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俗婚闹的原因

低俗婚闹的原因

低俗婚闹的原因范文第1篇

南阳是河南省西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商周时被封为吕国、申国,春秋为楚宛邑,秦设南阳郡,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发祥地之一。南阳属长江流域,地处中原,婚俗保持与中原地区大致相同的基础上,又沿习了南方的一些习俗。从整个历史发展来看,南阳的婚俗礼仪不外乎相亲、定亲、娶亲等过程。但是从明朝初期开始,南阳的娶亲发生了变化,由白天娶亲改为夜间娶亲。

从“明婚”到“悄婚”,这得从一个人说起——明朝唐定王朱桱。

朱桱,明太祖朱元璋庶二十三子,齿序第二十二子,生母李贤妃。永乐六年(1408)五月十二日就藩南阳府,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

唐定王坐镇南阳后,把王府设在古城的中心。他每日不务政事,骄奢淫逸,到处拈花惹草,但凡发现民间有美女,便强抢入府,供其淫乐,稍有不从,轻则非打即骂,重则投入笼中喂虎。他整天东游西逛,撷香猎艳,使很多人家的长女遭到侮辱。令人发指的是,为了方便窥视全城,他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斥巨资在豪华的王府内建造了一座数十丈高的假山。这位唐定王凭借着假山,大白天居高临下地俯瞰城中百姓人家。只要看到有谁家在迎娶嫁女,立刻命人将新娘子抢到府中。百姓迫于,敢怒不敢言,只好在夜间偷偷迎娶、嫁女,以免被那个人面兽心的昏王发现。

据《新修南阳县志》中记载:“居民逼其虐势,不敢白昼婚娶。”即使这样,有时还难逃魔掌。后来,居民相亲、定亲都改在夜间。夜娶的路上也不敢打灯笼、吹唢呐,新婚之夜闹洞房都是悄悄进行,就连“吃喜”(摆婚宴)也变成了“悄食宴”,吃饭变得鸦雀无声,猜拳行令也变成了“哑枚”(划拳时双方不出声,只按手指大小顺序定输赢)。这些都是宛城百姓为躲避朱桱而形成的夜娶婚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夜娶的方式及其他礼节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并成为习俗。虽然清、民国时期也有昼娶的,但宛城人民大多还是遵从夜娶这一习俗,“悄婚”这一形式就保留了下来。

低俗婚闹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背景;文化差异;中西方颜色文化

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方方面面,从日常生活的打招呼用语﹑饮食文化等差异到思维方式等抽象方面的差异无所不在,下面着重从中西方颜色表达的差异,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等方面阐述。

一、中西方颜色表达的差异

不同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在中国代表一种意义,在西方又表示一种涵义,甚至对“颜色”的涵义理解恰恰相反。

(一)red(红色)

无论是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日历中,这些日子常用红色字体,因此,red letter day:指的是“纪念日”或“喜庆的日子”。

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因为人们总是用红笔登记负数。于是就有了这些词组:red figure赤字 in the red亏损

汉语中常用的带“红”字的词语,翻译成英语,可不一定用“red”例如:红糖brown sugar

红酒red wine

(二) yellow

黄色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含义差别比较大。

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例如:

a yellow dog 可鄙的人,卑鄙的人

a yellow livered 胆小鬼

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下流猥亵的意思,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光碟等等。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然而,英语中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如blue jokes(下流的玩笑), blue films(黄色电影)等。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首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首先和中西方人在思维方面的差异有关: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挽着父亲手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新郎,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其次,造成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其具体差异我们从下面的叙述中可见一斑:

在中国传统社会,婚礼大体上要经过和履行下列法定或约定的程序:第一步叫“纳采”,近代俗称“说媒”,即先由媒人往女方家中陈述男家求婚之意,询问待字之女的年岁和生肖,然后由男家请术士“合婚”,卜算生肖是否相合,婚姻是否吉利,双方同意了,男方就送一只雁给女方,作为“献纳采择”之礼,所以又叫“委禽”。宋代以后用羊﹑酒﹑彩缎为礼,叫“敲门”。第二步叫“问名”,近代俗称“订婚”,即双方正式交换庚帖,甚至详至两到三代及主婚人的姓名﹑荣衔﹑里居等。第三步叫“纳吉”,近代俗称“小聘”,即男家向宗庙问卜祖先,如得吉卜就往告女家,并致送定婚礼品(一般为女子衣饰),女家也致答礼(一般为冠履及文房四宝),婚约即告成立。第四步叫“纳征”,近代俗称“聘礼”,即于迎娶前几日,男方将议定之聘金,并布帛﹑衣服﹑首饰﹑礼饼等物,如数以盛大仪仗送之女家。女家收受后,分赠亲友邻里,以示女儿出嫁有期。第五步叫“请期”,近代俗称“择吉”,即由男家择定迎娶之吉日,并通知女方。第六步叫“亲迎”,即在喜结良缘之日,新郎躬率鼓乐﹑仪仗﹑彩舆(俗称花轿),到女家以礼迎娶新娘,并一同归家。此步为以上六项程序中最隆重最重要者,通常所谓“婚礼”即从此开始。依此六礼而婚娶者,就叫“明媒正娶”,有着不可动摇的合法性。

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块白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新娘在新婚当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其次是在服装方面。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衣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 白色象征欢庆。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下转第86页)(上接第52页)开始到结束都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得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得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但是,差异带来的并不总是分歧,它恰恰给文化艺术大师们留下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如能从中找到一个准确的结合点,那不仅会给两个民族,而且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一种更具包涵意义的和谐与美丽。 参考文献

[1]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M].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低俗婚闹的原因范文第3篇

一、就妇家成礼

唐代基本的婚姻形式是男到女家迎娶,但受游牧民族劳役婚影响也存在着就妇家成礼的习俗。这在不少现存文献中得到证实:敦煌文书S.1725关于“妇人疏”书信格式的解释说:“妇人于夫党相识曰书,不相识曰疏。”又云:“妇人亲迎入室,即是于夫党相识。若有吉凶觐问,曰即作书也。近代之人,多不亲迎入室,即是遂就妇家成礼,累积寒暑,不向夫家。或逢诞育,男女非止一二,道途或远,不可日别通参舅姑,其有吉凶,理须书疏。妇人虽已成礼,即于夫党元(原)不相识,是各(名)疏也。”[1]7这说明婚礼有亲迎入室和不亲迎入室之分,后者即在女家成礼。P.3442号《吉凶书仪》舅姑丧告答夫书云:“先舅(先姑)年虽居高,以某患疹,冀就痊除。何图不蒙灵佑,以某月日奄钟弃背。”所谓“身不在夫家”当与“累积寒暑,不向夫家”意同,是母系氏族社会婚俗的遗风。P.3350《下女夫词》从新婿叩门说“贼来须打,客来须看,报道姑嫂,出来相看”开始,到婚礼过程完毕后,“四畔旁人总远去,从他夫妇一团新”,“征心欲拟观容貌,暂请旁人与下帘”结束,整个婚礼过程都在女家举行,这正是“妇家成礼”婚姻形式的写照。敦煌写本S.3284《唐代书仪残卷》也详细记载了男在女家成婚的习俗:婚礼中在男家举行的仪式只有祭先灵、辞父母两项,而女家的仪式则有吉地、置帐、撒帐、行礼、奠雁、女坐马鞍、同牢合卺、女以扇遮面、催妆、去扇,以及最后“去烛成礼”等多项。整个过程都在女家而不见男方亲迎、新妇登车到男家举行婚礼的场面[2]。唐代其他文献中,这种“就妇家成礼”的事例也随处可见。如《太平广记》卷六五“姚氏三子”条、卷三二八“阎庚”条、卷三三四“郑德懋”条、卷三三九“崔书生”条、卷三四三“窦玉”条和卷三四五“郑绍”条等,均大量描述男到女家成婚。既然在女家成礼,则与传统亲迎之礼抵触,作为调合冲突的具体方式,男子先以车自女家迎妇出门,在附近绕行后再入女家成礼。“窦玉”条详细记载了这种情形:“丈人曰:‘君生涯如此身落然,蓬游无抵,徒劳往复。丈人有侍女,年近长成,今便合奉事。衣食之给,不求于人。可乎?’玉起拜谢。夫人喜曰:‘今夕甚佳,又有牢馔,亲戚中配属,何必广召宾客?吉礼既具,便取今夕。’谢讫复坐。又进食,食毕,憩玉于西厅。……俄而礼舆香车皆具,华烛前引,自西厅至中门,展亲御之礼。因又绕庄一周,自南门入及中堂,堂中帷帐已满,成礼讫。”[3]2720-2721

二、下婿

亲迎伊始,先由男方前往女家亲迎,而女方却闭门不见。所谓“下婿”,即在亲迎时女家亲友在言语或行动上考验女婿:女婿入门,每至一处都被要求赋诗或答话,否则不予放行。这是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婚礼受胡风影响产生的刁难新郎的习俗。这种习俗在北朝已经流行,谓之“弄女婿”,“弄”包括口头的调笑及杖打,甚至有新郎被打得狼狈不堪的。因为游牧民族女性地位相对较高,故有戏弄女婿之举,唐代因袭了这一外族习俗。敦煌文书中的《下女夫词》即是嫁娶时男女双方对话的作品。“下女夫”的解释也反映了“下婿”习俗。有人认为“下”即是“戏弄”之意,上古韵“下”与“戏”同属鱼部,可通假;也有人认为“下女夫”组成谓宾结构,使动用法,“下”即“使下马”之意,“女夫”即“女之夫”,“下女夫”即“使女夫下”,使婿卑辞逊礼[1]142。总之,《下女夫词》皆是男方前往女家迎亲时,女方家族与其在门前展开的辩论。《下女夫词》不但是为使女夫下马,而且是婚礼中对女夫的故意刁难、戏闹,借以掀起婚礼的欢乐、热烈气氛。这种嬉闹遭到正统礼仪的反对,以致颜真卿上奏要求停止“下婿”之俗。

三、催妆

催妆之俗起于北朝盛于唐代,是指亲迎队伍至新妇家后,女婿高声朗读催妆诗,催促新妇尽快打扮好,出来乘车去女婿家完婚,新妇待催妆乃肯上车。催妆亦源自少数民族婚俗,其目的亦在于增添欢乐气氛。据P.3284、P.2646卷《新集吉凶书仪》记载,成礼之夜新郎哭辞父母,“即侍从傧相引出,向女家戏舞,如夜深即作催妆诗”[1]15。催妆诗大多是即时而作,女婿、宾客皆可借机一显文采。至于催妆的具体行为,《酉阳杂俎续集》卷四引江德藻《聘北道记》记北朝风俗云:“夫家百余人挟车(至女家),俱呼曰:‘新妇子催出来。’其声不绝,(至新妇)登车乃止。今之催妆是也。”[4]750这种习俗虽然质朴但欠文雅,所以中原文士多赋催妆诗以作催促。如徐安期《催妆》:“传闻烛下调花粉,明镜台前别作春;不须面上浑妆却,留着双眉待画人。”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催妆诗未了,星斗渐倾斜。”卢储《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贾岛《友人婚杨氏催妆》:“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阳台近镜台。谁道芙蓉水中种?青铜镜里一枝开。”敦煌卷子中也有如下两首催妆诗:“今宵织女降人间,对镜匀妆计己闲。自有夭桃花菡面,不须脂粉污容颜。”“两心他自早相知,一过遮阑故作迟。更转只愁奔月兔,情来不要画娥眉。”这些催妆诗多以赞美新娘的美貌为主要内容,以催促其及早登车。

四、婿骑马绕妇车三匝

所谓“婿骑马绕妇车三匝”是指亲迎过程中新妇登上迎亲车后,新婿按惯例需骑马“绕车三匝”。先秦婚礼,新妇登车后女婿驾着妇车(迎亲车)绕行三圈之后,再由车夫接替新婿驾驶。婿下车后乘坐另外一辆车先行,新妇车则在门前等待,即《礼记•昏义》所记载的婿“降出,御妇车,……御轮三周”。唐代婚礼则出现了婿骑马绕妇车三匝的习俗。《酉阳杂俎前集》云:“近代婚礼,……妇上车,婿骑而环车三匝。”[4]562关于这一婚俗,《敦煌变文集》卷三《下女夫词》中也有类似记载。如道《论开撒帐合诗》:“一双青白鸽,绕帐三五匝,为言相郎道:‘绕帐三巡看’”;同篇《咏同牢盘》诗中也写道:“一双同牢盘,将来上二官,为言相郎道:‘绕帐三巡看’。”[5]这里的“绕帐三巡”即“绕屋三巡”之意。关于“婿骑马绕妇车三匝”这一婚俗的起源,目前学界大致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说唐代婚礼中的“新娘上车以后,新郎骑马绕车三匝”源自《礼记•昏义》所载的婿御妇车“御轮三周”的传统婚仪[6]。但更多学者认为这一习俗源于鲜卑旧俗。《汉书•匈奴传》载:“秋,马肥,大会碟林,课教人畜记。”唐颜师古注曰:“蹀者,绕林木而祭也。鲜卑之俗,自古相传,秋天之祭,无林木者尚竖柳枝,众骑驰绕三周乃止。”据此吕一飞认为:“北方游牧民族典礼多有骑马绕物之俗,此其风俗所染。”[7]但段塔丽认为“两说固然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免有失之偏颇之处”,“比较正确的说法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8]。

五、障车

所谓“障车”,《辞源》“障车文”条云“唐人婚嫁,俟新妇至,众人拥门塞巷,致车不得行,称为障车”,即新郎迎妇归家,儿郎们沿途拦车,索要酒食赏钱,以为戏乐。其目的在于“故来遮障,觅君钱财。君须化道,能罢万端”。陈鹏《中国婚姻史稿》说:“障车之俗,盛于唐代,盖新妇车至中途,游人拥为戏乐,且邀酒食也。自天子嫁女,至庶民纳妇,莫不皆有障车。”[9]睿宗时“往者下俚庸鄙,时有障车,邀其酒食,以为戏乐,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音乐,多集徒侣,遮拥道路,留滞淹时,邀致财物,动逾万计,遂使障车礼贶,过于聘财”[10]1811。据此,障车或有两种,即“婚姻之家(女家)自为和婚姻之家以外其他人家所为”。赵守俨先生所言障车起源,“可能是女家对于新嫁娘表示惜别,但到了后来,名存实亡,变为乡里无赖勒索财帛的借口”[6]。“戏乐”可理解为女家自为惜别时程度较轻的嬉闹,“遮拥道路”则是地道的“乡里无赖勒索财帛”[11]。由简朴的“戏乐”演变为“遮拥道路,留滞淹时,邀致财物”,如此障车委实可恶。是以左司郎中唐绍等认为“歌舞喧哗,殊非助感,既亏名教,又蠹风猷”,故“诸请一切禁断”。睿宗采纳了该建议,敕令禁断障车,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十一月十二日敕,王公已下嫁娶,比来时有障车,既亏风教,特宜禁断”[10]1811。但流俗所趋,这类禁令作用有限,各阶层仍我行我素。史籍文献中此俗随处可见,上至皇室公卿下至庶民百姓,仍皆以障车为乐。《新唐书》记载了安乐公主再嫁时的盛况,张说所赋《安乐郡主花烛行》也描写了她出嫁时的障车盛况[12]939;地方官吏娶妻亦有障车之举:“中书舍人崔嘏弟崔暇,娶李氏。为曹州刺史,令兵马使国邵南勾当障车。”[4]731“勾当障车”即是护送婚车时处理中道障车的情况。平民百姓的亲迎中也不免此俗,开元年间甚至因障车而闹出人命来[3]4056,更有人为贪图障车所得财物而将新妇掳走以作勒索[4]45-46。障车过程中,女方家人出面唱障车文拦车。唐代障车文流传后世者不多,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司空图所作的障车文[10]8493-8494,敦煌卷子中也有《障车词》(见P.3909和S.6207)。如果说司空图只是把一些吉庆话连缀成文,除“且看抛赏,必不寻常”还看得出索赏之意外,其余与一般贺词没什么两样。而敦煌《障车词》完全不同,口气较为蛮横。如P.3909“论障车词法第八”云:“须德(得)骐骀一角,三足凤凰。聊(辽)东九(酒)味,西国胡羊。拟成挂(桂)昔,秦地生姜。小(少)一不足,实未刑(形)相。”“故来遮障,觅君财钱。君须(虽)化道,能罢万端。剑南鞍马,云走飞先。金钱万贯,绫罗数千。”[13]又如S.6207“我是诸州小子,寄旅他乡。形容窈窕,妩媚诸郎。含珠吐玉,束带矜装。故来障车,须得牛羊。”从“故来障车,须得牛羊”等话语可见障车的目的完全是明目张胆地索要。

六、拜青庐(百子帐)

唐人亲迎时要在门外设青布幔(最初为毡帐)为屋,在里面交拜迎妇,称为拜青庐,又称“百子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引江德藻《聘北道记》云:“北方婚礼必用青布幔为屋,谓之青庐。于此交拜,迎新妇。……江德藻记此为异,明南朝无此礼也。”江德藻是南朝陈人,在当时胡族繁多的北朝为官见此风俗乃有此记录。据此,南朝尚无此风俗。至唐代,此俗已普及,“今士大夫家昏礼露施帐,谓之入帐,新妇乘鞍,悉北朝余风也”[4]750。唐人婚礼中流行的毡帐习俗在敦煌壁画中也有反映,莫高窟148、360诸窟绘制于盛唐和中唐时的婚嫁图中,以突出位置描绘了“百子帐”的形状,覆盖在平圆顶百子帐表面的毛毡质地厚重,毡帐内壁菱形木格交错,地面上带有图案的敷设物清晰可见[1]。图版一、二也为文献记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因“青庐”是胡族风俗,设在屋外与汉人起居习俗不合,故礼仪使颜真卿建议改设在堂室中以适应汉人习惯。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颜真卿等奏曰:“(嫁娶)相见行礼,近代设以毡帐,择地而置,此乃元魏穹庐之制。合于堂室中置帐,请准礼施行。”[10]1812对此,《封氏闻见记》也有记载:“近代婚嫁……又,有卜地、安帐、并拜堂之礼,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今上诏有司约古礼今仪。礼仪使太子少师颜真卿、中书舍人于邵等奏:……毡帐起自北朝穹庐之制,请皆不设,惟于堂室中置帐,以紫绫幔为之。”

七、坐鞍

唐代婚礼,在奠雁之前有妇入青庐内乘鞍的习俗。敦煌所出P.2646《新集吉凶书仪》云:“(婿)升堂奠雁,令女坐马鞍上,以坐(座)障隔之。”[1]15此俗出自北方胡人。《酉阳杂俎》云:“今士大夫家昏礼露施帐,谓之入帐,新妇乘鞍,悉北朝余风也。”[4]750苏鹗《苏氏演义》亦云:“婚姻之礼,坐女于马鞍之侧,或谓此北人尚乘鞍马之义。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者也。……今娶妇家,新人入门跨马鞍,此盖其始也。”[15]赵守俨先生则认为唐代跨马鞍的婚俗“指新妇乘坐夫婿的马鞍,据说这也是源于北朝。依《苏氏演义》卷二的解释,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也。恐怕是望文生义,未必可靠,很可能这是古代劫夺婚姻的遗迹”[6]。范新阳先生进而将下婿、催妆、障车与跨马鞍等礼俗视作一个有机整体,提出:“就婚俗的仪式而言,它们很可能又是远古时期曾流行于世界许多民族中的劫夺婚的部分形态。劫夺婚姻早已成了久远的记忆,拦阻也就失去了其原初的意义。”[16]

八、却扇

先秦婚礼,亲迎在黄昏,也无贺客,所以新妇并未障面,迎入室中后仅有婿脱妇缨之礼而无去其障面之说。自汉代以后,婚礼逐渐有临场作乐欢庆之事,新妇登车之前或下车之后,因众人观看,故以障遮身、以扇遮面。唐代婚礼,新妇被迎进夫家后,行奠雁之礼,“以扇及行障遮女于堂中”,“(婿)升堂奠雁,令女坐马鞍上,以坐(座)障隔之,女婿取雁隔障掷入堂中,女家人承将”[1]15。“障”即屏风,行障高,座障低。撤除行、座障表示奠雁礼结束。敦煌文书《去行座障诗》云:“夜久更阑月欲斜,绣障玲珑掩绮罗。为报侍娘浑擎却,从他驸马见青娥。”又云:“锦障重重掩,罗衣队队(对对)香。为言侍娘道,去却有何方(妨)?”奠雁礼毕,新郎新妇共赴青庐行同牢、合卺之礼。此时,用于遮新妇面的扇仍不能取下,须待同牢、合卺礼毕,众人离开后方能去下,称为“却扇”。唐代诗风鼎盛,女婿往往必须赋诗(亦有请人代作者)乃能获得佳人却扇。陆畅《傧相诗六首》言:“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娥须逐彩云降,不可通宵在月中。”黄滔《去扇》:“城上风生蜡炬寒,锦帷开处露翔鸾。已知秦女升仙态,休把圆轻隔牡丹。”李商隐《代董秀才却扇》:“莫将画扇出帷来,摭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却扇诗在敦煌文献中也有反映:“男东坐,女西坐,女以花扇遮面,傧相帐前咏‘除花’、‘去扇’诗三五首。”[1]16《却扇诗》云:青春今夜正方新,鸿(红)叶开时一朵花。分明宝树从人看,何劳玉扇更来遮。两心他自早相知,一过遮栏故作迟。更转只愁奔兔月,情来不要画蛾眉。千重罗扇不须遮,百美娇多见不奢。侍娘不用相要勒,中(终)归不免属他家。必闺里红颜扣河花,朝来行雨降人家。自有云衣五色映,不须罗扇百重遮。《资治通鉴》云:“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妆诗、却扇诗。”建中元年礼仪使颜真卿等上奏:“近代婚嫁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请停障车、下婿、观花烛及却扇诗。”[14]43-44颜真卿之“请停”,显然因为此习俗“于古无据”。关于婚礼之中新妇以扇遮面的由来,《酉阳杂姐》云:鲜卑女子“将上车,以蔽膝覆面。”[4]562唐代婚礼新妇以扇遮面的习俗可能渊源于此,而亲迎时新妇以扇遮面当是后世婚礼新娘以红布避面之渊源。

九、观花烛(弄新妇)

低俗婚闹的原因范文第4篇

彝族婚俗中,有不少神秘的因素,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是“杂空”,二是“跳菜”。

“杂空”是流行于凉山一带彝族中的婚俗。“杂空”是彝语,译成汉语就是绝食。婚期来临时,新娘就开始“杂空”。在“杂空”期内,不能吃任何食物,只能喝水。新娘绝食,家里人也不要求她吃饭。有时候,父母心疼女儿,会偷偷地劝女儿吃点东西,但女儿一般不吃。按照当地习俗,新娘“杂空”时间越长,越受人们好评。新娘“杂空”时间长,说明她有教养,懂古礼,意志坚强,善解人意,因而亲人脸上也光彩。如果一位新娘不知道“杂空”,会被左邻右舍嗤笑,甚至把她说成是个不懂事的傻姑娘。“杂空”的时间,短者三五天,长者七八天。新娘一旦开始“杂空”,就要坚持下去,一直坚持到被接亲人迎进婆家为止。

彝族盛情好客,彝寨一家办喜事,家家户户都会喜气洋洋。姑娘出嫁时,要哭嫁。所谓哭嫁,主要表现的是新娘难以离家的一种心绪,其表现形式,就是大唱哭嫁调。在新娘出嫁的头一天晚上,新娘和她平时相好的姐妹们会聚在一起,唱一种名叫《阿莫尼惹》的民歌。这种民歌,讲述的是一位少女被迫出嫁前的心境,曲调细腻、优美而略带哀怨。他们边唱边舞,一唱一和,直到深夜。歌声中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亲人的思念,有对未来的憧憬,歌声婉转,情真意切,表现了一种悲喜交集的复杂情感,听者往往会情不自大禁,潸然泪下。

彝族迎亲,新郎不能亲自前往,只能请最好的朋友或亲属前往迎娶。在彝族的迎亲队伍中,有一个特殊人物,大家叫他“押礼先生”。实际上,彝族的婚礼十分俭朴,没有什么丰厚的彩礼或嫁妆,要人专门押运。所谓押礼先生,实际上是接亲的一个壮小伙子。如果距离近,由他把新娘背回来;如果距离较远,由他牵着马把新娘驮回来。

娶亲人到新娘家后,新娘一定会藏在室内梳妆打扮。这时候,寨子里的姑娘们会把布单挂在门上,挡住室内,然后抬过桌子,桌上放一罐酒,堵在门前。接亲的小伙子们要进门,姑娘们并排站在桌前,不让进。双方僵持一段时间后,接亲的小伙子们就要动手“抢亲”。当然,这里的抢亲,不过是个仪式,不是真抢,同旧时的抢亲不能同日而语。这里的抢亲,目的是给新娘一个机会,让她表露一下舍不得离开娘家的心情。

姑娘们看到小伙子要抢,知道自己不是对手,于是提出对歌猜谜,猜中就可以把新娘接走。

对歌猜谜实际上是一种即席创作,即席演唱的歌咏活动,题材随心所欲,内容五花八门,身上穿的,头上戴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都可以进入对歌猜谜的范畴。

例如,女方唱:

顾工几时叫?(顾工,杜鹃鸟)

茶花几时开?

荞麦几季种?

请问接亲人。

接亲人必须答:

顾工三月叫,

茶花三月开,

早荞三月种,

八月种秋荞。

这种唱和中,接亲人一句也不能答错,一旦答错,就会召来女方哄笑。同时,女方出什么题目,接亲人必须答什么内容。一般情况下,男方请的都是本寨的对歌高手。他们

有备而来,自然对答如流。

答对之后,女方还是不让进门,接亲人就会唱道:

对了合歌请让开,

你让我们走进来。

女方会唱道:

你有本事快来推,

没有本事跪下来!

接亲的小伙子一听,不由分说,冲上去,拉开桌前的姑娘,就往门里冲。可是,桌前的姑娘拉开了,门里还有姑娘。她们齐心合力,从里面死死地顶住房门,就是不开。硬抢不过是个态度;硬抢不成,接亲人自然不敢太放肆。他们只好按彝族的老风俗办理:要想进闺门,只得求老人。

站在一旁的拉马人赶紧端上酒杯,请新娘的父母或寨子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喝酒说情。老人喝了酒,自然为接亲人说情。就在老人们说情的时候,接亲人会一拥而上,拼命推门。躲在门内的姑娘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大家一齐躲开,门轰的一声开了,接亲人不提防,齐唰唰地栽进门来。姑娘们哄笑着跑出门去。

栽进门去的接亲人,常常在屋里找不到新娘。原来,新娘不在这间屋中。他们只好尴尬地跑出门来。

这时候,站在门外的姑娘们,已经为接亲人准备好了烟袋,请接亲的小伙子吸烟。可是,烟袋嘴上,涂上了拌有烟灰的猪油,一不小心,接亲人的嘴上就会出现一个不容易擦掉的黑圈。接亲人急了,就会追逐那些搞恶作剧的姑娘。于是,一场互涂烟灰的游戏开始了。不一会儿,接亲人的脸上,会被姑娘们涂满烟灰。当然,那些姑娘们的脸上,也会布满黑块。

彝族结婚,讲究热闹。接亲人在女方家的一系列遭遇,实际上就是为了制造热闹。当然,还有一层意思:在这种欢天喜地的打闹中,为更多的青年男女提供了交往的机会。通过一次热闹的婚礼,有时会培育出几朵爱情之花。这种结果,有时在人们的意料之外,有时又在人们的意料之中。

双方打打闹闹之后,起程的时间也到了。这时,押礼先生要请出新娘,把她背在背上,或者请她上马,一路吹吹打打地向新郎家走去。

在一些地方的彝族中,婚礼上还举行摔跤比赛和唱贺婚歌。新娘一到婆家,新郎家人即举行迎亲仪式。在迎亲仪式上,首先请一位歌手唱贺婚歌,请客人喝酒,接着,大家一边唱歌,一边举行摔跤比赛。这些习俗,尽管各有各的说法,但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喜庆气氛。

在另一些地方的彝族中,盛行结婚暂不同居的习俗。在举行婚礼的过程,新郎和新娘不仅不能同居,而且不能说话。一对有情人,只能互相窥视。新郎家的迎亲仪式结束后,由男方派人把新娘送回娘家。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新娘住在娘家,男方要多次去女方家中,请女方回来住。在丈夫的盛情邀请下,新娘会回婆家几次,但每次来,像走亲串友似的,看一看,干一点家务,就又走了。就这样,夫妻双方往返多次,才能正式同居,真正建立小家庭,生儿育女。过去,一结婚就同居,会被人讥笑。尤其是新娘,不被新郎反复邀请就同居,会被人看成是急于找男人的女人,让人看不起。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古俗“不落夫家”的一种表现。

彝族婚礼中,最精彩的活动是“跳菜”。所谓“跳菜”,是婚宴上的一种独特的上菜方式。这种上菜方式中,充满了高超的技巧,带有强烈的艺术性,被专家们称为“民间奇俗一绝”。

“跳菜”流行于云南大理一带的彝族中,是这一带彝家婚宴上不可缺少的艺术表演活动。“跳菜”者,实际上是彝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艺人。随着时代的发展,“跳菜”艺人已经职业化。他们走村串户,专门进行“跳菜”表演。

一般情况下,男方在婚宴前几天,甚至提前十天半月,就要请好“跳菜”高手。婚宴当日,亲朋云集,唢呐高奏,十张大桌排开,亲朋们围桌而坐。按当地彝族习俗,不论来客多少,只摆十桌婚宴,以求十全十美。所有来客,在这十张桌上分批入席。有时,家中来客太多,会把婚宴周围围得严严实实,争看“跳菜”的惊人场面。

在欢乐的唢呐声中,“跳菜”的师父会率领徒弟一起登场。他们双手拱揖,面向宾客亮相,接着拜天地“三界”神仙,拜列祖列宗,最后拜吹唢呐的乐师,希望唢呐师傅认真配合,保证“跳菜”成功。三拜之后,在欢快的唢呐声中,师傅领着徒弟们依次退场,做“跳菜”准备。

突然,欢快的唢呐声为之一变,时而急促,时而悠扬,忽高忽低,起伏跌宕,欢快中仿佛带着许多惊险。

“跳菜”开始了。“跳菜”师傅们从厨房中依次而出。他们有的手端托盘,有的头顶托盘,托盘中摆满菜碗。唢呐声转入低缓,两位“跳菜”师傅跳着舞步,缓缓进场。他们一面舞蹈,一面扮出种种怪相,像滑稽的哑剧表演。他们一前一后,舞步轻盈,配合默契,徐徐来到宴席桌前。放菜时,他们动作轻巧、优美,端碗、放碗,都是在一系列舞蹈动作中完成。

“跳菜”中的落菜,极有讲究。彝族的习惯,婚宴按碗数论,上八碗菜,叫“八碗宴”,上十碗菜,叫“十碗宴”。如果一家的婚宴是八碗宴,“跳菜”师傅就必须把菜碗摆成回宫八卦阵,每一碗菜都像一粒围棋子,有固定的位置。落菜时, 先放哪碗,再放哪碗,最后放哪碗,都有讲究,一招一式,一起一落,边放边舞,不能有丝毫差错。“跳莱”师傅如精力不集中,放翻一碗,甚至放错一碗,就会被人嘲笑,失去尊严,从此无人请他“跳菜”。

第一对师傅“跳菜”一完,第二对师傅、第三对师傅又接踵而来。他们一对接一对,端着菜且走且舞,表情怪异,动作夸张,惊险迭起;在场的亲朋们,一个个屏息静气,心情紧张、激动,常常不能自已。

整个“跳菜”表演中,最精彩的一是“空手叠塔跳”,二是“口功送菜”。表演“空手叠塔跳”时,“跳菜”师傅的十根手指上,每根手指顶一碗菜,双脚还要踢踏着节拍,跳着优美的舞步上场。“跳菜”师傅身边,还有两位助手。他们蹦来蹦去,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神情紧张怪异,做出各种保驾的动作。每当这时,赴宴的亲朋心都提到嗓子眼,眼睛不敢眨,大气不敢出。可是,“跳菜”师傅仍从容不迫,边走边舞,来到桌前,菜一碗碗落在桌上,一滴汤汁也不会从碗中流出。

低俗婚闹的原因范文第5篇

载歌载舞的土族婚礼

土族是青海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被称为“土族之乡”。如果来到土乡,恰好遇上他们在举行婚礼,那就可以欣赏到像舞台上表演一样精彩美妙的婚礼风俗。

娶亲的前一天晚上,男方家派两名能歌善舞、擅长辞令的娶亲人(土语叫“纳什金”),带着娶亲的礼物(服饰、首饰、酒、馍等和一只白母羊)去女方家。快到时,女方家的姑娘们载歌载舞热情地出来迎接。而到大门口时,男人们出来频频敬酒,姑娘们则跑进去把大门关上,从门里唱起了《唐德格玛》,这是传统的对答歌,娶亲人必须对唱,答完问题,方能进得门去。进门也不容易,前脚刚跨进去,门顶上就会泼下凉水,弄得娶亲者抱头往里窜。

进了房,上炕喝茶吃饭,姑娘们又来唱取笑娶亲者的《纳什金斯果》,“斯果”意为逗笑。她们唱到:

我们的姑娘走手像金鸡鸟好看,

纳什金的姑爷走手像老母猪样难看;

我们姑娘的声音像布谷鸟一样好听,

纳什金姑爷的声音像老驴叫一样难听。

……

姑娘们唱完了,娶亲者也要唱一段,舞一番。你唱我应,我舞你学,一直闹到鸡叫头遍。

新娘出门也很有讲究。柜上摆满了经卷、家具、饮食品、羊毛等,有专人一件件移动,凡拿动一件,娶亲者就要唱相应的歌并配以舞蹈动作。比如挪动牛奶,就要唱道:“一碗雪白的牛奶表象征,手捧牛奶碗叫上你一声。当你返回你娘家的时候,百头犏牛的乳汁你享受。”娶亲者一直要歌舞到新娘上了马才停止。

送亲队伍由新娘的哥哥、姐姐或弟妹、舅父等十多人组成。路途上,凡跟新娘同村而已嫁了出去的年轻妇女,还要出门向送亲者敬酒,这意味着给娘家人敬酒,而送亲者要回赠一尺红布,返回时还要送一块肉方。

送亲队伍快到男方家门口时,列队高唱赴宴的《拉罗洛》,男方家则派人出来敬酒献哈达。门前摆方桌,桌上有放酥油花和炒面的“西买日”,旁边还有插着柏枝的牛奶碗,装有麸皮的木方斗,斗上插着系有哈达的箭和红布相包的瓷瓶,据说瓶象征未来的子女。所以这时送亲者要边舞边歌,拿起柏枝蘸着牛奶,向四边洒。又围着方斗撒麸皮,以示祝福。新娘进门要与新郎踩着红白毛毯,抱着瓷瓶。进去后又要穿戴一番。

拜天地时,媒人或者送亲队伍中的长者念祝福词:“鲜花般的阿姑,走过金子的大门,来到了金子镶成的庭院,向着上天下地,千神万佛,叩头!”新人连拜四次,然后进入洞房。

紧接着是答谢媒人,土语叫“瓦日哇西实俩”。人们簇拥着媒人,一边歌舞,一边敬酒,歌颂他撮成了姻缘,功劳很大,应该得到感谢和奖赏。有的还往媒人嘴里塞炒面,往脸上抹酥油,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喜气洋洋。

土族的婚礼始终以歌舞陪伴,喜庆气氛格外浓烈。

别具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

内蒙古地域辽阔,蒙古族的婚姻习俗多种多样,其中鄂尔多斯婚礼最为精彩有趣。鄂尔多斯婚礼已流传了7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风格和情趣,别具特色。

婚礼举行的那天清晨,新娘家早已摆好了酒席。娶亲队伍簇拥着新郎,骑着骏马奔驰而来,先在新娘家的房院绕一圈,然后下马站在酒席桌前。新娘家中走出一人,举杯敬酒后就唱起来。歌词大意是:“这里本是一个很吉祥很幸福的地方,连凤凰飞来也得叫几声,你们这些人为什么不声不响地来了?”娶亲队伍中的伴郎马上答歌:“你家的女婿带着美好的姻缘和情意来了,敬见家中父老应该是畅通无阻。”经过几个回合的对歌,娶亲的人被迎进蒙古包或房舍里,唯独把新郎、伴郎用红纱挡在门外。伴郎用歌声恳求放新郎进门,而把守门户的伴娘却要用歌声提出一个又一个难题,要新郎或伴郎回答。等新郎进入蒙古包以后,伴娘们还要围住新郎唱道:“骑着骏马越过草原,到我们这来有何贵干?要娶我们美丽的姑娘,你用什么表达自己的心愿。”新郎手捧洁白的哈达答道:“年年等呵月月盼,盼到了今天的吉日良辰;献上我珍贵的礼物,表达我一片心意的真诚……”待彼此对过多首歌以后,新娘才在热烈的祝酒歌中,与父母及姐妹们恋恋不舍地告别。

娶亲归途中也是很有情趣的。新郎头上扎着红缎子,身着红绸袍,系着一条金黄色的腰带,足蹬高筒马靴,显得格外英俊。新娘则头戴珠光闪闪的头饰,身穿绣花彩袍,分外婀娜多姿。按照习俗,男女双方要以抢先到家来证明自己有较高的骑术。所以,在途中,送亲的人要设法耽误新郎的时间,例如抢去伴郎的帽子,用马鞭子挑放到地上,让新郎下马去拣等等。反过来,娶亲的人也想办法拖延新娘的时间,例如在离婆家不远的地方摆下酒席,款待送亲队伍,而新郎却乘机换马抢先到家。这样,一路上你拖我延,你追我赶,便演出了多种节目,笑语欢声洒满草原。

进婆家之前,新娘要通过两堆旺火才能入室,以取其兴旺之意。操办婚礼的人向新郎的母亲发问:“你的儿媳妇蒙头盖脸,能不能见人露面。”婆婆便一边回答说能,一边将儿媳妇的面纱揭去。这时,新人向父母行礼,长者和亲戚向新娘送礼品。新人手执银壶酒具向宾客逐一敬酒,整个婚礼达到高潮。人们拉起四胡、马头琴,弹起三弦,唱起一首首吉祥欢庆的歌。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则闻声起舞。如此饮酒歌舞,通宵达旦,尽欢而散。

神木婚俗

神木是陕北最北的一大县,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3省交界处。神木人,男女长到十七八岁,开始找对象,男女见一面,由媒人说合,最后由双方父母敲定。

男女订了婚,就算成婚,男无权再恋,女不能再择。未过门的女子一年要给女婿做两双鞋,一双单鞋,夏季穿,一双棉鞋,冬季穿。逢年过节,男方家来请,女的去了婆家,公公给见面钱,婆婆给新衣。这是规矩。

女子结婚,当地叫过门做人。女子在结婚前两天,饭食开始减少,穿新衣服,勒紧裤腰带。结婚衣必须是婆家缝好送来的,大小要合身合体。娘家要陪新衣一套,箱子一对。结婚的前一天,女子要离开自家,到邻居家住,再不能进父母的家,这叫离门。结婚的日子,也有讲究,每月逢四逢八,为良时吉日。结婚那天,迎新娘的人必须是2人,牵着马或拉着驴。要是花轿,轿夫定是4人,加上吹打唢呐班子,总共不下10人,但只能两人上酒席。亲朋好友吃饭时,唢呐班子在院外摆火塔,吹吹打打,喜气洋洋。

新娘上轿,由送女的抱着出门。出门槛时,娶亲的人手拿硬币朝门里扔去,由孩子们抢拾,这叫还姐妹钱。如不这样,新娘的弟弟妹妹就在门口拦住,新娘就娶不成。新娘一进轿就伤心地哭起来。

轿夫抬上新娘刚要起步,新娘的弟弟又来挡道,并揭轿帘钻进轿陪姐走一段路,娶亲人给红包后才下来,这叫压轿。

新娘进村的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太迟。过早,说明女子作风不正,盼女婿心急;太迟,说明女子村里有情哥,难舍难离。进村最佳时辰为太阳下山一杆杆高,所以轿夫抬轿要看太阳高低迈步。

新娘进村,花轿落地,唢呐吹奏,鞭炮齐鸣,为新娘压惊助威。新娘坐在花轿里迟迟不出,须由接新娘的人揭开轿帘,递上红包,新娘接包,表示可以下轿,这叫新人握宝。这一握,婚后不缺钱花。然后由送女的人抱新娘下轿,一直抱进新房。抱新娘的人脚刚跨入门槛,手拿柳条柴棍的孩子忙将所有糊好的新窗,逐个捅透明,这叫往回放儿女。新娘进入新房坐上炕后,服侍新娘的女人忙拿出红布条两块,给新郎新娘腋下各缀一块,这叫亲切红,也叫姻缘红。然后新郎拿新梳子给新娘的头发上梳三下,这叫三梳定终身。

闹新房,当地叫混新房,新郎的长辈亲友如舅父、叔父不可参加,新郎的姑父、姐夫、男朋友以及父亲的朋友有资格参混,参混者要付混钱。混者请新娘给每人敬烟一支,点烟时给新娘出种种难题,如让新娘新郎接吻,表演节目等。新娘唱就娶时,混洞房的人都端酒杯饮酒,一个个醉如烂泥。醉汉越多,主家越高兴。

洞房闹过之后,新郎新娘面对面坐着,可以亲昵,不能睡觉,洞房之夜要保全完整的童身玉体。洞房之夜,新郎还要搜索女身,先搜新娘的腰,后把手伸进新娘的怀里,掏出两个又软又白的馍馍,这是新娘上轿前从娘家事先揣好的,这叫揣怀馍馍。新郎掏出来后,要吃几口,这意味着新郎新娘从今开始已是合法夫妻了。洞房里由新郎新娘说悄悄话,门外拥挤着好些男女青年,竖着耳朵偷听新郎新娘说啥,这叫听门。

第二天早上仪式继续进行。院子里挂满亲朋好友送的礼品。这叫挂“帐子”。新娘由旧媳妇陪伴,新郎有同辈或同胞弟兄陪伴,双拜,一拜天,二拜地,三拜父母,四拜舅父舅母……按辈分逐个往下拜。这拜天地、拜大小,也叫“鸣龙”,意思是在操办儿女的婚事时不要忘了鸣谢中华“巨龙”。

“鸣龙”之后,开始坐酒席,第一杯酒主家敬舅父。因为舅父此时是酒席的最高权威,他不下坐,不饮酒、不动筷,谁也不能喝酒吃菜,这叫谢“龙头”。

婚宴散席之后,送女的带新郎到女家认老人老丈母。新娘陪同在前面走,新郎紧跟在后,到家后,村里同辈的男女青年要群起而混新女婿,混得越热闹越好。新女婿在老丈人家住一夜,第二天同新娘返回自家。回时,须由老丈人亲自护送到家。

今天,神木的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的多,新的恋爱方式取代了陈旧复杂的传统程序,总的发展趋势是进步和文明。

新婚之夜需压床

在河南洛阳及豫中等地,新婚之夜都流行有一种压床的习俗。

所谓压床,就是青年男女结婚的头天晚上,新郎家要请儿女双全的老人把床铺好,然后新郎请一个或者两个弟弟和自己一起在新床上就寝。压床的人要有所选择,不是任何人都能压的。首先,压床者必须是小于新郎的青年男子,一般都是自己的亲弟弟,或者是叔伯弟弟和姨表弟弟。如果在自己的亲戚范围内没有这样的人选,新郎也可以找同村的朋友和要好的同学。压床人的第二个条件必须是未婚的青年。如果是结过婚的弟弟辈,他们已经知道结婚的奥秘,懂得男女之间的私情,新郎家就不再把他们排在被请之列了。被请的压床人,都是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少男,他们是纯洁和阳刚的象征。对娶亲的人家来说,压床是一件吉利的事情。

除了请十七八岁的少男压床外,有的地方还讲究请四五岁的男孩儿压床,这是从延续子孙的角度考虑的。这个压床的男孩儿与压轿的男孩儿一样,都是新娘婚后生育的象征。如果男孩儿在压床的时候,不小心尿在了新床上,这是吉利加吉利,人们更是欣喜异常。

相关期刊更多

甘肃地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高铁速递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地方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