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校园;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1-0172-02

由对人类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担忧而提出的低碳概念,自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后,已经越来越深入民心,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生产与消费都贴上了低碳的标签,这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低碳意味着绿色环保,在中小学学校这一块,也很重视低碳,各校间纷纷进行了建立低碳学校、低碳进校园等各类活动,作为学校里面信息聚集地以及文化宣传重地的图书馆,也应该责无旁贷地进行低碳图书馆的建设,除了对学生进行低碳等相关知识的普及外,更重要是从自身做起,尽可能地优化和约束平时日常工作中的某些行为,减少碳排放。

一、低碳的含义

低碳就是环保,就是绿色,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低碳生活”虽然是个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我们已经面临已久的老问题,人们对低碳的重视,也意味着我们已经认识到在生产和消费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减少碳排放,也就要从我们日常的生产和消费入手,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二、图书馆开展低碳活动的必要性

学校一直都是一个宣传教育的重地,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一部分,也承担着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尤其是中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成形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学校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而当今世界绿色环保意识深入人心,节能减排技术日新月异,低碳经济生活日趋时尚。而环保科学知识的传播、环保自觉意识的确立、环保日常行为的养成,环保技术技能的进步,还要依托学校的教育来实现。广东实验中学积极倡导和努力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态校园,鼓励师生参与国际青少年环保科学研究项目,引导师生养成“绿色环保”的良好行为习惯,取得了环境教育的丰硕成果。因此,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于2010年8月24日授予该校为“中国首批国际生态学校”的最高荣誉。这预示着该校将以国际生态学校为平台,加快并推进学校环境教育国际化的进程。配合着学校对低碳校园的建设,图书馆作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也应该开展低碳活动。低碳图书馆的建立,着眼于对图书馆建筑的低碳建设,低碳藏书以及读者服务工作,树立起一个耗能低、污染少的低碳图书馆形象,这些都有利于图书馆馆员自身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利于教育引导师生对低碳的认识。

三、建设低碳中学图书馆的建议与对策

图书馆是一个服务中介部门,因此,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在最大化的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如何建立和做好低碳服务工作,就是对我们自身对低碳认识深度的考验。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节电、节水、节约用纸,如何做好过期的文献资料整理以及光盘制作,如何做好低碳生活的宣传,以及如何教育引导学生进行低碳阅读,都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平时日常工作的低碳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加大对低碳的认识。一直以来,图书馆都是学校里面的能耗大户,单单照明系统就耗费了不少电力。针对耗能大的情况,因此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养成了只打开适用的灯管的习惯,人离开的时候顺手关灯,人走灯灭,节约用电。对于办公电脑或者检索台的电脑,不用的时候我们都设置为睡眠状态或者直接关闭,减少碳排放。每学期图书馆都会进行图书杂志的催还,以前我们都是把名单打印出来粘贴在公示栏处,或者直接发到各年级组,现在我们响应学校的“无纸化”办公,直接通过学校的邮箱,将老师过期需还的书籍通过邮件发送到邮箱里,节约了纸张,减少了碳排放。

2.二手书的交换平台

很多图书馆在每一学期发完教材后,都会为剩下的教材发愁,每年都堆积了很多教材,还有些剔除的书籍和没有装订的过刊堆放在库室里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还有就是每一年的毕业生离校时,总是会有很多的教材教辅资料不想带走的,扔了又可惜。我们图书馆针对这些问题,联合我校学生处、环境教育办公室及其下属的青少年环境科学院,着重进行二手书交换平台的建设工作,通过回收资料,或是组织图书跳蚤市场,提供一个机会给高三的毕业生及其他有交换意愿的同学将其所拥有的教材教辅等学习资料进行交易或交换。

二手书,顾名思义,只有进行交换了才能成为二手书,很多人买了一本书看完后,就放在那里不用了,而对于自己喜欢的书籍又不可能全部都买下来,因此,进行二手书交换,就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好这些闲置资源,减少浪费程度,有鉴于此,我们在学生阅览室里面专门设立一个进行二手书存放的柜子,采取积分制,对同学捐赠的书籍或者拟交换的书籍,由图书馆义务管理员队伍通过图书管理软件进行登记、匹对并最后进行交换。通过二手书交换平台的建设,即最大化地利用了剩余的图书资源,又扩大了学生的相关阅览面,最主要的就是对资源的整合利用,减少了浪费,是一种低碳绿色环保的体现。

3.对低碳的宣传

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同时也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窗口,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普及科学知识,传播、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在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引领下的我们,理清了思路,借助低碳进校园,建设低碳图书馆的东风,我们除了坚持日常的宣传之外,我们图书馆在书库入门的显眼处张贴了低碳方面相关书籍的宣传海报,进行专题推介,教育引导师生进行宣传阅读,通过他们影响他们身边的人。定期地开展相关的专题讲座,举办旧书买卖活动等,都不遗余力地把低碳生活作为重点进行宣传。通过张贴低碳的宣传海报,配合低碳宣传行动,为学校搭建了一个普及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科普平台,将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的知识普及传递到每一个读者中去,吸引读者进一步了解低碳,接触低碳,进而在平时的学习或生活中去实践低碳。

在进行低碳宣传时,我们以低碳理念为指导,建立专门小组负责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加强低碳理念在学校里面的教育宣传。首先我们充分整合利用了我馆所馆藏的文献信息资源,开设了一个低碳专架,以“低碳生活、绿色环保、资源循环”为主题,向读者进行低碳书籍的展览和推介,更好地宣传低碳环保的理念。其次是由图书馆义务管理员组织策划关于低碳知识的相关知识趣味问答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了解和学会如何在平时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融入低碳生活,节约能源。

4.低碳阅读

低碳阅读,是指传统的纸质阅读和现代的电子阅读的结合。传统的纸质阅读方面,为了促进低碳理念的实现,我们图书馆在采购馆藏文献资料的时候,有意的购置一批低碳的图书,特别是生活环保类的低碳图书,其与读者的生活息息相关,密切的联系也能让这些图书更加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在书库里,我们还开设了专架,重点向读者推介此类低碳的书籍,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生活等专业图书,都是我们向学生们推介的重点,也是我们响应低碳校园活动重点采购的入藏图书。借此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引导、文化传播的功能,让读者了解低碳,享受低碳。

图书馆应当积极引导读者进行健康阅读、绿色阅读,进而推广“低碳阅读”,让保护环境减低能源损耗等低碳意识深入人心。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在学生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宣传低碳理念,是最有效的能够提高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的方式之一。由于目前社会各界对低碳的认识日益增强,各种各样的低碳出版物也应时出版,其内容涵括了经济科学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作为学校里面的一个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基地和学习平台,我们借由这些低碳图书进行广泛的舆论宣传,告知学生新到的书籍有哪些,吸引他们过来图书馆进行借阅,这些图书的借阅不仅可以让有些想深入研究的老师或学生进行跟踪学习,如我校的环境教育办公室及其下属等职能部门,也可以让普通的读者了解低碳,走进低碳,实践低碳,从而享受低碳。

5.建立低碳馆藏

曾几何时,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料的质量就是衡量一所图书馆的重要标志,就如国家对GDP一样,现在都提倡以绿色GDP来衡量经济的发展水平,所以衡量一个图书馆也应该是以“绿色GDP”来进行,图书馆的“绿色GDP”就是在保持藏书质量增加的同时,注重电子资源的应用与推广,如购买中国知网的数据库等。

我们在建设低碳图书馆时,要建立健全图书馆的网站,展示图书馆的服务内容,积极做好新书推荐与导读,建立无纸化的个人电子图书馆。我们平时注意加大网络采访图书的力度,网络采访与传统的文献采访相比较,可以很好地扩大图书文献的采购范围、节约采购时间与空间,降低采购的费用,也能减少外出采购图书的频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数据显示,生产1000本书要消耗树木20余棵,产生污水300吨。因此,数字出版与电子阅读的普及推广,对于推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到图书馆,就是馆藏要突出体现“数字”与“低碳”。我们图书馆有电子图书30多万册,电子阅览室里面有电脑一百多台,有条件也有能力可以大力推广电子阅读方式,因此在每一年的图书馆藏建设中,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的采购外,我们接下来也会再购买一些电子图书,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数字图书馆本身就是低碳图书馆建设的一部分。书籍的无纸化与数字化的普及推广,使“低碳阅读”成为新的阅读发展趋势,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增加多媒体等配套设备,完善低碳图书馆的建设,让更多的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通过网络或是电子阅读系统进行阅读,其资源的丰富性和研究的针对性都比传统的好很多,节约纸张就是保护森林,虽然图书馆的传统纸质文献是有其不可替代性的,但是无纸化阅读或许将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这也是低碳图书馆建设过程需要我们进一

步去实践的。

四、对中学图书馆开展低碳活动的其他思考

1中小学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广州市的中小学图书馆由于所处的地位以及面临的

情况,可以算足一个整体,资源没有高校图书馆多,地位没

有公共馆那么独立。凶此在许多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

的制衡。借着进行低碳校同建设,各中小学图书馆可以联

合起来探讨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可能性,向各自的学校中

请一定的经费组建共享平台,先期的投入是为了将来节约

更多的资源,毕竟中学馆的资金没有大学馆或者公共馆那

么充足。有时老师进行教学课题研究或者学生进行学习研

究的时候,所需的资料学校图书馆并不可能全部都有,如

果能够通过设立一个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在馆藏缺

乏某些师生为了研究暂时需要的文献信息资料时,就不用

再投入资金去购买,可以通过文献传递为读者提供所需的

文献,即节省了资金,又环保低碳。

2联合采购数据库

广州市各中学,除了已有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共享

外,在采购图书的时候也可以进行合作,联合采购数据库,

以节约资源。在中学的工作与学习中,教职工也有查询相

关领域的最近研究进展的需要,大而全的购买各个科类的

期刊杂志,不仅占用资金,需要更大的馆藏空问,也耗费很

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低碳经济理念明显不相符,随着

无纸化办公和电脑的普及,购买数据库无疑成了较好的替

代方法。但是数据库价格昂贵,不是每个学校都愿意购买

且有能力购买的,因此,建议可在一些学校问进行试点,联

合购买数据库。例如:广东实验中学正在试用的中国知网

下的中小学教育类数据库,就极大地帮助了老师们的教学

研究。

五、结语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面对着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反复

无常,我们应该更为积极主动地继续深入开展低碳的相关

活动,整合图书馆的资源,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发挥我们的

主观能动性,去积极地影响我们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每一

个人,让低碳牛活的理念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无论怎样,低

碳都是目前社会发展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发展模式。利用好

每一本书籍,节约用电,建设一个低碳图书馆是我们的目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区域差异性;减排效果;普陀旅游金三角

中图分类号 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11-0028-09

旅游业贡献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14%[1],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和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研究是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在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运用的评估方法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自下而上法、自上而下法、生命周期法、投入―产出法、扩展的卫星账户法、碳足迹法、生态足迹法、生产法和支出法、计量模型等。国外学者主要从全球[2]、大洲[3]、国家[4-6]、地区[7-10]、省市[11-12]、旅游目的地[13-14]等不同尺度,开展了旅游业(直接、间接、旅游投资)[2, 6, 9, 13]、旅游交通[10-11]、旅游方式[7]、短途旅游[8]及特色旅游(海滨游船、邮轮、极地观赏、宗教)[3-5, 12, 14]等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工作;国内学者主要从国家[15-16]、地区[17]、省市[18-19]、旅游目的地[20]等不同尺度,开展了旅游业(直接、间接)[15-16]、旅游交通[17, 20]、旅游过程[18]、旅游线路[19]等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工作。从国内外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学者的评估范围和评估领域较国内学者要宽泛。国外学者的评估范围涉及全球和大洲,评估领域涉及旅游投资、特色旅游等。在旅游业二氧化碳减排政策研究方面,国外学者较关注运用政府手段或市场手段,通过建立碳税[21-22]、碳补偿和碳中和[23-25]等碳排放政策来控制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国内学者则较关注低碳旅游或低碳景区[26-28]的建设和评估方面。目前,从国内外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估和碳减排政策相关研究成果来看,涉及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区域差异性与市场替换碳减排效果评估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这不利于制定具有差异性的碳减排政策。本文运用自下而上法和市场替换法,以著名的海岛型旅游目的地――舟山普陀旅游金三角为案例地,对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区域差异性及碳减排效果进行了评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

浙江省舟山市(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共有大小岛屿1 390个,现有住人岛屿140个。舟山市旅游资源的核心区域主要位于普陀旅游金三角,包括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和沈家门。2014年,舟山市国内外游客量3 397.96×104人次,其中普陀山游客量625.26×104人次,朱家尖游客量482.01×104人次,桃花岛游客量207.73×104人次,沈家门游客量439.45×104人次。

1.2.2 核算方法

(1)划分游客客源地。①长三角地区游客客源地划分为浙江省各地级市或副省级市(义乌市从金华市中单独列出)、江苏省各地级市或副省级市和上海市共26个客源地;②华中和华东地区(除长三角地区,全文以下称华中和华东地区均不包含长三角地区)游客客源地划分为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南省、湖北省和山东省共7个客源地;③广东和京津冀地区游客客源地划分为广东省、北京市、河北省和天津市共4个客源地;④东北和西部地区游客客源地划分为四川省、黑龙江省、辽宁省、陕西省、山西省、广西自治区、吉林省、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自治区、贵州省、宁夏自治区、青海省和云南省共15个客源地;⑤国际游客客源地划分为港澳地区、台湾地区、日本、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印尼、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马来西亚。

(2)长途旅游交通、市内旅游交通和景区间旅游交通游客周转量核算。①国内游客长途旅游交通和市内旅游交通游客周转量核算。按照问卷调查获得的国内52个客源地游客乘坐各类交通工具(自驾、长途汽车、火车和飞机)和中转城市(直达、宁波、杭州和上海)的基础数据,分别核算每个客源地的汽车(自驾和长途汽车分别核算)、火车和飞机的游客周转量;其中,长三角地区26个客源地的起点是各市,其他26个国内客源地的起点是各自的省会城市;长途旅游交通和市内旅游交通的分界点是金塘大桥舟山市定海区。②国际游客长途旅游交通和市内旅游交通游客周转量核算。航空周转量按照香港、台北、东京、马尼拉、新加坡、曼谷、雅加达、纽约、温哥华、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罗马、莫斯科、悉尼、奥克兰、首尔和吉隆坡到达上海核算;长途汽车周转量按照上海到达金塘大桥舟山市定海区核算;市内旅游交通游客周转量按照金塘大桥舟山市定海区到达舟山普陀客运中心核算。③景区间旅游交通游客周转量核算。景区间旅游交通游客周转量包括半升洞码头――普陀山码头、普陀山码头――蜈蚣峙码头和墩头码头――茅草屋码头之间的轮船游客周转量和舟山普陀客运中心――国际沙雕广场之间的汽车游客周转量。

(3)其他核算。景区内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游览和旅游固体废弃物等基础数据的核算比较简单,只需把访谈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类或汇总即可。

1.2.3 数据来源

(1)问卷调查。为了收集游客客源地、游客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游客交通方式(自驾、长途汽车、火车或飞机)和中转城市(直达、宁波、杭州或上海)等基础数据,2014年7月30日―8月12日到舟山市进行了游客问卷调查(见表1)。

(2)访谈调查。①旅游交通。为了获得普陀山景区和桃花岛景区各类旅游交通工具的年能源消耗量和游客使用交通工具的比例,访谈了普陀山客运公司、普陀山客运索道公司和桃花岛客运公司;②旅游住宿。为了获得舟山市普陀区和定海区市区内、普陀山景区内、朱家尖镇、桃花镇等星级宾馆的床位数,访谈了舟山市旅游委;③旅游游览。为了获得普陀山景区游览耗电量,访谈了普陀山供电营业所;④旅游固体废弃物。为了获得舟山市普陀区、定海区、临城新区、普陀山等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和运输能源消耗量,访谈了舟山市及各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处。

(3)网站数据。为了获得公路里程、铁路里程、航空里程和景区游客量及国际游客量等数据,查阅了舟山、宁波长途汽车站,宁波、杭州、上海火车站和国际机场,南方航空公司,百度地图,高铁网,舟山市旅游委和舟山市统计信息网等网站。

(4)核算参数。沈家门、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等景区间里程来自文献[29];各类交通工具CO2排放系数和均衡因子来自文献[30];火电比例通过文献[31]中数据计算;火力发电单位煤耗来自文献[32];舟山市普陀区和定海区社会宾馆床位数来自文献[18];平均客房出租率来自文献[33];各类宾馆每个床位每天的能源消耗量来自文献[34];我国电力考虑能源结构折算的CO2排放因子根据文献[31-32, 35]中数据计算,其计算值为206.087 kg/GJ;舟山市城镇居民餐饮每人每天能源消耗量根据文献[36]中数据计算;各种能源的热量折算系数和CO2排放因子来自文献[35];生活固体废弃物可燃碳含量和氧化因子来自文献[37]。

2 区域差异性评估

2.1 各客源地游客基本特征的区域差异性

通过统计游客客源地、停留时间、交通方式和中转城市问卷(见表1),汇总得出各客源地游客的基本特征(见表2)。各客源地在游客量所占比例、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交通方式和中转城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详见表2。

2.2 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性

2.2.1 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性

长三角地区游客量占游客总量的67.19%,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只占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60%;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游客量分别占游客总量的6.95%和0.76%,但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分别占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2.51%和9.61%(见表2和表3)。旅游交通是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主要来源(见表3和表4),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引起;各客源地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各自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处于62.59%-99.14%之间;且该比例按照距离呈现出:长三角地区华中和华东地区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见表4)。同时,各客源地旅游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且按照距离也呈现出:长三角地区华中和华东地区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见表3)。

2.2.2 各类交通工具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旅游交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性

各客源地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异较大(见表4和表5)。华中和华东地区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长三角地区的1.45倍,游客量却只相当于长三角地区的0.31倍;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是长三角地区的1.01倍、2.27倍和0.69倍,但游客量却分别只相当于长三角地区的0.06倍、0.10倍和0.01倍(见表2和表5)。长三角地区短途客源地游客汽车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该

地区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6.57%;华中和华东地区中途客源地游客飞机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超过了50%;而其他地区长途客源地游客飞机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超过了85%,处于88.18%-99.17%之间(见表4)。

各客源地旅游交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差异也较大。各客源地旅游交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按照距离呈现出:长三角地区华中和华东地区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见表5);同时,通过对比各客源地旅游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见表3)和各客源地旅游交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见表5)可知,各客源地旅游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旅游交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引起。

2.2.3 狭义与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性

本文将旅游业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在旅游目的地行政区域范围(舟山市普陀区和定海区)内的量定义为狭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旅游交通I(景区内非索道交通、景区间旅游交通和市内旅游交通)、旅游餐饮和旅游固体废弃物产生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旅游业产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或间接(间接排放是指火力发电产生的二

氧化碳排放)排放在旅游目的地行政区域范围外的量定义为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包括旅游交通II(景区内索道交通和长途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游览产生的直接或间接二氧化碳排放量。

从表6和表7可知,各客源地狭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差异相对较小(见表6),各客源地狭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主要是由游客量的差异引起的;而各客源地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差异相对较大(见表7),各客源地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主要是由长途交通和游客量的差异引起的,特别是长途交通的差异。

3 市场替换减排效果评估

3.1 市场替换类型

受篇幅所限,本文只考虑了客源地之间完全(100%)替换;其实也可以考虑客源地之间部分替换。同时,直接利用市场替换法通常会对旅游业产生多方面连锁反应;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是间接利用市场替换法:以短途游客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基准值,以中长途游客与短途游客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值为依据,对中长途游客征收旅游碳排放(增量)税;获得的资金用于植树造林等增汇或碳汇项目建设,用以抵消其增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旅游目的地客源市场替换是降低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策略[38]。从本文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性分析可知,客源地市场与旅游目的地的距离(长途交通),是影响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替换长距离游客客源市场是降低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重要策略。以区域差异性评估研究为基础,本文提出了5种旅游目的地游客客源市场替换减排策略:①市场替换类型I:将华中和华东地区、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等游客客源市场替换为长三角地区游客市场;② 市场替换类型II:将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等游客客源市场替换为长三角地区游客市场;③市场替换类型III:将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等游客客源市场替换为华中和华东地区游客市场;④市场替换类型IV:将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等游客客源市场替换为长三角地区游客市场;⑤市场替换类型V:将东北和西部地区、港澳台及国外地区等游客客源市场替换为华中和华东地区游客市场。

3.2 减排效果

通过研究表明(见表8),5种市场替换类型市场替换比例分别为32.81%、11.96%、11.96%、7.71%和7.71%,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下降范围处于33.76%-69.35%之间;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下降范围处于37.79%-76.83%之间;狭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下降范围处于-3.76%--0.57%之间;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下降范围处于36.61%-75.43%之间。由此可见,市场替换策略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效果显著;但其主要减少的是旅游交通和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

通过市场替换,使游客由长途客源市场替换为中短途客源市场,缩短了长途交通的距离和改变了游客的旅游交通方式及中转城市的比例,这引起了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的减少。同时,市场替换也缩短了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见表2),这引起了旅游住宿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旅游交通和旅游住宿共同作用,引起了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和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的减少。市场替换引起了狭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略微增加,这主要是因为中短途游客的自驾比例远高于长途游客(见表2),市场替换会引起市内交通自驾比例的大幅度提高,进而引起了市内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和狭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的增加。

4 结 论

(1)普陀旅游金三角各客源地在游客量所占比例、游客旅游目的地停留时间、游客交通方式和中转城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再加上各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差异,这两种差异导致了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存在显著差异。长三角地区、华中和华东地区等中短途客源地游客量占到了游客总量的88.04%,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却只占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3.25%;长三角地区游客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相当于华中和华东地区、广东和京津冀地区、东北和西部地区和港澳台及国外地区游客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8.22%、8.90%、6.55%和2.42%。

(2)旅游交通是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最主要来源,其占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处于62.59%-99.14%之间。长三角地区短途客源地游客以乘坐汽车(自驾和长途汽车)为主,汽车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该地区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6.57%;华中和华东地区中途客源地游客飞机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该地区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0%以上;而其他地区长途客源地游客飞机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该地区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比例则更高,处于88.18%-99.17%之间。旅游交通特别是长途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差异是引起各客源地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和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

(3)市场替换策略对减少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效果显著。通过将长途客源市场游客替换为中短途客源市场游客,缩短了长途交通的距离和游客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改变了游客旅游交通方式和中转城市的比例,进而引起了旅游交通二氧化碳排放量、广义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的减少。本文提出的5种市场替换策略,市场替换比例分别为32.81%、11.96%、11.96%、7.71%和7.71%,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人均量减少的比例分别为69.35%、53.09%、43.77%、39.77%和33.76%。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Whittlesea E R, Owen A. Towards a Low Carbon Future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REAP Tourism: A Destination Footprint and Scenario Tool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2, 20(6): 845-865.

[2]Gssling S. Global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Tourism [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2, 12(4): 283-302.

[3]Eijgelaar E, Thaper C, Peeters P. Antarctic Cruise Tourism: The Paradoxes of Ambassadorship, ‘Last Chance Tourism’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3): 337-354.

[4]Byrnes T A, Warnken J.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rom Marine Tours: A Case Study of Australian Tour Boat Operators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3):255-270.

[5]Howitt O J A, Revol V G N, Smith I J, et al. Carbon Emissions from International Cruise Ship Passengers’ Travel to and from New Zealand [J]. Energy Policy, 2010, 38(5): 2552-2560.

[6]Cadarso M A, Gómez N, López L A, et al. Calculating Tourism’s Carbon Footprint: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Investment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9):19.

[7]Becken S, Simmons D G, Frampton C. Energy Us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Travel Choice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03, 24(3): 267-277.

[8]Filimonau V, Dickinson J, Robbins D. The Carbon Impact of Shorthaul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UK Travel to Southern France Using Life Cycle Analysis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4, 64: 628-638.

[9]Jones C. Scenario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duction from Tourism: An Extended Tourism Satellite Account Approach in a Regional Setting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3, 21(3): 458-472.

[10]MartínCejas R R, Ramírez Sánchez P P. Ecological Footprint Analysis of Road Transport Related to Tourism Activity: The Case for Lanzarote Island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1): 98-103.

[11]Peeters P, Schouten F. Reducing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Inbound Tourism and Transport to Amsterdam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14 (2): 157-171.

[12]El Hanandeh A. Quantify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Religious Tourism: The Case of Hajj [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3, 52: 53-60.

[13]Kelly J, Williams P W. Modelling Tourism Destin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Whistler,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7, 15(1): 67-90.

[14]Dawson J, Stewart E J, Lemelin H, et al. The Carbon Cost of Polar Bear Viewing Tourism in Churchill, Canada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3): 319-336.

[15]石培华, 吴普. 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 [J]. 地理学报, 2011, 66(2): 235-243. [Shi Peihua, Wu Pu. A Rough Estim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O2 Emission in Tourism Sector of China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11, 66(2): 235-243.]

[16]袁宇杰. 中国旅游间接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核算 [J]. 旅游学刊, 2013, 28(10): 81-88. [Yuan Yujie. Tourism in China: Indirect Energy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J]. Tourism Tribune, 2013, 28(10): 81-88.]

[17]Lin T P.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 in Taiwan’s National Parks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0, 31(2): 285-290.

[18]肖建红, 于爱芬, 王敏. 旅游过程碳足迹评估:以舟山群岛为例 [J]. 旅游科学, 2011, 25(4): 58-66. [Xiao Jianhong, Yu Aifen, Wang Min. Carbon Footprint Evaluation in Tours: A Case Study of Zhoushan Islands [J]. Tourism Science, 2011, 25(4): 58-66.]

[19]罗芬, 王怀瘢 钟永德. 旅游者交通碳足迹空间分布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2): 38-46. [Luo Fen, Wang Huaicai, Zhong Yongde. Tourists’ Transportation Carbon Footprint Spatial Distribution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 24(2): 38-46.]

[20]肖潇, 张捷, 卢俊宇, 等. 旅游交通碳排放的空间结构与情景分析 [J]. 生态学报, 2012, 32(23): 7540-7548. [Xiao Xiao, Zhang Jie, Lu Junyu, et al. Analysis on Spatial Structure and Scenario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Tourism Transportation [J]. Acta Ecological Sinica, 2012, 32(23): 7540-7548.]

[21]Tol R S J. The Impact of a Carbon Tax on International Tourism [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2007, 12(2): 129-142.

[22]Bakhat M, Rosselló J. Evaluating a Seasonal Fuel Tax in a Mass Tourism Destination: A Case Study for the Balearic Islands [J]. Energy Economics, 2013, 38: 12-18.

[23]Smith I J, Rodger C J. Carbon Emission Offsets for Aviationgenerated Emissions Due to International Travel to and from New Zealand [J]. Energy Policy, 2009, 37(9): 3438-3447.

[24]Gssling S. Carbon Neutral Destinations: A Conceptual Analysis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9, 17 (1): 17-37.

[25]Gssling S, Schumacher K P. Implementing Carbon Neutral Destination Policies: Issues from the Seychelles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0, 18 (3): 377-391.

[26]蔡萌, 汪宇明. 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 [J]. 旅游学刊, 2010, 25(1): 13-17. [Cai Meng, Wang Yuming. Lowcarbon Tourism: A New Mod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J]. Tourism Tribune, 2010, 25(1): 13-17.]

[27]马勇, 颜琪, 陈小连. 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J]. 经济地理, 2011, 31(4): 686-689. [Ma Yong, Yan Qi, Chen Xiaolian. A Research on the Appraisal Index System of Lowcarbon Tourism Destination [J]. Economic Geography, 2011, 31(4): 686-689.]

[28]唐明方, 曹慧明, 沈园, 等. 游客对低碳旅游的认知和意愿:以丽江市为例 [J]. 生态学报, 2014, 34(17): 5096-5102. [Tang Mingfang, Cao Huiming, Shen Yuan, et al. The 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of Tourist on Low Carbon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Lijiang City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4, 34(17): 5096-5102.]

[29]肖建红, 于庆东, 刘康, 等. 舟山群岛旅游交通生态足迹评估 [J]. 生态学报, 2011, 31(3): 849-857. [Xiao Jianhong, Yu Qingdong, Liu Kang, et al. Evaluation of Tourism Transport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Zhoushan Islands [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1, 31(3): 849-857.]

[30]Gssling S, Peeters P, Ceron JP, et al. The Ecoefficiency of Tourism [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5, 54(4): 417-434.

[31]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Z].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Z].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4.]

[32]肖建红, 王敏. 水库大坝建设的经济价值与经济损失评价: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视角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Xiao Jianhong, Wang Min. Evaluation on Economic Values and Losses of Reservoir Dam Construction: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s [M].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14.]

[33]浙江省旅游局. 浙江省旅游统计月报 [EB/OL]. (2013-12-19) [2015-03-20].http:///UserFiles/f0718dc5b40e422b895bc29e7d081f84.pdf. [Zhe Jiang Provincial Tourism Bureau. Zhe Jiang Monthly Statistical Indicators [EB/OL]. (2013-12-19) [2015-03-20]. http:///UserFiles/f0718dc5b40e422b895bc29e7d081f84.pdf.]

[34]章锦河, 张捷.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 [J]. 地理学报, 2004, 59(5): 763-771. [Zhang Jinhe, Zhang Jie. Touristic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and Analysis of Huangshan City in 2002 [J].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5): 763-771.]

[35]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Volume second: Energy) [R]. 2006.

[36]舟山市统计局.舟山统计年鉴 [Z].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4. [Zhoushan Municipal Bureau of Statistics. Zhoushan Statistical Yearbook [Z].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14.]

[37]李欢, 金宜英, 李洋洋. 生活垃圾处理的碳排放和减排策略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31(2): 259-264. [Li Huan, Jin Yiying, Li Yangyang. Carbon Emission and Its Reduction Strategies During Municipal Solid Waste Treatment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 31(2): 259-264.]

[38]Gssling S, Scott D, Hall C M. Intermarket Variability in CO2 Emissionintensities in Tourism: Implications for Destination Marketing and Carbon Management [J]. Tourism Management, 2015, 46: 203-212.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消费;低碳产品;实证分析;社会责任;制度政策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26-05

一、低碳消费的内涵

对于低碳消费的概念,陈晓春等人(2009)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广义的定义:一是“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二是“经济消费”,即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三是“安全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四是“可持续消费”,即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五是“新领域消费”,即转向消费新能源,鼓励开发低碳技术、研发低碳产品,拓展新的消费领域[1]。张浩等(2010)则通过对比分析低碳消费、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后指出,低碳消费的内涵与外延比“绿色消费”、“可持续消费”要大,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其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2]。刘敏则从消费者个人角度指出,低碳消费生活方式是消费结构低碳化,低碳消费品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实现低碳消费数量与质量相结合[3]。

二、低碳消费的影响因素

关于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其的阐述基本集中人口统计变量、心理意识、制度政策变量方面。在人口统计变量方面,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收入、年龄、教育水平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这些人口统计变量与低碳消费行为不相关甚至是负相关。在心理意识方面,胡晓(2008)、刘庆强(2007)、杨敬书(2010)、于伟(2009)认为从众心理是影响低碳消费的重要变量,但不必然导致非低碳消费行为的产生[4~7];刘志梅(2009)、袁少锋(2009)则认为炫耀性消费会影响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行为[8~9]。对于低碳环保意识的认知水平,Arbuthnot(1975)、Marguerat(2004)、Hoch(1989)、高维忠(2003)指出低碳环保认知水平对城市居民的低碳消费有一定影响[10~13]。在社会责任意识及制度政策方面,对此研究的学者基本上都认为这两方面直接影响城市居民低碳消费行为。

三、低碳环境下城市居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1.问卷设计

问卷共设置24个问题,选择低碳消费行为作为因变量,针对因变量指标及结合城市居民日常的生活习惯设计了11个题目并按照李克特五级量表制,根据城市居民消费行为是否低碳进行赋值,低碳程度越高,数值越大:5代表是,4代表经常,3代表有时,2代表偶尔,1代表从不。在自变量的选择中选取环境变化认知水平、低碳环保认知水平、社会责任意识、制度政策作为自变量,共设置了13个题目(见下页表1)。在人口统计因素中,选取了性别、年龄、学历、职业、人均月收入(税后)进行调查。

2.数据来源

调查主要在温州市进行,样本来源为温州单个居民,调查地点为五马街、大南门、小南门、温州图书馆、江滨路、学校、居民区、公园等公共场所。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900份,剔除信息不完整问卷18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7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0%。

四、城市居民低碳行为调查总体分析

问卷总体分析显示,男性受访者340人(47.2%),女性受访者380人(52.8%),男女比例接近1:1;25~54岁的受访者为530人(73.6%);初中文化程度以下140人(19.45%),研究生及以上60人(8.3%);职业分布也较为合理,基本覆盖常见职业;收入在1 500元以下130人(18.1%),8 000元及以上0人(见下页表2)。

从居民对环境变化认知水平角度进行分析,一直关注气候变暖问题(A1)的共有26%,44%的人认为气候变暖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A2);27%的人感觉气候变暖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直接的影响(A3);而关于导致气候变暖的温室气体(A4),28%的表示知道;而对于如何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A5),22%的受访者能够列举出至少一种方法。与之相反的,对“环境变化认知水平”变量持完全反向意见的(即回答否或者不知道)的所占比例较少,只有13% 的受访者从来没有关注过气候变暖问题(A1),3% 的人认为气候变暖不严重(A2),9%的人表示气候变暖没有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A3),10%的受访者不知道温室气体(A4)。另外,7% 的人不知道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A5)。

受访者经常通过新闻或者其他渠道获得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将导致严重后果的信息,但是这种现象并没有在他们身边很明显的凸显或者已经出现了其获得信息中的严重后果。因此,有可能受访者认为,虽然全球正在变暖并且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给个人生活造成明显的不便,因此没有特别关注。对环境变化的认知处于是和否之间的受访者都超过了50%,原因可能是,这些受访者并没有真正关注过气候变暖对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只是在各种渠道中较为频繁地获取国家乃至居住地政府倡导保护环境、低碳生活以及绿色出行等信息,这种反复的信息刺激使得他们形成条件反射,直觉地认为应当重视这个问题,但是具体措施以及所涉及到的内容并没有真正关注或者进行深入了解。

从对低碳环保认知水平分析看出(见下页表4),20%的人能够区分低碳产品和高碳产品(B1),45%的人支持低碳消费(B2),仅有1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中国市民具有较好的低碳环保意识(B3)。结合环境变化认知水平变量(A)进行分析,这个结果比较符合逻辑,有28%的人知道什么是温室气体(A1),22%的人知道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A5),而20%的人则能够区分低碳产品和高碳产品(B1)。关于是否支持低碳消费(B2),虽然支持的受访者占43%,但是当进一步问道“低碳消费”的具体内涵时,多数受访者表示不是很清楚或者仅仅有很少的了解。大部分受访者指出虽然“低碳消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具体内容不是很了解并且不好判断自己的日常行为是否属于“低碳消费”。与之相对应的“认为目前中国市民的低碳环保意识好吗”(B3),超过一半以上(58%)的受访者持不确定的态度,因为除了公众都认可或者熟知的行为外,受访者对于某些行为是否属于环保很难判断。

在社会责任意识方面,20%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倡导并开始低碳经济与生活(C1),认为低碳生活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占43%。这两个比例相差较大,因为“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类似,其内涵比较复杂,受访者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或者接触到的行为或者产品,只代表了其内涵一部分,不能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构成全面的解释,并且对该问题认识的内部差异性也较小,仅仅为0.854。同样,当问及“如果让您为低碳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您是否愿意”(C3)时,58%的受访者表示不确定,因为获得相关知识有限,使得受访者不能确定自己是否有能力为低碳事业做一些事情(见表5)。

从表6可以看出60%的受访者对于“认为目前政府对低碳的宣传工作或提供的咨询服务是否到位”(D1)所持态度较为模糊并且65%的受访者认为社区中对于低碳环保的宣传似乎有,但是具体内容记不清楚。综合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现在低碳环保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基本上每位受访者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有关低碳的话题。但是,经过深入访谈,大部分受访者表示现在低碳环保是热门话题,基本上天天通过各种渠道能够接触到,但是很少有深入的了解或者能够有渠道让其进行深入了解。

五、城市居民低碳行为调查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表7的模型检验结果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模型的显著性水平为0,该模型具有显著地统计意义,容差值和VIF值体现该模型中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影响城市居民低碳行为的因素依次是受教育程度、社会责任意识、年龄、环境变化认知、政策制度。

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越注意日常行为以及对低碳环保话题和知识的关注和更新;反之则相对较差。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强,平时越关注环境变化及低碳知识方面的状况,对于相对复杂的概念理解较快;同时,其掌握知识越多就越懂得何种行为符合低碳和环保的内容,更加倾向于日常行为低碳化。

城市居民社会责任意识的高低,决定了其日常生活行为低碳化的多少,居民社会责任意识越强,其日常生活会不自觉地遵守低碳要求,反之则趋向于自由化。社会责任意识也会对居民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一半左右的受访者认为低碳生活与自己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在这些受访者心中,低碳行为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义务。这种心理较为普遍的存在应得到更好的引导。

年龄对城市居民低碳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的行为会日益倾向于低碳化。随着年龄的增加,在家庭和个人消费上会更加强调节欲勤俭,主张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反对奢侈浪费;对于“面子”消费意识逐渐淡薄,花费在娱乐项目、手机、服装、KTV、咖啡吧等处较少。年长者一般在生活中较年轻人更为节约,即使他们没有接触过“温室气体”、“低碳经济”、“低碳消费”等专业知识,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的一些行为无意中充分利用了资源,达到了低碳的目的。

大部分受访者对于环境变化及其造成的影响有所感知,说明大部分受访者已经意识到了环境的变化不再是理论问题,已经影响到实际生活。如果能够加强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强化,丰富他们的低碳知识,则其行为将会逐渐趋向低碳化。

政策制度对于城市居民的影响也占较大的比重。受访者表示相关部门对于普及低碳知识有所作为但是作为不够,针对日常行为的具体措施较少,感觉低碳环保的概念仍旧存在于政策面,较为宏观;而关于低碳、环保、温室气体等话题多见于新闻以及深度访谈节目,即使有较为通俗的科普形式也显得相对单一,内容更新较慢,缺乏吸引力。

六、促进城市居民低碳行为的对策建议

1.强化城市居民低碳消费消费行为的意识

加强城市居民低碳行为的意识,有助于进行自我监督,促进行为由高碳化向低碳化转变。除了多渠道灌输相关知识外,还应该建立并实施对城市居民低碳行为的激励和奖惩措施,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低碳行为反馈制度,对社区内居民的低碳行为进行反馈并结合结果进行奖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城市居民的低碳行为的改变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促进城市居民低碳行为责任意识的增长和由无意识或低意识到社会贡献观甚至义务观的转变。

2.加强对年轻人的低碳消费行为引导

营造低碳行为氛围,通过文化传播、社会媒体等对低碳行为进行宣传,对年轻人热衷的消费项目进行适度引导。培养年轻人使用低碳产品的意识,政府可督促生产厂家强化环保标志,并对低耗能、轻污染的产品进行适度补贴。以社区为单位,定期对年轻人进行低碳消费行为指导,并对其节能行为(合理使用电器、科学用车、照明节能)、低碳消费行为(购买低耗能电器、汽车、建筑装修材料)、减少高碳消费行为(少买新衣、少开车、尽量不要浪费食物、尽量杜绝一次性塑料制品、杜绝复杂装修等)进行评价,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激励。

3.加强低碳消费行为教育及进行多样化的知识普及

除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外,还需要组织环保组织、专家、居委会等专业机构或人士深入社区进行普及性、公益性的讲座,培养消费者树立科学、合理、健康、文明的消费理念;印制通俗易懂的宣传品发放到户,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知识宣传和普及,提高低碳消费意识和能力;及时听取企业和消费者在技术革新、降低能耗以及日常消费中实践低碳消费方面的好的意见和建议,为政府制订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消费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晓春,谭娟,陈文婕.论低碳消费方式[N].光明日报,2009-04.

[2]张浩,王永贵.低碳偏好机理及其引导路径[J].消费经济,2010,(7).

[3]刘敏,刘焕新.湖南发展低碳消费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4).

[4]胡晓,邓正华.西部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探析[J].市场调研,2008,(10).

[5]刘庆强,温剑锋,山枫,蔡邦成,陆根法,马妍.个人行为改善与减缓气候变暖研究[J].四川环境,2007,(8).

[6]杨敬舒.中国居民攀比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2010,(1).

[7]于伟.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形成机理分析―基于群体压力和环境认知的视角[J].消费经济,2009,(4).

[8]刘志梅.对广东奢侈品消费的现实思考[J].消费经济,2009,(7).

[9]袁少锋,高英,郑玉香.面子消费、地位消费倾向与炫耀性消费行为――基于理论关系模型及实证检验[J].财经丛论,2009,(9).

[10]Arbuthnot,J.,&Lingg,S.,A Comparison of French and American Environmental Behavior:knowledge and Attitud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1975,10(4):275-281.

[11]Marguerat D.and G.Cestre.Determining Ecology-related Purchase and Post-purchase Behavior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s.Institut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IUMI),Workingpaper(2004).

[12] Hoch,S.J.and Deighton,J.Managing what consumers learn from experience.[J]Journal of Marketing.53(1):1-20.

[13]高维忠.中国生态旅游消费发展障碍与对策探讨[J].消费经济,2003,(5):39-42.[责任编辑 王晓燕]

收稿日期:2014-03-18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防性抗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

Abstrac:Objective Based 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o anticoagulate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in advance. Obeved in D-dimer content of the plasma and arterial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O2 partial pressure and the changes of pulmonary embolism to observe the curative effect..Methods After admission, anticoagulat treatment was used in advance, using low molecular heparin calcium 2000AXaIU,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nce a day for seven days. Comparing with ordinary treatment, on the first day of admission, the hospital on the seventh day,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plasma D-dimer in patients an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of subsection, the change of CO2 partial pressure. Getting futher inspection in patients with elevated D-dimer, then determine the presence of pulmonary embolism. Results Anticoagulant group on the first day of admission, 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rterial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O2 partial pressure, and the content D -dimer in plasama, and after 7 days admission,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CO2 partial pressure and venous plasma D-dismer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mbolism.Conclusionprophylactic anticoagulation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plicating pulmonary embolism caused by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and blood pressure high agglutination has good therapeutic effect,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happening of th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pulmonary embolism , and which has a certain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Key words:prophylactic anticoagul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pulmonary embolism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长期缺氧,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1]。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临床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血、胸痛气喘,常易被误诊,影响患者的治疗和愈后[2]。有研究认为,肺栓塞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另一常见因素[3]。本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进行预先抗凝,观察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含量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的变化及肺栓塞发生情况,以观察其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5月住院患者,依照《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指南》中的标准,并经肺功能检查,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82例,年龄55-80岁,随机分成两组,预先抗凝组和普通治疗组,预先抗凝组39例,男25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54±5.33岁。普通治疗组43例,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32±5.72岁。二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预先抗凝组是入院后予预先抗凝性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钙2000AXaI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共7天,予普通治疗进行对照,分别在入院1天、入院第7天测定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含量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对D-二聚体(D-dimer)升高患者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肺栓塞,肺栓塞诊断标准参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主要病理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病理变化,从而累及支气管及以肺泡为主的肺实质组织和肺血管。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喘息、胸闷,多数患者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等。肺栓塞临床表明因急性期 COPD 死亡患者尸体解剖中发现,高达89.8%的病例存在肺血栓栓塞,表明血栓栓塞在COPD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4]。COPD患者多因长期慢性缺氧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红细胞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有时又因心功能下降 ,导致活动减少,静脉回流障碍 ,以上机制使肺栓塞成为 COPD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5]。COPD患者通常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动脉血气分析的特点是缺氧合并二氧化碳潴留;COPD合并PE都会出现低氧血症,缺乏特异性,但是通常COPD引起的低氧血症可以通过抗感染、解痉、氧疗或者正压通气所纠正,然而PE的患者由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氧疗效果欠佳。因此当COPD患者呼吸困难急性加重,血气分析PaCO2降低6mmHg或者更多,一般治疗不能纠正时,应考虑发生血栓栓塞的可能性[6];因此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血浆中的变化,常被考虑作为检测COPD合并PE的生理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预先抗凝组与普通治疗组比较,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较高,可能与预先抗凝患者未见发生肺栓塞有关;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正常,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有高二氧化碳血症趋势所致,而普通治疗组由于有部分人员发生肺动脉栓塞,由于呼吸功能不全和代偿性过度通气,反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检测D-dimer水平是迅速而特异地评价凝血-纤溶和血栓-栓塞状态的有效方法[7]。一般而言,D-dimer正常可基本排除肺栓塞,D-dimer是检测COPD合并PE的一种初筛办法,若指标很高则高度怀疑。本研究预先抗凝组D-dimer较普通治疗组小,表明预先抗凝患者发生肺血栓的可能性较小,而普通治疗患者则更加容易发生肺栓塞。

低分子肝素是由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 它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Xa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或抗凝血酶活性,能促使血浆中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含量降低,从而防止血栓栓塞的发生。低分子肝素与肝素相比,抗凝作用强,对纤溶系统影响小,抗血栓形成时出血并发症少,对血小板功能影响较少,不易引起血小板减少症。本实验通过低分子肝素预先抗凝治疗COPD后,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相关指标变化表明抗凝治疗后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血浆中D-二聚体(D-dimer)含量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预防性抗凝对治疗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引起的肺血栓栓塞及血液高度凝集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的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合并肺栓塞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曾祥毅,欧书明,王小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变化的探讨[J].海南医学,2004,15(5):80.

[2]王辰.肺栓塞[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18-420.

[3]关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症的研究进展.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342-344.

[4]王辰,杜敏捷,曹大德,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行发作期细小动脉血栓形成的病理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7,77(2):123-125.

[5]王颖,柴燕玲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的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7):55~57.

碳中和对普通人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30-02

工业社会以来,由于人类对常规能源的依赖导致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过度,由此引发的温室效应致使全球气候变暖。最近几年来,气候变化的速度已超乎人们的想象。200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报告说:“最近的科学证据表明,重大而广泛的气候变化已经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发生着。例如,自上个冰期以来北极变暖的大约一半是在最近10年间发生的。”[1]全球变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对全球社会、经济、政治甚至整个人类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在全球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背景下,“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诞生了。低碳经济,是指在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的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2]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应的简约俭朴、崇尚生态自然的低碳文化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本文力图在低碳经济模式的指导和借鉴下,对低碳文化的内涵及构建思路加以阐述。

一、何为低碳文化

低碳文化是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人们CO2低排放的思想认识、行为态度、道德伦理、规范制度等精神因素的总和。

低碳文化是低碳经济的内核,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社会建设的动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低碳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低碳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对事物的属性,满足人的需要程度的总体评价和看法,反映的是事物的使用价值和功能。低碳价值观的评价标准不仅以人为尺度,而且以更深层次的自然生态为尺度。在认识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摒弃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以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惠共生为发展的准绳。在价值关系方面,即承认自然对人的各种价值和功能,是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先决条件。同时也要承认其自身的存在价值,即它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生命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要求尊重自然,以审美和欣赏的态度热爱大自然,以高尚的情怀和人性关心大自然,尊重自然规律,追求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物质满足与人的心灵净化之间的平衡协调,寻求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

(二)低碳动力

低碳文化的核心动力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力求达到三方面的和谐统一、均衡发展,即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的统一、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的发展既脱离不了社会环境的影响,还需要良好的自然环境的熏陶。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优美的自然画卷能给人提供视觉和心灵美的享受,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和灵感,丰富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变得宁静而致远,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其身心平和,富有智慧,人生充实而有意义。反过来,人类在从大自然母亲那里获得慷慨馈赠的同时,心怀感恩,从而有助于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和动力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三)低碳意识

首先,低碳意识表现为责任意识。由于我国受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小等国情限制,加之处在社会转型期阶段,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又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的两大瓶颈,单纯依靠政府和企业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大民众自觉参与到低碳行动中来。“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百万民众的低碳行动是推动低碳生活的力量源泉,也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保证。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西姆・斯泰纳说:“在低碳减排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这就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进行科学合理消费,为促进低碳发展协同努力,为兑现我国向国际做出的减排承诺做出个人应有的担当。再者,低碳意识还要具备节俭意识。节俭意识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电、节水、节能的好习惯,尽量将个人的碳排量降低。提倡“勤俭节约型”的生活方式,杜绝挥霍和浪费,崇尚简约、精致而纯粹的生活。最后,推动低碳减排,还需要公众具有环保和“碳汇”意识。“碳汇”主要指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绿化手段和方法,净化空气,吸纳空气中的CO2以美化环境的活动和过程。通过引导公众树立环保和“碳汇”意识,珍爱自然,呵护自然,共建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四)低碳态度

态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在倾向,是行为的预先准备,对行为具有指导作用。态度决定一切。低碳态度倡导人们为履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责任,为如期实现国家承诺的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宏伟蓝图而做出个人的努力和行动。低碳态度告诉我们:低碳不只是个人的自愿行为,更是公众承担社会责任和公民精神的有力表现。所以,有了勇担使命的责任意识和厉行节约的愿望和决心,纠正个人的浪费、不当消费的习惯,拥有给予大自然深度关怀的人文情怀和态度,那么以每个人的绵薄之力乘以13亿人口汇集而成的低碳力量是难以想象和超越的。

(五)低碳能力

若要科学而有效地进行低碳,除了个人的热情外,还需要一定的低碳知识和能力。通过宣传、教育,普及低碳常识,以提高公众对低碳的认识水平。通过家庭公约、社区公约、个人承诺等形式,组织调动社会广大力量,彼此相互监督,形成强大的舆论道德压力,以此约束个人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努力将个人的低碳能力和热情感染他人,影响其他社会成员,共同采取行动,争当“今天你低碳了吗?”的时尚达人。

(六)低碳行为

在二十世纪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工业文明模式是,追求最大效率的最大生产,最大开发以刺激最大消费。在物欲横流,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浪费型生活方式”,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多买、多用、多扔”,高消费和高浪费,由此形成了“炫耀消费”“面子消费”“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心理。这种消费模式对社会的危害性很大,不仅过度消耗了能源、资源,加重了地球的负担,更使人的欲望在“消费盛行”的年代变本加厉,不断膨胀,表现出了任性、放纵、不受约束、为所欲为的精神气质,结果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绊脚石。在这种认识基础上,低碳行为提醒我们:“在自以为追求幸福而实为追求财富的时候,千万要头脑清醒啊。”(美国戏剧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倡导低碳行为,就要戒除个人“过度消费”“便利消费”“一次性消费”等不良消费嗜好,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崇尚自然,奉行节俭主义,在追求物质满足的同时,注重精神满足,正确处理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生活方式同生态环境、资源之间保持平衡稳定。

二、构建低碳文化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低碳文化的理论研究

一方面,借鉴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外文化有关或类似于“低碳文化”的思想观念,根据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和总结提高,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努力寻找低碳文化存在与发展的根基,构建低碳文化的理论表达体系,使之具有科学性、民族学和时代性。在布迪厄所言的惯习、场域双重作用指导下,挖掘深层的民族文化心理和认知结构,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促使人们将低碳文化内化,转化成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而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二)增强低碳文化的创新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加快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发展清洁能源和可替代能源为核心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低碳研究研发体系、以各种科技、绿色服务组织为纽带的社会化、网络化科技环保中介服务组织体系。把资源节约利用、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保障列于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和优先主题,实施一批重大科研专项,力争取得突破性成果。[3]低碳文化要在借鉴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基础上有所创新,并结合现实发展需要和时代精神,于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尽可能创造出大量丰富生动、富有文化魅力和感染力的文学艺术作品,形成浓厚的低碳文化氛围,使人们深刻认识到大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存在价值,激发人们用低碳文化的先进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动员人们脚踏实地的投入到呵护地球家园的行动中去。

(三)加大低碳文化宣传教育

全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价值观的树立和传播,在全社会确立和弘扬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价值观、低碳意识和低碳道德伦理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政府鼓励、支持环保组织、教育机构和专家学者广泛开展“低碳化”系列活动,引导人们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行绿色低碳合理消费,形成健康、文明、科学、优雅的生活方式。强化企业和社会大众节约资源、低碳行动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支持低碳经济产业和低碳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内涵,充分发挥低碳文化对人们思想的引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低碳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在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以期提高其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在不断追求高品质的幸福生活中,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结语

一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固然离不开其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亦离不开文化动力的支撑。在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低碳文化应运而生了。低碳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亚文化,迫切需要大力弘扬和宣传,使其转化为普遍的社会认同、达成共识的主流文化,以发挥其巨大的潜力和独到的文化魅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增添色彩,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华红琴,翁定军编著.低碳城市:从理念到行动.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煤炭地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州煤炭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中国煤炭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