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预防医学就业方向

预防医学就业方向

预防医学就业方向

预防医学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561(2016)01-0073-03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倡导并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然而,长期形成的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严重分离,导致一些临床医学生不重视预防医学,对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1-3],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整体的医学观念,重治轻防倾向严重[4]。为适应新医学模式对人才要求,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要培养同时具备现代临床医学专业技能和有预防整体概念的复合型人才[5],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医学理念和相关实践能力[6],以适应新医改大环境未来发展的需要。

1培养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理念

1.1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临床医学生往往对预防医学重视不够。有调查表明,由于临床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毕业后从事临床相关工作,相当比例的人认为预防医学对其没多大帮助,因而缺乏兴趣[7]。尤其在专科医学生中,重治轻防的倾向更为严重。有调查表明,有58.2%的学生对预防医学不感兴趣,有39.6%的学生认为其不重要,33.8%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8]。医学界自古以来就倡导预防为主。中国古代的《黄帝内经》就曾明确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念。就当今而言,预防为主的观念对保障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也有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学者李立明[9]指出预防为主是最符合国情的最为经济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是医改的重要理念,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让人民群众受益,少得病、晚得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负担的最佳途径。因此,提高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摆正“防”与“治”的关系,才有利于培养为广大人群服务防治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1.2培养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并重的人才是新医学模式的需要

在临床医学教学中,一般教师只注重疾病临床治疗,学生难以建立人群及群体防控的思维。当前医学模式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医疗卫生服务也从临床个体的治疗向群体、预防—保健—健康促进—主动服务方向转变[10]。李立明[9]在谈及公共卫生和临床的区别时强调,公共卫生服务的对象是群体,重点在公众的健康问题和疾病预防,而医疗服务的对象则是个体的病人,要解决问题是疾病的治疗和减轻病痛。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既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的连续的、完整的过程,其最佳结合点体现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上,如乡卫生院及村医务室等。从作者本校情况看,我们培养正是同时承担着人群防治和个体疾病治疗的工作基层医疗人员。在社区和农村广大地区,像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这些慢性病都是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防与治的有机结合,还有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和传染病有效预防,都可以在基层医疗及预防保健机构进行。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需要和最缺乏的是既精通临床又熟悉预防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11]。非洲“埃博拉”疫情,以及我国的SARS、人感染禽流感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给医学界及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警示,如果基层医生没有足够的预防医学和传染病防治观念和技术,极有可能造成传染病的误诊、漏诊,以及其在人群,甚至在医疗机构中传播。因此,个体的救治也关系到人群的健康,培养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观念是实现防治结合,促进人群健康的重要手段。

2提高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2.1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

杨晓蕾[12]等分析了目前临床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的一些主要问题,如以理论教学为主、缺少实践教学和课程体系不完善等。学校虽然设置《预防医学》或《卫生学》等课程,但多为讲授式教学,而这些课程对临床专业的学生来说一般不算重点学科,而学生热情不高。与临床课程相比,临床课程讲授的内容可以结合临床实习等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预防医学是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科目,如统计学、流行病学及环境卫生学等,不结合实际案例和实际练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对于缺少实践的预防医学教学,学生没有深刻感悟,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李君[5]等采用案例讨论、参与式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更新知识和教学内容以及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等教学方式,取得了较好效果。案例讨论和参与式教学,可有效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如对SARS的大流行的讨论,要求各小组写出调查分析及处理方案,并组织点评和总结,锻炼其预防医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赵申武[13]灵活应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提高了学生得学习热情。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法、讨论法、模拟法和实验法等方法。讨论法即是以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形式开展讨论,目的是训练学生创造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这种形式多样的模式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单一的课堂讲解。模拟法主要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设定某些特定角色或情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问题和分析、处理问题。学生们既学到了有关知识,又与所学到的预防医学知识相联系,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实验法以营养与膳食的评价为内容,结合学生的一日三餐,运用所学营养学,结合临床专业课,开展自身膳食评价,为临床病人的膳食评价工作打下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2开展社区为中心的实践活动

宋丽萍[14]等将桂林医学院两个年级四个班级临床专业本科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社区实践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经实践证明,采取社区实践教学的学生在理论及技能方面均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如:现场调查、解决问题、综合分析、合作、人际沟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文献检索和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能力,充分证明社区实践性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预防医学理论、技能和各方面的能力。周勇[15]等人报道了湘南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在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将该学院本专科医学生700人作为研究对象,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预防医学的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提高,较好地掌握了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的调查技能,证明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此外,有人报道开展课外活动也是有益的探索[17],如在环境保护日、红十字日开展有益的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都可以调动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课的热情,增加学生实践能力。预防医学实践性较强,应避免一味讲授理论课,要结合公共卫生领域新的事件和我们身边的公共卫生问题,如环境污染、饮食饮水卫生以及雾霾等现实问题开展教学讨论,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作者在妇产科教学中也在教授某疾病的临床治疗问题的同时,也注重强调人群防治的整体观念,学生不仅学到临床知识,还够用预防医学的宏观思维去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复合型人才。

2.3与疾控中心合作开展实践活动

广西右江民族医的邓树嵩[17]等报道该校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学方式,与当地疾控中心合作开展实践活动。聘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深专家进行理论教学,又结合当地位于广西西部典型的老、少、边、山、穷百色的实际情况,如艾滋病高发、结核病疫情严重等情况,强调预防医学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病学特点,结合学生将可能来面对工作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如参与艾滋病、结核病及其他法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管理工作等。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通过自己选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设计调查(实验)方案等,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调查(实验)、整理与分析调查(实验)数据、撰写论文。让学生了解预防医学在疾病预防中的地位、作用和内涵,逐步建立起疫情的群防群控观念,培养能为今后当地服务的实用性人才。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疾控中心,在重要的职能科室安排专家讲解和现场演示,如结核病防制科,艾滋病慢性病防制科,环境、职业与放射卫生科,食品与学校卫生科,健康教育促进科,疾病控制科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其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向萍[18]等组织重庆大学临床学生到当地疾控中心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到疾控中心的业务科室实习,通过“听”、“看”、“走”、“论”四个过程,———听介绍预防控制体系、法律法规介绍,看资料,了解实际案例处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情况,走到社区了解参加计划免疫、疫情报告、流调及环境卫生检测等工作,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分析讨论。这种直接与预防医学机构的联合,可使学生感受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逐步树立以人群为中心防治观念,建立群防群治的预防医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刘立亚,杨渊,胡昌军.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2):203-205.

[2]曹莹.如何提高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预防医学》课程的兴趣[J].吉林医学,2010,31(17):2763-2764.

[3]陆春城,夏彦恺,王心如.对加强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类课程教学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医学下旬刊10(6):93-94.

[4]向萍,李革,杨德海,等.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8,7(9):947-948.

[5]李君,孙维权.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中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35(2):82-86.

[6]唐娟.临床医学大专生预防医学实践能力的教学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卷2月上旬刊:184-185.

[7]汤艳,罗彬,贾红,等.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与社区实践探索[J].教学理论论坛,2014,21:188.

[8]章志红,上官致洋,林少龙,等.临床专科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0):97.

[9]网址

[10]肖焕波,赵玉玲,鲁杨,等.以社区为导向的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4):716-717.

[11]瓮学清,刘静,唐玉平,等.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预防医学教学现状和社会需求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4,7(7):461.

[12]杨晓蕾,钱学艳,万思源,等.以培养临床学生“预防观念”为目的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128.

[13]赵申武.医学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93-294.

[14]宋丽萍,耿文奎,李胜联,等.社区实践在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研究[J].华夏医学,2012,25(2):233-236.

[15]周勇,刘庆武,吴伟贞,等.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践教学的探讨[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5,17(3):75-78.

[16]凌艺辉,雷毅雄,宾晓农,等.临床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65-566.

[17]邓树嵩,郭蕊.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78-80.

预防医学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1营养与保健方向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预防专业本身的发展演变是在经典的四大卫生基础上进行的特色发展,这是预防专业发展到今天21世纪的必要性。中国的高等医学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改革,而特色教育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随着医学模式由过去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的预防疾病的内容更加广泛,这对预防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营养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与人类的健康长寿及疾病的发生和康复息息相关。但由于缺乏营养知识,人群中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同时存在[1]。目前,人类疾病的致病原因近70%是来自食物、膳食等环境因素,因此,食物、膳食对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癌症等有着决定性意义。国务院高度重视公众营养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了《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年-2010年)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改善公众营养被正式纳入国家战略。在即将出台的《国民营养管理条例》中规定,对所有的幼儿园和学校都要求配备专业营养师[2]。在高等医药院校应设置医学营养或食品营养专业,强调了营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公共营养师也已经成为国家标准的新职业,营养与保健知识在未来预防疾病领域中的需求会不断增高,因此,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营养与保健方向的培养体系,进行特色预防专业建设十分必要。从人才培养角度来看,设置预防专业的营养与保健特色方向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广东药学院作为广东省最早开办预防医学专业的高等医药大学,自1978年一直招收培养预防医学本科生,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部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及广东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作为预防医学专业的特色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一直以来预防专业按照国家高等医学院校专业的三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预防专业人才,其中1990至1995年培养了第一批营养方向的毕业生,1995年因医学专业目录调整后停止招生,因此在原有师资基础上设置营养与保健方向是完全可行的。营养与保健特色方向的设置,使预防专业学生在掌握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后,再通过后期的营养与保健特色方向的学习,可以系统学习有关营养和保健的知识,对即将踏入社会的预防专业学生在就业的竞争力和扩大就业领域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预防医学专业在后期分流中设置营养与保健特色方向不仅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特色预防医学人才培养及预防专业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与珠三角经济发展相对接,培养地方特色预防医学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调整思路,进行改革,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3]。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形成学校人才培养的特色目标也是地方高校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关键[4]。因此,结合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社会服务的空间,在地方高等院校办学模式上走出自己的路子,是地方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5]。我校作为省属医药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即为地方服务是特色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好地服务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发展,为珠三角地区乃至广东省疾病防控培养应用性强的高级卫生人才,不仅是高等医药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维护珠江三角洲地区稳定且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下,培养地方特色预防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样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及专业特色。随着珠三角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营养与保健的专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广东省一直以来仅中山大学、广东医学院开设有预防专业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6]。目前对于疾病预防的有效方式是采取合理的营养膳食模式,针对健康人群起到预防作用。地方高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只有顺应当地经济的发展要求,使高等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真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使高校人才培养真正做到跟上时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并在为服务社会中找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出路。

3面向珠三角地区卫生服务需求,培养应用型预防医学人才

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地方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如何使预防医学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作用,是预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特色设置的思路。据卫生部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这些慢性疾病将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老龄化进程加快,将进一步上升。因此,预防和控制各种新老疾病仍然是今后较长时期内公共卫生事业重要的工作内容[7]。总书记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是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因此要立足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将人才培养与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国务院提出加强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和应急医疗救治在内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求的规定,预防人才培养要及时作出调整[8]。疾病防控工作是卫生工作的基本、核心内容之一,要实现坚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实现预防疾病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饮食安全、合理营养是疾病预防控制的根本[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因此,社区是今后未来作为人群疾病预防的重要基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也是地方实现新时期卫生工作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管理体系向社区卫生的转移,疾病的预防手段也发生变化,即以社区为中心,以人群为目标,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综合手段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广东省是全国的人口大省,对预防疾病所需的专门卫生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大。据广东省卫生人力资源的调查显示,目前广东省卫生专门人才特别是基层单位学历及素质普遍偏低[10]。因此,为适应广东省卫生事业发展,需要面向基层,面向社区培养具有动手块、能力强的大批应用型预防医学的专门人才,真正为广东的卫生事业发展服务。

预防医学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预防医学教育 订单医学生 乡镇 社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对健康日益重视,医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诊断、治疗生理疾病的知识和技能,还要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订单定向基层医学生作为未来基层医疗的主力军,必须加强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教育,实现能治能防、防治结合的实用型基层医学人才培养目标[1]。

1.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1.1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趋势。

2001年11月,IIME正式出台《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2002年国家出台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要求课程计划中必须安排公共卫生课程,培养学生预防战略和公共卫生意识,使其掌握群体保健的知识和技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古代医家对预防的重要性和意义的高度概括和总结。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防治并举、重在预防是未来医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历史的选择。

1.2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物产的日益丰富,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重视,意识也越来越强。以前由于受条件所限,生病后一般不去看医生,小病拖一拖,大病忍一忍,凭借自身免疫对抗疾病,实在没办法才去医院。而现在,人们只要身体稍有不适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医生,想立即消除疾病引起的痛苦。国家对人们的健康也越来越重视,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前之所以被称为“东亚病夫”,就是国民身体素质太差,为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医疗合作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不起病等问题,减少了“因病致贫”等社会问题,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但现代人更注重拥有不生病的身体,更想预防疾病。因此在临床医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要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掌握如何准确快速地解除疾病的方法和技能外,还必须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三级预防观念及预防战略。

1.3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是保护医护人员的需要。

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只有当被查出“严重脂肪肝、肝硬化”时,才想到如何预防;只有当发生重大疫情时,才想到预防的重要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好了伤疤忘了痛”,对预防又不重视,至少不够重视。目前医疗大环境中,普遍存在“重临床、轻预防”的实际,医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重视,也努力提高,但对于预防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就相对放松和薄弱。2003年的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由于发病较急、认识有限,医生缺乏相应的预防知识和技能,在这场抗击SARS的斗争中,医务人员付出了惨重代价。根据卫生部的SARS疫情信息,截至2003年5月24日,全国共报告5316临床诊断病例,医护人员感染的比例为18.13%[2]。只有加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预防医学知识的学习,确保自身安全,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4乡镇及社区订单医学生培养必须加强预防医学教育。

在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新医学背景下,2010年国家相继出台政策扶持农村医疗卫生政策,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环境,为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本科医学人才,充实医疗人员,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根据国家政策,订单定向培养的乡镇及社区本科医学生,将来就业的地点是农村,所服务的对象是广大农村人口,而农村存在地域广阔、生活条件艰苦、人员素质相对差等实际情况[3]。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医疗单位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构建了集社区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的“六位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主要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症前期处理,进行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农村人员卫生习惯、预防和传染病意识较差,乡镇及社区订单医学生在加强临床医学知识培养的同时更应加强预防保健知识教育,肩负起改善农村健康状况的重担。

2.预防医学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2.1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现状。

医学教育一般由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三部分组成,而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公共卫生学科,预防医学在整个医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4]。目前国内对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开设了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课程,占总学时的5%左右,但对预防医学教育不够重视,教学投入较少,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机会很少,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乡镇及社区订单本科医学生培养对预防医学教育的重视有所加强,在课程上增加了健康教育、初级卫生保健及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卫生毒理学、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妇幼保健学等课程,约占总课时的10%,实践教学也有所加强。

2.2预防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和用人单位对预防医学教育的认识,2012年对在校的2010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定向和非定向学生及赣南18县市的乡镇卫生院领导、医务人员进行了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是否有必要开展预防医学教育,如何开展;预防医学对提高本专业水平及医生威望是否有帮助;你认为学校开展的预防医学教育是否能够满足未来工作需要;对预防医学学习是否有兴趣,如何才能够提高学习预防知识的兴趣;学校是否组织学生进行预防教育实践;基层医疗实践过程中是否会用到预防相关知识,比重如何。

通过对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大部分学生认为:①自己修读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将来从事治疗疾病,至于预防应由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处理,对预防医学缺乏学习积极性;②课程设置不合理,统计学比重偏大;③理论和实践割裂,除统计实践外,只有一些案例分析,缺乏实际的体验感受。乡镇卫生院领导及医务人员认为:①现在的毕业生预防观念不强,特别是面对公共卫生时,无从下手;②要突出学生公共卫生观念及健康教育理念培养;③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水平有待提高,技术高明的医生更有利于开展预防健康教育。

3.加强乡镇及社区本科医学生预防医学教育

3.1加强预防教育宣传,统一思想和认识。

疾病的控制重在预防,通过加强预防教育宣传,统一学生认识和思想。首先加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宣传,可以通过图片展及录像等形式,介绍一些经典公共卫生案例,如SARS、禽流感等传染性公共卫生的危害。其次组织一些专题讲座,邀请一些专家学者讲学,使学生对预防医学有更深层的了解和体会。最后开展农村医务人员责任和奉献精神教育。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需要一批临床医学知识丰富又较好掌握预防保健知识的医生的引导,使农民摆脱旧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健康水平。

3.2合理安排课程,提高理论教学水平。

在大学学习教育中,要优化课程,始终将预防战略贯穿医学教育的整个过程。在进行临床医学导论教学前就使学生对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培养学生对预防医学学习的兴趣和好感,端正学习态度。在基础医学阶段教育学生早发现、早诊断对于挽救生命及预防公共卫生的重要意义。在临床实践中要告知学生无菌的重要性,如何避免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当感染出现时如何应对,时时绷紧预防这根弦,既有利于患者,又有利于自身健康。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师资是培养合格学生的基石,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非预防医学课程教师的预防观念,在不同的课程中都体现预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预防的好观念和习惯。其次要加强预防医学课程教师预防观念,教师不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积极掌握最新预防知识和动态,而且要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体现预防医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5],使知识变得明了通俗,容易掌握且牢固。教学过程中可采用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及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授课质量。

3.4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医学是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预防医学也是一样,因此预防教育的成败关键是实践教学。首先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良好稳定的业务关系,为公共卫生的教学提供稳定的实践基地。其次积极开展预防医学实践,除预防医学课程开设的实验课、实习课外,充分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基层卫生监督部门、防保所、防疫站等单位进行社会实践,加深学生对预防医学的认识,树立良好的预防观念。最后合理安排毕业实习时间,乡镇及社区本科医学生实习时间较长,有一年半的时间,可以安排两个月时间在基层进行公共卫生实习,掌握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了解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学习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以及开展健康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小全,季晓辉.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体系下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改革初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337-342.

[2]陈胤忠,唐才昌.医护人员SARS感染率高原因与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对策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1):1047-1049.

[3]刘振优,徐凭.定向培养农村卫生院医学人才方案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27):150-151.

[4]王成岗.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6):1118-1120.

预防医学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医学教育;卫生职业学校;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预防医学逐渐向各学科加速渗透,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目前,卫生职业类学校所开设的预防医学课程建设不够,教学效率不高,已难于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基于此,通过加强医学教育中预防医学的课程建设,提出了适时地调整中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实践,调整教学内容,优化考核方式,引导非预防专业学生将来成为防治结合的医学复合型人才。

1提升对预防医学的定位认识

人类医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卫生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内外有数据显示,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80%以上归属于预防工作和公共卫生所作出的贡献。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原本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医疗服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医疗体制问题,使得“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根深蒂固。为了使这门学科真正让学生掌握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可以通过增强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保健能力,弥合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裂痕”,这是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发展的需要。当前中等卫生职业类学校生源质量普遍大幅度下滑,教材和教师配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因素使教学达不到教学目的。

2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

通过对非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显示,一些临床专业学生并不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转变临床医专业学生的思想,提高他们对预防医学专业的重视程度,激起他们主动学习预防的兴趣,是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不重视预防医学学习的原因之一,是预防医学教材内容与临床脱节。预防医学教学模式和体系,对临床各专业学生来说专业联系较疏远,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业而不得不学习该课程。这充分说明预防医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亟需改革,进而改变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相互分裂和脱节的现状。目前,我国正在大力进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并十分重视全科医生培训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调查资料显示,普洱市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偏低,预防保健专业人员尤为突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办学宗旨是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符合农村工作要求的复合型卫生人才。因此必须引导他们重视预防医学的学习,把学习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和学生将来要从事的工作联系起来,从未来角度和实用角度重视对预防医学的学习。

3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改革

3.1对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目前的医学教育尚不能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而预防战略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各课程渗透,将会极大地影响或促进医学模式的应用。要树立新的预防医学教育理念,突破传统预防医学的思维定势,拓展非预防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教育形式。3.2在教学中突出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特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是当今医学发展趋势。在预防医学教学中,需加大临床预防医学的内容,将开展预防医学实践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现有的卫生职业学校预防医学理论教学与临床医学实践相脱离,实验教学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将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3在教学中突出预防医学的重要性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可以通过不断引导临床学生重视预防医学,积极培养他们成为防治结合的医学复合型人才。如在教学中,高度重视第一次“绪论”课的教学,教学中通过一些例子强调预防医学在现代卫生事业发展中所产生的巨大贡献,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3.4将素质教育贯穿到预防医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预防医学能很好的融入素质教育的开展。比如,预防医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另外,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相关理论内容又恰恰在预防医学中有所涉及,这是预防医学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切入点。3.5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任何一项课程的改革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对不同专业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学习目标。而且根据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不同,对初中起点与高中起点入学的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和课时进行了调整。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4.1选择合适教材教材,突出临床预防医学内容建议选择适合农村医学专业的教材,选择由卫生职业学校预防医学教师编写的教材。教师的授课应从教材出发,有机地补充调整教学内容。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实施以临床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为主体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的实用性。4.2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教师在每次授课前先设计一些与本次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将问题交由学生讨论并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各种各样,然后教师以回答问题的形式讲授,在讲授中师生还可以随时互动,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预防医学的许多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每个人,教师可以就某个题目进行讨论式教学。如教师在营养与健康中增加小案例的课堂讨论,既结合生活又活跃气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4.3开展社区教学实习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习,这对于学生掌握预防知识和技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教师能从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认识水平,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在实践性教学中认识了预防的重要性,学习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4.4组织申报各级科研课题,结合科研促进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一些科研项目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比如教师积极参与市政府、市教育局、市科协、市社科联、省卫生科技教育等部门组织申报的课题,在申报和实施课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论与实践认知,也增加了教学的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4.5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从中央电视台的《健康之路》栏目截屏剪辑做成课件,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4.6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预防医学的结业应从单一的书面考试转向多形式的考试方法,建议以模拟案例来考核评分,以此提升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学习预防医学心理需求调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4:46-47.

[2]王玉荣.新形势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1).

[3]徐向平.校企合作职场学习加工有效实践路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8).

[4]刘育锋.职业教育技能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育[J].职业技术教,2016,(30).

预防医学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首先要使临床医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并明确预防医学教学对临床医学生的影响意义所在,思想是指导行动的风向标,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后,学生自然就会带有明确的目的性进行学习,因此需要通过采用适当的导入法对其进行动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经过多年对非预防医学生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主要应从以下几点进行引导,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1通过简单举例说明预防医学对临床授课内容的不足起到补充作用

临床医学生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扩大了知识面,对提高其业务水平很有帮助。一般来说,临床课教材只从临床的观念侧重对常见疾病进行讲述,而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其他涉及预防医学问题,这时候就可以将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其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大体的介绍,即传统的预防医学主要包括三大卫生(职业卫生学、环境卫生学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以及两大工具(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而在行医过程中涉及到的与预防医学有关的最常见的问题如:某些患者得知病情后往往希望能得到膳食上的指导以及注意事项,这就需要有一定的营养学知识方面的技术支持进行膳食治疗与食谱设计;对于食物中毒的正确诊断、治疗及处理,也需要食品卫生学的知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食品卫生学的常识才会及时地对防疫部门进行汇报,从而控制病例进一步增加;再有就是在进行常见或是疑难的职业中毒的诊断治疗时,如果具有敏感的意识,就会对病人的职业史进行详细地询问,从而减少误诊;再有就是一些地方病的出现,又涉及环境卫生学的知识等等,类似这些问题在临床讲授中很少提及,而在实际工作中又经常遇到。尤其在基层工作中更是如此。

2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发现重大事件

通过对比明确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区别和联系。临床医学一般只谈个体,即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而预防医学则研究群体,即疾病谱、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可以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临床上的诊断治疗都有较大帮助。例如,一个以主诉为咳嗽、咳痰、胸闷的病人入院后经胸部X线初步诊断为粟粒性肺结核,但是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并不支持结核诊断,经详细的病史询问后发现该患者曾参加过小煤窑的开采,患者描述当时开采时灰尘极大,非湿式作业又无佩戴口罩,同村去的老乡也有类似的症状,经诊断为煤工尘肺,该病为法定职业病。为此,对农民工的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依法取缔了许多非法经营的小煤窑,而发现这一重大事件的还是工作在第一线的临床工作者。当临床医生变换从预防医学角度看问题时,不仅能较为容易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同时还能成为很多重要事件尤其是重大传染病的一线发现者,如2003年发生的“非典”也是由一线的临床医生发现,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避免了更大的灾难。

3有利于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培养实用型的基层医学人才

目前培养的临床医生,主要面向基层,尤其是农村和社区,而适应基层的需求主要是全科医生。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社区医疗改革,全科医生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更是需要克服传统医学教育所存在的预防与临床医学相脱节的现象,应建立预防医学的新理论体系,对医学生进行宏观指导。该理论体系包括:预防医学贯穿在疾病自然史的全过程、三级预防的概念、全科医学的涵义和在我国的可行性、医学模式转变理论与健康观、整体医学的观念、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等。不同地域、社会层面有着不同的卫生需求,如:很多山区和农村常见营养缺乏症;卫生环境差导致的传染病盛行;有些地区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导致的地方病。高级社区出现的某些心理问题,不健康的行为导致某些疾病的高发,慢性疾病如心血管、脑血管疾病、肿瘤将成为主要卫生问题,类似这些问题,往往需要一定的预防医学知识。作为一名实用性人才,防治应该是一体的,通过预防医学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防治的辨证关系,防为本、治为标,防治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因此,预防医学教育不仅对培养实用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对将来的社会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4通过预防医学的学习,有利于医学论文的阅读与撰写,培养科研思维

医学论文的经常性阅读与写作,对提高医学业务水平有较大帮助,一些科研论文中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结果判断,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统计知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也是临床医生必备的能力。预防医学教学中的两大学科:卫生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是进行临床科研的有力工具,包括如何进行医学科研的课题设计、资料的分析等。不仅如此,预防医学教学还可以指导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了这些思维方法,使之不受一些虚假宣传广告等伪科学的影响。这对提高临床医学生的自身素质也有较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