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地理知识点

区域地理知识点

区域地理知识点

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理学科思想 地理知识模型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 区域特征 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是研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高考中,其是考查高中系统地理基本特征和基本原理的重要依托,试题的设置往往从某一区域切入,由具体事实推导一般原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中,运用所学地理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区域地理的复习在高考复习中具有“奠基地位”。其高考复习是建立在地理学科思想基础上的知识重组,是与高中地理原理紧密结合的能力分析过程,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地理基本观念和价值观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很多学生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总感到知识杂乱无章,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因而复习时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重要。现在简单谈谈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一、树立地理学科的三大基本观念,这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理论基础

地理学科最基本的特征是区域性和综合性,其中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而高中系统地理的研究就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上,因而,首先要树立区域差异的观念;地理科学涉猎面广,综合研究自然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要素,而这些要素又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因此,要树立环境整体的观念;而地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又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三种观念是相互支撑、相互依存的。地理学科的三大观念是研究区域问题的灵魂,它要求我们对区域的分析应该是在学科思想的统领下进行,要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对某一区域作出正确的综合评价,这是区域地理复习的总体思路。

二、构建区域地理知识体系,形成区域地理知识模型

区域地理的复习是有章可循的,我们可以在地理学科思想的支持下,构筑一种凸现地理学基本观念的复习模式。所谓区域地理知识体系,是指区域地理知识所包含的内容是有规律的,完全可以归纳总结为一个固定的、容易识记的体系。该体系包括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四个方面。具体复习模式如下:

这个复习模式的核心是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进行系统地理的综合复习,简称为“区域的综合”。其中区域定位是地理应考的前提和基础,中学学习的主要区域有世界13个分区和8个国家、中国及其分区,并且要关注一些热点区域。当然只记住这个模式本身是没有用的,我们要以这个复习模式为线索,把每一个地区的具体知识纳入到这个知识模型中去理解记忆。

三、注重区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

地理区域定位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经常看图、读图、填图、绘图,努力做到“心中有地图”。故区域定位一般要建立“脑图”:一方面,要选取重要的经纬线,在脑海中勾画经纬网图,建立地理事物的时空联系;另一方面,在各个区域中选取一些标志性的点作为参照,再由点扩大到整个区域。这种经纬网定位法,是地理区域定位中最常见也是最准确的定位法。区域经纬定位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之一,经纬线是高考区域地理试题最基本的要素。平时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要综合各种方法加以判断,这样在学习中就会得心应手。

四、综合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

区域特征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体现。区域差异是各个不同区域因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差异。其方法如下:

1.掌握复习方法

抓住四个“?”。①Where――定位、分布;②What――自然、人文要素特征以及环境问题等;③Why――一般就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有时还需结合国家政策等原因;④How――评价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预测未来发展方向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2.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指导,抓住区域特征及区域差异,培养地理的学科能力

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知识 高考命题 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216-01

鉴于区域地理知识的重要性,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中后面文字综合大题均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背景材料的,因之,足见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迎接地理高考从教师到学生要注意对区域地理知识复习的重要性。

一、分析近年碛泄厍域地理知识的高考试题

任何客观事物都会有其自身规律可循,细细研判近些年来我国地理高考中区域地理考题,也会体味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区域地理考题的出现背景,若作四分可为:

(1)以经纬线定位某个区域,考查这个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的变化,重在从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来查找被破坏的问题与整治措施;(2)设定案例,考察对某一区域开发利用状况的评价,再由点到面,由某一区域到世界范畴进行扩展性评价;(3)采用图形、表格为资料背景,考查读图辨图能力,了解对区域特点的掌握;(4)利用人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考查人类在区域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国土整治中注意哪些问题。

综合这四个特点,可见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有章可循,这就是我们首先要定位区域,什么区域对应什么环境,什么环境就应该有与之对应的人类活动。

二、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目标在于复习地图,地图是复习的主要对象和复习工具

复习区域地理知识,地图是不可离手、离眼、离脑的工具,区域的一切都在地图中也即在区域地理位置中蕴含。唯有有了地图这个工具,有了地图的导航才能准确高效地复习区域地理知识。

其一,每个区域地图保存于大脑中,具体的自然和人文内容贯穿于地图之中。在地理高考中各类地理图、表占有重要地位,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地图和图标的能力,学生更要在这方面投放精力,养成地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其二,利用地图,确定区域。地图对复习区域地理知识具有的导航作用,是通过读图可对区域状况留下深刻印象,建立起区域间相互联系、互有区别的规律性认知,若能够作以类分,则可化繁为简,将诸多区域形成相对类分的区域,缩小复习量,提高复习效率。无论对中国地理知识,还是对世界地理知识的复习都不能仅仅靠死记硬背,还应靠填充图的方法进行,使学生能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区域位置,根据区域位置的特点,找到共性和特性,以主干内容进行穿线。以主带偏,驾驭知识主脉。

三、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方法要讲求效率,找线索,理脉络,条理化并规律化记忆

对于区域地理知识的复习是在已经系统的学习过这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复习的方法不能等同于学习的方法,若形象些说,学习的过程是群览和博览知识的过程,而复习的过程是找线索、理脉络、条理化并规律化记忆的过程,不然在复习阶段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结果将会是复习效率事倍功半。

1.整合区域知识,把知识点有机地串在线索上

“如果我们在复习过程中,能抓住系统的知识线索,建立起知识网络,以‘线’为纲,把知识点有机地串在线索上,做到纲举目张、点线结合、纵横联系,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例如复习世界地理的自然环境特征,可以将气候作为主脉,作线性串联: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世界洋流的分布――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世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世界农业类型的分布――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2.理论联系实际,把书面知识的复习与对新闻时事的了解联系起来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区域地理知识高考试题的出现正在打破学生凭借死记硬背而获得的书本化知识的传统模式,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在新闻时事方面的联系和分析能力的出题内容和出题方式开始多见于卷面之上,那么,理论联系实际,把书面知识的复习与对新闻时事的了解联系起来的复习方法就是很有必要采纳的。譬如关于我国青藏铁路、西部大开发、川气东送、南水北调等方面的内容在近几年高考试卷上的出现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例证,在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密切关注,特别是仅凭课本知识并不能答好这类题目,没有平实对新闻时事的了解不足以完整准确的答好题,因此平时要让学生多关注一些与地理有关的国内外大事,学生本身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复习头脑。

3.归纳知识专题,重点讲练,重点巩固

对区域地理知识归纳成专题,再以专题形式对知识进行提炼式梳理,如“三角洲”“流域”“资源城市”等;还可以是掌握技能的专题,如“气候类型题的答题方法”“等值线的分析”专题等,让学生能够有重点地复习,在重要方面加深理解并加深记忆,以此更好地掌握地理技能,更有助于理解和背记地理知识,赢取高考分数。

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区域地理 认知结构 构建

一、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内涵

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是指学生头脑里的区域地理知识结构,也就是区域地理知识结构通过内化在学习者头脑中所形成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1]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内涵。第一,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它主要由区域的地理位置与范围、区域的地理特征、区域的地理差异与联系等三个基本模块组成。第二,内化的含义。内化是指知识结构通过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等形式转化为学习者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思维过程,其中思维是内化的核心。第三,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性质。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是观念的内容和组织,是一种认知模式、思维模式。

二、构建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是以原有认知结构为基础的,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是学生进行认知建构学习的必要条件。[1]原有认知结构作为知识建构的条件、基础或背景,在学习者的知识建构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否主动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原有认知结构是否优化并被激活。教学实践证明,不正确的认知结构或认知结构不完善、不合理,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的认知结构为中心的观念,利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形成优化的认知结构。

三、良好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特征

1.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

奥苏伯尔认为,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是影响新的学习和迁移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最重要的认知结构变量。学习新的知识时,如果原有知识结构中能找到适当的可以用于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那么认知结构就具有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反之,则缺乏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

2.原有知识的稳定性。

原有知识掌握越扎实,越容易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反之,原有知识点无法顺利再现,则新知识的学习失去比较对象,更为重要的是无法获取原有学习思路与方法的引导而给新知识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构建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时,必须熟悉学生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增强学生对原有知识的掌握。

3.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

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是指利用旧知识同化新知识时,学习者意识到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异同点。它是建立在原有知识巩固性的基础之上对知识深入理解并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知识结构的结果,也是高质量的教学过程中加深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例如,对天气和气候的学习。气候对于先接触到的天气而言就是新知识,学生如果能够熟练地指出天气与气候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说明学生对天气和气候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认知结构。

四、建构良好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奥苏伯尔指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中转化出来的。那么要使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更加稳固,就必须建构完善的区域地理知识体系,把握区域地理知识的来龙去脉。如区域地理差异的比较,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特征基础之上的,而区域地理特征又是建立在对地理概念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习区域地理差异,就不能离开地理概念、特征而空洞地谈区域的差异。

2.相互转化原则。

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实质是对区域地理进行认知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以及相互转化,能较好地用更高层次的思维来理解区域地理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对形成良好的区域地理认知结构有积极作用。例如,对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特点的学习,首先通过气温、降水等资料描述亚洲季风气候显著这一特点,然后从地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角度分析这一特点的形成原因,就可以构建分析气候特点和形成原因的认知结构。

3.层次递进原则。

区域地理知识是按其自身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层递进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建构学生的区域地理认知结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链、能力链,进行归纳,区别其异同,使知识更加条理化、脉络化。例如,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先从和另外六个大洲在面积、所跨越的经纬度、东西方向的距离相比较概括出“世界第一大洲”的地理特征,再通过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学习,认知“中部高四周低以及地形复杂多样”的地理特征,然后根据亚洲气候图及相应城市气候学习,指出“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综合亚洲的组成范围、地形、气候等方面的地理特征获得亚洲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主要特征。

五、建构良好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实施策略

1.在教学中树立以认知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按照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观点,教学应该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变更和形成,即打破原有知识结构并形成更为优良的认知结构。不明确新的认知结构,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认知结构为中心,围绕此中心开展教学工作。

2.突出区域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

能把学得的内容迁移到新情境中去是新课程改革中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知识的应用范围与知识的概括程度成正比。区域地理思想方法是区域地理中的一般性的原理,有高度的概括性,有助于学习的迁移。因此,要发展学生良好的区域地理认知结构,必须突出区域地理思想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建构思想方法层次上的区域地理观念。如学习亚洲人口这部分内容时,就不能局限于亚洲人口的多少和主要分布,而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对此问题的思想方法,即有哪些特点―为何会有这些特点―这样的人口特点会带来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解决人口问题。

3.引发认知冲突,优化区域地理认知结构。

在改善、优化区域地理认知结构的过程中,认知冲突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外界的人为因素,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学生的关注,能调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优化区域地理认知结构。如学习日本火山、地震特点时,向学生展示这样一则材料:日本陆地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00,火山数量却占世界火山总数的10%;在日本,每年能感觉到的地震有1500多次,平均每天大约感觉到3次地震。学生就会思考那么小面积的日本为什么火山和地震多,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4.优化课堂结构,实现学生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的转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发生脱节,就会产生新知识不能纳入到主体认识结构中的现象,导致学习上的困难。这时就要切实做好新旧地理知识的衔接工作。教师要切实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例如,在学习欧洲西部的气候时,先让学生对以前学过的世界、亚洲以及东南亚气候的知识,各气候类型名称、特点,学习气候的思路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对原有知识进行回顾加强,再对比性的进行欧洲气候的学习。

5.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方整合学习资源、扩大知识信息量,促进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

第一,创设身临其境的氛围,激发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动机;第二,播放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感知信息,提供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材料;第三,呈现学习问题,讨论交流,寻找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生长点;第四,呈现框架,形成结构,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雏形;第五,呈现讲解,丰富结构,扩大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信息。如学习澳大利亚的养羊业:第一步,播放有关澳大利亚养羊业的视频短片,从感性上认识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达;第二步,展示对比澳大利亚和其它主要畜牧业国家羊的数量、羊毛产量以及羊毛出口量的统计资料,获得理性上的认识;第三步,呈现问题:澳大利亚的养羊业为何如此发达?第四步,提示分析问题的角度;第五步,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后,运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原因。通过上述五个步骤的学习,从而初步构建学习养羊业的认知结构。这一认知结构,不仅适用于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而且也适用于其它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编著.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

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4篇

由于区域地理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年地理高考组卷的重要素材,区域地理内容复杂,不同的地理区域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同一地理区域内部地理要素也不尽相同,自然地理要素的区域性和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因素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区域地理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课堂上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地教学和复习,是每个地理教师必须考虑的,本文就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采用案例教学体现出的优势,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区域地理知识特征,要求掌握案例进行分析

(一)知识结构整体性强

1.从知识内容来看,区域地理包括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口、交通、工农业等人文地理知识,是地理要素在某个区域的综合表现,每一部分知识既有独立的组成部分,又与其他部分的知识联系,体现了区域地理知识内容结构有较强的整体性。通过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获取信息,如案例中隐含的地理概念和原理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把教材相应的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容易理解,不但便于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还使学生在思索中实现知识迁移,体会乐趣。

2.从知识心理角度看,区域地理包括自然与人文地理景观,地理分布等感性知识,也包括形成区域地理特征、地理联系等理性知识,这些感性的和理性的地理知识体系要通过案例分析、因果推理和概括等思维过程来构建。

(二)地域性特征典型

区域地理知识强调区域特征及其差异性,区域特征是建立在对区域整体性与差异性总结的基础上的,是对一个区域的地理概貌的高度概括。例如,西北内陆具有“干、风、沙”特点,青藏高原区有“高、寒、变”特征。这种区域特征差异性往往是区域所处的地域性差异所造成的,课堂教学要正确分析和把握这种典型的地域性,由地域性引申出区域特征的差异性,通过案例典型性特征的分析,生动地反映出地理规律,能为地理知识的教学目标服务。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区域地理的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也需要对案例进行引申和扩展,创造性地评价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拟定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案例分析的多元结果,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20世纪50年代对包头钢铁公司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

A一包钢在河西,新城在河东,新城近包钢,距旧城14―20公里;

B一包钢建在离旧城不远的台地上,周围发展为新城,远期可与旧城连成一片成为一个整体;

C一工业区、新城、旧城分散布局。

教师根据案例提出问题:根据工业区位原理,比较包钢选址三个方案各自的优势和问题,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最好?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与实际发生的状况做比较,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的研究活动中理解相关的地理原理。

三、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整体现、全球观

空间位置是区域的重要地理特征之一,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突出集中地反映在空间位置方面。而表现空间分布的主要手段是地图,地图也是高考试题组卷的重要部分,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图文转化、一图多用等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清晰地建立起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表象,以加强对所学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并把区域范围扩大,以增强学生的整体观和全球观。

四、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社会热点和现实,增强社会责任感

为了使教学跟上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一方面地理教学必须快速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代进程会拍,另一方面通过富有时代感的地理案例教学,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培养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要求学生在平时及时收集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上的信息资料,这样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而且从中可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有利于训练学生聚敛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以案例为载体进行区域地理的教学和复习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对世界和中国最近的热点进行分析,也可以选择某一张内容丰富的地理景观图片“借题发挥”,也可结合某一区域进行综合分析,或者对一道地理题进行引申。例如,材料: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两个大局”战略思想,面向新世纪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1)西部三个区域的地貌有哪些共同特征?这对西部交通运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常说西部大开发,请问西部可开发什么?开发存在哪些不利因素?如何合理进行开发?

(3)近几年来,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和西南地区石漠化的面积不断扩大,试分析共同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4)青藏高原区为什么多地热、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其开发程度为什么较低?

六、有益于多种能力的培养

学习区域地理的目的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地理区域要素的复杂性,空间性、关联性等特点,使地理案例教学呈现出开放性。通过区域地理的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学生与学生、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要想完全学习任务,需要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而且案例是有针对性和真实性,可以加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地理案例不仅具有相关的背景与数据、图象或材料,而且具有直观形象、典型等特点,有利于学生感知认识的深化,有利于将抽象地理知识形象化、地理概念具体化。同时,学生参与了课堂的讨论、案例的分析思考等学生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能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区域地理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 区域地理 复习策略

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高考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考查作为考查的主导方向,把地理表述能力作为能力考查的压轴大餐。在多年的高考中,常常以背景材料、图文资料的形式作为考题的切入点,对这部分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进行综合考查。因此掌握科学有效的复习方法,对提高区域地理的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强化区域定位

(一)根据地理位置定位

地理位置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相关位置。如在世界分区地理复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第一节的政区图加强区域定位。

(二)根据地理事物典型的轮廓或形状来定位

许多地理事物具有明显的轮廓或形状,可以作为确定地理事物的重要标志。如山东省的轮廓像个骆驼,意大利的轮廓像个马靴,墨西哥湾的半圆形状外加西侧的中美地峡及东侧的佛罗里达半岛,黑海的三角形状内嵌北部的克里木半岛,湘江从洞庭湖的西侧注入,赣江从鄱阳湖的东侧注入等特征,都可以准确对上述地理事物进行定位。

(三)根据区域的典型地理特征定位

从区域划分的角度分析,每个区域都有其典型特征,这是区域差异形成的基础。因此分析某个区域的典型自然地理特征或人文地理特征,可以对该区域进行定位。如中国的某个地形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少,即可确定该地形区为四川盆地;再如某国的农业现代化、专业化程度很高,形成明显的区域专业化,即可确定该地形区为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另外在平时的地理训练中,要经常查阅地图,对一些专业经纬线所穿过的知名地理事物及重要城市等控制点的区域定位,日积月累,区域地图就好像粘贴在脑海里了。

二、构建区域空间图像

地图是构建区域空间概念的重要工具,它把区域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结构、空间分布规律、相互联系以及人地关系较为直观地表达出来,为学生发现问题、探讨交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地理课堂应善于利用这一载体,要求学生掌握主要经纬线经过的地区,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在脑海中建立清晰的立体空间图像。在判读区域地图时,就能从经纬度和海陆分布特征、轮廓、形状、主要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及特点,快速扫描思维图像的信息,对区域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依托图像,寻找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推断区域地理特征及发展、变化的规律。

三、构建区域知识网络

地理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初中地理(即区域地理),侧重于让学生认识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特征和人口、劳动力、技术、交通等人文地理要素特征,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高中区域地理(即系统地理)则是在初中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因此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让高中区域地理的教学难度加大。所以有必要加强初高中知识的联系,用高中地理的理论引领初中地理的知识,把系统的地理基础知识融入到具体的地理区域中。

四、注重区域共性,掌握区域的个性差异

区域地理中涉及许多概念、原理和规律,需要我们理解、掌握并通过归类整理,起到“化零为整”的作用。如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关于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在教学中,我们可通过分析该气候的成因来掌握分布规律,并归纳试题中出现概率较大的属于地中海气候的城市(如马赛、罗马、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珀斯、开普敦等),由此来掌握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和分布。又如世界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则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入手去总结归纳,找出它们的“共性”。当然,在区域地理复习中还应强调各区域间的差异性。如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东北平原与德干高原的黑土的区别、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差异等。

五、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凸显区域地理特征,分辨地域差异是区域地理教学的目标。因为区域地理环境是各地理要素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所以对区域的分析,必须从整体出发,对各组成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归纳区域突出的地理特征,让学生对整个地理环境特征及其成因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而分析的过程要善于抓住主导因素。

由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基本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衡,所以不同的地区地理要素组合特征及环境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必然存在着差异。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这种地域性,可以通过对有着某些共同属性的两个或多个区域、容易混淆的地理事项进行比较,明确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共性与差异,找出共同的规律,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影响,使学生系统、熟练地掌握区域地理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区域特征,借鉴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六、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