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范文第1篇

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如何缓解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成为了国家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就我国目前经济市场发展模式来看,想要减少危机对经济的影响,就必须对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其能够适应特殊经济环境的需要,以此来更好的对我国经济运行的状态进行调整,实现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

一、金融危机给财政税收政策带来的影响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不断发展,我国金融体系已经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当中,那么,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必然会给我国实体经济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经济效益也不容乐观。因此,为了能够将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现状有效完善,对政府财政税收改革和管理进行多角度地探讨和深思是不容忽视的,其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且对我国社会进步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就目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来看,政府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实行的措施有很多,比如说,行使了增值税、进出口税改革方案以及对中小型企业开展了许多财政补助措施等。虽然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经济运行做进一步的调整,但是,这些措施却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了进一步保证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企业发展的稳定性,政府必须对财政税收进行必要的改革,首先应该采取财政税收政策来带动经济发展,利用财政税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方式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契机;其次,政府还应该通过税收改革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进行必要的调控,使其杠杆作用能够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从而确保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税收改革的思考

金融危机的爆发是任何人都无法左右的,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国家如果想要确保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经济能够稳定的运行,那么就必须要对财政税收进行必要的改革。从我国目前经济建设的发展现状来看,对于财政税收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正确处理财政、经济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财政和经济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生产的增长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关系我国财政税收收入的增长。因此,政府如果想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确保财政税收收入增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那么就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的销售能力,使财政、经济二者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互动,而如何将这种良性互动有效的发展,就需要政府较多的介入竞争性领域,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将税收制度的形式转为公共性的投入,以此来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良性互动。

2、完善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

税收在我国目前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组织财政收入的重要的途径,而且也是调控整体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的重要手段。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往税收体系中的国税和地税征管机构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经济的发展需求,虽然国家相关部门也对其进行了完善,但是由于地方税制改革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机构整合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为了能够将国税与地税的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税与地税机关应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二者工作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将信息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确保将国税与地税的协调工作处理得当,以此来为企业的税收合理化做出贡献。

3、建立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

税负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税负总水平,是税收政策的核心,是直接或间接纳税主体经济负担的最有力体现。一般来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如果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那么税收收入也必然会产生变化。但是,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无论是政府的规模、财政支出总量,还是相应的税收收入总量,都离不开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现状。因此,建立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也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财政税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首先应该减轻纳税人的税外负担,在不断减轻纳税人负担的基础上,适当提高宏观税负水平;其次,建立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还应该加快增值税的转型步伐,及时开征物业税。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税负水平适中的税收制度。

4、建立科学的支付体系

建立资金来源可靠的科学支付体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项工作,首先,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目前的实际经济情况对一般性转移资金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比例进行合理搭配,在目前的基础上适当将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提高;其次,建立资金来源可靠的科学支付体系还要改革税收返还和增值税分享制度,以此来对转移支付资金来源加以稳定,从而确保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支付体系科学、完善。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5-0087-02

2009年6月,财政部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在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这次改革不仅是财政管理层次的调整,更是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前奏,是一次大规模的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因此,我们应认真分析其利弊得失,趋利避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1.县乡财政困难。在现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县(市)一级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县乡政府债务沉重,资金调度困难,很多县(市)要依靠省财政的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县乡财政困难为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注入了动力,通过减少财政和行政层级来降低行政成本、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共识。

2.市管县财政体制的弊端。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是1982年以来逐渐形成的。市管县体制对于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市管县的财政体制产生的矛盾越来越多,已经不适应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首先是经济利益的矛盾。产生这个矛盾的主要根源是地级市的经济实力不够雄厚,属于“弱市强县” 型财政,加上有些地级市管辖的县数量多、人口多、面积大,市带县带不动,市对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很难有大的倾斜、扶持和帮助,相反甚至要依靠县的贡献来投入市区建设,县域财富向地级市日趋集中,很多比较穷的地级市事实上成为县域经济的“抽水机”,出现了“市刮县”、“市挤县”的现象。其次是城乡关系的矛盾。市管县体制本质上是“重城市、轻县乡”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加快城市发展的同时,却抑制了县乡的发展。在这种体制下,地级市的工作重心一般都放在城区而不是县乡,市级财政侧重于市区的发展,县乡地区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地级市为了中心城市的发展,往往截留所辖县的资金,导致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三农问题积重难返。

3.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带动行政体制改革。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为五级,即中央、省、地市、县和乡,而国外发达国家一般都采用三级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行政管理体制过多造成我国行政成本过高、财政养人过多和行政效率低下,不利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实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减少财政管理的层级,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财政管理体制,实现财政体制的扁平化。通过财政体制的扁平化来带动行政体制改革的扁平化,实行中央、省、市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实现政府机构的精简,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二、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1.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城乡和谐,加快城镇化进程。因此,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的影响总体是有利的。从长远发展来看,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加大了中央、省对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强了县域经济的财力。随着各种经济和社会管理权下放到县,增强了县级政府的调控能力,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有利于发挥县级政府的积极性,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改革后由于减少了财政的管理层级,将会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从近期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四点值得关注。一是这次改革只是对县级财政管理权限的扩大,而不是全部经济管理权限的下放,更不是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权限的全部下放,即地市仍然是县的上级。这就形成了县级政府有两个“婆婆”的局面,既要往省里“跑”,又要往市里“跑”,导致政府体制内部运转的不协调,甚至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使县级政府无所适从,影响行政效率。二是对于一些“强市弱县” 型财政的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后,中央、省对县级财政支持不会有大的增加。相反,地市级政府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不增加对县级政府的财政投入,使这些财政弱县面临财政困难,县级政府会有“今不如昔”的感觉。三是随着县级政府管理权的扩大,可能会带来县级政府投资冲动,造成县域开发“遍地开花”和“无序建设”,使生产过剩,资源浪费,不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是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我国大部分省级政府管理县(市)较多,管理幅度过宽,管理难度加大,可能导致管不过来,使县级政府的监督和约束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

2.对市域经济的影响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市域经济的影响总体是不利的。第一,对于一些“弱市强县” 型财政的地方,由于改革后市所辖的县财政绕过了市,县财政归省里直接管理,市财政失去了集中县财力的权力,使这些比较穷的地市雪上加霜,出现财政困难。第二,改革后原先由市级审批审核的经济管理事项将被上收到省或下放到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将大大削弱,整合资源的能力将大大减小,宏观调控的能力水平将大大下降。第三,改革后中央、省安排的资金和投资项目会优先考虑到县域,重点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市域经济的发展。第四,改革后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必然带来省直接对县的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逐步变革,权限的变动、职能的交叉、利益的重新分配,会给市级政府带来各种摩擦,从而降低行政效率;第五,随着省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市与县的地理界线将会越来越明显,改革后地市只管它的几个区, 使市域经济发展空间变小,必然会限制市级税源、财源的增加,不利于市域经济做大做强,不利于市域经济对各县的辐射带动,不利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培育。

三、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1.要坚持因地制宜,稳步慎重推进,不搞“一刀切”。因为我国区域面积比较大,是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民族的国家,因此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各地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有关条件,确定改革模式、步骤和进度。已经全面实行改革的地区,要密切跟踪改革进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正在进行试点的地区,要总结经验,加快推进。尚未开展试点的地区,除民族自治地区外,要尽快制定试点方案,积极推进改革。

2.要坚持科学规范、合理有序,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事权划分及财政分配关系。要按照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要求,依法明确省、市(地)、县的职责权限,同时明确省、市(地)、县的收入支出范围。首先,省级财政要强化区域财力调节作用,实行省对县(市)的“五个直达”,即:资金直达、分配直达、指标直达、结算直达、报表直达;省级财政要在保证市县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加大对市县财政的指导和支持力度,调整和规范省、市、县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关系,扩大县级管理权限,加大对财力薄弱县的支持力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其次,市级财政在省县之间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继续承担对县级财政的指导、支持和监督职责;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所辖县(市)财政困难继续给予帮助。最后,县级财政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自,努力争取中央、省、市各级政府的支持,用足用好上级扶持的资金,用足用好改革赋予的各项政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行政效率,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壮大县域经济;县级财政要积极、主动配合省、市级财政做好有关改革工作,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意识,认真落实财政改革各项措施,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县级财政要建立起民主的决算预算机制,架构起县级公共财政体系,靠自身努力来积极缓解县乡财政困难。

3.要建立与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相配套的监督管理机制,避免省级财政管理半径激增造成的“管理真空”问题。一是要实行省对县财政预算审查制度,从源头上加强对县级财政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全面掌握县级财政基本情况,指导县财政管理与改革工作,促进县级财政科学、合理安排预算。二是要建立科学的省对县考核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县级财政运行情况和努力程度。三是要建立科学的省对县激励性财政机制,采取超收返还、以奖促增、以奖代补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各地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内在动力。四是要加强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构建省级与市、县的财政信息化网络,强化财政管理的技术手段,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4.要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妥善处理收支划分、基数划转、地方债务等问题。要清理地方政府的债务,一些应当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负担的公共事务,比如说,义务教育欠债,粮食大县欠债,应当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负责清理和偿还。要尽快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取消配套做法,建立激励和制约机制,做好转移支付法律、法规的细化和完善工作,堵塞现有漏洞,使今后的转移支付工作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顺畅执行。

总之,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为进一步理顺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而进行的重大改革,也是一项涉及利益格局调整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要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稳健操作,密切关注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完善,确保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

参考文献:

[1] 贾康,阎坤.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思考[J].管理世界,2005,(8).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金融抑制;自由化;消极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65-02

1 金融抑制及其消极影响

1.1 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Ronald I. McKinnon)和爱德华・S.肖(Edward S.Shaw)。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金融抑制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该理论认为,政府使金融不处于抑制状态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为此他们主张“深化”金融或在有关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而且在货币和物质资本之间的关系也做了相应的改变,该理论把实际货币与物质资本互补起来,换句话说,就是增加实际的货币余额就能使最后的总资产也有所增加。而能够降低实际货币余额的就是低或者是负的银行存贷利率。一般来说,国家政策对货币体系的影响相对较小,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使政策能够真正的影响到货币体系的发展,就要求一些私营部门对存贷利率的调整要有及时的反应。

如果市场上存在金融抑制的情况,那么银行的存贷利率就会很低,那么对于储蓄者来说他们的收益也会很低;虽然存款利率会影响储蓄者的投资意愿,但是同样低贷款率也吸引了很多的低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项目,相对于那些贷款率高昂的时期来说,这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但是银行也必须要考虑这些项目的风险性,从中选择一些风险较低的项目进行合作。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得到银行的贷款也并非容易的事,因为银行需要对他们的资信进行审核,所以很多资信不算很好的企业就必须借助一些非正式的信贷市场,因此,很多非正式的信贷市场也就因此产生了。

1.2 企业融资能力受金融抑制的影响

(1)政府通过抑制资本市场的发展,从而使居民的储蓄不受银行利率变化的影响,但是这种以金融抑制的方式也造成了居民的储蓄行为对银行利率的调整缺乏弹性。在改革开放的这么多年里,我国的存款和贷款利率有多年是处在负水平,但是居民的储蓄行为却一直在增长。这是因为政府抑制信贷市场的同时使资本市场也受到了影响,资本市场受到金融抑制之后投资渠道大量减少,居民失去投资方向不得不选择了储蓄。

(2)政府对信贷市场上资金和价格的管制严重地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从一般意义上理解,资本市场也就是证券市场,是融资最直接的场所,如果政府对资本商场管制过多,使资本市场失去了对资金和价格的主动权,那么必然就会导致该市场的各个环节受到扭曲,最终影响到这个市场的融资能力。以我国的资本市场为例,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企业的融资能力。一是企业股权结构的变化影响企业的发展。一直以来上市公司的直接来源就是我国的国有企业,而企业主要是受到股份的控制,如果企业的股份受到抑制,那么就会导致股份的结构发生变化,股票的流通性就会受到影响,那么企业的效益也会受影响,那么企业的融资能力必然也会受到影响。二是股票证券的融资能力好坏关键是看对股票的定价,然而我国股票的定价是受到证监会的直接干预的,这就导致我国股票的定价在低水平徘徊,而这种低价的股票发行就直接影响了证券市场的融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那么企业就不能健康的发展。

综合上面的情况,金融抑制不仅仅对经济的发展带来负影响,同时也限制着资本的积累和发展,这也就给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行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要坚持以自由化为特征,来适应目前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发展。

2 金融自由化及其消极影响

2.1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很多西方国家对金融管制普遍的放松,形成一个在金融市场上公平、自由发展的现象。这一现象具体表现在:(1)价格自由化。国家和政府不再对价格进行严格管制,取消了对信贷利率的管制,同时本国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国外市场,充分地体现了市场调节的作用。(2)业务自由化。金融机构的业务不再受到限制,可以跨行业进行业务来往。(3)市场自由化。金融市场的门槛降低,各类金融企业可以自由进入金融机构。(4)资本流动自由化。不再紧闭国门,允许外国金融机构进入本国金融市场。

在金融自由化的情况下,金融信息不再是秘密,它将被公开给大众,让大众更好地了解市场里的供求关系,更重要的是金融自由化使资金流动更加自由,减少了资金在流动过程中的障碍,使资源能得到更好的优化配置。所以从这里来看,实行金融自由化可以促进金融市场更好地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使资本市场的经济发展的更加健康稳健。

2.2 盲目实行金融自由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金融自由化的实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而实行的过程中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到中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发展增加国家的负担,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出现衰退的情况。

泰国就是针对这一情况最好的例子,从1989年到现在,泰国进行了多次金融体制改革,具体的措施有:①取消利率管理制,由市场自由对利率进行定价。②降低对商业银行的门槛,拓宽了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使银行的职能更加全面。③促进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④放宽对外汇的使用标准,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允许国外金融机构进入本国市场。泰国在实行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很多非金融机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些非金融机构不能直接获得资金,所以他们就可以通过向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金融机构借款来缓解自己在资金上的困难。但是当这种情况快速的发展时就会造成汇率的风险和资金流动的风险,从而可能带来金融危机。由于在金融体制改革的时候,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但是在改革时央行并没有在金融监管上有所加强,从而导致在金融市场和证券市场上有大量的资金流入,所以质量就大大下降,形成很多的不良资产。同时由于央行对外资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导致外汇无限制的流入本国市场,国内外资的数量达到了失控的状态。

结果,到了1997年迫于无奈泰国只能取消与美元的联系,而这一措施使得泰铢的价值一落千丈。在泰铢崩溃之后,影响并没有停止,随之带来的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货币的严重贬值,到这里影响还没有停止,随之而来的就是整个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各国股市开始崩溃,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使国家陷入动乱之中。

这一事件给我们两点启示:首先是国家在实行自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时候,中央不可以放松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其次是市场机制在失灵的状况下,企图通过市场的力量来改变金融企业的发展是不现实的,实现金融体制改革自由化必须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有发展的基础。

3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对策

3.1 金融体系的自由化要与市场的发展相适应

如果在金融改革自由化的过程中超越了市场可以承受的范围,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改革过程中一些必要的措施,如果产生一些拖延措施,就会造成金融改革与市场产生不同步,这就可能造成金融风险;如果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没有进行必要的监管或者是监管力度不够,就会导致金融企业产生各种不公平的竞争,使金融业的秩序大乱。所以只有在金融体制改革自由化的过程中考虑市场的因素,再加上适当的监管,才能让金融市场发展得更加健康。

3.2 金融体制改革自由化的过程中要保证自由化和规范化一致

如果在改革中出现超前发展,发展步伐超出了风险抵御的能力之外,那么就有可能产生金融危机。所以只有在体制改革中加强对金融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金融体制改革更加规范化,才能使金融发展更具活力。

3.3 金融体制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过程

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金融抑制到现在的金融自由化之间必须要先经历金融约束的过程,所谓金融约束是指政府出台金融政策对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加以影响,它凸显了政府在金融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金融约束可以根据金融体制改革进行适当的减轻,直到真正过渡到金融自由化。在金融体制的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政策和制度的进一步支持,让金融体制的改革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让大家从心底接受金融体制的改革,让改革的道路更加顺利。

4 结 论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席卷之下,我国的金融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金融抑制的出现,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此我国现在的金融界迫切的面临着改革,在改革中还要坚持自由化的原则。但是金融改革自由化不能随性而行,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金融体系的自由化要与市场的发展相适应;金融体制改革自由化的过程中要保证自由化和规范化一致;金融体制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有一个过程等,只有做到这些,我国的金融业改革才能更加彻底,才能使金融业发展得更加健康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王爱俭.关于优化国际金融学科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1).

[2]王晓军.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与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理论探讨,2008.

[3]武艳杰.新形势下国际金融教学的适应性调整浅谈[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4).

[4]肖林.我国金融自由化取向和着力点:基于市场化初期的分析[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10).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特征;网络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009-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央针对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现实经济条件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改革也进入了“攻坚”阶段,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我国的发展受到了国内和国外两个环境的约束和影响,发展模式有待调整。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政策的适时提出和实行,就为我国下一阶段发展模式的探寻提供了保障,对试验区建设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指导将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全局性的影响。

一、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特征

1.改革背景

在改革初期,我国经济落后,国际化程度低,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经济增长缺乏动力,人民生活水平低,虽然较为均衡,但是普遍低下[1]。“攻坚”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化水平逐渐提高,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大大提高,但是社会矛盾就此突出,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能源浪费等问题一直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2.改革涉及的内容

以往改革仅停留在经济方面,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政治制度的改革作为经济改革的补充,忽略了社会其他层面的改革。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在经济方面,还包括行政体制、法律制度、文化氛围、价值观等社会各个层面,充分体现了改革的综合性[2]。这种改革方式协调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使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各因素相结合,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经济的增长法师,还可以促进经济、资源、能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有利于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3.改革方式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不再依靠国家的具体优惠政策,而侧重于自己的制度创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有较高的自[3]。这种高度自使得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特色在更广阔的空间来发展区域经济,从而提高了经济发展效率。这种改革方式减轻了中央政府的经济负担,从而可以转移中央政府的扶植方向,使其更有效、更专注地加大对我国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引导。

4.对周围地区的影响

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总体资源向特区内部的聚集,因此,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了其他地区的发展为代价,相对剥夺了其他地区的发展资源和机会。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发展的同时特别侧重区域协调和城乡一体化的概念,以不侵犯其他地区利益为原则,通过较强的辐射作用带动和影响周围地区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区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宏伟目标。

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模式

1.区域发展模式的类型

区域发展模式有增长极发展模式、点轴发展模式、网络发展模式、梯度发展模式、大推进发展模式等[4]。增长极发展模式是指把一个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增长极发展模式逐渐引申为通过区域内的短期集聚来优先发展大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点轴发展模式是指选择合理的增长极和各种交通线,并使产业有效地增长极和轴线两侧集中布局,从而由点带轴,由轴带面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5]。网络发展模式指各个增长极和增长轴线联合成网,通过这种交错的网来带动更广阔地区的发展。梯度发展模式指首先在区域内部几个梯度中通过发展高梯度地区逐渐推动和影响低梯度地区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一种非均衡的发展。大推进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大量资本对某些产业部门的集中投资从而产生外部效应来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强调巨额的资金投入。

不同的发展模式适应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增长极发展模式和点轴发展模式适用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网络发展模式使用于区域发展的高级阶段。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该根据本区域的特色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不能否定某一发展模式的对错,更不能把某一发展模式不加改变的推广到各地地区。不同的发展模式之间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成为一种补充和互动的机制,几种发展模式结合的作用力往往大于单独一种模式的作用力。在我国改革初期,中央采取了增长极发展模式与梯度发展模式,首先发展具有经济优势的东部地区,通过技术传播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是有效的,打破了改革开放前的“均衡”状态,并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国内资源匮乏,区域差距的扩大,国际贸易中反倾销现象的加剧等问题,我国不得不改变区域发展模式与策略。

2.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发展模式

国家再选择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该区域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较好的综合能力。这些区域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后,区域经济整体水平已达到更高层次,形成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经验。资金充足、技术管理水平先进、劳动力聚集等优势都能够带动广大腹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可以大幅度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周围城镇的空间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二是该区域具有较强的抗击风险能力。目前的改革,中央政府已经不再严格“包办”,而是让渡了中央的部分权力,每个试验区都可以更游刃有余地发挥其比较优势。中央之所以让渡部门权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触及到体制改革方面确实难度较大,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府改革将深入到困扰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之处。这是一次“试错”的过程,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只有那些社会各方面发展较为完善的试验区才能承担改革带来的“副作用” [6]。

笔者认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该选择网络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建立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发达的地区上进行的,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完全符合网络发展模式的条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改革开放初期经过长期增长极模式的发展,已经凭借由此带来的极化作用取得了迅猛的发展,这种极化作用具体体现在,本区域的分工更加明确,生产成本大量节约,技术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劳动力不断涌入。极化作用使得国内大量资金、技术等各种要素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到了这些区域,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到来了区域成长空间的不均衡,其周边小城镇的发展和农村的地区发展尤为滞后。增长极的辐射范围有其局限性,不能带动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极化作用使得区内进入了一种“饱和”状态,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经济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等问题。

三、总结与思考

综合配套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点之一,符合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现实要求。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体模式的研究不但可以解决试验区内存在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制度传导机制,将普遍适用的原理推广到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是一种“试错”的过程,但是,它的意义尤为重大。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试验区将依靠本区域的优势来突破改革的“瓶颈”处挑战。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对其发展模式的探索,将会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带动作用。为了实现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和平发展,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综合配套改革区的道路探索将是一个热点问题,因为,它将作为我国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这不仅关系到逐渐扩大的两极分化问题,还将影响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很多区域都在争先恐后地争夺“试验区”的名额,虽然中央明确规定不再给试验区优惠的政策,但是根据对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研究,这些地方自从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后确实在基础实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明显的“优惠待遇”都吸引着各个地区的相互竞争。但是,笔者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为,试验区政府将对区内的建设自加大,对改革的最难处进行探索,例如,农村土地流转与收益分配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敏感问题。但是,国家对试验区具体问题探索的管理程度减少,如果试验区的各种基础相对薄弱,它的抵抗风险的能力将不会很强,那么,综合配套改革的帽子,将不会成为光环,甚至会成为负担。因此,准备争取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地区应该理性分析,对本区域有明确的定位,并要有防范改革带来的各种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良榆.从改革的发展演变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J].城市,2006,(4).

[2] 郝寿义.天津滨海新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J].城市,2006,(3).

[3] 施红星,方志耕,阮爱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的系统设计[J].开放导报,2007,(4).

[4] 武友德,潘玉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机构变迁;经济增长;经济波动;影响

一、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分析

了解和分析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不仅是行业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是行业工作人员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能够为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而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原因表现在市场作用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两个大的方向,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第一,从市场作用的层面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品价格都是在系列措施的控制下表现出稳定的态势,而这一态势仅仅是控制的结果,并不能清楚的反映出市场供求的关系。但是,在改革开放后期,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始制定和落实一系列的调控措施,使得市场的地位得到上升的同时,也是的产品的价格也处在了稳定增长的趋势,而这一趋势也很好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产业机构的变迁,使得我国工业化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这也正是市场作用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表现。

第二,从经济发展的需求层面来看。可以说,经济和产业结构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结构的变迁。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我国改革开放后期的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6%左右,具体来说,改革开放前期经济增长的比率是在6%以下,而改革开放的后期经济增长的比例是在6%以上,但是,现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落实,我国的经济增长比例已经稳定在了7%――8%之间,可以说是处在了一个稳定的增长水平之间,而产业结构也有所不同,在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前,我国拥有更多的第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重视程度不够高,但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今天,诞生了很多新兴的物联网、互联网和服务企业,尤其是“互联网+”的提出,也给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机构也出现了新的改变和转型。而之所以说改革开放前期和改革开放后期的经济增长比例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的原因,即一方面是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为了助推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就逐步扩大了产业的发展,而在产业大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资源浪费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又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受改革开放期间阻碍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同时,各国企业在经济效益的影响下也出现了发展迟缓等系列问题,最终也就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变迁。

二、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分析

在分析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经济对中国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影响,而反过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也会经济的增长和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热萑缦滤述:

1.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带来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层面产生了影响同时,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上也经历了几次变迁。而这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有着紧密的联系的,也就说,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变迁和发展,经济的发展的速度和经济水平的增长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不仅会阻碍经济水平的增长,还有可能引发经济的衰退。

2.产业机构变迁对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变迁对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在经济周期发展理论中有所提高。具体的来说,经济波动被划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含趋波动,另一个是周期波动。而产业机构的变迁不仅会对经济波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对整个经济体系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想切实的促进经济的发展,确保整个经济体系实现稳步增长的态势,就需要控制好产业结构,并能够引导其向更积极、更稳定的态势发展。

3.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是比较稳定的,也就是说,产业机构的合理化和经济的增长之间是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挂席,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经济本身也会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相比,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更能够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那个,能够有效的规避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抑制作用。所以,总的来说,产业机构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积极的、稳定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产业结构的变迁和优化升级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结果,同时,产业结构变迁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有助于经济的增长,而与此同时,产业结构变迁也对经济波动的作用过程中产生了难以预料的效果。现如今,技术发展与产业结构的改善问题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和重视,而为了促进产业结构更快更好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的经济实现更好的发展进步,政府等相关部门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作为行业工作人员也需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重任,加强学习的力度,为产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李小卷.我国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