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碳中和的优势

碳中和的优势

碳中和的优势

碳中和的优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战略成本 管理

业管理的重点是要加强成本管理,成本管理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主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战略时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低碳经济下,如何从战略角度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成本进行分析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低碳经济与战略成本管理

低碳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原则,遵循生态学规律,在能源开采、企业生产消耗、产品消费及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模式。

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首先提出了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他认为通过分析企业及竞争对手的成本资料,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战略决策所需的信息就是战略成本管理。之后美国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价值链管理理论,论证了以价值链视角指导战略成本管理的可行性。1993年美国学者桑克提出了以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为核心内容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使战略成本管理更具体化,逐渐被理论界与实务界所接受,成为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形式。

在各国逐渐重视低碳的大环境下,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取得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就得适应低碳经济下的战略成本管理,只有加入到低碳经济中来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低碳经济是为企业节约成本。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低碳经济下企业成本的构成

低碳经济理念下企业成本的构成,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成本仅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其成本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把企业外部成本内部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收益,而且体现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低碳经济下企业成本应由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和碳成本两部分结合而成,即研究产品从采购、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使用直至弃置阶段的全生命周期中所发生的与碳排放相关的总成本,主要包括低碳采购、低碳设计、低碳生产、低碳营销、低碳能源、低碳废弃处置等内容。可以认为低碳经济下企业成本是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核算范围的进一步扩充,充分考虑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应承担的社会成本,使企业充分重视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发生在企业内外的碳排放成本,使成本的核算和控制更加完整准确,有利于实现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新协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发达国家承诺履行到2020年的量化减排指标;其次,发展中国家依据自身能力采用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再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可预测的、充足的资金,帮助和支持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减缓行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有一定的差距。虽然国家有发展低碳的政策支持,使得企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并能为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创造条件,但发展低碳经济势必会导致企业短期成本的增加。

1.低碳经济下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机遇。首先,国家出台了如税收、贷款、补贴和技术培训等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励企业参与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行动中,为企业低碳经济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从而实现企业降低成本的目标。其次,我国企业尚处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初期,使得更新改造旧设备及旧企业的成本较高,相对而言采购新设备和成立新企业的成本则较低,将低碳经济理念用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上游成本降低有利于下游成本的优化,最终实现整个产品的低成本化。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成本相对较低。最后,我国可再生资源丰富,部分可再生资源已形成商业化的低碳技术,这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企业采用低碳技术奠定了一定的成本优势。

2.低碳经济下企业成本管理面临的挑战。首先,低碳能源开发成本高。低碳经济主要是以利用低碳能源、使用低碳技术和生产低碳产品为核心,低碳能源是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相对应的概念。目前,大部分低碳能源的开发成本均高于高碳能源,可见能源低碳化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低碳能源成本高成已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强大阻碍。其次,低碳技术成本高。企业要想通过低碳技术减少碳排放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对其生产技术、生产工艺或产品性能进行改造,势必会增加企业低碳技术资金的投入,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成本。

因此,低碳经济发展前期,我国企业在低碳能源开发和低碳技术等方面成本是增加的,但企业从战略角度考虑,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必然趋势,可以享受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获得成本优势,从而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三、低碳经济理念下的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战略化将日益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在分析其生产经营成本时应充分考虑低碳经济,而在发展低碳经济时应重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由战略定位分析、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因分析三部分构成,以此分析企业低碳下的战略成本管理,将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控制成本,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目标。

(一)战略定位分析

战略定位是将企业战略与企业成本管理相结合,通过战略定位分析明确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向,确定企业的管理机制及配置资源的方式,以此获取竞争优势。由此可见,战略定位分析是企业在对其内、外部环境进行周密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产品和市场定位分析,以确定采取相应的竞争战略使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

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就应清楚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的位置,通过战略定位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发展低碳经济企业需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因此,短期来看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企业竞争,但是,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低碳经济势必会降低企业的成本,使企业产品同竞争对手相比更具竞争优势,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价值链分析

美国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价值链就是从最初的原材料到最终用途的产品输送到最终用户手中的整个过程中相互联系的价值创造活动的序列。企业价值的创造由相互联系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构成,每项价值活动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和成本降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按照企业价值活动单元的多少,价值链可分为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两大类。而低碳经济是以减少碳排放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这样势必会牵涉到企业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的优化。因此,价值链分析对低碳经济理念下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极为重要。

1.内部价值链分析。低碳经济强调企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因此,与高开采、高消耗及高排放的传统工业相比,发展低碳的企业对生产过程的要求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均不相同。而企业通过内部价值链分析,找出创造企业价值的各项价值活动,从而确定企业内部最基本的价值链,最大可能地实现企业的低碳化,优化组合企业的价值作业,并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

2.外部价值链分析。与企业有密切联系的外部行为主体的相关价值活动即为外部价值链,主要由供应商、购买商和竞争对手价值链三部分内容构成,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一方面通过对上游供应商及企业自身生产工艺的低碳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找出差距、采取措施以实现可持续的成本降低并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企业不但要重视内部价值链分析,更要重视外部价值链分析,在二者共同作用下,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以此制定企业成本管理策略。

(三)战略成本动因分析

导致企业成本发生的因素即为成本动因,其以企业价值链和战略定位分析为基础,考虑企业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对整个企业的成本影响重大。成本控制应站在企业战略高度,从成本的源头来分析企业成本控制方法,这就是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从战略成本动因考虑成本管理,将影响企业整个成本的各种因素揭示出来,以实现企业的低碳经营,控制企业成本。

传统企业成本分析的范围较窄,而战略成本动因对企业成本的分析更全面、范围更宽广。战略成本动因由结构性和执行性成本动因构成,结构性成本动因用于制定企业战略决策,而在日常成本控制中要重点关注执行性作业及成本动因。因此,对于发展低碳经济的企业而言,其成本动因的重要因素是制度创新、低碳技术及可持续发展。可见,企业要获得成本竞争优势,就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整合企业相关经济资源,采取低碳技术,从而发挥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企业低碳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为企业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战略成本管理创造了有利的内、外部条件,促进了低碳经济理念下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Z

参考文献:

1.郑晓青.低碳经济、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一个概念性分析框架[J].企业经济,2011,(6).

碳中和的优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碳纤维产品,国际贸易, 现状分析

碳纤维是以碳元素为主体(碳质量分数在90%~95%)的高分子纤维,是一种新型非金属材料,它是利用各种有机纤维在惰性气体中、高温状态下碳化而制得。根据所采用原料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聚丙烯腈基(PAN)、沥青基和黏胶基碳纤维。其中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泛的是PAN基碳纤维。

与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型材料,与传统高性能材料相比,它具有最高的比强度(是一般金属的3-5倍)和最高的比模量,特别是较高的热稳定性(空气中400C缓慢氧化和在2000C以上的高温惰性环境中,碳材料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是其他主要结构材料(金属及其合金)所无法比拟的)和化学惰性,使其具有耐烧蚀和耐腐蚀的优势。此外,碳纤维还兼具其他多种优良性能, 如低密度(是一般金属的1/4-1/5)使其成为减重、增强的最佳材料;耐摩擦、 抗疲劳、震动衰减性高、电及热传导性高、热膨胀系数低、光穿透性高,非磁体但有电磁屏蔽性等。[1]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模量高、比强度大、热膨胀系数低、耐高温、耐热冲击、耐腐蚀、吸振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

1 我国碳纤维制品产业国际贸易现状

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开始研制CFRP体育运动器材。1983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研制的CFRP羽毛球拍,1987年研制成功碳纤维,玻璃纤维混杂增强环氧树脂的蜂窝夹层结构四人皮艇。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劳动力低廉等原因,台湾逐步把劳动力密集,污染严重的CFRP体育器材制造业转往大陆沿海地区。例如,台湾80%的高尔夫球杆、40.50%的网球拍、羽毛球拍,60%以上的自行车架制造业转移到深圳、东莞、福州和厦门等地;一些发达国家也把该种体育器材制造业转来中国。例如,韩国把其大部分CFRP钓鱼杆制造业转来中国天津、威海和宁波等地。据统计,2002年国产CFRP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网球拍、自行车等已分别占到世界同类产品产量的60%、60%、75%、65%。这些CFRP体育休闲用品所消耗的CF量,约占当年世界CF消耗总量的16%。然而,由于国际CFRP体育休闲用品已处于饱和状态。

向宇宙空间发射物体需要极大的推力,重量的减轻将会带来极大的效益,此外宇宙空间温度变化剧烈,要求材料耐热、耐低温及尺寸稳定。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比较理想的材料。因此在人造卫星的主结构、天线、太阳能电池帆板、航天飞机方面均得到应用。由于航空航天方面主要考虑的是材料性能,不太考虑材料的成本,因此碳

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才得以被做为不可缺少的材料进行研究开发。

1995年美日共同开发的B777飞机上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己达到24%,至于新一代直升飞机,其旋转叶片及机身几乎全部是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制成。随着碳纤维增强塑料性能的提高,它在航空领域特别是大型民用客机上的应用将会日益增大。

正是因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军事上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碳纤维原丝一直是作为军事资源而言,其技术引进和货物贸易也是受到碳纤维工业发达国家的进出口限制的。根据现有的数据分析,2006年,碳纤维制品出口总额为6039.1343万美元,进口总额为3015.9312万美元, 我们可以得到我国的碳纤维制品的出口大于进口,保持贸易逆差,但是从单价和数额上我们可以看见,我国碳纤维制品进出口的格局是因为数量上的限制,进口的单价高于出口的单价,进口的数量远远少于出口的数量,这说明了一方面发达的碳纤维技术国家对我国进口碳纤维制品有所限制,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贸易逆差在于碳纤维制品的加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对环境污染的较低成本代价将碳纤维制品的生产设在中国,以较大量的加工厂的模式完成碳纤维制品。根据要素禀赋理论,碳纤维制品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仍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贴于

近年来, 我国的碳纤维市场发展很快, 今年可望达到1200t-1500t/a, 大都由日本、台湾省台塑和韩国产品所占领, 最近美国产品也开始打入中国市场。此外日本的三家原丝小丝束已输入我国东邦也在设法找渠道输入, 这对暂无国产合格原丝的碳纤维厂家来说, 无疑是个机遇, 因为其售价低于国产品, 而性能和质量好但它对生产原丝的厂家和即将引进原丝生产线的企业来说, 又是严峻的挑战, 迫使他们必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扩大生产规模和降低成本, 不然会有一定的风险, 除非是自己消化掉并发展下游制品。

2、对于我国碳纤维制品进出口贸易的思考

碳纤维制品和我国大部分劳动输出型产品一样,都存在着只是国外的代工厂的问题。正如郎咸平所言:“事实上我们制造的过程当中,破坏我们的环境,浪费我们的资源,剥削我们的劳动。”碳纤维虽然被冠以高科技技术产品,但在掌握了这一领域的技术范畴来看,中国的逆差实际上是以低廉的人力成本,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换来的。而改变这一状况最基本的就是要加速我国碳纤维制品的技术研制和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的研发。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或其特定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基于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一国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单纯的比较优势不能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几种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现在总体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自主创新的能力还比较低,国际竞争力还主要体现在由低人力资源成本主导的劳动密集性进出口产品上。因此,面对保护期之后多元而白热化的国际竞争市场,我们应当在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来提升竞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将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新形势。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指出,在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中,一国的要素禀赋、需求状况、相关产业或辅助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等四大因素对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因此,一国竞争优势的取得最终落实到其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改善之上,所以我们可以从我国的产业布局整体来把握竞争优势。

首先,整合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中国的持续高速增长,基本上还是一种外延粗放以规模取向的简单增长方式,与国际竞争力提倡的以效率、质量、环保取向的内涵集约式增长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整合资源,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使经济在高效率水平上运行。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到国际市场上去“抢蛋糕”,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其次,着眼区域经济,走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将那些产品关联性强,价值链长的产业通过整合,形成区域性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部技术外溢、资源共享达到成本降低,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积极引导,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中,虽然存在有技术外溢和“干中学”(Learn by Doing)的效应,但是我们仍然要强调高新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开发,而这正是我国当前国际竞争力缺乏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高校、科研机构的成果产业化,来发展自己国家在未来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性产业。

从技术上而言,制约我国基碳纤维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原丝质量差和无高精度的碳化装置,国家“ 十二五”的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或“863”计划应紧紧围绕此项重点同时也要配套考虑辅料问题。此外, 如何正确处理大丝束和小丝束基碳纤维的关系, 也是我国业界十分关心的问题。

大丝束碳纤维无疑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对传统材料和许多产业的更新换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考虑到我国目前还处于开发初期约95%以上的市场仍依赖于24K以下的小丝束碳纤维, 特别是军工急需的碳纤维100%为小丝束。从国际上看, 目前小丝束的市场仍占居优势, 而且目前世界需求量最大的T300档次的碳纤维正迅速向T700性能水平过渡, 土木建筑和体育用品用的碳纤维有相当一部分采用的12K T700型产品而大丝束碳纤维的强度指标4.9Gpa是很难达到的, 而且其性能离散系数要比小丝束大这就决定在一些高科技和军工领域以及事关生命安全与要求长寿命的应用领域, 仍需要小丝束碳纤维。有些重要的工业领域如土木建筑虽然也可以选用大丝束碳纤维, 但加固层数要比采用同样性能档次的小丝束碳纤维要多, 才能达到相同的加固水平从而抵消了其价格低的优势。为此在今后相当时期内小丝束碳纤维仍将有其强大的生命力。转贴于

3、结论

如上所述,碳纤维制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输出,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要加大实验研究。目前而言,我国的大丝束碳纤维应着力于解决其原丝的国产化和市场开发方面。

[1]贺福。碳纤维及其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

王秋霞。世界复合材料强国与我国的复合材料现状及发展动向。玻璃钢复合材料,1999,1:1-9

碳中和的优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低碳农业;优势;对策;海南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308-02

低碳农业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高效益、高效能为基础,通过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式,使用固碳的发展方法,实现低碳的发展方向,最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几十年来的粗放发展模式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海南发展低碳农业不仅刻不容缓,而且潜力巨大、大有可为。

农业低碳化是低碳经济在农业中的实现形式,以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和增加农业固碳能力为方式,对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进行变革创新,以达到低排放、低污染、低成本、高效益的农业经济形态。农业低碳化是海南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要求,是提升海南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无论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都具有重大意义。

1 海南推进农业低碳化的优势

1.1 区位环境及资源优势

海南具有水质好、空气质量优、土壤质量优良等独特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具有生产蔬菜、水果、畜禽等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优良条件。在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的影响下,海南年日照时数在岛内大部分地区可达2 000 h以上,在西部、南部地区甚至达到了2 400~2 600 h。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比较,1 640 mm的年降水量使得海南岛降水名列前茅,如此充足的水汽来源为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海南生物资源丰富,由丰富多彩的热带林木、热带花卉、热带水果以及天然药材组成了我国最丰富的物种基因库,这些资源为发展低碳农业提供了明显的比较优势。海南特殊的资源及区位环境优势使其更容易在农业方面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

1.2 产业规模优势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海南的热带农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热带作物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1/2以上,农业总产值占全省GNP的30%左右。同时,海南农业拥有充足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相对较底,海南农产品商品化率非常高,大部分农产品销往国内国际市场,热带作物几乎实现了完全商品化。海南农业产业规模的优势具备发展热带低碳农业的产业基础。

1.3 产业技术优势

海南拥有雄厚的热带作物科技实力,建立了中国热带作物科学院、省农科院和以海南大学为主的专门从事热带作物科学的研究机构。这些科研机构为海南培养了一大批从事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使其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了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一级一级设立了比较完善的省级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市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级农业科技推广站、村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点[1]。

2 海南推进农业低碳化的对策

2.1 推行观光农业模式

海南进行低碳化农业经济的一个重要模式就是推广观光农业。观光农业包括教育培训、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科普考察等方面内容,为传统农业赋予了新的内容,并且可以在保护农村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增加城郊农民的收入、促进城郊经济的发展。海南具有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利用随处可见的阳光、海水、沙滩和椰树的特色自然环境,运用侨乡和黎苗族聚集地的优势,开发传统饮食文化、农耕文化以及特色传统工艺文化。在特色乡村中,以旅游景点和民俗风情丰富其主题,提供住宿、避寒、赏花、品果、餐饮等多元服务;在风景宜人的乡村,遵循“保护生态、和谐发展、健康绿色、注重安全”的发展原则打造农业观光园;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以及乡土文化资源优势,在开放式的农业生产场地中开展观光、采果、摘菜等活动,让游客在活动中体验农民生活,享受农家乐趣;对传统工艺、节庆文化、民间艺术等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开展观光、考古等休闲活动。

2.2 优化农业生产模式

要从增强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循环利用方面优化农业生产模式,发展农业低碳化。在实现农业绿色化生产的过程中,要从节约能源资源、提高土壤固碳能力方面着手,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推动农业的低碳化进程。目前,海南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与再利用程度较低,秸秆焚烧率在有些地区甚至可达81.25%,由此可见,废弃物的处理与再利用是农业循环发展的重点。具体来说可在大型养殖场建设沼气站,充分利用沼气这一能源,同时沼渣、沼液与秸秆可作为肥料直接还田或过腹还田[2];遵循食物链原理来提高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率,按照“空中混长、地面混种、水下混养”的方式合理利用空间进行种植;为减少农业成本以及农耕中能源、水分、肥料的消耗,可适当减少翻耕表土、进行免耕栽培以提高土壤的固碳能力。

2.3 科研技术的推广,科研人员的培养引用

应加快农村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将技术作为农业低碳化的重要支撑来发展低碳农业。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加对青年科技人才培训的投入,完善梯队建设,为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做准备。二是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定期、及时的检测,加速落后设备的更新换代。三是通过引进联合作业机具,增加节能型农业器械的使用,来减少作业的次数和环节,减少农作的能源消耗,增加产出。四是优化利用农业废弃物,增加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农业中的利用,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五是加强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粪肥、堆肥以及有机肥来代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断推进农作制度的创新[3]。

2.4 规范企业与农户的生产行为

发展低碳农业,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三方面协作。政府方面,要制定完善相应的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并采取贷款贴息、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方式来扶持低碳农业的发展;同时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对低碳农业进行投资。企业方面,实现低碳技术的及时换代与升级,增强与农户的合作;将农业企业的低碳责任与产品的质量安全、信誉、知名度结合起来,从事低碳经营模式。农户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组织的专业技术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规范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和农药使用行为[4-5]。

3 参考文献

[1] 张宪英.我国低碳农业解读及其发展路径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2010.

[2] 陈丽琳,喻法金.绿色农业低碳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2):39-42.

[3] 王艳秀.国外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皖西学院学报,2014(1):52-56.

碳中和的优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森林;低碳;发展;思考;丽水市

作者简介:郑素云(1980―),女,浙江遂昌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3002102

1 引言

生态优势是丽水最大的优势,也是丽水基础最好、特色最优、潜力最大的资源。丽水是浙江省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低碳发展是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是丽水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区域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是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区域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途径,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行动指南,也是建设小康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丽水市在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中,先行先试地探索和推进低碳发展,通过发展低碳产业,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低碳化;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实现区域能源结构的低碳化;通过创建低碳城市、发展低碳建筑、倡导低碳出行、践行低碳生活,实现区域消费结构的低碳化;通过保护森林、改善树种,增加森林覆盖率,打造浙江的“碳汇洼地”。

2 推进森林低碳发展的基础与优势

2.1 生态文明发展体系不断完善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已成为丽水全市人民的基本共识以及各级领导的历史责任和自觉行动。2009年,丽水市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并制定了《丽水市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2010年3月,丽水市又制定了《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及考核办法》,丽水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率先组织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性纲要。因此,丽水市在推进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领导基础、思想基础、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

2.2 “中国生态第一市”基础日益夯实

丽水是浙江省首个部级生态示范区,所属9个县(市、区)生态环境质量全部进入全国前50位,其中4个县进入全国前10位,庆元县居全国第1位。2010年,全市地表水监测断面满足要求Ⅰ~Ⅲ水质标准的比例达到98.8%;能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占98.8%,均居全省首位。全市各县(市、区)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降尘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和省控标准,其中丽水市区空气自动监测全年有效天数363d,达到Ⅰ级空气质量的天数为124d,Ⅱ级为233d,Ⅰ、Ⅱ级天数达到97.8%。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长期居全省之首,生态环境状况指数持续稳居全省第一。

2.3 森林碳汇资源潜力巨大

丽水山清水秀,风光绚丽,森林覆盖率达到8079%,林木绿化率达到81.62%,林木蓄积量占全省的25%。根据丽水市的森林资源数据,丽水森林中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比例最大,两者面积占比达到69.33%,天然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占比达到6134%,这说明丽水市的森林固碳能力比较好。根据核算,丽水市2010年的森林碳汇总量为456.1万t CO2左右,是浙江省森林碳汇能力最强的地区。

2.4 产业低碳化进程稳步推进

“十一五”期间,丽水市COD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16%,SO2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16.69%。一是着力发展绿色低碳农业。通过优化生态农业布局及农业集群发展,逐步形成丽水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二是着力提升生态低碳工业。近年来丽水十分重视如金属制品、合成革、精细化工等传统高耗能产业的改造升级,着力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化发展新特色。三是着力发展低碳特色服务业。如依托区域特色,实现龙泉剑瓷、青田石雕、云和木业、遂昌竹炭等特色文化创意的产业文化;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生态休闲养生旅游产业,促进生态休闲旅游成为低碳产业的新增长点。

3 推进低碳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1 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加剧

丽水市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的历史阶段,不仅存在着工业化与城镇化对稀缺的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着矛盾,而且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在加剧。一方面“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市情,成为丽水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空间发展瓶颈和制约,另一方面丽水作为浙西南“绿色屏障”的生态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都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矛盾和障碍。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实现科学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丽水未来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3.2 经济总量小、产业转型升级任务重

2010年,丽水市经济总量小,仅占全省2.37%,经济实力和政府财政不强。由于历史原由,区域积累的产业层次不高、发展动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能力弱、组织结构不合理等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因素,它给区域产业布局,要素供给、交通物流、环境保护以及人才集聚等带来诸多困难。也给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诸多困难。因此,培育和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难度。

3.3 绿色、生态、低碳发展意识有待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低碳发展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它是继“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开展节能减排之后的一种工作延伸和深化,是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据专题调研《丽水市社会公众“低碳发展”认知调查》,调研结果表明,丽水市大多数公众对于低碳与低碳发展的具体内容和涵义的认知程度并不高,约56.8%的社会公众并不了解。一些干部和群众甚至认为,低碳发展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

4 森林碳汇发展之路探讨

4.1 突出森林碳汇优势,打造“中国生态第一市”

作为浙江生态绿谷,低碳洼地,丽水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快形成资源环境价格约束机制和配置机制,加强林业生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保护好浙南林海。保护森林,提高森林质量,强化森林生态功能,积极构建以森林为主体的绿色屏障。大力推进以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政策措施,持续推进造林绿化,增加森林蓄积量和碳汇能力,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和保护。进一步发展林业产业,增加林业碳汇,保持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地位。

4.2 探索推进“森林碳汇工程”的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扩大碳贮存,减少碳释放。充分依托国际市场,争取开展碳汇造林项目和碳汇水电项目。通过造林再造林和加快低产林改造,提高森林数量和质量。加大营造生物质能源林力度,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提高固碳能力,建立有效机制,使丽水的碳贮存转化为资可利用的指标。二是探索建立加快低碳市场开发的政策激励机制。加强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三是建立固碳间接减排机制。发挥丽水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推动建立森林蓄积量增长与排放指标安排相挂钩的体制机制,理顺森林蓄积量与排放指标之间的互动互促关系。四是创新间接减排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丽水森林吸碳固碳对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探索建立碳排放额度交易的机制。

4.3 打造百里绿色长廊,走生态低碳发展之路

实施瓯江干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实施方案和丽水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启动湿地保护和瓯江干流生态系统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严禁对湿地的侵占和不合理利用。加大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力度,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以确保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为目标,加快建设高标准水利工程体系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统筹建设生态公益林、景观林、防护林,推进城区周边山体绿化和瓯江干流、高速公路沿线山地森林植被改造,把瓯江干流、支流以及各高速公路、铁路打造成百里绿色长廊,走生态低碳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碳中和的优势范文第5篇

低碳经济;低碳旅游;发展对策

【项目来源】课题“低碳经济背景下自贡低碳旅游发展研究”

低碳经济的推行主要受全球变暖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的挑战影响。世界各地相关的机构倡导以低碳经济来应对全球变暖所带来的危机。低碳经济理所当然成为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1.低碳旅游的概念

我们常说的低碳经济指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作为基础发展的绿色经济。低碳旅游则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要尽量减少和降低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提倡奉行的是环保旅游。一般低碳旅游包括的内容主要是由政府和旅行机构推出的一系列关于环保低碳的政策及低碳旅游的线路,再就是个人在旅行中也要携带具有环保意义的行李,选择环保型的旅馆,乘坐的交通工具也要选择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交通工具,甚至还倡行徒步与自行车等旅游方式。

2.实现低碳旅游的特点优势

低碳旅游顺应全球低碳经济的背景而生,并成为当前旅游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这主要是因为低碳旅游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凭借着独有的特点优势占据了独特的地位。

关于实现低碳旅游的特点优势主要体现在:

首先,低碳旅游是低碳产业发展中最具优势的产业,相对工业、农业这些消耗能源多的产业来说,旅游业对资源的消耗低,排放二氧化碳的量也非常少。此外,在当前服务业中,旅游业又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以及减少资源的浪费,旅游业理所当然的是低碳产业最突出的行业。

其次,低碳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减少碳排量,有利于改善环境。而且低碳旅游的需求也将促进森林资源、产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在旅游中不仅对环境起到了保护作用,而且对于旅游文化更能有效的发掘与宣传。

再就是,低碳旅游具有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扥效益,在发展中能够对其他的经济产业形成一种具良性的替代,对其他产业进行补偿,最终取得节能与减少污染减少排放量的效果。

最后,低碳旅游能够对低碳经济产业等低碳行动有效的推动和传播。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供人交流的窗口行业,通过旅游业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形象进行细致的反观。例如,在旅行中,中国可以向全世界展示低碳行动,将国家高大、以地球环保为己任的形象树立起来。同时,也有利于旅行者在旅行中通过亲身的感受来切实的理解低碳经济产业,有利于低碳教育与低碳理念的推行与传播。

总而言之,受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旅游业在实现低碳发展上具有突出的优势特点。不过,对于自贡旅游业来说要实现低碳发展也面临着挑战。

3.贡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

自贡所具有的资源与能源极为丰富,所具有的种类丰富的植被构成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常见的植被以乔木、灌木、藤本、竹类、蕨类以及草本等为主,此外还包括珍贵的植物。繁茂的亚热带常绿针阔混交林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优势。

再就是自贡除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外还生产芦柑,这些同样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使得自贡成为国内旅游发展迅猛的重要地区。对此,对于自贡而言要实现低碳旅游也势在必行。这些优厚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湿地等资源都实现低碳旅游的重要资源。

近年来,自贡在发展低碳经济产业方面也做出了多种尝试。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与专家学者也就“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进行研发讨论呢。政府部门也加大力度来发展低碳经济与低碳产业。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关于环境的革命,同时也是经济的变革。

自贡的企业与个人也深切的认识到了低碳经济对于人类生活所带来的各种好处,从而也积极的发展和倡导低碳经济的发展。自贡作为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之下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进一步对旅游业定位,旅游业低碳化的发展已经成为自贡低碳经济背景之下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在促进自贡经济的低碳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不过,自贡低碳旅游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旅游业本身就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对能源的浪费也严重;在旅游中相关企业对于节能减排的技术相对薄弱;在旅行中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着破坏浪费的行为,而对旅游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旅行中,大众的环保意识欠缺或者较弱,在消费中倾向于非低碳旅游的现象比较多。

4.自贡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

政府部门重视低碳旅游,着力打造和维护低碳旅游的场所。要求自贡先从改变当地对旅游发展的看法,改变粗放盲目、只重开发和轻视保护的传统做法,对旅游发展方式进行转型,加大力度打造低碳旅游的发展。具体的做法就是可以在一些适当的区域建设一些有利于低碳旅游的低碳旅游景区,慢慢的积累经验,然后慢慢推广,甚至为全国的低碳旅游发展做出表率。

在低碳旅游的景区里加强对景区字眼的保护,控制客容量,同时也要配置健全的低碳旅游基础的服务设施,如低碳道路的交通设施、卫生设施以及能源供应设施等。

在旅游业中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自贡旅游业管理的相关部门里,应道制定相关的环保政策来鼓励大家对环保支持,也以用来约束大家对环境的破坏行为。在推行节能减排技术中要重点抓旅游中的交通、住宿以及活动三个方面。在交通中重点就是对航空进行技术改革,提高燃料的效率;旅游中的住宿则要推行绿色饭店与生态饭店,注重建筑的节能减排,而在旅行中对物品的使用要尽可能的实现反复使用与重复利用。

加大力度对低碳经济进行宣传,积极倡导低碳旅游。在旅游中的主题是旅行者,因而在这个工程中旅行者对于低碳旅游的理解和实践极为的重要,低碳的生活方式与旅游方式格外重要。

本文通过详细的论文,现实了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提之下,低碳旅游已经成为世界旅游业的共同选择,因而自贡旅游业也极为重视,其在发展低碳旅游方面也必将大有作为。

[1]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0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煤炭地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州煤炭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中国煤炭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