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文第1篇

一、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情况分析

1.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气温作为一个重要的气象因子,它的变化是衡量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图1是阿尔山地区1956~2005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由图趋势线分析,近50年来,阿尔山地区的平均气温是呈上升趋势的,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平均气温上升的趋势尤为明显,根据最小二乘法计算,近50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3℃/10a,其中90年代后气温上升的贡献率最大,达到0.77/10a。平均气温上升使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概率增大,在阿尔山地区尤其表现为高温、干旱日数的2.降水变化情况降水的多寡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干旱与否,从而导致该地区生态植被的好与差。图2是阿尔山地区50年年降水量曲线变化图,从图波动曲线分析,50年代末、1987~1998年属于降水偏多期,1998年以后为降水偏少期,其它时段在正常值附近振荡。从总的趋势分析,近50年来阿尔山地区总的降水趋势是偏少的,1998年以后年降水量减少尤为突出。由最小二乘法计算,近50年来阿尔山地区的年降水量减少了7.8毫米/10a,1998年以来年降水量减少的最明显,50年来年降水量最小值和次小值均出现在此阶段,此阶段降水量只是正常年份的81%,个别年份只有60%,加之气温升高,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等原因,阿尔山地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高温干旱加剧,对阿尔山地区的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湖泊、湿地萎缩甚至干涸。

二、湿润指数变化情况

1.年代际分布特征表1是通过K指数计算公式计算出阿尔山地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1~2007年湿润指数。从表中可分析出,只有80年代K值为1.07>1,为湿润期,其余均为水分亏损期,特别从80年代后,K值一直呈变小的趋势,这与80年代后,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导致潜在蒸散量增大和年降水量的减少是相吻合的。因此阿尔山地区的地表湿润度呈下降趋势,大气的干燥度增大。

2.月分布特征从表2可以看出,阿尔山市月均湿润指数分布不均匀,较好的只有1月、2月、7月、8月和12月,在这些月中只有1月和12月降水量是潜在蒸散量的2倍以上,但这些月份是阿尔山的冬季,对植被和作物的生长基本上没有作用,而7月和8月降水量是潜在蒸散量的1倍以上,能够很好的满足作物的生理需水量,是湿润多水阶段。3~6月和9~11月则是相对干旱阶段,在这个阶段大气降水不能满足作物的生理需水量(尤其是4月和5月,大气降水不到作物生理需水量的一半),容易出现春旱、秋旱和春夏连旱,极易出现春秋季的高森林火险,春旱和夏旱对植被和林木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而6月份的干旱则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

3.季分布特征从表3分析阿尔山市一年中冬季是最湿润的季节,春季是最干燥的季节,容易发生春旱,秋季次之。潜在蒸散量的最大值在春季,最小值在冬季。冬季的多年湿润指数平均值(K)大于1,但由于冬季降水对阿尔山地区植被和作物生长基本上没有影响,故在此不作具体分析。而夏季尽管多年的湿润指数平均值(K)大于1,但是水分状况不是很好,也有阶段性干旱发生,在37年里有11年K〈1,约占30%,而夏季的降水量占全年的2/3,且是植被和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如出现干旱对生态环境和作物的产量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灾难性的(如2007年的严重伏旱)。而春秋两季K〈1的年数均在20年以上,春季甚至达33年,极容易出现春秋季干旱,这是阿尔山地区容易发生春秋季特别是春季森林火灾的根本原因。据各个季节变化情况分析,潜在蒸散量呈现上升趋势,只有夏季的变化趋势最明显,夏季出现阶段性干旱的的机率会越来越大,其它三季变化不明显;同时湿润指数呈下降趋势,且在90年代以后呈加快的趋势。这说明阿尔山地区干旱化会越来越重。

4.潜在蒸散量变化趋势分析如图3所示,阿尔山市近37年来年均潜在蒸散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其线性趋势系数为每10年20.01毫米,潜在蒸散量受到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大气压等气象要素的综合作用,阿尔山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线性趋势系数为每10年0.47℃),年平均相对湿度呈下降趋势(线性趋势系数为每10年0.01),12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线性趋势系数为每10年0.14米/秒),年均大气压呈增加趋势(线性趋势系数为每10年0.58hpa)。潜在蒸散量的增大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气温上升等因素导致了阿尔山市地表潜在蒸散量的增大(表4),阿尔山市近37年来的潜在蒸散量与各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不是很好,在这些因子中只与年平均气温相关性略好些,随着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增大。在1971~2007年中,年均潜在蒸散量最小值出现在1971年,为260.6毫米,最大值出现在2007年,为439.13毫米,两者相差1.6倍。

5.年均湿润指数变化趋势分析如图4所示,从阿尔山市湿润指数变化曲线可以清楚的分析到,阿尔山地区近37年来湿润指数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其值在变小,尤其在21世纪后,湿润指数呈急剧下降趋势,这与降水量减少和潜在蒸散量增大有关。湿润指数最大出现在1988年(2.04),次大值出现在1985年(2.0),尽管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1998年,但由于气温最高(2007年除外),导致其蒸散量偏大,使得湿润指数偏小。最小值则出现在2007年(0.71),这与气温最高和降水偏少相吻合。在近37年中有3年K〈1(1999、2004、2007),这表明这三年的降水量不能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需求,而其他年份是可以满足的,这说明阿尔山地区总体水资源状况是良好的,大气降水可以满足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需求,但是近几年来阿尔山地区出现的严重阶段性干旱,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它也表明,在全球气温呈升高趋势的背景下,阿尔山市的降水有向集中发展的趋势,阶段性干旱会越来越严重。

三、小结

1.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阿尔山市地表潜在蒸散量一直呈增大的趋势。

2.21世纪以来,湿润指数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降水量减少和潜在蒸散量增大造成的。

3.从湿润指数分析,春秋季最干燥,最容易发生旱灾,其次是夏季和冬季。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21世纪以来夏旱的发生频率有增多的趋势,这对阿尔山市的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影响较大,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以使本地区的富足的生态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文;水资源;影响

中图分类号:P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220-01

气候变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了解和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对于了解相关的水文水资源系统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运行管理、开发利用、规划管理等具有重大意义。必须要对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进行分析,了解具体的研究方法,对其影响有大致了解,对其中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积极的改正,采取措施进行弥补。

一、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方法

1、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技术

各个地区之间的气候变化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不能通过气候的预测很准确的表述各个区域的气候变化,即便是测量到的值也不是一个精确的,只是大致的估计范围,是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这就被称为情景。可以根据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技术进行研究。比如说通过任意的情景设置,对可能出现的情景进行模拟,或者是通过对以往一系列气候环境的研究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亦或者是通过大气环流的模式,对气候变暖的可能情况进行分析。所有这些,都是气候变化情景的生成技术。

2、水文模拟技术

这是指通过模型来模拟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为保证水文模拟结构的准确性,因而保证模型的通用性和便于利用性;现有资料的准确性;模型内在精度的精确性等等。所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保证这些问题的准确,才能较为正确的反应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1]。

3、水文遥测系统的运用

所谓的水文遥测系统就是指一些自动化的技术和设备,这些技术和设备主要是为了采集远距离的水文信息。水文遥测系统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这三个部门合理组合更加便于水文资料的搜集、储存、整编、分配和检索。通过水文遥测技术可以搜集到大量的信息,更方便对水文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分析。进而更好地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我国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影响

1、气候变化对我国河川径流的影响

河川径流一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气候的变化一有变动就可以在河川径流上反映出来。比如说我国从北到南,由干旱到湿润,山川河流对气候的变化反应迅速。在气候变化较为严重的今天,全球变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状况下,气候变暖对我国山川河流的影响主要可能表现为三种结果,一种是北方径流量增加,南方减少;一种是南方增加,北方减少;还有一种是南方北方的径流量都减少。

2、未来全球变暖将导致我国西北高寒山区冰川萎缩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影响下,对冰川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极地地区冰川面积的大幅度减少,这可能会造成冰川退减,一些流域干涸等情况的出现,使一些干旱的地区变得更加干旱,对我国影响最严重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2]。

3、随着全球变暖的影响,可能使降水量发生变化,蒸发量变大

全球气候变暖,不可避免的会对各个地区的降雨量产生变化,进而使全球的平均降雨量发生变化,可能会使平均降雨量增加,降水变率也会相应的增加或者减少,但不容置疑的是蒸发量一定会增加,这样就会使河流变的越来越干枯,干旱也会越来越严重。

三、减少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不利影响的对策及措施

1、实行人工降雨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变化下,降雨量逐步变得越来越少,各地的水资源会越来越贫乏,尤其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的缺乏,草木生长面临更大的困境,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会更加的突出。这就需要通过人工降雨的措施,人为的制造降雨,满足一些严重干旱地区的水量需求,最大限度的为干旱地区提供降水[2]。

2、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在气候变化如此干旱,水资源如此缺乏的情况下,除了采取人工降雨的外在方法,必须通过增加植被的覆盖率来涵养水土,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壤的需水量,并且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洪水的强度。在降雨的过程中,能相对的涵养住水源,增加地表水的含量,并且丰富地下水资源,进而能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大可能的改善气候条件。

3、加强有关科研工作

从事与气候或者与水文水资源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致力于人工降雨工作的研究,更加的投入到相关的科研建设中去。国家必须要加大对于这些工作部门的资金投入,除了资金,还要及时的更新设备和工具,并且要加大投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一个科研机构只有具备这些充分的条件,才能发挥好科研机构本身能开发的潜能。更好地致力于人工降雨工作的研究,以及跨流域调水工作的研究,以便能更好地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4]。

4、加强气象服务和农田水利建设

为面对气候变暖环境下气候变得越来越干旱、水资源越来越缺乏的现状,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以便更好地利用水资源,节能保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气象预报的服务,即时汇报天气情况,并且增强天气预报的精确度,以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加强对气候变化的抵抗能力。

结束语

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到许多领域和许多学科,它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近年来,全球变暖越来越明显,这就对水文水资源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需要研究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方法,进而探讨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以及不断采取措施进行改善其中不利的方面,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利平,秦琳琳,胡志芳,曾思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文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水利学报.2010,10(11):13-14

[2] 吴志勇,郭红丽,金君良,闫桂霞.气候变化情景下黑河流域极端水文事件的响应[J].水电能源科学.2010,11(02):32-33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疆;气候变化;水资源;影响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中部、我国的西北部,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6,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新疆地区降水量较小,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几大山区,内陆河径流有限,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资源性缺水非常突出。在这里有水则绿洲,无水则荒漠,水资源已成为新疆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新疆气候特点及近年演变趋势

(一)新疆气候特点

新疆地处中纬度西风带,气候受温带天气系统和北冰洋系统以及副热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加之位于欧亚大陆腹部、远离海洋和高山怀抱,从而在特定的地理位置与特殊地貌条件以及大气环流和太阳辐射的共同作用下,新疆形成了以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降水稀少,时空分配不匀,蒸发强烈、相对温度低,风大沙多为基本特点的典型干旱大陆性气候,同时分为南北疆不同的气候区,并且各自具有悬殊的盆地气候和山地气候,这些不同的气候特征与类型影响和制约着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区域性特征。

(二)新疆气候未来演变趋势

1.温度变化趋势

据IPCC和《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研究成果,近百年来中国新疆气候的从暖干向暖湿变化的趋势明显,尤其最近50年,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引发了水资源紧缺、水土流失、冰川萎缩、河川断流等一系列水资源坏境恶化问题。未来50年,新疆地区气候有继续变暖的趋势,降水量虽可能有所增加,但气候变暖会导致蒸发量明显增加,其结果是水资源总量减少,需求增加,供需矛盾加剧。新疆地域辽阔,山脉与盆地相间的地貌格局,构成了内陆盆地各自独立的循环系统。以区域循环为主,南北疆表现出变暖程度不完全一致的特点。

2.水汽资源输送的分布及变化

由于新疆地形的原因对流层中层水汽输送量最大,低层和高层水汽输送量相当,低层的为水汽净输出,中、高层为水汽净输入。近40年来,春、夏、秋季北边界水汽输入和东边界水汽输出均于1976年发生了年代际减弱,春、夏、秋季对层流总流入和总流出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总流入和总流出量变化率很接近,导致净收入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冬季对流层总流入、总流出量和净收入量均无明显变化趋势。

3.降水的变化趋势

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新疆降水变化较为复杂,全疆降水年均值序列呈波动变化,根据新疆各区域的降水资料统计的结果,从中可以分析出新疆近50年降雨的变化趋势。资料统计中表示新疆年降水均表现为明显的增长趋势,并且在不同的区域,降水增长的趋势也不同。新疆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北疆降水明显大于南疆和东疆,北疆平均降水深大约是南疆的2倍,北疆平均降水深大约是东疆的3倍。降水增量北疆最大,东疆最少。

二、气候变化对新疆水资源的可能影响

(一)冰川水资源的变化

新疆地区冰川的面积约占中国冰川总储量的46.84%,是中国冰川规模最大和储存量最多的地区。冰川对气候变化反映十分敏感,气候变化对新疆水资源的最大影响是对河流上源冰川储存量的影响,进而影响河流径流量。IPCC报告显示,新疆是过去100年来温度上升明显的地区之一,自20世纪以来新疆大多数冰川呈现出明显的退缩状态,而且最近这30年出现了强烈的加速趋势。由于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变化,新疆冰川强烈亏损,冰川径流增大,在短期内有助于绿洲进一步扩展和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但其负面影响的结果也必须重视,其最大的负面结果是随着冰川径流的增大,冰川洪水灾害的频率增大。

(二)新疆内陆河径流的变化

新疆全区有大小河流570多条,另有山泉沟272处,河流中除额尔齐斯河流入北冰洋水系,奇普恰普河流入印度洋水系外,其余河流均为内陆河。

(三)气候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新疆深居中纬度

欧亚大陆腹地,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天山山脉横亘中间,将新疆分成了气候差异非常显著的天山山区、南疆和北疆3大区域。天山山区属冷凉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北疆为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而南疆为典型的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区,新疆各区域明显的气候差异,必将对潜在蒸散发量的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气候变化对生态的影响

近几十年以来,新疆生态演变的基本趋势是:绿洲与沙漠同时扩大,而处于两者之间的交错带缩小,生态环境总体上向劣化方向发展。几十年来天然绿洲面积与人工绿洲面积增加了1.06万km2,增加了10%,绿洲总面积的净变化,只有北疆呈明显增长趋势,疏勒河基本持平,其它区域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张不足以取代天然绿洲的面积退化,绿洲总体规模呈萎缩状态。从近50年新疆的气候变化来看,由于新疆各地的降水都有明显的增加,所以,不能说沙漠扩大和交错带缩小是气候因素起主导作用,而应该是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特别是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导致水资源时空分布发生变化,自然植物被严重的破坏。新疆境内的湖泊是以流域为单元的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对人类活动的干扰最敏感,它是流域水量平衡的综合体现。内陆封闭湖泊是气候变化和波动的最敏感的指示器,并且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对合理开发、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湖泊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从近几十年新疆的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几种主要气候要素变化状况来看,各区域变化趋势基本相同,由于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疆区域的冰川面积呈退缩趋势,径流量呈增大的趋势及蒸发量呈增多的趋势,并且气候影响的极端天气频率也增加增强,从而影响了新疆的生态系统。但是各种因素分别对新疆水资源影响的程度大小,以及如何更合理地表征新疆地区气候变化的事实,进而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的影响提供依据,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胡汝骥,樊自立,王亚俊,等.近50a新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评估[J].干旱区地理,2011.6,24(2):97-102.

[2] 刘波,冯锦明,马柱国,魏荣庆.1960~2005年新疆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7,14(4):414-426.

[3] 何清,袁玉江,魏文寿等.新疆地表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初探[J].中国漠,2013.9,23(5):493-496.

[4] 赵燕宁,时兴合,秦宁生等.青海南部地区4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J].中沙漠,2014.7,25(4):529-534.

[5] 李珍,姜逢清.1961-2004年新疆气候突变分析[J].冰川冻土,2012.6,29(3):351-359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文第4篇

当今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环境问题,而是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焦点问题。气候变化的政治化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分化和重组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第十五次缔约方会议为标志,气候变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塑造未来地缘政治的新格局。而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由气候变化引发的对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粮食生产和供应、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与此相对应,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驱动力机制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碳排放空间的争夺、新能源技术和市场的竞争、碳关税和低碳贸易壁垒等新因素正在显著地影响着当今的地缘政治格局。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气候变化对地缘政治的影响日趋显著,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呈相互交织之势。尤其是围绕后京都时代国际气候谈判的架构,国际碳排放空间的分配等问题,使得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演化成为国际政治中的焦点,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也随着气候变化进行着分化和重组。在国际政治的强力推动下,气候变化问题的利益冲突正在演变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气候变化的地缘政治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地缘政治学发展过程中,很少涉及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从19世纪末拉采尔首创国家有机体学说,到1901年瑞典学者哲伦(R.Kjellen)首次正式提出地缘政治学,再到20世纪初提出系统的地缘政治理论以来,地缘政治学就已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学术理论基础和主要学术流派:

①国家有机体和生存空间理论;②麦金德的陆权说;③马汉的“海权论”;④杜黑和格雷厄姆的“空权论”;⑤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区论”等。冷战后,随着东西方对峙的结束,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冷战后的复杂世界,一系列新的理论和学说开始出现。例如,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和信息权利的概念;亨廷顿等人提出了“文明冲突论”;Luttwak提出了以地缘经济学为标志的所谓“后地缘政治学”等。上述理论和学说主要都是围绕对实体资源(空域和空间对航空、航天来说,也可以说是一种实体资源)的争夺和对战略要地的控制,少有涉及到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从地缘政治学的发展脉络来看,虽然理论在发展,争夺目标在更新,但争夺的主体仍然脱离不了实体资源—从最早的国土(土地资源),到后来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空间资源、极地资源等等。但在近年来研究中,已经开始关注软实力、信息技术对地缘政治格局影响,这些相对“虚拟”的要素已被纳入地缘政治研究中,并日益受到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受到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学者的关注,正是这发展趋势的体现。面对地缘政治格局演变中出现的新因素,需要对气候变化与地缘政治的演变轨迹、气候变化对地缘政治的影响路径、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的互动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谈判和制定地缘政治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2气候变化驱动下地缘政治演变的新特征

在气候变化的驱动下,地缘政治博弈的主体出现了分化和重组,地缘政治争夺的目标发生了新的变化,地缘政治争夺工具和手段也开始更新

2.1地缘政治争夺领域和地域的拓展

在气候变化驱动下,地缘争夺领域和地域均有明显扩展,呈现出新的趋势:

(1)传统的地缘政治中往往以对土地、矿产资源、油气资源和运输通道等的实体资源占有和控制为主要内容,以军事手段为后盾。而在气候变化驱动下,对碳排放权的争夺则首当其冲。

(2)新能源技术和市场是在气候变化驱动下新出现的争夺领域。在全球减排的背景下,一国掌握新能源技术的数量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在其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和相应的话语权。欧盟之所以试图扮演气候变化谈判的领导者,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拥有雄厚的新能源技术。

(3)一些新的地区开始得以关注,如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和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北极。气候变暖致使北极冰层变薄和融化,使得北极航线成为未来重要的运输通道之一,同时为开发北极大陆架和北极地区宝贵的矿产资源提供新的可能性。此外,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域,如热带雨林地区,太平洋岛国等区域都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2.2地缘政治争夺工具的更新

地缘政治争夺目标的拓展,必然会导致争夺工具的更新。这一方面赋予了传统争夺工具,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新的内涵,另一方面则衍生出新的争夺工具和手段。

(1)发达国家利用在气候变化谈判中的主导地位,透过国际减排协议压缩别国碳排放空间。在最近几次的气候变化谈判中,发达国家试图改变“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企图将双轨制变为单轨制,其本质就是想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强制减排行列,压缩发展中国家为生存和发展而需要的碳排放空间。这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缘政治争夺的显著变化。

(2)利用碳关税等低碳贸易壁垒提高本国产品竞争力。近年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国均提出对进口到本国的高于本国同产品含碳量的国外产品征收碳关税,其理由是对没有强制减排的国家征收碳关税,有助于公平竞争。而美、日、欧的真正意图是让发展中国家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支付减排成本,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优势。

(3)利用气候外交手段分化和重组原有地缘政治格局。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作为地缘政治手段,扩大本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力。欧盟以推动《京都议定书》尽快落实和积极的碳减排政策和措施,扩大了在气候变化上的发言权。而美国则想通过另起炉灶,重构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框架,由自己主导谈判进程。同时发达国家还共同对发展中国家阵营进行分化,一方面对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发展中的排放大国强力施压,要求其承担减排义务;另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和敏感性的不同,试图瓦解发展中国家联盟。

2.3地缘政治博弈主体的重组

随着地缘政治博弈目标和工具的变化,参与博弈的利益主体也悄然发生了变动。传统的参与主体主要为欧盟、伞形集团、77国集团+中国等。随着气候变化谈判形势的发展和各国利益的调整,当前则呈现出了新的态势:

(1)非政府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影响与日俱增。基于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关注,诸如气候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和绿色和平组织等非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帮助贫穷人口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对气候变化谈判施加的影响也越发显著,同时也已显著地影响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轨迹。

(2)石油出口国地位下降,低碳能源技术强国影响力日趋上升。石油出口国在传统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谈判中,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作为碳减排的重要手段,导致石油输出国的影响力下降。与此同时,低碳能源技术强国则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影响力愈发显著。欧盟拥有大量新能源技术,一直试图主导气候变化谈判;巴西在生物液体燃料领域的技术优势,也是巴西一直在气候变化谈判上发挥着独特作用的重要基础。

(3)发展中国家因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内部出现分化和重组。在发展中国家谈判阵营中,因各国的诉求不完全一致,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利益团体,如“OPEC国家”、“小岛国联盟”、“最不发达国家联盟”、“基础四国”(巴西、南非、印度、中国,简称BASIC)和“热带雨林国家联盟”等。虽然在对抗发达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方面一致对外,但在涉及各自国家利益方面,发展中国家联盟(77国集团+中国)也面临分化和重组。

3气候变化对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影响路径

3.1气候变化“反馈作用”的影响路径

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反馈到化石能源生产、消费和运输等相关领域。其影响路径是按照以下的链条传导并发生作用: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减少碳排放,导致化石能源消费下降,主要能源消费国减少化石能源进口,使得石油输出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下降、能源运输通道(重要海峡、运河)和运输过境国的地位降低,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实力受损,地缘政治影响力下降,进而影响不同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也影响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和国家战略的制定,进一步影响地缘政治格局分化、重组

3.2气候变化的“回溯作用”的影响

路径气候变化的“回溯作用”主要是通过向前回溯到生产生物能源的原料,影响到农业、粮食、饲料和油料领域,并通过这个链条向外扩散,其影响路径为: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大力发展替代化石的新能源,其中生物能源是重要方向,而大力发展生物液体燃料,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和植物油料,这就减少了世界市场粮食、饲料和食用油的供应量,造成粮食、饲料和食用油价格上涨,使得发展中国家粮油和饲料供需矛盾突出,饥饿、贫困进一步加剧,国内局势出现不稳定,内部安全形势恶化,出现大量难民,有的难民在边境集聚或跨境涌入邻国,影响到周边国家,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进而影响地缘政治关系和国际关系格局

3.3气候变化的“波及作用”的影响路径

气候变化的“波及作用”体现在新能源技术和低碳经济方面:一方面为了降低碳排放,需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发展新能源一方面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新能源技术和专利,发达国家可以占据产业的制高点。同时利用技术优势,把新能源技术转移、资金转移作为要挟手段,迫使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技术转移和资金援助而参与减排。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他们就将技术转移、经济援助与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相联系,并与碳关税、绿色壁垒等手段联合起来,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造成国家经济恶化,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受挫,这就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参与热情和对谈判的立场,影响气候谈判格局,进而影响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

4不同影响路径下的地缘政治效应

4.1“反馈作用”的“抑制效应”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反馈作用”的地缘政治效应,主要是通过反馈作用对传统石油消费的抑制作用,导致以石油为经济支柱和地缘政治工具的国家的地缘政治实力和影响力下降;同时,碳含量相对较低的天然气地位上升,天然气主产国的影响力相对增强,过境国的地位上升,新一轮围绕天然气管道的地缘政治博弈趋于激烈,尤其是在俄罗斯、中亚和里海地区,这种影响非常显著。

(1)石油消费量的减少,使得石油输出国的政治经济地位下降,地缘政治影响力降低,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趋于保守。石油输出国大多数经济结构单一,石油生产和出口是主要经济支柱。石油出口收入在OPEC国家GDP中的比重在5%-43%。因此,石油产量、出口量的多少,价格的涨落,都会直接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而对政局产生重大影响。以抑制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节能减排,主要措施就是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费。据估算,如果到2050年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在450ppm,中东国家将减少35%的石油收入。石油出口国对外影响力,主要靠石油美元支撑,如果石油收入减少,肯定会减弱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因此,石油输出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上态度消极,甚至成为气候变化谈判的反对者。

(2)天然气因其相对较少的碳排放而受到青睐,以天然气管道为争夺对象的地缘政治博弈呈上升态势。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和石油,是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21世纪的能源消费中具有很大的潜力。俄罗斯作为最大的天然气资源国和重要的天然气输出国,欲联合伊朗、卡塔尔、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主要出口国,打造“天然气欧佩克”。虽然“天然气欧佩克”离真正的国际组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未来天然气生产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肯定会越来越强,天然气主要生产国,尤其是俄罗斯利用天然气作为地缘政治工具的野心也越来越大。随着天然气地位的上升,天然气过境运输国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围绕天然过境运输和管道走向的地缘政治博弈日趋激烈,使得油气过境运输问题有时候成为了地缘政治博弈的工具,这就导致天然气进口国面临很大的能源安全和地缘政治风险。欧盟天然气供应过分依赖俄罗斯,导致其对外政策受到牵制,地缘政治影响力发挥受到限制。

4.2“回溯作用”的“溯源效应”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回溯作用”的“溯源效应”主要通过生物燃料生产过程回溯到上游的农产品生产领域,而形成的对传统的地缘政治领域实力消长的影响。生物燃料的发展,出现了除石油、天然气之外,以燃料乙醇为载体的新的地缘政治工具,使得传统上在能源地缘政治领域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的欧盟,利用自身在生物柴油领域的优势,在新能源和气候变化领域具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巴西利用在燃料乙醇领域的垄断地位,扩大在南美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在国际气候谈判中也扮演了十分积极和重要的角色。而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也进一步前溯到世界粮食市场,扩大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等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的影响力。

(1)生物燃料的发展和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对传统的能源地缘政治格局形成冲击,不同国家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出现了消长。作为一种替代能源,生物能源的发展将必然影响到以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的供求格局。2002年以后,不断攀升的油价和日趋严峻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推动了全球生物液体燃料产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生物液体燃料的价格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巴西燃料乙醇的价格折成油价约为每桶25美元,美国和欧盟的价格较高,乙醇和生物柴油的价格大致相当于50美元/桶。美国和巴西由于在生物液体燃料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得美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巴西也因此增强了在南美事务中的发言权,而南美传统能源输出国委内瑞拉的影响力相对下降。

(2)伴随着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主要粮食生产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利用在粮食和生物液体燃料领域的双重优势,谋求在气候变化和地缘政治领域的利益。随着生物燃料的发展,近年来粮食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2008年粮食价格暴涨,造成了海地、埃及和科特迪瓦出现了政治骚乱。由于生物能源的最终来源是农业,因而世界粮食供求的格局与生物能源的发展存在直接的联系,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燃料的发展成为粮食安全和营养不良的主要挑战。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粮农组织预测到2017年用于生产生物乙醇的谷物将达到1.72亿t,相当于2007年的两倍;用于生产生物柴油的植物油将达到0.21亿t,超过2007年的两倍,这两个数据分别占世界玉米以及植物油总需求量的9%和15%,约相当于目前世界贸易量的80%和50%。生物能源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提升粮食的战略地位,发达国家在发展替代能源的同时,利用粮食地位的提升为其国家利益服务。发展生物能源对解决能源问题的作用有限,但生物能源的发展可以借全球粮食供求矛盾持续加大之势,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他们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并利用粮食这一战略产品,作为新的地缘政治工具。

4.3“波及作用”的“扩散效应”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波及作用”所产生的“扩散效应”,主要通过气候变化这个载体扩散到新能源技术、低碳经济、碳关税以及进一步延伸到产业领域。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国际组织中的主导地位,在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制定、气候变化谈判框架构建等方面占据主动。他们还利用在新能源技术、低碳经济技术领域的优势,人为设置碳排放限额和实施碳关税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增强自身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发达国家利用在国际组织中的有利地位和话语权,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和主导者,在国际政治博弈和气候变化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气候变化日益政治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已经上升为国际政治范畴,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限制新兴国家影响力的地缘政治工具。碳关税是继世界贸易组织(WTO)谈判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国际谈判,涉及未来全球经济、贸易和碳排放空间的分配,对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巨大影响。西方国家目前正通过大力推进“低碳经济”、设置“绿色壁垒”等手段,力图成为新规则的制订者和主导者,谋求在国际政治、气候变化谈判、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既得利益。

(2)利用在新能源和低碳技术领域的优势,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同时设置低碳贸易壁垒,达到提高自身产业竞争力的目的。欧盟国家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比例较高,并拥有先进的环保技术,欲以气候变化谈判为契机,发挥地缘政治影响力,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欧盟在利用气候变化这个舞台谋求政治利益的同时,也利用自身在生物柴油领域的技术优势,谋求经济利益。欧盟在2009年就公布了将在2012年1月1日起,对所有抵、离欧盟的商业航班实施碳排放权配额制度。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测算,全球航空公司2012年因此而新增的成本至少24亿欧元,据中国民航局测算,中国民航业仅2012年一年将向欧盟支付约8亿元人民币,2020年超过30亿元人民币,9年累计支出约176亿元人民币。目前低碳航空燃料就是生物航空燃料,而这正是欧盟最具有优势的领域。欧盟就是利用在生物燃料领域技术上的优势,谋求在航空业竞争中的优势,以环境保护、低碳发展的名义行贸易保护之实,同时为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技术的出口创造条件。

(3)发达国家通过征收碳关税,限制发展中国家高能耗产品进入,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下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谈判中立场更趋保守。在欧盟对航空业祭出绿色贸易壁垒的同时,美国也试图对发展中国家的高碳产品征收碳关税。一旦实施,会给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产生较大影响。如果美国按照30美元/tC的价格征收关税,这将导致中国进口总额下降0.517%,出口总额下降0.715%。如果美国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会给发展中国家的相关产业造成较大的损害,而且可能还会引起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效仿,对中国外贸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更大的不利影响。

5结论、讨论与政策建议

5.1结论、讨论

(1)气候变化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新驱动因子。随着气候变化的政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影响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演变最活跃的驱动力因子。国际社会围绕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着国家利益的大调整,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必将随着气候变化问题向更广泛的领域渗透,进而产生新的分化和重组。

(2)气候变化使地缘政治争夺目标趋于多元化,并催生了新的地缘政治工具。与以往注重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等实体资源的争夺相比,气候变化使地缘政治争夺目标趋于多元化。碳排放空间的争夺、新能源技术和市场、低碳经济等将成为新一轮世界政治、经济竞争和争夺的焦点。“减排责任”、“碳排放空间”和“低碳壁垒”等已成为当前地缘政治博弈的新工具。

(3)发达国家通过气候变化这个杠杆,撬动能源、粮食等战略资源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手段更加隐蔽。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达国家通过气候变化这个杠杆,利用气候变化的抑制效应和扩散效应,通过“挤压”发展中碳排放空间、设置低碳贸易壁垒等方式达到政治目的;同时利用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的回溯效应,在新能源和粮食两个方面谋求扩大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与以往裸的对资源产地的军事占领,对重要运输通道的控制相比,碳排放空间及其相关的“衍生品”被发达国家加以利用,这个手段和工具更加隐蔽,也更具欺骗性。

(4)以新能源技术为核心的低碳技术成为地缘政治影响力和权力转移的关键因素未来。大国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以新能源为核心的低碳技术领域,占领和垄断低碳技术及其产品市场,是当前大国地缘政治战略的新内涵,谁主导低碳技术,谁就能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占有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国际政治格局中占据主动地位。在未来国际体系主导权的争夺中,低碳技术的主导者将是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关键角色。

5.2政策建议

(1)探究在气候变化驱动下,地缘政治格局分化、重组的趋向,明确中国合纵连横的对象。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同类型国家地缘政治战略趋向会产生变化,要正确把握在气候变化驱动下,各“气候板块”的分化和重组,以进一步明确在变化中的气候地缘政治格局中,中国需要合纵连横的对象,以及地缘政治争夺的关键地域及其在空间指向上变化。

气候变化的影响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3-0054-02

气候变化已经吸引了国际以及各国的关注,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需要站在国家利益、全球化的高度来应对,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广泛,气候变化的预测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多尺度、多层次的,负面和正面影响并存的。

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是指能够识别(如采用统计检验)的气候状态的变化,即平均值变化和/或各种特性的变率,并持续较长的时间,一般可达几十年或更长时间[1]。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只是气候系统和气候要素变化的原因、幅度和区域分布迥异,且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还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气候变化影响了粮食的安全。所谓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的一些学者结合中国国情,根据FAO的定义,对粮食安全概念作了进一步阐释。例如,郭书田认为:“中国粮食安全应该包括五方面内容,即粮食自给率、粮食库存率、农民收入、生态环境、食物安全等。”[2]翟虎渠认为:“现代粮食安全的概念应包括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3]从以上对粮食安全的定义可以看出,无论国际或者中国学者怎样定义粮食安全,其中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都要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充足的粮食储存量是国家安全的先决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谈国家安全,那国家安全就好比是空中楼阁。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如此源远流长,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文明史和农业关系至为密切。粮食是国民经济基础中的基础,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目前,全球气候的变化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如下的影响:

第一,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的充足供应。粮食的充足供应,指在数量上和市场上有粮可食,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储备以及外来粮食援助等。全球气候体系的异常导致中国在降水、气温、自然灾害爆发频率和分布、水资源利用、病虫害发生机制等方面出现反常,最终冲击中国粮食的生产和供应。

温度对粮食单产的影响。在中国,升温对东北农业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升温可以延长作物生长季节,而且减少低温冷害的威胁,是其有利的方面;另一方面,气候变暖会导致积温增加,从而使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但增温也有不利的一面,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升高,将有利于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越冬,使来年的虫病源基数增大,加重危害程度。

气温升高对水分有效性也将产生影响。气温升高使蒸发量增加,导致了作物灌溉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即使是良好的灌溉条件,也只能一定程度地缓和蒸发量增大引起的干旱,并不能完全补偿增温带来的减产效应。另一方面,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影响土壤的透气性而影响土壤固有有机碳的矿化分解和外源有机碳的降解,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若土壤水分充足,那么土壤空隙度就大,就促进了有机碳的矿化分解[4],增加土壤肥力。但蒸发量变大会使得土壤水分不足,影响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从而影响粮食单产量。

而在气温升高而降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又将会出现中国农牧交错带向南扩展。首先,东北与内蒙古接壤地区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70千米左右。其次,华北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界限将南移150千米左右。再次,西北部农牧交错带界限将南移20千米左右[5]。农牧交错带的南移使得草原面积有所增加,但同时也加大了荒漠化的可能,导致中国粮食安全问题进一步加重。

第二,气候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市场价格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气候变暖后,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这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而施肥量的增加意味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可能会加剧病虫害的流行和杂草蔓延,因此不得不增加农药和除草剂的施用量,而这将增大农业生产成本。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实际上是通过生产投入要素变动来实现的。所以当生产成本发生变化时,市场对之进行反应的可能途径就是调整价格和增加市场供求量。而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以及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加重导致的粮食减产,使得粮食市场供不应求,粮价就会上涨。粮价上涨一方面对粮食增产起到刺激和促进作用[6];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又会影响中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甚至引起通货膨胀,往往会发生经济社会的震动,1993 年和 2003 年就是两次典型案例。

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造成巨大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研究,进行远期的规划和防御,发挥优势避免劣势,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第一,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科研政策对策。综合运用气候学、农学、遗传育种学、灾害学、生产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理论方法,以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农业主产区为重点研究区域,研究并揭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与适应机制,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理清科学思绪[7]。

第二,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技术选择。采取有效得当的农业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如优质农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转基因生物技术、重大病虫草害预测预报及防御技术、高效低毒新型化学农药及生物农药的创制技术、高效低污染新型化肥农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破坏程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有效利用气候变暖所带来的有利农业生产条件。

第三,应对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政策措施。国家制定相应政策,从制度上保障农业科技推广的正常运行。各地也要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推广模式或多种模式,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8]。其次,要出台一些惠农政策,实行不同作物差别农业补贴政策,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再次,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该“藏粮于国”和“藏粮于民”相结合。最后,要改变消费观念,做到节约和珍惜粮食。

总之,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和作用复杂多样,并且未来农业生产不仅受到播种面积、技术贡献程度等的影响,更系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摸清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是正确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及早研究、及时正确应对气候变化,可缓解、适应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国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郑菲,孙诚,李建平.从气候变化的新视角理解灾害风险、暴露度、脆弱性和恢复力[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2).

[2] 郭书田.中国粮食供求与国际贸易[J].中国农村观察,1997,(3).

[3] 翟虎渠.粮食安全的三层内涵[J].t望新闻周刊,2001,(10).

[4] 姜勇,庄秋丽,梁文举.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杂志,2007,(2).

[5] 张启慧,马庆一,刘晓雨.简议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5).

[6] 蒋乃华.价格因素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