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因组学发展

基因组学发展

基因组学发展

基因组学发展范文第1篇

【Abstract】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relate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paper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 and research strategy, research background, basis and main application of system toxicology. At the same time, to explain its current status a case study of the system is introduced. And we hope to draw sufficient toxicological nutri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and development itself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toxicology .

【关键词】背景;技术;应用;进展

【Keywords】backgrou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X-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95-02

1 系统毒理学及其诞生背景

系统毒理学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代表着后基因组时代毒理学发展的新方向。所谓系统毒理学是指通过了解机体暴露后在不同剂量、不同时点的基因表达谱、蛋白质谱和代谢物谱的改变以及传统毒理学的研究参数,借助生物信息学和计算毒理学技术ζ浣行整合,从而系统地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和环境应激等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1]。

近年来,生命科学在新理论和新技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系列“组学”(omics)应运而生,如基因组学(gen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细胞组学(cellomics或cytomics),等新学科不断涌现,使人们对基因和基因组的认识,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认识生命、健康的手段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另外,传统的毒理学研究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相对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越来越多的外源性物质,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急待革新。

系统毒理学的发展,既有系统生物学发展的外在刺激,又有传统毒理学在发展中克服自身不足的内在需求。

2 生物学基础

2.1 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的结构、功能及表达产物的学科。基因组的产物不仅是蛋白质,还有许多复杂功能的RNA。将基因组学的方法与技术应用于毒理学研究领域,称之为毒物基因组学(toxicogenomics)。毒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观察生物在接触毒物后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筛选毒性相关基因、揭示毒作用的基因表达谱、快速筛选毒物、在基因组水平对化学物进行分类、筛选和检测基因多态性、检测基因突变、进行安全性评价等,从而解决化学物的联合作用、高通量筛选对人体有毒性作用或者潜在毒作用的化学物、研究毒作用机制等毒理学研究上的关键问题[2]。

2.2 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

转录组学是从RNA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转录组即一个活细胞所能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总和,是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

转录组谱可以提供什么条件下什么基因表达的信息,并据此推断相应未知基因的功能,揭示特定调节基因的作用机制。通过这种基于基因表达谱的分子标签,不仅可以辨别细胞的表型归属,还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例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s,AD)中,出现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大脑神经细胞基因表达谱就有别于正常神经元,当病理形态学尚未出现纤维缠结时,这种表达谱的差异即可以作为分子标志直接对该病进行诊断。

2.3 蛋白质组学

阐明生物体各种生物基因组在细胞中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及功能模式的学科。包括鉴定蛋白质的表达、存在方式(修饰形式)、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等。

同时,基因的表达方式错综复杂,相同的一个基因在不同条件、不同时期可能会引起完全不同的作用,并加上翻译后修饰作用如磷酸化、糖基化、乙酞化、羟基化等,使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活性有动态和复杂的变异。各种蛋白质组技术的基本步骤均包括样品蛋白质制备、蛋白质分离、质谱分析、蛋白质鉴定和肽质量指纹谱或纯蛋白质裂解离子谱图数据库的检索。

3 系统毒理学研究进展

AndrewCraig应用系统毒理学的方法分析使用噻吡二胺研究大鼠肝中毒的机理。大剂量的噻吡二胺可导致大鼠肝细胞的坏死,而原因并不清楚。作者通过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相关技术对具体的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雄性大鼠连续注射噻吡二胺三天,注射剂量为150mg/kg/d,从血液和肝脏获得药物后(两小时后),每天连续24小时收集尿液。监测数据可以对药物在肝脏内的代谢途径和转换过程进行解释。

MichaelWaters构想并建立了基于危害或风险评价的几个毒物数据库,其建立的第一个数据库被发展为环保局办公室下面的毒物数据库。通过和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其建立的毒物数据库已经在毒理学研究和致癌研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EthanYixunXu在研究中,对雄性大鼠分别进行铂化合物和庆大霉素的染毒实验。使用MetaCore分析软件,通过整合尿液中代谢组学分析图像和转录组学分析图像来鉴别与肾毒物相关的生物化学变化。实验表明,铂化合物和庆大霉素可严重影响mRNA合成一些转录子,而每种转录子对应一种代谢产物。并进一步发现了肾脏中的几个转录子可能在诱发肾病方面承担主要媒介作用。

JiangshanWang等基于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液相色谱法和质谱分析法对阿霉素(doxorubicin)作用于大鼠进行系统毒理学研究。然后,通过方差分析和组分分析方法来揭示随剂量和时间的变化以及在多元变量情况下的相互影响。最后,各种设计致毒过程的代谢分子都可以通过精准的高通量试验设备被鉴定出来,并据此推断关于阿霉素致毒机理的假设。

Mutation Researchs志发表社论,指出“组学”是理解和学习系统毒理学的一个工具。“组学”技术可以获取广泛的基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数据信息。文章进一步指出,利用基因毒理学方法来研究系统毒理学的思路看似很简单。社论指出,研究致毒机理对于正确评价药物或者环境化学物暴露下的风险至关重要。

DavidJ.Spurgeon研究了使用系统毒理学的方法来理解环境化学混合物的联合作用。有时候这些模型也有局限性,尤其在毒物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模型就不能精准的做出预测了。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混合毒物的相互作用,一种新的实验研究框架被建立,这种框架是用于理解化学生物利用度三部曲的延伸。这个框架认为,化学混合物的相互作用源于一些过程,包括①物种进化,化学污染物的转运;②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附,消化,分配以及排泄;③化学污染物在目标靶位的粘合程度 [3]。

系统毒理学是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和发展为人类研究毒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也让人们对于传统毒理学无能为力的一些命题看到了希望,但作为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他的研究方法并不成熟,研究思路也很模糊。虽然被寄予厚望,但要想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中汲取足够营养并结合传统毒理学的研究成果发展壮大自己并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先良.系统毒理学及其应用.生态毒理学报[J].2006,1(4):289-293.

基因组学发展范文第2篇

全基因组测序治疗疾病成功的案例,让千万疑难杂症患者看到了希望。全基因组测序为未来个体化医疗指明了方向。

个体化医疗走向中国

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从基因组学角度实现传统医学的转化,将有望使个体化医学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不同阶段。通过基因组测序进行个体化医疗在中国也在实践中。

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詹启敏介绍说,癌症实际上是基因组改变的一种疾病。癌症的发生发展是个复杂的过程,造成癌症的原因可以非常不同,同样的乳腺癌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基因突变造成的。“只要我们能够找到标志物,也就是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发现癌症形成的关键环节,找到分子靶点进行靶向治疗和个体化医疗,癌症的治愈率就会高很多。”詹启敏说。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说,基因分析是个体化医疗的前提,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在驱动着个体化医疗的进程。基因测序技术一直以来在支持着我国科学家进行医学研究和个体化医疗研究的发展。基因研究在我国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于军介绍,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第一是做一个人的基因组,第二个目标是测定200个人的基因组,这个计划很多年前已经完成,现在做的是千人基因组计划,测定1000个人的基因组。“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任何群体来说1000人数量是太少了。”于军说,“在未来3~5年,会在不同的群体中测定千人到万人的基因组,通过基因组的比较找到与疾病相关的易感的变化,也可以找到一些有可能和一些疾病直接有关的位点,比如癌症的基因组改变都可能找到。”

千人基因组计划由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英国桑格研究所等机构于2008年启动,旨在绘制迄今最详尽、最有医学应用价值的人类基因多态性图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作为“千人基因组计划”的发起单位之一,不仅承担了400个黄种人全基因组样本的测序和分析工作,还帮助完成了非洲人群的全部测序和分析任务。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王俊博士表示,“千人基因组计划”中的黄种人基因组研究,将使中国基因组科学和相关医学研究直接跨入与国际前沿完全接轨的世界先进行列,大大促进中国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担着国家基因库建设的工作,这将加快我国基因产业发展的步伐,加速我国个体化医疗时代的到来。

影响因素多

于军介绍,从技术上讲,全基因组测序引领的个体化医疗已经完全没有前行的障碍了,但还是需要5~10年时间才能实现。

基因组学发展范文第3篇

   

信息、生物、新材料三大前沿领域

    信息、生物、新材料是21世纪前30年发展最快、最热门的三大领域,它们集结了当今世界最强势的研究力量。但在这些关系未来发展的关键领域中,我国许多核心技术仍依赖追踪、模仿和引进国外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从更宽的视野来看,不仅仅是这三个领域的发展需要高扬“自主创新”的信心与勇气。实际上,整个中国科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对外要适应国际科技竞争的紧迫形势,对内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战略性需求。而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已成为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影响我国整体竞争力的极大障碍。

    面向未来15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即将,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着手制定科技“十一五规划”——关于中国科技“未来”的探讨与关注,在最近一年多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就是在这样带着几分焦灼、几分期待、几分信心的探讨氛围中,“自主创新”成为人们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共识。

    带着这个共识,再来看中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未来10年,中国在这三大领域中最有可能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群究竟有哪些?有限的科技经费究竟应当投入到哪些突破口?

   

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大奇迹。2004年12月,全球(蜂窝)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已达17亿以上,超过已有百年发展历史的固定通信用户数。过去10年,移动通信技术完成了由第一代模拟通信技术向第二代数字通信技术的过渡,当前正处于由其巅峰状态向第三代(3g)移动通信技术过渡的进程中。

    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力量进行第三代及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技术和产品的开发。

    ——3g移动通信:国际电信联盟(itu-t )批准为3g 的三大标准分别是欧洲的wcdma,美国高通公司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电信的td-scdma。3g已在全球30多个国家开始商用。

    ——增强型3g(enhanced 3g):为了克服3g 技术不能很好支持流媒体等业务的不足,国际电信联盟已在制定增强型3g技术标准。专家预测,增强型3g技术将进入商用。

    ——4g(或beyond 3g):下一代移动通信即所谓超3g(以下统称beyond 3g)技术的研究是国际上的热点。beyond 3g具有更高的速率与更好的频谱利用率。 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已开始4g框架的研究,预期beyond 3g技术可望在2010年后开始商用。

    中国移动用户总数已达3.34亿,居世界第一,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处于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过渡时期。我国3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具备了实现产业化的能力,我国大唐电信2000年5月提出的td-scdma标准已成为国际电信联盟正式采纳的三大标准之一。此外,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开展了beyond 3g技术的研究,预期该技术可望在2010年后开始商用。

    beyond 3g技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德尔菲专家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研发水平比领先国家落后5年左右, 通过自主开发或联合开发,在未来5年可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以华为、 中兴为代表的一批高技术通信设备制造业公司,在第三代移动通信设备(3g)等研发方面紧跟国际前沿,打破了国外公司对高技术通信设备的垄断,开始参与国际通信标准的制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具备实现技术和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契机。

   

中国下一代网络体系

 下一代网络(ngn)泛指以ip为核心,同时可以支持语音、 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因特网、移动通信网络和固定电话通信网络的融合网络。

    世界各国和国际通信标准化组织都在积极开展下一代网络的研究开发工作。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第三代伙伴组织计划(3gpp)等,都在致力于下一代网络体系的研究。目前,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欧盟都已启动了下一代互联网研究计划,全面开展各项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我国在下一代网络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九五”期间,863计划建成了“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cainonet)、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中国高速互连研究试验网nsfcnet”等重大项目,目前已开始基于ngn的软交换技术在移动和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研究。中兴、华为等企业还推出了基于软交换的ngn解决方案;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上,中兴、港湾网络等推出的高端路由交换机,可应用于国家骨干ip网络建设,以及大中型宽带ip城域网核心骨干和汇聚。国内公司还开始自行设计高端分组交换定制asic芯片。我国已成为少数几个能够提供全系列数据通信设备的国家之一。

    下一代网络技术对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改造和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从总体上看,我国互联网技术跟随国外发展,在技术选择上缺乏系统研究,走过一些弯路,至今与国外仍存在较大差距。无论网络用户规模、网络应用、网络技术或网络产品都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全局着眼,应不失时机地开展中国下一代网络体系的研究、应用试验、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不能像第一代互联网那样,技术、标准都是外国的,给国家安全造成隐患。

   

纳米级芯片技术

    当前,集成电路的发展仍遵循“摩尔定律”,即其集成度和产品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按照器件特征尺寸缩小、硅片尺寸增加、芯片集成度提高和设计技术优化的途径继续发展。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升级换代速度加快。 当前国际上cmos集成电路大规模生产的主流技术是130nm, 英特尔等部分技术先进的芯片制造公司已在用90nm进行高性能芯片生产。2005年,美国amd公司已开始量产90nm的高性能芯片,国际上对65nm技术的开发也已成功。伴随130nm到90nm技术的升级, 考虑到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成本,大多数公司将使用12英寸替代8英寸硅基片, 这也必将带来半导体设备的大量更新。

    近年来我国一些先进集成电路制造公司的崛起,使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有了显著的缩小,但整体水平仍与先进国家相差2~3代。目前,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年设计能力已超过500种,主流设计水平达到180nm,130nm技术正在开发中,90nm技术的研发也开始着手进行。从产业发展看,我国集成电路已初步形成由十多家芯片生产骨干企业、十多家重点封装厂、二十多家初具规模的设计公司、若干家关键材料及专用设备仪器制造厂组成的产业群体,设计、芯片制造、封装三业并举的蓬勃发展态势。以中科院计算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在cpu研发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设计具有较强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目前我国芯片业大多集中在低端的交通、通信、银行、信息管理、石油、劳动保障、身份识别、防伪等领域,ic卡芯片所占比重一直占据芯片总体市场的20%左右。

    世界第一颗0.13微米工艺td-scdma 3g手机核心芯片10月9日在重庆问世

    今后的ic是纳米制造技术的时代,而纳米级芯片技术是我国赶超国际的关键,它的成功将会是我国ic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专家认为应优先发展。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

    包括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在内的中文信息处理技术,是汉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融合,是一门与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数学、控制论、信息论、声学、自动化技术等多种学科相联系的边缘交叉性学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文信息处理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1994年,微软开始进入中文软件市场,微软的word把国产wps挤出了市场,继而windows中文版又把国产中文之星挤垮。微软凭借其强大的优势地位,使国产的中文信息处理软件举步维艰。中文版的windows、office等占据了大部分的中文软件市场,使中文信息处理逐渐丧失了其特殊地位。

    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我国的中文信息处理,包括中文的编码、字型、输入、显示、输出等的基本处理技术已经实用化,目前正在逐渐摆脱“字处理”阶段,处于向更高级阶段快速发展的时期。包括中文的文字识别机和手写文字识别、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言理解和智能接口等技术的研究已获得进展。中文的全文检索、内容管理、智能搜索、中文和其他文字之间的机器翻译等技术也正在开发、研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了联想、方正、四通、汉王、华建等公司。

    随着中国加入wto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逐渐扩大以及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 中文信息处理技术越发显得重要,其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将大大促进我国科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使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信息时代得到新的发展。未来无疑应当加强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研发投入与政策倾斜。

   

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20世纪末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被公认为生命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规模和意义超过了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登月计划。随着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其他重要微生物等50多种生物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工作的完成,国际基因组研究进入到功能基因组学新阶段。

    功能基因组学已成为21世纪国际研究的前沿,代表基因分析的新阶段。它是利用结构基因组所提供的信息和产物,发展和应用新的实验手段,通过在基因组或系统水平上全面分析基因的功能,使生物学研究从对单一基因或蛋白质的研究转向多个基因或蛋白质同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在基因组静态的碱基序列弄清楚之后转入对基因组动态的生物学功能学研究。从1997年迄今已发表的有关功能基因组学的论文数以千计,其中不少发表在《细胞》《自然》《科学》等国际著名刊物上。

    目前功能基因组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基因测序技术研究。预计今后几年内,测序技术将继续发展,特别是有一些重要的改进将直接用于功能基因组的研究;二是单核苷多态性(snp)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snp单体型研究;三是基因组有序表达的规律研究。主要包括基因的深入鉴定、基因表达与转录组研究、蛋白和蛋白质组研究、代谢网络和代谢分子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等;四是计算生物学和系统生物学研究。

    近几年来,在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的资助下,我国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中华民族占世界人口的1/5,有丰富的遗传疾病家系资源,这是我国发展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有利因素。“十五”期间,我国参与国际蛋白质组计划、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高质量按时完成了项目中所承担的21号染色体区域的任务,建立并完善了中华民族基因组和重要疾病相关基因snps及其单倍型的数据库的建设,在国际一流杂志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申报了一批国家专利,收集、保存了一批宝贵的遗传资源,并初步建立了遗传资源收集网络和资源信息库的采集管理系统,组建了一批部级基地,培养了一支队伍,建立了一批技术平台。但总体而言,我国在功能基因组研究及应用方面的原始创新成果数量较少,还不能为医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知识和产品。

    未来研究重点包括:

  ——功能基因组研究。重点开展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人类功能基因组研究和重要病原微生物及特殊微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是一个新生领域,目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仍有许多困难有待克服。我国应选择具有特色的领域开展研究;

    ——生物信息技术。我国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生物信息数据库的构建、生物信息的开发、加工、利用及生物信息并行处理方面;

    ——生物芯片技术及产品。通过微加工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的微型生物化学分析系统,以实现对细胞、蛋白质、dna以及其他生物组分的准确、快速、大信息量的检测。常用的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生化反应芯片和样品制备芯片等。生物芯片的主要特点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我国生物芯片研究紧跟国际前沿,它将对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医学诊断、新药筛选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也将对我国人口素质、农业发展、环境保护等作出巨大的贡献。

    专家认为,我国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研发水平比领先国家落后5年左右, 若能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我国已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未来10年我国可能实现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跨越发展。

 

蛋白质组学研究     随着被誉为解读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实施,生命科学的战略重点转移到以阐明人类基因组整体功能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上。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的“执行者”,自然成为新的研究焦点。以研究一种细胞、组织或完整生物体所拥有的全套蛋白质为特征的蛋白质组学自然就成为功能基因组学中的“中流砥柱”,构成了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战略制高点。

    目前蛋白质组学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和发展蛋白质组研究技术方法,进行蛋白质组分析。为了保证分析过程的精确性和重复性,大规模样品处理机器人也被应用到该领域。整个研究过程包括样品处理、蛋白质的分离、蛋白质丰度分析、蛋白质鉴定等步骤。

    附图

    自1995年蛋白质组一词问世到现在,蛋白质组学研究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的蛋白质组研究也在迅速开展,并取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成果,中国科学家已经在重大疾病如肝癌,比较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在“973 ”计划的资助下,我国已经开始了二维电泳蛋白组分离研究、图像分析技术和蛋白质组鉴定质谱技术研究等。

    如何抓住国际上蛋白质组学研究刚刚启动的时机,迅速地进入到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是摆在我国生命科学研究发展方向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基础较好,只比先进国家落后5年左右。 蛋白质组学属科学前沿,专家建议结合我国现行的基因组研究及其他有我国特色或优势的领域开展研究,不要重复或追随国际已有的工作,而应走自己的路,未来10年内有可能取得重大科学突破。

   

生物制药技术

    生物制药被称为生物技术的“第一次浪潮”,其诱人前景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科技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在过去的30年间,全球生物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美国著名咨询机构安永公司2004年和2005年发表的第十八和第十九次全球生物技术年度报告分析,2003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营收达410亿美元。目前已有190余种生物技术产品获准上市,激发起投资者对生物技术股与融资的兴趣。

    近20年来,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2004》统计,我国已有25种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上市药物达9种,重组人ω-干扰素喷鼻剂2003年4月获得国家临床研究批文,可用于较大规模高危人群的预防。但总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医药生物技术产品的销售收入仅占医药工业总销售额的7.5%左右。

    为加快我国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今后的研究开发重点是:

    ——生物技术药物(包括疫苗)及制备技术。围绕危害人民健康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肿瘤等重大疾病和疑难病症的防治与诊断,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技术,开发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药物、反义药物、基因治疗药物、可溶性蛋白质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拓宽医药新产品领域;

    ——高通量筛选技术。目前,国外许多制药公司已把高通量筛选作为发现先导化合物的主要手段。典型的高通量筛选模式为每次筛选1000个化合物,而超高通量筛选可每天筛选10万多个化合物。随着分析容量的增大,分析检测技术、液体处理及自动化、连续流动以及信息处理将成为未来高通量筛选技术研究的重点;

    ——天然药物原料制备。目前,已经发现人类患有3万多种疾病,其中1/3靠对症治疗,极少数人能够治愈,而大多数人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以往多用合成药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对天然药物的追求与日俱增。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天然药物的研发。

   

生物信息学研究

    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对基因组研究相关生物信息获取、加工、储存、分配、分析和解释——上世纪80年代一经产生,生物信息学就得到了迅猛发展。其研究一方面是对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服务;另一方面是利用这些数据,从中发现新的规律。

    具体地讲,生物信息学是把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为源头, 找到基因组序列中代表蛋白质和rna基因的编码区;同时, 阐明基因组中大量存在的非编码区的信息实质,破译隐藏在dna序列中的遗传语言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 整理与基因组遗传信息释放及其调控相关的转录谱和蛋白质谱的数据,从而认识代谢、发育、分化、进化的规律。另外生物信息学还利用基因组中编码区的信息进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模拟和蛋白质功能的预测,并将此类信息与生物体和生命过程的生理生化信息相结合,阐明其分子机理,最终进行蛋白质、核酸的分子设计、药物设计和个体化的医疗保健设计。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已经将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的结构计算与模拟以及药物设计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它将导致生物学、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种科学文化的融合,造就一批新的交叉学科。

科学家们普遍相信,本世纪最初的若干年是人类基因组研究取得辉煌成果的时代,也是生物信息学蓬勃发展的时代。据预测,到2005年生物信息的全球市场价值将达到400亿美元。

    我国生物信息学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学者就在《自然》上报道了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计算机分析的工作。目前,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也相继成立了生物信息中心或研究所,各种原始数据库、镜像数据库和二级数据库也已经逐步建立,同时我国还建立了相关的工作站和网络服务器,实现了与国际主要基因组数据库及研究中心的网络连接,开发了用于核酸、蛋白结构、功能分析的计算工具以及蛋白质三维结构预测、并行化的高通量基因拼接和基于群论方法开发的基因预测等多种软件。中国学者还运用自主开发的电脑克隆程序,开展了大规模est 数据分析,建立了一系列基因组序列分析新算法和新技术,并在国内外著名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展,尤其在人类基因组基因数目的预测上获得了与目前的实验事实相当吻合的结果,在国际上获得普遍认可。

   

农作物新品种培育技术

    最近几年,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的巨大影响,已引起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研究中最活跃的是育种技术——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进行品种改良,创造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新物种,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新品种。这使得新品种层出不穷,品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将由现在的30%提高到50%。国际水稻研究所已经培育出每公顷7500公斤的超级水稻,非洲培育出增产10倍的超级木薯。

    我国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如植物转基因技术、细胞培育技术、籼稻的全基因组测序、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方法等,使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农作物新品种成为现实和可能。目前,已培育出亩产达到807.4公斤的超级杂交稻;2004年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50%左右;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的抗白粉病、赤霉病和黄矮病等小麦新品种已累计推广1100多万亩;植物组织培养和快繁脱毒技术在马铃薯、甘蔗、花卉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专家认为,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研发基础较好,整体科研技术与国外处于同等水平,只要充分利用资源,发挥优势,很可能在该领域取得突破。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纳米科技是上世纪末才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科学领域,它的迅猛发展将在21世纪促使几乎所有工业领域产生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纳米材料是未来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许多科技新领域的突破迫切需要纳米材料和纳米科技支撑,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也急需纳米材料和技术的支持。

    近年来,科技强国在该领域均取得了相当重要的进展。

    在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方面,美国科学家利用超高密度晶格和电路制作的新方法,获得直径8nm、线宽16nm的铂纳米线;法国科学家利用粉末冶金制成了具有完美弹塑性的纯纳米晶体铜,实现了对纳米结构生长过程中的形状、尺寸、生长模式和排序的原位、实时监测;德国科学家巧妙地利用交流电介电泳技术,将金属与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成功分离;日本用单层碳纳米管与有机熔盐制成高度导电的聚合物纳米管复合材料。

    在纳米生物医学器件方面,科学家用特定的蛋白质或化合物取代用硅纳米线制成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用以诊断前列腺癌、直肠癌等疾病,成百倍地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另外,纳米技术在医学应用、纳米电子学、纳米加工、纳米器件等方面也有新进展。与此同时,国外大企业纷纷介入,推动了纳米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当前纳米材料研究的趋势是,由随机合成过渡到可控合成;由纳米单元的制备,通过集成和组装制备具有纳米结构的宏观试样;由性能的随机探索发展到按照应用的需要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和技术很可能在以下四个领域的应用上有所突破:一是it产业(芯片、网络通讯和纳米器件);二是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纳米生物传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到2010年将给人类带来新的福音;三是在显示和照明领域的应用已有新的进展,纳米光纤、纳米微电极等已产生极大影响;四是纳米材料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在基因修复和标记各种蛋白酶等方面蕴育新的突破,预计2010年纳米技术对国际gdp的贡献将超过2万亿美元。

    我国纳米材料研究起步较早,基础较好,整体科研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处于同等水平,部分技术落后5年左右。目前有300多个从事纳米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的研究单位,并在纳米材料研究上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据英国有关权威机构提供的调查显示,我国纳米专利申请件数排名世界第三位。

  国内目前已建成100多条纳米材料生产线,产品质量大都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一是在纳米材料制备与合成方面尚处于粗放阶段,缺乏应用目标的牵引,集成不够;二是纳米材料计量、测量和表征技术明显落后于国外,对标准试样和标准方法的建立重视不够,对表征手段的建立投资不足;三是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出现脱节,纳米材料研究缺乏针对性;四是学科交叉、技术集成不够。

    链接:

   

信息技术正在发生结构性变革

    目前,信息技术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变革,在信息器件向高速化、微型化、一体化和网络化发展的同时,软件和信息服务成为发展重点。大规模集成电路正快速向系统芯片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向第三代、第四展,将提供更优质、更快速、更安全的服务,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网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快,无线网络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全球化的信息网络将像电力、电话一样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

   

大显神通的新材料

    高性能结构材料是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对支撑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以及国家重大工程起着关键性作用。

    新型功能材料是一大类具有特殊电、磁、光、声、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基础材料。当前国际上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正面临新的突破,诸如信息功能材料、超导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能源材料、生态环境材料及其材料的分子、原子设计正处于日新月异的发展之中。

基因组学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职业学校;基础资源;核心资源;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认识上的重大飞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从方法论、世界观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建立在对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充分认识上,具体地说,就是要在达到协调、统筹、和谐、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持续地发展。科学发展观包含具有因果递进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首先是科学发展,其次是在科学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没有科学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具体要求看,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健康安全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说到底,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1]

总之,科学发展作为方法论、世界观,其科学性建立在对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充分认识上,虽然科学发展观更多的从宏观层面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但对于处于微观层面的具体组织如职业学校同样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基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职业学校战略观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战略性思维,是关注、指导社会与国家发展的战略观,它强调以人为本,重心在于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不仅适用于指导一个国家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建设,同样有助于指导像企业、学校等组织及个人形成的科学战略观,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组织发展过程中对环境、资源的重视程度,组织的战略观可分为两类,即机会导向的战略观和资源导向的战略观。[2]

以美国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的竞争论为代表的机会导向战略观认为,组织获得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对外部环境机会的把握。因此,一个组织要善于通过分析行业的竞争态势,发现并把握机会,规避环境威胁。波特为此提出了行业环境分析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框架。[3]在机会导向战略观的指导下,外部环境机会得到组织战略的充分重视,组织具有强烈的多元化扩张冲动。理论上的合理解释有助于分散组织的经营风险,但现实是一些组织由于把握不住组织边界,盲目扩张而陷入“多元化陷阱”难以自拔,最后土崩瓦解。

资源导向战略观的理论基础以美国学者普雷哈拉德(K·Prahald)和英国学者哈梅尔(G·Hamel)提出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组织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依赖于组织的内部资源,如技术、品牌、营销网络、管理机制、人才、组织文化等等。因此,组织应重视自身的资源建设,只有练好内功,才能增强持续发展的能力。[4]在资源观的驱使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企业界掀起了归核化的浪潮,云南红塔集团等国内一些企业从多元化向注重核心业务的战略调整就具有代表性。诚然,资源观如同中国古语“打铁全靠本身硬”似乎不无道理,但其容易使组织患“近视症”,将眼光过多地投向内部而忽视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一方面错失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一旦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看似价值颇高的内部资源往往降低了组织的环境适应能力,成为组织发展的累赘。

从以上分析中可看出,上述两类战略观指导下的组织战略行为都各有利弊,尤其是极端的机会观和极端的资源观都过于强调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较少将目光投向环境、资源的培育与保护,进而导致环境、资源的盲目利用与浪费,最终破坏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因而单纯以某一类战略观为指导,都不可能实现组织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既离不开外部环境变化提供的机遇,更需要从内部构建良好的资源平台,以增强把握机遇和面对威胁的能力。因为机遇和能力对学校的发展而言难分孰轻孰重。所以,职业学校应根据科学发展观协调、统筹、和谐、全面、科学、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宏、微观环境和内、外部条件选择合理的战略观。

我国学者田奋飞在《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分析了机会观和资源观的利弊后,提出了环境资源匹配导向的战略观。他认为,机会或资源实际上仅仅是组织获得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组织的战略导向应该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使外部环境与组织资源相匹配。这种观点虽然对一个具体的组织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市场利益的诱惑、组织投入能力、信息不对称性等等都是环境资源匹配的重要约束条件,但对职业学校战略观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种战略观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协调、统筹、和谐、全面、科学、持续发展的要求,又结合了职业学校宏、微观环境和内、外部条件的实际。因此,职业学校的战略观应是资源环境匹配导向的战略观,即职业学校发展过程中应重视自身资源的建设,但也要努力抓住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威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构建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平台

职业学校发展的环境机遇决定于各级政府的教育政策导向、职业教育发展措施、地区经济的发展态势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学校而言,带来的只是机会或威胁,学校只能受其影响而无法掌控。尽管如此,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环境资源匹配导向战略观的内涵,对职业学校至关重要的是应具有把握机遇和面对威胁的能力,也就是学校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而职业学校获得发展能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资源平台。因此,职业学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资源环境匹配导向的战略观为战略设计方法,构建有效的资源平台,增强学校的发展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下文从资源的视角,分析构成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资源平台的具体因素。

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涉及众多的资源,传统的资源观根据资源的属性将其划分为人、财、物、信息、社会关系等方面,这种划分方法没有体现出各类资源的意义和作用。现代竞争论根据资源的作用,将其划分为两大方面,即基础资源和核心资源,基础资源形成组织的发展能力,核心资源产生组织的竞争力。

从学校的角度看,基础资源主要指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必须的设施设备、场地、房产,学校的规划、布局、美化程度,师资队伍在学历、专业、职称、年龄等方面的结构状况,学校各方面管理制度的建设完善程度,教学服务的保障水平等等。基础资源是每一所学校都具有的共性资源,只是学校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已,它们是职业学校开展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资源,是构筑学校资源平台的基础,其重要作用是形成学校的发展能力。加强学校基础资源的建设就是夯实学校可持续发展平台的基础,增强学校的发展能力。

根据现代竞争论的观点,形成学校竞争能力的是核心资源。对于学校,核心资源是指某一学校所独有的、其他学校在短期内难以生成、模仿或借入的特有资源,如良好的品牌、富有效率的组织文化、卓有成效的领导团队及其领导力、独特的招生就业组织能力、富有特色的专业及其独特的教学管理模式等等,这些资源在同类学校间形成差异并产生比较优势,从而给学校带来竞争力。学校的品牌资源在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如独特的管理运作模式、具有一定社会声望的校长、教师和具有真才实学或出色技能的毕业生等,它给学校带来的优势和效应在于造成相当程度的社会影响,得到用人单位、家长、潜在就读生等的认可并慕名而来,因而是学校最具生源吸引力的资源。近几年来,虽然我校面临重重困难,但招生年年突破千人大关,这与我校严格的管理和校长的社会声望是密切相关的。学校组织文化资源是学校办学的历史过程中长期积累而形成的独有传统、氛围及其鲜明的办学风格,从人文的角度看,表现为学校的校风、学风、教风和干群关系及同事关系的和谐程度。学校组织文化资源具有历史背景依赖性、独享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它使不同学校间产生鲜明的人文环境差异。和谐良好的组织文化资源对教职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激励力,是学校不断发展的人文驱动力。务实创新、团结合作的领导团队及其由此产生的领导力是实现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核心资源。因为它关系到学校发展战略定位的正确性、社会关系资源的把握与利用能力、学校的管理风格和办学模式、相应的组织文化特征、学校的品牌定位等重要方面,领导团队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从学校发展战略角度看,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一个务实创新、团结合作、卓有成效的领导团队。独特有效的管理风格和办学模式是驱动职业学校发展的机制性资源,这种机制性资源对内有利于挖掘、激发教职工的智慧与潜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培养出有一定特色和专长的学生,形成其他学校无法比拟的办学活力;对外与同类学校相比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差异化办学优势,产生示范效应从而使学校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和生源吸引力。但由于它会产生示范作用,因而容易被同类学校学习和模仿,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此类机制性资源具有时效性特点,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随学校办学环境的变化适时改革与创新,这样才能保持学校的办学活力。形成学校竞争能力的核心资源是多方面的,但对一所学校而言,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关键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形成特色而富有效率,这样就能产生比较优势和强大的竞争能力。

显然,基础资源的获得主要依赖于学校的财力投入,核心资源的形成需要学校善于改革和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是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职业学校既要注重基础资源的建设,更要善于改革和创新,营造核心资源,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整合两类资源,使学校形成以基础资源为支撑,以核心资源为驱动力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平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北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

[2]奋飞.企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基因组学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学习型党组织;基层党建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7)02-0091-06

恩格斯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适应党情、国情、世情的新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的新要求,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思想灵魂和精神指南。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一、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

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是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内在需要。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因此,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必须坚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党的各项工作,立即调整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五大发展理念的认识,坚决纠正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五大发展理念的行为,彻底摒弃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五大发展理念的做法。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关系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前途命运,地位极端重要。从基层来讲,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必须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促进其发展进步。

二是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需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必须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一,提高党科学执政能力的内在需要。科学执政是指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不断探索自身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建立在更加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和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基础上形成的,是党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集中体现了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是不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高党科学执政能力的内在需要。第二,提高党民主执政能力的内在需要。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执政指党坚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共享,“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将促进党内民主建设,并以之引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从而增强党凝心聚力,团结人民群众共谋发展的能力。第三,提高党依法执政能力的内在需要。依法执政指党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各项治国理政活动制度化、法律化,以此保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使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现依法执政,党必须着眼两大历史性变化,即“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创新思维方式、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增强法治能力。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堡垒,党要做到依法执政,关键在于基层党组织贯彻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增强党员干部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是我们党主动适应执政条件的历史性变化,开拓创新,提升基层党组织法治化水平和党员干部法治素养,增强党的法治能力,成功实现执政转型的必由之路。可见,只有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才能全面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三是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内在需要。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基层党组织围绕党的根本宗旨和党在不同时期的目标任务,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以最佳的资源配置和最小的投入,使基层党建工作效能和党员干部作用最大化的一种状态。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虽然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题。第一,工作内容创新不足。一些基层党组织学习能力建设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监督管理党员干部的能力没有与时俱进,党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足,工作陷入事务主义,甚至患上了改革疲劳症,“往往把改革也像其他工作一样,分配到各个部门,当作和常规工作一般无二的事情来处理”,导致党建工作地位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第二,工作关系协调不够。一些基层党的组织不健全,党建工作主体定位不够清晰,领导体制不够科学。如在一些党政机关,“‘上下没关系,左右没联系’的问题比较突出,上下级机关工委之间没有建立指导关系,平级机关工委之间缺乏交流,不利于形成工作合力”,以至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失之于宽松软。第三,政治生态治理欠佳。思想政治工作不够精准有效,导致政治生态不够理想,“部分干部思想困惑增多、积圾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一些党员理念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化,组织纪律弱化;还有些党员漠视群众利益,损害人民权利,不但不为民谋利益,反而同人民争利益”。第四,工作队伍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党务干部人数不够,现有党务干部事业发展空间有限,导致“一些中青年优秀党务干部不安心于党务工作,大多数优秀人才不愿意从事党务工作”,从而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理想,工作能力不够强。第五,权力职责配置失衡。对领导干部权力约束和监督不够与对普通党员行使正当权利的激励和督促不够并存,导致领导干部权多责少而普通党员责多权少,以至“部分党支部书记对‘负总责’理解为一人决策,在对党务工作的处理上,不开会、不讨论,不通报情况,也不征求党员的意见,搞‘一言堂’,个人独断专行,违背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可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其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是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和内在需要。

二、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路径

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必须切实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使五大发展形成有机整体,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

一是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对此,强调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因此,基层党组织必须将创新置于基层党建工作核心地位,坚持科学创新,使其实现创新发展。在实践中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坚持传承继往,注重学习研究。创新的实质是发展,因为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就是创立新事物。所以创新与破旧是一对矛盾,创新意味着破旧,但破旧不等于抛弃旧,破旧的前提是继承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此,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世界各国政党的党建经验和我们党长期积累的党建工作历史经验,发掘其中的普遍规律,自觉遵循和传承。鉴于此,基层党组织应结合“两学一做”,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扩大学习视野,增强学习能力和排毒杀菌政治免疫力。第二,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容错机制。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对于人而言,偶然性就是不确定性,就是风险,因此创新与风险并存,以巨大成本为代价。鉴于此,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应关注成本的可控性和可承受性,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鼓励探索、宽容失误、包容失败、注重过程、管控风险、自我纠错的创新容错纠错机制。第三,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工作实效。创新根源于问题,源于旧事物不适应新情况,满足不了新需要。所以创新要有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要切实做到“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紧迫就抓紧解决什么问题”。为此,基层党组织应避免为创新而创新,而应务求实效,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将所有创新都牢固建立在广泛深入的调查和解决紧迫而重大的问题基础上。第四,坚持重点突破,探索创新模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不同联系引致的不同变化就会产生不同发展,因此创新广泛而多样。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就有理论、理念、思维、方法、组织、载体、制度、机制、文化创新等多种,基层党组织应针对重大问题,选准突破口,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创新模式,而不应贪求大干快上,事事创新处处创新,因为处处求创新的结果很可能只会处处无创新,导致产生创新形式主义。

二是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在体现和必然要求。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需要辩证处理好以下关系:第一,辩证处理好“大局”与“细节”的关系。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为此,基层党组织“要切实认清大局、时刻关注大局、认真研究大局、准确把握大局,真正做到胸中有大局、工作有目标、行动有方向,有的放矢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大局体现的是事物矛盾的普遍性,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且寓于特殊性之中,因此基层党建工作服务大局,还必须注重细节,践行“三严三实”,树立严实作风,发扬钉钉子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务求工作严谨细致。总之,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基层党组织必须将服务大局与细致工作辩证结合起来,将胸怀大局融贯于细致工作之中,这样才能既避免陷入具体事务而不能自拔的事务主义,又避免热衷搞活动造运动的形式主义。第二,辩证处理好“整合”与“分化”的关系。指出:“协调发展,就要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补齐基层党建工作短板,必然要求整合基层党建资源,健全完善“大调研、大宣传、大培训、大廉政、大群团、大信息”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间的衔接配套,形成完善的基层党建“制度群”,打造工作合力。当然,整合离不开分化,分化是整合的前提,整合之后必然要求新的分化。因此,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协调l展,不能光讲整合不讲分化,必须在基层党建资源整合完成后,研究更精准更科学的基层党建资源分配和工作权责设定。惟其如此,基层党组织才能彻底克服党建工作宽松软的问题。第三,辩证处理好“上下”与“左右”的关系。“上下”关系是指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左右”关系是指基层党组织的业务交流协作。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民主基础上集中和集中指导下民主的统一。因此,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基层党组织必须完善与上级党组织之间的管理关系,健全工作机制,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一方面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维护和巩固党的集中统一;另一方面针对前述权责失衡问题,强化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完善对其权力行使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畅通普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讨论的途径,拓宽其意见表达渠道,增强其民主监督领导干部的权能,扩大和丰富党内民主。此外,任何部门的基层党建工作都不能脱离其他工作而存在,因此基层党组织还应主动加大与所在部门其他党务业务群团机构的交流互鉴,推进党建工作与各机构其他工作融合发展,使党务人员从中增长才干,扩大工作业绩,拓展事业空间。

三是引领基层党建工作绿色发展。指出,“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因此,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绿色发展,重要的是从自然生态、政治生态和文化生态着手。第一,大力倡导保护自然生态。基层党组织应加大保护自然生态的宣传,组织党员干部进行保护自然生态的培训学习,增强其保护自然生态的思想认识和责任担当,完善对其保护自然生态的考核监督和责任追究,促使其树立保护自然生态的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自然生态的发展模式和做法。第二,积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强调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要“着力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关键在作风建设。2012年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推进作风建设机制创新,“包括教育养成、示范引导、制度防范以及监督惩戒机制的创新”。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绿色发展,基层党组织应自觉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着力将这些机制常态化长效化,实现政治生态风清气正。第三,努力建设先进文化生态。“绿色发展的范畴非常丰富,不仅包括绿色经济理念、绿色环境发展理念,还包括绿色政治生态理念、绿色文化发展理念以及绿色社会发展理念。”建设先进文化生态,确保党的思想统一和意识形态安全健康,是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鉴于此,基层党组织应加大思想建设,坚持“高举旗帜、坚定信念,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解决好基层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四是引领基层党建工作开放发展。我们党坚持开放发展是为了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根源于资本的逐利需求。马克思说:“资本按其本性来说,力求超越一切空间界限”“资本一方面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征服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因此,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一个经济空间的拓展过程。正是基于此,现代一些西方学者进而提出,空间不仅构成人实践活动的前提,而且也是人实践活动的结果。人既在空间中进行实践活动,也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空间。就社会管理而言,空间是任何权力运作的基础,现代社会是通过空间来统治和管理社会的。在这一意义上,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开放发展,基层党组织应自觉树立空间意识,培育空间思维,增强运用空间方法思考基层党建工作、解决基层党建工作问题的能力。第一,增强柔性管理,开放心理空间。全面从严治党本质上是一种刚性管理,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硬约束,提高工作标准,强化日常监督。但无柔则无刚,刚和柔既互为存在的前提,又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转化,而且在特定条件下,柔弱胜刚强。因此,基层党组织不能正视刚就忽略柔,而应刚柔相济,通过柔强化刚。为此,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开放发展,基层党组织应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困难帮扶机制和情感抒困机制,创新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应加大对党员干部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营造温馨友爱的工作环境,帮助党员干部缓解压力,释放心情,增强认同,坚定信心,提高工作效益。第二,推进党务公开,开放社会空间。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基层党组织本质上是群众服务机构,基层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执行群众路线,履行服务群众职能的工作。这必然要求基层党组织增强工作透明度,将党务向群众开放。为此,基层党组织要多立“明规矩”,力破“潜规则”;要反对“封闭运行”“体内循环”,坚持开门搞党建;要着力解决群众参与不够的问题,健全和完善群众参与和监督机制;要增强在植根群众服务群众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第三,运用网络平台,开放虚拟空间。指出:“现在,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新空间,越来越成为获取公共服务的新平台”,我国有7亿多网民,“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因此,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开放发展,基层党组织要增强互联网的开发运用能力,将党务向虚拟空间开放,积极探索“互联网+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和机制,通过“电子党建”“数字党建”“新媒体党建”提高基层党建工作供给的精准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