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幼儿教育;课程;发展趋势;改革重点

幼儿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成绩,在幼儿教育课程发展及改革中,课程理论有了很大的改善,幼教工作者有了很大的观念的进步,课程研究的氛围更加活跃。幼儿教育课程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及改革研究既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课题,对中国以后幼儿教育课程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1.各地的幼儿教育课程模式相互融合、相互借鉴

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革有了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发展构想同时也有多种不同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有明显的差别,各地的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程度不一,所以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为了与各地的经济背景、民族特色、自然条件相适应,产生了很多的发展模式,每种模式都是与当地的幼儿教育课程相互作用的。

2.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幼儿发展

在以往的幼儿教育课程中过多的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幼儿自身的发展主动性。所有幼儿的和谐发展才是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所以注重幼儿的发展成了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通过对幼儿的自身的家庭特性和性格特征的分析,以及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需求的仔细探讨,要对幼儿的自身的对外界的探索的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充分发掘幼儿在各项体能、艺术、审美、智力等方面的潜力和天赋。这才是幼儿发展的重点,而不是一味的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水平进行苛求。

3.在幼儿向小学课程过渡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关注

如今,幼儿班课程向小学化倾斜的程度越来越大,这个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其小学化的目的是为了幼儿在进入小学后能够适应小学的课程安排,能够最大化的接受小学教育,尽量做到不脱节,“小幼衔接”如何做到既不抹杀幼儿的自然天性又能成功的迈向小学教室也是幼儿教育课程继续关注和发展的重点。

二、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

1.课程改革的理论的指导

我国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依旧处于弱势,所以导致实践过程中有过多的盲点,走了不少的弯路。我国把大多数的课程改革重点放在实验上,对理论的探究缺少关注,但实际上,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才能做出最快速度的正确实践成果。

在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主要是要对幼儿课程的模式理论进行整理和寻找理论依据。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具有多样性和杂乱性的特点,这是由我国的幅员辽阔决定的,所以其中对模式的系统研究和整理就是理论指导的重要方面。只有对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且找到理论依据才能更好的向课程实际进行必要的转化,得到最大程度的转换效果。

2.对幼儿课程内容进行有效的选取和整理

如今幼儿课程有几大误区:首先是内容混乱,没有条理,很多试验点的课程结构完全没有编排,内容也鱼龙混杂,很多课程的内容都是牛头不对马嘴,甚至很多连编排者都很难说清其意义和作用,更何况是老师,更是听之任之,幼儿接收到的效果是少之又少的。其次,内容的深度太深,完全超出了一个适龄幼儿的认知水平,甚至很多连老师都说不出个所以然,这样的知识编进幼儿教育课程是完全是不适应的,另外涉及方面太广,包括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政治、舞蹈、唱歌、乐器、美术、画画等等,这要求幼儿要有充足的精力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勉强的完成如此之多的学科,但这不仅对刚刚懂事的幼儿是极大的挑战,对授课的老师也有极大的压力,最后幼儿课程难度系数也是逐年增加,所谓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理论使家长和学校领导对幼儿学习课程的难度加强,不仅要求孩子对课程中的知识要读懂,甚者要求幼儿读透,这对于很多连大人都无法达到的高度来要求幼儿,无疑是相当困难的。

三、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注重课程的继承和创新:课程的继承和创新是是幼儿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所谓继承就是要对在我国三、四十年代时,当时的幼教专家所积累的很多经验,这些经验对于现在的幼儿教育是有极大的借鉴作用的,如“游戏式”的上课结构方式、“行为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等对现代的幼儿教育课程的编写和思路都有重要作用,只要将其经验进行适当的改动和运用,对幼儿教育课程必将是个很大的突破。所谓创新,就是根据现代幼儿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及时的调整幼儿教育课程的讲授,毕竟时代不同,现代经济发展水平高,幼儿的心理成熟程度也快,如果一味的以什么都不懂的眼光来看幼儿的教育课程则有很大的弊端,要及时创新,创造适合如今这个年代的幼儿的教育课程。

本文对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分析,包括模式多样化、注重幼儿发展和小幼衔接;以及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最后讲述了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邓志伟.二十一世纪世界幼儿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日、美、德、法、四国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1998(06)

[2]刘花雨.后现代课程改革的本土化探索.教育导刊,2007(06)

[3]韦凌云.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04(10)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等、该素质人才,一定需要具备各个方面的综合优势以及优良的素质,对于我国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改革是势在必得的,并且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因此研究规范化、可持续发展的会计高等教育改革路径是非常关键的。

一、高等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我国高等教育对于各个学科的定位都非常严格,需要学生根据不同学科自身的性质来决定。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学科的性质为实用性,因此在进行会计学科的教育改革过程中应当重视会计专业实用性方向的变化。高等教育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重视以应用型以及复合型为主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国现阶段会计专业的学生发展情况来看,趋势也是应用型人才比较多,但是相对学术型人才数量较少。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等都是应用方向。自从我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会计专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主要的发展方向面向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等,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成为了会计教育的核心。因此在现阶段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对会计硕士研究生的重视,同时还应当重视对学生本科会计专业的重视,良好的本科会计专业往往能够保证我国会计学社会发展的潮流,实现会计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会计高等教育的现状

随着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教育教学事业也在不断的进行推广和进步,会计高等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发展。现阶段国家内部设有专门会计专业的学校超过600所,并且会计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会计专业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缺乏特色性

我国目前会计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速度非常快,但是相应的缺乏一定的整体性,很多综合类院校以及理工类院校也设置相应的会计学专业,这些学校在开设会计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具备特色专业课程设置,会计专业的学习往往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利的,学生在这些综合类、非财经类院校内部学习会计专业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与提升,因此造成了目前部分学校所教授的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需求性不高。

2 专业教育注重规模化忽视评价体制

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当前很多高等院校内部的人数是非常多的,但是对于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来说,往往并不是人数越多对于学校、对于社会的发展就越好,而是应当注重学生的质量,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以及道德准则进行一定的培养,保证相关课程教学的标准化,符合市场的发展需求等。

因此评价体制对于会计专业教育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单纯注重规模化的发展忽视相关评价标准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那么必然会造成会计学改革的失败。

三、我国会计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的策略

现阶段我国会计专业高等教育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恰当的对策以及路径。下面笔者针对上述局限性主要来探究现阶段我国会计高等教育改革的相关对策。

1 重视发展方向以及评价方式的转变

我国各大高校的任何专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应当注重矛盾的处理,而且很多专业发展到成熟阶段往往都需要经历矛盾阶段,会计专业也是如此。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如果发展到后期往往矛盾就会凸显,会计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会计质量的控制,降低会计专业发展的速度以及规模,脚踏实地,能够真正的重视对评价方式、发展方向的控制,将会计专业改革从规模速度转到质量控制上。评价机制应当基于良好的制度展开。高校会计专业应当设置适当的专业建设水平评价体系以及认知制度,帮助学校更好的发展会计专业,同时约束院校内部的相关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会计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当重视遵循使命与战略标准,通过制度上的约束和管控实现会计专业的良好改革。

2 重视长远目标的确定

在进行会计学专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应当重视长远目标的确定,为了能够培养具有一定高素质的综合人才,该等院校在开展会计学专业以及具体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当保证院校内部教师的素质符合一定的要求,教师一方面应当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也应当重视研究、实践性思维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会计学的实践性意义,使得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更好的掌握相关概念。其次在进行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实习,通过实习实现自身经验与体验上的创新,最后通过成绩来体现学生在会计学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成果。通过平日学习、最终评价体系的改革,有效的树立了长远的目标,会计学专业改革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综合教学,促进了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3 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

现阶段我国高校针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所设置的有关课程依然比较落后,对于会计发展来说往往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会计高等教育应当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将有关研究整合到课程设置以及实践当中,让学生既能够成为科研成果的创造者也能够成为科研成果的分享者。

总结

综合上文所述,本文笔者主要从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的现状以及具体的改革方式入手进行分析和探究。能够看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会计专业依然存在不小的局限性,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会计学专业评价体系以及发展方式的改革,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其次树立并确定长远的建设目标,从长远角度看待会计学专业改革。最后重视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孙铮,李增泉. 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 会计研究,2014,11:3-15+96.

[2]高海. 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J]. 时代农机,2017,03:197-198.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 关系 趋势

一、处理好传统教学与改革创新的关系

1,对传统教学方法不应一概否定

一提到改革教学方法,有少数教师就认为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决裂。事实上,这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一般包括理论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教育法等,这些都是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应该轻易丢弃。

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向大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神圣职责,应该让学生掌握的就要使其掌握,应该让学生了解的就要让其了解,不能借口改革教学方法而忽视理论的灌输,否则会偏离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科学地灌输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去,使他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就更能够提高他们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

2,改革教学方法不应一味求新求奇

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从而增强该课的实效性。因此,教学方法改革是否收到成效不是看教学方法种类的多少,也不是看教学手段运用的先进与否。若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多媒体放映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教师语言幽默,其表演才能也充分发挥,这样的一堂课肯定是笑声不断,学生也觉得有趣、好玩,只是,教师万语千言,却离题万里,我们能认为这是一堂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吗?同样,更不能把教师“发明”的教学方法种类的多寡作为衡量其教学效果优劣的标准,否则,我们的改革只会误入歧途。

二、处理好学生主体性与执教者的关系

在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学生不仅仅是接受教育、接受知识的客体,同时也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营造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友善、合作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对教师教学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作用,才能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教、学的主体共同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的感知、思维,单凭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认识无法实现;如果只有学生主动的感知、思维,而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同样无法实现。因此,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与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因为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发展的外部条件。

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将理论内化,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但如果控制不好,也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如果在活动前没有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在活动中没有专人负责、加强引导,在活动后没有总结提高、理论升华,则根本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实践中,一些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办成了仅仅是外出旅游、玩耍的活动,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受不到任何的思想教育。

不管是进行哪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一定要起到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也要帮助学生把握方向并协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困难。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思想化为行动,思想政治理论才能真正为学生所信服,崇高的理想也才能内化为坚定的信念。

四、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1,综合化趋势

当前,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与发展趋向于综合化,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趋于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课程内容也呈现出综合化趋势,如课程内容借鉴了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借鉴了许多管理学上的方法理论,尤其是“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由于知识经济的崛起、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少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心理压力较大,产生了心理障碍,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这一状况势必要求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除了采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外,还要借鉴心理学上的一些方法理论,尤其是心理咨询方法在当前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现代化趋势

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趋势,主要体现在教学手段的日趋现代化上。高校思想理论课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教学所需的各种背景资料。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提高了学习的辨别能力和主动性。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生活中唯一的信息源,而是信息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辅助者。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如果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目标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则会把枯燥单一的学习变为轻松活泼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理念;高职;体育课程改革

近几年来,教育部明确了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要求围绕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但体育课程因为课程目标不清、课程设置指导思想混乱等原因,课程改革举步维艰。到底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从哪方面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院校近几年课程改革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出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层次较低

高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岗位教育相对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课程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但职业教育发展非常快,课程改革的速度与之不协调。尤其高职课程教育部还没有关于高职课程的标准,还是与本科院校课程标准一致,尤其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不多,层次也低,现在高职的体育课程改革必须以专业的需求为依托,体现为专业的服务意识,进行深入的课程理论研究,但主要体现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能更深层次的为企业需求服务,为提高全民体育参与进行理论依据。

(二)高职体育课程理论依据混乱

任何课程的设置都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课程的目标一定要明确,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服务。但我国高职院校多数学校体育课程开设都是以老师能上啥课,进行设置,都进行选修,往往学生喜欢的课程选不上,为了学分只有选择自己不是很喜欢的课程,因此开设课程理论依据不是很强。我国现在高职开设体育课程主要依据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开设理论、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现在教育部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因此各个学校自己说的算,没有一个行业统一标准,培养学生的层次高低不同,要想提高学生的体育课程质量,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社会需求的体育类型人才,为专业发展服务[1]。

二、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

通过调查与分析即使理念存在不同与差异,也首先要认同高职体育课程理念改革要在学校体育理念改革之内进行,即在“健康第一”,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课程理念下开展讨论,脱离了这一理念,高职课程改革就失去了改革的根基和改革的意义。“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应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坚守的信条,高职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也遵循这个规律,以提高全民大健康,体育人人参与。

(二)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

学校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课程改革如果背离了提高人的素质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高职体育课程更是如此。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要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必备条件,通过体育课程改革要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2]。现在的高职学生的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学习态度不端正,课程改革进行素质教育为目标尤其重要,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首先要提高其学习态度与兴趣问题,只要学生想学,这是学好的前提。其次是课程的设置,体现职业能力,是学生能学习好的保障。其次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是教育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基础工程。

三、高职体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制定高职特色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改革的多元化是改革的方向,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建立自己特色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把“健康第一”与“职业能力”结合起来,课程改革不但要满足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也要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与本科院校相比,在课程改革与科研能力上还明显处于劣势。各个体育学术机构要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搭建平台,举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论坛等。

(三)提高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学科中的地位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被边缘化趋势明显,要改变这一趋势,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学科建设中给予体育课程同等的待遇,在科研经费、课题申请、人才培养等方面适当给予倾斜。高职教育一般都是2+1的教学模式,体育课的边缘化非常明显,对体育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体育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学时下,更好的开设好体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帮助,培养处社会需要的实用性高级人才[3]。

(四)体育课程改革要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不能只局限于本学科的改革,要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之下,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开设各个专业个性化的体育课程内容。

总 结

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使得课程改革不偏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围绕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制定统一的高职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加强对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人才的培养;提高体育课程在高职院校学科中的地位;课程改革要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3).

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课;高职网球;问题;改革对策

新概念指导下,职业学校网球教学模式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从职业化角度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锻炼学生掌握职业网球学习要点。“微课教学”是现代职业网球教育体制改革要点,其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学生的网球知识水平。微课教学是高职教学难点之一,教师与学生要转变过去的学习思维,及时适应新型教学模式创造的优势,为课堂教学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网球教学信息化改革趋势

“微课”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鉴于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趋势下,体育教学也要全面实施信息化改革,构建更具科技化的网球学习教学平台。因此,教师要结合信息技术平台,以多媒体技术为中心,积极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网球学习教学方案。为了摆脱传统网球教学模式的不足,高职学校需引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向学生构建更具多样性的学习平台。为了适应时代教育发展趋势,高职网球教学也要注重信息化改革,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现代教学平台,进而满足不同学生对网球知识的学习需求。因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网球课程,对提升学生个人网球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动力。

二、高职网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早期体育教学模式落后,多数依赖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影响了学生参与网球运动或学习的积极性。基于“微课”教学平台洗啊,网球教学活动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按照网络教学平台设置多元化授课体系,成为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痛死的关键因素。现阶段,高职生网球学习教学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学生参与网球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也给课堂教学活动带来了许多阻碍。主要表现在教材是高职生网球学习的基本载体,不同教材内容可以呈现不同的网球学习平台,让学生体会到更多方面的学习乐趣。我国体育教学中,网球学习教材内容相对有限,多数采用旧式书本教材,学生无法接触到新知识、新内容。此外,教师过于依赖传统教材内容,没有及时更新或调整网球学习教材,也是影响网球学习教学的因素之一。

三、网球教学“微课式”改革对策

随着体育教学事业逐步改革,一些先进理念在高职生教学中得到体现,技术创新是体育教学建设重点对象。教育部门倡导普及信息技术,利用高科技建立多功能教学平台,为高职生教学活动提供了明确知道。多媒体是信息技术的综合体,借助计算机中心构建了现代化教学体系,展现了信息技术多方面优势。一方面,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把虚拟文字转变为实际物体,按照文字描述模拟出具体的场景,增加了学生对虚拟实物的认知感。心理学家认为,高职生心理充满了好奇心,若能顺从这种好奇心开展教学,必然会增进高职生教学能力。由此,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是兴趣教学之需求,满足了学生对教学的好奇心,与教学体制改革相互融合起来。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字信号。提高高职生教学能力需从多方面开展工作,构建教学平台是教学活动的第一步,能够把抽象化概念变为具体的文字语言。

四、基于微课平台的创新教学模式

我国对网球教学给予普遍关注,从多个角度开设网球教学课程,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一体化利用,帮助学校建立更为多样性的授课模式。面对信息化发展趋势,高职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更为科技化的应用学习平台,从兴趣培养、技能教学、教学创新等方面提升网球知识水平,促进体育知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基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下,高职网球教学需坚持信息化转型之路,引入信息技术为高职生建立科学的教学平台。我国高职网球教学面临诸多难度,尤其是高职生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无法快速地融入课堂教学方案中。构建网络化教学平台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利用网球课程材料辅助课堂教学活动是时代教育发展趋势。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象,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开展,这是网络教学持续坚持的原则。高职是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黄金时期,高职网球教学要肯定网络课程材料的教学价值,为学生建立更加自主化的学习平台。

五、结论

总之,微课教学模式是新课标提出的新方向,依据师生课堂学习需求调整原有的授课模式,发挥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力。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下,网球教学机制改革成为新趋势,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构建平台,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懂得灵活应用信息化资源,调整原有的网球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文东,张开发,王光平.我国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