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

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

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

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实践模式 创新

服装与服饰专业是由原来的服装设计专业或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演变发展而来的。目前很多高校对该专业的认识还不够完善,本文对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教育现状进行系统分析, 从服装产业背景、教学实践体系等角度出发,总结出现阶段教育模式的不足,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借鉴优秀的教育培养模式,不断完善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符合服装服饰行业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不仅是加速专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会对我国服装服饰行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一、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服装服饰行业需要的是能解决服装生产实际问题,能从事服装服饰产品设计开发、懂得营销市场等知识的综合性素质人才。为了满足这种人才需求,可以采取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相结合的模式,在多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中,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际参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1.参与项目设计

专业的实践课程,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能够体现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应该得到学校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建立优良的产学研基地,使教师和学生有机会参与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的纵向课题及企业的横向课题,在主体学习阶段引入项目形式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参与的形式可以是专题讨论、实地考察、真实参与等。通过这些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

2. 增加实习机会

实习是很多服装业发达的国家在高等教育阶段里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可分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基础实习是实习的第一阶段,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深入效益良好的工作室或企业学习或任职,以了解服装服饰行业的相关行情、基本信息、企业工作环境及服装生产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是专业实习,要求学生以一个准设计师或设计助理的身份参与服装服饰行业相关信息的调研,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工作,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3.结果评价

对于学生的动态实践过程很难用量化的形式进行评价,学生上交的实习报告等书面作业只能作为评价学生工作的参考依据之一。以“课程设计”为例,报告书第一步通常是大量的市场调研和信息、资讯搜集,因此对于开放式的实践环节,过程的监控非常重要。课程开始时要明确工作任务,包括方向、内容、数量等,中期要检查实践的进展情况及工作质量,并随时进行抽检,这样教师就可以知道学生在课程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实践活动的执行情况。还有学生在制作报告书的过程中体现出的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等,也要结合实践教学的目的,由授课教师、企业方和项目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工作组给出具体评价结果并提出意见。

二、鼓励创新教育培养模式

1.调整课程内容

服装服饰专业教育不断融入国际教育的大环境里,多数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高等院校所使用的教学大纲,要根据市场变化及专业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对于部分实践课程也应不断更新,在内容调整上适当加入现代元素,或增加与国际设计教育接轨的新课程。还以 “课程设计”为例,增加信息调研的教学量,在大量流行资讯的引导下,完成相关的设计任务,使设计作品与时尚相结合,与市场实际相结合。这种专项设计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为学生以后进入相关行业参与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改进教学方法

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时,要善于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 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地点上的限制,从专业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形成卓有成效的新的教学方法体系。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服装服饰专业具有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点,学院派的设计者更加注重的是服装、服饰产品艺术创新性的展现。学校要能够为学生提供服装服饰行业的前沿资讯,营造艺术氛围,加大综合技能训练的力度,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艺术见解,展现艺术创造精神。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多角度、深层次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总之,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育模式的构建,要考虑到产业背景及社会需求,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科学素养,培养适应服装服饰设计专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小锋.试论创新能力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培养与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1).

[2]陈先进,丁峰.服装教学中创新思维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3]邹平,王琳.服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纺织科技进展,2009(6).

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专升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0-0094-02

专升本教育一般是指学生在专科教育之后继续进行专业提升的一种学历教育形式,其在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同时,专升本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进行本校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研究,期望对专升本教育的专业培养、改革与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

一、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个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本校服装专业专升本培养目标是在本专业专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高其培养的层次,同时以本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为参照,并根据专升本学生具体的基础知识及专业素养等特点来进行制订的。(1)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人才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人才的培养是适合首都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因此其一般要求其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基础知识扎实,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良好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而服装与服饰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服装设计历史与文化和服装基础理论的能力,具备独立进行服装设计思维与方法和成品实现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服装设计工程与技术的能力,掌握服装设计经济与管理的能力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本校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人才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本校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是培养服装与服饰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但二者的培养定位略有不同。本校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的是高水平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强调的是技术人才;而本校服装与服饰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应用型。同时,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上也有所区别,其中专升本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基础知识扎实,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良好,而本科生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是具备较强的服装历史与文化和服装基础理论的能力。此外,本校在服装与服饰专业本科生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更注重理论知识及人文素养的学习与储备,而专升本人才的培养目标中更强调的是其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在准确区分二者的培养目标定位差异的基础上,本校服装与服饰专业进行了相应的“专升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为首都培养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服装行业的专门人才提供了一定的服务。

二、设置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

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本科生服装与服饰专业的培养方案为参考,再充分考虑专科与专升本课程体系之间的衔接,专升本学生的学源结构、文化素养、专业基础、“专升本”和“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别等因素来加以综合确定。(1)服装与服饰专业专科与专升本课程体系的衔接因素。在进行服装专业专升本人才课程体系设置时,首先要考虑学生在专科学习时原有的知识结构,做到承上启下、合理衔接,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性。服装与服饰专业专科教育课程设置上的主要内容是服装设计类的服饰色彩、服饰图案、服装画技法、专题设计等;服装技术类的有工艺基础、服装结构设计与工艺、服装立体裁剪、服装CAD等。而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的课程设置是在专科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上进一步深化,同时参照本科的课程体系建设,加入服装设计方法、服饰配件设计、面料纹样设计、手工印染等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并注重对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学生的学源结构因素。专升本学生的学源结构不统一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在专科时是本专业的在一个专升本班占比不超过25%,这部分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已经达到中级熟练水平,接下来的专升本教育要做的就是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以便可以达到高级水平。但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对于以前不是本专业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例如:立体裁剪课程,在专升本阶段如果直接安排立体裁剪礼服,专科不是本专业的学生就会感到吃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会出现:任课教师在授课的深浅程度和进度上很难把握,总是感觉有基础的同学“吃不饱”,没有基础的同学“消化不了”,因此,服b与服饰专业专升本学生的学源结构因素是我们在专升本课程体系设置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3)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学生的文化素养及专业基础因素。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学生的基础教育程度较之本科生而言相对薄弱,而这对其综合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在专升本教育阶段要注意补充并设置相应的知识内容和课程体系,同时服装与服饰专业专科升上来的专升本学生往往普遍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特别是专业实践技能,他们更多更早地接触到了服装与服饰专业实践和社会实际,因而他们更适合培养成具有就业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综上所述,在专升本培养阶段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根据其专业基础的特点和培养目标而扬长避短、合理定位,以便使他们在专科学习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专升本阶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

三、服装与服饰专业专升本人才课程体系设置方案

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服饰;展示设计;教学方法;研究;实践

随着现代服装产业的高速发展,人们追求个性与品位的消费欲望被不断激发,服饰展示设计也在各个服装品牌刀兵相见的推广及营销战中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美化商业环境、营造舒心的消费空间,从而有效地刺激目标受众的消费需求,成为大中型甚至小型服装企业共同关注的热点。面对行业发展需要,发掘培养具有服饰展示设计技能的专门人才成为摆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教学日程上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对于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如何在新形式下,尽快调整现有教学结构和优化旧的教学模式,使培养出的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不但在服装艺术设计、教育、研究、生产和管理单位能够从事服饰设计、生产开发及营销管理工作,还能够顺应“通才型”服装企业需求人才的现实,具有服饰展示设计的创新能力,甚至胜任陈列师这样一个市场需求激增的新兴职业,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新课题。

结合本人近几年在服饰展示设计课程理论教学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同时结合对连续四届大学三年级共计三百余名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实施的成效显著的服饰展示设计实践环节,我想简单谈谈对服饰展示设计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的一点体会。

一、对专业理论的教学应加强要点知识的讲授

服饰展示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应对服饰展示活动和设计行为有较全面地认识,对服饰展示的功能和规律有较深入的见解。因此,设计人员首先要掌握较扎实的服饰展示设计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服饰展示设计课程仅有32学时,为了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同时又能将重要的专业知识有效的教授给学生,我在组织具体的授课活动时,着意将本课程要点理论知识作为重点进行讲授,其余理论知识则作一般性讲解,或者将这部分知识化整为零,调整到后续的实践环节中根据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逐一说明。事实证明,这一调整既确实有效的向学生传递了理论教学中的要点知识,更为课程后半部分预留了宝贵的学时以进行关键的实践环节。

二、注重对相关学科知识的延展

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设计课程,除了专业主干理论以外,服饰展示设计还涵盖了形象策划、视觉传达、展示陈列、空间规划四大范畴,涉及了服装专业知识以及设计方法论、广告学、视觉心理学、环境学、营销学等一系列专业理论,强调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点的缺失,多少会影响学生对服饰展示设计的准确理解与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向相关学科知识领域的延展,即使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透彻地传递各类知识,我仍然利用一切机会尽力尝试。我的努力至少让他们明白一点:一位成功的设计师或者陈列师,一定要具有汇纳百川的设计理念,而这一理念的形成一定需要其个人养成积极扩展专业知识面的良好习惯。

三、强调对品牌内涵、服饰理念企业文化的理解

虽然我国服饰展示设计的水平相比以往已有较大提升,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相当一部分服装品牌尤其是中低档服装品牌的展示设计仍然以表面化的装饰设计为主,而忽视了与品牌、与服装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少参与服饰展示设计工作的从业人员对产品设计理念的欠缺,使得品牌内涵无从体现,导致各品牌门店的展示手法雷同,展示结构单一,不仅造成灯光、道具、装饰建材等原材料的浪费,其结果甚至可能使一个价值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服饰品牌推广营销策略的彻底失败。因此,我在讲授服饰展示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专业设计技能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引导学生对不同品牌进行品牌内涵、服饰理念甚至企业文化的深层次理解训练,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一专业难点,从而能准确地表现服装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载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设计理念。

四、将案例分析引入课堂教学

任何一门有关艺术设计的课程,其教学难点多集中于如何让学生变抽象为直观地了解具体设计技巧,进而有效地掌握设计技能。在对学生开展服饰展示设计课程教学时,我一直坚持大量的引入图片式案例分析。我所说的“案例分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这一生动的教学形式,投放丰富的图片向学生展示成功的服饰展示设计案例,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客观地分析,使学生从中学习相应的知识点,进一步开发设计潜能。同时,在选用案例时,我较多地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并且符合其知识背景的典型案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我了解到案例分析的引入显著提高了学生对服饰展示设计技巧的了解以及技能的掌握。

五、以实践促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服饰展示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设计课程,有其自身的理论性;而服饰展示设计的社会性特征又要求其应当具备相应的实践性。因此,服饰展示设计课程的教学活动应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入手,在注重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训练学生利用真实材料表现设计想法的能力。

1.市场调研

服饰展示设计具有需要借助道具、设施设备与照明技术等手段进行综合表现的特殊性质。我在服饰展示设计的理论授课初期,为学生安排了一个市场调研的环节。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进行品牌服饰展示活动所用道具、设备、技术的市场调查和优秀服饰展示设计实例采集两方面内容。其中,前者主要涉及各类原材料性能、施工工艺、施工效果和市场价位的全方位比较,通过这种调研可以填补学生在原材料及施工方面的空白,为学生将来进行实际的设计打下一定基础。而后者相对教师在教室里进行的案例分析则更具有生动的说服力,既可以直观的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也可以迅速地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明确的服饰展示设计理念。

2.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是一种以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为目标导向的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教师在讲解内容较为枯燥晦涩的设计原理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能将模拟教学带到课堂里,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展示设计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我在服饰展示设计课程的市场调研环节之后,在理论知识的进一步讲授过程中,设置了一个特别训练,即要求学生在指定的空间、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指定的服饰作品完成一个模拟的展示设计活动,其目的旨在促进学生在服饰展示设计活动模拟实现的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发挥。在这个模拟教学训练中,学生既要“看客下菜”,一方面认真理解服装的设计理念,客观评估指定空间的可利用程度,另一方面反复权衡采用怎样的设计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又要在实际情境中纵观全局,统筹考虑如何呈现令人赏心悦目的空间效果。模拟展示设计的最佳方案不是唯一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比较了不同方案的不同效果,从而确定了更理想的服饰展示设计方案。模拟教学的实施,不但引发了学生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更使学生学到了理论教学无法传授的模拟工作经验。

3.实践教学

越来越多商业元素介入服饰展示活动的现实,向设计师、陈列师提出必需更多地关注设计的综合性与亲和性的新要求。而传统理论教学缺少对商业行为的参与,很容易使学生陷入内容空泛或华而不实的设计怪圈。

在承担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伊始,我便与有关企业积极联系、多次接洽,最终取得了与本地两家大型百货公司长期合作的机会,例如,2008年9月22日—10月5日,与中大国际联合举办中大国际八周年庆“创意品质·奢适生活”主题活动之“学院派毕业生的服装设计”;又如,2009年9月11日—10月8日、2010年9月17日—10月11日、2011年9月20日—10月11日,连续三年与民生百货骡马市购物中心联合举办“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优秀服装设计作品陈列展”。

作为额外增设的实例教学环节,我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一方面借助企业的相关活动扩大了专业影响,另一方面又为学生创造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在每一次的服饰展示活动中,我会特别选出一批应届毕业生设计制作的优秀服装作品作为陈列展的主体,同时将当年进行课程学习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承担一个系列约3~5款服装作品的展示策划工作,并分别在我的指导下完成从方案制定、道具制作直至布展完成的全部展示工作。为了确保展示活动的成功以及展示设计的品质,我带领学生多次考察活动场地,反复论证设计方案,学生们更是以极高的热情参与到从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不分昼夜地实施各项工作。一连四年,每一次活动都获得了来自企业、社会各界以及媒体的如潮好评,反响强烈。

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品牌 服饰 展示 设计

品牌服饰专卖店展示设计就是以服装品牌文化为纲要,通过对专卖店整体风格把握,对道具、模特的摆放,走道的布置,材料的运用,以及灯光音响的精心设计来促进服装的销售以及品牌文化的传播。专卖店的展示设计应该以服装主线进行,用品牌服饰文化来决定专卖店装饰设计风格,使购物者能够在服装店完全了解服装企业的企业精神和服饰所传递的文化理念,从而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激发出来。

品牌服饰专卖店展示空间与陈列的设计,对品牌的现实利益有很大影响,并关系到品牌未来的发展和延伸。良好的品牌服饰专卖店的展示规划与陈列,能够加深购买者对品牌的信赖程度和深刻印象,更好的表达产品特定的形象内涵和品牌文化,进而提升服装的附加值,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来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专卖店合理的空间规划和服饰陈列与展示道具、广告装饰品、灯光照明等因素形成有机的配合,使服装的质地、色泽、光度、特征具体展现,把整个专卖店渲染的生机盎然,给服装的品牌增光添彩。(图1)

一、以鲜明的主题风格强化品牌服饰整体系列形象

在品牌服饰专卖店的设计中,服装品牌主题风格、文化背景、设计品位、经营特色以及延伸出来的流行趋势都会对展示形象产生直接影响。在设计中应以服饰文化主题为核心来建设专卖店品牌形象,以CI手册为指导,注意强化专卖店的空间规划布局、展示陈设品的风格、装饰材料选择、色彩的属性匹配等等。通过专卖店空间功能定位、专卖店区域地位、专卖店软环境定位、专卖店个性细节塑造、目标消费群特征细化、品牌宣传、专卖店特殊材质运用等手法,来强化专卖空间的专属性能。[1]优秀的专卖店展示设计能够让客户潜移默化的感受到企业的品牌定位、设计品位以及品牌所包含的文化理念与生活概念。展示设计要完美的把品牌的风格和品牌的主题很好地进行融合,这直接影响到品牌经营的成败。

二、品牌服饰专卖店展示设计布局

专卖店空间布局规划是为了让全部服饰都尽可能展示在购物者眼前,诱导顾客长时间地驻足在店内挑选服饰,最大限度吸引购买者的注意力。专卖店里的空间通常规划成辅助功能区域和服饰销售区域。销售区域一般是促销员向顾客介绍服饰样式、价格和为客户整理着装的服务场所。同时也是购物者精心挑选服装的展示区,主要用来进行服装的展示和陈列。辅助功能区域主要是辅助销售,比如:杂物间、管理办公室、顾客试衣间、员工休息室、展示橱窗、收银台、仓库等。各个功能区域合理的规划就为店内走道留下了空间伏笔。店内走道实际上是商品物流、人流通畅的保证,同时也是各个功能区域的边界线。对于纵深型的专卖店,可以将通道设计成曲线形并向内延伸,通过错落有致服饰陈列、装饰造型、模特形态显现等匠心独具的展示陈列方式,让购物者充分体验到充满个性的独特魅力。对于矩形布局的专卖店,可以通过货架的安排,灯光的层叠和虚实、服装色调的体现和材料的质地、货架的精巧和便捷等细微之处,吸引顾客多转几圈,增加展示时间。(图2)

三、品牌服饰的陈列

陈列是利用不同的服装品种、款式、颜色、面料、特性为主题,通过运用综合艺术手段展示出来,突出服装的品牌特色来吸引顾客的注意,提高和加强顾客对商品的进一步了解、记忆和信赖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引起购买欲望。在高、中、低档服装都进行售卖的专卖店中,根据服装的价格进行分档陈列的方法则比较合适。因为价格分档陈列方便购物者快速的实现购买过程,可以让购物者毫不费力的找到、选择与自己的定位、收入相称的衣服。服装是一种流行性很强的产品,每种时髦的服装上市都会导致专卖店的样式焕然一新。[2]将款式与风格相似的衣服按服装的品味进行归类陈列,可以使顾客快速的选定适合自己性格色彩的商品。有时,也可以将购物者欣赏的成套服装饰品集中展示,例如:把男西装、男西裤、男衬衣和领带、领带夹等配在一起,供男士赏购。或按季节搭配一系列款式,譬如:冬季羽绒服与毛衣、围巾、棉帽等放在一起摆放,方便顾客的成套购买。

购物者进入专卖店的第一视觉感受就是色彩,消费者心理上感到兴奋还是忧郁都与色彩有一定关系,按服装的色调进行陈列是方法之一。协调的色彩会给整个卖场主题鲜明、井井有条的视觉效果和强烈的冲击力。在展示中营造服饰陈列的色彩渐变效果,或采用补色对比设定为视觉焦点,使消费者能够轻易锁定目标服饰并产生购物的冲动。在进行服装陈列时,颜色要协调,不宜使过杂的颜色混在一起。可以将颜色鲜亮的服饰放在前面,灰色调、深色调的服饰放在里面,丰富店内光影层次和整体色调,造成一种立体视觉冲击,以影响购物者的决定。更多的时候,时装销售都采用模特向购物者进行直接展示的方法。购物者看到模特穿起来很漂亮,就认为自己穿上也是如此这般地漂亮,从而产生购物的冲动。

四、营造恰当的光线氛围突出品牌形象及服饰特性

灯具的造型是展现专卖店独特性格的手段之一。而灯光的色彩令空间、环境、服装富有生命,能够渲染专卖店气氛,引导购物者目光。光照适当可以提升卖场的品味,准确还原服饰的颜色,凸显服装的质感,使服装更有吸引力,增加销售量。当店内的服装陈列较少时,就要以照亮整个卖场为主,可采用具有装饰效果的灯具,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当店内的陈列服装较多时,照明的要求与服装商品相协调,突出服装的品质和色彩。灯具的选择主要是为了突出店铺的形象,创造良好的气氛和环境,并且要做到照度充足,避免店内的装修材料和服装产生眩光刺激购物者眼睛。(图3)

一般来说,店内采光包括人工采光与自然采光两种。自然采光不好控制,会随着时间的流转而形成变化,不利于专卖店长期持久的照明。比较自然光,人工照明就可以达到恒久不变的照射效果。而且人造光源有蓝色、绿色、橙色、红色、黄色等多种不同的光色,易于选择不同的色光布置场景。在不同的环境下应注意协调灯光颜色对服装色彩的影响。在专卖店中,一般主要运用筒灯、格栅灯进行整体照明。整体照明可以使整个店铺内的光线均匀、色调统一,保证店内的照明度,是最基本的照明因素了。对于主推款服饰而言,应用重点照明就显得十分重要。闪亮的光线比较容易突出服装的可见度,强烈的光影对比也有利于突出服饰的特色,还可以赋予服装一种立体感。重点照明还常常用卤素灯、高显色钠灯和射灯来投射在橱窗里、标志上及店内模特的身上,用于强化品牌视觉效果。除此以外就是采用激光灯和LED 灯等灯具进行氛围照明了。氛围照明可以渲染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丰富店内色彩层次,帮助强化服装感染力。总的来说,店内照明应使服装专卖店具有独特艺术感染力,让购物者的眼神停留在主展服装上,过于强烈变幻的光线应该被遮挡,调节购物者愉悦心理,从而取得陈列的最佳效果,突现品牌的特色与产品的魅力。

五、根据品牌风格设计店面

消费者对一个未到过服装店的印象是从外观开始的。服装店面是企业品牌推广的重要环节。店面形象设计可以向消费者传递服饰企业的文化意境和特有时尚氛围。店面通常处于周围环境复杂的闹市或繁华的商业街,直接面对公众和消费者,在设计中需要对店面周围的环境进行一下调查和评估:观察店外人群流动方向和数量、有没有障碍物遮挡店面、旁边店铺门面的风格色彩,太阳光的照射角度、然后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来深入的设计方案。另外,企业标准形象必需统一,专卖店要想吸引客户必须具备很强的识别性和统一性,要与企业CI战略呼应协调。店内门头造型、装饰、主色调都应严格按照CI手册的要求,这样才能有效的传播企业识别系统,增强品牌印象,从而推动产品的销售。

六、通过精美的橱窗展示流行魅力

橱窗是品牌的信息展示窗口,每一个季节流行服装款式都可以通过精致的橱窗陈列来吸引过往的顾客。现代橱窗陈列艺术是非常丰富的,有传统的着衣人体模型陈列,也有以现代激光技术表现的光电艺术,有的甚至将橱窗由静至动,采用活人模特在特定的橱窗场景内进行情境表演,以吸引更多的行人注意力。橱窗展示的服装要与店铺里展示的服装风格上相吻合,种类搭配上要平衡,颜色要协调,突显服装的视觉焦点,吸引消费者的视线。当前橱窗设计强调商店内部空间与店外街区之间的间隔区域,应采用璀璨的灯光照明、雅致时尚的柔和色彩酿造舒适宁静的气氛(图4)。在设计时,可以通过主题设计的手法利用壁画、浮雕、或采用各种硬质材料进行形状、色彩、线条的重复构建平面构成艺术,把展示橱窗装扮的富有艺术情调。也可以运用留白的手法,因为空白可以将其他东西隔断,使视线集中在服装上面。

专卖店要想吸引顾客就必须要在展示陈列上有独到见解。专卖店除了要有特色的品牌文化以外,还要具备明亮的店堂、时尚优雅的服装,璀璨的灯光、宽敞的通道、富于创意的广告、悦耳的音乐等各种元素。服装专卖店的展示与陈列是销售环节中一个极为细致的工程。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已经意识到专卖店在给消费者带来愉悦体验的同时,也有效地扩大商家的利润。良好的卖场陈列无疑会增加消费者购买的决心。

参考文献

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范文第5篇

专业大赛映射产业维度

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辽宁省服务业委员会、鞍山市人民政府、海城市人民政府、海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联手海城市西柳镇人民政府、西柳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西柳杯”中国北派服饰设计大赛即将于7月28日在西柳决出战果。

“西柳杯”中国北派服饰设计大赛行至第三届,提升西柳服装产业整体影响力的作用不言自明,设计大赛以时尚的维度,在为产业发展提供设计人才保障和创意支撑的同时,与西柳商贸城一起引领北派服饰的新风尚。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布局,西柳正在加速实现专业市场集群发展升级,大赛以高规格赛事出发启程,助力原创设计人才对产业转型升级,对提高设计软实力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流通分会会长夏令敏认为,“西柳杯”中国北派服饰设计大赛促进北派服饰内涵与文化的推广,提升东北地区服装产业的设计含量,促进服装流通,打造中国服装业的新格局,为海城纺织服装产业的提升,为东北地区专业市场的升级发展做出了更大贡献。

而在“新常态”下,服装企业对于设计人才求贤若渴,大赛以满足日益凸显的人才需求为初衷,助力优秀新锐设计师与企业、市场高效对接。由此,本届大赛邀请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当岐,中法艾蒙时尚学院国际校长Heiko Micheal Buerger,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2014年度最佳男装设计师刘勇,中纺设计中心总经理于敏静,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针织服装设计系主任、副教授袁燕等业界大咖评出入围作品,为大赛作出高标准、专业度的“把脉”。

市场大奖契合商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除了设置创意设计系列大奖、裤装和棉服设计系列大奖外,还将在裤装设计系列和棉服设计系列中产生一名西柳市场大奖。这一奖项将有效帮助优秀设计师与商业支持力量精准对接,将作品“变身”为产品,体现更落地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推动大赛与地方产业的有效对接,大赛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2014年度最佳男装设计师刘勇作为专业导师前往西柳地区为当地企业进行专业设计指导及讲座,企业和设计师们均受益匪浅。

实际上,“西柳杯”中国北派服饰设计大赛自诞生以来,始终将目光锁定在设计师与产业对接层面,在历届获奖选手中也不乏杰出代表。第二届“西柳杯”中国北派服饰设计大赛铜奖及最佳服饰搭配奖获得者唐琳就是其中一位。现如今,她不仅是成衣定制品牌LIN STUDIO创始人、设计总监,还与中纺设计中心签约合作,为众多明星定制高级成衣。寄语新一届赛事,唐琳表示,“希望选手们能通过自己的审美和创作‘征服’评委和观众,实现自我。”

“大赛以更加时尚的设计为北派服饰的发展贡献力量,助力成长型品牌的发展,将西柳建设成为北派服饰的生产研发基地。”海城西柳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庆权表示,“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设计师来到西柳,与我们共同探索中国品牌的发展之路。”

风尚设计触发颜值爆表

本届大赛以“邂逅・彩”为主题,经过层层选拔,创意设计系列的15份作品以及西柳地区(含裤装、棉服系列)的23份作品从近500件高质量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选手和作品备受期待,他们将打破时尚界对于传统北方派系服饰的刻板印象,通过融入自我个性主张的全新诠释,抒发不一样的北派味道。

决赛战事已经进入倒计时,评委团主席李当岐为入围选手提出了宝贵建议:“本届大赛着重表现‘北派服饰’轻盈、灵动的另一面,这将为选手提供更广阔的创意空间,同时也在考验选手们的硬实力。我希望选手在后期制作时能更加注重整体感,我也十分期待在决赛T台上看到作品系列的展示效果。”评委Heiko Micheal Buerger则对选手们的表现寄予厚望,“有些作品的创意很炫,我很期待在决赛中看到他们的成品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