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第1篇

一、小学生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教育与初高中教育存在本质区别,学生在小学期间由于年龄较小,对各项事务的理解能力强,记忆力好,然而语言的学习中主要靠良好的记忆力,因此在小学开展英语教育是孩子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机,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具有贪玩好动、自主学习能力差的缺点,对小学生进行英语或其他语言的学习时要求老师与学生家长多进行沟通并且更多的监督,才能保证学习效率。小学期间学生是在形成自己个性的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发现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的重要阶段,英语在这短时间中老师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对孩子后期的英语学习有很大的触动作用。

二、小学英语教育应该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1.现代教育的特点。几年来我国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2010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国民生活水平也取得了质的改变,对我国各行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发展的进步,我国科技也逐步走向世界前列,教育事业也随之发生变化。现代科技的进步要求学校在教育中也提倡科技与教育结合,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教兴国,其中主要体现在教学设备上,多媒体的运用,改善了教学环境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则是“新”,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设备,新的教学环境,这也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到新的高度铺下了平坦的道路。

2.现代小学生的特点。现代小学生生是幸福的一代,享受着现代科技的幸福,目前,我国小学入学的最小年龄为6岁,因此从年龄推断我国小学生基本属于00后一代,是信息化时代中的一代,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成熟后的一代。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与优越的经济条件下也形成了其独特的特点。由于家庭的幸福,00后学生的通病为不能吃苦、好动、贪玩、叛逆期早,但同时现代小学生也更加的聪明,学习能力更强,在国际化环境下成长的他们,也更具备学习英语的环境,同时也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等优点,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理念,发挥出现代小学生的优势,相信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也能成为国家的优秀后备人才。

3.小学英语教育应该与现代教育结合。近几年来我国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也在不断对教育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进行创新,现代教育中更提倡素质文化教育的培养,小学生是孩子养成独立个性的最佳时期,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心理年龄还未成熟,对事物的认知还在逐步形成,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则更应该提倡素质文化教育,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英语教育对孩子的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存进作用,小学生在小学期间学习一门外语有助于拓宽孩子的视野,学习西方的优秀品质与先进的理念对我国走向世界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三、将英语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对策

将小学生英语教育与现代科技、教学理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我国小学生英语教学水平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我国走向世界舞台有重要意义。在结合中我们应该合理利用现代科技、环境并且与现代小学生的特点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传统的英语教育中主要对孩子进行更多的读写练习,课堂中缺乏趣味,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首先应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小学生与以前比较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娴熟,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应该多使用现代媒体技术,例如组织学生在课堂中观看英语视频,同时组织学生一起进行对话,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的科技教学设备,利用学生的多媒体教室多对孩子进行听力练习,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把握英语教学的实质是让孩子掌握一门语言能进行交流,而不是向传统教育主要注重孩子的写与读的能力,交流才是语言学习的重点,因此鼓励孩子多使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英语的魅力,之后应该多对孩子进行语法的学习,学习语言应该掌握语言的基本结构与法则,英语老师应该多对其进行语法的学习。在学生掌握了基本语法的基础上尽量避免采用传统形式让小学生学习单词,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对事物的好奇心强,让学生多读英语的简单故事,在学习故事中的单词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故事的内涵,这样也能提高小学生的思想。

四、结束语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德育教育 新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推进,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化,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置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中,产生诸多新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将先进的德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引发人们的思考,这些都需要科学的德育政策进行引领。新课程的改革使传统观念中落后的理论发生了改变,给中小学德育教育带了新的发展。本文将简要剖析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新课程改革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遇到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后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对学科教学和教材进行了改革,而且进行了超越学科体系的全方位改革,改变了传统教育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闭塞、时效性低的弊端。下面将简要阐述传统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和教育关系不明确问题

德育和教育自古以来被认为是取向相同的,从我国古代来看,德育是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德育与教育是大致相同的,相辅相成[1]。而发展到近代,教育与德育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朗,尤其是近代以来,科学进入学校,使学校“大一统”局面发生了改变,德育与教育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现代工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入知识就力量的时代,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相比较德育的地位越来越低,德育与教育的关系“破裂”开来,造成了现代教育只求真不求善的局面,一味追求知识和本领的进步,忽视了自身的精神修养,创造出高层面的生产机器,加工各种精密零件,而精神层面配不上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现代教育工作中,德育和教育的关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二)德育与教师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不断向产业化靠拢,不断进步,学校不仅是学习现代知识的场所,更是一个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的场所,并且随着现代教育的日益进步,学校也称竞争激烈的场所。在这种大环境下就需要搞好教师和教育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尤其是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定位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的正确引导。而在传统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多地是充当引起学校激烈竞争的加剧者,使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层面,不能很好地互动。更恶劣的是伴有体罚,对于思维意识较弱的学生进行辱骂和讽刺,实行所谓的严师出高徒,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全和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加强调德育的地位,重视德育的发展,培养综合型人才。需要学校不断进行创新,创造出新方法和新途径来强化教育的时效性,从知识传递过渡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各学科的教育中都强化道德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断上进的优秀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尽量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德育课程面貌,强调在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感受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

就此,新课程的改革解决了传统教育背景下道德与生活的分离局面,学校开始从教学向教育转变,引发了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育新的定位和思考,更加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统一性,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等,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继续发展和探索。

三、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针对中小学生思想特点,构建道德教育体系

课程改革下中小学的遇见域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目前中小学生的思想年龄特点来制定教育对策,构建更加科学有效地教育方式,完善德育教育体系。现在中小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爱,生活能力和学习能力都不是很理想,依赖心理严重,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一定困难。因此学校要制定有效地对策,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力,以往单纯的说教式教育方式已经行不通,要创建新的渠道,将教育的理念深化到学生内心,付诸实践,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例如学校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加强中小学生思想方式的转变,并且从教学方式上还可以运用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2]。

(二)将中小学的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另一方面拓展了德育课程的研究视野,直接表现为德育课程类型从理论体系开始向生活体系转变,同时,在实践中一些新德育课程类型逐步发展起来,德育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人际关系和精神环境等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进一步提高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并且从个人精神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自然生活等各个层面上设计活动内容,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思想情感实际,是学生在不自觉中接受道德教育。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场所,更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场所,学生思想道德观念成熟的重要场所。

(三)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育机构要重视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对教师的导入方式、提问方式、行为举止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严格要求,做到为人师表应有的道德观念。比如备课充分、守时和负责等优良品质,要以身作则,给中小学生起到良好榜样,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并且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自然科学;新课标;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教学资源

新课改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求基层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落实其大力倡导的先进教学观点以及理念,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对所运用的理念进行不断创新与发展。这就奠定了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标理念、贯彻新课标理念、革新新课标理念的重要基调。笔者身为一线小学自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新课标所提倡的优秀教育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将个人的一些认识与见解归纳、总结如下。

一、恰当、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各领域都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最充分的运用。教育界也不例外。《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更是在其教学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当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笔者认为,新课标之所以如此倡导,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学科中的恰当运用,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以下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教学“人的进化”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出示了一组猫、狗、大猩猩等不同动物以及人的幻灯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回答哪一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大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通过图片对比的方式,比较了人与大猩猩外部特征的相似之处。例如,人与大猩猩都能直立行走、五官长相位置大致相同、都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都能灵活地用手拿东西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效扩充了课堂容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使学生对于“人的进化”这一知识点具有更为浓厚的探究兴趣,而这很显然为他们在高涨的学习姿态下积极、主动地融入“人的进化”的具体学习活动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灵活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学中做”“做中学”的观点,即鼓励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夯实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与此相适应,《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持有相类似的教育观点:“教师应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发展、提升自身的自然科学修养及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在践行这一先进教育观点时,应当从所教内容出发,从所教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精心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充分诱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同时,又要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能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例如,在教学了“种子植物与非种子植物”这一节的相关知识点之后,笔者就将学习的阵地由课堂转移到了校园这一广阔的空间,要求学生利用校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哪些植物是种子植物,哪些植物是非种子植物。

这一学习形式新颖别致,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格外高涨,他们全都自觉且积极地投入到了实践活动之中。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学生既懂得了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纱罄啵同时,更是通过认真观察植物落在地上或者是长在树枝上的种子,对其属性进行了科学、正确的判断。例如,广泛分布在校园中的松树属于种子植物,而潮湿、阴凉处的苔藓则是非种子植物;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是在外的,像银杏、云杉等;而有些植物的种子外则有果皮包被着,像玉米、菜豆、向日葵等;有果皮包被的最大意义是能对植物的种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而有益于其传播……如此,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得到了显著的锻炼与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植物类别进行划分的过程,更是他们回顾、复习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而建立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该项教学实践案例充分证明了小学自然学科灵活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益。

三、合理开发一切可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统一、划齐的要求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合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践行新课标这一理念的优势在于,能使得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变得更为契合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而显著优化、改善最终的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也能因此得到更好提升。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观点。如,在教学“保护大气”这一知识点时,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同父母一起,对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大气保护标志、环境保护标志进行充分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社会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使得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环保标志,更使得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教学反响异常良好。又如,“土壤的成分”这一内容涉及“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了相关的内容之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对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土壤遭到破坏后的严重后果以及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方法等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既有利于学生信息搜集、归纳能力、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切实进步与发展,同时,更能使得学生自觉树立起“保护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一端正的价值观念,而这恰恰正是“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追求所在。

一言以概之,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教学资源,这对于优化小学自然与科学的实际教学效果、真正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更好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而言之,新课标的先进教育理念为小学自然学科正常组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对此,小学自然学科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观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最大限度的灵活运用。这既是迎合新课改历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又是切实优化、提升小学自然学科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显著进步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第4篇

一、重新定位科学教育“新内涵”

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从法国引进“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项目,旨在以促进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培养儿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的探究式科学教育;2006年,美国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STEM教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STE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STEM教育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小学科学教育领域。

近年,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与工程学实践、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共同概念进行了有效整合,从科学与工程学实践的角度来看新标准的实施,使我们看到了美国科学教育的转变。中国科学教育应该何去何从?我们应该反观中国小学科学教育史,理性整合现有科学教育思想资源,科学判断中国学生对科学教育需求,重新定位科学教育新内涵。笔者认为:科学史教育、STEM教育、学科核心概念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活动教育都应该是新科学教育的核心内涵。

二、重新组合科学教育“新器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十年制学校小学课本《自然常识》,以科学知识为主,课本中提及和课堂中使用的实验器材较少。1982年出版并投入使用的六年制小学新课本,通过提出问题、探索答案、总结规律的基本方式进行教学,实验器材正式进入小学科学教育的课堂,但由于经费和装备服务等问题,所有器材基本来源于生活,老一辈从事科学教学的教师回忆说:“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是我们进行科学实验的主要方式。随着小学科学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部开始为学校配备小学科学实验仪器,甚至包括实验耗材、单元实验材料箱、某个实验的材料盒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感器、计算机等数字化实验器材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课堂。但目前小学科学实验室现有器材已经不能满足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需求,不仅失去了“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那个时代的动手创新,实验就像“吃快餐”,没有主动设计实验的过程,没有不断优化选择材料的过程,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满足感,更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对信息化数字化仪器对小学科学教育的影响毫无感知,固化思想严重。

新科学教育内涵下的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重在重新组合科学教育中“新器材”,进行实验教学。所谓“新器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尝试生活取材,回归科学教育新起点。“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看起来低级低效不严谨,如果合理运用,有利于新科学教育内涵的发展。科学教师在课堂上围绕某一个问题的探究进行设计,组织学生根据探究性实验设计在生活中寻找或加工所需要的仪器和材料,学生用自己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形成各自的结论,再进行实验器材和数据的对比分析,形成经验和结论。这样的过程看似耗时耗力,数据差异大,不利于快速得出正确的结论,但从阶段性来看,科学知识是死的,探究知识的过程是活的,这样的过程对学生科学方法、科学人文、科技创新等科学素养的形成影响更大。二、尝试数字仪器,感受科学教育新技术。传感器等数字化器材的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弱化了探究性,但是实验数据更精确了,实验效率更高了,对学生的创新刺激更强了,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更广泛了。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声波传感器、pH值传感器等在科学实验中的使用,不仅能更高效更准确地收集数据,为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提供更可靠的数据,还能开辟科学实验研究的新领域,解决现有器材无法探究的新问题,更有利于大数据的实现,进而实现大数据的分析研究优势。三、配备多元器材,拓展科学教育新思路。新科学教育下科学实验器材的重新组合,不仅是表现在基于实验室配备器材之外的生活取材和数字化器材补充,还表现在不同验探究中,生活中器材、数字化器材和实验室器材的科学选择,更表现在同一个实验探究中,生活中器材、数字化器材和实验室器材的优势互补。

三、重新审视科学教育“新切口”

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52.3

作者简介:陈国华(1964― ),女,汉,山东济南人,郑州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论。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资助(立项编号:2016-JSJYYB-137)

本文研究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旨在应对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的深入的、整体性的变革。

一、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历史回顾

(一)清末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初建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旨在提供优越的师范学校教育,造就和培养中小学教师。清末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体现了中国式的西方化办学宗旨,它特别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认为师范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循礼奉法,养心养德。虽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许多都是效仿外国,尤其是日本,但第一次建立起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有其历史意义。

(二)民国时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

民国初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有了进一步进展,教师专业化的特点更为明显。学科专业课程不仅有要求学生必学的必修课,而且还有少数选修课。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学校健康、教育法等。民国时期虽然国民政府教育部做了一些工作,但许多措施没有真正实现。

(三)建国后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

建国后我国开始模仿苏联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计划由四部分组成,即政治理论课、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学实践。加强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但课程结构单一,缺乏灵活性,政治课、教育课程比例较高,教学实习时间较少。

(四)新时期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改革开放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趋向现代化,倾向多样性和选择性。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加大选修课,实行学分制,试行双学位制。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调整了教学计划,减少学科专业课程,精简教学内容,控制教学时数,增加教学实践时间,改革陈腐的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从百年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变化来看,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从模仿外国到独立自主,其中重要的经验之一就是教师教育课程只注重学术课程是不够的,必须努力把本土特色和课程开发结合起来。

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一)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养成的重要保障

一是教师的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精神包括教育理念、专业态度和师德。具体而言,教师应树立敬业精神和责任感;树立服务意识,为社会和个人发展提供精神和知识服务,不断改善和提高工作质量,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追求教师价值的最高实现,促进教师自身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对全体学生负责、尊重每位学生的个别性和差异性。教师的专业精神是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精神动力。

二是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应熟悉所授学科课程的知识及其结构,了解学科教学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了解学科教育发展史和当前发展动向;教师还应具有整合知识,即除了系统的某一学科知识之外,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具备跨学科知识,并能够以问题解决为中心进行整合的知识;教师还应熟悉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方法,掌握教育研究的基本规范;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中小学课程知识,即学科知识是如何体现在中小学课程中的知识。

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I能力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对学生施加有目的的影响并顺利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教师能够根据学科课程标准选择教育内容、开发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理解所教学科的特点;能够依据教学目的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具备运用教育技术并将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基本能力;具有教与学评价的基本技能与能力,能够评价学生,评价其他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够对自己的教育决策、行为、能力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 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世纪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重大改革,撇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去设置教师教育的课程,就会失去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可能培养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后。新课程改革关注的是积极调整培养目标,选择必要的知识结构,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和选择性;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习体验的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评价中促进学生发展。同时,注重人文知识的发展和多元的教师知识结构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更广泛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适应能力,而且要有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因此,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中原特色与优势

很多河南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未能注意中原文化、社会、经济特征带来的教育特征,很少考虑当地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地方特色不突出,更未能结合河南地方资源的特点来开发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对地方教育意识的兴趣。课程设置也没有从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放弃自身优势,失去了应有的特色。

(二)局限于传统的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课程设计过分强调“双基”,追求课程体系的严谨性,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重学术教育、轻个性发展。这种传统课程体优点是能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师的角色,但它忽视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新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相当大的距离。

(三)各类课程比例不尽科学

一是专业课程比重大。河南有的师范学院课程设置一味地模仿著名师范大学,照搬综合大学学科结构和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学科专业课程,学术倾向较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成为河南有的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主体,强调学科的系统性,缺乏对知识的延伸,使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选修课甚至当成了点缀。

二是教育课程功能弱。长期以来大部分河南师范学院教育课程只有心理学、教育学、教材教法,门类少,比较单一,理论性浓厚,且内容陈旧过时,不能反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未能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教育课程尚未进入课堂。

三是实践课程比例小。河南许多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只有6-8周,而且是一次性集中安排,学生的教育实习机会太少。且对学生的实习虽在宏观上有一定指导,但在具体操作上实用价值不大。教育实习和教学实践的比例也太小,不能达到教师教育发展的要求。

四是通识课程缺失。河南师范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中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政治等所占比例过大,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所占比例小,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且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少,缺乏跨学科综合的课程类。

(四) 脱节于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

目前在河南师范院校中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不能很好地衔接,课程设置很少关注基础教育的发展,没有形成很好的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由于对基础教育改革认识不足,导致师范院校课程改革滞后,不适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四、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的策略

(一)指导思想

1、课程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

教师教育课程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确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作用,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2、课程要服务中原教育与社会

河南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要渗透为中原基础教育服务的新理念,课程安排要与当地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状况相适应,重视本地社会发展水平,为未来在具体教学中自觉联系实际打基础。

3、课程要适应未来教师素质要求

河南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适应新时期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要求,力求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丰富教师教育课程内涵,面向未来,以保证教师教育课程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二) 培养原则

1、前瞻性原则

在课程设置上应使课程设置体现当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趋势,贴近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前沿,适应现代教育科学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使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本土性原则

河南教师教育课程更应具有本土特色,考虑河南各地区教育、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发展的水平,不能盲目套用其他课程设置模式。漠视本地传统历史积淀。事实上,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活力,而离开地方特色,谈办学特色只能是徒劳的。

3、实践性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师教育的特点,我们在教师教育课程中,要努力按照教师教育的要求,在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育,注重教师技能培训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4、科学性原则

在选择和确立教师教育课程时,应充分考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各学科课程的相关性、互补性,使学生除了学好学科专业知识外,各方面全面发展。

5、灵活性原则

在注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的课程设置,拓宽课程的范围,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创新能力。

(三)培养方向

1、牢固的专业思想

教师教育课程肩负着提高教师职业精神,为国家培养更加专业教师的任务。教师应树立牢固的专业理想,正确的价值观,把自己的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2、扎实的专业知识

既要掌握相关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还要了解当前学科发展趋势,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此外,还要有相关学科的知识,有丰富的知识结构,有良好专业素质,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适应多学科的渗透性要求。

3、先进的教育理论

要想跟上时代步伐,必须了解现代教育理论,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学生身心发展知识、教与学知识和教育评价知识等,是从事教师职业的重要保障。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能给中小学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4、熟练的教学技能

在掌握扎实的教学理论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掌握对教学工作灵活运用的基本技能。如包括良好的课堂组织,有效组织和维持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T,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等方面的技能。在当今信息时代,还要学会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包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选择、收集、加工各类信息的基本技能。

5、全面的知识素养

教师的知识越渊博,越能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教育课程应注重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加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教师教育课程要努力体现当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趋势,接近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前沿,适应现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基础教育的改革。

6、合理的课程设置

一是调整学科专业课程。应找出学科专业课程中核心和必要的知识,重点强调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用得着的,压缩内容,精简实用,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精选那些对培养优秀教师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

二是扩充普通教育课程。教育教师课程前两年可以以普通教育课程为主,课程可以涵盖人文、社会、科学、自然、艺术、哲学、艺术、历史、外语、文化、社会、信息管理、计算机、科环境、生命科学、体育、休闲等,给学生提供非常丰富的选择空间,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渗透,实现对学生科学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从第三年开始进行学科专业教育方向的课程学习。

三是重视专业教育课程。应加强专业教育课程建设,将教育学前沿知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特别应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将优秀中小学教学案例作为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使学生进入中小学教学岗位时有较高的起点,能较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且能在专业素质方面有自我反思能力。

四是增强实践课程教学。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加强学生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教育见习,提供更多观摩名师讲课的机会。支持建立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长期稳定的中小学教育实习基地,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高校和中小学应选派工作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大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到农村中小学,积极开展实习支教和置换培训,服务农村教育。还要扩大教育实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如到中小学调查、访问,在师范学院中开展实验教学、教学竞赛、教师技能大赛,补充、拓展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总之,河南省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系建设要合理定位,努力突出中原地方特色,强化中原传统和优势,不断增强其活力,使之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志成.教师教育与教师教育课程研究[M].成都: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