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目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外语教学;目的语文化;母语文化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伴随着交际外语教学法的渐次推广,对“目的语文化”(target language culture)的导入已逐步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界的共识。90年代以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以及语言教学界对语言文化的研究开始出现从单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学习转向关注“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双向互动问题。本文尝试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现象着手,从外语教学的目标出发,对“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一、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1.我国外语教学中的“目的语文化”的导入

文化和语言互为目的和手段,共同构成外语教学的基础。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过去的外语教学实践中,我们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放在首位,期望学生将来能够和说母语者(native speaker)水平相当。从语音、语义、语法等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说,这个目标可以理解,然而当我们认识到多数说母语者可能长期生活在单语言和单文化的环境中时,这个目标就值得重新定位了。

随着传统教学法弊端的显现以及交际教学法的推广,“就语言而教授语言”的外语教学模式受到质疑,随之“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因为只重视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例如,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中很典型的问题是“高分低能”“聋哑英语”。这与我国英语教学长期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直接的关系。目前,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状况正在改变。实际教学中,对“目的语文化”的重视体现为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被越来越多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这种兼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理论已经成为我国外语教学界的共识,并在2001年7月颁布的《国家英语课程》(实验稿)中被写进教学任务。

2.“目的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教授“目的语文化”,将英语学习者置身于英语环境中,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1999年的《大纲》(修订本)则进一步在教学方法上指出“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比如教师在讲解“fifth column”的时候,就不能单从字面解释为“第五军队”了。教师应结合它的来源:“在西班牙内战期间,莫拉将军(General Mola)帅五个军队,其中四个军队正向马德里进军,(还有一个军队是在城里)。从此以后,fifth column这个名词就不胫而走,成了奸细的代名词。”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例如在与外国人沟通的时候,要求对其文化有了解。我们中国人熟人碰面都会客气地问“吃了吗?”如果在与外国人碰面的时说:“Have you had lunch?”他们会以为你想请他们吃饭呢,造成尴尬的局面。

英语中的“听、说、读、写”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因素当然也能在各个方面渗透出来。只有了解“目的语文化”,才能更好地学好英语。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目的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文化全球化

“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与“母语文化”的引入不仅是实现外语教学目标的前提,还是时代的要求。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以经济全球化为主导的全球化趋势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它极大地带动了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但文化全球化并非“文化一体化”,而是一种多元文化并立存在、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动态平衡。正如国学大师张岱年指出:“经济趋于全球化,但各个民族必然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文化的丰富多彩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提。”

在文化全球的背景下,外语教学不但要树立“知己知彼”的文化观(目的语文化),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母语文化)。只有这样,我国外语教学才能够真正成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本着“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原则,本文初步探讨了“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与“母语文化”的引入在实现宏观外语教学目标上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它的作用就体现在“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均衡学习。

参考文献:

[1]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A].外语教学,2006(5):67-70.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孙玉.外语教学理论的新探索[C].外语界,2006(4):79-80.

语文教学的目的范文第2篇

一、什么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是一种以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教与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积极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通过分析教学内容,设置教学任务,将要讲授的知识蕴含于学生完成的任务中,学生自觉的投身到学习当中,通过完成任务掌握所学知识。项目教学实践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打破了大学语文教学的传统授课方式。

二、在语文教学中使用项目教学法的好处

(一)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学习中主要是靠自主思考,老师在旁协助,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教学法一般都是以小组形式展开,学生通过对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分析,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加以实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有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还要针对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各自负责相应的部分收集信息,最后将信息整合解决问题。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锻炼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行动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使用项目教学法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比较高,老师要合理的选取项目,选取的项目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同时要清晰的了解所选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设置任务,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教师在发现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加以指导,及时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习状况。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不但要求教师有专业的文化素质,还要求教师有其他方面的素质,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三、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一)备课环节

大学语文老师要对其他学科有所了解,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与学生的专业知识或者是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对教材进行补充。例如:屈原的《湘夫人》一课,老师要让学生从这篇文章中挖掘出楚文化的内涵,可以补充阅读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帮助学生学习。

(二)教学环节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例如《湘夫人》一课,老师在进行导入时可以先从身边的生活逐步过渡到所学课文,然后让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朗读,知其大意,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最后学生归纳、老师总结并布置作业,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把控课堂的氛围,保证课堂活跃但不喧闹。

(三)评价环节

传统的考核方式并不适用于项目教学法,对学生的评价要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态度、表现、方法和最终的学习效果都要进行评价,这就要求老师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学生,将学生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都记下来。老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评价环节。

1、对学习进度进行检查

对学习进度进行检查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记录,老师对学习记录进行检查,不但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还能够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本组的问题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执行能力等,可以体现出整个学习过程。

2、让学生对学习成果加以展示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完成后,除了老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还应该让学生自己对学习成果加以展示并做出自我评价,老师要给每一个学生阐述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成就,并对自己的表现、组员的表现、学习过程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加以分享,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还能够在对学习成果的阐述中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结束语

语文教学的目的范文第3篇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教育家就提出过设计教学法,并且称这为项目教学法。在上世纪80年代,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就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并且实施。当前,我国在中职工科的专业教学中也广泛运用语文教学,并且大力推行。当前是一个以职业教育映衬就业教育的时代,中职的语文教学文化应该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中职语文的专业课中搭建桥梁,是笔者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的新尝试。笔者在本文中,论述了中职语文教育法的项目教学,其目标是培养合适的生产建设以及管理服务的一线型人才的学科,语文是中职高专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是打造生产建设的技能型人才。实用性语文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给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进而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能力。文章中蕴涵着美好的心灵感情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综合的职业能力以及工作和生活都会有着重要的含义。因此,促进中职院校语文教育的发展,要从整改教学模式入手,项目教学法是根据新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产物,同时,切实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互动作出了贡献。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项目教学法是将学生当作培养的主体对象,将项目作为实际载体进行综合的操作,充分发挥运用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作学习任务,不仅使得项目教学方法具有实践意义,它还体现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作为价值取向的教学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将学生放在首位,在教学的目的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在整个的教学框架上还可以将课文当作基本点再进行不断的拓展,学生最终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知识是项目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传统的项目教学上,将学习成果展示给他人作为教学的评价,新式的项目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中需要知行合一,重视知识的结构性和整体性。使得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情况下,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项目教学法是将项目作为载体,将学生当作培养的主体进行针对性的综合能力培养、知识技能的运用和掌握学习知识技巧,完成项目教学,不断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有别与传统的项目教学方法,将原来的教师主体转化为学生,将原来课本的主体转化为项目的中心,将原来以课堂为中心转化为课堂为中心。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和认知的主体,单一的将信息作为传递的主要通道已经不能成为新课堂的教学模式了,实施语文教学中的项目教学,能够克服传统语文教育的弊端。不仅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还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性低和主动进入学习模式难的问题。

语文教材中引入项目教学是中职语文教育的改革,为项目教学的运用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2007年秋天,是职业院校的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阶段,笔者有兴参与编制从而得到了一些经验。教材是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获得的,不仅需要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还要兼顾创业需要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特点进行编制,通过话题单元,将各个单元的文章分为活动和阅读两个部分,与以往的语文教材相比,新编教材注重课外实践和自主参与语文教学内容的相关活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对应的教材设计,提供课文场景和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注重实际参与过程,将校园文化和职业就业方向紧紧挂钩,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并且为中职语文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新编教材不仅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还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技能,给学生提供发展特长,为教师提供创造性教学的平台。

二.创新课程设计,实施项目教学法

(1)项目设置。在项目教学中,项目设置尤为重要。结合中职生所学专业和该专业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设置项目,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真正感到学有所用。

新编教材需要将教材作为发展重点,实现职业岗位的要求,将实际运用能力作为完成工作的总指标,按照工作进程和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根据教学效果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进。

文秘专业中,语文教学训演剧本改编成剧本,课文最近也由老王,项链和雷雨等。进行改编,教师可以负责安排练可以针对学生的口语听力和写作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讲授阅读课时,将舞台表任务让学生课后自行揣摩,并且发表改编的构思,写作能力好的学生进行剧本撰写,然后进行编排和演出。对于市场销售能力和讲授语文活动的过程中,将运用技巧和解说景物进行联系,或者将课本内容改写成商品促销活动。

对于旅游管理的专业,教师在教授内容时,可以将当地举办的运动会与课文内容进行挂钩,如,郑州举办的国际少林武术节,可以将激情郑州,青春飞扬,争当文明志愿者活动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将活动设置为四个小项目,写一句宣传标语等,介绍项目活动内容,推荐有特色的郑州文化,结合专业,以我为激情郑州放飞梦想做什么?抒发自己的情感,这类项目设置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使得学生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课堂上可以学生分组和教师进行讨论,并且提出一个或者多个任务设想,设置任务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自由进行组合,进行分工,根据工作的步骤和程序逐渐完成。可以布置手抄报,在制作过程中将小组成员分为四组形式,可以一组分成四个人,完成手抄报的制作。在布置手抄报的过程中在新闻版上刊登校园最新的发展资讯,在娱乐部分可以收集公共场馆的免费信息,教师根据项目的整体内容进行设计,不同专业特点与教学设备的使用不同,需要进行各个方面的协调。学生接受任务时,根据个人能力进行分工,可以将工作分为四个版块,一是新闻的采写,二、娱乐撰写三、手抄报排版四、信息反馈。使得活动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并且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和处理。通过社会的调查和网络的咨询等,进行整理和归纳,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以及利用信息的能力。在介绍郑开国际马拉松项目的推荐时,参加郑开国际马球拉松的资料收集过程,就是上网收集信息。学生自主上网收集大量的信息并且加以处理,学要实际的自主学习。

教师要善于整理资料,整合信息,同时,要善于启发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相关的信息,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等形式,并且进行归纳和总结,学生在采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过程中要善于终结经验,不仅要作到信息的公开化还要作到信息的真实可靠。在激情郑州,放飞梦想的主题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收集资料和采集相关信息来进行自主学习,更加加深学生的记忆。

(2)探索需要独立性,检查落实需谨慎。学生在小组分工过程中要注意与成员之间的配合,通过团结协作和独立思考,将主题和实际工作相联系,小组范围内开展教学演习,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从旁引导,跟踪报道小组各项活动的进程,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检查活动的开展情况,适时调整活动方针。学生进行有效的基本功练习非常关键,因此,要善于找寻机会,将实践和课文有机结合。

通过项目展示活动中心。不同的项目都有不同的展示形式,在单项项目和综合项目展示中,在课堂教学模式下,根据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以下尝试和运用。角色扮演,课本剧扮演,情景触动,以及竞赛和演讲辩论等等形式,笔者可以通过一个任务的比拼来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可以模拟一个为同学庆祝生日的晚会。学生接到任务之后,需要挑选主持人,落实生日宴会上的人数,以及写作致辞内容和安排致辞的人选,准备糖果和生日礼物以及布置会场等等,精心准备之后生日晚会如期举行。学生在项目展示中不但取得了办事经验还可以了解致辞的内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活动评价是进行项目评价的一项重要环节,具有调节和激励的作用,使用恰当的评价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加入到语文活动中去,亲身体验文化氛围。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是在小组成员和课任教师的评价中取得的,因此,要保证学生和教师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给后续项目的完成提供有利的保证。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克服单一的纸笔评价,只是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的评价。只有根据学生的活动成果和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综合的认证和评价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评估。表现性在教学评价中是需要在实际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评定的,比较全面的评价了语文技能和知识掌握能力,还通过学生的表现进行观察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合作能力,对情感的态度和作出实际的评定。

教师对于学生在行为和思维以及性格和智力上有突出表现的学生,需要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进行适当的激励,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设置一些奖励机制,例如,最佳口才奖和最佳表演奖以及最佳团队奖。把学生的荣誉张贴公布,让学生接受榜样的力量,评价的形式和内容出现多元化,不仅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还要进行客观的评价。语文课程在设计和实施中需要根据中职学生的个性作为支撑点,通过将他们变成主动学习的学生,通过不断的合作和学习相互租金,才能解决传统学科的教学难和教师难的问题,才能更好的调动课堂气氛,使师生找到语文教育的乐趣。

三.对中职教育推行项目教学法的思考

(1)我国在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引入项目教学法,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活动的调查和研究,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全面的使用。语文职业教育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模式,增强听说读写的能力,丰富语文课堂,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教学学生填鸭式教学模式,给中职语文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学生普遍欢迎的一种具有独特教学优势的教学方法。

要使得项目教学法在语文教育中获得有效的进行,还应该加强语文教育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的配套设施,再进行师生互动,项目教学设施是新型的教学手法,是一个系统工程进化的过程,不仅对原有的传统学科和教学框架都做了都有了很好改进措施。教师在观念和能力以及育人模式上,都要按照教材的编写和专业课程的设计来进行推行,对于课程的教学实训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都做了改革。推行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阻碍,就要双方进行努力的沟通和有效的改进措施。需要领导进行好以下的工作,与教师加强联系,明确具体方向,建立教学互动和激励机制等等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项目教学运转和推行。

(2).教师应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

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学水平和操作技能才能发挥好中职语文教育的教学魅力,在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中,将生产技能和教学技能进行结合,将综合管理方面的技能在设计和实施方面是很难有效运行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要在设计内容中,贴近生活,因此,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设计能力,才能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自身职业技能,同时,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每门课的操作技能和课程的实际生产水平等操作技能。有效的达到项目教学的主要目标。

四.结语

语文教学的目的范文第4篇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泊头市王武镇后河高小 刘坤认定目标是目标教学课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怎样才能做到积极有效地认定目标呢?

一、认定目标应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学前重点认定,突出主要目标;学中逐一认定,坚持目标先导;学后对照认定,加深整体认识。一节课的目标系列,通常都有多个目标组成,要想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作用,就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目标。课前只对重点目标进行强化认定,其它目标则在讲课过程中边学、边认定。当然,在此过程中也必须遵循目标先导的规律,即先认定目标再学习,充分发挥目标的激疑启思功能,在导学达标之后,还可以对照目标再次认定。这样做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学生对目标系列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中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在认定小学语文第七册《海滨小城》一课的目标时,对于重点目标——知道海滨小城的景色特点和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的,我在学前重点认定,学文中反复提醒,导学达标之后,又对照认定。而对于其他目标,如“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知道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则采用了学中认定的方式。这样,学生便对本课重点目标有了深刻印象,而其他目标也在学中逐一认定,立即达成。

二、认定目标方式要简易,方法要灵活。认定目标应该以口述为主,以简化认定形式,方便教师操作。与此同时,更要注意引出目标的灵活性,如果堂堂课教师都采用“直展示”,认定目标前总是一句“我们这节课的目标是……”,课课如此,机械刻板、单调乏味,长期下去,必将消弱学生认定目标的兴趣,影响目标认定的效果。而新颖有趣、引人入胜的展标方式,才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来认定目标。

具体说来,可采用“情景式”、“设问式”、“温故式”等等。

例如: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小语第四册)一课时,认定目标时就采用了“情景式”。我抓住了少年儿童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点,在课前绘制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图画,把3个目标分别放在小蝌蚪找妈妈的三道险关上,每达到一个目标就等于帮小蝌蚪前进了一步,直到最后目标达成,小蝌蚪找到妈妈。这样一来,学生兴致勃勃,学习热情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如,在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我采用了“温故式”来认定目标。学文前,我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于狼的课文,让学生谈谈对狼的认识。在这个认识的前提下,我适时地引出本课目标:“狼为什么要摇尾巴?狼的本性会改变吗”?弄懂这些问题,也就达成了本课目标。这样的认定方式,有助于本课目标的达成。

认定目标方式的选择,还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灵活掌握。讲读《荷花》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前提,采用了“承启式”的认标方式: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从前见过的荷花是什么样的?让全体学生初步了解荷花的颜色、形状,这就为本课目标的达成垫定了基矗在此前提下,我引出本课目标: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呢?他又是怎样观察、怎样描写的呢?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开始积极探求目标的达成。

三、对于中高年级认定教学目标的三种方法。

(一)提前认定目标。从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来看,他们已具备了自己理解教学目标的能力,适合于在始教阶段认定目标。同时,提前认定目标对于“自学辅导课”也很合适。如在《粜米》一课中的几个目标分别是: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背诵课文前三自然段;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3.能通过重点词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了解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些教学目标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课的教学目标最好提前认定,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带着这个任务去学习这篇课文,收到最佳效果。

(二)课后出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起始知识的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比较陌生,若提前出示教学目标,目标中涉及到某些概念、术语,因为学生还没学习,所以很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以目标为导向,先逐层讲授,然后再结合课堂小结,滞后出示目标,这样效果会更好。如讲《种子的力》一课时,其中一个目标是“理清文章脉络,看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的,并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在小学课本中,议论文出现的很少,对议论文的结构就更不了解了。因此,在讲课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思路,看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把道理讲清的,进而渗透关于论文的定义及议论文的结构等写作知识,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不提前出示教学目标,而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叙述。陈述时与教学环节结合,这样可以把教学目标与叙述过渡语融于一体。如在《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有一个目标是“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教育学生学习周总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我在分析课文内容时,先让学生找出全文的中心词“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接着指出了解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是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然后根据中心词进行提问,使学生既学会了周总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又学会了抓住重点词句直奔中心的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的学习方法。

语文教学的目的范文第5篇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语言目标和文化目标的统一。具体如下:

一、附加法。在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等语言知识的教学之余,教师可采用“附加法”适当地添加补充一些文化内容,并要求学生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被添加的文化内容,形成一定的文化知识体系,从而获得一定的文化意识和能力。这是一种较为显性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时间灵活处理附加的方式,可以选择“课上附加”或者“课下附加”。例如,七年级(下)第二单元Why do you like koala bears ?的话题是“动物”,教师就可以在完成语言教学目标之余,补充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文化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二、融入法。和“附加法”不同,“融入法”采用的是将文化目标融入语言教学目标之中的方法。这是一种较为隐性的方法,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驾驭技巧,在克服语言知识与能力教学的自身规律之余(如需要先学习一般现在时,再学习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等),将文化目标有机地融入语言教学内容。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对比中英两种语言中的“动词形式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一定的动词变化规律(英语中的动词借助-s、-ed、-ing等变化形式表明动作发生的时间,而汉语中动词本身从不发生变化,而是借助语气词表明动作发生的时间等)。这样既能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又能更好地完成文化目标。

三、对比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言知识教学中的某些“视角差异”(如词汇教学中涉及年龄、性别、食物、职业、教育、传说等方面的信息,或是语法教学中的句子结构特征等),引导学生关注、对比、分析、归纳这些“差异”,从而主动扩大和拓展对中英文化的理解,在掌握语言目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目标。例如,七年级(下)第十单元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话题是“节假日”,教师就可以通过语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对比中英两种文化中的“节假日文化”(日期、代表性活动和食物、起源、目的和意义等)。

四、体验法。其实,“附加法”和“融入法”都是在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文化体验。相对来说,“附加法”更加直接、真切,如直接利用或附加独立的英语文化单元、观看英语电影与外教直接对话等; 而“融入法”则让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异国文化。无论如何,教师都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能力的培养与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获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较好的统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差异在语言上有着直接的体现,并深刻地影响着跨文化语言交际。国内的外语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已经意识到,英语学习不能独立于英语文化知识学习之外,同样,英语文化知识学习也不能脱离英语语言学习。

如下面课例:八年级(上)第十单元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的Section A。这是一节听说课,其主要语言目标是学习并掌握关于职业的单词和表示将来时的be going to 的用法。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

Step1:教师通过图片展示单词pilot , engineer, lawyer , computer programmer,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Step2: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What is your favorite profession?/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巧妙地呈现be going to的结构和功能,即“某人计划、打算实现某个愿望或理想,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而不只是“一时兴起”。

Step3:教师给学生提供适当的语法结构操练(主谓一致)和思考时间,要求学生运用这一结构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例如:

S1: I am going to be a teacher when I grow up. I like children very much.

S2: I am going to be a farmer when I grow up. I enjoy the fresh air a lot.

S3: I am going to be a pilot when I grow up. I want to fly like a bird in the sky .

Step4: 小组调查。教师将学生分成4~6人的小组,各组调查并统计成员的愿望和理想并汇报给全班同学。在这一活动中,教师要四处走动,及时监督并提供帮助。这个步骤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表达交流各自的理想)。

Step5:汇报调查结果。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小组调查数据之余(及时评价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引导学生树立切合实际的、积极的愿望和理想(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一步骤旨在将中国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理解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其对未来人生规划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