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的自然因素

地理的自然因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理的自然因素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1篇

一、复习自然地理应加强对地理原理、规律的归纳和总结

自然地理是高三地理复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这部分内容贯穿五大地理规律,即地球运动、大气运动、地壳运动、水体运动和地域分异规律,考生在复习中应以这些规律为主线,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中要注意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例如在复习“地球运动”时,主要应把握三大规律,抓好四点三线,掌握三种计算:

1. 把握三大规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2. 抓好四个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

3. 抓好三条线:晨昏线、日界线(180°经线)、0°经线。

4. 掌握三种计算:时间(经度)的计算、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纬度)的计算。

二、复习人文地理应重视对区位因素的分析

人文地理包括五大区位因素,即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城市区位因素、交通点线区位因素和商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的具体分析中,应注意运用“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即首先掌握基本模式,把某事物的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其次结合具体地区进行筛选,把符合当地实际的区位因素选出来,把不符合当地实际的或影响甚微的区位因素去掉。“一般即共性”,都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是基础,社会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并且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人文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人口)、工农业基础、科技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的。“特殊即差异”,如农业的劳动对象是动植物,因此自然条件的影响较突出;工业的成本高、污染重,因此经济因素、劳动力因素和技术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更明显;城市是由人类居住地逐渐演化形成的,所以适合生活、生产的自然条件和影响因素不断变化是其特征;交通线的建设目的性强,并要安全、省工、高效,所以社会经济因素对线路选择的决定性更突出,同时直接受自然条件中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的影响及技术的保障作用也很明显。

三、复习区域地理应着眼于区域空间定位

区域地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近年高考的重点。尤其是在综合题中,以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的背景材料,有机联系相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将考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体现考查考生应用能力的要求。区域空间定位是顺利答题的“敲门砖”。 区域地理重点采用以图表为载体的学习方法,因为区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图表的判读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运用。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1. 依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

2. 依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3. 依据地理事物的典型特征定位:①依据地理事物的面积、轮廓和形状;②依据气候、地形、植被、动物等自然特征;③依据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如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建筑物、文化现象等)。

4. 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辅助信息定位。

5. 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牢固掌握重要的经线和纬线,明确各经纬线在世界区域中的大致空间穿越位置,如海域、河流、湖泊、地形区、山脉、城市等,采用这种经纬网格法,就可以把世界主要大洲的位置确定下来。中国地理亦可采用同样方法复习。

四、充分利用地图及地理图表

地理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像中提供了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复习地图的时候,按照常规来说有这么几点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抓住整体,比如中国的整体,除了经纬度位置以外,把握住几条重要的地理界限,如秦岭淮河的位置,还有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之间的界限,还有地势阶梯之间的界限,这是它的框框。然后从整体角度来看,中国的气侯、地形的分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将中国按照地形区逐一的了解,比如说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江南丘陵、海南岛、台湾岛,给它分成若干小块,每一块再整体看它的位置,比如云贵高原在我国的西南,整体的位置。还有它所在的地形区、气侯,要把握住。这样把地图上的整体和局部,首先抓整体和局部,抓住二者的联系和相对位置。世界也一样,世界首先抓各大洲,然后抓一个国家。另外在读地图时,要注意纬度的高低,方位,还要注意图所显示的现象。考试的时候有一些重要信息隐藏在在图里面。

五、关注热点、焦点问题

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在于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中要有意识地关注世界、关注社会,去接触、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一些热点和焦点。高考考查热点问题,一般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进行学科间的综合考查。新闻热点、焦点论坛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最好的素材,我们应寻找与地理相关的现象,充分挖掘其中的知识联系,使社会问题与课本知识纵向、横向比较,做到融会贯通。联系热点可以通过对新情景的设置与切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要注意:

1把热点地区落实到图上,因为热点问题,往往从地图方面切入和展开。

2分析热点地区,要与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相联系,注意思维的灵活性和开阔性。

3注意细化热点地区的特征如位置轮廓等,便于空间定位,增强判断的准确性。

学习是有法而无定法的一项思维活动,只要大家仔细研究认真总结就能提高自身能力。在这里,我谈了一些地理复习方法,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利施工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考量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宝贵最不可缺少的水资源,在自然状态分布中不均衡不尽人心意。人类想出种种办法,调控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进行水量、水能、水用的调节、转化和分配,为我所用,兴利除害,防止洪涝旱情灾害,服务农业灌溉、人畜饮用,转化水能为生产生活所需的电能、动能、机械能等,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如修建堤坝、溢洪道、水闸、水库、围堰、引流口、隧道、引流导流渠、渡漕、筏道、鱼道等等。水利施工就是兴修这些水利工程的施工 。

一、水利施工的环境因素考量概述

水利工程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影响了人们原有的生活。这种影响有积极的正面的,也有消极的负面的。这取决于在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对环境因素的考量是否全面科学,是否做出了正确的评估和预防。因而,探究水利施工的环境因素考量,是水利施工必须要做且很有价值的一项工作,也是评价水利施工价值的重要依据。

水利施工的环境因素考量可分为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内容。因为社会文明进步和法制建设的加强,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对水利施工往往都是正面积极的影响。但是,水利施工所涉地域的自然地理景观、社会历史文化遗迹等附着于自然地理,并且对当地居民和整个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影响。而且,水利施工带来的移民问题,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所以,本文所谈“水利施工的环境因素考量”,主要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也有社会环境因素的考量。

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工程历时50多年的调查、勘测、评估、论证,说明了环境因素在施工前考量的复杂性和重要性。而大型水利工程往往牵涉到移民问题、施工工程与居民产生的利益纠纷问题,就更为复杂。水利施工环境因素考量不周会导致恶果,如美国波特兰最早的水利工程马莫特水坝,最终被炸掉为鲑鱼让路等。

二、水利施工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考量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空间,是地球气相、固相和液相三种物质的交界面, 是有机界和无机界相互转化的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1.水利施工前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考量。水利施工前,需要考量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至少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水文。水利施工所取、所经、所在、所需地域的河流湖泊的水资源分布等水文状况直接关系到水利施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所以这应该是水利施工环境因素考量的首要因素。对这些水文情况在历史和现时上的常态和极值,变化规律,包括施工后的变化和影响,都需要综合考量。

(2)气候。水利施工所涉地域的气温、雨量、气压、风等气候因素都直接关系到施工作业和施工的手段、材料、技术、条件,施工人员的适应性。对它们的考量同水文考量。

(3)地质、地貌。地质、地貌本不属于同一范畴,但紧密相关,共同对地球上的工程施工产生最基本的影响,把它们放在一起考量,是自然地理环境因素考量最核心的内容。无论是地面还是地中、地下施工,都是在地质地貌上的施工。地貌除了五种常态类型平原、盆地、丘陵、山地、高原以外,还有类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不同的地貌有着不同的地质构造,也伴生有不同的地质灾害。常见的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海啸、地热害等。不同的地质地貌也对施工的设备、材料、技术、人员素质要求不同。水利施工必须考察所涉地域的所有地貌类型、所占面积、地质构造、常见易发的地质灾害等,以便施工前做好相应的设备、技术、人员的准备和调配,尽可能避开易发地质灾害地段施工,并制定好预案以应对突况。

(4)土壤。土壤对水利施工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水利施工对土壤却有一定的影响。小则土壤的耕作层受到影响,大则影响到土壤的母质因素、造成土壤污染。不过一般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限。最重要的影响是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有的水资源分布,或者造成水土流失,使局部地区出现石漠化、沙漠化、沼泽化。

(5)生物。水利施工直接影响所涉区域的水生生物的生存、生长和繁衍,而水利施工改变了水资源分布,造成气候、地貌、土壤的变化,对这些区域的陆生生物、禽类、人类的间接影响也不容小觑。特大型的水利工程如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工程,可影响到整个流域乃至更大范围的气候,生物种群的生存、生活和迁移、分布、数量。对他们的考量,事关人类的生存生活,不可不慎。

从上图可见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所以,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不能够只是单因素的考察勘测评估,一定要进行综合考量。

2.水利施工中的自然地理环境考量。水利施工总是需要交通运输通道,并伴随大量的机械设备的工作,土石方的挖掘、运输、弃置,施工人员生活、工作产生的各种垃圾。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着施工的难度、进度、土石方量,设备、材料、技术、人员的装备调配,全面影响着水利施工;一方面水利施工又会对所涉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环境造成影响。此间重在考量施工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施工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产生哪些水污染物,污染物浓度及总量;使用哪些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品,数量及其管理;在施工中如何控制和采取恰当的施工手段、方式降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突发地理环境造成影响事件的预防和处置;需要哪些环保设备、措施和手段;有无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固体废弃物及其处置,开挖的土石方如何处置;噪声的控制等诸多内容。

这里面值得借鉴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开挖的土石方,选择合适的沟谷区域、废弃河道,倾倒填埋成平整地块(注意同时修建排灌工程),用于补偿施工所占用的耕地,既减弱了施工带来的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修复了存在灾害隐患的自然地质、地貌,又平衡或增加了耕地,利国利民。

3.施工后的自然地理环境考量。水利施工结束后,势必会对所涉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对于这些影响的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影响都需要加以考量,为以后的施工积累经验,避免教训。同时给水利工程施工结束后化解纠纷,调和矛盾,价值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通常包含以下的考量内容:

水资源调配、转化的数值、范围,受益人群和受益区域,可测算的经济价值、能评估的社会效益,水利工程对所涉区域的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的影响范围、数量、程度、频率;对所涉区域的生物种群的利害,生存、生活、迁移等的影响程度;对于所占耕地能给予的补偿数量等等。

三、水利施工的社会环境因素考量

水利施工所涉区域的社会环境,有时也会成为影响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因素。水利施工涉及到在对当地著名的自然地理景观、历史文化古迹产生影响时,这时候就得更加慎重。不过关于这一点,三峡大坝水利枢纽工程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现成的借鉴。其移民搬迁经验、历史文化古迹遗迹的就地保护与整体搬迁等做法可以直接套用。比较难办的一点,就是所涉地传统文化中的风水堪舆信徒,会拿水利施工影响到一地“风水宝地”来阻挠施工,对此要考量清楚,有足够准备,否则也会使水利施工受到严重的影响。

而水利施工结束后,对因水利施工而移民的移民生活、生存状况的考量,更是关系到国家政府、施工企业社会责任和道德良知的大事,这也是不得不提水利施工的社会环境考量的最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颜宏亮,于雪峰.水利工程施工[M].黄河水利出版社. 2009.09.01

[2] 木梅.炸掉百年大坝为鱼让路[N].羊城晚报.2011.04.29.

[3] 新罗.自然地理学[M].齐鲁书社.2009.09.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3篇

1.确定区域位置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应选择10条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在脑中形成以经纬网编织的脑图。然后在学习时要养成左书右图的习惯,对书本上提及的大洲、大洋、地形区、气候类型、河流和湖泊、植被、土壤、自然资源、自然带、板块、重要的国家、人口分布、农业区、工业区、交通线、城市与旅游点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可以按位置、范围、相互关系的形式,逐一落实或定位到区域图上去掌握,尽量把众多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归纳到同一幅图上,以便更好地把握自然与人文要素的分布规律或相互联系,形成空间概念,形成“数字化”、“立体化”、“综合化”的空间脑图。最后要准确进行空间定位,可以利用经纬网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大陆轮廓定位法、地理景观定位法、利用区域地理环境的典型特征定位法等。

2.突出地理区域特征,掌握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分析是高考区域地理的主旋律。分析比较的内容多为区域要素、区域特征、特征成因等。在区域分析比较过程中,强调区域地理的地理事实与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有机的结合。对区域问题的分析,需要关注区域内自然各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各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观念,能经常性地思考某一地理事物形成或地理现象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能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阐释、论证和探讨重要地理事象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规律。因此,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应以区域特征分析为着力点,重视分析方法的培养。

2.1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和人文要素。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需要从自然和人文地理两大方面进行,自然地理方面应思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和资源等的分布特征,人文要素方面则要关注人口、农业、工业、城市、重要交通线等的分布特征。

在综合分析区域特征时,不能将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简单的罗列,而要运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来重新梳理知识内容,解释各种地理现象的成因。要坚持以区域为背景,以区域的具体事例为案例,自然和人文地理并重,区域与系统地理结合,将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要理解自然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关注人文要素的整体分析和相关典型案例,包括资源和能源分布特点,工业、农业的地域类型和区位因素,交通运输方式和发展趋势,城市化进程,文化景观与文化扩散类型,旅游资源特征与旅游业发展,人口与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

2.2研究自然要素之间、人文要素之间、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重点思考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并以此推断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农业、人口、交通、地质作用等。例如对于我国东部季风区而言,东部季风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太平洋的西侧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季风环流季风气候森林、森林草原植被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的土壤(肥力较高)。临海的位置参与海陆水循环为外流区、地势西高东低河流流向自西向东河流在山区外力作用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平原以沉积作用河流的泥沙含量。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雨热同期、河流众多水源充足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城市密集交通便利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2.3综合区域特征对比区域差异。

复习区域地理,不仅要掌握区域特征,而且要通过区域特征的比较了解区域差异。例如中国区域的差异不仅要掌握三大自然区的差异,还要掌握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和华南热带湿润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三个经济地带的差异;山区与平原的差异;农区与非农区的差异,等等。了解认识并综合区域特征,分析比较区域异同,以人地协调观反思人类活动,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4把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区域复习之中。

从落实地理考试说明的要求和高考命题趋势来看,区域地理的考查已从传统的区域地理基础知识和运用地图的基本技能为主,转变为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相应的价值观为主。因此高三阶段区域地理复习与初中区域地理学习的差异在于: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重点把握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作为区域地理复习的指导思想,带动相关地理学习和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夯实初中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例如,在进行南方低山丘陵专题复习时,应以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初中地理基础、必修地理原理和选修案例内容的整合,突出农业资源优势、问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包括立体农业和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及生态建设,能源基地与有色金属冶炼,环境污染的防治,实现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关注热点区域,回归地理基础知识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策略

一、关于人文素质与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个性品格。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传统和当代的优秀人文文化和人文精神教育熏陶学生,使之逐步形成对生活理想、审美情感、道德精神的理解和态度,并进而提高价值判断和文化整合创新的能力和素养,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旨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它致力于用人类在漫长社会活动中所积累的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善与美的理解,引导人们求真、从善、爱美,使人能洞察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地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1.地理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来支撑

地理学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复杂科学,几乎辐射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同时又与人文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往的地理学教育改革较多地局限在地理学学科内的分分合合和方法创新,没有从更广阔的视野看问题。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缺少一种从更大背景上去整体把握和认识其科学内涵、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的人文理念。离开了人文思想的解读,地理学及地理学教育就变成了没有灵魂、没有人情味的冷冰冰的科学。所以,地理学教育改革必须转向注重知识的整合和系统性,特别是要强调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架起融合的桥梁,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创造型人才。

2.人文精神需要地理教育来拓展

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在每一学科中进行渗透,而地理学科兼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征,在地理教育中有利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更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全方位的拓展,具有比其它学科更多的内容。

三、地理学科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1.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

人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最基本内容之一。该内容包含的人文精神教育因素是: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不损害自然必须的进程;人既不能屈从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重要行为准则。

2.人口道德

地理学科有关人口教育的内容,包含着以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从人口激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从而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

3.环境道德

地理学科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应使学生懂得,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对人类有巨大的反馈作用,破坏环境既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最终危害人类的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

4.资源道德

“资源”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些内容中,可以渗透到以下人文教育因素中: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周期内,资源几乎都是有限的;应当限制非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不断更新生长和循环再现,但应该加强抚育与保护;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并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每个公民都负有阻止滥采滥用自然资源错误行为的道德责任。

5.全球意识

地理学科有关全球意识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由于科技的发展,地球似乎正日益变小,地球上的许多问题互相联系,很多看来是局部的问题,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每个公民都应了解和承担他们从本区到全球规模行动的责任,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

6.尊重“多元文化”

地理学科有关尊重“多元文化”的内容包含如下人文精神教育因素:人类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也不可能遵照同一模式。一个民族的生存权、发展权是其最根本的人权,尊重每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民风民俗等,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人文情怀。

四、地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策略

1.加强地理教师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

首先,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其次,教师应努力挖掘地理学知识中的人文内涵,把人文精神的精髓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最后,教师要充分发挥身先示范的人格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的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种心灵上的沟通,只有依靠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暗示才能做到。这样,教师的人格因素本身就成为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因素和教育力量。

2.在地理教育活动中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方法

(1)在地理常规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

第一,教师通过地理学史的教学来培养人文精神素质,要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把潜在于教材中的科学发现、探索过程提炼出来。通过了解地理学发展的过去与将来发展趋势,学生可以认识到地理学的进步对人类社会的重大作用。这样,学生就能够认识到科学是一把双刃剑,从而增强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通过习题教学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首先,从习题的设计与编写上就可以表现人文素质。其次,在习题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具有真实情境的题目设计,其中往往有大量有用的、无用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需要我们挑选。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理解地理与社会、自然的关系,还能培养学生先思考再做出判断的习惯。

(2)通过课堂专题的地理教学形式突出人文精神

涉及人文精神方面的专题非常多,范围也很广泛,专题讲座主要包括地理学科专题和结合地理学科的教育专题。

(3)在地理课外活动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地理教育不仅需要课堂,更需要课外的实践,只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才能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嘴说话,丰富直接经验,理解理论知识。课外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这几方面: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组织参观或社会调查;组织开展课外实验活动。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土地整理;权属调整

1.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概念

1.1土地产权

土地产权是以土地作为财产客体的各种权利的总合,也可以说是土地财产的总称。土地产权包括土地的所有权,以及构成土地所有权权能的各种其他权利,如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抵押权、赠与权、地役权等等(樊志全,2003)。土地产权有两层含义:一是法律意义,即产权的各种权利有法律给予规定,如我国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土地为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不准买卖,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和转让等;二是经济意义,即产权关系,也就是经济利益关系,如利用土地应该享有的利益,产权主体利益充分实现等。土地产权和其他权利一样,完整的产权应包括“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等内容。

1.2土地权属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把土地权属等同于土地产权(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05)。土地权属就是指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的归属。现阶段我国的土地权属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陈利根,2002)。

1.3权属调整和土地整理权属调整

权属调整是指产权客体在各产权主体之间变更流动的过程。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是指在土地整理过程中,由于规划设计以及地块归并、集中的需要,而造成的对产权客体的调整即地块权属的调整。土地整理权属调整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调整及在其上设定的他项权利调整。土地所有权调整包括农村集体土地之间、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上地之间的所有权调整。土地使用权调整包括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调整。土地他项权利调整包括土地整理过程中因所有权或使用权调整而产生的他项权利的调整。

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根据各权利人整理前在项目区土地上所拥有的权利,通过土地整理参与者公认的权属调整转换机制,按照土地整理参与者公认的原则和标准,合法地换回整理后土地上的相应权利的过程。目前从理论研究和各国开展的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实践表明,土地整理权属调整一般是建立在土地产权理论、土地资源配置与规模经营理论、土地资源价值理论、区位理论、农地分等定级估价理论和公共管理理论基础上的。

2.土地整理权属调整驱动因素概述

2.1土地整理权属调整驱动因素界定

土地整理权属调整实质是对土地增值利益的调整。土地增值可以区分为自力增值和外力增值。其中自力增值是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自行对土地进行投资投劳,改善土地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质性状,改善或增加土地附属物,从而使土地增值;土地的外力投资增值是指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以外的社会投资(国家或公私单位等的投资)对该地产生的辐射使其增值。目前我国土地整理所带来的增值实质是由国家投资或地方政府投资,从而对投资的土地带来增值,这种增值调整关系到项目实施的最终目的和项目区农户的根本利益。因此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牵涉到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和谐生态的建设,尤其涉及到项目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调整。在这增值利益调整的过程中,土地权属调整推动着各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变化,权属调整必将涉及驱动因素。因而对影响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驱动因素研究,可以弄清土地权属调整的实质,在调整的过程中更好的理顺产权关系,保障土地合法权利人的根本利益。

所谓驱动因素 (Driving Factors)就是引起事物发生变化的内在因素,土地权属调整驱动因素是指引起土地权属变化的根本因素。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驱动因素一般可以分两类,一类是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另一类是人文影响因素(丁光伟和李世顺,1998)。土地权属调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在土地整理前后项目区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土地权属改变起到作用的因素。自然因素在短时期内变化很小,对土地利用的时间变化的影响较小;但自然因素常常在较大的时空尺度上作用于土地整理的结果,会给土地整理的结果带来良好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效益(王金亮等,2000)。人文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各种时空尺度上作用于土地整理的结果。

2.2土地整理权属调整驱动因素研究对象选择

土地整理权属调整主要表现在土地整理前后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变化,实质是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质量和面积在空间分布的变化,最终表现为地与地、人与人之间调整。为较好地把握土地整理权属调整对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产生的影响,弄清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驱动因素,在设计调查问卷时,特别注意以下两方面,其一要能了解农户对土地整理及其权属调整的评价与反映;其二要能了解农户对土地整理权属调整变化时农户会做出的行为和原因;在调查地区和调查对象选择兼顾平原和丘陵地区,使调整对象安排更加合理、全面和科学。

2.3土地整理权属调整驱动因素研究方法确定

影响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农户主体和制度等。对驱动因素分析常用的方法有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由于影响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各因素因子对土地权属调整的作用方式和程度不同,因此在分析驱动因素时,应先确定其主要因素和因素中的主要因子。

主成分分析旨在力保原始数据信息丢失最小的情况下,对高维变量进行降维处理,即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经过线性变换和舍弃部分信急,以少数的综合变量取代原有的多维变量,使得数据的构造容易解释,只要用少数新变量(即主成分)就可以大致反映出所研究的对象。主成分分析法用于对原来指标的分类,简单科学,这样既抓住了主要矛盾,又简化了评价工作。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土地权属调整的驱动因素,能确定驱动因素的主成分,根据主成分进行影响土地权属调整的因素因子分类,为土地权属调整的价值指数评价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秀杰.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研究—以淄川区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03.

[2]肖秋兰.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6.

[3]董普.现阶段农用土地资源价格评估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5.

[4]王金亮,将连芳,马剑,何绍福.三江并流区少数民族社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04).

[5]王军,余莉,罗明,翟刚.土地整理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02).

[6]关江华,马才学.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研究——以湖北省沙洋县土地整理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02).

[7]单胜道.环境资源价值评价方法在农地价格评估中的应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02).

[8]杜志艳,易可君.我国农地的权属、功能与制度变迁[J].经济体制改革,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