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低碳经济 ;碳排放系数; 外部性

一、引言

当下,全球面临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雾霾问题严重等诸多危机,“低碳经济”这一全新议题被提上议程。作为减缓和稳定温室气体浓度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农村地区,随着其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产生了对农村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化肥的大量使用、森林的无节制砍伐和草原的沙化等现象,结果是这个区域的总碳排放量甚为庞大,导致了区域气候变化乃至全球气候的逐渐变化。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议题,那就是气候变化、经济大发展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村向来被认为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而根据低碳经济的原理,经济较好的地区才有可能成为排放量基数和增长率较高的地区。因此,由于农村地区碳排放量很低与农民的收入很低,故应该大力发展经济,这也是目前的现实状况。但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个以经济为中心的新古典主义的思路应该进行革新,生态、环境应该被加入到发展农村经济的路径思路当中,因为农村也出现了很大生态、环境以及影响全球变暖的重大问题。本文所采用的“农村低碳经济路径”是指通过低碳经济方式来使农村区域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可接受的一种模式。

二、农村低碳经济低径的探索

分析公共事务的理论模型的解决方案不外乎三种:政府途径、市场途径和自发组织。1.政府路径。在空气中碳排放量市场负外部性的情况下,农村经济当中个人消费碳产品所带来的收益和农村经济当中的个人为生产、消费碳产品所支付的成本决定的竞争均衡是无效率的,原因在于忽视了其所产生的外部成本。根据科斯定理,产权的有效分配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是这个定理是在极其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完成的,从现实与短期角度来看,对于农村经济的实行目前来说是不现实的,一般思路是市场均衡需要从竞争均衡点移动到效率均衡点。通用的做法是政府需要以第三方的身份在农村CO2碳排放市场上采取行动。但是为了获得配置效率,即MC=MR,政府应该设定一定的标准改变农村居民行为结构、经济结构等,采取这样的结构途径才有可能解决既减少CO2排放量又提高农民收入,但是政府设定的标准是广泛意义上的标准,由于政府不是效率驱动的与准确的估计成本和收益是较为困难的,实行起来就更加困难。虽然如此,为了这个目标,设定一定的标准和路径仍然是非常有效的,同时还具有很强评价与监督作用,调查中发现针对农村地区的类似低碳的路径较少涉及,如科技支持、提供信息和执行监管等途径。下面提到的因素又会使政府实施上述路径受到影响。政府制定的经济环境标准很可能没有配置效率,如:立法限制,信息不充分,地区差异。所以政府途径所设定的目标和采取的途径很可能没有配置效率。但是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农村低碳经济路径的现状是政府路径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实施起来较为困难和具有长期性,效果不明显且不具有长期性,市场路径几乎较少出现。市场方法由于目前农民的短期效应和收入压力,很多农民的支付意愿较为低。2.市场途径。尽管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本身解决环境问题,但是,政策制定者在解决农村解决生态问题可以运用市场激励机制。市场途径主要运用价格或其他经济变量激励碳排放产生者削减碳排放。市场方法的目的是将CO2排放所引起的外部成本内在于农民、厂商、消费者的决策和行为当中,这样一来,农民就能够根据市场中的变化做出决策调整自己的行为结构,从而具有成本收益的原则。本文在此期冀探讨出市场途径的优势。世界各国都借助以市场为基础的途径控制碳排放。主要的三种途径为碳交易、碳税、生态补偿。最近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采取更多的预防手段,也就是将上述三种途径更加具有预防性。如碳交易倾向于保证金/还款制度。农村CO2排放市场值得开发,同时又必须进行严格保护,可以交易,并同时增强其碳汇能力。但是必须在农村可承受的规模之下。3.农村结构路径——农村结构存在问题。由于农村的地理特征、房屋高度、人口密度等,决定了农村生态系统的村镇、农业、自然子系统结构,那么低碳农村的空间性路径从自身角度来看便需要在这三个结构性变量上改变。3.1从村镇子系统来看,对于农村人口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性结构途径,目标是使农民的消费行为的外部性成本减少。大部分地区的能源结构主要是以秸秆、煤和汽油为主,具有低碳型的能源较少,因此,低碳能源结构应该朝着低碳型发展,比如沼气、生物能、太阳能等,在政府的带头作用于扶持下,主要作用在于降低最初更换能源结构的交易成本,同时结合宣讲活动等使农民明白改变能源结构的成本收益特征。3.2农业子系统中的农业结构,而农业结构一班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二是农田基本制度,包括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灌溉、秸秆。目前农民在行使这些农田基本制度时并未考虑低碳、生态等方面的因素,农村低碳经济要求改变农田基本制度结构。这样的结构维持了几十年,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很多原则,市场自发的破坏这里的结构,但是这里依然没有政府组织、自发组织去改变已受到破坏的农业市场。3.3是自然生态子系统:从地面角度来分析,具有草地植被稀疏、土地结构单一、土壤面积很大、地形此起彼伏的特点。这个结构也需要改变,方法是显而易见的,进一步的途径需要采用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综合应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经济要始终考虑温室气体排放量这一贯穿始终的目标和线索,综合上述所有低碳行动途径,而其根本途径是改变农村结构,甚至是改变农村聚居区的密度,乃至人口迁移。同时需要结合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来共同改变农村结构。由于人们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决定了农村结构,那么如果改变农村结构,那么我们就可以改变消费行为趋于自然化。这时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对于农村的布局、乃至城市对其产生的影响,要综合考虑。我们需要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层面上寻求其转变的路径。目标和途径已经基本清楚,接下来就需要定量评估每一项的成本和收益。我们应该从根本上通过发展农村低碳经济路径来改变农村经济路径。根据外部性分析,以前的路径和现有的结构不具有效率均衡,比如家电下乡、种粮补贴,增加这些供给是提高生活水平,但对生态环境效率的提高,似乎并没有显现,农村低碳经济路径应该循着这个方向去调整。同时,对这些地区而言,碳排放具有尚未发掘的潜力与面临紧迫的压力,也许潜力更加巨大。确立了目标与路径,接下里所需要做的就是实施时间表、成本收益分析,最后要做跟踪报告和相应的评价,可以科学研究、试验推广相结合,建立一些长期的农村低碳经济、低碳农村试验项目。

作者:孙思萌 单位:对外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唐红侠,韩丹,赵由才.农林业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2009:42-45.

[2](美)ScottJ.Callan,JanetM.Thomas.环境经济学与环境管理理论、政策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0-118、297-304.

[3]张宪英.我国低碳农业解读及其发展路径初探[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3).

[4]张景云.基于低碳经济角度的新农村建设思考[J].经济研究,2011(24):35-37.

[5]陈蔚镇,卢源.低碳城市发展的框架、路径与愿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81-206.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5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16-03

2013年6月17日,我国首个碳排放交易市场在深圳正式启动,该交易体系较多地借鉴了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但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鉴于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的不乐观,我国在碳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不可照搬西方发展模式。因此,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必须以中国实际为出发点,在有选择地借鉴国外成熟碳交易体系的同时,设计出适合中国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发展路径。

一、碳交易市场界定

碳排放权交易(碳交易)根据科斯定理的产权理论发展而来,并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得到推广与发展。《京都议定书》认为碳交易是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的交易,从而利用市场机制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Perdan和Azapagic(2011)从具体交易对象出发,认为碳交易是基于市场工具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六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N2O,HFCs,PFCs,和SF6)的交易。公衍照(2012)从交易实质上认为,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将免费资源变为付费资源的金融性交易。

许春燕(2012)对世界碳交易市场进行了明确分类,按照交易地点分为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按照交易动机分为强制减排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按照交易机制分为基于配额的市场和基于项目的市场;按照交易层次分为国际级市场、部级市场、地区级市场和零售市场。冷罗生(2010)按照排放权交易管理模式不同划分为总量控制交易模式和相对控制交易模式,即碳总量管理与碳强度管理模式。傅强和李涛(2010)从金融角度提出了碳交易现货市场和碳交易期货市场。而盛春光(2013)进行了更细致地划分,提出了碳现货市场、碳资本市场和碳金融衍生品市场。

二、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

(一)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研究回顾

为了推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目前,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主要集中于碳交易动机演变和碳交易区域演进两个方面。

1.碳交易动机演变。根据碳交易动机不同,碳交易市场可分为自愿减排市场和强制减排市场。一些学者认为应先开展自愿减排,然后再推进强制减排。羊志洪等(2011)认为实施强制性的排放总量控制仍为时尚早。因此,王家玮和伊藤敏子(2011)和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2012)指出碳交易市场应该先从自愿减排市场做起,然后逐渐过渡到强制减排市场。接着,张瑞等(2012)基于碳票交易模式,提出了自愿市场交易、约束市场交易和全面市场交易三个发展阶段。同时,Kollmuss等(2008)认为未来有效的气候政策将是从自愿到强制的逐渐转变,自愿减排市场的关键作用在于为将来强制减排的规则和程序做好铺垫。然而,有些学者主张自愿减排与强制减排交易同时进行。邹亚生和孙佳(2011)和公衍照(2012)提出应以强制减排机制为主,自愿减排为辅构建碳市场。胡雷和王军锋(2013)则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切入点,主张在优化开发区开展强制减排交易,在重点开发区开展自愿减排交易。

2.碳交易区域演进。陆敏等(2013)基于系统聚类分析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中国应该先建立跨省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彭朗(2013)从各地环境交易平台出发,提出建立多级区域性碳交易市场。而胡雷和王军锋(2013)则以中国主体功能区作为切入点,分析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同时结合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杨志和陈波(2010)、邹亚生和孙佳(2011)、杨锦琦(2012)均认为应该先推行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性统一碳交易市场。但是,杨志和陈波(2010)认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可以作为中国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以及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借鉴。而邹亚生和孙佳(2011)、杨锦琦(2012)认为区域性碳交易市场应该参考美国的区域温室气体减排倡议(RGGI)和西部气候倡议(WCI)两种交易体系。

碳交易市场的交易层次是不断扩大的。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青年课题组(2010)提出通过合并重组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构成全国性统一碳市场。而 Perdan和Azapagic(2011)指出通过目前碳交易机制的地理扩张以及覆盖更多的行业和温室气体,未来有可能形成全球统一碳市场。同时,于同申等(2010)提出了碳交易市场的国际化阶段。Lazarowicz(2009)认为,国际碳市场对接有助于减排的国际合作、降低碳价格波动性并增加低减排成本的接触机会。

(二)简要评述现有发展路径研究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这些发展路径或是国际经验的总结,或是从中国的现状出发,或是将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虽然存在分歧,但也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首先,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为减轻国际上对中国履行减排义务的舆论压力,中国有必要自觉进行强制减排。然而,西方发达国家已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快速增长时期,现阶段主要任务仍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如果全面实施强制减排必将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因此中国尚不能建立全面的强制减排交易市场,从而强制减排交易体系EU ETS也不能作为碳交易市场建设初期的参考体系

其次,根据碳交易的国际经验,自愿减排交易和强制减排交易各有优劣。自愿减排交易不强制企业减排,企业可自愿参与碳交易,实施起来较容易,但是自愿减排交易无法保证足够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市场交易稀少,无法达到真正的减排效果。对比而言,强制减排交易需要规定企业的排放限额,增加了市场需求,企业的减排积极性得到提高,但需要建立完善的交易规则和市场体系,实施难度较大。在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初期,既要存在市场需求又要降低实施难度,因此应该实施强制减排与自愿减排交易相结合的策略。

最后,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特征看,中国的经济发展表现为显著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从地区发展水平看,一些东部沿海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而有些西部地区却刚刚达到基本的温饱。因此,中国碳交易市场路径的设计必须体现公平的原 则。因此,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初期方案设计不可能实施统一的规则,必须采取区域性差异策略。但为了避免公衍照(2012)指出的碳泄漏问题,在地区政策设计时要注重审慎规划。

三、基于文献综述的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

碳市场建设与发展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要分阶段地、有序地、逐步地推进。本文将碳交易市场建设分为碳交易发展探索阶段、初步发展阶段、全面发展阶段、发展深化阶段。然后通过借鉴国际上碳市场的发展经验,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及中国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碳交易动机演变和碳交易区域演进策略分阶段提出了适合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

(一)碳交易发展探索阶段

碳交易发展探索阶段主要进行碳交易试点,目前我国正处于该阶段中。碳交易发展探索阶段为碳交易市场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是中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起点。自2011年,中国确定在7省市实施碳交易试点,并将于2013年底全面启动碳交易。现在,我国各地方纷纷建立了环境权益类交易所,但主要的交易所仍是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该阶段的任务主要是逐步完善碳交易的相关机制与法律规范,建立碳排放测量、核查、报告体系以及碳交易的监管体制,同时增加碳交易中介机构,建设碳交易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在试点过程中,确定碳交易试点的行业,选择碳排放量大的行业,例如广东省首批将电力、水泥、钢铁、等九大行业纳入“控排企业” 范围,并在试点过程中逐渐调整交易规则和交易体系。

(二)碳交易初步发展阶段

经过碳交易探索阶段的经验积累,中国可以具备一定的碳交易能力,预计在2015年可以形成区域性碳交易市场。鉴于区域范围的准确界定较为困难,本文在胡雷和王军锋(2013)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功能区的角度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按照2010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开发区包括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三大区域,重点开发区包括冀中南地区、哈长地区、江淮地区等18个区域。为了实现优化开发区域的低碳经济转型,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在这三个区域实行强制减排交易,有效控制碳排放总量。而重点开发区域的经济仍面临发展不足但也需要进行污染排放控制,因此对重点开发区域实行自愿减排交易。

为使优化开发区域开展的强制减排达到减排效果,可以借鉴美国减排目标更为严格的WCI交易体系发展区域性强制减排交易,从而尽快实现经济转型。优化开发区域在进行强制减排之初可选择高耗能、高碳排放且易于监测的行业进行碳排放配额的发放。鉴于中国节能减排意识较薄弱,对于重点开发区,可借鉴实行会员制的自愿减排交易——CCX(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交易体系发展区域性自愿减排交易。但由于CCX缺少足够的法律约束,造成交易量不断降低,市场走向没落。因此,中国在借鉴CCX交易体系时,避免出现同样的结果,需要加强对区域性自愿减排交易法律法规的制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减排交易,从而维持市场供求的稳定。

(三)碳交易全面发展阶段

在碳交易初步发展阶段,通过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的不断推进,将优化开发区域强制减排覆盖的行业范围逐渐扩大,同时随着自愿减排交易经验的积累逐渐转为强制减排交易。通过减排覆盖行业的扩大以及强制减排区域的扩展与联合,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将顺势成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进入碳交易全面发展阶段。

对于全国性强制碳交易体系的构建可以适当借鉴EU ETS的发展经验,因为其是全球最完善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但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欧盟排放配额的超发,欧盟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在运行期间波动巨大,大量的剩余配额使得碳价格不断走低,并处于低位运行,这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因此,在中国碳交易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碳排放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碳排放总量和排放配额,从而避免重蹈覆辙。需要强调的是,EU ETS采用的分权化治理模式对中国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是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为其兼顾了各成员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并给予各成员国相当大的自主决策权。如果中国能给予各地方政府确定减排量和配额分配的一定自主权,总体减排目标将更符合实际,整体强制减排效果也会更好。

此外,在推进全国性强制碳交易的过程中仍有必要保留自愿减排交易,形成以强制减排交易为主、自愿减排交易为辅的全国性碳交易市场。自愿减排交易可以使未纳入强制减排范围的个人或组织参与到碳交易中,增强企业的减排意识;同时,自愿减排交易可以增加碳配额的供给和需求,加强碳交易市场的流动性,有利于保持碳交易价格的平滑性。

(四)碳交易发展深化阶段

经过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碳交易可进入发展深化阶段。此阶段需要加强与国际上碳交易市场的合作交流,主要方式为碳交易市场对接。首先,与国际碳交易市场进行对接,可提高碳排放配额的国际认可度;其次,碳交易市场对接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最后,碳交易市场对接有效地增加了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降低总体减排成本,扩大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影响力,并且在国际碳交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也会逐渐增强。

但是此阶段面临的重大挑战是碳交易市场的兼容性问题,其决定了是碳交易市场能否成功对接。双方在碳商品设计原则、减排目标的严格度、碳信用标准、碳价格调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市场差异将成为碳市场对接的巨大阻力。这就需要我国在碳交易政策、标准制定时尽可能地与国际减排政策、标准保持一致;并在碳交易市场对接初期审慎选择目标对接市场,逐步进行市场对接,降低对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Slobodan Perdan, Adisa Azapagic. Carbon trading: Current scheme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J].Energy Policy,2011,(39):6040-6054.

[2] 许春燕.国际碳交易发展及我国碳市场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2,(03):88-92.

[3] 冷罗生.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法律政策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20-25.

[4] 傅强、李涛.我国建立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的国际借鉴及路径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10,(09):106-111.

[5] 盛春光.碳金融市场发展与中国碳金融市场体系设计[J].商业研究,2013,(01):183-189.

[6] 羊志洪、鞠美庭、周怡圃等.清洁发展机制与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构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8):118-123.

[7] 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Z].2010-12-21.

[8] 中山大学法学院课题组.论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70-76.

[9] 张瑞、陈德敏、林勇.建立区域碳交易市场的路径与对策设计:基于重庆市“碳票”交易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12,(05):57-63.

[10] Anja Kollmuss, Helge Zink, Clifford Polycarp. Making Sense of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 A Comparison of Carbon Offset Standards[R]. WWF Germany,2008.

[11] 邹亚生、孙佳.论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选择[J].国际贸易问题,2011,(07):124-134.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炭产业 脱钩指数 低碳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8-020-02

一、山西煤炭产业为主的高碳产业现状简析

1.以煤炭资源为依托形成了高碳产业结构。山西的煤炭产量占到中国总产量约1/4,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山西省煤炭产量将努力达到9亿吨左右。作为煤炭资源丰富的资源型省份,独特的资源禀赋也促成了其高碳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通常在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一、三产业来说是高碳产业;而第二产业中重工业所占比重越高者越倾向于高碳产业。多年来依托煤炭资源,山西省以煤炭、炼焦、冶金等高碳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产值达全省经济总量50%以上,而近年来重工业增加值占到工业总增加值比重超过90%(见表1)。根据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全省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

2.高碳产业的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增长。山西以煤炭产业为中心形成的高碳产业不断发展,推动着全省的经济增长。然而,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一个经济体在发展初期难免要大量消耗能源,经济粗放型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转变,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制度安排持续创新,这些方面的进步对资源需求方面发挥替代作用,从而使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逐步降低。进入20世纪以来,高碳产业是否仍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山西煤炭能源消耗与经济产值增长之间关系怎样,以下通过脱钩指标进行简要分析。

目前脱钩理论应用于低碳领域主要有两类指标,一是OECD提出的描述环境压力与驱动力变化关系的指标,另外是Tapio通过引入弹性概念构建的指标。由于分析需要碳排放量、碳排放系数等数据支持,而这些确切数据来源有限并不易搜集,因此本文应用王崇梅{1}定义的脱钩指数对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与原煤消耗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其计算公式为:DI=EI/GI(假设GI>0)DI:脱钩指数;EI:能源消耗指数;GI:地区产值增长指数。不难理解,DI≥1时,表示能源消耗增速同步或快于经济增速,即绝对挂钩;0

由表2中数据可知,2001年到2003年间,山西经济增长与原煤消耗之间的关系为绝对挂钩;之后2004年到2010年,山西经济增长与原煤消耗之间的关系转为相对挂钩,即原煤消耗的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但经济增长仍对原煤能源的消耗有所依赖。可见,山西省原煤消耗虽然不断增长,但利用效率是增加的趋势。然而,以煤炭产业为主的高碳工业不断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高能耗、高排碳等缺乏效率和负外部性等问题。从资源利用角度看,原煤消耗持续增长,而短期内该资源不可再生,如果不提高使用效率找到替代能源,终将面临资源枯竭经济增长受阻的风险;从环境保护角度看,煤炭资源作为能源使用,传统利用方式其碳排放量非常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从经济发展角度看,煤炭产业低碳化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

3.煤炭产业低碳化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达成,到1997年12月《京都议定书》的通过,至2007年12月15日“巴厘岛路线图”的产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逐渐受到各国的关注,并且针对控排减排的方案与措施逐步清晰化和具体化。气候变化与减排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合作与博弈的焦点。我国承诺到2020年,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根据《山西低碳经济战略发展规划》,要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速度,降低经济的能耗强度。2015年下降至2吨标煤/万元GDP,力争能耗降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典型的高碳产业,煤炭产业低碳化是挑战也是机遇,实现低碳化目标的正确路径选择至关重要。

二、山西煤炭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

1.发展接续产业还是选择替代产业。煤炭产业低碳化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纵向上发展接续产业,以煤炭产业为主线研发低碳技术,发展排碳量少的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在原有煤炭产业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低碳化,例如发展煤化工,煤气化产业等;另一条是横向上发展排碳量少的替代产业,例如放弃煤炭产业,直接将有限资源用于发展较清洁的第三产业。此外,双线作战,结合两种路径既发展接续产业又开拓替代产业的综合路径也是一种思路。在资源有限的现实中,采取哪种路径,需要综合山西的具体情况,对两种路径推进低碳化的边际效应进行分析和比较。当:a发展接续产业的边际效应=发展替代产业的边际效应=发展接续产业的边际成本=发展替代产业的边际成本,且b发展接续产业的边际成本+发展替代产业的边际成本=总可投入资源时,最有利于早日实现低碳化。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从破坏性创新视角对碳纤维产业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结合国际及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及形式,分别从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两个角度研究了产业未来发展的创新路径;提出了我国碳纤维产业走“平民化道路”的低端破坏路线和抓住生物质衍生类碳纤维的“机会窗口”,实现技术“弯道超车”的建议。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碳纤维;创新路径;Lignin木质素

碳纤维作为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新材料项目,对国家支柱产业升级、产业链的带动提升、提高国民经济和巩固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全球产业链视角来看,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存在着关键技术滞后、下游应用开发不健全、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石油系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工艺技术已发展成熟且被日本、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控,基于演化经济学家佩雷斯的“机会窗口”理论,在成熟技术上,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存在赶超发达国家的机会;我国如何改变现有的产业发展形式,如何通过碳纤维技术和市场的创新,实现技术追赶上的弯道超车?针对此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从基于破坏性创新的视角对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进行尝试性研究。

一、破坏性创新理论回顾

哈佛大学商学院克莱顿·克里斯藤森(Clayton M·Christensen)通过对磁盘驱动器工业的案例分析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Christensen在《创新者的困境》一书中根据创新环境的不同确定了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他认为,在维持性创新环境中,企业通过向市场提供性能更优的产品而获利,并且市场现存者几乎都能在竞争中获胜;而在破坏性创新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生产更简单、更简捷的产品去吸引新的或没有吸引力的客户群,市场新进入者更有可能击败市场现存者。与维持性创新相比,破坏性创新的最初切入点不是现有的主流市场,而是通过引入与现有产品相比尚不够好的产品,服务占据低端市场或开发新市场,破坏并重新定义了原有的运行轨迹。

Christensen 通过三个关键的破坏要素构建了破坏性创新模型,如图一所示。他认为,每一个市场中都存在一个消费者可以利用或吸收的改进率,如图中虚线所示。同时也存在着一条表示消费者利用产品改进能力的直线A,在这条中位线周围存在着一个消费者分布。其次,每个市场中也存在着由创新者引入新型和改进型产品时而产生的不同改进轨迹,如图中直线B 所示。直线B 相比直线A 更加倾斜,表明技术进步的速度几乎总是超过位于该技术应用市场上任何给定层级上的消费者的能力。破坏对行业的领导企业具有毁灭性影响,由于动机不对称,使得行业领导企业没有动力在破坏者认为有吸引力的新的或低端市场上进行防卫。

自从Christensen 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之后,该理论成为了学术界和战略管理界的研究热点和理论前沿。陈劲等通过对破坏性创新导致大公司失败的过程模型进行研究,构建了破坏性创新立项评估模型;Steve 等认为在位企业通过市场推动战略实现技术的商业化,而新兴企业则会采取市场推动和技术推动的破坏性技术商业化战略;司春林等在比较了持续性和破坏性两种类型的技术创新之后,得出了破坏性技术创新是实现技术跨越的必然选择的结论;Birgitta认为企业应该在破坏性创新投放市场之前,就要在市场上培养产品的使用意识;袁建红等通过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的比较,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破坏性创新发展路径。

从现有的国内外文献来看,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一种非连续性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为后发企业的技术跨越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准确切入点,也为企业战略的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从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与产业技术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若能把破坏性创新作为碳纤维产业未来发展的切入点,我国碳纤维产业将有实现技术弯道超车的可能。而目前运用破坏性创新理论对碳纤维产业发展的研究处于空白。因此,从破坏性创新的视角对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选择

1.碳纤维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世界上PAN(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生产技术已趋于成熟稳定,并且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手中。从全球产量占比来看,日本三大集团(东丽、东邦人造丝、三菱人造丝)占75%,美国占14%。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目前,我国碳纤维产品虽然已经达到日本东丽公司T-300的水平,但质量和产量都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量的0.4%,90%以上依赖进口,昂贵的价格制约了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工业的发展。传统的PAN系石化基碳纤维生产的原材料,石油的不可再生性及价格的波动性制约了PAN基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及应用。2013年7月在美国召开的碳纤维国际会议上,提出了采用可再生原料生产低成本、高产量碳纤维是今后发展趋势。目前,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已经在用木质素取代传统的聚丙烯腈制作碳纤维。同时世界各国研发机构及各大公司也正加紧生物衍生质碳纤维生产的研发。利用生物质可再生资源替代石化基原材料生产碳纤维,成为未来碳纤维产业发展的趋势。

2.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发展创新路径选择

Christensen 通过构建价值网络而得出破坏性创新模式,并将其分为三种模式:低端破坏、新市场破坏及混合破坏。低端破坏是指根植于最初的价值网络或主流的价值网络而进行的破坏;新市场破坏是指构建新的价值网络与非消费进行竞争,并随着产品性能的改进,让消费者脱离原来的价值网络而进入新的价值网络;混合破坏就是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的结合。

从低端破坏的角度来看,我国碳纤维产业应当走“平民化道路”。中国目前生产的碳纤维具有质量低、价格高的特点,并且国内绝大部分碳纤维生产企业都集中在以航空航天应用为主的小丝束生产上。由于产品质量、生产规模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国内生产的碳纤维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工业和商业对小丝束碳纤维的需求由于高昂的价格也望而却步。国际碳纤维行业产品性能衡量指标主要是抗拉强度和模量,虽然国内已经研发并生产出接近日本东丽公司T-300水平的碳纤维产品,但绝大部分产品质量并未达到国际性能标准。这是否意味着未达到国际性能标准的产品就毫无用处呢?例如,C250的碳纤维产品,对于一些非承力的功能件是可用的,可以通过更优化的材料设计、树脂配方设计、纤维与树脂界面设计等手段,让采用C250制作的零件的最终性能超越T-300与应用性能质量均匀、后续工艺性能好的C250相比,毛丝多的T-700生产的产品,虽然主要性能略差,但其他各项指标与国外产品相差无几。并且凭靠价格优势,完全可以通过C250产品的低端破坏进入市场,并在产业链内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动,进一步促进碳纤维主要性能的提高。因此,国内生产企业不必盲目追求碳纤维主要性能指标,而应当注重性能和质量指标的稳定性和碳纤维的工艺性,通过走“平民化道路”实现破坏性创新。

从新市场破坏角度来看,我国碳纤维产业应当透过生物质衍生类碳纤维的“机会窗口”,实现技术“弯道超车”。目前,PAN基碳纤维是碳纤维工业生产的主流产品,2012年全球碳纤维产量约为6.6万吨,其中PAN基碳纤维占到96%。PAN原丝制备成本占到碳纤维整个制备成本的50%,而PAN原丝价格受制于原油价格波动。因此,碳纤维的生产成本和规模受到了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制约。用可再生资源的Lignin木质素为原料制造碳纤维,相比传统的石化基聚丙烯腈制作的碳纤维,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预计用木质素做的网状碳纤维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公斤4-5 美元。而2010年PAN基碳纤维成本超过了每公斤30美元。传统的PAN基碳纤维的生产技术已趋于成熟和稳定,而基于可再生资源的木质素碳纤维的核心技术正处于攻关阶段,我国完全可以抓住此次破坏性创新机会,在现有的主流市场中构建全新的价值网络体系和客户价值曲线,培育起自主完备的产业体系。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逐步替代原有市场并主导整个产业。

低端破坏与新市场破坏在碳纤维产业发展中具体应用可由图二表示。

图二中,在低端破坏的坐标系中,曲线表示传统的PAN基碳纤维的技术发展轨迹,通过连续性创新实现技术进步而成为目前市场的主流技术;曲线表示以C250为代表的碳纤维低端破坏产品的技术发展轨迹,在时刻开始出现,其技术改进速度快于传统的PAN基碳纤维维持性创新速度。即经过一个破坏性周期,产品性能不断得到改进,最终超越并替代原有的PAN基主流市场。在新市场破坏的坐标系中,曲线表示以Lignin木质素为代表的生物质衍生碳纤维的技术发展轨迹,在时刻出现,同样其技术改进速度要快于传统的PAN基碳纤维的技术进步速度。即经过一个破坏性周期,最终超越并替代传统的PAN基碳纤维主流市场。

三、结论

文章从破坏性创新的视角,从低端破坏创新和新市场破坏创新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碳纤维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文章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点:

(1)通过梳理破坏性创新的相关理论并分析国际及国内碳纤维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应用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碳纤维产业发展路径的必要性。

(2)从破坏性创新理论的视角,分别从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两个角度对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选择进行了研究。首先,从低端破坏的角度研究并提出了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应当走低端破坏的“平民化道路”;切勿盲目追求主要性能指标,而应注重性能和质量的稳定性和后续生产工艺的提升,从质量灰色地带进入市场,通过低端破坏改变原有的市场竞争规则,并不断促进碳纤维性能品质的提升。其次,结合目前生物质衍生类碳纤维生产技术的兴起,从新市场破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建议中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应当抓住此次机会,通过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加大生物质衍生类碳纤维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尽快掌握关键技术。同时,以此作为突破口,构建全新的价值网络体系,实现技术追赶上的“弯道超车”,从而占据产业未来发展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贾根良. 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在于发展模式的革命——我国光伏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案例研究与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

[2]克莱顿.克里斯腾森.吴潜龙,译.创新者的窘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陈劲, 戴凌燕. 突破性创新及其识别[J]. 科技管理研究, 2002, 22(5): 22-28.

[4] StevebT.Walsh,Member,IEEE,BruceA.Kirch?hoff, Scott Newbert.Differentiating Market Strategies for Disruptive Technologies[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2(49):341-352.

[5]赵明剑,司春林.通过突破性技术创新实现我国企业技术跨越[J].科学管理研究,2004, 21(6): 23-27.

[6] Birgitta Sandberg, Sten-OlofHansén. Creatingan international market for disruptive innova?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4(7):23-32.

[7]袁健红,张亮.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8):41-46.

[8]姜润喜.碳纤维的发展现状[J].合成技术及应用, 2010 (001): 28-33.

[9]2010-2011年全球及中国碳纤维行业研究报告.

[10]克里斯坦森, Christensen C M,雷纳,等. 困境与出路: 企业如何制定破坏性增长战略[M].中信出版社, 2004.

[11] Eberle C, Webb DC, Albers T, etal. Com?mercialization of New Carbon Fiber Materials Based on Sustainable Resources for Energy Ap?plications[R]. 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ORNL), 2013.

碳中和的主要路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路径.

低碳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的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等特征。它是自人类工业文明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进步,它的实质是提高人类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构建清洁生产的能源结构,是涉及到社会生产模式、人们生活方式、社会价值观念以及国家权益的深刻革命。发展低碳经济是全球性的共识与探索,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1.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特征

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能陶醉于对自然界的每一次胜利,实际上我们每一次的胜利都受到了来自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每次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著名化学家阿累利乌斯曾预言:化石燃料的燃烧将会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最终带来全球气候的变暖。当我们在享受传统工业文明带给我们优越的物质生活时,同时,我们也在向生活的地球上肆无忌惮的排放着无以数计的三废:废气、废水和废渣,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如若任其继续发展下去,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气温每年都以0.2℃的速度上升。相关研究表明:若要避免发生全球性的极端恶劣气候,要在未来的一定时间内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控制在人类社会工业化水平前的2倍以内。由此,发展低碳经济逐渐走上了国际经济政治的舞台。

世界各国政府都已经意识到只有做到低碳排放才能使经济持久发展,于是各国政府纷纷制定经济发展政策。

1992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首次明确国际社会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上升。英国政府基于能源环境发展的需要,以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生活为目标首先发表了《我们能源的未来——构建一个低碳社会》白皮书。随后,西方发达国家也都先后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纷纷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模式、标准的确定以及市场准入等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战略,以其紧跟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2007年,联合国在气候变化大会上制订了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巴厘岛路线图”,为推动低碳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将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责任,关于低碳排放也是义不容辞。国家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15次领导人讨论会上,明确提出中国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对低碳发展、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生活等经济形态的概括。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传统高能耗、高排放及高污染的工业和农业提出来的。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推行地区清洁生产的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生产以及保持全球生态的平衡。这是整个人类社会从高碳排放时代向低碳排放演化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高碳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的变化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更主要的是关乎人类社会长治久安的问题。

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必由之路。何为低碳经济?它就是指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以及产业转型等积极的手段,尽最大可能减少对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形态。要发展低碳经济,首先是个体或组织积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积极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其次是要积极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型产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低碳经济作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济形态,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扬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通过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要积极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降低对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积极发展以低能耗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但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主要问题是:工业比重较高,而低能耗的服务产业在整个产业布局中的比重相对偏低;而在比重较高的工业结构中,具有高碳排放特征的重化工工业则占到整个产业比重的70%。虽然,近30年来中国GDP每年都以9%左右的增长速度增长,但这也是以几倍高碳能源的消耗为代价。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急需钢材、水泥等高碳能源作保障,这些能源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温室气体等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们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如果我们任其发展下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不复存在。因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努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高碳能源的消耗,积极发展新型能源成为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承担国际责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2)优化资源、能源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典型的高碳结构特性。化工能源占整个中国能源结构的92.7%,其中煤炭占到68.7%,石油占到21.2%。在电力发电中,水电发电比例只占到20%左右,而具有高碳特征的火电则高达77%以上。据相关研究预测,中国在未来的20年将有1.8万亿投入电力行业发展,其中火电的发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对恶化的环境来说是雪上加霜。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经济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又是高碳消耗行业。有关资料显示,过去的10年间,中国能源消耗达到了6.8%,而其中工业能源消耗就占到了整个能源总量的70%。

比较东西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现:长期以煤为主要能源的消费为我们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大气中85%的二氧化碳都是由于煤燃烧所引起的。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传统的以煤作为主要能源的能源结构,我们经济的发展成果将会被环境的恶化所蚕食,更严重的是将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积极发展新型能源成为当务之急。新能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对高碳能源的依赖,由于高碳排放导致的环境的恶化将会有所改善,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在整个能源供给上的可持续性,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减排行动中,以实现个体和组织碳排放的目标。

(3)科技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道路。

目前,国家或企业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的竞争,但我国整体技术水平低,研发和创新经费和能力不足,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型。很多的专利技术主要靠引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发达国家要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或出售相关的技术专利,但实际情况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一些淘汰的技术或设备。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家积极实施“市场换技术”的政策,但并没有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因此,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进行自主研发成为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国家积极扶持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比如已将低碳相关技术纳入到国家“863”和“973”等重大科技支持计划中。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对相关行业的扶持,关于能源发展的相关技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相关新能源产业和技术呈现逐年增长趋势,若整个国家能加大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将会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整个的社会经济也许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 低碳经济环境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我国的低碳发展道路应该是立足于基本国情并且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渐进式路径。经过近几年各方面共同的努力,国家“十一五”期间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为遏制全球温室变暖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还要继续朝着节能减排的目标努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采取积极稳健的策略。在低碳经济环境中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路径:

(1)推广普及低碳理念,积极建设低碳型社会。

对于低碳理念的普及和推广,政府发挥着关键作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与普及力度,转变人们传统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相处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宣传媒介和工具,积极宣传低碳经济的内涵。消费者作为低碳产品的使用者,在节能减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从消费者入手,向其宣传低碳理念,引导其低碳生活方式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要让低碳生活、保护环境作为消费者行为的准则,最终引导企业积极生产低碳产品。企业作为碳能源直接的消耗者,也具有关键作用,引导企业切实贯彻低碳经营理念,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快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积极开发新型能源,加快落实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关乎国民经济的命脉,同时,近几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将高碳产业向国内转移,对于我们的减排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低碳经济的契机,改变传统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积极推动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低碳产业的发展。对西方发达国家向国内转移的高碳排放的行业采取更为严格的进入标准,设置更高的进入门槛。同时,要积极开发新型能源,改变传统的以煤作为主要能源的能源结构,逐渐转向以风能、太阳能、沼气能等新型能源消费。与此同时还要积极提升现有能源的利用率,促进对相关资源的二次利用,把调整能源结构与提高资源利用率结合起来,共同促进低碳环境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的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能力薄弱,为此国家要加大对一批具有科研能力的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一批部级低碳技术研究机构的发展,整合国内外的技术资源,加强对基础性和公共性技术的研发,并加强与相关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发挥政府和企业、基础研究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纽带作用,主要的是加大对清洁煤技术的开发利用,积极鼓励企业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研发和创新活动。

(4)加快政策体制创新与法律体制建设。

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失去了法制建设低碳经济的建设都是无根之木。国家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要明确提出将“低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出台清晰的、稳定的鼓励政策,努力划分主要行业和重点行业的责任,花大力气解决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坚决维护低碳经济的建设。同时,针对我国相关法制不健全的现状,急需一部《低碳经济法》的出台,并加强诸如《可再生能源法》、《节约能源法》等能源的立法工作。还要对现有的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的法律法规适时修订完善,如《环境保护法》、《电力法》和《煤炭法》等,使我国低碳环境下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后,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将相关法律政策落到实处。(作者单位: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孙雪丽, 荆友奎. 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 社科纵横, 2011, 26(4): 19 – 21.

[2]庞瑞, 周浩.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 2010, (3): 10 – 11.

[3]付允, 马永欢, 刘怡君, 牛文元.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3): 14 – 19.

[4]宫在芹.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 能源环境保护, 2010, 24(6): 5 – 8.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煤炭地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州煤炭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中国煤炭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