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点

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点

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点

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课堂教学;回归;发展;

作者简介:白万胜(1956-),男,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临床兽医学。;王永(1979-),男,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临床兽医学。

“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均属于动物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兽医内科学”的基础,“兽医内科学”是“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具体应用。掌握了“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的理论与技能,能够有效地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但是当前“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的发展与实际需要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具体表现为:(1)部分教师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实际与课程的教学目标脱节;(2)科学研究与教学内容脱节,未能实现融合与统一,从而难于实现知识的快速更新;(3)部分教师缺乏独特而先进的教学思想,没有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4)普遍重视科学研究,忽视教学研究,缺乏系统的课程培养体系和明确的课程培养目标;(5)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坚守着较为单一的考核方式,未能构建综合、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兽医临床诊断学”与“兽医内科学”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未能很好地继承,同时缺乏发展的战略眼光。为此,“回归与发展”思想的提出,有利于课程和学科协调发展,为动物医学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的回归

所谓“回归”并不是历史的倒退,而是在技术进步的今天有选择地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实践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服务理念,使“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回归到兽医实践的“正途”,而非仅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的存在。回归不是对过去的简单再现,而是立足现在的深刻反思。

(一)回归临床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

动物医学(兽医)是一个应用型很强的专业,其中的“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是体现实践技能的典型代表。目前的“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课程,理论易讲,实验难开。其中“兽医临床诊断学”多以健康动物为检查对象,仅能从方法学上得到锻炼,而无法在症状学和诊断疾病的方法论上得到提升。至于“兽医内科学”,实验更为困难,健康动物不能满足实验要求,而病例复制又存在着诸多限制。因此,借助动物医院等平台,回归临床实践,才能实现课程的最终目标。能否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动物健康问题,是衡量一名兽医的起码标准,而目前我国培养的兽医人才恰恰是输在临床实践这一起跑线上。

(二)回归现场教学,培养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兽医人才

目前的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以大班为单位在大教室内完成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理论学习尚可,对于病例的具体处理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回归以前的现场教学,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过去能够有效进行现场教学,一是因为大学精英化,招生人数少;二是因为我国当时尚未实现机械化农耕和集约化养殖,家畜及病例数量多。目前,现场教学极为少见,其原因一是因为招生数量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二是因为我国实现了集约化养殖,生产单位距离学校远,且病例有限;三是因为教师忙于科研,实践经验明显不足,难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所谓回归现场教学,就是要加大教学投入,实现课程教学“临床化”,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全面传授诊疗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这里所说的“临床化”就是让广大师生多接触临床,实现临床课程教学在动物医院、兽医站、奶牛场等临床诊疗一线单位内完成。塔里木大学集中在牛场等生产单位集中完成“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和“兽医产科学”课程就是回归现场教学的有益尝试,值得进一步推广。

(三)回归教师本色,努力研究教育教学理论

教师肩负着传授知识、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任,其中传授知识(即教学)是其首要任务。作为一名兽医教师,不仅要精研专业知识,而且要研究本专业范围内的教育教学理论,以此提升教学质量。但现实情况是多数教师只懂专业,不懂教育,未能推动兽医教育向深层次发展。即便是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也仅是依靠过人的天赋摸着石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其本身并不具备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要想使兽医教育实现质的飞跃,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沉淀是根本,然而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员非常有限,至今未见本科兽医教育教学专著问世,就是很好的例证。因此,广大兽医教师要回归教育、教学本色,探索兽医教育规律,摸索兽医教学方法,总结兽医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理论,从而指导兽医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兽医教育的根本性转变。

(四)回归病例讨论与分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病例讨论与分析能够充分调动方法学、症状学和方法论三方面知识,最大限度地提高疾病诊疗能力。病例讨论与分析在有限的课堂上难以充分展示,因此需利用第二课堂有组织地开展,或定期以学术报告的形式进行。分析与讨论时尽可能搜集病例的所有资料,如问诊内容、临床检查所见、病理剖解结果及实验室检验报告等,同时应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予以充分展示。此外,对于典型病例,在诊疗结束后即可组织师生开展讨论与分析。讨论需有序展开,尽量引导学生去思考,做出自己的诊断。最后由教师分析各方面可能的原因,给出权威的、有理有据的解释。

病例的讨论与分析,是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诊疗思维锻炼的最佳途径,是密切师生关系的有效手段。通过讨论与分析,可以突破思维局限,提高诊疗水平,积累诊疗经验。目前,国内重点农业院校均设有病例分析课程。但是,要想使学生诊疗水平有较大提升,使欲致力于临床诊疗工作的学生学有所成,必须将病例讨论与分析常态化,且实现定期深入分析和随时(典型病例诊疗之后)展开讨论的有机结合。

(五)回归应用研究,为提高兽医临床诊疗水平服务

目前的研究,普遍偏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对于临床上的应用研究则少有人问津。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在这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研究成果难以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而这又与高校普遍存在的考核、晋升方式相左。为此,即便是兽医临床系的教师,若想有出路,仍然要一头扎进基础研究的狭缝,为发表高水平论文而苦苦挣扎。回归应用研究,是从事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学科工作人员的立足之本,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兽医诊疗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这里所指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诊断技术的革新,治疗手段的提升以及防治方案的优化等。

二、“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的发展”

回归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重新审视和继承,而发展则是放眼未来,把握方向,时刻保持学科发展能够与时俱进。回归是重新坚固基础,发展是在坚固基础上的深化和拓展。“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必需在新的形势下,展现其独特魅力,使兽医人才的培养质量进一步推进。

(一)以执业兽医为导向,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执业兽医是指具备兽医相关技能,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取得兽医执业资格,依法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而各高校的动物医学专业肩负着培养执业兽医的重任,为此必需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方式,以执业兽医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理论和丰富的实践技能,在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兽医考试。以执业兽医为导向,关键要在以下几方面实现突破:(1)以执业兽医考试科目为主干课程,并且加强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渗透;(2)各课程在考核时应有一定比例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题型,以强化意识,巩固知识;(3)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广泛开展病例讨论与分析,努力培养学生的诊疗思维;(4)专业知识要全面,基本技能要熟练,实习范围要广;(5)注重职业道德培养,让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止于兽医。

(二)以诊疗技能和诊疗思维为培养目标

目前,兽医诊疗技能和临床诊疗思维是兽医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原因如下:(1)招生人数过多,实践教学资源相对有限;(2)课程学时压缩较大,用于实践的学时更少;(3)多数高校用于实验的动物种类较为单一,且数量有限;(4)部分学生对兽医这个行业仍心存芥蒂,嫌脏怕累,不愿动手;(5)部分教师的实践技能不过关,不能全面示范和传授;(6)缺乏诊疗思维培养的意识、方法和手段。诊疗思维的培养既可以单独训练,也可以渗透于诊疗技能的培训之中。有熟练的诊疗技能,才有准确的观察结果,有准确的观察结果才能利用缜密的诊疗思维做出正确诊断和预后。

诊疗技能的培训可通过专项训练予以实现,如动物保定训练、注射训练、穿刺训练和听诊训练等;也可分散于临床诊疗的实习之中,碰到什么技术,教师示范并讲解,学生练习并领会。在诊疗思维锻炼方面,很多高校开设的病例分析课程就是一种有效途径。塔里木大学一直推崇的“悬疑讲堂”[1]也是训练学生诊疗思维的有效手段。此外,兽医推理小说[2]的创作与发行,很可能会开启诊疗技能与治疗思维全面推广的新局面,但目前尚未实施,有待于相关人员进一步努力。

(三)拓宽教学思路和科研思路

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只要能达到此目的,任何方法和手段皆可应用。如“兽医内科学”可以开展“以发病机理为中心的授课模式”[3],“兽医临床诊断学”可以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遵循“四个符合度”[4]。此外,尚可在“兽医内科学”教学中采用“乱序式”教学、比较式教学和病例贯穿式教学等;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可采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三法”(像《围城》一样的比喻,像推理小说一样的结构、像“孔门问答”一样的互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三原则”(设疑、答疑、留悬念)以及开放的问答式教学等。教学思路的拓展是无极限的,但要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还需要数代人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值得肯定的是,只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勤于实践,善于总结,新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层出不穷,教学质量也一定会发生质的改变。

科研是知识的创新,也是兽医教育所必需的。通过科研,可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能满足兽医诊疗对技术进步的迫切需求。科研可解决诊疗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是广大兽医教师必需要坚持的。科研思路的拓展可以瞄准学科前沿,也可以致力于技术更新,还可以坚持疾病监测和新药开发等。总之,一切利于提高兽医诊疗水平的研究均可着手去做,只有教学思路和科研思路的充分拓展,才有兽医人才的知识广博。

(四)建立独特而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育教学思想是一生教育事业的行动指南,因此必需独特而先进,唯有如此才能彰显特色,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兽医人才。从2006年始,塔里木大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和“兽医内科学”就提出了立足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思想———“复孔门问答,做当代名师(教师);勤生产实践,为今世名医(兽医)”[5]。该指导思想有力地支撑了“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建设和“临床兽医学”学科建设,接下来它还将进一步发挥其巨大的辐射作用,继续支撑动物医学专业建设。

教育教学思想的提出需依据自身条件,所处环境,生源质量及学校的发展目标等而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具有强大动力,能够指引广大教师为培养合格兽医人才而努力奋斗,反之,则毫无方向可言,再多的成绩也难以建立有序的系统。

(五)发展兽医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兽医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是我国兽医人才培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缺乏兽医教育教学理论,在兽医人才培养中就缺少应有的章法和必要的手段。兽医专业课教师均非师范院校毕业,教育教学理论几乎一片空白。虽然在考取教师资格证时也曾接触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但是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根本无助于日后的教育教学。目前的兽医教师一般将精力集中于两点:一是科研,易出成绩,利于职称评聘;二是生产实践,利于提高收入。而对于兽医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则了无兴趣。因此,当前的兽医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多为本能的模仿,少有独到的见解。兽医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散见于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而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至于专著几乎为空白。综上所述,兽医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设立长远目标,而不能局限于偶得灵感。除了系列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外,还应进一步做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撰写出具有一定分量的教育教学研究专著,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兽医教育向纵深发展。

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兽医临床病理学;案例教学;优点;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6-0340-02

兽医临床病理学又称兽医实验室医学,它包括临床血液学、临床化学、临床细胞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寄生虫学和临床毒理学等。它是基础兽医学科与临床兽医学科之间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包括很多概念性、需要记忆的知识。而传统的根据知识点教师授课,学生听讲,记笔记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其与临床学科紧密相关的优势,学生也反映传统的方法枯躁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最早由哈佛法学院于1870年率先使用,它主要通过一个个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使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所以设想在兽医临床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通过一个个真实典型且含有问题的案例(病例),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应该能使知识点容易被理解且记忆深刻。所以为了使学生学好临床病理学这门课程,同时为后面内科的学习及以后走向临床打好基础,于2005—2013年在临床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了案例教学方法,以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 案例教学准备

教师积极进行备课,通过查阅动物医院病例及一些国内外关于兽医临床病理学的资料,根据所讲的内容选取典型病例,设计引导问题。选择好的病例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前提,一是要有代表性、启发性、可讨论性;二是要紧扣教学大纲的知识点[2]。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还锻炼临床思维能力。

2 案例教学过程

①学生随机分组,每组7~8个人,每组负责1个病例,小组去查资料,组织课下预习、讨论。②每章节疾病学习开始时,第1节课由教师讲解重要的临床病理学理论知识。第2节课由本章节负责小组选派1个代表,以PPT的形式对本章节病例进行汇报,回答引导问题,并从实验指标的选择,样本的挑选、处理、结果分析,诊断的结论等方面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汇报进行提问,汇报组成员负责解答和补充说明。③教师点评汇报小组的病例分析报告,归纳总结,得出最终结论。

3 案例教学的效果

2005—2013年以来,在兽医临床病理学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应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高涨,上课的到课率也比其他课程高,给学生布置好病例后,他们非常积极地去图书馆查资料,积极组织小组成员对病例进行分析讨论,汇报PPT也做得内容丰富且很有条理,美观,结论明确。汇报时也有理有据,从容不迫,足见课下是花了很多功夫的。其他同学发言也很踊跃,有疑问一定要刨根究底。课后他们还对自己查到或经历的病例进行自学,不明白的会找教师进行询问并分享给班中的同学。总之通过案例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教学大纲所要求的重点、难点,同时在学习主动性、综合分析能力、系统理解知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展现个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

4 案例教学的优点

4.1 缓解动物医院实习的压力

对于华南农业大学来说,附属动物医院只有2个,而对于5个年级的在校兽医学生来说,能容纳学生实习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而且有的时候在门诊很长时间都不见得看到很典型的病例,很多情况是来打疫苗、体检或保健的病例。这样学生会觉得无聊,不利于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所以应用典型病例进行案例教学,不仅可以节约学生的时间,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诊断思维能力,还可以缓解动物医院实习的压力。

4.2 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论水平

任何病例都是基于特定的病情条件,通过这些病例,可以把抽象的实验室指标变得具体,能让学生明白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选择什么指标来进行检测以及在哪些病况下,得到的数据所代表的意义。从各病历的分析中,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知识,使他们尽快适应以后的实习和工作。

4.3 纠正学生轻理论、重实践的思想

目前,在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中存在着重视实践锻炼、轻视理论学习的现象,甚至部分学生认为理论课听不听都可以,只要进行实践锻炼,会做手术,会看病,会诊断就可以。在病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本课程以及以往所学课程的知识,对病案进行分析、推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效果,再不断地验证诊断,所以要做出正确的诊断,哪个学科的知识有欠缺都不行。如通过病案教学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到只有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锻炼。意识到一个成功的兽医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做后盾,不断学习理论实践,二者缺一不可。

4.4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大都希望将来能走上临床,为动物诊治疾病,以案例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使学生的思维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及论证。把真实、典型的病例诊断及治疗过程记录下来做成的案例,对于大三的学生可以说是从未真正接触过的临床现象,充满着好奇与神秘,他们急于用刚刚学到的临床病理学知识去认识和解释病畜的临床表现,积极思考问题,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大大提高,学生的诊断推理能力也会有所增强[4]。

5 案例教学的难点和不足

5.1 内容多,课时少

目前这门课程的理论学时只有32个学时,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时间安排上就有些局促,病例讨论时不能展开。尽管学校已经大量削减教师纯理论讲课的学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分析的时间,但仍然存在内容多、而课时太少的问题。

5.2 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而是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讨论,然后教师再归纳总结。这样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本课程的知识,对相关的临床专业的知识也要相当熟悉,才能选出合适的典型病例。同时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全面掌控病例讨论过程。此外,还要有强大的归纳总结分析的能力[5]。

6 参考文献

[1] 柴红燕,涂建成,郑芳,等.案例教学在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3):625-627.

[2] 黄宁波.病理教学中的病例教学法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957.

[3] 蒿子枫,梁佩.案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神州,2012(35):85.

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物医学 兽医 临床实践教学

一、兽医临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1.兽医临床教学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动物医学专业涉及多门学科,且各门学科之间相互独立,相互联系,而临床实践活动是对所有学科内容的综合运用。兽医临床实践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关键,贯穿于各门学科,它是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课内容开展的动物疾病诊疗、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检疫检验等活动的综合实践课程。

2.学生能力培养的必要环节。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若想有效看病和看好病,则应全面掌握所有动物的各种疾病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而这需要借助临床实践课程才能完成。

3.社会需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畜牧兽医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宠物饲养规模日益扩大,也增加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而现行的教学体制根本无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他们理论知识虽然扎实,但动手能力不高,因此,需要开展临床实践教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兽医临床诊断技术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实践课程中的关键。主要包含动物临床传染病学、解剖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学科的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动物疾病的规范化教学,明确规定了诊断流程、诊断要求、诊断技术,可使学生全面驾驭病理解剖、微生物分离培养等技术,并培养了学生的临床实际运用能力。

2.PPT演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多媒体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应用范围广泛,然而如果单纯依赖PPT教学很难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进行适当的实践操作。精巧的PPT是兽医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基础,应从动物病例开始、发展、治疗康复进行全程连续展示,辅以临床病例,向学生逐渐演示疾病发展。

3.各种动物疾病的通用教学规范。例如,在讲解动物传染病时,应在各种动物传染病中穿插清晰、直观的PPT制作模型,并针对各种动物传染病选取典型病例,按照发病特点、临床病症、病理解剖特征、实验室诊断方法、防治措施及效果和最终处理方法的顺序讲解。

三、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创新

1.学生能力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自身能力认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在学习后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不断反省,以此来提高自身能力,也鞭策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能力较差学生的培养。相互评价是增进感情、加强学生之间交流、强化团队协作精神的主要手段。因此,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评价指标。

2.教师对学生能力的现场评价。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能够评判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可以参照具体情况调整满足学生需求和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也可对学生进行专门辅导,以此来提高班级整体的兽医临床实践能力。现场评价主要包含对学生听课态度、课堂参与性、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病例的认识等内容的评价,这些内容不仅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映射着教学效果。

3.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用人单位是学生展现自我的主要平台,因此,建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评价能够鞭策教师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更多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该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对学生工作态度、环境适应能力、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工作创新意识和积极学习能力的评价。

四、结语

动物医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兽医临床实践涉及多个学科内容,该门课程的学习建立在学习其它多门课程的前提下,同步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教学。目前,伴随着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教学实践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学工作者的关注。病例是实践教学中的主要资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有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合适的病例,实施问题讨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晓杜 邵春艳 吴永 等 动物医学专业兽医临床实践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170-9171,9174。

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兽医;病理诊断技术;临床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7-0053-01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是现在动物疾病研究、治疗与控制的常用技术,不仅在动物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解决动物医疗纠纷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病理学诊断技术检验的结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为动物疾病的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同时病理学诊断技术具有经济适用的特点,技术较易掌握,在实际诊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将对病理诊断技术以及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诊治中的作用做简单介绍。

1 病理诊断技术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是利用病理学原理与技术,对动物疾病组织或是患有疾病的动物尸体进行病理学检查,再依据形态学的观察与判断得出疾病诊断的技术。因为病理学诊断技术是通过宏观的病变观察配合微观的疾病特征,做出的诊断结论,因此相比于通过动物疾病临床症状与疾病时动物生理体征分析得到的临床诊断结论,更具有直观的指导意义,对于动物疾病的成因,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只有将病理学诊断与疾病的临床特征等有效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得出最终的、科学的、较为准确的确诊结果,因而,病理诊断又时常被称作最终诊断。

2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在诊治中的作用

2.1 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

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是通过用眼睛直观的对动物体征病变观测,可依据动物器官、组织与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及外在体征变化判断出动物患病的类型与性质。例如:当鸡患法氏囊病时,会造成法氏囊内黏膜出血,胸肌、腿肌弥散性出血,排黄白色粪便等,这些都是法氏囊病的特征性病变,当患脑脊髓炎时,会出现点头、后退等外在体征表现,这就属于特征性中的行为特征,诸如此类的案例还有很多,动物的大多疾病都有此类典型的特征病变行为,通过对这些疾病体征变化的观察与研究,可大致确诊动物疾病的类型。病理诊断有很强的实践性,其特点是具有较快的诊断速度、技术易于了解掌握、极少会受到场地的限制等,病理诊断技术在目前是兽医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的主要手段。

2.2 为动物疾病的诊断与研究指明方向

动物疾病的类型非常多,当动物患病时,较为常规的做法一般为先做流行病学调查,之后在对临床症状观察,最后做病理解剖,通过此三项,初步诊断动物患有疾病的种类,从而制定大概的诊疗与研究方向,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症状观察这两项工作,会受到众多因素的限制。病理解剖技术可通过动物已经发生病变的观察进行初步的诊断,在有典型病理变化时就可以确诊,如果没有典型特征病变,只能根据已经表现出来的病变,列出可能的患病类型,在根据更详细的因素或是其他资料,进行仔细的排查,从而缩小疾病种类的范围,为研究提供一个大致的方向。

2.3 为动物医疗纠纷的医学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兽医临床诊断学知识点范文第5篇

1鸟兽分类学贯穿于野生动物临床医学教学始终

鸟兽分类学贯穿于野生动物医学的教学始终,这是由野生动物医学所临诊的对象决定的。在野生动物临床医学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对鸟兽分类学这门课程精通,同时应随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这方面问题的提问,使学生常常联想到该野生动物的种类、所属的科和在野外生活的习性、特点、食性等。特别应当讲解哺乳动物的一些分类和生物学特征,因为哺乳动物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动物类群之一,它们也是人们在野生动物公园和动物园中喜欢观赏的一类,条件许可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该种动物的照片放映出来,以便学生有更加直观的印象,长此以往,学生对鸟兽分类就不会感到陌生,同时也能加强对野生动物疾病的感性认识。更客观的说法是对不同的野生动物应采用怎样的保定技术和麻醉技术,易患哪些普通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所有这些都建立在对鸟兽分类学的精通上,否则对野生动物临床所患的疾病就无从下手。

对于鸟兽分类学的精通和野生动物生物学资料的了解,还可以掌握不同动物的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新生仔兽的习性,更进一步了解失去母爱的新生仔兽的人工饲喂方法,以及饲喂新生仔兽所用的营养物质,这些都是可以帮助动物的有效方法,也可以为野生动物种群繁荣创造良好的条件。

学生对鸟兽分类学知识的掌握,能加深对野生动物临床医学知识的理解,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增强信心,同时也奠定了专业基础,使学生对野生动物临床医学更感兴趣。

2野生动物解剖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野生动物临床医学不同于宠物医学和农业院校的兽医学,它所面对的动物种类繁多,而且各种野生动物的解剖结构都不一样。由于各科野生动物在解剖结构上差异很大;因此,在野生动物临床医学的教学中,就要找出这些解剖学上的差异,讲出不同种野生动物在解剖学上的特点,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解剖学知识,同时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学工作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

野生动物解剖学也是每位野生动物临床医学工作者应当精通的科学;因此,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把野生动物解剖学方面的知识与动物医学结合起来,同时督促学生回忆野生动物解剖学的特点,这样的复习比以往所学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只有反复学习才能较好地完成野生动物临床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要诲人不倦,学生也当下苦功夫、勤奋努力,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野生动物保定技术是临床医学的教学重点用什么方法能够教好野生动物保定技术呢?笔者认为在理论课教学之后要在临床进行示范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给学生讲述为什么要保定动物?什么时间保定动物?用什么方法保定动物?为使动物所受的应激最小,谁有资格完成此项任务?这些内容关系到所保定动物和保定者的安全,因此要给学生详细讲解,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觉。其次,在保定时还要分析野生动物的生物学资料,保定者必须了解被保定动物的解剖和生理知识,包括蹄子可以踢、爪子可以抓的距离,了解被保定动物的灵敏性和速度,这是十分重要的。

保定者还要掌握保定方法对人和动物是否安全?是否能够完成设想的操作?保定以后,动物从物理或化学保定中完全恢复过来以前是否能一直观察和注视着动物?这些注意事项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防止学生在保定动物中掉以轻心,不负责任的操作。

国外的野生动物专家总结出的经验是兽舍的温度高于32.2℃或湿度大于70%时不应捕捉动物。这样的条件非常恶劣,会给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伤害或死亡。目前,野生动物的保定有物理保定和化学保定2种,其工具分为1)心理学工具。因为只有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点、心理学反映,才可以使动物对的人工操作更满意;2)能减少动物感觉的工具;3)限定动物的办法;4)增大或扩展手臂长度的工具;5)保护自身或能让保定者安全地接近动物的工具或物理屏障;6)用外力作为驯服动物的工具;7)镇静、制动或麻醉动物的化学药物[1]。

要注意在保定者接近野生动物时,它不是逃跑就是全力进攻,野生动物一旦出现逃跑效应往往不顾后果,自己撞在墙上或其他障碍上,如果无法逃避时会不考虑自身安危而全力进攻。因此,要考虑怎样才能保定好野生动物,不能没有准备。

要让学生了解保定者站在什么地方,怎样抓取动物才更安全,抓野生动物用力过大会导致动物窒息,或造成肋骨、四肢骨折;用力过小会让动物逃脱。网兜是保定野生动物的重要工具,要根据野生动物的大小来选择网眼的大小,如果网眼太大,野生动物就会用力把头伸出网眼,没放出来就可能窒息而死。

在有蹄动物的保定中,不透明的塑料布用处最大。有蹄动物把不透明的塑料布看成是障碍,用不透明的塑料布可以把动物直接赶进载货的板条箱或兽栏。

让学生了解手套这种重要的保定工具,手套的材料不同用处也不一样,从用于抓小型啮齿动物的薄棉手套,到抓大型灵长类动物的双层粗皮厚手套效果都不错,食肉动物能够咬穿现有最厚的手套,所以戴手套也不能保证不被动物咬伤,另外还要了解手套经受不住野生动物双颌的有力挤压。

头罩遮住了野生动物的视线,能够降低野生动物的感觉,可以进行一系列没有疼痛的操作。

在野生动物医学临床教学中,野生动物的化学保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掌握化学保定药物要求的诱导期短,不能注射后1,2小时野生动物不制动。保定药物应当有颉颃剂,在制动过程中,颉颃剂能对抗物的作用,防止由于呼吸停止或其他问题而导致的动物死亡,药物的有效剂量小时,可以使用小的注射器注射,必要时还可以投射注射。我国现在保定野生动物经常用的是吹管,它主要的优点是发射时没有声音,对注射部位的损伤小,唯一的缺点是自身长,射程短,射程大约15m,通常只对大型动使用。

4兽医临床诊断学是野生动物医学临床的基础兽医临床诊断学是通过对动物的体征、症状、临床物理诊断、生物化学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等手段来科学地分析动物所患疾病的性质,确定疾病主要侵害的器官或者部位,以及局部病变对整体的影响,是阐明致病机理,明确疾病类型、时期和程度的科学[2]。

该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许多新知识和新技能,并能将新仪器和新知识应用到野生动物临床诊断上来,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非常重要。野生动物临床上应用的各种仪器有心电图机、X光机、超声诊断仪、CT断层扫描仪、腹腔镜和核磁共振仪等。若想熟练使用这些仪器,就要求在野生动物临床教学实践中进行一定的操作。只有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才能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才能在野生动物临床医学领域有所作为。

野生动物疾病的临床诊断学,在我国还没有像国外研究的那样深入;因此,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以便尽快赶上野生动物疾病临床诊断方面的世界先进水平,为动物园和野外动物种群的健康发展和繁育提供人员储备和技术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