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第1篇

一、深刻认识弘扬农耕文化和拓展农业功能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进入转变发展方式的新阶段。长期以来依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力地力的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瓶颈问题,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的弦绷得越来越紧,这就迫切需要从农业产业延伸、农业功能拓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弘扬农耕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正好与这样的大背景高度契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今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都要求开发农业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居民休闲消费的目标任务,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耕文化、美丽乡村、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和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依托。什么是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发展过程中,在长期追求美好的与和谐的事务的过程中,将很多事务也都美好化与和谐化了,所累积和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思想体系等,就是文化,正所谓以物化文,以文化人,以化成天下。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我们的先祖们世世代代凭借着独特而多样的自然条件和勤劳与智慧,创造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生态生活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是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特征。千岭万壑中鳞次栉比的梯田,烟波浩渺的古茶庄园,波光粼粼和谐共生的稻鱼系统,广袤无垠的草原游牧部落,孕育着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和谐美。这些不仅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保障了百姓的生计,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由此衍生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三是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我国丰富的农耕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始终,是各族劳动人民长久以来生产、生活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时至今日,我国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在现代生活中仍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在农民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支撑作用,在保护民族特色、传承文化传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我国农耕文化,挖掘农业文化遗产,对弘扬中华农业文化,增强国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是提升产业文化内涵的必然选择。把农耕文化作为丰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能够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破解产业同质化问题,提高产业的趣味性和活力魅力实力,带动广大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在利用中传承和保护;能够横向拓展产业功能,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产业支撑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可以走出顺应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顺应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顺应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的产业升级新路子。

近年来,我们不断弘扬农耕文化、拓展农业功能,不断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各类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80万家,全国休闲农业的年接待人数达10亿人次,已经占到全国旅游业接待人次的一半以上,经营收入达3000亿元,带动3000万农民受益,均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速度。今年以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不少地方继续保持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传承体,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成为“老乡”迈向全面小康的有效途径。

二、扎实推进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已有农家乐、民俗村、休闲观光园、休闲农庄等多种形式。它的发展,进一步彰显了促进增收激活消费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利用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促进基层政权建设的政治功能等,促使大量的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民房变客房、劳动变运动、青山变金山、产品变商品,让闲置的土地流动起来,让闲暇的时间充实起来,让富余的劳动力活跃起来,日益成为服务居民、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紧密结合,就可以融合地域景观特色、自然资源,区域农业特长优势及风土人情,衍生出多种形态业态,做出“农文旅”高度融合的好文章、大文章。

一要以农耕文化提升区域品牌。文化是太阳,品牌是影子,太阳有多高,影子就有多长,不做文化的品牌走不远,区域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的背后是品质和文化,是人们脑子里的记忆点和口口相传的故事传说。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资源的融合会形成更为古朴的文化特色,系统整合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中的文化要素,将促进休闲农业与文化保护传承的良性互动,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庆阳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活动区域,“周道之兴自此始”,也是周人的发祥地,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中华农耕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与农耕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对农村风土人情、乡风乡貌、礼节习俗的保护和利用,是对悠久历史、中华精神的沿袭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历史古村、特色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的科学利用,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实体艺术的传播,就会形成“农旅文”融合发展、延续农耕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精神文明财富的经济价值的新业态新格局。

二要以农耕文化开发农村资源。农村拥有文化、生态、特产、民俗民族特色等资源,通过农耕文化的渗透融合,就可以开拓农业农村资源利用新型模式和领域,带动观赏类农产品消费、餐饮住宿接待、交通运输、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的全面发展,在不增加农业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单位面积的多功能产出,促进农民形成“一季两收、四季不断”的多元收入格局,使农民从务农变成农商旅并举,把资源转换为财产性收入,把传统观念变为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的熏陶,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重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水平。比如江苏南京江宁区将13个村打造成13朵金花,通过各种文化体验、民间艺人表演等吸引城乡居民;四川成都邛崃文笔山村依托传统农业种植、酒文化体验、传统农耕文明与民俗文化展示、明清老村落打造了“中国酒村”每天接待1000多人游览,放眼望去、人气十足。

三要以农耕文化增加城乡互动交流。促进绿色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都需要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载体,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受过度开发,补充绿色景观和生态修复区域,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开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村生活的场所,也给农民带来了城市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同时城里游客把先进理念和信息带到农村,使得城乡二元文化渐趋融合。比如贵州兴义市万峰林村就是充分利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山峰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打造出黔西南重要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吸引了大量城里人到来,当地的农民整体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要以农耕文化增加产业业态。结合传统农耕文化,可以打造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教育展示于一体的休闲农业示范园,也可以打造依托林园、果园、花园、茶园而建的生态观光休闲农庄,可以发展“吃农家饭,尝农家菜、睡农家炕”的农家乐,可以烘托大型农业生产过程的时空景观,展现壮美自然风光和场面宏大的农事景观和文明渊源,让游客观赏景观、体验农耕文化。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景观创意、南梁红色旅游小镇、天富亿现代生态农业文化体验园等经营主体,香包、刺绣、山核桃等产品创意,苹果、杏系列,小杂粮系列等包装创意已很有名气,值得借鉴和推广。

三、大力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始终坚持以农为本、促进增收,坚持多方融合、相互促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坚持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坚持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到2020年,要实现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不断提升;布局优化、类型丰富、功能完善、特色明显的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水平较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让广大城乡居民养眼、养胃、养肺、养心、养脑,为城乡居民提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高品质休闲旅游体验。

第一,围绕优化布局,着力在丰富类型和融合集聚上实现重大提升。重点要在适宜地区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文化特色优势,促进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特别是以传承农耕文化为核心,兼顾度假体验,建设具有科普、教育、示范以及传统农耕文化展示功能的休闲农园和美丽田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防止同质化发展、平面化竞争。

第二,围绕丰富内涵,着力在文化传承和创意设计上实现重大提升。注重农村文化资源挖掘,强化休闲农业经营场所的创意设计,推进农业与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按照“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思路,加大对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发掘,推动遗产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文化遗迹和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发展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乡村,加快乡土民俗文化的推广、保护和延续。

第三,围绕增收脱贫,着力在产业升级和利益共享上实现重大提升。发展一批农家乐、小超市、小型采摘园等特色旅游到村到户项目,引导建立农民参与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农民自组织、自激励、自就业的创业模式,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精准扶贫的有效形式,成为大众创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的重要渠道。

第四,围绕提档升级,着力在人员素质和设施改善上实现重大提升。加大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充实一批规划设计、文化创意策划和市场营销人才,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传统民居保护修缮,鼓励发展特色民宿,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第五,围绕有序发展,着力在规范管理和生态保护上实现重大提升。加大标准的制定和宣贯力度,促进休闲农业规范有序发展;树立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理念,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问题;对策

项目基金:2016年河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编号:20160601);通讯作者:路剑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研究――基于河北省1000户农民的调研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8日

一、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

(一)小农经营者缺乏对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意识。保护与传承意识的强弱制约着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否。目前,通过对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石家庄、承德市、邯郸市等地域的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收入层次的小农经营者的调查发现,人们对河北省传统农耕文化了解不多,对有些农耕文化根本没有听说过,大部分人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概念十分陌生。在问卷调查中选择对传统农耕文化概念“非常了解”的人只有6.94%,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人们不知道传承和保护”,笔者选取河北省耳熟能详的传统农耕文化中,人们对这些传统农耕文化的了解只有50%,其中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之所以得票多,可能很多人只是听说过其物质载体罢了。在调查“目前有很多传统的农耕习俗都已经消失,您认为有必要将它们恢复、保留并传承下来吗”中,有38.89%的农民选择“有,但意义不大”。这充分反映了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十分淡薄,有些人认识不到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对于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任务的紧迫性也认识不足。

(二)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小农经营者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者、守护者,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十年来,大部分农村居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已经不再是从事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和就业,其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审美情趣都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而对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缺乏认同感,对农耕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意识普遍不高。因此,当前小农经营者对传承农耕文化缺乏积极性,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政府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管理者,是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责任主体。而目前地方政府一般认为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占用政府资源拖累经济建设,不愿将其纳入工作范畴,大多数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并没有落到实处。大多数职能部门存在职能重叠、权责不够清晰的现象,管理规则和标准不尽相同,而且各部门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这使得各部门之间互相掣肘和产生利益冲突,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者,其作用不可忽视。而当前,河北省大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对于农耕文化的开发和利用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综合性开发项目较少,鲜有根据本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实际状况进行深层次文化资源挖掘的,地方特色农作物的收割、农产品的加工等体验性与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较少,这样既缺乏传统农耕文化特色,又缺乏创意和创新,从而使得农耕文化难以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这种结果直接导致农耕文化不能得到实质的传承和发展。

(三)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传统农耕技术、手工艺以及戏曲等的新传承人难寻,导致了传统农耕文化传承后继乏人,在调查问卷中对于“您认为当前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面临的危机有哪些?”(可多选)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其中“没人传承,尤其是年轻人不愿继承”在所有选项中所占比例最高,这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面临的重大危机之一。其原因在于人们在学习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的过程中要经受难度大、耗时长、收入低的考验。而且我们对“本地传承人(如老手艺人、老艺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44.44%的农民认为“一般,从事老本行无固定收入”,这也反映了长期以来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传承人没有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而且大多数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主要靠师傅的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且有的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属于独门绝技,传承人是其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核心,如果没有新的传承人,一些传统农耕技术和手工艺,就可能随着老艺人的去世而消失。

(四)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基础发生巨大变化

1、工业化、城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对土地、人力等资源的需求使城市不断向农村地区扩展,占用农业耕地,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镇流动,新生代农民多数已不会干农活,甚至没有务农经验,许多农村出现空洞化、空心化,农耕传统和农耕文化无人传承。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使农耕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侵蚀,导致部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大量珍贵的农耕文化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近几十年来,许多不可再生文化遗产都在不断地消失,农耕文明正发生着基础性的动摇,失去农耕文化存在的基础将会对农耕文化的传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带来的冲突。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伴随着日益密切的世界各地文化交流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科技普及流入中国。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及其衍生产品充斥着中国各个角落,人们对于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接触越来越多,同时人们也潜移默化的受其影响,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尤其是成长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的年轻人,对于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尤为青睐甚至是盲目追捧,而对于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农耕文化从思想上本能地认为传统农耕文化是旧事物,代表着封建、落后。以风俗节日为例,年轻人对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的追捧热点远高于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等,许多商家也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也对西方的节日进行炒作,从而导致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观念发生变化,农耕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悄然地发生变化。

二、促进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的建议

(一)小农经营者。提高小农经营者传承和保护意识,发挥主体作用。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经历一个渐进的、不断被推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做的是唤醒小农经营者的传承和保护意识,使其实现“文化自觉”。首先,遵循知识传习规律,与农业教育单位合作,实施针对农村小农经营者的思想意识干预,开办农村小农经营者培训班,让其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农业生产技能和致富本领。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在取得传承人同意的前提下,组织学习班,或者是组织人员系统学习,使得农耕技艺能够传承下来,让更多的民众体会到传统农耕艺术的魅力。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坚持乡土化开发、保持农耕文化自身的独特性和魅力的前提下,进行品牌化建设是深化农耕文化开发利用的必然途径,也是实施差异化竞争、避免重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要进行乡土化开发,就需要新型经营主体在农村传统聚落、农村民俗风情、农业特色景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深度挖掘当地农耕文化特色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应用于特色食品、文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中,同时运用现代设计理念,以情境化、娱乐化、体验化等手法开发设计独具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项目和服务,提供纯真原始农耕生活感知;其次,要实施品牌化战略,将农耕文化资源作为品牌符号,开发出特色农耕文化产品系列,进行品牌运营和打造,增强消费者对农耕文化产品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带动多次消费,形成“以品牌强农业,以品牌富农民,以品牌带农村”的发展格局。

(三)政府

1、加大对农耕文化传承的投入力度。(1)加大资金投入。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充足、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一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应拨付充足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配套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特色鲜明,具有生命力,但又因缺乏资金支持而面临传承危机的传统手工艺、传统戏曲、民间文学等农耕文化,需要政府进行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对于掌握农耕文化技术和工艺的传承人发放国家津贴,给予其应有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政府主导投资的同时也应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可以采取多方合作开发的方式,引导包括农业龙头企业、文化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投资农耕文化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小农经营者从事传统农耕劳作和服务。(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人才是传统农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流砥柱。首先,针对代表性传承人,政府应该提供优待政策,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资助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等活动;加强对传承人的理论培训,增强其对自己所掌握技艺的认识,更新其传承理念和思路;制定合理的继承人培养制度,政府要适当给予自愿学习和传承农耕文化技艺的人员生活补贴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创造良好的学艺氛围和条件;与职业类学校合作,设立非遗技艺课程,进行专业化人才培养为农耕文化传承人搭建更多展示平台和创造更多展示机会,提高传承人收入。其次,加大基层农耕文化队伍建设,通过科学的培训、指导和管理,培养一批基层农耕文化队伍,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的作用,提供符合不同文化层次、各个年龄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艺节目等,从而带动更多农民参与传统农事民俗活动,促进农事民俗的传承。最后,要加强文化部门传统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方面的人员队伍建设,培养专业才人,选拔优秀文化干部,提高研究和管理水平。

2、建立保护与传承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1)建立传统农耕文化传承的利益共享机制。传统农耕文化属于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开发最终也是为了服务社会,谋福于社会,所以农耕文化所带来的利益也必须普惠于大众。因此,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政府大力倡导,发动新型经营主体、小农经营者等共同参与,从而构建一个利益共享体。通过建立合理、动态的利益协调机制,从而协调利益各方的利益关系。首先,鼓励当地从事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新型经营主体,发挥其对小农经营者的带动作用,采取“新型经营主体+小农经营者”的组织形式,从而促进农户收益的增长;其次,可以对采用传统技术和工艺的小农经营者所生产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以及对市场地位给予认可。(2)完善与农耕文化相关的政策法规。政策法规是保护与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制度基础,能够为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权威的保障和依据。参考日本、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农耕文化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制定关于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专门性立法,制定具体完善的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划,如加强农耕文化非遗的知识产权制度,制定相关的商标、专利法规,完善农耕文化保护、扶持、补贴等工作的监督体系,尽快出台有关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政策法规,使农耕文化受到保护。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邓蓉.从农耕文化到创意农业[A].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论坛,2009.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第3篇

一、充分认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最根本出发点。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制度,为改善提升我省耕地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区农田土壤污染问题仍较突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全面开展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工作,既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拓展农业生态功能,全面建设绿色农业强省的必然要求。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切实履责,加大力度,提前部署、总体规划,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任务。

二、总体要求

(一)总体思路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理念,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出发点,坚持风险管控,重点针对轻中度污染耕地安全隐患,强化政策引导,落实有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组织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点、示范和重点项目,努力构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规范运作。按照我区耕地污染现状进行科学布局,统筹安排,优化、集成并建立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关键技术模式,统一技术标准和要求,做到规范运作。

二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耕地土壤类型、种植特征和受污染程度,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方现有资源和设施,合理布局,示范带动,整片推进,分批实施。

三是机制创新,注重实效。建立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社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在强化政府宏观指导的同时,引入市场化运行和第三方参与机制,发挥农民、农民合作社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确保取得实效。

三、目标任务

2020年,根据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和农产品超标情况,重点在我区轻中度污染区域,积极推广低积累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深翻深耕等安全利用措施,建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建设任务,形成较完善的适宜本地区推广应用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体系,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左右,有效降低农产品污染风险,确保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实现总体改善。

四、技术措施

在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和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的基础上,以乡镇为基础,选择轻中度污染和农产品超标的典型区域,因地制宜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确保农产品不超标。

(一)深翻耕。通过将土壤深翻30cm~40cm,将重金属含量较高的耕地表层土壤与犁底层甚至母质层的洁净土壤充分混合,稀释耕地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

(二)应用低积累玉米品种。结合当地主要玉米品种、种植习惯等开展低积累品种筛选和应用,重点针对不同作物品种对重金属的吸收特征,选用抗性强、重金属低积累、低富集或不富集的作物品种,降低食用农产品的污染风险,确保选育的低积累品种不减产、农民不减收。

(三)施用凹凸棒等钝化材料。将提纯加工后的凹凸棒结合深翻耕,施入受污染的农田中,再灌入水,经过物理作用,原本沉积在农田中的重金属离子被牢牢地吸附在凹凸棒上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由有效态转化成化学性质不活泼形态。

(四)优化施肥,增施有机肥。结合深翻耕增施低重金属含量的有机肥做基肥,采用低重金属含量的化肥、碱性肥料,化肥使用量需根据土壤养分情况指标、耕作方式、污染物种类确定,防止过量施肥引起二次污染。

(五)预防作物秸秆二次污染。针对受污染耕地生产的含重金属秸秆废弃物,以无害化、资源化为目标,建立秸秆能源燃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技术工程,通过秸秆移除和废弃物处理工程,实现耕地污染物的移除和不扩散。

五、资金预算

总投资预计20万元,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建设任务。资金用途: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方案编制、安全利用集推进区建设、开展跟踪监测、效果评估、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及严格管控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工作等。

六、进度安排

2019年11月,启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确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区域和边界,制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方案,组织专家论证,初步建立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

2019年12月-2020年2月,按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与严格管控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建设任务。

2020年3月-11月调整完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模式,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规范和技术体系,全面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推广和应用,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相关任务。

2020年12月,开展安全利用效果评估工作。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农业农村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区农技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局相关股室、区农技中心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要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指导、强化督导、推动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政策扶持。区政府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切实加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资金投入,重点支持调查评估、科研试点、推广示范等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完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发挥集合效应,形成政策合力。

(三)建立推动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要抓紧制订本地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技术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工作措施、部门分工、时间节点等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四)强化科技支撑。区农业农村局会同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邀请省市部门技术人员组建技术支撑专家组,负责全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省内外科研院校技术优势,开展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指导,编制安全利用推荐技术目录,强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水平。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耕地集约利用;贫困地区;熵值法;PSR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3.014

Eval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tilization in Poverty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A Case Study of Daozhen County

YANG Guilin,YANG Liu,CHEN Xiaoyua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As urbanization becomes fast and cultivated land quantity and quality go bad, intensive utiliz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way to remit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This paper based on PSR frame to form an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ree standards, night indexes, and the status of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in Daozhen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from 2006 to 2015 which belongs to poor area was analyzed using entropy method and the model of weighted sum. The paper suggested that the intensive level of Daozhen County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machine input and innovating new industry etc.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intensive use; poor area; entropy method; PSR frame

S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占耕越演越烈,加剧了人地矛盾,集约利用耕地成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耕地承担着更重要的社会经济功能,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加尖锐,高效、集约地利用耕地更加紧迫。目前,我国耕地集约利用研究多集中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指标权重确定上。评价指标的构建一方面是以投入强度、产出效果、利用程度、持续状况为准则层[1-6],包括动力投入、地均产值、灌溉指数、复种指数、机械化率、非农指数等具体指标;另一方面则是以“PSR”为框架[7-10],以粮食安全指数、人口密度、土壤质地、产投比例、资金投入指数、地膜使用指数、机械投入等反映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有熵权法[2-3,7]、层次分析法[11-12]等,耕地利用综合集约程度则主要用加权求和模型计算[8,11]。除此之外,还有从耕地集约利用的约束条件来评价集约利用程度或者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主成分提取因子回归系数计算各个评价单元的综合得分等[10,13]。

然而,研究中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的选择过多,过度强调耕地投入,没有科学地反映耕地的产出效益才是耕地集约利用的根本目的。同时,研究多是针对耕地质量比较好的粮食主产区或者城镇化发展快速建设占耕严重的东部地区,缺乏对中、西部贫困地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研究[6-7,10]。

贵州省道真县是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本研究对道真县2006―2015年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全面了解2006―2015年道真县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揭示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并结合区域资源利用方式提出耕地集约利用建议和对策,旨在提高耕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使得在扶贫攻坚、同步小康的时代进程中,实现对耕地的高效开发利用。

1 研究区概况

道真自治县位于贵州北部,东经107°21′~107°51′,北纬28°36′~29°13′,由东而南至西,与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正安县接壤,由西而北至东,与重庆市南川区、武隆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连界。道真自治县隶属于贵州遵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现辖平模、上坝14个乡镇,全县总面积2 157 km2。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48.33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8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91%,2015年末总人口34.86万人,农业人口24.32万人,占总人口的87.80%。农业在道真县占主导地位,决定着其经济的发展,但就其耕地而言,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财政投入等限制因素,没有充分发挥土地的最大潜力,道真县耕地以及农业用地生产集约水平低下。

2 评价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土地经济理论中,土地利用集约度指人们为了提高土地收益在单位面积土地投入的密集程度,主要从单位面积土地上劳动力、资金、技术、物质等方面的投入去考察[14]。我国学者毕宝德[15]认为,土地集约利用是土地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合理增加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物质和劳动投入,提高土地收益的一种经营方式,即除了物质和劳动力之外,其他条件均不改变,在单位面积投入越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高;反之,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越低。虽然在学术研究中,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定义各不相同,但是绝大多数以投入的强度来衡量。虽然投入是一个提高耕地利用水平的先决条件,但是土地报酬递减规律表明对土地的利用只有在适当的投入区间中才能达到对生产资料的充分利用,并不是一味地增加投入就是最好的利用状态。只有当投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产出时,投入的增加才具有意义,集约利用提高生产效益的终极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构建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首先要坚持适配性原则,结合道真自治县以农业为主的特点,同时以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为前提。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由于具有较强的逻辑因果关系和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因此特别适用于评价各种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事物[16-17]。本文以PSR模型为框架,分析在耕地利用系统中体现集约利用的因素,其中:“压力”表现为耕地利用中的各种投入,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状态”表现为耕地利用水平,即耕作状态,包括人均耕地状况、灌溉率等;而“反应”则表现为耕地产出状况,包括粮食产量、产值等。参考杜国明[18]对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和胡志明[19]对肇源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中指标的选取,结合道真县数据的获取构建了目标层、准则层以及指标层3个层次,包含投入强度、耕作状态、利用效率3个子系统共9个评价指标(表1),指标体系综合表征了耕地的集约利用形态,能够有效地实现对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

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在评价中对指标赋权方法有主观和客观两种:主观赋权法是根据决策者主观信息进行赋权的一类方法,主要有德尔菲法、二项系数法、层次分析法等;客观赋权法则是依据对评价数据的处理来确定权重,不带有主观的意识,主要有熵值法、标准离差法、主成分分析法等。两种权重赋值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选取熵值法进行赋权。

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就越小,反之则大。熵值法确定权重的原理是:设有m个待评方案,n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xij)m×n。对于某项指标xij,指标值xij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不起作用[20]。利用熵值来判断指标的离散程度,体现在综合评价中指标的影响程度,各指标的权重来源与该指标各个数据的变化程度相关,能很好地体现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中各个指标对于集约度的贡献,结合本文2006―2015年的数据和9个评价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计算过程如下。

计算第i年j项指标值的比重。

(1)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hj。

(2)

计算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j。

(3)

计算各指标的权重wj。

(4)

式中:r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值占该指标总值的比重;x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原始值; hj为第j项指标的熵值;gj为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

2.3 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加权求和的模型来进行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结合熵值法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2006―2015年这10年的集约利用度,数据标准化处理公式(5)和综合计算公式(6)如下。

(5)

(6)

式中:S为耕地集约利用度;w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x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原始值;Xij为第i年第j项指标的标准化值。

对道真县10年中耕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不仅要分析2006―2015年耕地利用的集约发展趋势,得出其在投入、产出以及耕作状态的变化,同时还需对每一年耕地利用集约的程度高低进行衡量。因此,参考其他学者对耕地集约利用度等级的划分制定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度分级标准,如表2所示。

3 结果与分析

基础数据来源于“道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2015)、《贵州统计年鉴》(2006―2015)、《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统计年鉴》(2006―2015)、《遵义60年》。运用上述权重赋值方法得出集约利用评价各指标的权重,详见表3。从表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地均产值、劳均产值占单位动力投入的权重值比较大,分别为0.430 2,0.394 6,0.100 9。熵权法赋值的关键点在于各个指标数据评价单元里的变化程度,道真县种植业产值在2015年突破性地增加为20.15亿元,比2014年的15.37亿元多了4.78亿元,而在2013年以前,其值基本上是在0.4亿~0.9亿元之间。这得益于从2012年以来,道真县刺梨、葛根、核桃、花椒等系列农产品的招商引资,在2014年和2015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因而在这三年里种植业产品产值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15年比2012年翻了一倍。而道真县的耕地资源数量一直保持在23 500 hm2左右,这使得地均产值和劳均产值的权重大。单位动力投入指标的权重为0.100 9,表明2006―2015这10年来道真县对农业机械动力的投入发生了显著变化。增加单位动力投入不仅可以提高耕作效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这个指标在投入中能显著地反映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大小。

(2) 人均耕地和单位劳动力投入权重小,分别为0.001和0.008。主要是因为道真县的耕地资源数量一直保持在23 500 hm2左右,与此同时,其人口的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乡村从业人口则在18万左右,耕地数量和人口数量的变化相对较小,所以导致了用熵值法确定的人均耕地和单位劳动力投入的权值较小。这也表明了耕地数量和人口数量这种相对稳定的资源对耕地集约利用度的提高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虽然人均耕地和单位劳动力的权值都不大,但是它表征了耕地利用的基本状态,是一个区域耕地利用的结果,在评价集约程度中必须考虑。因此,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其数据变化的细微性使得人均耕地和单位劳动力投入成为耕地集约评价中一个影响小但不可缺少的指标。

通过熵权法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之后,结合道真县每年各指标的具体值,运用式(5)计算2006―2015年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结果见表4。从表4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在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各个准则层的评价中,投入强度从2006―2015年,变化了0.021,增加了1.17个百分点。投入强度的评价指标包括单位动力投入、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以及单位动力投入。道真县2006年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3.1×104 kW,2008年为17.1×104 kW,直至2015年其为19.4×104 kW。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对农业机械使用的投入不仅能相对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情况,同时可以丰富耕地的利用方式,使用生产条件相对差的耕地,而这也促进了道真县引入葛根等易于种植的相对有产值的农作物。如今农民进城务工使得乡村劳动力出现转移,对水源不充分的偏远耕地有撂荒的现象,因而使用机械能促进对这些土地的利用。种植适宜土壤质地的有经济效益的农作物,不仅能增加产值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耕地。

(2)道真县对农用化肥施用量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9 272 t到2015年的11 508 t,共增加了2 236 t,平均每年增加248 t,化肥的施用体现了对耕地投入的增加,但是在倡导生态农业发展中,化肥的使用量不宜过度,而道真县也坚持了生态发展这一宗旨,缓慢而适当地增加农用化肥的使用。虽然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投入变化不大,但是这种变化已经能够说明对耕地利用集约程度的相对提升。

(3)在道真县这10年的耕地利用中,2006―2008年的耕地利用都是粗放经营状态的;2009―2013年的5年中其耕地利用程度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都处于增长状态;相对于这10年,2014年和2015年耕地利用的集约程度是最高的,其综合指数达到了0.414和0.656,处于一般集约的状态。可见,其耕地利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为了更加直观地体现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变化情况,对其10年的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做趋势分析,详见图1。

从图1中可以得出,道真县耕地利用程度基本上呈逐年增加的状态。2007―2012年期间,折线出现左低右高缓慢上升状态,表明在这期间道真县耕地的利用集约程度在增长,但是增长的幅度不大;而2012―2015这个时间段,折线呈现大幅度的倾斜,表明在这期间耕地集约利用增长相对较快,在2015年接近0.6的集约水平。出现上述的集约利用变化趋势,与近4年来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农业机械投入和对种植业的招商引资息息相关。而这也是道真县在着力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工程、现代农业推进工程等“工程”过程中形成的对农业产值的增加和对耕地利用的改善的结果。

4 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建议

依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道真县在形态上耕地集约利用意识已经成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耕地集约利用程度的提高,但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论是从加大已有投入上去提高产值,还是从挖掘多方位的耕地利用方式上去改变种植业产值的组成结构,都需要外在力量的推动和自身产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因此,结合道真县的实际情况,对提升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明晰耕地产权,是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前提和保证。产权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作用于物的社会关系,从根源上影响着人对物的使用。虽然没办法直接衡量其在耕地集约利用中的作用,但是产权的明晰影响着耕地的集中连片开发,在集中连片的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运用工程技术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因而,明晰的产权是调节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利益纠纷的保障,确定各个地块的使用权以及所有权,对于区域内和区域之间的耕地利用必不可少。

(2) 加大机械的投入,引入适合区域喀斯特地貌的农业机械。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机械覆盖使用是人类智慧发展的趋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得道真县自成立以来在地形上就存在着对机械使用的不便,但是这并不能阻碍其机械化进程对耕地集约利用的促进。因此,引入适合喀斯特山区使用的机械,在政策和资金上鼓励和支持高新农用机械在山区农业上的使用,不仅能大大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提高效率,而且也使得农业不再是投入和产出性价比不高的一种就业形式,使区域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得到调整改善。

(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有效灌溉率的权重相对大,表示耕地利用条件变化能够使得耕地产量的相对增加,从而影响到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有效灌溉率的增加能使得耕地利用形式灵活化和多样化。充足的水源为农作物生长的前提条件,提高农产品产量需要有水源保障。因此,应加大农业灌溉设施的投资,同时,提高道路的通达率,修建道路、水池、沟渠等,以体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这是道真县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稳定的投资,影响着农业长久持续的生产。

(4) 创新产业开发模式,使耕地向观光旅游业发展。传统的耕地利用,主要是水稻和日常蔬菜种植,生活现代化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田野风光和原生态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因此,利用乡村纯净的大自然和丰厚的农耕文化发展观光旅游业,不仅充分利用了耕地的生产能力,同时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之一,还能带动乡村其他行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经济的提高。这样既结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开发了农村的文化潜力,又落实了扶贫政策下对乡村经济和容貌的改善。

(5) 产品结构调整,种植商业农产品。耕地集约利用的终极目的是提高耕地的产值,因此,除了加大投入之外,还需要在农业产品种植的多元化上发展。应结合区域特点,在粮食供给保障的前提下,发展培养原生态产品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规模化种植烤烟、茶叶、西红柿、辣椒、红薯等农a品,并开发相应的后续加工产业,运用互联网的跨区域优势,构建不同的销售渠道,提升区域产品的竞争优势。

总之,提高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的水平,需要从全面出发,明确不是仅仅加大投入就是集约度高,而是使一切投入最终转化为产值的利用状态才是真正的高集约利用水平,从而实现对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全局上,从投入增加、产业开发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来增加集约利用度是道真县结合自然资源优势有效利用耕地的三个思想路径。结合政府政策、资金的支出和群众响应,以扶贫为起点,以改善人民生活为目标,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实现对道真县耕地的集约利用。

5 结 论

本文尝试以“PSR”框架为逻辑起点,结合道真县实际情况,构建投入强度、耕作状态和利用效率3个准则层共9个评价指标,对其2006―2015年的耕地利用集约程度进行了评价。运用熵权法对各指标权重赋值,用加权求和模型计算耕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对评价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解释,针对耕地的利用情况提出了增加投入、开发产业发展模式和调整产品结构三条提高道真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途径。目的在于能提高道真县耕地利用集约水平,从而促进道真县扶贫工作展开、生态农业建设等。

本研究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吻合,说明指标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使用是科学的、符合逻辑的。但是由于耕地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不是几个指标数据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因此,未来的研究中在针对不同的区域特色构建适合的评价指标方面应再深入一些,同时运用更为科学的评价手段以达到更加全面地反映耕地利用状态,为耕地利用实践做出更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苗艳霞,方丽梅.河南省耕地集约利用的评价与对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6):79-86.

[2] 郑华伟.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J]. 新疆农垦经济,2010(4):53-58.

[3]陈红宁,徐文华.基于熵值法的陕西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209-212.

[4] 张侠,亢翠霞,刘珊. 山东省寿光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4):1971-1973.

[5]魏永东,温学飞,马锋茂,等.宁夏盐池县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2):216-220.

[6]何玉婷,王红梅,郭蒙,等.基于集约度评价的广东省耕地利用方向研究――与日本及黑龙江省对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24(2):210-214.

[7]刘愿理,廖和平,杨伟,等.三峡库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分析――以重庆市忠县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5):148-156.

[8]窦妍,南灵.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力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5):615-618.

[9]乔蕻强,陈英.基于PSR模型的干旱绿洲灌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1):238-243.

[10] 李宏,王红梅,史晓. 基于PSR与主成分分析法的哈尔滨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配置模式探讨[C]//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2009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2009:6.

[11]何佑勇.潜江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7.

[12]代龙丽.基于现代农业的眉山市东坡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5.

[13]杨佳惠,雷国平,张健.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鸡西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2):250-253.

[14] 刘成刚,孙翠兰.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资源论坛,2005(4):10-11.

[15]毕宝德.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23-225.

[16] 费罗成,吴次芳,程久苗,等.资源城市转型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枣庄市为例[J]. 城市问题,2013(2):29-36.

[17] 郭荣中,杨敏华. 湖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2012(6):1115-1118.

[18]杜国明,刘彦随.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分区研究[J].资源科学,2013,35(3):554-560.

[19]胡志朋,杨凤海,周苑.肇源县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度诊断[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1):148-151, 155.

农耕文化产品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内容;应用;广东佛山;禅城区

中图分类号 TP311.52;F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04-02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是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2]。近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探索,佛山市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建设了“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并在该区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罗南生态园推广应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源头监督信息化管理、农产品的售后追踪探索出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

“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是以计算机信息自动化处理系统为基础,通过网络实时通讯、大型信息处理技术、先进的快速检测技术等多项高科技技术而成,让监管部门及时掌握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也能及时掌握各销售点所发生的各类农产品销售信息,并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快速追踪,准确定位,及时召回,在事后能根据记录的生产信息进行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

1 系统建设主要内容

该系统主要由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2个部分组成,现结合系统在罗南生态园的应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平台作简单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完成对耕地、农产品属性、种植农产品的工作过程等信息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如下子功能:耕地信息管理子系统、农产品种植计划管理子系统、农耕工作日志登记子系统、农耕工作查询子系统、农产品种植信息查询子系统。

1.1 农产品耕地信息管理子系统

负责对生态园内的耕地信息进行收集和登记:把园区内有关的耕地以“块”为单位进行信息的收集、登记、管理。信息内容包括地块编号、面积、形状、所处位置、土壤性质、酸碱度、开发时间、适种植物、管理人员、摘要信息。

1.2 农产品种植计划管理子系统

负责对生态园内的各块耕地的农产品信息以及种植计划信息进行收集、登记、管理。农产品信息内容包括农产品编号、农产品名称、产品特性等。种植计划信息内容包括地块编号、计划种植时间、种植品种、预计产量、计划填报人、实际实施时间、实际种植、实际产量、实际信息填报人。

1.3 农耕工作日志登记子系统

负责对各块耕地的农耕工作情况进行收集、登记、管理。对于种植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包括例行检查、异常情况等)也在该功能中登记以便管理。信息内容包括地块编号、发生(工作)时间、工作性质(包括日常工作、异常情况、例行检查等)、发生(工作)内容、使用物品、使用时间、使用数量、工作(结果)情况、工作人员、批准人员、登记人员。

1.4 农耕工作查询子系统

通过子系统可以对某块地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农耕工作情况进行查询,可以对农耕工作信息进行多条件、多组合的检索,可以对耕地的工作计划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查验、比对。

1.5 农产品种植信息查询子系统

通过子系统可以对生态园内有关的农产品信息,以及种植情况进行查询。

1.6 “生态园农产品导游信息”管理系统

在农产品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上,专为生态园观光游览活动建立的“生态园农产品导游信息”管理系统,其目标是能够通过自助终端的形式让游客查询园内目前各类农产品的种植情况,在让游客获得更多的农产品种植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园区管理者是如何对农产品种植工作进行规范化的追踪和管理,让他们对农产品的成长过程一目了然。

2 “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应用

2.1 电子支付手段

生态园区内的销售网点需采用了佛山地区已广泛应用的城市一卡通系统——“广佛通”卡系统,在佛山地区的发卡量已达到380万张,加上岭南通已有的1 500万用户,可在佛山市所有公交、地铁进行支付应用。通过布设在销售网点的“智能IC卡电子秤终端”,在进行扣费的同时,已经把相关交易信息和持卡人信息进行关联,一旦出现有问题的产品,管理部门就可以通过持卡人信息快速找到持卡人。对于没有这些卡片的游客,在自愿获得追溯服务的前提下,可临时购买“广佛通”卡或进行手工登记,以备追溯服务的需要。

2.2 智能IC卡电子秤终端的应用

在生态园区内的销售网点布设的“智能IC卡电子秤终端”,该产品针对商场、农贸市场等常用的电子秤进行了技术革新,把传统的电子计价秤与IC卡收费、信息安全处理、网络通讯等多项技术集成一体,形成了最新型的智能收费计价秤。使用的时候,跟普通的电子秤一样,自动称重、计价。该电子终端在进行称重与扣费的同时实现电子信息的采集,把相关交易信息和持卡人信息进行存档,并快速地上传到当地的智能节点机,再由智能节点机上传到系统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接收到电子终端交易信息后,一方面作为销售网点、广佛通公司之间财务结算的凭据,进行快速的电子结算,另一方面也作为市民购买商品的凭据存储于追溯系统的数据库中心。一旦出现有问题的产品,管理部门就可以将销售信息与持卡人信息进行比对,快速找到持卡人,做出相应的处理。

3 追溯系统使用情况及效益

“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把农产品生产信息、检测信息、销售信息、消费者信息等有机联合起来,实现了农产品从种植源头就开始,直到产品零售至个人,都纳入了管理范围,通过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随时对产品的状态进行跟踪、管理和追溯,为农产品生产源头的信息化监控提供了一个实际的例子,为解决生产源头监控所面临的困难提供了一套可行的技术方案,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上一个台阶。

4 建议

从“禅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实践情况看,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组织化程度、标准化程度低,缺乏追溯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约束,建设投入大等原因,目前农产品追溯系统推广应用较为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

为促进农民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的合作,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组织化程度,以推进农产品追溯管理工作。

4.2 推进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的重要基础。农业标准化要以先进技术为依托,按照量化、统一、科学的原则,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建立规范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1-2]。

4.3 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法规

农产品追溯管理在我国相关工作仍处起步阶段,应尽快地制定出台农产品质量追溯的专门法律法规,明确追溯管理的职责,界定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加强追溯信息的核查,结合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生产档案记录、包装标识、市场准入等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3-4]。

4.4 加强对生产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鼓励和扶持力度

目前,我国建立可追溯系统还处于试点阶段,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发展。扩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试点的范围,让试点企业在该地区或行业中起到带头作用,引导更多的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到可追溯系统的建设中来[5]。

4.5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意义的认识,强化农户参与农产品生产追溯制度建立的思想意识,形成生产经营者自律、消费者支持的局面,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6]。

5 参考文献

[1] 丁永辉,胡长效.农业标准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与技术,2007,27(4):18.

[2] 夏洪波.黑龙江垦区农产品安全控制体系建设研究[J].市场经济管理,2013(4):20-22.

[3] 吴唐福,彭世英,赵明平.江华瑶族自治县农产品检测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7):321-322.

[4] 姜洋,王雷.基于可定制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22175-22178.