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乡土文化的思考

对乡土文化的思考

对乡土文化的思考

对乡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 乡土素材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22-01

乡土素材指的某地最为原始和本土的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凝聚了一个地方最为真实和亲切的乡土资源。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当地人物或者当地习俗都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资源乡土素材的生活性和较强的操作性可以作为很好的教学资源,增加思想品德课的多元化。

1 乡土素材的涵义

乡土是本乡本土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们生长的地方也可以指人出生的地方,人们乡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一个地方的名人、景观、建筑、习俗文化构成了这个地方的乡土文化,成为重要的乡土素材,它体现的是某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

2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乡土素材的原因

(1)乡土素材主要是教学的一个辅助资源,可以丰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形式,将抽象的说理变成具体的对象从而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当然,灵活而巧妙地应用乡土素材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2)乡土素材的充分利用可以促使学生多观察,多思考,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课长期以来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内容单调乏味,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思想品德教材内容过于空泛,许多学生也只是听一听就忘了,并未将其转变为自身的一部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乡土素材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让教材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产生亲切感,真正实现教学目标。除此之外,乡土素材将枯燥的教材变得更具实际价值,突破教材局限,让学生对所处的环境有更新的认识。

(3)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乡土素材符合21世纪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部明确强调新时代的教育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能力。利用好乡土素材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值得关注的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乡土素材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3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巧用乡土素材的对策

(1)教师要更新观念,强化乡土素材利用意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的意识与教学质量挂钩,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观念实现对乡土素材充分利用的前提。挖掘多种教学资源,让每一节课都值得期待,这是当前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内容。多元化的课程资源观指的是教师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一切可以推动教学目标实现的资源,教师的教学方式也会建立在各种课程资源基础上。多元的课程资源观念使得教师的观念被打开,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具体的教学方式也会因此而改变。为了更好地让乡土素材走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并不断强化乡土素材的利用意识,将乡土素材放在课程教学的重要位置。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强化乡土素材的利用意识,认识到乡土素材所蕴含的巨大教学价值。乡土素材类型多样,不同的教学任务需要不同的乡土素材,具体怎样选用都需要教师自己去琢磨和实践,拒绝依赖心理。

(2)教师要积极了解和掌握乡土素材。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乡土素材要求教师积极去了解和掌握素材,并做好整理,以便随时利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近年来互联网、交通等发展迅猛,人们想要了解某件事物可以通^多种途径了解。很多书籍或者是报纸上会专门介绍某地的乡土文化内容或者名人故事等。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以增加报刊的阅读量,拓展自己的眼界,多收集有用的资源存储起来。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根据每一堂课的具体情况进行乡土素材的收集,多浏览下网站、新闻,看一些影音视频,遇到好的资源可以下载保存起来。乡土素材就在人们的身边,教师要多看、多听、多思考、多实践。为了增强对乡土素材的直观感受,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还可以走出课堂,去亲自体验和实践,通过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平时,教师之间多交流有关乡土素材应用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做到优势互补。

(3)内外结合,让学生走进乡土素材。乡土素材在课堂导入环节至关重要,这可以迅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乡土素材大多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在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关于中华文化传承创新这一课题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风景名胜展开教学。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增加课外活动,将课内和课外巧妙结合,走出课堂,亲自去体验和接触。具体而言,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教学材料和教学目标来制定活动行程,通过有效的组织让学生走进乡土素材,感受乡村、街道、故居的独特韵味。教师要提前对即将去的地方进行全面的了解,收集足够的资料,在活动中将这些知识渗透到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考。学校要定期举办思想品德相关的专题讲座,发挥名人榜样的作用,请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讲解,让学生对本地文化和习俗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并借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4 结语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挖掘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将会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同时将学生的情感升华。21世纪的教学已经不同往日,人们更加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全人格。对此教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敢于探索多元化的乡土素材,并通过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实现素质教育到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守霞.浅析有效思维课堂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以《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一课教学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6).

对乡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2篇

叶圣陶在《中国教育改造》一文中提出“乡村教育”的设想,指出“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它要运用环境里的活势力,去发展学生的活的本领”。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天的乡村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城乡一体,更多的人融入城市生活,远离了自己原来的故乡。乡村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改造乡村的教育,新的环境中,乡村教育还应该关注那些远离了乡村的乡村人心中的家园之思。家乡的一草一木,风土人情都是一种永远的精神滋养,乡土情怀也将给人永恒的精神的力量,乡土情怀的培养将会提升一个人的人文素养。

乡土情怀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生长的地方一种炽热而复杂的情感。正如艾青的诗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种情怀让人心中永远有无法割舍的乡愁。这种情怀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土重迁思想是一致的,尤其是在时空变换极快的今天,人寻找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的根的思想更加突出,那些深藏于心底最深处的东西,最能影响人的生命意义。

一、语文教育中乡土情怀的弱化

1.教材编写的局限

中学语文教育在教材的编写上更注重题材和体裁的一致性,从苏教版教材看,除了必修五册和读本五册之外,其他的选修教材都是根据体裁和题材来组织的。如唐诗、宋词、中外短篇小说、中外戏剧、现代诗歌,还有史记、人物传记、鲁迅作品、红楼梦等。这样势必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有很深刻的文体意识,在内容把握上有明显的专题概念。

从选文的内容看,知识性和文学性都是极具针对性的,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很好地提升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但这些教材对学生的乡土情怀极少关注,很难提升学生对乡土情怀的认知。

2.教学时间的禁锢

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是按照学习版块的体例进行编写的。其中在第一册的“@得教养的途径”版块之后,就是“月是故乡明”版块,这是一个直接切入乡土情怀的版块,有很多文章对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有着很好的作用。但是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经过教师处理后,编者本来的想法被弱化了,苏教版的教材选文给了教师极大的选择空间,但是教师在选择的时候,往往会受制于各个方面的要求,常常会人为地删除一些教学篇目。其中,教学时间的限制显得尤为突出。

学生在高一要完成必修1~4这4册书的学习。在高二要完成必修5和《史记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唐宋家散文选读》等。这样学生和教师基本上是在应付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多而广势必就无法通和透。

从选文的体裁看,文言文所占的比例极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去识记文言字词,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安排课时的时候也会将现代文的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压缩,以完成文言文的学习任务。这样的安排除了时间不足的原因外,还有教学主管部门在期末考试前要下发考试范围有关,有时会明确到翻译的考查以《史记选读》“必读”篇目为范围。

3.应试教育的限制

应试教育弱化了文化的熏陶。以江苏省高考为例,在学生迎考的过程中,教师会按照考试院下发的考试说明进行复习,考试说明最大的功用就是将语文的考查理科化,这里有一个个如同理科学科一样的所谓的知识点,有明确的能力梯度,不同的考查要求,识记、理解、运用,但几乎看不到对学生文化素养的考查。虽然命题者努力在命题上创新,但是教师似乎很难很快摆脱应试的镣铐,而切实去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能拥有终身受益的人文情怀。

4.经济的快速发展冲击了乡土观念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的乡村消失了,很多人没有了可以让灵魂归依的乡土。谢冕在《消失的故乡》一文中就写道:“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失去了可以承载太多记忆的乡土,乡土情怀在今天的中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淡漠了。

二、语文教育关注乡土情怀的意义和价值

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教育教学在客观上还会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语文教育教学关注乡土情怀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有益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教育教学无法回避文化的熏陶,而乡土情怀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文化人格。学生在学校学习语文首先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但是语文学科所包含的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会更加深远地影响着一个学生将来的发展。一个学生能热情地深爱着生他养他的土地,他的精神世界也会因此变得丰富的。在他的心灵深处就有一方净土,可以容纳和接受其他文化元素。钱理群先生说文化是语文的底座。而人的心灵深处的这种乡土情怀,更是一个人文化素养形成的底座。幼儿时期的印记会是一个记忆最为深刻的部分。这部分的内容会让一个人无法摆脱,对乡土的感知和怀念会成为一个人精神文化的源动力,进而形成一个人的文化人格。

2.有益于语文自身的发展

语文学科因其自身的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乡土情怀,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更是对语文学科人文功能的补充。

三、语文教育关注乡土情怀的途径

1.教师的文化自觉

语文教学行为的实施最终要借助于教师的行为来完成。教师要有文化的敏感,语文的内涵和外延都很大,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及时把握蕴含乡土文化内涵的事物,引领学生感知事物,在体味中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教师自身要有一种传承文化的使命感,尤其要关注当下正在被弱化的乡土文化。教师要努力寻找各种契机,给学生提供培养乡土情怀的时空。

2.教材的文化阅读

教材的选文总会留下编者思想和意图的痕迹,但是教师往往会结合自身的特点,结合考试的要求对教材做出自己新的筛选。从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看,教师要抛开通常的阅读教学知识和能力的目标,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文化层面的阅读。

苏教版必修一有专门的乡土专题,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走进文本,结合自己对家的理解,突出强调对文章进行文化层面的解读。对“月是故乡明”这个版块的文本研习,肯定不能将文本解构得支离破碎,要利用这样的文本引领学生感怀自己的故乡。选文都是写自己身处异地他乡而形成的感情,学生一开始也许没有这样的经验,而无法走进文本,要敢于花时间,让学生寻找更多的同类文章,从文化的角度阅读文本,用文化的眼光审视文本,进而让学生感知文本中的乡土情怀。《想北平》中老舍想的是“自己”的北平。韩少功《我心归去》,归的是“自己”的故乡。学生在学习这样的文本的时候,怎么能不想着自己的家乡。何以为家?配合这个版块,必修一的读本上有三篇同题文章《家》。在字字玑珠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作者那颗滚烫的心,让学生感受乡土情怀的温暖。这样的文章要是仅仅被当成知识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媒介,实在是太可惜了。

3.教学的文化渗透

教师在魇谟镂闹识的时候,决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要敢于舍弃教学技术化。语文教学应该有必要的知识归类,但是教师更应该将精力放在学生思维和思想的拓展与延伸上。文本往往有多元解读的可能,但教师在驾驭教材、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为“王”,可以为我所用地选择自己想要的东西。名师秦晓华在讲授《我与地坛》时,就抓住文本的四句话,从不同的维度感知文本,他巧妙地设置了一个环节,就其中的一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它的理解。课堂教学中有个细节很感人:一个学生说着自己在儿时故乡中的记忆时,哽咽了,在场听课的一位教师泪流满面。这种触及心灵的精神洗礼,会让知识之外的文化情怀永久地深入学生的内心。这种不见乡土的气息,却能让学生在心底深处埋下乡土情怀的种子。

对乡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人本化的情感养成 课程文化多元化 价值取向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理论。乡土教材的本体论是研究乡土教材的存在问题,探索其存在的最一般、最深层的根源和特性。我们往往以常识性的经验认为乡土教材必然是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补充部分,然而乡土教材并不完全是应学校教育的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乡土教材产生初期更是如此。正因如此,我们才有理由相信,乡土教材必定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和独特的本体论意义。

1乡土教材具有人本化的情感养成意义

1.1“乡土教育”和“乡土教材”都以乡土为基础,而这些都和乡土体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乡土体验作为人的情感系统由“乡土认识”、“乡土感情”和“乡土意欲”三方面有机统一得到实现,三者分别代表了个体心理过程中的“知、情、意”的结构状态。[1]其中“乡土认识”放映了个体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过程,反映了个体对其乡土的认识过程,这这一过程是通过个体最初对乡土个别事物的认识到对乡土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再到乡土文化整体的认识实现的。一个人对于异乡的认识,总不如对本乡的认识那么清楚。其原因就是个体对异乡文化的认识总是个别的、片段的,无论何种见闻,总不易得到关联的、形成正确确实的整体认识。

1.2“乡土感情”主要体现的是人的“心安”状态,是指人对社会性事件的态度体验

一个人对于异乡,由于风俗、习惯、气候等文化差异的原因,总是不容易和异乡环境充分融合;而对于乡土,则特别感受心安。因为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与各种实践过程中,都会对乡土文化所反映的内容产生种种态度体验,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融进自己的乡土文化中。所以,乡土感情的实质,是要求个体好环境的有效统一并产生一种“安定感”。人们天天住在乡土,并不觉得有感情;可是一旦离开乡土到他乡,就容易产生思乡之情,这就是指的乡土感情。

1.3“乡土意欲”是一个人对于乡土的关心

因一般人大都希望自己的乡土发达繁荣,不愿自己的乡土贫穷落后。这反映了人的一种责任心、归属感和自尊需要。所以“乡土意欲”是人较高层次的情感心理,“乡土意欲”也可以说是“爱乡心”。乡土的“知、情、意”是构成乡土体验的三种机能,反言之乡土体验是三种机能的浑然融合而统一的精神生活,由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百年来我国坚持的乡土教育,是以养成乡土之爱为起点而启发爱国心的教育。

从教材意义上看,通过乡土教材,使学生能够系统地进行乡土体验,知爱乡土,从而启迪学生培养由爱乡到爱国的情感。因为乡土教材的内容均来自乡土,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乡土文化。学生通过乡土实践对乡土文化得到知、情、意的体验,从而可以培养其热爱乡土、热爱国家的情感。由于乡土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学生学习知识,了解环境的心理特点,所以,这一系列过程并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强迫,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师生一起实践,共同体验的过程,体现了明显的人本化思想。

2乡土教材具有促进课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功能

课程是从人类文化总体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需要学生掌握的“文化集萃”,因此,任何课程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受社会文化的发展左右,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2]。课程文化从其文化来源上分析,不外乎就是本民族文化和外民族文化两个方面;从其内涵上看,课程文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和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课程是文化的载体,后者课程是文化所指的课程包括学生在学校情景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狭义的课程文化主要是教材文化。

乡土教材作为学校课程的一种内容系统有别于其他课程内容,其他内容体现的是最一般、最典型、最普遍的科学知识文化,而乡土教材所体现的则是最独特、最生动、最具体的乡土知识文化。前者具有国际性或全国性的普遍文化意义,后者具有本土或乡土性的特殊文化意义。从课程文化价值上来分析,二者所体现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如果说前者体现的是普遍文化的文化价值,那么后者体现的是特殊性的文化价值;前一种文化并不是某一个民族或地区独有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体系,而后一种文化则恰恰是某一民族或地区所独有的具有独特意义的价值体系。二者的共同存在对于课程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改革中如果从片面的所谓国际化、现代化的需要出发,仅仅强调普遍化的科学知识文化,那么从课程所体现的文化意义上必然牺牲本土的独特文化而走向文化价值附庸,从而导致课程改革陷于文化价值取向的矛盾中。

3乡土教材反映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过程中的价值取向

清末的洋务运动和政治上的保守改良,实际上是一次中西方文化的交锋过程。这一时期,我国教育接受了西方的直观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基础是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也就是根据受教育者的自然成长过程的规律来实现实施教育。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的教育中已经是个常识性的认识,但在当时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中国教育制度中可是具有革命性的颠覆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锋与对话几乎每一次的讨论和冲突基本都围绕着如何摆正中西方文化二者的地位问题。“在文化领域的这种讨论和争论中,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越大,在教育领域中呼唤和张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就越大,从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要求就会得到空前的加强,乡土教材的建设也就会得到加强”[3],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对话中的反弹,也是乡土教材具体体现中西方文化交锋中的本土化价值取向过程。

4结束语

实际上乡土教材在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并不仅仅是课程内容那么简单,它是一种独特的课程文化,体现着张扬本土文化的某种社会主流思想,这种思想蕴含在乡土教材之中。就其他科学知识内容与乡土教材内容相比较来看,前者在科学知识的传承方面、使学生掌握理论性系统知识、科学原理方面,甚至解决学生升学等方面都有很强的显性文化功能,而乡土教材则对学生具有独特的认识乡土、热爱乡土、改造乡土的隐性文化功能。任何课程内容都有显性和隐性的文化功能,不同之处只在于有些内容的显性文化功能更强一些,而有些课程内容的隐性文化功能更独特一些。从这些意义上看,乡土教材不但具有独特的课程文化功能,而且也具有促进课程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深层价值。

参考文献:

[1]李素梅.中国乡土教材的百年嬗变及其文化功能考察[M].民族出版社,2010:5.

对乡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课堂教学乡土资源德育渗透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80086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科任教师要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将传授学科知识与道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但在目前教育评价机制有失偏颇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教师的教学观念、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尤其是三维目标中的德育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实。如何开辟新途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进取精神,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历史拉近,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实现师生情感的共鸣,成为一线历史教师急需解决的新难题。

一、乡土资源有利于弥补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空白,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建城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2013年泉州以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等从入围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唯一入选城市,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地域文化特色明显,海洋文化的开放与开拓进取的特点,让爱拼敢赢的泉州精神展示在世人面前。泉州异质文化的特殊性让世人看到泉州人敢于向权威挑战的胆识与勇气,善于从自身出发建设全新文化创新力。笔者在讲到必修二《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一课中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时,直接介绍八姓入闽和晋江的由来,让学生了解自己姓氏的由来,从而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对自己家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一课中的古代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时,不得不提泉州港的历史。泉州兴起于隋唐,兴盛于宋元,一跃成为古代东方第一大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听教师讲述这些身边的历史,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还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有了进一步认同感。

二、乡土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爱乡、爱国的情感,增强学生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学校历史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在诸多学科中,历史是最适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科。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家乡开始的。”一个人在认识上总是先熟悉家人及家乡,再逐步扩大认识了解国家。在历史课堂中适时而又恰当地运用乡土资源,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从而感到家乡的可爱,进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在讲郑成功的时候,笔者首先向学生介绍郑成功是泉州南安人,泉州大坪山山顶戴盔、披甲、着袍、佩剑、骑马的威武、神圣的塑像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学生立刻表现出一种自豪感。接着,笔者把台湾的历史以及郑成功如何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的史实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述,并联系实际分析当前的,进一步引发学生的讨论。历史课堂上加入这样的乡土教材,使学生在情感上和思想上产生震动,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相比于那些空洞的、抽象的说教,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

三、乡土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开展历史综合实践活动, 提高学科素养

乡土资源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其具体性和鲜活性。中学生对乡土资源有着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教师可在教学中适时引入乡土资源,实现历史课堂教学与乡土文化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进行考察探索,有目的地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提高自身的问题探究能力。比如在讲《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一课中的两岸关系新发展时,闽台渊源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时事热点。为了能找到充分证明闽台间的历史渊源关系的文字史料,笔者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 查阅资料、 交流讨论等形式, 收集有关闽台两岸历史渊源的史料,又要求学生认真研究现代两岸在诸多方面的不同。通过讨论、考察、访问等多种形式,学生学会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认识,从而多方面、多途径地培养了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运用乡土资源来丰富学校历史教学,是克服课堂教学中干巴枯燥、空洞抽象的情况的有效办法之一。教把乡土历史资源有效地融入历史教学中去,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习能力的增强,又有助于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提升。在教学中有效挖掘和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一定会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向前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对乡土文化的思考范文第5篇

作为地理教师,要在探寻中思索培养学生乡土地理环境意识的途径,以传统的考试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乡土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初衷相悖。教师应以教学内容为主,开展与乡土地理环境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乡土地理知识的熏陶,自发地重视乡土地理环境。强制性地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环境意识的灌输,并不能够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地理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乡土地理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乡土地理环境意识,让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自发地认识到保护乡土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学习过程[1]。但是,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并非易事,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中的活动价值,如在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中“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理为例”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将乡土地理环境元素融入教学活动,为学生设置问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有哪些荒漠化问题?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哪些是由于当地人缺少乡土地理环境意识而进行的人为破坏?应当怎样因地制宜采取治理措施?”然后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学生相互配合、合理分工,通过翻阅史料、上网搜集等方式得出正确的答案:“古代(唐宋后)塔里木盆地沙漠边缘是当地人盲目耕种及战争和瘟疫导致的;近代(清代后)内蒙古南部农牧过渡地带是由于移民实边、开放蒙禁导致的;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草原牧区和旱农地带是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导致的[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治理的措施主要有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从内容上来讲,学生除了了解课本内容之外,也补充了更多关于荒漠化的知识,是教学内容的拓展与延伸,能够让学生对乡土地理环境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知。从形式上来讲,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乡土地理环境知识,培养的也不仅是地理环境意识,更多的还是一种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对今后的学习也大有裨益。另外,学生从活动当中能够认识到地理环境意识的重要作用,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也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教师在乡土地理环境意识教学的讲解中和为学生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所包含的乡土地理环境内容需要符合以下标准。一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是与乡土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二是学生要想回答活动问题,则需要相互配合,通过多种合理渠道获取当地的地形地貌及历史环境、人文环境等内容,并且要对其有所研究学习。

二、在学习中开展“校本乡土地理环境”的研究

教师需要不断开拓教学思维,以新颖且可操作性强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乡土地理环境意识,而“校本乡土地理环境”的研究是非常好的一种培养方式。在学校开展“校本乡土地理环境”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是当前地理教学中的全新尝试,这不仅具有可操作性,在培养学生乡土地理环境意识的同时,还能够锻炼其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及个人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每个地区都在不断地发展,也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学生通过“校本乡土地理环境”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知识,也是对所研究地区的一种有效宣传。但因为区域的不同,校本课程资源也会不同,学校与教师应当根据实际的资源情况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研究环境。如在学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时,教师可以这一主题为校本研究的课题让学生深入了解区域的经济建设、文化底蕴及风土人情等相关内容。这是一个庞大的研究过程,仅靠教师与学生完成难度较大,需要学校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撑,为课题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从各方面影响因素考量。比如,以“南北方居住差异的自然原因”为研究课题,然后各选取一个南北方的特色建筑进行分析研究,这样研究范围被缩小了,可操作性也就更强。首先,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边强;北方居民的墙体严实厚重,南边民居的墙体轻薄;从北到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檐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其次,南北方的城市住宅楼的差异: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建一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边大。最后,学生从一系列的探究中会了解由于乡土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独特的差别有哪些,并且逐步认识到乡土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一课题的研究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素质与能力,方可高效地完成课题研究。与“乡土地理环境”相关的课程规划和设计是培养学生乡土地理环境意识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是知识的扩充,意识的培养,也是能力的锻炼。学生在进行“南北方居住差异的自然原因”的课题研究时需要明确三点:一是要了解南北方的地理环境差异;二是要了解南北方的人文差异;三是在对比中探究形成居住差异的自然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