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情境教学

地理情境教学范文精选

地理情境教学

地理情境教学范文第1篇

情境教学意在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设置教学场景和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以利于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为目标的情感教学方式。课堂情境教学的成功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的培养和提升,课堂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彰显和激发。初中地理学科所涉及的知识体系较为广泛,其时间、空间的跨越幅度教其他学科而言较大。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将这些抽象的且距离感较强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为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中所应重点考虑的一大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成为弥补和解决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缺陷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情境创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诱导学生置身于栩栩如生的学习场景中。学生对新知识、新现象所产生的好奇心理被无限的激发出来,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1)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地理课堂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如知识竞答、小组竞赛、游戏等。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轻松、和谐、激烈而又紧张的课堂氛围的营造。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被无限的激发出来,其参与课堂实践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吸收速度在原有程度上实现提升。与此同时,课堂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如在讲授“世界盆地和沙漠分布区域”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出红黄两组卡片,红色代表盆地,黄色表示沙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取小组急速抢答的方式在世界地图的简图中标注出盆地和沙漠的具体位置。采用计分制,最终评出优秀小组,并予以奖励。

(2)将地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创设活动情境通过生活实践深化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头脑中新的地理图式知识的创建,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等。教师在设置教学任务和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需重点强调其针对性。教师可以开展户外教学活动,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自然现象。比如观测一周内天气的变化情况,总结其变化规律;记录每天气温变化的数值,制作出气温变化趋势的折线图;观测地方河流的分布情况和水文特征等。户外教学活动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整体性提升。另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生活、自然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这一科学学科的热爱,学生的科技素养将实现大幅提高。除此之外,教师教师也可组织并带领学生参观、走访当地的人口调查机构、水文观察检测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社会调查实践,为学生设置专业课题,如“我市人口基数变化”、“城市绿化建设概况”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在扩大学生知识面,增长其专业地理知识的同时,有助于学生社交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3)应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中得以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因地理课程所囊括的知识范围较为广泛,许多知识点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和吸收能力都较为薄弱。而多媒体技术恰好能弥补这一课堂教学缺陷。多媒体可以将抽象宏观的知识体系具体化、形象化,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的完美结合为学生展现了遥不可及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学生置身于多媒体所营造出的浓烈的场景氛围中,情感效应随之产生。例如在讲授长江水文特征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段赞颂长江的歌谣。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会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情,长江雄伟壮阔的特征伴随着音符进驻学生的脑海中。在陶冶其情操,升华其情感的同时,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建立和探索欲的激发。

三、结语

地理情境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问题导学;情境创设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机制,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探知机会,帮助学生利用问题展开深度学习,使学生逐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素养的和谐发展。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注意深入文本之中,整合导学问题资源,结合时事热点,借助多媒体展开延伸训练设计,提升问题导学效率。问题导学不仅是一种学法应用,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实践,能够让学生建立问题意识,体现主动探索精神。

一、深度解析文本,整合导学问题资源

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认知有一定的关联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深入文本之中,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度解析,找到教材与学生生活认知的接轨点,并将此作为问题设计的基本指南,这样提出的问题才具有更高的契合度。高中学生有比较丰富的生活认知基础,与地理教材相关内容有更多结合点,教师要展开多种形式的学情调查,针对学生的学力基础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顺利进入问题核心,并展开有针对性的研究,从而达成学习共识。在教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宇宙环境》时,教师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你对地球宇宙环境有多少认知?如果让你介绍宇宙环境,你会如何描述?学生对这些问题并不熟悉,只能借助教材展开自主阅读学习,当学生形成共性认知后,教师继续设计问题,并要求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探究学习:宇宙有哪些特点?什么是恒星?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其巨大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继续展开研讨,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起来。经过一番学习和实践,学生逐渐达成学习共识。教师让学生展示学习认知,并发动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对其认知进行确认。课堂教学进展顺利,教学效果显著。很显然,教师将问题作为教学引导线索,设置了悬疑问题情境,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核心,对相关内容进行细致探寻,并在不断落实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认知构建,这无疑是对问题导学的成功运用。教师结合文本内容展开问题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力基础,提升了问题设计的契合度。

二、结合热点时事,丰富导学问题内容

在进行地理学科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一些时事热点信息。如果教师有较强的敏感意识,巧妙结合时事热点进行问题设计,不仅能够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主动性,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提升问题导学品质。在问题导学操作中,“问题”只是一个载体或者诱因,“导学”才是目的。教师利用问题展开引导,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展开多点联系,能够生发更多的学习启迪,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操作环节。在进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时,重点要解决时区的划分、地方时的概念和计算等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阶段,可以结合当下热点问题进行课堂引导:根据新闻报道,当地9月6日凌晨3时08分,日本北海道发生6.9级地震,已经造成13人死亡,你能够在地图上快速确定其地理坐标吗?如果换算成北京时间,应该是几点发生的地震?学生快速行动起来,查阅地图信息,并利用坐标系展开具体计算,根据时差进行时刻推算,最终算出了准确信息。日本北海道市中心的坐标为:经度142.0057,纬度42.9817,根据时差推算,发生地震时,应该是北京时间9月6日凌晨2时08分。教师对学生给出的数据进行确认,并对学生的探索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将时事热点作为问题设计素材,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学习不那么枯燥,与生活有了关联。学生结合生活积累展开地理学习,其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利用问题展开导学操作,这是最常见的教法运用,其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教师的设计角度和取点是不是科学合理。教师要切准学生的思维脉络,展开教学推进,形成丰富的教学促进动力。

三、借助媒体手段,升级导学问题形式

多媒体进入课堂已成为一种教学常态,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地理图片、数据、视频、动画等信息,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感官冲击。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投放各种问题信息,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思考机会。学生围绕这些个性问题展开学习探究,并结合其他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对顺利进入教学内容核心有一定帮助。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展示功能和联网功能,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的信息参考。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其优势更加明显,激发效果更加突出。在进行《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学习时,教师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组岩石圈地壳实景照片,让学生对不同组成形态进行辨认,然后给出问题研究任务:仔细观察这些岩石特征,结合教材相关内容,说明三大岩石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让你绘制简单的示意图来说明各大岩石的形成及分类,你会如何操作?任务布设之后,学生展开主动学习,结合教材内容观察相关图例,分析解读内容,展开绘制操作。教师巡视全班,对学生的个性问题给出必要的解答,帮助学生展开学习操作。经过一番学习研究,学生逐渐找到了操作方向,顺利绘制出各种岩石图形,并对岩石形成和分类进行了详细标注。教师为学生布设了绘制任务,并以问题形式呈现,而且利用多媒体给出图案展示,帮助学生展开直观的观察活动。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对比学习,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为学生学习思维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基础。

四、延伸训练域度,创新导学问题设计

在进行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导学形式,为学生准备一些问题训练内容,让学生在问题探索中逐渐形成地理学科素养。问题训练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教师要对问题设计、投放、引导等环节进行创新实践,从而成功调动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如果有必要,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展开质疑活动,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是一种难得的历练,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有一定帮助。在学习《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相关内容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问题训练任务:王老师去外地出差,登机时下着细雨,飞机起飞后,却是晴空万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看到宇航员都穿着厚厚的太空服,这些太空服有什么功能呢?在晚秋时节,为什么霜冻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学生听清这些问题后,展开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逐渐形成了一些学习认知。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大多能够给出比较科学的解读:飞机一般要飞到一万米的高空,离开了雨云层,自然是晴空万里了,这些雨云层一般就几百米高。宇航员身上厚厚的宇航服,其作用有很多,能够防止轻微冲击造成的伤害,监控宇航员身体参数,保温隔热,供氧,保持压力等。晚秋时节,昼夜温差大,夜晚温度骤降,热空气遇到地面的草木,便会凝化成水珠附着在上面,随着气温下降,这些水珠便结成了冰霜。教师对学生的个性解读给出专业评价,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课堂教学互动达成高度和谐。教师为学生设计一组问题训练任务,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思考机会,因为问题覆盖面很宽,所以成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认知基础展开思考,顺利实现了地理认知的内化。地理训练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具体需要展开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引导,给学生的学习思维带来更多启迪。在设计问题导学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情境时,教师不妨借助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思考问题,展开问题引导,拓展问题训练,围绕问题展开教学探索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地理学科能力。教师以问题展开教学互动,可以成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形成全新的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1]李素贞.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学周刊,2016(20).

[2]夏宏华,张娟.浅议地理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教学策略及其方法[J].咸宁学院学报,2011(3).

地理情境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情境教学;教学质量

初中地理是地理这一科目的基础阶段,学生从简单的地理知识学习,渐渐深入,基础格外重要。但是地理这一科目不仅与生活联系密切,而且抽象难懂,学生不容易接受如此抽象的知识。因此,有一个好的教学模式显得格外重要,但是教师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一贯采用“老师说,学生听”的形式,将本来就抽象的地理知识硬性灌输到学生脑中,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质量。今天我们探讨的情境教学法,会避免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增强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展情景教学的意义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积极性初中生心智还不成熟,爱玩的天性使他们很难认真的学习抽象枯燥的地理知识,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非常重要,情境教学法可以把学生带入教师设定的情境中,把抽象变直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简单快乐地学习新知识,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堂上教师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简单地学习知识,在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充分融入情境中,在老师的带领下,感受地理这门学科的欢乐,在快乐中学习,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如何开展情境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好的教学方式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一个好的教学方式一定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的同时,依照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科学地进行讲解,情境教学也是如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安排情境教学才能发挥出它的有效性呢?

1.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很多教师讲课时一贯地按照自己的思路,硬性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的探索性、积极性下降,失去学习兴趣,这样还怎样谈教学质量,学生知识能力呢?再者,教师总是自己讲,只顾讲完知识,不顾学生是否吸收,是否理解,严重缺少互动,加上教师本身具有权威性,学生惧怕教师的权威性而不敢发表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敢提问,自身不理解的知识越积越多,导致成绩下降,厌恶学习。可见,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影响着学生的课堂效率,教师要改变这种单一的口语传达知识的方式,丰富课堂形式。比如,在讲解我国山川盆地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高原和山川的地形区别,学生会根据讲解的知识回答问题,这简单的问答就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记忆,或者教师在讲解完这些地形特点之后,请学生到讲台上依照知识讲解画出不同的地形,这样学生对地形又有了直观的了解,图形记忆法也属于情境教学的一种,是教师为学生创设图画记忆的课堂条件,这种简单的方式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教师结合生活讲解知识

地理这一学科与生活关系密切,所以联系生活讲解地理这一抽象的学科,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带领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答案,还可以带学生到室外观察,比如学习石灰石这些知识的时候,我们生活中会用到很多,诸如大理石等等,可以带学生去观察大理石的切面,观察它的纹理,帮助学生了解它们的不同点以及相同点,这比只是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丰富的地理知识时,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探索欲望,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种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情感,就像是教师在讲解南北方差异时,可以将班级里南北方不同的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学生一起讨论自己生活中的日常,诸如衣食住行、天气温度等等,然后小组之间互相探讨,学生会发现南北方有众多的不同点,这样在学生还没有接触新知识时便了解了南北方的差异,这时候,教师再根据学生总结出的不同点,耐心讲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学生在内心预先建立了问题,便很容易去听老师的讲解,以便解答心中的疑惑,这和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分不开,也正是教师预先设立了生活情境,才激发出孩子的天性,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3.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

现代教学设备丰富多样,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比如,多媒体就是很好的设备,以往的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记忆抽象的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在教室放映多彩的地理环境等等,带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记忆,与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相比,这种视觉上的记忆更加有效果,比如在学习地势时,学生很难理解所谓的高原有多高,盆地有多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地势制作成动画效果,或者播放《青藏高原》等类型的歌曲,在听觉与视觉上同时带给学生冲击,大脑的记忆会因为这种形式变得深刻。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放映大好河山的视频或图片,为学生讲解我国河山的伟大,同时可以让学生看到不同环境中山脉的不同,形成地势的不同。这种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的方式,把学生带入课堂中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与探索心,使得难懂的地理知识被简单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学质量自然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方式对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生活,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创设符合学生年龄与知识水平的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简单有趣。

参考文献:

地理情境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情境体验式教学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当前阶段,在进行实际地理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地理教师普遍都会选择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按部就班式的教学,教学只是教师个人对学生进行的单向知识传授的行为。而情境体验式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受,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体验式教学这一方法,进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

一、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体验式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情景设置单一、片面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情境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从性。多媒体技术确实有利于帮助教师为课堂教学添加大量的新鲜元素和激情,教师通过对一部分图像、文章、视频、音乐等学习资源的运用,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是,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部分教师在设置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不管教材内容中是否涉及、是否适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都一味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教师的这一错误行为,不仅会严重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教材中的内容分离,同时还会极大地限制住学生学习思维能动性的发展,最终导致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出现偏差。

(二)教学方法流于形式

当前,大部分的地理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过量地设置一些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填充了过多的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这一做法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对此产生目不暇接、教学内容复杂难懂的心理感受。还有一部分教师选择在公开课中运用情境体验式方法进行教学,但只是做了一些虚假的表面工作。这严重地偏离了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导致了课堂教学内容重点不突出、知识结构杂乱无章等问题的产生。

二、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地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科学的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系统地、全面地分析地理学科的教材,侧重划分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而系统地把控地理整体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思维的框架。例如,在教学“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导入:水是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其他任何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世界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危机,有的甚至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因为水资源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会非常自然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此时需要进行提问:“如何理解水资源?目前世界可利用的水资源有什么特点?”然后展示课前准备好的教学课件。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彻底地了解到目前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它们占全球水体重量的十万分之七,数量是极其有限的。总之,问题情境设置需要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全面推进班级中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合理地设置游戏学习情境

高中生往往不能自主地进行知识的体验领悟,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些积极向上的学习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就认可并喜欢地理这门学科,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游戏学习情境。地理学习游戏主要包括地名猜谜语、地理故事大课堂、地理拼图、地区方言展示等。在实际游戏活动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或者是游戏,在游戏中与班级中的同学进行比较深层次的沟通,使他们从游戏中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博大精深。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活动中,通过具体的表现角色、亲身的体验角色以及深度剖析角色,随即对其进行理解和创新,能够让学生以第三人称的立场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群体的课堂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在开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合理利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从根本上转变教师教学的观念,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最终实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白兴华.情境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地理情境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理教学;情境创设;作用;策略

对于情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多年前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即提出有“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之观点。在今天看来,杜威的观点并非问题的全部,但却无法否认。而在今天的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创设教学情境,其目的之一仍然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换言之,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是功能性的,是教育者创设的教育工具,其目的只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认知背景和支撑,并激发其学习心向。因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认知这种支撑并找到良好的策略加以支持,就显得尤为必要。

1情境创设对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促进作用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但是,表征知识的文字却是抽象简洁的,学生要透过文字把深藏在文字背后的实际事物想清楚,存在一定难读。这需要教师在二者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学生在二者之间找到良好的对应。这种桥梁就是情境。由此可见,情境的为教学服务的功能性定位,决定了情境创设必要从两个方面努力,其一是“境”,其二是“情”,亦即福建师大余文森教授所言情境创设的两个维度。将之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结合并为地理教学服务,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境”的创立。虽然地理学知识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博大精深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经历的单薄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矛盾,在太多方面给毫无类似经验的学生以极大的迷茫感。而教师的“境”的创立,则要么调动学生的已有认知来为教学服务,要么通过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类似的认知场景便利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产生较为直观的体验。即“境”的功能在于,为学生即将展开的地理学习提供一定的认知背景,便于学生后续学习的顺利开展。如教学洋流运动。洋流运动的宏大对很多学生来说,很难产生直观认知,亦无经验储备。这时教师就可做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把兑入红墨水的盐水轻轻倒入透明容器盛装的清水中来模拟洋流运动,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背景知识提供。“境”的创设的更为重要的目的,是“情”的激发。即通过教师为学生作一定的认知背景提供来激发学生进行地理学科学习的心向,进而引导学生深入并浸润于地理知识与规律的探究之中。如教学大气运动内容时,先讲故事:1944年冬,美国旧金山地区的森林中,接连数日突发大火和爆炸,并严重威胁到当地的原子弹工厂。后经调查发现,这是由一些来自日本的燃烧弹气球造成的。绘声绘色地讲述之后是教师抛出的问题:“日本的气球是怎样漂洋过海到达美国的?”在这里,教师故事讲述的目的是什么?显然不在于故事本身,而在于以故事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进而得以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等也会由此得以逐步构建。

2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2.1利用生活事件,创设生活情境:

陶行知先生有一个著名的“接知如接枝”的比喻。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或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件作为媒介和载体来进行相关地理学知识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在熟知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识。如教学“城市空间结构”,我即以学校所居城市中某条较为繁华的街道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布局特点和形成商业街的区位条件;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学校附近某超市的区位设置是否合理。这样,学生就可以比较好的将所学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并于其中认知地理知识学习的价值,激发与强化学生学习本学科的意愿。

2.2利用示范演示,创设实物情境:

示范演示是实物情境的再现或代替物的模拟再现,其直观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通过直接观察理解和间接验证某些地理学知识和规律,进而形成明确概念。如教学河流地貌发育时,即可以水流冲击一定量的砂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这种示范演示也可进化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如教学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时,即可由学生用吹风机对封闭透明容器内的砂土吹风来模拟风力对地表的影响,由学生对透明容器内的砂土进行水流冲击来模拟流水对地表的影响。其好处在于,学生可以实操全程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集中注意力,锻炼手脑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等。

2.3利用影像资料,创设图形情境:

“有图有真相”之网络语,谓在文字之外辅以必要的视觉图片来强化事情的真实感。表现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很多地理事物与现象距离学生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而令其难以理解与接受。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考虑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借助图片、视频、影像资料等为学生创造涉及诸多地理教学内容的身临其境之感,助力学生透彻理解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例如教学地质灾害时,即可播放影片《2012》中有关火山爆发、地震、滑坡、海啸等灾难场面。如果说,这种来自影视剧的影像严谨性欠缺,那么教师可以相关新闻报道中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做代替。这在央视新闻的以往视频中有很多,如埃特纳火山爆发、汶川地震、8.12陕西特大滑坡事故、印尼海啸等。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虽不尽如上所述,但其追求知识与情感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的主旨是一定的,并为教学内容展现和教学目标的达成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服务。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也是地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追求所在。

参考文献

[1]黄俊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1:140-141

[2]杨乐彤.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