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系统疾病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呼吸道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支原体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中图分类号] S83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3)03-0172-01

在冬季,气候比较恶劣,气温较低,因此,鸡就很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共有三个方面原因共同造成了鸡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一是传染性因素,包括:支原体、大肠杆菌(气囊炎)、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喉气管炎病毒、传染性鼻炎、禽流感、肺病毒等。二是非传染性因素,包括:①环境因素:如果鸡舍中白天和黑夜的温度超过了5℃,那么鸡就很容易患上感冒疾病;密度大、空气质量不好——氨气含量超标、烟尘大等。②应激反应:疫苗反应、捕捉、转群等。③营养方面: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等。三是人为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免疫方法,不恰当的免疫时间间隔,疫苗质量不合格,鸡舍内没有做到合理科学的消毒以及饲养员养殖方法不规范等原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从环境因素上的通风保湿这个方面来对鸡的呼吸系统疾病做一个系统的阐述分析。

一、通风和保温问题

一般情况下,养鸡户不能够充分处理好通风和保温这两个方面因素的关系,通常的养殖户大多注意鸡舍的保温,而忘记了鸡舍的通风问题。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为:第一,因为一旦鸡舍的昼夜温度超过5℃,鸡舍内的鸡就易感染上感冒等疾病,所以养殖户就很注意鸡舍的保温;第二,鸡的一些生理特点会错误的引导养殖户,使得养殖户无法处理好通风和保温二者之间的关系。

1.耐氧力强。鸡的呼吸系统是由喙——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气囊组成的,鸡进行呼吸的时候,气体经过鸡的喉和气管等进入肺脏和气囊,当气体经过肺腔后,肺腔中的二氧化碳会经过与吸入的气体交换到达鸡的前气囊,因为在呼气前前气囊中的二氧化碳就已经被排出,后气囊中的空气就会被挤入到肺腔中进行气血交换这一过程,气血交换之后得到的二氧化碳气体又会被挤入前气囊,这就是鸡的整个呼吸过程。与其他动物的呼吸系统不同,鸡不论是在呼气的时候,还是在吸气的时候都能够进行气血交换这一过程,因此,鸡具有非常强大的耐氧能力。

2.耗氧量大。在所有的动物中,相同单位体重的鸡耗氧量是最大的。从上面的两个方面因素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虽然说鸡在动物中耐氧能力比较强,但是它的单位体积耗氧量也是最大的,因此在鸡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对氧气的需求量是很高的,需要提供很多的氧气。同时,如果鸡舍内不注重通风处理,会造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鸡会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如果呼吸系统疾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引起鸡的肠道系统疾病,继而引起鸡的病毒性疾病。另一方面,鸡舍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能够过高,如果二氧化碳含量超过0.5%,而氨气的浓度超过了20ppm,就会对鸡的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这一现象并不严重造成的影响就是鸡的性成熟较晚,鸡的患病率较高,严重的话会导致鸡舍内的鸡患上肿头、腹水疾病。这些都是鸡舍内没有做到合理通风所造成的影响。

二、如何科学合理的通风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够做到鸡舍的合理通风:首先,鸡舍的通风要勤,晚上也要对鸡舍进行通风,不能够关上鸡舍;其次,每次通风的时间要短,特别是在晚上,每次的通风时间在几分钟之内就可以了;再次,必须做到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并不能只打开天窗;而且,必须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向鸡舍内的鸡,尽量使得冷空气从鸡舍的两侧或者是鸡舍的上面吹向鸡,也可以设置挡风板来阻挡冷空气;也可以在鸡舍通风之前给鸡舍适当提高点温度,或者是在通风口设置一些热温板,进而增加温度;最后,必须及时清理鸡舍的鸡粪,保证鸡舍的清洁。

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1.预防。一般来说,预防鸡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一共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对鸡进行疫苗的接种。接种疫苗所预防的疾病主要有禽流感传喉等疾病;而那些由于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疾病,接种疫苗并不能够很好的预防,因此,我们不建议接种疫苗来预防这种气囊炎。第二种预防方法是药物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预防,比如说使用土霉素钙预混剂和吉他霉素预混剂来对鸡的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预防。

2.治疗对于已发生呼吸疾病的鸡群有以下几点措施。养殖户必须根据鸡的患病症状来确定鸡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这种疾病症状主要有干咳和湿咳,所谓的干咳是指鸡咳嗽的时候没有痰液只是咳嗽,这时就需要解决鸡的咳嗽问题,因为鸡咳嗽的时候会带动气流,进而破坏鸡的呼吸道系统的粘膜等,这也会导致一些细菌的感染入侵;而湿咳就是指鸡正常的呼噜,但是它会产生一定的痰液,这个时候就不必做镇咳处理,必须稀释鸡的痰液,让鸡能够把痰液咳出来,避免呼吸困难,进而导致鸡的窒息而亡。通常使用的痰液的稀释剂有氧化铵以及禾丰生产的“康诺”等药剂,这些药剂的效果都比较明显,效果较好。但是如果鸡的症状比较严重,就应该使用氨茶碱来治疗鸡的哮喘疾病等。可以根据不同细菌病毒的感染能状况来决定使用哪种消炎药物来治疗鸡的病原体感染疾病;治疗鸡的呼吸道系统疾病的药物有抗病毒类型的,主要有一些抗病毒中药,其他的还有向安乃近这些解热镇痛之类的药物。适当的喂食鸡舍内鸡一些维生素A,可以大大减少鸡的呼吸系统疾病,修复鸡的呼吸系统的细胞损伤,修复鸡的呼吸道粘膜。在对鸡的呼吸道系统疾病进行治疗时,要有一个合适的用药时间。因为向支原体和衣原体这样的病原体并没有细胞壁,导致很少的药物能够将其杀死,而且它们通常会有两种遗传物质。同时,这些病菌生长在细胞外,就像鸡的气囊,在气囊上并没有细胞,也就没有了毛细血管,因此药物很难将病菌杀死。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鸡的呼吸道疾病治疗困难的问题。我们建议使用喷雾治疗外加一定的饮水方法进行鸡的疾病治疗,并且维持足够的治疗疗程,才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而述,养殖户要想做好养鸡生产,就必须秉承着“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理念来进行生产过程。必须做好鸡的病毒预防工作,接种相应的疫苗。同时,要做到合理的保暖工作,给鸡营造一个合适的生存环境。如果,鸡的呼吸道疾病已经发生了,就应该尽量找出致病原因,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减少疾病在鸡舍中的蔓延,提高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狄淑英.鸡群顽固性呼吸道病的应对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09(05)

[2]王世玉.多病原呼吸道综合征的用药原则及最佳给药途径[J].北方牧业,2009(14)

呼吸系统疾病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呼吸系统;发热

【中图分类号】 R97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20-01

发热是内科诊疗工作中十分常见的症状,其原因按诊断学分类有: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发热是呼吸体系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4例中男29例(53.7%),女25例(46.30%),年龄14~89岁;入院前发热时间1天~1年,平均15.80±34.69天;住院时间1~55天。

1.2 病情 感染性疾病49例,90.7%(肺炎24例,48.9%;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例,18.3%;支气管扩张4例,8.18%;肺结核3例,6.12%;结核性胸膜炎3例,6.12%;肺脓肿2例,4.08%;脓胸1例,2.04%;急性气管支气管炎2例,4.08%;COPD急性加重期1例,2.04%)。非感染性疾病5例,9.3%(间质性肺炎3例,6.48%;肺癌2例,2.82%)。

1.3 确诊 本组54例患者中有21例(38.8%)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常规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而有23例(42.5%)患者需要进一步通过肺部CT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共有3例(4.74%)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其中有2例(3.7%)可以确诊。本组共有8例(14.8%)患者通过以上方法仍无法确诊或患者因故拒绝行病理学检查的最终通过试验治疗明确诊断。

2 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38例,其中8例患者伴有潜在的而且较轻的疾病。存活的16例中均在某种程度上借助于体格检查,其中6 例行内科或外科治疗,10例经过抗感染治疗后症状改善。存活的16例中感染性疾病6例(37.5%) 、肿瘤1例(6.25%) 、非感染性疾病5例(31.25%) 、其它疾病4例(25%)。

3 讨论

3.1 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构成 呼吸系统是人体与外界接触最密切的内脏器官,正常成人每24小时吸入空气约10000L,而空气中含有各种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而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的因素增加了呼吸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因此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感染性疾病。

3.2 入院前发热时间、及发热程度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确定患者入院前发热时间对于伴有发热的呼吸系统疾病定性诊断具有一定帮助。感染性疾病一般由于起病急、病程、病程短,因此入院前发热时间一般较短。本组54例感染性疾病中入院前发热时间在1周以内的有29例(53.8%)。非感染性疾病多数起病缓慢、隐匿、症状不典型,应用抗生素治疗无效,常常需要周转多家医院才能最后确诊,因此病程较长。本组5例非感染性疾病中,病程超过2周的有21例(55.26%)。需要特别指出,结核病(肺结核、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起病程较其他感染性疾病明显长。本组3名结核病入院前发热程度与其他49例感染性疾病入院前发热程度对比后发现,结核病在入院前发热体温37.3-38.0℃组所占比例高于其他感性疾病,而其他感染性疾病在39.1-41.0℃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结核病组。此种差异反应出结核病在发热上以低热为主的特点。因此,入院前发热程度对于鉴别结核病于其他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意义。

3.3 试验治疗的意义 试验性治疗在临床中应用很多,尤其痰结核菌阴性的肺结核或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诊断,在无法获得病理学结果时常常要进行试验性治疗。本组54例病例中其中肺炎24例、肺脓肿2例、肺结核3、结核性胸膜炎3例,根据临床经验,除化脓性肺炎外,其它肺炎如肺炎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有效抗生素和药物治疗下,2-3周(不超过1个月)肺部炎症可完全吸收,但老年人肺炎吸收较缓慢,某些肺炎治疗不及时形成机化性肺炎,支气管肺癌所致阻塞性肺炎不易治愈,病灶存在时间较长。影像学捡查常将上肺野的炎性病变诊断为肺结核,下肺野的炎性病变诊断为肺炎,临床医生短时间难以确定是肺炎或是结核,不要急于抗结核治疗。发热伴有肺内炎性改变,有效的经抗炎治疗1周左右,或更短的时间体温降至正常,可诊断为肺炎;如果体温不降或由高热变为低热,则应怀疑结核的可能,可先用无抗结核作用的抗生素治疗,一边治疗,一边作进一步检查(结核菌,其它病原微生物检查),如果查出结核菌,立即改行抗结核治疗;如果已无发热,结核菌,继续按肺炎治疗,2-3周(不超过1个月)病灶完全吸收,则肺炎诊断可以成立;反之,肺部炎性病灶经抗生素治疗仍无吸收好转,甚或恶化,在除外肺癌阻塞性肺炎(纤支镜检查)应考虑肺结核,作一些辅助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测定等、抗结核试疗有效,验证诊断。如果根据放射诊断为肺结核抗结核治疗一个月内病灶完全吸收则不可能是肺结核,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炎症,病灶中有渗出,干酪坏死,吸收消散缓慢,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完全吸收。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原因范文第3篇

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扁桃体及喉部,如某一局部炎症特别突出,即按该部炎症命名,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绝大部分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和支原体感染所致。鼻咽部感染常可波及鼻窦、中耳、口腔、颈淋巴结、气管、肺等器官。有时原发病已好转或痊愈,而并发症则迁延不愈,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做全面检查观察。另外,某些传染病早期表现为上感症状,需仔细辨认,以免造成误诊。一般本病预后良好。

1 临床表现

1.1 症状体征

1.1.1 潜伏期 多为2~3日,起病多较急。

1.1.2 轻症 只有流清涕、鼻塞、喷嚏等鼻部症状,也可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在3~4日内自愈。

1.1.3 重症 体温可达39~40℃,高温初期可发生惊厥。患儿有头痛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不安、咳嗽频繁。婴幼儿常伴呕吐、腹泻。若炎症波及到中耳、鼻窦、颈淋巴结、气管及支气管等邻近器官,则发生相应器官炎症。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时,可持续腹痛。

体检可见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婴儿因鼻塞而张口呼吸或拒乳。如由肠道病毒引起者,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

1.2 种特殊类型上感

1.2.1 咽结合膜热 由腺病毒3、7型所致。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一侧或两侧滤泡性眼结合膜炎。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病程1~2周。

1.2.2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为柯萨奇A组病毒。急性起病、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等处有1~4mm大小的疱疹,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 诊断要点

(1)据症状、体征即可诊断本病。

(2)本病须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早期、过敏性鼻炎等相鉴别。

3 生活习惯与疾病的关系

3.1 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促进生命,它可促进各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体质。体育锻炼是保持和增进呼吸系统健康的根本方法,它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减少呼吸道疾病。

3.2 睡眠

睡眠不仅能消除一天疲劳,并使机体处于最佳的生命状态,但有部分儿童睡眠不正确,如张嘴呼吸、蒙头睡觉等不良习惯,污浊的含氧少的空气和未给鼻腔过滤空气进入下呼吸道会影响健康而易患病。

表1 在观察的108例患儿中,年龄与患病率有一定关系

3.3 饮食

由于偏食而造成的营养不良,口腔炎病极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它是小儿患肺炎、上呼吸道染等的最基本因素,据查,在患呼吸道系统疾病的2至9岁的儿童74名,其中就有偏食、厌食的51名,约占70%,其中以吃甜食及零食的居多。

4 年龄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从表1中看出,儿童在1~7岁间患呼吸系统疾病偏高,这是由于此年龄段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的特点决定的,抵抗力弱,易造成感染。

5 气候环境因素与呼吸系统的关系

5.1 气候

在北方每年的11月~5月份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约占一年发病率的65%,干燥寒冷的气候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外部因素,有关文献报导,小儿的最佳环境是温度22℃,湿度65%。

5.2 环境

成人吸烟对小儿健康影响极大,燃烧后的烟雾含有500多种有刺激性的或有毒性的物质,工业污染导致的空气污染,更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步增加。

5.3 集体环境

集体环境不良造成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增加,送幼儿园的3~6岁小儿尤其是刚送的孩子,心理紧张,环境不适应,孩子较密集在一个活动室,空气消毒不及时不彻底,极易造成此系统疾病的传播,因此统计一年的病儿在家看管和去幼儿园的3~6岁儿童患病的比例是28:52,当然这要排除其它的一些因素,如去幼儿园途中是否着凉等。

5.4 某些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

在调查中,患贫血的儿童37名,营养不良的5名,心肌炎的16名,佝偻病的4名,约占发病总数的58%。

6 预防

(1)环境卫生。环境要清洁、空气清新,公共场所如幼儿园、影剧院、商场、医院等地应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或用250PPm的含氯消毒剂每日两次喷雾消毒并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家庭环境可用食醋薰蒸的方法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2)注意个人卫生,纠正偏食的坏习惯,多运动并练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及呼吸道抗感染能力。教育孩子养成自我防护的知识,如别人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避开,不要让人离自己说话太近等,一但有上感症状应抓紧治疗,以免向下漫延引起支气管炎及肺炎。

(3)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服.干燥炎热的天气多饮水,寒冷天气外出带口罩。防止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

(4)积极治疗某些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心肌炎等病,据报道佝偻病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率为90%以上。因此要特别预防和治疗佝偻病以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呼吸系统疾病原因范文第4篇

新生儿呼吸困难是新生儿疾病中较为严重,亦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既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其他系统或复合病因引起,故易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15例曾误诊、漏诊的新生儿呼吸困难的鉴别诊断,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2001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曾误诊、漏诊的新生儿呼气困难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10分钟至3天。

1.2 方法 所有的病例诊断均根据临床表现、仪器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确诊。

2 结 果

15例曾误诊、漏诊的新生儿呼吸困难病例除发烧和呼吸困难外,还伴有肺部音、鼻塞、黄疸、贫血、低血糖、呼吸暂停、体重下降或不增,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等表现,有的病例还表现有皮肤损害,如多形性斑丘疹、皮肤皱裂等。以"呼吸困难原因待查"收入院,对症治疗,最后有的病例转送上级医院,通过仪器设备,实验室检查,结合病史明确诊断,最后临床表现及诊断,见表1。

3 讨 论

新生儿呼吸困难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呼气频率、节律、强弱、深浅度、呼吸型、吸气相与呼气相比例等发生改变,出现呼吸急促或费力,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鼻扇、点头或张口呼吸及三凹征等临床表现[1]。新生儿呼吸困难病因很多,可能由肺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心脏病、内分泌、神经代谢方面的疾病及先天畸形等引起或其他病因所致,易误诊漏诊,可能给治疗造成盲目性,甚至导致治疗失败。

近几年,母婴传播疾病有增加趋势,先天性梅毒有皮肤损害的表现,还有低体温、低血糖、肝脾肿大、黄疸、贫血、鼻塞、呼吸困难等。若临床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

一些比较隐匿的先天畸形,如食管气管漏,少见的肾上腺出血、罕见的糖尿病母亲婴儿所致的心肌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常常易合并呼吸系统症状,易误诊。

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早期临床症状无特异性,部分患儿无心脏杂音,只表现发绀、呼吸困难、呛奶、哺喂困难等,易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

新生儿期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很多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而且常以发绀、呼吸困难、哭声低弱、反应低下等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常常易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混淆,所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诊断疾病要多方面,多系统加以鉴别,避免误诊漏诊。

呼吸系统疾病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字】呼吸衰竭;表现;病因;诊断;治疗

1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1.1原发病表现

呼吸衰竭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呼吸系统的疾病,有时也受到呼吸系统以外的疾病的影响,发现呼吸衰竭病症时应当根据病人的病史来仔细判断其病因所在。

1.2呼吸改变

呼吸衰竭在临床上的最直接表现一般都为呼吸的改变,对患者的呼吸进行检测,识别呼吸衰竭的病因和程度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1.3低氧血症表现

低氧血症的一种突出表现就是发绀。发绀一般会出现人身体表面皮肤比较薄的部位,通常主要出现在脸、脚趾、手指、舌头、口唇等部位,这些部位的末梢部位血液循环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本来就有贫血相关的疾病,那他的发绀症状也可能不明显。并且,如果患者一氧化碳中毒也会影响对其的缺氧程度判断。缺氧的其他表现因缺氧程度和个体差异每个患者都有不同,普遍会出现胸闷、头晕、定向力差、气短,严重时会遗失模糊等。此外,低氧血症还会出现很多其他的伴随表现,如蛋白尿、消化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问题,特别严重时,患者机体会出现无氧酵解和乳酸堆积,知识机体的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失调,全部会导致细胞的受损。

2 呼吸衰竭的病因

当机体的气体交换不能够通过呼吸系统来满足时就被认为是呼吸衰竭,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通常被认为是两大类因素,即为影响呼吸泵的疾病和影响呼吸道或肺部的疾病。下面将进行全面的介绍。

2.1呼吸道和肺部疾病

当患者呼吸道或肺部患有疾病时,主要会出现以下三种症状:首先,肺实质出现病变,出现此类病变可能引发肺水肿、淹溺、休克、肺挫伤、脓毒症、肺栓塞等;其次,外呼吸道出现阻塞,出现这一情况主要是因为胰腺囊性纤维性变、患者吸入异物、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的问题;最后,出现中心呼吸道阻塞主要是由于急性喉炎、吸入异物、呼吸道狭窄、气管软化、声带麻痹等问题。

2.2影响呼吸泵的疾病

对于影响呼吸泵的疾病可以概括如下:首先,神经肌肉类病变,包括产伤、手术后的膈神经损伤、肉毒杆菌中毒、及营养不良等表现;其次,脊髓病变,包括脊髓性肌萎缩、脊髓灰质炎和脊髓创伤;再次,脑干病变包括中枢性低通气、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最后,胸廓畸形具体包括膈膨升、膈疝、窒息性胸廓萎缩等。

3 呼吸衰竭的诊断

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的不正常工作导致的氧缺乏或二氧化碳滞留过多。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除了来自于呼吸系统也来自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循环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部位的受损都有可能诱发呼吸衰竭。

临床研究一般将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定为下面四条中的两条,具体为:1.出现非常明显的呼吸性酸中毒,动脉血PH开始降低;2.呼吸室内的空气时,PaO2小于50mmHg;3.PaCO2大于50mmHg;4.呼吸苦难问题的明显存在;5.意识状态出现改变。出现以上五个状态中的任意两个状态都可以在临床上被认为是呼吸衰竭的特征,需要按照相应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例如,如果患者在被发现时的呼吸已经十分窘迫了,而且伴随着明显的呼吸不规则或遗障碍,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进行紧急的救治,也包括利用机械通气或气管插管的方法不能够在等待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否则容易造成缺血性脑损害或心跳停止。另外,临床操作时很多医生的操作存在问题,不能在进行机械通气之后就简单的认为已经解决了呼吸衰竭的问题,还要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查看是否已经改善了血气指标,通过调整呼吸机的参数随时关注病人情况。呼吸衰竭的问题出现之后必须进行迅速而有效的治疗,这要求临床医师要非常熟悉呼吸衰竭的病情表现和特征,正确及时的判断甄别,采取合理的方法帮助病人。

4 呼吸衰竭的治疗

4.1支持性治疗

4.1.1合理氧疗,改善通气

低氧性呼吸衰竭伴呼吸窘迫的紧急治疗是氧疗,迅速增加吸氧浓度,用脉氧计连续监测,并维持血氧饱和度。常用的氧疗方法有鼻导管、鼻塞、简单面罩、非重复呼吸面罩以及经机械通气给氧。在高流量时,鼻导管可提供百分之四十的FiO2,简单面罩可提供60%的FiO2。迅速纠正严重低氧血症要比由此而引发的PaO2上升更重要。

4.1.2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无力咯痰、窒息、急性左心衰竭、顽固性低氧,经常规治疗后,PaO2不能达到目标值,PaCO2继续升高,导致严重呼吸性酸中毒,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近些年来,呼吸衰竭的救治和监测技术已有了很大进步,监护技术也已有很大进步。近些年来开展的连续动脉内血气监测、二氧化碳监测可为治疗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患者提供较客观依据。

4.2基础疾病的治疗

4.2.1针对呼吸衰竭病因的治疗

在进行支持性治疗的同时,应根据呼吸衰竭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治疗。如创伤引起的呼吸衰竭,应根据外科原则采取必要的手术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呼吸衰竭,则应治疗脑血管病。只有去除呼吸衰竭的病因,才能使呼吸衰竭得到有效纠正。

4.2.2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排痰

支气管痉挛增加呼吸功能负荷,患者存在支气管痉挛时应给予有效的支气管舒张药物。必要时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应用祛痰药物,给予气道湿化,并辅以翻身叩背。

5 结语

呼吸衰竭是临床上重症医疗的一个重大的环节,研究呼吸衰竭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治疗四个部分对呼吸衰竭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以期能够为业内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帮助,为临床上对呼吸衰竭的治疗及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