑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同时取标本作流式细胞术分析,2 d后结果回复示:CD34+,CD117-,CD79a+,cMPO+,TDT+,HLA-DR+,CD19+,CD10-,CD33+,CD13+,CD2-,CD7-, CD20-, CD56-,CD38+, CD14-, CD64-,CD3-,CD5-,CD7-, CD15-,CD16-,结果符合急性双表型白血病,即予NA方案(米托蒽醌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方案,对双表型有效)化疗,化疗后半个月复查骨髓示原始细胞比例小于5%。

2 讨论

白血病的诊断贵在快速、准确,以便临床上能及时以相应方案对患者进行正确救治。从以上三个病例可以看出,流式细胞术在白血病的诊断和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多参数分析白血病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浆或细胞核的免疫表型,从而深入地了解白血病的异质性,准确判断细胞的来源和所处的分化阶段[3]。由于它借鉴了荧光显微技术与血细胞计数原理,同时利用了荧光染料、激光技术、单抗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故其检测结果具备了精确、客观以及快速的优点[4],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骨髓细胞形态学带有较大主观性和骨髓病理学检查费时相对较长的缺点,从而为白血病的快速准确诊断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检测手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晓军,刘开彦.白血病内科临床常见疑难问题及对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7.

[2]邱阳,刘越坚,郭慧淑,等.流式细胞术在159例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103-105.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淋巴系统疾病;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诊断; 鉴别

[中图分类号]R5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040-01

针吸细胞学检查是一种安全、快速、微创的病理学诊断技术,现结合我院及歙县医院2004~2009年120例针吸细胞学结果进行分析,其中85例在同部位取淋巴结活检作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结果,探讨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原因。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所选120例我院与歙县人民医院病理科2004~2009年12月接收的针吸细胞学的合格标本。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10~75岁,85例随后进行淋巴结原部位活检。

1.2 方法10 ml注射器(7号针头),具体操作步骤:局部消毒后,左手固定肿块,用右手将针头刺入肿块,在肿物内不同方向进退2~3次,然后降低负压,迅速拔出针头,压迫止血,将组织于载玻片上涂片、固定,HE染色。

2结果

2.1 细胞学检查结果120例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检查中,炎性疾病82例,淋巴结肿瘤38例。炎性疾病包括反应性增生48例,特异性炎34例,其中结核23例,结节病9例,Kikuchi病2例。淋巴结肿瘤包括原发性肿瘤16例,继发性肿瘤22例。

2.2细胞学形态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可见各期增生的淋巴细胞,急性炎时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结结核:干酪样坏死背景中可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类上皮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结节病:增生的淋巴细胞为背景,可见多量类上皮细胞,无坏死。Kikuchi病:片状的细胞坏死碎片灶混杂组织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稀少或缺如。非霍奇金淋巴瘤:可见弥漫分布的核大,体积大小一致的肿瘤性淋巴细胞。淋巴结转移癌:淋巴细胞背景中,可见成团分布的癌细胞。

2.3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120例淋巴结肿大的病例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病理检查,针吸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见表1。

针吸细胞学与组织学对照结果显示,细胞学检查有7例误诊,原因如下:1例转移肿瘤组织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泡状核,异型明显,误诊为鼻咽癌。1例转移性肿瘤组织细胞体积小,大小一致,异型明显,误诊为转移性小细胞癌;1例反应性增生穿刺时仅抽到少许细胞,核染色深,有一定的异型性误诊为淋巴瘤;1例增生型结核和1例结节病仅抽到少许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误诊为反应性增生;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凝固性坏死被认为干酪样坏死,而误诊为结核。

2.4淋巴结转移癌原发灶的确定22例针吸细胞学检查提示为转移癌的病例,建议临床作相应部位的影像学等检查,其中16例经影像学等其他检查确定了原发灶,包括鼻咽癌11例、鼻咽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2例、舌癌1例、肺癌2例。

3讨论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能反映淋巴结自身或身体其他部位的多种病变,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常用的体表肿块诊断技术。我们分析了120例针吸细胞学检查中,85例取原部位活检作组织学对照,诊断总准确率为91.1%,文献报道淋巴结疾病针吸细胞学诊断总准确率82%~96%[1],反应性增生、结核、结节病、非霍奇金淋巴瘤、转移癌的准确率分别为96%、93.3%、88.9%、87.5%、90%,文献报道淋巴结转移癌针吸细胞学诊断准确率90%~96%[2]。我们通过分析针吸细胞学与组织病理学对照结果,总结针吸细胞学误诊的原因,认为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触诊、穿刺、涂片、诊断最好有同一医师“一体化”操作。(2)触诊时注意淋巴结的大小、硬度、活动度、有无粘连等。(3)穿刺时仔细体会针感。(4)正确取材是关键[3]。(5)熟悉掌握各种病变的细胞学特点。

通过对16例淋巴瘤的诊断经验,我们认为对可疑病变及原发肿瘤的分型,针吸细胞学仅可给予提示性初步诊断,必要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辅助诊断分型。

参考文献

[1] 孙海斌,郑晓芙,张剑.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580例诊断分析.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0):695.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脱落细胞学;实验教学;PBL教学模式

脱落细胞学是采集人体各部位,特别是管腔器官表面的脱落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细胞的形态,并作出诊断的一门临床检验学科,又称诊断细胞学、细胞病理学。脱落细胞学实验课是临床检验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传统的脱落细胞实验课主要是老师主宰的填鸭式授课,实验内容和过程均由教师确定,学生主要是接受,实验课上大家不能探讨,各看各的片子,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PBL是基于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的,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提倡以问题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1]。与传统教学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校2010级本科医学检验专业的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一班31名学生实施传统实验教学为对照班;二班31名学生,采用 PBL 实验教学法为实验班,随机分班,两个班所用理论教材和实验教材均相同。

1.2对照班实施传统实验教学方法 上课前段由实验教师讲解本次脱落细胞实验课内容、实验原理、目的、操作、注意事项等,复习理论课讲解的各种脱落细胞诊断标准,然后学生进行操作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辨认本次实验课要掌握的脱落细胞涂片,再逐个给学生答疑。

1.3实验班实施PBL教学方法

1.3.1实验课前准备 从临床整理出教学大纲要求的相关病例及患者脱落细胞涂片,病例要求典型,难度适中,临床资料属实主要以住院患者为主 (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历、各项辅助检查结果及穿刺涂片、脱落细胞涂片及各种化学染色涂片等)。

1.3.2结合临床病例 将前面整理好的临床病案提前一周给学生,同时提出思考题,例如,学生在学妇产科时学过子宫颈癌,它的好发部位在哪里?大家都会想到,宫颈移行带,大多数学生同时会联想到,老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说满意的标本取材一定要在移行带,反映到细胞学涂片上呢?就是在镜下看到移行带的细胞,移行带上都有什么细胞呢?两种细胞,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和柱状上皮细胞。几个问题下来,学生就自己找到了答案,这样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要点的效果要好得多。再比如,明确淋巴结肿物良性病变还是恶性病变,通过临床淋巴结肿物针吸穿刺,依据细胞学类型及形态特征诊断为化脓性炎性反应、结核性、淋巴结恶性肿瘤或淋巴结转移癌,确诊该疾病还需做哪些辅助检查,同时和哪些疾病鉴别等。

1.3.3实验班分组 将实验班学生分成五组,每个小组一份临床病历,每组自己组织复习理论知识,去图书馆及网上查找相关中外文资料和文献,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4开放实验室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随时去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通过显微镜阅片,实验室内多媒体电脑内存有大量典型的脱落细胞图片(包括正常脱落细胞形态、炎症增生脱落细胞形态、肿瘤脱落细胞形态)。阴道、痰液、浆膜腔积液、消化道、泌尿系统、溢液等脱落细胞图像通过多媒体实验教学的引入,能够生动逼真地演示这些图像,使这些图像变抽象为形象、静态为动态、微观为宏观、复杂为简易,更好的演示区分了各部位的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的特点。

1.3.5讨论 小组自己组织讨论总结分析达成一致结果得出每组的结论。

1.3.6实验课堂总结 每组学生派代表把各自的结论说出来,然后全体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做最后总结,把思路和结果详细讲给学生。

1.4学习效果评价

1.4.1问卷调查 对实验班进行不记名表格形式调查。

1.4.2综合考核 理论考核、实验技能考核、镜下1分钟脱落细胞单个辨认、病例分析成绩。

2结果

2.1问卷调查 对PBL实验班学习的31名学生每人一份调查表,发放31份,回收31份,见表1。

2.2考核成绩 实验班实验报告、单个脱落细胞1分钟辨认成绩、实验考试成绩、病案分析成绩都高于对照班(P

3讨论

PBL教学作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2]。其特点是结合临床病例开展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以塑造学生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理解获取新知识、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为教学目 标[3]。本实验研究实验班问卷调查表1显示,87.1%同学喜欢PBL实验教学模式,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认可,教师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学生主动自学、独立思考、增加了学习乐趣;97%同学认为提高了查阅资料和中外文献的能力;90.3%同学认为培养了团队协作,互帮互学能力;87.1%同学认为提高了病案分析能力;结合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反复小组讨论力求答案更加全面和合理,生动易懂,同组的同学们主动踊跃参与讨论,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考核结果表2显示,实验报告成绩、单个脱落细胞1 min辨认成绩、实验考试成绩、病例分析成绩都高于对照班(P

综上所述,脱落细胞实验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高等医学检验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此次PBL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视野,活学活用,培养了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但PBL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实施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随着我们的努力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前景是美好的,PBL教学法是值得推广的,通过不断改善,建立一套更加完善的脱落细胞PBL实验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车春莉,郭庆峰,张一梅,等.PBL教学模式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26-127.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阴阳学说;促、抗炎细胞因子;脓毒症;免疫平衡

Abstract: Yin-Yang theory is the summary about the related and opposite things and phenomena in nature,that is,the conception of the unity of the opposites.The effects of the pro /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 immune balance of Severe Sepsis also embody the Yin-Yang balance theory of TCM,especially has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ith Yin-Yang theory,including: Opposition and Restriction,Interdependence,Wane and Wax,andmutua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Yin-yang;pro-inflammatory;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epsis;immune balance

阴阳学说是中医的总纲,它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各个方面,用来阐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医药学家研究认为,免疫系统受阴阳平衡规律的调节和支配,也是人体阴阳平衡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免疫功能失调或低下是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脓毒症免疫平衡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与其发展及预后有很大关联[2]。脓毒症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为肿瘤坏死因子(TNF),抗炎性细胞因子主要为白介素-10(IL-10)。本文试就促、抗炎性细胞因子在重型脓毒症免疫平衡中的作用与阴阳理论的联系加以探讨。

1 阴阳对立制约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一切事物都存在着阴阳(即矛盾),互相排斥、斗争,最终达到制约的功能,使宇宙万象或生物体(包括人体),体内相互协调。阴阳对立是阴阳免疫的基础,阴阳之间是对立统一的。阴阳的相互制约过程,也就是相互消长的过程,没有消长,也就没有制约。任何事物互相对立着的一方面,总是通过消长对另一方面起着制约的作用。免疫学中也无处不体现着这一观点,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抗原与抗体之间、抗原和吞噬细胞之间、抗原与淋巴细胞之间、Th1与Th2之间、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等等。比如抗原性异物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就是免疫学中最重要的一对阴阳矛盾对立统一体。免疫就是机体免疫系统对抗原性异物识别和排除的过程,任何免疫反应都必须针对特定的抗原,没有抗原就没有免疫,抗原可以是外来的致病微生物,也可以是体内突变和衰老死亡的细胞。如果是外来的致病微生物,就与中医学中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相吻合。“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过程。促/抗炎细胞因子免疫平衡在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作用与阴阳对立制约极其相似。在免疫或是炎症反应中,细胞因子常可根据其具体作用不同分为促进和抑制两大对立组分[3]:促炎性细胞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和抗炎性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促炎性细胞因子通过释放“攻击性”炎症介质,启动或促进机体的炎症和损伤。而抗炎性细胞因子通过释放抗炎症因子,参与机体的自身防御,促进炎症消散和组织修复。“攻击”和“防御”的平衡决定炎性疾病的转归,两类细胞因子之间平衡失调往往又是外科感染后进一步发展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知的促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一1(IL-1)、IL-6、IL-8等,抗炎性细胞因子主要有IL-4、IL-10、IL-13等。促炎性细胞因子能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而抗炎性细胞因子能抑制炎症反应,并且它们之间的这种作用会存在于疾病的全过程。这也体现着中医阴阳理论中的阴阳对立。

转贴于

2 阴阳的互根互用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既对立又互相依存,阴阳任何一方不能单独存在。任何一方必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如上为阳,下为阴,若无下阴存在,即无所谓上阳;阴阳互相滋生,我们以阴阳互根性来分析抗原与抗体的关系,抗原为阴,抗体为阳,没有抗原,就没有抗体,抗体的产生是以抗原为前提的,只有当体内出现抗原,抗原刺激免疫系统。淋巴细胞接受抗原信号后活化、增殖、转化为浆细胞分泌抗体。细胞因子不是独立存在和单独作用的。它们之间可以通过合成分泌的相互调节、受体表达的相互调控、生物学效应的相互影响而组成细胞因子的效应网络。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的在感染以后的产生,以及在病情中的变化也是相互调节、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也完全符合阴阳的互根互用理论。

3 阴阳的消长平衡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在相互对立、依存的情况下,不断地进行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变化过程,并在一定的条件下阴阳可以转化。阴阳的消长与转化在免疫学中更是多见。如抗原与抗体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抗原与抗体有互相对立和依存的特性;另一方面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关系。免疫初期,抗原量多,但当免疫应答反应开始发生,抗体即逐渐增多。当抗体大量产生后,与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不断地清除抗原,抗原量就会不断下降。抗体与免疫应答反应之间也具有消长关系,抗体是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对免疫应答又有反馈调节作用,抗体产生之后又可以抑制其后的抗体产生。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的变化过程中也同样存在消长平衡。脓毒症也是机体在刺激因素作用后,效应细胞在产生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同时,也会合成分泌大量的抗炎性细胞因子,两者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细胞因子效应网络,而在致病因素持续存在,机体易感性变化及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下,使促炎性细胞因子处于优势地位,导致机体炎性反应加剧,自身调节和抗炎能力下降,其最终结果必然将向脓毒症方向发展。脓毒症的免疫平衡中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抗炎性细胞因子在疾病中的消长平衡与中医阴阳理论的消长平衡一样都存在于其全部过程之中。

4 阴阳的相互转化与促、抗炎细胞因子

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的抑制与兴奋的互相转化也是如此。其转化极其常见[4],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这种病症的变化,即属于由阳证转化为阴证。这与脓毒症引起的休克相同,脓毒症患者的促炎性细胞因子(TNF)作用于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和白细胞,诱发炎症反应;TNF大量进入血流时可做为内源性致热原引起发热,甚至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而发生脓毒症休克这也正体现着中医阴阳转化理论。

总之,各种免疫细胞及其亚型,有的起辅助作用,有的起抑制作用。抗体等体液免疫因素、多种细胞因子,它们既能促进免疫作用,有时又起着反馈的抑制作用,相互促进,相互约束,其间保持平衡则健,失去平衡则病,脓毒症中的促、抗炎细胞因子也要保持平衡,否则疾病则趋向恶化,其中关系与中医的阴阳学说恰恰相符合,阴阳保持平衡则健,失去平衡则病。这些对指导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尤其是重型脓毒症的治疗有一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育正,吕乃群.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于泳浩,崔乃强等.脓毒症患者促炎/抗炎反应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变化与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3,7:470-473.

[3]刘江文.炎性细胞因子和外科感染[J].华西医学,2003,18(2):274-275.

细胞病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精原细胞瘤;病理

精原细胞瘤起源于睾丸原始生殖细胞,是睾丸常见肿瘤,属低度恶性,部分病例可沿淋巴管转移至髂内、髂总和主动脉旁淋巴结。生殖腺外精原细胞瘤可发生在纵隔、腹膜后、垂体和松果体区,但罕见。患隐睾者发生此瘤比正常人高8~15倍[1]。临床上有时以腹膜后肿物为首发症状,临床需检查双侧睾丸或判断是否患隐睾。本例为20年来我院病理科首例精原细胞瘤病例,现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近期左腹股沟肿物逐渐增大至成人拳头大小,有明显胀痛感,2007年2月25日就诊,以“腹股沟疝”收入院。2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腹股沟区一肿物,“栗子”大小,无疼痛及不适,未予就医。查体:左腹股沟区触及一肿物12 cm×7 cm×6 cm。彩超示:左腹膜后探及一巨大实性肿物,上缘达胰腺后方,下方延续至左侧腹股沟区,肠管及右肾受压移位,左肾未探及。临床考虑腹膜后恶性肿瘤腹股沟转移,遂行左腹股沟肿物切除术,术中送快速病理检查,病理回报:恶性肿瘤,肉瘤可能性大。手术中扪及腹膜后肿物巨大,不能完整切除,家属不同意继续手术,未予处理。病人住院24天,出院后5天因肾衰死亡。

1.2 方法 复习腹膜后肿物的临床病史及病理资料。追问查体、病史:左阴囊透光试验阳性;20年前左腹股沟即有一“栗子”大小肿物,至今未婚。行常规病理检查:标本4 %中性甲醛固定,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

2 结果

2.1 肉眼观 实性肿物长圆形21 cm×10 cm×8 cm,表面较光,包膜完整,切面灰黄灰红色相间,质细嫩,鱼肉样。肿物中央可见大片出血坏死区。

2.2 镜下 肿瘤细胞大部分为单一胞浆丰富透明,境界清楚,体积大,核大,排列成巢或散在,其间可见一些肿瘤细胞排列不规则,核大呈多形性,核深染呈块状,核仁较大而明显,可见核分裂像。肿瘤实质广泛坏死,瘤细胞巢间可见成熟淋巴细胞浸润。

病理诊断:(左腹股沟)隐睾典型精原细胞瘤,部分区域细胞间变,腹膜后巨型肿物为转移病灶。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睾丸原发性精原细胞瘤占所有睾丸肿瘤的30 %~40 %,多发生于30~50岁,青春期前及50岁以后少见[2]。隐睾者发生此瘤机会较高,卢洪胜等[3]报道比正常睾丸者高20~40倍。这可能与隐睾所处环境温度较高,致生殖细胞发生异常,血液循环障碍和内分泌紊乱有关[1]。性腺外此瘤可发生在腹膜后、纵隔等处。此病例临床检查后初诊曾认为原发腹膜后肿瘤转移至腹股沟。此瘤低度恶性,发生发展缓慢,随着肿瘤逐渐增长,沿淋巴管转移至腹腔淋巴结,后腹膜位置较深,相对宽阔,利于肿瘤慢性增长过程,发现时肿物已巨大,占满后腹膜腔。晚期通过血液播散,恶性生长加快。有时睾丸原发瘤很小即发生转移,睾丸可肿大或不肿大,当以腹膜后肿物为首发症状时,应想到睾丸或隐睾原发瘤之可能。

3.2 病理特点 根据Mostofi[4]建议,将本病分为三个亚型:(1)典型精原细胞瘤,最多见,93 %精原细胞瘤属此型[5],约占生殖细胞肿瘤的40 %[6]。(2)间变性精原细胞瘤,此型较少见,约占生殖细胞肿瘤的5 %~10 %,又称未分化型。这两型预后较差,易发生淋巴管转移。(3)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约占精原细胞瘤的3.5 %~9.0 %左右。大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临床症状较少,此型不见于未下降的睾丸、卵巢及外生殖器部位[7]。此型不发生转移,预后良好;有少量报道典型的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伴有肉瘤样成分,部分可以转移,预后不佳。贾勇等[8]曾报道文献记载至今仅有13例报道,其中肉瘤成分多为横纹肌肉瘤或未分化肉瘤。肉眼观:前两型不能区分,睾丸可弥漫性肿大,但有15 %患者睾丸正常或缩小。肿物可中等大小,实性,有报道大者直径至20cm[9],切面淡黄,略呈分叶状,质均,鱼肉样。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肉眼观,肿块质软,胶冻样外观。镜下观察:根据病理形态不同分为:(1)典型精原细胞瘤,具有瘤细胞单一,胞浆透明,境界清楚,体积大,核大,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间质内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甚至淋巴滤泡形成,可由假结核肉芽肿结构形成。这可能是由于瘤细胞坏死后释放出脂质或精子分解产物所引起的组织反应。(2)间变性精原细胞瘤以瘤细胞和细胞核呈高度多形性和间质内缺乏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瘤细胞排列不规则,常呈大片分布,核大空泡状或小而浓染,核分裂像和瘤巨细胞多见,间质内一般无淋巴细胞浸润,亦无肉芽肿反应。(3)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由三种细胞混合组成,无淋巴细胞浸润和肉芽肿形成。免疫组化染色PLAP为阳性反应,但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为阴性反应[6]。

3.3 诊断及鉴别诊断 B超和CT对睾丸肿瘤的诊断与阴囊内其他病变的鉴别,确定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及转移的范围非常重要;病理学检查确定组织学分型与治疗关系密切。注意当临床表现以腹膜后肿物为首发症状时应鉴别肿瘤是原发还是转移。Presti[10]认为所有腹膜后生殖细胞肿瘤都原发于睾丸,只有纵隔的生殖细胞肿瘤才具有真正的异位性。李月明等[11]曾报道1例罕见的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睾丸内原发肿瘤可以很小,需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原发睾丸内的微小精原细胞肿瘤可转移到腹膜后形成较大肿块,很像原发肿瘤,需特别慎重,要排除由睾丸而来的可能性,原发性腹膜后精原细胞瘤与原发于隐睾的精原细胞瘤腹膜后转移癌鉴别很困难,但治疗十分重要。

3.4 预后 此瘤对放射线很敏感,瘤组织及其淋巴结转移灶内的炎性间质反应可导致瘤细胞广泛破坏,因而预后较好。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预后最好。间变性精原细胞瘤侵袭性较强。本瘤属低度恶性,部分病例可沿淋巴道转移到髂内、髂总和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偶尔发生血液转移至肺和肝。

参考文献

[1] 武忠弼.病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26-427.

[2] 王和枚,王玉华,李维华.腹膜后转移性巨大睾丸间变型精原细胞瘤1例[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8,5(2):115.

[3] 卢洪胜,甘梅富,周涛.腹腔肠系膜隐睾并发精原细胞瘤1例[J].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12.

[4] Mostofi FK.Histological typing of testis tumours[M].Geneva:WHO,1977:105-109.

[5] 武忠弼.中华外科病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165-1166.

[6] 刘彤华.诊断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455-459.

[7] Floyd C,Ayala AG,Logothetis CJ,et al.Spermatocytic seminoma with associated sarcoma of the testis[J].Cance,1988,61:409-414.

[8] 贾勇,郭丽娜,刘彤华.睾丸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合并癌肉瘤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33(4):391-392.

[9] 王世杰,王峰,董涛,等.巨大隐睾恶变精原细胞瘤1例[J].临床泌尿杂志,2005,20(6):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