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

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

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

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范文第1篇

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早期的革命实践中就非常重视教育的政治功能,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深刻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建国后,他仍然强调要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强调“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遗憾的是,在十年“”中,这些正确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坚持了关于教育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性质的思想,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学校要把坚定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他还指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同样注重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调培养“千千万万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把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在肯定了“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又新增了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内涵,赋予了新时期教育以新的使命,拓展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在教育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早在1934年就把“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定为中华苏维埃教育总方针的一部分。建国后,他仍然十分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学生整天看书,并不好,可以参加一些生产劳动和必要的社会活动”,这样有利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红与专相结合,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调研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谈到改进和完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时,邓小平特别强调:“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事业的计划成为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制定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邓小平还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和科学研究在学校教育中怎样组织更有计划,使之更符合于经济计划和教育计划的需要,应该加以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要加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十分重视产、学、研的结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非常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同志在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1999年6月13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又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方针中进一步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适当的形式,增强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

从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教育原则认识的深化,促使我们进一步研究教育与生产劳动和实践相结合的途径和新型模式。

三、在教育目的上的传承与创新

的教育思想中十分重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1957年他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教材要减轻,课程要减少,古典文学要减少……减少门数,减少份量,为的是全面发展。”

邓小平坚持和发展了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他提出,德智体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三者缺一不可,是不可偏废的。他明确指出对于每一方面出现偏差,都要及时纠正。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的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目标,涵盖了社会主义新人素质的主要要求,是现代化对人才标准的客观要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关于造就全面发展新人思想的发展。

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地分析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转型期国情,指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依赖于劳动者的素质,而“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落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人”。《决定》还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对、邓小平关于全面发展等教育思想的深化和活化,是在新时期落实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标志,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四、在教育战略地位认识问题上的传承与创新

很早就对教育与经济工作之间的关系作过解释。他说:“离开经济工作而谈教育或学习,不过是多余的空话。”他又说:“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用之者疾,为之者舒,是要的。”正是这样,老解放区一向重视勤工俭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建国以后,仍坚持这一思思,在他亲自领导下,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中除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外,也就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重要的原则规定。力图要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由于党的“”确定的路线很快做了改变,的这些思想,在后来并未完全付诸实施。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重视经济工作的思想,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发展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靠教育。邓小平指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他说:“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980年代初期,在邓小平的亲自指导下,党中央了关于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决定,确立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进一步提高了全党对教育与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承前启后,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1993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5年,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申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1998年,同志代表党中央再次发出科教兴国新的动员令,1999年6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进入21世纪,科技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上,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战略地位的共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

在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对教育的发展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传承中又有创新和发展。在教育办学方向、教育原则、教育目的及对教育重要战略地位的认识方面,党的几代领导集体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李向东,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300222)

*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天津市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HE4033)成果之一。

摘 要:为适应后工业社会生产活动出现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提出新职业主义思想,90年代后经美国学者完善发展,引起西方各国关注。新职业主义思想认为职业教育应把学生看成终身发展的人,为其提供必要的文化和职业基础知识技能,主张培养智力型工人,反对把学生训练成掌握单一动作技能的“机器”。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新职业主义思想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有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新职业主义;职业教育;终身发展;借鉴

一、新职业主义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上半期,以斯尼登(David Snedden)和布劳瑟(Charles A.Prosser)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应该分别进行。职业教育要和真实的工作相结合,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专门化的职业训练”(job-specific training),促使学生养成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思维习惯和操作习惯,能够熟练使用劳动工具,完成生产岗位的工作任务。[1]人们把这种为完成某种生产任务,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重视对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动作技能训练的教育思想称为职业主义。职业主义思想对具有确定性、重复性和可分解性的工作技能有它的合理性。职业教育实践中围绕职业岗位活动确定教学内容,工作中干什么,学校中就学什么,怎么干就怎么学。职业活动中的工作任务被分解成许多单项任务,成为学生学习的“模块”,通过反复、机械地重复操作流程, 使学习者达到动作高速化、精确化和自动化。职业主义思想把技术工人复杂的生产劳动,看成是固定、单一的某种操作程序,认为劳动技能的学习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获得,忽视了劳动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把劳动者等同于程序化的“生产机器”。

20世纪70年代以后,社会生产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生产技术进步更新速度加快,重复性、技能性的操作活动逐步被自动化生产设备替代,同时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要求劳动者熟悉生产原理,不断更新知识技能以适应生产需要。从生产活动的历史进程来看,机器出现后劳动者摆脱繁重体力劳动,实现从提供劳动生产动力到提供生产技术的角色转变。自动控制技术的运用,使劳动者摆脱劳动过程中的重复性,使人又一次获得解放,实现从提供技术到提供智力决策的第二次转变。劳动过程中人的主体性逐渐得到体现,劳动者可以自主选择劳动内容,劳动者的职业转换频率进一步加大,单一的职业岗位操作技能训练的职业主义思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了。现代职业的特点是“国际间的活动,自动化的时代,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和标准,高速运转的生产周期,日益高级的计算机应用,对整个行业的全面而透彻的了解”[2] 。另外,终身教育思想逐步普及,学校教育不可能提供人一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人的一生要不断学习。社会生产的变革需要人们重新审视职业主义思想下的职业教育实践。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学者率先提出新职业主义 ( New Vocationalism)主张,在以后的20多年中,新职业主义的教育理念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20世纪90年代,美国将新职业主义的理论推向了另一个高峰,并对美国、 德国、日本、法国的职业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新职业主义思想的重要主张

(一)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工人的教育类型,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随社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而与时俱进。工业时代到来,体力劳动者逐渐被技术工人替代;后工业时代的到来,掌握单一操作技术的工人也必然会被复合技术和智力型工人替代。新职业主义者尊重劳动者本身的价值,重视对劳动者的智能开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原则。雇主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新员工能立即顶岗劳动,这样可以减少再培训成本。但是,他们往往忽视劳动者成长的需求。新职业主义认为,职业学校教育如果仅仅受雇主的需求和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所驱动,将会走入单一的“职业技能培训”的窄胡同中。因为,没有人能对未来市场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现代社会在职业活动中对劳动者认知能力的要求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完成更多地依赖于观念、认知和原理,而不是通过大量练习获得的技能。操作机器需要一定的操作技能,更需要对机器原理的理解和对生产全过程的把控。所以职业教育仍然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原则,不应有过于狭隘的职业性质或局限于一种技能的培养。新职业主义教育主张培养智力型技术工人,有三个主要目标:第一,要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更高水准的学术能力;第二,帮助更多的学生获得轻松进入他们感兴趣的高薪的生产性行业的专业技能;第三,使学生成为有岗位转换能力的工人,以满足学生工作的需要和终身学习的需要。[3]

(二)职业教育的内容

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产品、设备、工艺快速更新的社会,任何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步伐。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等理念深入人心。为实现新职业主义培养智力型技术工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教育内容上新职业主义者重视培养学生读写算的能力,批判和反思的能力,在工作中的自我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及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等核心技能。[4]核心技能(core skills)是新职业主义提出的重要概念,是指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度专门化的、狭义的技能。它具有通用性、可迁移性和工具性。新职业主义的教育理念主张在职业教育的每一个过程中,都要包含核心技能的训练,在设计教学大纲、学习任务与课程时都要强调核心技能的培养。[5]核心技能理论的建立,不仅很好地解决了社会、经济的变化对雇员素质所提出的挑战,有力地提高了职业教育在这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而且找到了一条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起来的途径。英国对核心技能及其内容框架已达成共识,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时,突出对核心技能的考核。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措施

新职业主义提出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的整合;中学教育与中学后教育的整合;学校与工作的整合,希望打破传统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制教育制度,实现两种教育的整合,从而在根本上改变职业教育被歧视的地位。其实,新职业主义的这些主张和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一致。杜威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在对职业教育涵义的理解上,杜威认为职业并不仅限于是一种谋生手段,职业是指任何形式的连续不断的活动。在课程设置上,杜威主张职业教育要和普通教育融合,给学生提供广泛的科学知识。在他看来,“把关于人和自然知识同准备从事职业的知识相结合,并深刻地意识到工业与职业在当代社会中的社会基础和社会后果,”乃是变革传统职业课程体系、重建新体系的先决条件之一。职业学校的课程编定要兼顾知识同实践的结合,自然科学的设置要服务于职业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职后就业能力、特殊的科学能力、良好的公民品德的发展等多方面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表1对传统职业主义与新职业主义思想进行了比较。

表1 职业主义与新职业主义思想比较

三、新职业主义思想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启示 任何思想都是社会现实和时代特征的反映,学习借鉴国外思想应注重分析其社会环境。新职业主义思想是针对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提出来的。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虽然从总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已经出现后工业社会特征,及时调整职业教育发展策略,才能为后工业社会的到来提供人才储备。

(一)双轨制教育体系受到质疑,社会需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双轨制教育体系即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别单独进行的教育制度,如同火车的两个轨道,一轨是完全脱离生产的纯粹学术教育,另一轨是纯粹的狭隘的职业训练,两种教育平行进行永不相交,其哲学基础是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想。这种体系在实践中表现为脑力与体力、闲暇与工作、理论与实践、聪明与愚蠢、高级与低级的分离。[6]双轨制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对于教育的普及和劳动者生产技术的提高发挥过积极作用,有其历史价值。随着时代变革和生产过程的变换,民众对教育的需求和生产活动对劳动者的需求都发生了变化,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是社会变革的需要。当前,受我国传统文化和独生子女时代的影响,学生家长普遍希望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沟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建立相互沟通的“立交桥”,是社会所需民众所想。“如果说我们可以将教学要追求的价值大致分为外在价值(又称为工具理性价值,如把人培养成合格公民、科学家、劳动者等)和内在价值(如个人素质的全面的或者和谐的发展)的话,那么现代教学的价值取向不是两者择一,而是谋求两者的统一。”[7]

(二)把长期的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与短期的职业培训区分开来

一般认为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两种教育形式。这两种教育形式有不同的教育目标。职业学校教育面向青少年学生,一般学生需要2-3年才能完成学业。这种职业教育形式应该进行职业基础教育,体现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技能的基础性、系统性和普适性。职业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他们一般已经有确定的职业岗位,或准备面向确定的职业岗位就业,学习时间较短,少则几天,多则数月。这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在短暂的培训中提高工作能力,增长工作所需的才干。其培训内容具有岗位针对性,培训重点是岗位劳动技能,即通过具体活动改变其行为,使之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职业主义思想对当前职业培训是有效和适用的,完全应用于职业学校教育则值得商榷。教育学有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之分,但研究者约定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教育一词就指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研究中常常把两者混为一谈,笼统称之为职业教育。尤其是介绍国外职业教育,常常把国外职业培训的做法,翻译成职业教育,许多职业学校将其误解为先进思想而学习模仿,似乎办职业学校就要和普通中学不同,差别越大越先进。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自然要遵循教育的普遍规律。思考职业学校的未来发展,必须摆脱功利主义思想的诱惑,从学校教育的本质出发,关注人的发展。学生到职业学校求学是为了有意义的生活,职业学校不能单纯满足雇主的需求,也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考虑他的现在和将来,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高等职业教育要为学生终身发展设置课程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受美国能力本位(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思潮和德国“行动导向”(德语Handlungsorientierung)影响,依据工作岗位需要来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忽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把人简单看成生产工具,试图把学生培养成能按照固定程序精确工作的机器。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应该把人的发展放在课程开发的首位,这是学校教育的共同法则。当前高职院校存在过分夸大单一技能训练的倾向,错误地认为谁的学生单一技能水平高,谁的教育质量就好。顾明远先生认为,如果职业教育纯粹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和课程,而忽略了对学生作为“全面的人”的教学,当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他们可能很容易上手某项技能,成为熟练工,但由于他们在人文素质培养上的缺失,使他们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而在激烈竞争中同样处于“弱势”,最后面临的依然是“解聘”。

(四)改变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方式

教学是围绕教学目的,师生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育活动。教学方式不同,其功能效果也不相同,概括起来有三种不同的教学境界。基础境界的教学采用告诉、传递、训练等方式进行,目的是把现实世界中的标准、规范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认同并遵照执行,这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教育。中间境界的教学采用引导、启发、逻辑推理等方式进行,目的是带领学生探索世界,这是一种培养能力的教育。理想境界教学采用交流、碰撞、互动等方式进行,目的是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用人格去影响人格,这是一种塑造人的教育。[8]高职院校教学不能停留在填鸭式的技术传授与教导上,而应该考虑如何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如何为其美好人生奠定基础。有人这样建议,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了解其人生追求和职业理想,分析其具备的能力和可能的学习方式。然后,向他提供学习建议,并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紧接着再让学生从具有的初步经验开始,进入学习循环。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不是教他做什么,而是引导学生从初具经验开始,去体验和反思,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规律和结论。最后教师要协助学生对阶段性的职业技术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下一循环的学习以掌握更高水平的职业技能。

不能只从功利角度看待职业教育。成功的教学不仅是传授了学生多少知识,也不仅是教会了学生多少能力,而是使学生获得了发展。成功的教育使学生更了解自己,更善于把握和控制自己,更尊重和热爱劳动,具有更高尚的职业道德,更不畏困难勇于进取,更有爱心,更有责任感,更有教养。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所有教育类型的共同核心和根本目的。教学需要重视知识、能力与生产技术。但教会职业学校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更具有教育价值,尤其是在未来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快速变化的社会。

参考文献:

[1] Hyslop-Margison, E.J. (2001). An Assessment of the Historical Argument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Joumal of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17(1), 23-30.

[2] Lynch, R.L.(2000).High School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for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25(2), 155- 198.

[3]Benson, C.S.(1997). New Vocation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Potential Problems and Outlook.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6(3), 201- 212.

[4] Holt, M.(1987).Judgment, Planning and Educational Change. Harlow: Longman Higher Education.

[5]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 .比较教育研究,2004(2):82-85 .

[6] ShaPin, S. & Barnes, B. (1976). Head and Hand: Rhetorical Resources in British Pedagogical Writing,1770-1850.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3), 231-254.

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劳动教育的历史传统与意义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的《手脑相长歌》里写道: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伟大领袖曾提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论断;同志也曾强调有必要让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生产劳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劳动最光荣”的观念,社会主义荣辱观中也倡导“以辛勤劳动为荣”。人类从森林走向陆地,从原始走向现代,从愚昧走向文明,是因为劳动解放了人类双手,创造了人类语言,拓展了人类思维,改造了人类的生存空间。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劳动传统和劳动精神,这是当前大学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面对的重大任务。

(一)劳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辞海》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为:“劳动教育是德育内容之一”。清朝思想家颜元主张“形性不二”,即品性的形成离不开人的各种活动,“践形”才能“尽性”。也就是说只有身体经过艰苦的实践磨炼,才能实现道德和性格的完善。因此,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说教,更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应更多地让学生行动起来,“劳其筋骨”。此外,参加劳动能使人生活充实,克服懈怠情绪,去除各种邪念。在劳动过程中,学生既检验了自己的书本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品德意志,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需要

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优秀的高技术劳动者,这是当前高职教育首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劳动技能方面的要求。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中,劳动教育的地位不可或缺。当前职业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2014年全国共有高职院校1300多所,仅江苏省就有80多所。随着近年来高考生源数量逐年减少,高职院校招生情况每况愈下,要想求发展,必须创特色,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劳动人才。通过企业走访调查,笔者发现企业对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实践证明,劳动教育能让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在实践中获取更高的劳动技能。

(三)劳动教育是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

《中国百科大辞典》中对劳动教育的解释中讲到:“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这就说明劳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也不是纯理论说教,而是在现实环境中结合实际开展的。因此,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其实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两者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是一致的。

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青年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意即劳动教育问题。我们国家虽然一直遵循同志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依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作用和功能也没能得到充分实现。

(一)缺乏劳动意识,劳动观念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向95后过渡,应该说他们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时代赋予他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易于接受新事物的鲜明特征。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方面他们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娇生惯养使得他们考虑问题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劳动意识缺乏,普遍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生源质量逐年下降,高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阻碍了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导致现在的高职学生劳动观念比较淡薄,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他们的就业和生活。

(二)重视专业培养,劳动教育缺失

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实用型技术人才,这就决定了它更重视对学生的专业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确立了德育的核心地位,但是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却始终没能引起重视。劳动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仍然像一个摆设,还没有真正融入整个学校教育之中,致使学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陷入误区:一是忽略劳动教育,认为劳动教育只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没有必要,且会浪费专业知识教育的时间;二是以单纯的体力劳动代替劳动教育的系统教学活动。劳动教育的核心是要让学生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充分挖掘和发挥劳动教育的教化价值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劳动教育的缺失使得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思想上没有劳动观念,怕脏怕苦怕累;攀比成风,花钱如流水,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做事急于求成,浮躁;就业时拈轻怕重,不愿进工厂,不愿下农村,不愿到基层或艰苦的地方工作。

(三)缺少劳动投入,劳动形式单一

鉴于素质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大都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校领导也已经开始注重对劳动教育的投入,如新建实训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和岗前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等的投资,但其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劳动教育形式单一,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高校扩招带来的人均实践场地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都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劳动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学校的一贯传统,虽然劳动周是在正常教学安排之中的,但是形式显得过于单一,仅仅是安排学生打扫学校的主干道或打扫办公室,干完活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劳动周相比教学周,学生觉得轻松,有的甚至直接就视劳动周为放假周。

三、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轻视劳

动教育的观念从古至今,劳动就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分。受“劳力者治于人”观点的影响,需要付出体力劳动的工作一直处于被蔑视的地位。很多家长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能否顺利拿到大学文凭,对于是否能得到必要的劳动技能与锻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则认为无关紧要。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现在大部分孩子眼高手低,拈轻怕重,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转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看到“劳动创造财富”的本质;另一方面,以高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要转变轻视劳动教育的思想,把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强化劳动意识,专业教师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不断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坚持“劳动观念”和“劳动技能”两方面协调并抓。

(二)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健全对劳动教育的考核

当前,专业课成绩的优秀与否往往是考核学生的首要标准,这就导致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比较重视,而把不能量化考核的德育课视为“鸡肋”。劳动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被专业课占用,就是由学生自由支配。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劳动教育真正纳入到学生的考评机制。以无锡高职院校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劳动课作为劳动教育的一个基础形式,但是劳动课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学生的综合评定,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大。笔者认为,劳动教育的成绩要记录到学生的德育档案,作为学生操行等第评定、团内评优、入党考察、班级评优评先以及各类奖助学金发放的重要考核指标,充分发挥劳动育人的功能。与个人德育档案挂钩,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体系,提高劳动教育在学生品德优劣考核中的比重。这样一是学生可以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劳动素养;二是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反馈,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教学行为,积累丰富的劳动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三是企业能更好地筛选具有优秀劳动品质的毕业生,有利于高职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三)以工学结合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指学校或者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受教育者通过参加生产(手脑并用)劳动,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以受教育者获得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为特征的教育。劳动教育旨在传承劳动的精神,而不仅仅局限于劳动形式。时代在发展,劳动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农耕时代崇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信息社会讲求速度与效率。单纯的体力劳动造成了学生的“磨洋工”现象。因此教学部门要突破“劳动就是干活”的固有观念,探索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推行的“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两种模式,是对劳动教育的一种创新,把劳动教育的课堂搬到企业,不仅让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不易,同时还收获了劳动技能,可谓是“一举两得”。但目前这两种模式的应用还局限于某些重点专业,尚未全面铺开,笔者建议可以逐步扩大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的专业应用范围,缩短周期,更好地协调在校理论学习和在外劳动实践的时间分配。除此之外,勤工俭学、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实践等都可以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既可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劳动实践,又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总结更多的经验,以强化大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小苹.当前我国高校劳动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11-13.

[2]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19-23.

[3]姚博.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3:7-12.

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范文第4篇

然而,透视目前教育中的一些现象,似乎与“立德树人”的目标渐行渐远。门庭若市的“培优班”,越减越重的大书包,追名逐利的办学机构……种种现象似乎都指向一点,“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结果是学生的考试分数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滑下来了。否则,扶起摔倒的老人还需要大讨论?“小悦悦”事件还会发生?如果我们人人都是道德模范,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就不会那么令人瞩目、感动不已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政治教师如何使学生成长为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有用的机器?那就要求政治教师肩负起应有的使命:将“德”字镌刻在学生的心头。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正入脑入心。

一、 挖掘利用高中政治课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高中政治课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只不过长期以来我们过分重视考试而忽视了它这方面的教育功能。如何充分挖掘并利用政治课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以《经济生活》为例。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就教导我们在生活与消费中如何正确对待金钱。在认清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告诫学生要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正确的金钱观会使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要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可以给学生播放感动中国人物白芳礼老人或者刘盛兰老人的事迹,结合视频让学生纷纷谈感想。通过一番心灵的碰撞激荡深化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道德境界。

(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中“新时代的劳动者”教我们明确劳动者的地位和权利,懂得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但社会地位平等,劳动观荣。教师要借此教育学生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热爱劳动、勤奋劳动、尊重劳动,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观念。从而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提高自身的技能和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平等观,为报效祖国报效社会积聚力量。

(三)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通过第二单元中“企业经营与发展”和第四单元中“市场秩序”的学习,明确诚实守信对经济活动参加者的重要意义。企业能否诚信经营关系到企业的成败,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启发学生做人也要讲诚信,这是人与人交往必备的前提,只有互相讲诚信,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在此给学生讲述“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接力送薪的故事。以诚信打动学生,教育学生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四)引导学生树立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经济生活第三单元学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结合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关注我国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增强对公权力的监督,维护纳税人利益,同时树立一旦成为纳税人就要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购物或用餐后该不该向商家索要发票”的讨论,明确发票的经济意义:发票是消费者的购物凭证,也是税务部门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是否索要发票关系到国家税款能否足额入库,消费者索要发票,就间接地为国家税收做了贡献,同时,发票也是消费者维权的凭证。

(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经济生活第四单元“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时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给学生播放在市场的自发调节下,有些厂家为了自身眼前利益,向河流排放污水,导致庄稼毁坏,鱼类死亡的惨象,还有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及人身生命安全的有毒奶粉和大头娃娃事件,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如果将来从商,立志做一个守法经营,遵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的有良心的企业家,绝不做坑蒙拐骗,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失去道德良知的黑心企业家。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关注雾霾天气,还我们蓝天白云净水,从自我做起,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低碳出行,绿色消费,增强环保意识,实现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政治课教材,不仅仅是蕴含丰富知识的材料,它还是活生生的德育素材。只要你用心挖掘,善于利用,正确驾驭课堂,就会体验到立德树人的成就感。

二、积极利用学校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可以借势发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借助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教师要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利用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发表国旗下的演讲,宣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利用周末学生在校时间组织专家报告会,听取朱彦夫等道德模范人物事迹报告会;或者利用周末学生在校时间组织学生观看红,事后要求学生写出800字的听后感或观后感并在班会上交流。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织学生学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学生树立并且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用主题班会,举行主题演讲比赛。围绕“讲文明树新风,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或“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三、利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关注社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走向街头、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配合我市创建“卫生城市”,争创“文明城市”等活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社会调查、为特殊群体的爱心募捐等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范文第5篇

劳动教育应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改革。其视野应当定位到孩子的一生成长,其内容应当超越基本的生产劳作技能和劳动意志品质,其设计应当进一步体系化、科学化、标准化,从而帮助学生为终身的工作和生活作好准备。具体而言,劳动教育的新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思考和讨论。

一、劳动教育应适应“劳动”的时代变革

以往学界对劳动教育的探讨往往是从“教劳结合”的角度出发,将劳动等同于生产劳动。在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常被当成是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不热爱劳动等问题的手段。但这实则是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理解过于狭隘了,并在实践中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首先,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不明确。学校对加强劳动教育的责任感不强,家庭也没有明确的劳动教育理念,而社区能发挥的作用有限,更不宜成为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其次,劳动教育的内容过于机械和单一,无法课程化、体系化、科学化、标准化。这就使得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很难得到保障,教育内容的随意性太强,实施效果无法控制,更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测量,也很难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或联动;再次,目标简单、内容机械的劳动教育也无法吸引学生和家长的兴趣,增强其参与的主动性。

然而更致命的缺陷在于,这种劳动和学生未来真实生活中的劳动有着越来越明显的脱节趋势。传统观念中的生产劳动已经很难再适应信息时代的劳动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20年前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里就提到:“根据技术进步的速度,许多人在一生的工作过程中将有几种不同的职业或经常变换工作地点。”然而,教育却很少能够帮人们适应这种变化,因此“在中学阶段就应该进行普遍综合技术教育――这种教育可以保证职业的流动性并将引向终身教育。”[2]科技的发展极大加快了劳动分工和转化的速度,劳动变得更加专业、精细和多样化,同时也有着更快的更新和淘汰率。相应地,人在一生之中变换职业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早年的劳动教育中所了解和学习的劳动技能,与其成年后真正的工作需求大相径庭,从而使劳动教育的意义受到很大损害。

随着21世纪无人化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人类劳动本身将发生根本性转变,直接被间接劳动、体力被脑力劳动,重复性被创造性劳动所逐步取替,将把人类劳动推向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3]劳动教育应当能对这些历史性变化作出及时回应。尤其是通过劳动教育来缩小、而不是保持甚至加剧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分野,这是劳动教育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使命。然而,这并不能通过一味地引导和带领学生参加各种体力劳动、家务劳动来实现,而应建造起联通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桥梁,在劳动教育中兼顾二者,并实现更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和掌握两种劳动之间的差别与联系。过分强调劳动教育中的“生产劳动”属性,不仅容易误解未来“劳动”的性质,还会强化劳动和闲暇之间的对立。对于个人来说,劳动是通往自由和个体解放的途径,是通往更美好生活的途径,它和闲暇并不对立。如同杜威所说,“我们若以有一种教育系训练人民使能胜任有益的工作,另一种教育则专为使人享受其所有闲暇,其结果必产出社会的阶级区别。须知谓教育仅为给与人以工作技能之训练,实系一个错误观念;同时当并注重利用及享受闲暇方面,然后教育目的始完。”[4]

因此,当我们反思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劳动”有更为宽泛的、更具时代性的理解。对“劳动”的内涵阐释决定了学生所需要的劳动素养,也直接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劳动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其中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个人价值。它结合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始终,形式多样而变化迅速。而劳动教育,则应针对未来的劳动特征,为每个学生未来的价值创造提供充分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劳动教育应聚焦于那些本质的、共性的劳动内容,聚焦于核心技能的培养以及学习、劳动能力的提升,聚焦于职业精神和伦理的训练,以让学生在未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劳动环境。

二、劳动教育应包含更丰富的技能

1.生活技能

良好的生活是个人劳动的最终目标。在“五育”之中,劳动教育直接指向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应当更加贴近真实生活,帮助学生学会生活,掌握更好的生活技能。这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念相近,即“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5]这一生活教育理念明确地提出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为更好的生活服务,对于劳动教育来说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我国于2016年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包括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也把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具备健全人格和自我管理能力作为重要内容。

生活技能首先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基本活动,可以通过社会活动课或劳技课来实现,日本中小学里的“家政”学科即提供了很好的范例。[6]但在此基础上,劳动教育中还应包括更高层面的生活自理技能,如选择和创造喜欢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态度、对生活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树立合理的财富观和消费观等。不仅要让学生未来能够“活着”,而且要过上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2.职业技能

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应有助于其长远的职业发展,因此应在劳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首先体现为择业技能。应当帮助孩子更好地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并尽早开始相应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择业技能是我们当前基础教育中极为欠缺的一项内容,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普遍迷茫不知所措,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路径。为此,劳动教育可借鉴西方的“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在劳动中了解和体验不同的职业内容,更好地树立职业方向。

其次,职业技能还包括学生在未来职场上的各种实用性技能。有研究指出,对于21世纪的学生而言,传统的“三R能力”,即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和计算(aRithmetic)虽然还是在学校和工作岗位上取得成功的基础,但一套新的“四C素养”的能力已经被推到了前沿,即创造和创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人际沟通(Communication)和与人合作(Collaboration)。[7]相似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也一再强调,21世纪里对于终身发展而言,认知性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非认知性技能(Non-cognitive skills),包括开放性、自觉性、外向性等,有着同样的重要性。[8]显而易见,无论是实践创新精神、责任感和自控力、批判性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还是各项非认知性技能,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都需要劳动教育的介入来生成和培养。这就要求劳动教育极大地拓展思路,围绕这些重要技能来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以完善学生的技能储备。

三、劳动教育应培养更好的公民

现代社会中的劳动是一种具有显著的公共性的活动,其参与者和受益者,不仅是个人与家庭,更是外部的社区和广大社会。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一直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然而在当前,随着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公民教育理念的传播,学生不止应成为一名劳动者,更应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能够拥有良好的公民意识和参与热情,拥有积极的社会认同和关怀,具备宽容、开放的心态和理性思考、?q论、批判的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也专门对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认同国民身份、崇尚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等素养作了阐述。公民教育以往常被归于德育的范畴,但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劳动教育本身就能体现出显著的公共性,为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仅在德育层面上学习讨论而缺乏动手实践的公民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低效的。而劳动教育的实践取向可以很好地进行补充。因此,公民教育应成为劳动教育的另一项新的内涵,应通过劳动教育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和社会,从动手实践和切身反思中提升其公民意识、品格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宽容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而把公民教育落到实处。这在当今青少年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淡漠、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能力退化的情况下,有着格外紧迫的现实意义。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较之以往有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和历史使命。这就要求它面向未来,从时代需求中积极挖掘新的内涵,了解未来劳动的基本性质和需求,把握学生未来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劳动技能、意志品质和公民精神,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改革重构,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帮助学生在长远的人生中更好地劳动,更好地生活。具体而言,劳动教育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学科建设上,应将劳动教育科学化、体系化。劳动教育是否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世界各国的做法不一,并无定规。但有效的教育教学必须依托于一套成熟、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对于在实践中常被边缘化的劳动教育尤其如此。因此应在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形式、评价方式等的基础上,结合各校实际,逐渐建立起完备的劳动教育体系,为劳动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