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西建筑风格

中西建筑风格

中西建筑风格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西建筑;建筑风格;传统建筑

1 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这种差异可从天时、地利、人和方面概况。

天时: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存在发展传承关系,以至于形成了独立,却有共性的派别。包括艺术风格以及其本身的价值。

中国传统建筑的统一性非常突出,这与历史发展中数次“大一统”相关。中国地理环境复杂,文化根基稳定,历史上数次大规模文化冲突都难以动摇其根本,因此建筑风格变化并不明显。西方传统建筑风格差异比较明显,主题个性突出。这主要是由于西方文明起源地区地理环境相对单一,历次冲突易造成文明的覆灭,因此建筑风格也是颠覆性的,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古希腊、古罗马、哥特、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等建筑风格。

地利: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影响建筑的材料、进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结构、色彩装饰等方面。

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主要选择土质、木质。这种材料也决定了其框架式的结构,早在新石器时期便催生出的“榫卯”,以及配合承重的梁架结构。西方传统建筑材料主要选择石质,石柱的大量采用形成了围柱式、券柱式结构,这些石柱便起到了承重的作用。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主要为木质,常涂以油漆等涂料,色彩多采用红、黄、绿、蓝这几种颜色。早期建筑的台基为夯土结构,后期出现汉白玉台基,夺目的白色起到了一定对比衬托作用。西方传统建筑由于大多使用石质,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并不会造成强烈的对比。不过其内部装饰斑斓多样,尤其是宗教建筑的色彩往往鲜艳夺目,以求造成一种宗教氛围。

人和:人类文明与民族性格受地理环境所影响,但并不被环境所决定。建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的能动性亦会对建筑的布局、材料的筛选等方面造成影响。

中国传统建筑多为单位建筑组合成的建筑群的群体性组合,建筑群内讲究轴对称,横向展开,追求水平效果。具有封闭、内向、严肃的风格,即为中国人追求内在的含蓄所造就的风格。西方传统建筑多注重单个建筑的艺术效果,垂直延伸,追求竖直效果。布局上则采用中心放射。风格是外向、开放、活泼。体现出西方人追求自由和开拓的天性。

2 中西方建筑风格的交融

中西方建筑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长时间独立发展。近现代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具有很大差异的中西方建筑风格也开始了融合。宗教类建筑在融合中西建筑风格方面往往比较成功。这类建筑主要是教堂和寺庙,如北京的中华圣公会救主堂、杭州的思澄堂,台湾的禅寺。此外,还有因为历史原因和所处建筑群而融合的建筑,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宝蕴楼。这些建筑均为中西方建筑风格交融的产物。下文以宝蕴楼为例阐述中西方建筑风格交融的成果。

2.1 中西建筑风格交融的宝蕴楼

宝蕴楼建造于民国时期,当时作为文物库房使用。它在咸安宫的旧址上建起,但与咸安宫风格迥异,按照西洋风格设计建造,与故宫中其余建筑风格完全不同。

笔者近日对宝蕴楼建筑进行了初步考察,以其建筑特色为主展开叙述。

宝蕴楼布局为中式的封闭周边式。北、东、西三面各建一座砖木结构的楼房,南面是原咸安门。因此,咸安门的风格与东、西和北楼迥异。宝蕴楼共有3层,最底层为地下室。三其北楼为主楼,东、西两楼左右对称。

据许以林《宝蕴楼的建筑特色》中所说,三座楼房使用了大块的城砖砌筑墙身。外墙抹水泥,划分出规整的矩形格再刷红浆。这种做法给人外墙可能是用坚固的石料砌成的错觉。

墙的窗子较窄。窗台、窗下墙及窗口都有线脚。地下室的窗上部呈弧形。所有窗户的线脚都为白色,与红色墙身恰成对照。

这种细窄的玻璃窗户在通风的同时加强了宝蕴楼作为库房的安全性。

据许以林所说:“每个窗户的窗扇都包着厚厚的铁皮,而且他们终年紧闭,使人想到他们主要是起装饰作用。”

如今,这些窗户已经不是终年紧闭的铁皮窗了,窗扇均可打开。地下室的砖?也看不到了,但仍旧保留了弧形。楼房的屋顶是高耸的四坡式屋顶,但没有中国式大屋顶的曲线,也没有深远的出檐,更不铺琉璃瓦,而是铺着绿灰两色的片石,石瓦层层叠起,斑驳相间,似披锦鳞一般。北楼门外的雨棚为四柱式,雨棚上有女儿墙。东西两楼门外雨棚相对比较小,没有柱子,檐下做出了牛腿。北楼与东西二楼在拐角处以二层的外廊相接。

宝蕴楼依照西方传统建筑风格建造。但是,故宫中的重要建筑都在屋檐下悬挂匾额,标出其名称,因此宝蕴楼也不该例外。但是,宝蕴楼主楼没有深远的出檐,无法像宫中其他建筑一样将匾额悬挂在出檐下。若挂在雨棚下面,会因为采光不佳,导致匾额并不显眼。而且雨棚比较低,挂匾额毫无气魄可言。

于是乎,北门的上方设计了一处阁楼,利用阁楼的山墙镶嵌一块石质的匾额。匾额四周做出边框,增强其显眼程度,其位置也是北楼最明显的位置。左右装饰柱上还有卧姿石狮一对,共有两对石狮。这四只石狮起到了引导视线,突出了匾额的作用。石狮头后有少量的卷毛,身上无装饰物,雕刻的比较简单,由于安放的位置特殊,起到了一定的建筑装饰作用。

宝蕴楼集中西方传统建筑风格于一身。其布局和大门才用中式传统风格,其余部分采取西洋传统风格。而对于匾额位置的考量,便是最能体现中西方传统建筑风格交融之处。

3 结语

中西方建筑风格的融合不仅仅是建筑风格的融合,也不仅仅是建筑艺术和审美的创新,它们还体现出了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互动与共生。这些建筑无论是教堂、寺庙、还是文物仓库,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风风雨的见证,它们见证了政权更迭与家国兴衰,在展现艺术价值的同时,亦如纪念碑般记录着历史。

参考文献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第2篇

关键词:西式风格建筑;中式风格建筑;地标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2-0057-01

追溯历史,西式建筑自鸦片战争开始传入中国,其中包括帝国主义在中国建造的教堂、银行、领事馆,与此同时,民族资本家建造的中西合璧的新型企业,也拉开了中国学习西方建筑的序幕;时期,中国民族资本增长导致工商业和城市生活对西式建筑的需求迫切,为西式风格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抗战前期,随着中国建筑师队伍的壮大,中国开始结合西方建筑特点融合中国特色进行建造;新中国成立前期,由于战乱,中国建筑业一度中断。

二十一世纪是开放的、多元的,全球化的进程推动着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中国的探究与合作,此时的中国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经济发展迅猛、政治体系日趋完善的过程中,形形具有西式风格的建筑物伫立在神州大地之上,从住宅洋房到办公大厦,从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具有西式特点的建筑已形成遍地开花之势,乃至成为某些城市中的地标建筑。

就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西式风格建筑何以成为神州大地上的地标呢?

首先,西式风格的建筑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在国内,中式传统风格建筑历史永久,具有中式建筑特点的房屋随处可见,是中国建筑的的主要风格,与此同时,大量的中式风格建筑造成了人们对同一风格的建筑形式审美疲劳,伴随中西方交流的逐渐深入,具有高大、挺拔特点的西式风格建筑零星的出现在神州大地上,审美疲劳的国人从而产生了新奇感。西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不同,它多以几何图形为元素,符合现代艺术的审美要求使得大众对西式风格建筑的迷恋,从而造成西式风格建筑遍地开花之势。

第二,西式风格建筑更具时代性。由于国际交流频繁,中国与世界接轨,国内塑造的国际化大都市需要迎合世界的品味。中国风格建筑讲究色彩搭配,装饰性多样,主次分明,富有节奏感,名族特征明显,但缺乏时代性特征。因此,国际化的都市需要现代城市形象的包装,通过引入现代元素,利用更为普遍流行的西式建筑风格吸引世界的眼球。同时,西方艺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打击,也使得人们的审美潜移默化的被西方艺术形式吞噬。

综上两点,西式风格建筑数量上逐渐增多,拥有部分群众基础,其高大、挺拔又富有时代感的形象容易某在一个地域易于凸显,无可厚非的创造了其成为地标式建筑的主观条件。另外,中式风格建筑长期处于低迷中,没有创造出更多与西式风格建筑相抗衡的建筑,这又为西式风格建筑成为神州大地上的地标提供可客观条件

西式风格建筑成为神州大地上的地标,一方面说明了西方艺术影响力广泛,是当代艺术的先锋;另一方面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逐渐缺失,中国传统艺术和建筑的不自信。纵然西式风格建筑有存在于神州大地上的合理缘由,但笔者认为,相比较西式风格建筑,中式风格建筑才更适合在神州大地上发扬光大。中国建筑的精髓是强调建筑物本身与自然的和谐、要顺应自然,追寻“天人合一”,这与国人的气质吻合,与中华民族的精神吻合,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建筑是地方文化的关键展现方式的一种。东方建筑主要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同样也是关键性的古代近代的建筑。地方文化是特殊的社会文化空间内前人相互遵守的行为规范。因地方文化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通常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通常所说的“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恰恰展现了地区文化的不同特征。文化石一种社会传统,有的将会成为当下最为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

地方文化的不同,一定会造成不同地方文化下人们的思想理念也会有很大程度的不同,这是人们认识理解的不相同所造成的,理念上潜在不同认识的时候就会造成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譬如说,建筑设计。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地方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地方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地方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地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地方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结束语

地方文化对于建筑设计会在无形之中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力。地方文化理念将带动建筑物展现出当下时代的体现,文化与建筑设计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形成;特征

哈尔滨到处充满了西方的味道,这里的建筑颇具西方韵味。哈尔滨现存的老建筑有四百多处,包括新艺术风格、文艺复兴风格、折衷主义风格、巴洛克风格等。在西方建筑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建筑流派与建筑装饰风格,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是中国近代时期起步较早、近代化水平较高的建筑形式。其包括公共建筑、多种类型的居住建筑、数量可观的宗教建筑和少量规模较大的早期工业建筑。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建筑文化逐渐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那一幢幢历经百年风雨、带有中西方元素的建筑,使人们触摸到了这个城市百年的人文风物,折射出那一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形态和文化艺术形态。

1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

1.1自然环境条件

哈尔滨冬天的户外气温偏低,要保证大楼内部的正常气温,必须采取较好的隔热措施。通过对墙体和房顶进行加厚,并减小开窗面积,从而使得哈尔滨现代的建筑形态“以实为主”。在平面布局上尽可能地缩短墙体的长度,降低热量损失;在颜色方面,以黄白为主要色调,使人感到温暖。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国北部的传统风格。

1.2物质技术条件

哈尔滨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这里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获取建筑用的木材非常方便。但哈尔滨市和周边的石材资源匮乏,哈尔滨建筑的外立面使用石材的较少。建筑材料使用最多的为砖,由于与其他建材相比,它的生产和运送更容易、成本更低、建造更容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哈尔滨市内出现,但钢筋混凝土框架多作为结构,隔断墙多为砖砌。

1.3社会历史条件

一般来说,中国地方建筑风格的形成,自然环境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是主要因素,但哈尔滨是个特例。近代以来,受历史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从城市规划到城市建设都与西方建筑有相似之处。一百多年前,哈尔滨还是一个小村落。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大批欧洲移民涌入哈尔滨,也为哈尔滨带来了西方文化。中东铁路尚未修建时,哈尔滨地区人口在五千以内,而1903年中东铁路管理局进行户籍登记时已有44576人,中国28338人、俄国15579人[1]。人口的大幅增长导致了哈尔滨地区建筑需求的扩大,俄籍人口占比的增长促进了俄国建筑风格的盛行。这种具有异国情调的文化符号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使其成为哈尔滨特有的城市建筑风格。

2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的特征

哈尔滨的近代建筑样式丰富多彩,尤其是新艺术运动、文艺复兴建筑、折衷主义建筑及中华巴洛克建筑都是在中国其他城市很少见的。哈尔滨的“中西合璧”建筑同中国其他城市相比,也显得更为典型。归纳起来,哈尔滨近代建筑风格大致有以下几种。

2.1新艺术风格建筑

新艺术风格是古典建筑从装饰出发向现代建筑转型的开端,倾向于自然与有机主义。然而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新艺术风格的发展并不完全,持续时间短,落成建筑较少。但是这并不影响该风格建筑的重要意义,其与以功能为主的现代主义建筑相对。哈尔滨的新艺术风格建筑存世量较大是这一转折的重要见证,与欧洲新艺术风格建筑相比,形成了规模较大的系统性公共建筑群落。新艺术风格是当时建筑的流行趋势,但流行时间较短,且影响力有限,此时欧洲旧有城市建筑风格已定型,且更新困难,持续时间较短,这使得世界范围内新艺术风格建筑存世较少。而哈尔滨的形成时间与新艺术风格流行时间基本一致,巧合之下成为唯一系统的、以新艺术风格修建公共建筑群的城市,即使是在新艺术之都的里加,群组形态的大型建筑同样难寻。“城市”本身包含两方面含义:“城”为行政地域的概念,即人口的集聚地;“市”为商业的概念,即商品交换的场所[2]。哈尔滨是典型的先城后市,即先有规划后有商业人口聚集。如哈尔滨市南岗区就是以新艺术风格行政建筑为主的“城”区,道里区是以折衷主义的商业建筑为主的“市”区,在这一时期行政及城市基础功能建筑是城市建设发展的主要目标。哈尔滨新艺术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为哈尔滨火车站,如图1所示。哈尔滨火车站建成于1903年,设计方案由基特维奇于俄国圣彼得堡完成。建筑整体无论是顶部还是外立面都不存在平面,各方向的平面都被竖向穿插的三个突出的装饰柱打破。当时十分新潮的玻璃幕墙嵌在正门上方,车站的正面造型、顶部线条、玻璃幕墙、台阶、铁艺装饰、站名等都是曲线形式,但自法国传播的新艺术风格经过俄国的中转,再加上服务于公众的修建目的,使得哈尔滨火车站的曲线弧度变化的更为克制,区别于米拉公寓等小型居住类建筑。新艺术风格的建筑群构成了哈尔滨的城市雏形,新艺术建筑的发展在西方终止后,在受中国文化圈保护的哈尔滨城市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延续性,且仍有少量新增。新艺术风格元素已经成为城市建筑风格的源头,简化后的新艺术风格凭借符号化的植物铁艺栏杆、特殊造型浮雕、曲线运用等装饰元素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2.2折衷主义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是在局部上继承古典建筑风格,而整体上却是拼凑形成的新建筑形式,成为1920—1932年哈尔滨建筑流行的主要形式。1920年之前折衷主义建筑虽然在哈尔滨的数量仍然较多,但因其流行时间较长且没有统一明确的风格特点在欧洲已呈衰落态势。俄国人也更倾向于代表最新文化取向的新艺术风格,道里区中国大街上的商业建筑大多数属于此风格。1920年后诸多折衷主义建筑根据融合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西—西”融合模式及“中—西”融合模式两种类型(如图2)[3]。“西—西”模式指的是同一建筑上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西方建筑风格。“中—西”融合模式中又包含了两种情况,即使用西方的新式建筑材料,但完全参照中国古典建筑外形的仿古式建筑,以及融合了源于中西两大不同文化区域建筑风格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

2.3仿古式建筑

1920年,城区公共建筑修建大体完成,市区商业建筑修建成为重点,中国人聚居的道外区成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核心。仿古式建筑的代表为建成于1929年的哈尔滨文庙。文庙中的正殿大成殿采用古代建筑等级中的最高规制,正面横阔十一开间,顶部为重檐庑殿顶,其规制可比故宫太和殿。此外,哈尔滨文庙也是表现国家精神的仿古式建筑[4]。哈尔滨文庙的修建,以尊孔、复兴传统文化为目的,采用水泥、水磨石等新材料替代了传统材料。建筑主要材料的替换并不仅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这个时代出现使用新材料修建的仿古式建筑,是朝代更迭、外域文化冲击影响的缩影,即重视以孔子为代表的文化符号及恢复中国古典建筑的形式。

2.4文艺复兴建筑

文艺复兴式开始于13世纪末期的意大利,15~16世纪的成就最显著,在西欧占有主导地位,到了16世纪后半叶,渐趋衰落。其风格是采用横向五段、竖向三段的构图法则。下段为基座层,常以连续的腰线与上面分割;中段或以完整的柱式,或以仿重块石形式砌筑墙体;上段为檐壁和屋顶,檐壁常以生动的枝繁叶茂的植物浮雕花饰和扦格石作为装饰,屋顶则是孟莎式双折坡顶,并配以异形的老虎窗,组成阁楼层。方底穹顶也是法国文艺复兴建筑中常见的,不过穹顶不像拜占庭式那样半遮半掩。代表建筑有黑龙江省对外联络办公室、哈尔滨市兆麟小学、哈尔滨市道里区妇女儿童用品商店等。

2.5中华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是17世纪在意大利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建筑奢华,充满了浪漫气息。它具有浓厚的颜色、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工。其特征为外形自由、色彩强烈、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与雕琢,经常使用交错的曲线和卵形的空间。这种艺术形式在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乃至文艺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曾在欧洲掀起了一股热潮。19年代末期,由于中东铁路开通,松花江开通,大量外资和外资纷纷涌来,使得此地很快发展为远东大都市。那时,在哈尔滨南岗区、中东铁路线以西的道里地区,巴洛克主义、古典主义、文艺复兴主义和自由派等艺术形式相继涌现。2.5.1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形成原因华商群体在傅家店修建了大量四合院式平面布局、西洋风格外立面的二至四层商业建筑,日本学者西泽泰彦命名为“中华巴洛克”[4]。修建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商号有两种类型:一是老鼎丰、亨得利一类江浙连锁商号开设的分号;二是武百祥为代表闯关东移民者创建的同记等本土兴起的商号[5]。20世纪20年代,成长起来的民族资本家在道外腹地置地,而巴洛克建筑的热烈与繁华,刚好迎合了他们的“炫富”心理,照搬起对面华丽的西式建筑,并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建筑进行改造。于是一系列“巴洛克”式的立面造型上,出现了蝙蝠、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图案。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中式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运用于建筑中。后世,这种风格被赋予了“中华巴洛克”的名字。但是,这种对于中华巴洛克式建筑产生原因的观点是存在一定争议的:第一,存在于南岗、道里两区的巴洛克式建筑数量极少,且不具备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巴洛克式建筑秋林公司中的穹顶(如图3)与中华巴洛克建筑顶部结构女儿墙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如图4),效仿的可能性较低。第二,此类建筑并非突然产生于哈尔滨地区,其中巴洛克元素的来源存在一定原因。根据当时哈尔滨的情况总结出以下几种可能的来源:(1)浙江商人将园林中存在的巴洛克建筑风格带入;(2)哈尔滨华商代表武百祥等人曾出访欧洲多国,见证过巴洛克式建筑的实例,进而在其修建的建筑中部分照搬;(3)澳门、广州十三行等地区在18世纪出现的相似形式商业建筑,经由民间渠道传播。其中(3)的可能性较高,中华巴洛克式建筑的典型特征是主立面上方装饰复杂的女儿墙(如图5)及外立面浮雕装饰中揉入中国传统题材纹样,已经在岭南民用巴洛克风格商业建筑中有所体现(如图6)。2.5.2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特征哈尔滨道外区拥有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道外区原名傅家店,傅家店的商业建筑选择巴洛克风格构成街区,而并未效仿距离更近的新艺术建筑风格,仅阳台外部卷曲的铁艺栏杆暗示了新艺术元素的融入(如图7),这可能意味着另一个问题,即巴洛克风格与商业建筑尤其是民间商业建筑契合度较高,这源于整体效果、装饰技法与思想接受程度三方面的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具有难以替代的特殊之处,由于气候原因两地的建筑结构具有根本性的区别,岭南地区体现出巴洛克式特征的建筑多为竖长结构、拥有遮阳、遮雨门廊的“骑楼”形式,哈尔滨地区结合北方寒地民居的建造习惯,采用四合院式的平面结构形成了院落式的“圈楼”,并且更多地借鉴东宫等俄国巴洛克建筑的门、窗口沿位置装饰与顶部雕塑的特点。此外,与雕塑结合是巴洛克建筑装饰手法的重要特点,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影壁上的浮雕与屋檐等部位的灰雕(如图8)与巴洛克建筑中的浮雕装饰手法极其相似,这为中国工匠的模仿提供了可能,而来源于欧洲建筑的抹灰工艺进一步提升了两者的相似性,形成了在细部装饰中揉入中国传统题材纹样的特点。无论是岭南融入巴洛克形式的民间商业建筑,还是傅家店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在修建中都只有工匠的存在,而没有建筑师的身影,这种民间巴洛克建筑与系统学习过西方建筑体系的建筑师所修建的折衷式巴洛克作品是有区别的。

3结语

多样性作为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特点,是对现象的如实复述,但不是问题的根源。“植入”是哈尔滨近代建筑西化倾向的根源,“折衷”体现出古典建筑向现代建筑转型时期的特点,同时充当了中国与西方文化冲撞之间的缓冲,整体建筑风格发展趋势是从纯粹植入到自我特色的初步形成。建筑是跌宕起伏历史的实物见证者,真实地反映出不同时代各地方的实力对比及思想观念变化,但只要文化传承不断,都会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融入本土文化之中。

参考文献

[1]薛连举.哈尔滨人口变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49.

[2]何跃.自组织城市新论[D].太原:山西大学,2012.

[3]王岩,刘大平,陆彤.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质疑[J].华中建筑,2006(11):185-188.

[4]西泽泰彦.哈尔滨近代建筑的特色中国近代建筑总览·哈尔滨篇[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5.

中西建筑风格范文第5篇

一、近代以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的交汇

中国传统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历经了多次的社会变革,朝代更替,民族融合以及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外来文化影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活动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数千年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系统所具有的封闭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筑审美意识渐趋成为一个稳定的封闭体。在这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由意大利郎世宁等设计监修的圆明园中长春园的海晏堂,虽然建筑是意大利的巴洛克风格,但采用的是中国的琉璃瓦等建筑材料以及中国民族风格的细部装饰,是当时中西合璧的典范。

二、近现代中国的中西建筑文化关系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通过多种途径的传入,西方建筑逐步打破了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建筑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传统建筑的“中和之美”“中庸之美”受到西方建筑审美意识和形式的强烈冲击。因此为了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对建筑的新要求以及适应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带来的先进科技,中国传统建筑在设计观念,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的转型成为必然。

(一)西风东渐

在经过了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西文化剧烈冲突。直到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中国,建筑尚处于西风东建之际,西洋建筑在中国还只是新奇之物,而且“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文化水平等的限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对外开放的沿海大都市的西式建筑工程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中,建筑风格则以各国本土的古典主义和其他风格化的建筑占主导地位”。因此中国传统的建筑体系尚未受到根本动摇。

1、办公类建筑。教堂虽然出现得早而且数量虽多,但毕竟只是精神寄托之所。列强们追求的是物质利益和剩余价值,因而这一时期比教堂数量多的西洋式建筑还是与洋务沾边的各类建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办公类建筑。办公建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历代官员都有着不同的办公用房――衙门。这些建筑的布局都是程式化的平房院落式,有着浓郁的中国建筑特色。西风东建后,国外建筑的多层式样使中国逐渐也有了多层楼房院落式的办公建筑,并且也开始有了西式风格与我国民族形式相结合的办公建筑形式。

2、住宅。

起源于19世纪的上海里弄住宅建筑,最初的雏形是仿欧洲联排式住宅的木板房屋,1870年后取而代之的是不易发生火灾的砖木立帖结构的石库门住宅。这些建筑单体的平面结构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特点,并且又具有很多中国江南传统民居的特点,但在建筑的总体布局上仍采用了西洋联排式。之后又有了新式石库门住宅,建筑材料改为了石砖等,建筑立面上修建了阳台,但弄内仍是偶欧洲联排式条状住宅,门头装饰也更多的富有西洋化风格,后来又在此基础上演变出了新式里弄住宅。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西洋式建筑更多的采用了西方古典的建筑形式,里弄住宅也没有例外,其中较为著名的就是召开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现上海兴业路76号石库门。

(二)抗战前西洋建筑的盛行以及中国建筑的探索

1、“穿马褂的洋楼”与“穿草鞋带洋帽”。在《辛丑条约》签订后,西洋各国在华空前活跃,因此西式建筑也就更多的出现在了中国。辛亥革命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大城市的房地产业也取得了迅速发展。20世纪20年代后各种西洋建筑活动在中国蓬勃展开,到20世纪30年代大量不同风格,不同功能,不同类型的西式建筑在中国被建造出来,其中包括了西方正在发展着的现代建筑。由于当时整个大环境的限制,在对外开放的沿海大都市,外国建筑师的设计仍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建筑风格则逐渐以折中主义为主。当然,外国设计师也想保持中国特质,让西式建筑适合中国文化,但他们终究不能深层的去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所以最后设计出的中国古典样式就等于是“穿马褂的洋楼”。

2、现代风格的新式建筑。同时,现代风格的新式建筑在中国建筑中崭露头角,中国建筑由最初的砖木结构开始逐渐用钢筋混凝土取代,层高也开始逐渐加高,例如上海的百乐门舞厅以及大光明电影院不光建筑材料及形式现代化,内部的装修及设施也均已使用了西方的先进模式与技术,它们都体现了当时中国现代建筑的潮流。但是正当现代建筑思想开始全面影响中国的建筑和建筑师的时候,中国进入了‘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建筑规模和水平在社会经济受到巨大打击之下受到了极大地限制!

(三)抗战及战后时期中西建筑关系八年抗战时期,中国政治中心向西南大后方转移,西南各省人口激增,出现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些建筑大多结构和质量简陋,建筑艺术风格以中国宫殿式风格为主。但是也有大量的现代建筑出现,由于许多沿海工厂迁至西南后方,因此这些现代建筑多以工业建筑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